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二选择题(人民版)

合集下载

浙江省历史学考选考 必修三 专题二基础选择题

浙江省历史学考选考 必修三  专题二基础选择题

必修三专题二1.汉代科技多有创新,下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

该发明是A.造纸术B.灌钢法C.棉纺技术D.印刷术2.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

《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3.北宋《武经总要》介绍了一种工具的用法,“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这种工具的用途是()A.鼓风冶铁B.农业灌溉C.斤两测算D.方向测定4.火药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唐代葛洪的《抱朴子》中已经提到了“火药”B.《武经总要》成书于1044年,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C.火药经由波斯传至欧洲D.清代出现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5.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测向技术6.王祯(1271—1368)是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

下列发明成就属于他的是①发明水排②创制木活字③发明转轮排字盘④改进风力水车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8.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符合下图秦朝标准字体的是A.“圆弧,富有奇趣”B.“状如龙蛇,勾连不断”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9.唐人史邕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风雨惊兮魍魉走,山岳动兮龙蛇斗。

千尺松枝如蠹朽,欲折不折挂岩口。

”下列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品是()A.王羲之《丧乱贴》B.赵孟頫《汉汲黯传》C.李斯《會稽刻石》D.柳公权《玄秘塔碑》10.初唐一书法家,尤善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名声大到当时远方的少数民族都知道,此人最有可能是A.王羲之B.怀素C.张旭D.欧阳询11.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起伏,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考试卷参考答案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考试卷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卷内(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一小题6分,第二小题13分,第三小题5分,第四小题8分,第五小题8分,共40分。

)31.⑴答:民本思想(1分)。

⑵答: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是取信于民(1分)。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1分)。

⑶答: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1分)。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1分)。

⑷答:唐太宗君臣吸取隋亡教训,出现了贞观之治(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史实无错误即可,1分)。

32.⑴答: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1分)。

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4分)。

⑵答:因为各派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2分)。

⑶答:材料四的主张(1分)。

因为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2分)。

⑷答:材料一的主张(1分)。

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33.⑴答:核心是“仁”(1分)。

⑵答: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1分)。

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1分)。

⑶答:李贽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1分)。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渐趋衰落(1分)。

.34.⑴答: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

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1分)。

⑵答:黄宗羲:农工商皆本(1分);雍正帝:重农抑商(1分)。

⑶答: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是历史的进步(1分)。

雍正帝的观点是落后的(1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1分)。

35.⑴答: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1分)。

他的主张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需要,成为秦国实现统一的理论基础(2分)。

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试题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试题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

”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①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①宋明理学的形成 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①男女平等 ①议会至上①工商皆本 ①实行众治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3.清代学者吴定说:“道学之名,不见于经。

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

”由此可见宋元之际()A.道教形成众多流派B.道家与儒家思想交锋激烈C.理学成为儒学正统D.儒学经典开始成为科考内容4.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

这主要反映出()A.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B.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C.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D.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5.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 )A.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B.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D.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6.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7.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①荀子主张礼法并施①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①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8.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9.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一、单选题1.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

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2.董仲舒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这反映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A.德主刑辅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重视伦理3.“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

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4.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 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5.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6.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 A.外儒内法,大一统 B.无为而无不为C.仁为本,为政以德D.礼法并施7.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103页附答案)目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

”这一说法()A.肯定了蔡伦是中国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B.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C.旨在说明蔡伦在古代造纸术改进中的作用D.属于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解析:A项说法错误,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不是唯一发明者;题干中的历史论文不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B项;根据“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历史论文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不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C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术麻烦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印数少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如果印数多了的话,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故选A项。

答案:A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A.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故选C项。

答案:C4.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二三会考练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二三会考练习

瓯海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二、三会考单元过关测验命题人:王文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是20XX年祭孔大典推荐的五句奥运会迎宾语,这五句迎宾语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包括①团结友爱②崇尚道德③和睦相处④和平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近来有网友建议,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改为孔子的诞辰之日,此种说法主要是因他A、主张“有教无类”,并把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B、主张“无为而治”C、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D、主张“民贵君轻”3.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

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A.“天行有常”B.“有教无类”C.“独尊儒术”D.“民贵君轻”4、“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

”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5、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

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6、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7、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8、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

(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docx

(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 10 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

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图 8 魏源《海国图志》A.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图 9 严复《天演论》优胜劣汰、民主科学图 10 陈独秀《新青年》C.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 .《孔子改制考》B .《海国图志》C.《天演论》 D .《变法通议》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

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

”这表明作者强调()A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4.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5、从 19 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 世纪 20 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

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A. 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6.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1895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浙江省各地模拟试题汇总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浙江省各地模拟试题汇总解析版

第25套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浙江省各地模拟试题汇总解析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l5)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2.(2010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3.(宁波市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卷14)“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的()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二儒学的兴起(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l3)在以下统一思想的措施中与其他三项手段明显不同的是()A.焚书令 B.挟书律 C.独尊儒术 D.文字狱三宋明理学1.(台州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考19)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①主张理在气先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④心外无理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l4)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3.(2010年4月衢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14)“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10年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13)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是()A.良知 B.仁 C.正君心D.灵明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湖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39)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 基础选择题(浙江学考)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 基础选择题(浙江学考)

1.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产量大为增加。

这里的“改进”主要指A.便于携带,使用方便B.利用水力,节省人力C.器械简单,制作容易D.原料易寻,造价低廉2.指南针的发明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列有关指南针发明和完善的先后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指南鱼→指南针B.指南鱼→司南→指南针C.指南针→司南→指南鱼D.司南→指南针→指南鱼3.就世界范围来说,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是A.地动仪B.指南针C.火药D.活字印刷术4.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下列著作中,提到“火药”名称的是A.《诗经》B.《韩非子》C.《论语》D.《抱朴子》5.我国古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药武器最早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转轮排字盘的发明者是元代的A.毕升B.沈括C.王祯D.郭守敬7.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下列各项,对材料中的“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8.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下列有关活字印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木活字→泥活字→铜活字B.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C.铜活字→木活字→泥活字D.木活字→铜活字→泥活字9.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最有可能的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10.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这句话反映出A.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近代文明没有区别B.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帮助古希腊人创立民主制度C.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了欧洲历史的发展D.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西方11.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浙江省高中历史学考选考必修三专题二基础选择题

浙江省高中历史学考选考必修三专题二基础选择题

必修三专题二1.于丹曾说中国汉字既是一种符号,又是一种艺术,是能够直接倾听的古代社会实录。

于丹的言论主要针对的是汉字()A.书画同源的形成特点B.是唯一的象形文字C.注重写实,表现朴素D.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2.下图为汉字“鸡”的书法艺术作品。

其中属于篆体艺术形式的是A3.如图所示是一幅古代书法名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秦代书法篆刻的艺术共融B.晋代由行入草的书法风貌C.唐代狂草的抒情写意D.宋代楷书的疏密适宜4.“在所有的视觉艺术中,中国学者一贯将书法放在首位。

”如图所示书法作品的作者是()A.米芾B.苏轼C.柳公权D.颜真卿5.“风流与我逢,狂草竞龙舞。

一舞醉三回,消愁极千古”生动地描写了中国书法的某种字体,下列书法家最擅长该种字体的是()A.欧阳询B.颜真卿C.怀素D.柳公权6.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图》,上面有他的自题诗。

据此判断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是()①强调表现个性②讲求借物抒情③讲求工笔重彩和布局构图④融书法、文学、绘画于一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中国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

下列选项按同一标准划分正确的是()A.文人画山水画宫廷画B.工笔画写意画文人画C.山水画文人画人物画D.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8.欧文忠的《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该诗描写的是()A.文人画重视写意B.山水画重视写实C.花鸟画浓墨重彩D.人物画形神俱备9.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10.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二试卷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二试卷

历史必修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测验[一]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哪位思想家观点A老子 B孔子 C墨子D韩非子2.〔2021.湖南〕“奉法者强,那么国强;奉法者弱,那么国弱。

〞持这一观点人是A墨翟 B孟轲 C荀况D韩非3.以下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正确是①老子: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②孔子:恭那么不悔,宽那么得众,信那么人任焉,敏那么有功,惠那么足以使人③墨子:兼相爱,交相利④韩非子: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那么备变⑤荀子:无为而治⑥庄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①③④⑤4.建立人与自然相对与谐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开展〞,这是人类自身开展长远大计,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与此相类似观点思想家是A庄子B荀子 C孟子D韩非5.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理论根底学说是A法家B儒家 C墨家D道家6.〔2021海南〕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著作?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二] 7.秦朝“焚书坑儒〞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8.〔2021.海南〕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根底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9太学建立所产生历史影响不包括A使儒学教育官方化与制度化 B发扬光大了儒学,有利于文华传播C教育逐渐为儒家所垄断 D使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起来5.“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三]10.“阳明心学〞思想核心是A创造本心B致良知 C格物致知D心即理也11.清风吹幡动,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基础选择题(浙江学考)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基础选择题(浙江学考)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A.天行有常B.小国寡民C.“仁”与“礼”D.以法治国2.位于山东曲阜的一处景点—杏坛。

春秋时期,一位著名思想家曾在此处广收门徒讲学。

下列各项,属于这位思想家观点的是A.“有教无类”B.“天人感应”C.“天行有常”D.“尽地力之教”3.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他为“亚圣”。

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的是A.“奖励耕战”B.“崇尚自然”C.“君轻民贵”D.“无为而治”4.战国时期的一位杰出思想家提出了“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该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5.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6.“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7.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各项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祸兮福之所倚,复习祸之所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然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典故“庄周梦蝶”反映出A.“齐物”B.“兼爱”C.“非攻”D.重“术”9.“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提出的思想主张。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体现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D.庄子的“齐物”观点11.下列人物中,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A.孔子B.墨子C.韩非D.庄子12.墨子在生活作风上提倡的俭朴实用的主张是A.尚贤、尚同B.虚无、逍遥C.严刑峻法D.节葬、节用13.《汉书·艺文志》载:“口口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口口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口口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口口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必修三专题二练习题(含答案)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必修三专题二练习题(含答案)

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择题1.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2.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3.“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A B C D 4.“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市民阶层壮大B.农民娱乐的需求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宫廷贵族的消遣5.2012年是农历的壬辰年“龙年”,右图是“龙年”剪纸画。

对该画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C.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D.可以反映文人画的发展和创新6、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

”郭沫若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 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 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7.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1(专题一、专题二)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1(专题一、专题二)人民版必修3-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阶段综合测评(一)(专题一、专题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X,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

这表明孔子在当时(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B[孔子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而不是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故A项错误;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提出“克己复礼”的主X,表明他希望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克己复礼”并非要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也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C、D两项错误。

]2.先秦时期,各种治国方略层出不穷。

“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治国方略( )A.孟子B.老子C.墨子D.韩非B[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X“仁政”,与题干“事少而功多”的描述不符,故A项错误;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X“无为而治”,与题干“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相符,故B项正确;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X“兼爱”“非攻”“尚贤”,与题干描述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主X法治、变法革新、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题干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

] 3.“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无用也。

”(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X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D[根据材料信息“《庄子·人间世》”可知此主X属于道家学派,由D项中“有为”“难治”可推断其主X“无为而治”,这正是道家的代表性观点,故D项正确。

A项属于心学观点,B项属于法家思想,C项是儒家荀子的观点,皆与材料观点不同,故排除。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 人民版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1948年在草拟《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建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益上一律同等 .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看法是A .礼B.义C.仁D.忠2.( 2011 年 5 月浙江五校联考)《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说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 己,谓身之私欲也 . 复,反也 . 礼者,公理之节文也 .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说为()A .“人伦者,公理也”B.“存公理,灭人欲”C.“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真谛”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 2011 年 1 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分定而无制,不可以,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以,故立君. ”这类主张最切合以下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4.( 2010 年 12 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这一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有益于培育崇高的节操B.反应了儒家的道德看法C.切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5.( 2010年 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中国衣饰在不一样历史期间特色各异,如商的“庄严隆重”,周的“次序井然”,战国的“清爽”,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美”,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迈”,明的“敦朴繁丽”,清的“纤巧” . 这里周的“次序井然”、战国的“清爽”、唐的“丰满华美”、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花怒放”、民主政治、新思潮萌生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败、理学流行C.郡县制、“百花怒放”、国家兴盛、“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花怒放”、国家兴盛、理学流行1/13位”这一看法的是()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医生五尺,士三尺. ”B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 .“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 .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7.( 2011 年 1 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梁启超在评论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喜悦剂 .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能够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论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8.( 2011 年 4 月揭阳二模)中国近代民族财产阶级不停研究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找寻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找寻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料. 以下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②“天下为主,君为客”③以“众治”代替“独治”④“存公理,灭人欲”A .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9.( 2011 年 5 月徐州市三模)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达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 ”所谓“复古开新”,主要表此刻()①先秦民本看法中兴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③君主专制遇到批评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饰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该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制天数而用之11.①春秋期间,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燃烧玉石向上天祷告,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踊跃组织灭火 .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趋淡漠,而世俗理性渐渐据有上风. 上述资猜中属于历史评论的是()A.①B.②C.③D.④12.(2010·北京模拟 )右图是位于山东临淄城南的稷放学宫,约创立与公元前 4 世纪中叶,是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汇聚处,最高等级的文化哲学沟通地. 稷放学宫的出现说明A.齐鲁大地自古就有重视文化的优秀传统B.战国期间“百花怒放”场面形成和发展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春秋期间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13.春秋战国期间的百花怒放对后代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14.促使春秋战国期间文化繁华的最重要原由是A.社会大改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巨变D.统治阶级的倡导15.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16.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质上的共同点是A.剔除不适应该时社会需要的思想B.为增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C.为削弱诸侯(王国)权力供给理论依照D.增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17.宋朝新儒学所汲取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18.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且保持了长远的生命力,主要受益于①其思想系统依据时代需要不停丰富和完美②封建统治者的鼎力倡导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鼎力流传A. 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9.朱熹提出“存公理,灭人欲”,此中“公理”主假如指A.天体运转法例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次序D.“天人感觉”理论20.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显然来自()A. 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21、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医生们,着重道德文化涵养,着重时令,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停研究成为时髦 . 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B.西汉对儒学的推行和太学的创办C.“百花怒放”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D.思想活跃场面的出现22、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高兴学之系统,因为二人称名于同一期间,且学术看法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辩不休 . 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A.朱熹主张公理是万物的来源,陆九渊重申“心”是宇宙的本源B.“公理”能否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C.能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能否进行心里反思,致使良心23、“理睬得熟时,道理便在上边.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睬,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体,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倡导的是A .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心2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 在世界来源问题上,与慧能的看法有相像之处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程颢C.朱熹D. 王阳明25、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到现在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歹意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心,为善去恶是格物 . "从其内容看反应了A .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李贽“异端”D.经世致用思想26、康熙夸赞他说“文章言谈之中,全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 . 朕读其书,察其理 . 非此不可以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可以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可以仁心德政施于天下,非此不可以内外为一家 . ”康熙夸赞的“他”指的是A. 孔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27.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评,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论,正确的选项是A.重申工商皆本B.反对以“贤人”之言作为鉴别是非的标准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重申“经世致用”的实质学识2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脚踏实地,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评思想C.自由同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2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 ”依照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成立人人同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3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一样看法的本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一样 B .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构造的变化D.社会性质的差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31.( 2010 年 9 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12 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论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BA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公理人欲,不容并立”“公理存则人欲DC亡,人欲胜则公理灭”“夫人者,天地之心 .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E F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1)依据上边的儒学言论,指出有关言论者,并归纳其核心思想.(6分)资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一样,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 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邪辟之说灭息,而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2)依照上述资料和所学知,指出儒家思想在代获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由.(2分)资料三:黄宗羲:“凡天下无地而得平和者,君也 .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失散天下之儿女,博我一人之,曾不惨淡 . ⋯⋯敲剥天下之骨髓失散天下之儿女,以奉我一人之淫,自然,⋯⋯然,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以上资料反应了黄宗羲的思想拥有怎的代特色?归纳指出种思想特色形成的原由.(4 分)(4)儒家思想作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社会主和社会的今日,我怎正确的它?( 2 分)32.( 10 分)以下资料资料一:北宋大学识家、理学的奠定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资料二: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以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即是仁义礼智”,是人一定按照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矛盾时,应“存公理,灭人欲”.资料三: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抽打,他嘲讽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荣华,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天赋之自然”,每一个人都能够顺其“自然之性” .请回答:( 1)资料一表现了古代文人如何的人品追求?( 2 分)( 2)据资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由.(2分)( 3)据资料三,归纳李贽对理学批评的主要思想看法.(3分)( 4)综合上述内容,说说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 (3 分)33.( 10 分)君与民的关系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停演变,阅读以下图文资料:资料一:唐太宗说: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资料二: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取依靠于天数和民心双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资料三: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公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人君与千百万之公民合为一体,国安得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 . 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请回答:(1) 资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表现的?( 2 分)(2)资料二中三位思想家的看法有何异同?( 2 分)(3) 资料三中奏折的要旨是什么?联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由.(4分)(4) 归纳明康有的思想与资料二所反应的中国思想的关系.(2分)34.( 8 分)以下资料:资料一:非在《有度》中:“威不两,制不二. ” 是非借用《管子》中的,即“威独在于主,群臣恐惧;威分于臣,令不可以 . 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威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 故曰“威不两” . 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民不听 .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 故曰“制不二” .资料二:黄宗羲:“凡天下无地而得平和者,君也. ⋯⋯荼毒天下之肝,失散天下之儿女,以博我一人之,曾不惨淡,曰:我固子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失散天下之儿女,以奉我一人之淫,自然,曰:此我之花息也 . 然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资料三: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可以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 ”他只有皇帝同各官吏共同掌握政,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他倡导“以天下之,寄之天下之人” .回答:⑴依据资料一,归纳非的政治主. ( 1 分)他的主在当起了什么作用?( 2 分)⑵资料二中黄宗羲得出“ 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代背景是什么?( 2 分)⑶资料二、三所反应出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 1 分)列举这两段资猜中能反应该思想的重点语句 . (2 分)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参照答案1— 5 : CBACD 6 — 10: ADBDD 11—15:DBAAD16—20: DABCB 21— 25: AAADB 26—30:DBAAC31、(1)孟子:民本或德政;朱熹:“存公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心” . (每项1 分,6 分)(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觉”、“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逢迎了汉武帝开辟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此使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 ( 2 分)(3)表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专制)的时代特色. ( 1 分)原由: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败;儒学思想演变成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 ( 3 分,答出此中两点即得满分)( 4)剔除封建糟粕;汲取民主精髓;发展民族新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培育民族精神 . ( 2 分,答出此中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32、( 1)追求人的精神价值;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3)批评理学家“存公理、去人欲”的虚伪;倡导人的个性自由发展(4)宋明理学保护专制统治,压迫截止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着重人的时令和道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必定踊跃作用 .33、( 1)重民生 .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2)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重申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二者之间 . 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围 .(3)推行君主立宪是强国之路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足,维新派力量单薄;长远的君主专制统治,民主思想影响有限 .(4)批评了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34、⑴韩非主张增强君主集权( 1 分) . 他的主张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需要,成为秦国实现一致的理论基础( 2 分) .⑵时代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增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封建政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随意回答两点即可, 2 分).⑶资料二、三所反应出的共同的思想是批评君主专制( 1 分) . 重点语句:资料二中“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资料三中“人君之于天下,不可以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现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3.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着,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7.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8.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9.浙江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下列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①灵隐寺②永嘉牌楼③衢州孔庙④岳飞祠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
11.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2.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3.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颖
C.朱熹
D.
王阳明
1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巳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为天下之大灾者,君而已矣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制天命而用之
16. 杨维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一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

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17.墨子是先秦时期中国的平民思想家。

以下言论符合墨子“兼爱”观点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8.中国古代帝
王自称“天子”,
对天地非常崇敬。

每一个皇帝都把
祭祀天地当成一
项非常重要的政
治活动。

右图是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

这种现象与我国古代儒家
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有关
B.荀子的人道有为思想有关
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关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关
19. 为苏轼
的《枯木怪石
图》,有评价
说,枝干“虬
(qiu,盘曲)
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20.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

A.王羲之B.颜真卿
C.柳公权D.怀素
21.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22.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 .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 .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 .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23.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描
写的是哪位书法家.
A.王羲之
B.颜真卿
C.张旭
D.柳公权
24.中国古代书法在发
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
特点,如“宋人尚意”,
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
己追求的意境。

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
帖》(局部),就很能体
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
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2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