CIM模型介绍

合集下载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与人造环境智慧化解析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与人造环境智慧化解析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与人造环境智慧化解析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城市信息管理技术,旨在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细化。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CIM技术在城市管理、交通、环保、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和人造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就CIM技术在城市信息化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环境保护、城市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对人造环境智慧化的重要意义。

CIM技术在城市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城市信息化管理是CIM技术的核心应用领域之一。

传统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往往依赖于纸质档案和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现错误。

而CIM技术通过对城市空间数据、建筑信息、地理信息等进行数字化建模和虚拟仿真,实现了城市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

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方面,CIM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城市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城市规划人员进行虚拟规划和优化设计,实现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面,CIM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的远程监测和预测维护,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延长了设施的使用寿命。

在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方面,CIM技术可以通过对城市绿地、水体、空气等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智能交通系统是CIM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

CIM技术通过对城市交通网络、车辆、行人等数据进行数字建模和虚拟仿真,实现了城市交通的智能化规划和管控。

在交通拥堵管理方面,CIM技术可以通过对城市交通流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交通拥堵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从而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交通疏导方案,减少交通拥堵对城市出行的影响。

公共信息模型cim标准

公共信息模型cim标准

公共信息模型cim标准
CIM(Common Information Model)标准是一种公共信息模型,用于描述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例如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CIM标准定义了一系列的类、属性和关系,用于描述和管理
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

这些类和属性可以用于表示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组件和关系,例如服务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等。

CIM标准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1. 可扩展性:CIM标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以适应不同
系统的要求。

2. 协同性:CIM标准可以用于描述和管理不同系统中的资源,以实现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

3. 易用性:CIM标准提供了一套简单和统一的接口,使用户
能够方便地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

CIM标准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管理:CIM标准可以用于描述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
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

2. 系统监控:CIM标准可以用于监控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
源的状态和性能,并提供相应的管理接口。

3. 自动化管理:CIM标准可以用于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使系统可以根据预定的规则和策略来动态地配置和管理资源。

总之,CIM标准是一种公共信息模型,用于描述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它提供了一套简单和统一的接口,可以方便地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什么?包含了哪些内容?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什么?包含了哪些内容?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什么?包含了哪些内容?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什么?包含了哪些内容?城市维度的信息化是CIM(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后者的内容超越了BIM 的范围,⽽⼜包含了 BIM 的内容, CIM 是⼈造环境智慧化的实现⼯具,也就是与智慧城市⾼度关联的信息化技术。

⽽作为智慧城市,⼈造环境的智慧化运⾏正是这块内容。

BIM信息化系统操作的是复杂流程和长流程,那么我们在城市层⾯探究能否⽤到 BIM ?实际上,城市的构成和建筑是同构的,每个建筑都是组成城市的微观构件,在研究和建⽴城市信息模型之前要⾸先确定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何种作⽤。

为了达成进⼀步解决上述问题,城市不仅有建筑,还要有基础设施和地理信息,这三⽅通过合流,把这三者模型化叠加起来就是 CIM。

因此,这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与建筑同构,城市也包括物质构成、空间构成、性能构成和⽂化构成。

(如图)城市信息模型( CIM) =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 基础设施信息模型( Infrastructure Information Modeling IIM) + 地理信息模型(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Modeling,GIS-M)CIM 的构架和 BIM 的基本⼀致,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进⾏扩展。

CIM 的⽬标是协同管理,要把设计管理、审批管理、建造管理、设施管理、营销、产业等综合成⼀个整体。

因此,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在管理层⾯是CIM 的组成部分。

( 1)建设⽬标⽅⾯,解决建什么的问题,这个与规划设计有关,即什么是好的城市;( 2)物质构成⽅⾯,解决如何建的问题;( 3)建设结果⽅⾯,关注于城市的性能,即如何建设宜居的城市;( 4)功能效率⽅⾯,解决如何建设好⽤的城市;( 5)最后⼀个是建的有特⾊,即⽂化。

CIM

CIM
Reservation ( 预订 ) 包包含能量交易计划、发电容量、 输电及辅助服务等信息。
13:56
19
SCADA (监视控制及数据采集) 包
包含了用于SCADA的建模信息的实体。
监视控制支持操作员对设备控制,如合断一个开关,
数据采集则从不同数据源采集遥测数据
13:56
20
继承
CIM类和关系
PowerSystemResource (from Core)
13:56
5
CIM划分为一组包。 IEC 61970-301 — 核心包(Core) — 域包(Domain) — 发电包(Generation) — 发电动态包(Generation Dynamics) — 负荷模型包(LoadModel) — 量测包(Meas) — 停运包(Outage) — 生产包(Production) — 保护包(Protection) — 拓扑包(Topology) — 电线包(Wires)
13:56 9
拓扑包 (Topology)
这个包是Core包的扩展 它与 Terminal 类一起建立连接性( Connectivity )的 模型(连接性是设备怎样连接在一起的物理定义)。
另外,它还建立了拓扑( Topology )的模型,拓扑是
设备怎样通过闭合开关连接在一起的逻辑定义。拓扑定 义与其它的电气特性无关。
25
模型和包容模型
CIM模型的概念和例子
13:56
26
几个关键的类 连接节点类 (ConnectivityNode)
连接节点是这样的一些点,在这些点上导电设备 的端点通过零阻抗连接在一起。 拓扑岛类 (TopologicalIsland) 网络的一个电气连接的子集。拓扑岛会随着当前网络 状态的变化(即隔离开关、断路器等改变状态)而变化。 拓扑节点类 (TopologicalNode) 在当前网络状态下通过闭合的开关连接在一起的一组 连接节点。拓扑节点能够随着当前网络状态的变化(即 开关、断路器等改变状态)而变化。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框架和功能要求标准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框架和功能要求标准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框架和功能要求标准1. 引言1.1 概述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智慧城市成为了发展城市的重要方向。

智慧城市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数据为核心,实现各类基础设施的高效智能运行和精细管理。

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框架作为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框架的定义和概念,并探讨其基本原理和数据标准化问题。

接着,针对CIM数据框架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功能要求标准。

进一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论述了CIM在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与运输管理以及能源与环境监控等领域的应用实践情况。

最后,在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CIM数据框架在智慧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框架及其功能要求标准。

通过对CIM数据框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CIM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效果和潜力。

最终,本文旨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2. 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框架:2.1 定义和概念: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CIM)是一种用于描述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和资源的数字表示方法。

它通过将城市元素抽象成数据模型,帮助实现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

CIM数据框架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城市要素,如建筑物、道路、绿地、水源等,并以统一的方式进行整合和管理。

2.2 基本原理:CIM数据框架的基本原理是将城市中各个组成部分抽象为不同的对象和关系,并通过连接这些对象和关系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信息模型。

通过对对象属性和行为进行建模,CIM可以提供详细而全面的城市信息。

CIM

CIM

15:13
11
停运包 (Outage) 这个包是Core和Wires包的扩展
它建立了当前及计划网络结构的信息模型
Naming
(f rom Co re)
ClearanceTag +ClearanceTags
0..n
CurveSchedule
(f rom Core)
PowerSystemResource
15:13
2
编制单位
IEC 61970系列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 信委员会)制定的 定义了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EMS-API)。
15:13
3
内容和意义
IEC 61970系列标准主要包括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组 件接口规范(CIS)两方面内容。 其目的和意义在于: (1)便于来自不同厂家的EMS系统内部各应用的集成 集成; 集成 (2)便于EMS系统与调度中心内部其它系统的互联 互联; 互联 交换。 (3)便于不同调度中心EMS系统之间的模型交换 交换
15:13
13
量测包 (Meas)
Meas包包含描述各应用之间交换动态测量数据的实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13
14
负荷模型包 (LoadModel)
这个包以曲线及相关的曲线数据的形式为能量用户及 系统负荷提供模型。 还包括影响负荷的特殊情况,例如季节与日类型。 这一信息由负荷预测(Load Forecasting)和负荷管 理(Load Management)使用。
CIM
CIM概述 1. CIM概述 CIM建模表示法 2. CIM建模表示法 CIM包 3. CIM包 CIM类和关联 4. CIM类和关联 CIM模型的概念和例子 5. CIM模型的概念和例子

公共信息模型CIM

公共信息模型CIM

内容概要
1
CIM的研究背景 CIM基础介绍
基于CIM的数据库建库
2 3
CIM基础介绍
• 1.CIM概念定义 • 2.CIM规范简介
CIM包 CIM类和关系 模型转化简例 CIM模型特点
• 3.CIM/XML语言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资源描述框架(RDF Schema) CIM/XML文档
导电设备类 设备类 设备容器类 电力系统资源类 子控制区类 变电站类 端点类 电压等级类
CIM包中的常用包
拓扑包(topology)
ConnectivityNode TopologicalIsland. TopologicalNode 连接节点类 拓扑岛类 拓扑节点类
连接节点类 ConnectivityNode
专有数据库造成的问题
• 专有数据库限制了第三方的访问,使其很难在现有系 统上开发新的应用,或是将第三方软件集成进已有的 系统。 • 如果要在已有的系统上作较大的升级或改动,只能由 原来的开发商进行,或是用户自己完成。这给用户造 成升级和移植的不便,极大地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费 用,甚至会导致系统重新设计开发的灾难性后果。通 常情况下,只能由用户来承担所有的成本
• 3.CIM/XML语言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资源描述框架(RDF Schema) CIM/XML文档
发电包 财务报 包 生产包
能量计 划包
CIM
发电动 态包
负荷预 测包
量测包
核心包 域包 拓扑包
电线包
CIM
负荷模 型包
停运包
量测包
2.CIM规范简介
CIM包
完整的CIM模型包括以下包,分别在几个不同的标准 中定义: 1、IEC 61970 Part 30I ●核心包(Core) ●域包(Domain) ●发电包(Generation) ●负荷模型包(LoadModel) ●量测包(Meas) ●停运包(Outage) ●保护包(Protection) ●拓扑包(Topology) ●电线包(Wires)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与人造环境智慧化解析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与人造环境智慧化解析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与人造环境智慧化解析城市信息模型(CIM)是一种用于模拟城市复杂系统的技术,它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时反映城市各种信息的变化,并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CIM技术在城市管理、规划、建设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和人造环境智慧化两个方面对CIM技术进行解析。

一、CIM技术应用领域拓展1. 城市规划与建设CIM技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的模拟与预测、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等方面。

通过CIM技术,可以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依据。

CIM技术也能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为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支持。

CIM技术还可以对城市设计和建筑信息进行智能化建模,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3. 城市交通运输管理CIM技术在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城市交通规划、交通运输监测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

通过CIM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进行模拟和优化,为城市交通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

CIM技术还可以对交通运输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为城市交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CIM技术还可以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管理。

4.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5. 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二、人造环境智慧化人造环境智慧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城市建设和管理进行智能化处理和管理。

CIM技术作为人造环境智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数据驱动CIM技术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其运行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数据驱动是CIM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2. 实时性CIM技术具有实时性,能够对城市各种信息的变化进行实时反映,并为决策者提供实时决策支持。

一文读懂CIM城市信息模型

一文读懂CIM城市信息模型

一文读懂CIM城市信息模型1、CIM概念1.1 CIM基础概念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城市信息模型,通过融合地理信息、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时间为轴线,将一个城市的过往进行仿真还原、城市的现状进行记录、城市的未来进行推演; 形成一个集“室外室内”、“地上地下”三位一体的真城市立体空间,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基底;是伴随城市生长的智慧化基因;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必要支撑。

CIM 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种描述—CIM 是对一个城市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表达。

一项多方协同维护的资源—在城市规划、设计、分析、运行、管理各阶段的不同利益相关方可通过在C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应其各自职责,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同时, CIM 中的所有信息均应依权责分类分级实现共享。

一个过程—CIM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城市的信息,为该城市规划、设计、分析、运行、管理中的各项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1.2 CIM核心技术从 CIM 提出的初衷和当前发展来看,它主要与BIM、GIS及物联网(IOT)等技术密切相关。

(1)BIM发展到今天,不同行业的人对其本质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将BIM视为一个过程、一种理念、一类方法或一项技术工具。

美国的国家BIM标准对BIM所做的最完整权威的定义为:BIM是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化表示,它可以用作设施信息的共享知识资源,成为设施全生命期决策的可靠基础。

BIM已在建筑、市政工程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2)目前的3D 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识别三维空间实体对象上任一点的精确位置(坐标),但是不能构造实体要素间的拓扑关系,这就使很多真三维的高仿真模拟分析难以实现,也无法处理和表达时间维度以及更多维度的信息,因此需要向真三维及更高维度发展。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3D GIS必将向智慧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不再只局限于空间分析和数据库管理,而是与数据融合,具备挖掘知识、推理预测的能力。

cim城市信息模型标准化+应用案例集

cim城市信息模型标准化+应用案例集

cim城市信息模型标准化+应用案例集标题:深度解析CIM城市信息模型标准化及应用案例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城市信息模型(CIM)标准化的应用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CIM是一种用于描述城市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和交通等信息的标准化数据模型,它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城市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CIM城市信息模型标准化及应用案例集进行深度解析,为您带来全面的信息和深刻的理解。

一、CIM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什么是CIM在城市信息模型(CIM)中,信息模型是指对特定领域或过程中所涉及对象的特性和关系进行描述的模型。

城市信息模型则是运用信息模型对城市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交通等方面进行描述的数据模型。

2. CIM标准化的意义CIM标准化的意义在于可以建立同一城市或不同城市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效率,促进城市信息共享和协同发展。

二、CIM标准化的国际规范1.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CIM的标准化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CIM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如ISO 29400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CIM的概念、架构、数据交换格式等内容,促进了全球范围内CIM标准化的推广和应用。

2. CIM标准化在国际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的应用案例集国际上已经有不少城市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应用了CIM标准化的技术。

新加坡通过CIM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管理;芬兰赫尔辛基则利用CIM模型实现了城市数字孪生,提高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三、CIM标准化在国内的案例分析1. 国内CIM标准化的推进和应用情况近年来,我国在城市信息模型标准化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促进了CIM标准化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

北京市通过CIM模型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上海市利用CIM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了多维度分析,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

四、对CIM标准化及应用案例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CIM标准化及应用案例集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推动城市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

CIM模型介绍

CIM模型介绍

CIM模型介绍系统集成框架⽅案1引⾔电⽹⾃动化系统发展迄今已经经历三代:20世纪70年代基于专⽤计算机和专⽤操作系统的SCADA系统可以称为第⼀代,80年代基于通⽤计算机的EMS系统称为第⼆代,90年代基于RISC/UNIX的开放式分布式EMS/DMS系统称为第三代,第三代系统已经发展了近10年。

形成了EMS、调度⽣产管理、电费计量、配电⽹⾃动化、电⼒市场技术⽀持等,这些系统是根据实际⽣产和管理的需要⽽提出来的。

随着⾃动化技术的发展,有关⽣产⼚家推出了各种与⽤户需求相适应的系统,这些系统已经和正在电⼒⽣产和管理中发挥作⽤。

实际情况是在同⼀个电⼒局,往往并存好⼏个由不同⼚家⽣产的计算机系统。

这些系统可能采⽤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不同的数据库技术、不同的通信规约和不同的信息表达界⾯⽀持⼯具,完成各⾃定义的功能,然⽽系统与系统之间不能很好的互联,离真正的开放系统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络协议互不兼容由于各个电⼒应⽤程序往往是由不同的开发商分别研制开发的,⼤多数采⽤各⾃的通讯协议,互不兼容。

这样使得各个系统通信问题复杂化,下⼀级系统要⽆条件地满⾜上⼀级系统要求,就要做⼤量⽽频繁地协议转换⼯作,很难实现各个⼦系统地相互通信。

管理信息不能互通在同⼀级的系统中,这些分离的⼦系统分别负责系统中的不同的功能内容,它们互相之间⼏乎没有信息交换,这给全系统综合应⽤造成了很⼤的局限性。

例如,前置机线路出现故障时,只能通过前置机画⾯监视,很难将信息反映到⼀些电⼒的⾼级应⽤上,从⽽使之发⽣错误,影响⽣产。

缺乏对整个⽹络的综合管理各个⼦系统在物理上互相连接,在功能上相互依赖。

但⽬前缺乏对整个电⼒应⽤的综合管理系统,不能实现在较⾼的层次上的电⼒系统综合应⽤,从⽽使电⼒应⽤的⽔平受到制约。

例如,数据库格式不统⼀,各个⼦系统按照⾃⼰的数据格式进⾏数据处理,造成数据库资源浪费。

管理内容庞杂、操作界⾯多样不同时期建⽴、不同⼚商开发、未遵循统⼀标准的各种各样的⼦系统必然拥有形式多种多样的操作界⾯、具有千差万别的管理功能。

CIM模型介绍

CIM模型介绍

系统集成框架方案1引言电网自动化系统发展迄今已经经历三代:20世纪70年代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操作系统的SCADA系统可以称为第一代,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的EMS系统称为第二代,90年代基于RISC/UNIX的开放式分布式EMS/DMS系统称为第三代,第三代系统已经发展了近10年。

形成了EMS、调度生产管理、电费计量、配电网自动化、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等,这些系统是根据实际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关生产厂家推出了各种与用户需求相适应的系统,这些系统已经和正在电力生产和管理中发挥作用。

实际情况是在同一个电力局,往往并存好几个由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

这些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不同的数据库技术、不同的通信规约和不同的信息表达界面支持工具,完成各自定义的功能,然而系统与系统之间不能很好的互联,离真正的开放系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网络协议互不兼容由于各个电力应用程序往往是由不同的开发商分别研制开发的,大多数采用各自的通讯协议,互不兼容。

这样使得各个系统通信问题复杂化,下一级系统要无条件地满足上一级系统要求,就要做大量而频繁地协议转换工作,很难实现各个子系统地相互通信。

•管理信息不能互通在同一级的系统中,这些分离的子系统分别负责系统中的不同的功能内容,它们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信息交换,这给全系统综合应用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

例如,前置机线路出现故障时,只能通过前置机画面监视,很难将信息反映到一些电力的高级应用上,从而使之发生错误,影响生产。

•缺乏对整个网络的综合管理各个子系统在物理上互相连接,在功能上相互依赖。

但目前缺乏对整个电力应用的综合管理系统,不能实现在较高的层次上的电力系统综合应用,从而使电力应用的水平受到制约。

例如,数据库格式不统一,各个子系统按照自己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处理,造成数据库资源浪费。

•管理内容庞杂、操作界面多样不同时期建立、不同厂商开发、未遵循统一标准的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必然拥有形式多种多样的操作界面、具有千差万别的管理功能。

城市信息模型cim

城市信息模型cim

城市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简称CIM)是指城市信息数据建模的标准,它是由国际化的分布式联合体组织提出的一种全球城市信息模型。

CIM在提供统一的数据结构和模型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定义城市信息共享、整合、交换、查询、数据统计、模拟等核心业务管理技术要求,为城市信息共享和管理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CIM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信息管理和集成的需求急剧增加。

城市信息数据的缺乏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将信息技术和依靠信息技术管理城市的发展趋势之间的冲突。

在随后的几年中,国际上发展出了一种有效的城市信息模型,可以实现城市信息的统一化、标准化和统一管理。

CIM就是这种城市信息模型的一种,它是一种基于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定义了城市信息的结构和存储形式,以及数据与模型的交互接口。

CIM一般由三个层次组成:模型描述层、数据字典层和数据存储层。

模型描述层采用“类-属性”机制,定义了城市信息主要涉及的几大类对象及其特征属性;数据字典层采用标准数据字典机制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及其特征;数据存储层包括属性数据、空间关联数据和元数据。

CIM为城市信息的结构化、标准化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

它使得城市数据存储更加规范化、管理更加规范化,提高了城市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为城市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持。

CIM使得来自不同部门或不同城市的空间信息得以有效的整合,为城市管理部门、科学研究部门提供便捷和准确的信息,加快城市管理和发展带来巨大的便利。

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城市信息、城市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效率。

除此之外,CIM还可以被用于城市发展规划、城市治理、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管理、资源调度等领域。

CIM作为一种城市信息模型,诸多领域都可以应用,在城市管理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城市信息模型CIM作为一种城市信息标准,为城市信息的结构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有利于提高城市信息的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效率。

城市信息模型cim

城市信息模型cim

城市信息模型cim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用于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和功能的模型。

它被用于表示城市中可供访问的物理资源,如道路、水系、建筑和其他城
市要素。

CIM也被用于表示城市中各个系统之间的空间关系,例如城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管理系统和文化系统。

这种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物理环境模型(PEM)、组织模型(OM)
和功能模型(FM)。

物理环境模型描述了城市的实体的地理位置、形状、
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它还可以用来描述城市活动的影响,比如交通
系统、水合作工程和其他建筑项目。

OM是在物理环境模型的基础上对城市建筑物排布和功能的抽象和描述。

FM模型被认为是空间、组织、功能三个概念之间的桥梁。

它分为三个部分:宏观功能(大型组织、政府机构和商
业活动)、微观功能(居民服务和小型组织)和活动功能(行为表现。

城市信息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分析和模拟城市的物理、组织和功
能特征,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它可以提供有关城市经济和政策发展的重
要信息,帮助城市政府有效地管理城市发展。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城市的
空间组织和功能,CIM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支持性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CIM)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管理的新型工作模式。

它通过对建筑项目全过程的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共享和协同,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的核心概念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是一种三维数字模型,它将建筑物的结构、机电、通风、空调、照明等各个系统的信息集成在一起,为设计师、施工人员、项目经理、业主等各方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各方可以实时查看建筑物的详细信息,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计划、材料清单、工程量统计等,从而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的发展历程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二维图纸的传统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设计师、施工人员、项目经理等各方难以高效地沟通和协作,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错误传递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基于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这种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但仍然存在信息孤岛、数据不统一等问题。

第三阶段是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这种模型实现了各专业、各阶段信息的集成、管理和共享,为工程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支持。

三、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的应用优势1. 提高工程质量:通过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功能等,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模型精确施工,降低施工误差。

2. 缩短施工周期: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可以提前预测工程进度,为项目经理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通过模型协同,各方可以快速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 降低成本: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可以实时统计工程量,为业主和施工方提供准确的造价信息。

CIM模型层级分类表

CIM模型层级分类表

CIM模型层级分类表CIM模型可以分为多个层级分类,每个分类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特性。

以下是CIM模型的层级分类表:1. 物理层物理层是CIM模型的基础层级,它描述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物理特性和连接。

该层级包含了以下分类:- 电缆和连接器:描述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电缆和连接器的类型和属性。

- 机柜和机架:描述计算机和设备的机柜和机架的类型、位置和组织方式。

- 电源和供电:描述计算机和设备的电源和供电系统的类型和配置。

2. 硬件层硬件层描述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硬件组成和功能。

该层级包含了以下分类:- 处理器和存储器:描述计算机的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类型、数量和配置。

- 网络设备:描述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网络设备的类型和配置。

- 输入和输出设备:描述计算机和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类型和配置。

3. 软件层软件层描述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软件组成和功能。

该层级包含了以下分类:- 操作系统:描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类型、版本和配置。

- 应用程序:描述计算机和设备上安装的各种应用程序的类型和配置。

- 驱动程序:描述计算机和设备所需的驱动程序的类型和配置。

4. 服务层服务层描述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该层级包含了以下分类:- 文件和打印服务:描述计算机和设备提供的文件和打印服务的类型和配置。

- 网络服务:描述计算机和设备提供的网络服务的类型和配置。

- 安全服务:描述计算机和设备提供的安全服务的类型和配置。

5. 应用层应用层描述了基于CIM模型实现的各种应用程序和功能。

该层级包含了以下分类:- 网络管理:描述基于CIM模型的网络管理应用程序和功能。

- 设备管理:描述基于CIM模型的设备管理应用程序和功能。

- 安全管理:描述基于CIM模型的安全管理应用程序和功能。

以上是CIM模型层级分类表的内容。

每个层级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特性,通过这个分类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计算机和通信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别的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就可以访问公共数据和交换信息。通用信
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描述了这些应用程序接口
的语义(semantics),组件接口描述(Componen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CIS)描述了交换信息的内容。
IEC 61970系列的各个部分:
IEC 61970-1,EMSAPI – Part 1:导则和总的需求;
IEC 61970-2,EMSAPI – Part 2:术语;
IEC 61970-301,EMSAPI – Part 301:通用信息模型的基础
部分;
IEC 61970-302,EMSAPI – Part 302:通用信息模型的财
政、能量调度和备用调度部分;
IEC 61970-303,EMSAPI – Part 303:通用信息模型的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部分;
IEC 61970-401,EMSAPI – Part 401:组件接口描述框架;
IEC 61970-402,EMSAPI – Part 402:通用数据访问方法;
IEC 61970-501,EMSAPI – Part 501:通用信息模型的资源
描述方法,CIM 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acilit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chema。
IEC 61970系列是个正在准备的标准,并没有正式发布,它的每个部
分都在经常的修改中,并且会有新的部分被提出。
下图展示了EMS-API组件模型,其核心为组件执行系统或综合总
直接加载到底层和通过CORBA等中间件加载到底层;若需要在应用层 进行安全加密,可插入相应功能模块。公共应用接入层提供标准的应用 程序接口(API),对于典型的客户/浏览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应用 提供请求、应答服务原语;对于对等通信的基于连接方式,提供 Open/Close、Read/Write基本服务原语,对于无连接方式(广播),提 供Send/Receive服务原语;对于大批量的数据库访问,提供 GetDB/PutDB服务原语。
公用信息模型(CIM)是电力企业应用集成的重要工具,它包括公用 类、属性、关系等,其类及对象是抽象的,可以用于许多应用,它是逻 辑数据结构的灵魂,可定义信息交换模型。
EMS系统可能需要集成由不同厂家开发地应用,EMS-API提出了使 用资源描述框架RDF作为应用之间交换数据地统一数据模型,以利于系 统集成地顺利进行。RDF基于资源描述,结构松散,既能描述来自关 系、层次以及面向对象数据库地结构化数据,又能描述来自WWW等数 据源地半结构化数据,而且与其他模型地转换相对简单。在系统框架 中,一切数据操作,包括数据读取、查询分解、结果合并等,均以资源 描述为基础。对于插入框架地具体应用而言,则根据不同情况按如下不 同方式处理:
不同时期建立、不同厂商开发、未遵循统一标准的各种各样的子系 统必然拥有形式多种多样的操作界面、具有千差万别的管理功能。 这种局面给电力应用系统的集中和一体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如果基于现有的系统来进行集成,则会形成以下的一个蜘蛛网 图系统,随着系统的越来越多,各个系统间的关联,也会越来越复 杂,只要其中一个系统发生变化,别的系统也必须跟着更改系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第四代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条件 如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JAVA技术、中间件 技术、多代理技术、厂站自动化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电力市场运营技 术等已经具备,新一代自动化系统将在新的世纪正式启动。新配电网自 动化系统的软件结构如图一所示,系统将各部件封装成对象,依次插在 这个“接口体系”上,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只要它遵循接口体系,则另 外的系统就不需要有任何变化。
所以,新一代的SCADA/EMS/DMS系统采用先进的开放分布式应用 环境的网络管理技术、面向对象数据库、通讯中间件技术、WEB技 术、国际标准等,为电力企业的配电自动化提供符合国际标准(CIM、 CIS、UIB等)的统一的支撑平台,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同类产品的集 成。
2 介绍电网集成系统
2.1 IEC 61970
网络协议互不兼容 由于各个电力应用程序往往是由不同的开发商分别研制开发的,大 多数采用各自的通讯协议,互不兼容。这样使得各个系统通信问题 复杂化,下一级系统要无条件地满足上一级系统要求,就要做大量 而频繁地协议转换工作,很难实现各个子系统地相互通信。
管理信息不能互通 在同一级的系统中,这些分离的子系统分别负责系统中的不同的功 能内容,它们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信息交换,这给全系统综合应用造 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前置机线路出现故障时,只能通过前置 机画面监视,很难将信息反映到一些电力的高级应用上,从而使之 发生错误,影响生产。
界面提供对数字字典的插入和查询功能。 元数据仓库界面有多种实现方式,可以借用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ORACLE、SYBASE等,或采用现有的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用可视化操作界面是集成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一系列图形
制作、数据浏览和查询工具。 数据浏览和查询包括对集成系统中应用对象提供的公共数据及这些公
图三表征电力系统在网络等条件完全成熟时的三层逻辑结构:公共 信息模型层、公共通信映射层、公共应用接入层。核心是公共信息模 型,以IEC61970系列的CIM为基础,吸收WG14定义的配电网络模型、 WG10-12定义的变电站模型、WG07的定义的控制中心模型和发电厂 模型、AH-WG05定义的电力市场模型等,统一描述,综合而成。公共 通信映射的概念来自IEC61850系列的抽象通信映射,其根本目的是使统 一的应用层数据帧能够映射到多种底层协议栈,对于专用实时数据通 信,可通过极其简单的帧影射到底层的MMS、TCP/IP,以及WAN、 LAN、专线;而对于非实时的信息交换,可通过XML文本文件的方式
1、 需要保留地应用软件,由封套完成现有地数据模型与RDF交换, 保证数据以资源描述地形式与框架或其他应用交互。
2、 重新开发地系统,直接采用RDF作为数据模型,不需转换。 3、 来自第三方地应用,由原开发方负责模型转换。 标准地数据访问服务包括三类:资源查询服务、资源标识服务和事件 服务。 欲加入集成框架地任何应用对象,只要它需要向外界公开其全部或部 分数据,就须实现以上三类数据访问服务。而请求数据地客户方,也必 须通过上述接口读取数据。客户方在请求资源时,无需知道资源是由哪 个或那些应用程序提供、资源如何标识,数据访问代理屏蔽了数据访问 地细节,保证了应用程序“即插即用”地实现。 元数据仓库管理集成系统所需地各种数据字典,这些数据字典用于记 载应用对象地注册信息,各应用对象可提供地公共资源地信息以及这些 公共资源的模式信息,他们为应用数据对象的透明访问提供了基础。元 数据仓库作为对象请求代理ORB的一个对象,具有IDL描述的界面,该
作为集成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可视化操作界面被封装成一个 ORB对象,具有IDL描述的界面,该界面提供数据浏览及图形制作功 能。
继承的应用软件必须加上封套,以实现标准的应用界面,标准的应用 界面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资源标识、量测值、告警事件、参数值修改事件、执行控制事件、数 据存取工具、数据集文档。不同应用软件的界面可以是以上各类界面的 组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凡是对外提供数据的应用必须实现资源标识和 数据存取工具界面。
System)和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的集成。
EPRI CCAPI Task Force小组原来的方法是将服务集成化,但是最近
两年方法已经转变为标准化组件接口。所以,在最近提出的标准草案
中,标准的内容主要是应用程序接口,这些接口使得各个应用程序无需
缺乏对整个网络的综合管理 各个子系统在物理上互相连接,在功能上相互依赖。但目前缺乏对 整个电力应用的综合管理系统,不能实现在较高的层次上的电力系 统综合应用,从而使电力应用的水平受到制约。例如,数据库格式 不统一,各个子系统按照自己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处理,造成数据 库资源浪费。
管理内容庞杂、操作界面多样
在用以上方式实现的系统中,可以集成不同厂家、运行于不同的计 算机平台、采用不同语言实现的各种应用对象,并且这些应用对象可以 很方便地拆卸和更换地。集成系统是个松耦合地系统,它改变了以往系 统以数据库为中心,所有数据由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地局面,数据 可能分散在各个应用对象中,数据访问代理为客户提供数据访问地透明 性,保证系统中各应用对象地“即插即用”。
本文以下部分所描述的电网集成系统完全基于各种国际标准,其 中:
下图表征电力系统整体数据通信协议体系,该体系分为5个层次,涉 及4个标准,相互无缝连接,比较简明。主站侧各应用系统应遵从IEC 61970系列标准(CIM/CIS);各系统之间的通信应通过电力企业综合 总线(UIB)标准IEC61968系列;厂站内的站级通信总线和间隔级通信 总线都应采用基于以太网的IEC61850系列标准;主站和厂站之间的通信 可采用 IEC61850+系列标准。
小组)的工作成果。
EPRI CCAPI Task Force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标准的需求和草案,这些
标准有利于:由不同的开发商开发的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集成;EMS系统和电力系统领
域内的其他系统的集成,例如发电管理系统(Generation Management
EMS-API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SCADA、告警处理、拓扑处 理、网络分析、负荷管理、发电控制、负荷预测、电能交换计划、计费 结算、维修计划、历史数据管理、设备管理、通用用户界面、动态模 拟、调度员模拟培训、配电网管理、电力市场运营等。
EMS-API参考模型基于组件技术,关键为方便分布计算环境的集 成,重点是定义组件接口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