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合集下载

超声如何诊断胆囊息肉

超声如何诊断胆囊息肉

超声如何诊断胆囊息肉随着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理念也有了近一步地提高。

为了确认自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体检”逐渐深入人心,不仅各个企事业单位要求员工进行定期检查,就连一些具有权威性的考试(如高考)都要求学生进行体检,由此可见,体检成为了寻常百姓们的家常便饭。

在进行完体检以后有的人笑逐颜开,因为他们的检查结果证明他们很健康。

然而有一些人,在接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以后却愁眉不展,因为他们的体检结果并不乐观。

在超声体检时,有的人会被告知可能有“胆囊息肉”,让人觉得担心、害怕。

那究竟什么是胆囊息肉呢?通常而言,人们针对于“胆囊息肉”的理解实质上就是生长在胆囊上的一个“小肉球”,这只是一个比较通俗的叫法,用年轻人的话来讲就是一种山寨版叫法。

在临床医学上,我们一般称“胆囊息肉”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由于在医学临床上和医学影像检查上很难对这种病症的性质进行划定,因此又将“胆囊息肉”叫做“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

在临床医学上,我们根据这种病症的病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非肿瘤性病变以及肿瘤性病变。

值得注意的是,炎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以及胆囊腺肌增生症等症状,属于非肿瘤性病变的范畴。

针对于这种类型的胆囊息肉,患者们可以不用过于担心,应该用良好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主动配合医生的医治,大可以不用紧张,一定要坚持定期随访复查,以保证自身的健康。

而胆囊腺瘤和胆囊癌属于肿瘤性病变的范畴。

胆囊腺瘤可以说个危险系数极高的定时炸弹,虽然说胆囊腺瘤是良性的,但是它具有逐步演化为胆囊癌的风险性与可能性。

众所周知,胆囊癌本质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其预后十分不乐观,一旦患得该疾病,患者应及早去医院接受肿瘤手术治疗,以此来尽可能地提高生存率。

可见,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类型以及诊断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与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常规超声检查、内镜超声检查、CT强化扫描检查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目前临床中最常使用的胆囊息肉诊断方式。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位置,以及肿瘤是否浸润到胆囊壁的深层组 织。同时,超声还能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分期和预后。
04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
实时动态成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式,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特 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儿童患者。
主观性强
超声检查结果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 较大,不同医生之间的检查结果可能 存在差异。
分辨率有限
超声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较 小的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受气体干扰
胆囊周围的气体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 ,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特殊情况患者不适用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胃肠道 积气、肥胖等,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 限制,影响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 ,增强胆囊及其病变的回声信号,提 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胆 囊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胆囊 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03
CATALOGUE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和位置,以及胆囊壁是否有炎症 或增厚。
其他疾病
胆囊超声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胆囊疾病的诊断和随访,如胆囊腺肌 症、胆囊癌等。
02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是胆囊超声诊断的基础,通过高频探头对胆囊进行实时、动态 的观察,获取胆囊的大小、形态、壁厚、内部回声等信息,初步判断胆囊的病变 情况。

胆囊超声诊断医学

胆囊超声诊断医学

受气体干扰
超声检查过程中,肠道内的气 体可能会干扰检查结果,影响 观察。
对设备和医师要求高
高质量的超声设备和经验丰富 的医师是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
的关键。
05
胆囊超声诊断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超声图像进 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3D/4D超声
引入3D或4D超声技术,提供更立 体、更全面的胆囊结构和功能信息。
实时动态
超声检查可以实时观察胆囊的 动态变化,能够及时发现病变

价格低廉
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超声 检查的价格较为低廉,适合大
规模筛查。
操作简便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对医师的 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缺点
主观性强
超声检查结果受医师的经验和 技术水平影响较大,不同医师
的检查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分辨率有限
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超声 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微 小病变的检出能力有限。
胆囊超声诊断的原理
•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产生回声,通过接收和分析这些回声信号,可以获取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 胆囊超声诊断利用这一原理,将超声波探头置于胆囊区域,通过显示胆囊的二维或三维图像,对胆囊的形态、结构进行观 察和分析。
胆囊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胆囊结石
胆囊炎
胆囊超声诊断是诊断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 ,通过观察胆囊内结石的大小、数量、位 置等信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总结词
常规超声诊断是应用最广泛的胆囊超声诊断技术,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对胆囊进 行实时、无创的检查。
详细描述
常规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的特点,能够清晰显示胆囊的形态、大 小、壁厚、内部回声等,对于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等常见胆囊疾病的 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精品医学)胆囊超声诊断PPT演示课件

(精品医学)胆囊超声诊断PPT演示课件
1、超声显像将肝外胆管分上下两段: 2、常人的肝外胆管上段易显示,
.
.
3、肝外胆管上段纵断图像 肝总管内径不大于4mm, 胆总管内径不大于6mm。
.
正常胆囊与胆管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 • • •
9X3.5cm(胆囊大小) <0.3cm(胆囊壁厚度--测量前壁) <0.2cm(肝内胆管) 0.8cm(胆总管)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⒈ 肝内出现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强回声影,后方常 伴有声影。 ⒉ 强回声影具有沿着左右胆管走向分布的特点。 ⒊ 阻塞以上的管腔扩张,且与伴行的门静脉形成 “平行管征”。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
(二)肝外胆管结石
• 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常见
结石可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结石, 也可为肝外胆管原发的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多有长期慢性胆道感染症状,在静止期 货慢性阶段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 腹胀、畏寒、高热、黄疸、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 克,甚至死亡。
• 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
胆固醇息肉是指局限型的胆固醇沉着症 炎性息肉是由胆囊慢性炎症所引起
.Hale Waihona Puke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 1.与胆囊壁相连,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 2.体积小,多数在1cm以内, •
如果1cm以上考虑为腺瘤可能性大, 如果超过1.5cm,不能除外胆囊癌。 3.回声有强有弱,多无声影,时间长者伴钙 化者可有声影。
.
.
四、胆囊癌
• 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
胆囊癌可分为浸润型和乳头状型两种,以 浸润型多见。
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持续 性右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后期可 出现黄疸并有发热、腹水,右上腹胆囊区可触及 质硬包块。

胆囊疾病超声检测分析

胆囊疾病超声检测分析

胆囊疾病的超声检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胆囊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61例胆囊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实行超声检查,并对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患者的超声诊断价值。

结果 61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的有14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的有18例,诊断为胆囊息肉样变的有15例,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有4例,诊断为胆囊癌的有1例,诊断为胆囊继发性肝病改变的有9例。

结论超声检查应用简单,而且无创,对于胆囊疾病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胆囊疾病;超声检查;诊断价值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85-01胆囊疾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需要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否则会演变成胆囊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超声检查是一种能够向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方便、直观、诊断速度快的优势,对于胆囊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对其应用超声检查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61例胆囊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5例,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7岁,女性26例,年龄在2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岁。

对所有患者实行超声检查,并对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患者的超声诊断价值。

1.2 方法对患者主要采用alokaα10型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将诊断仪的探头频率定为3.5mhz,在进行检查前,应当确保患者的饮食清淡,在检查当天要确保患者空腹,而且禁食在8个小时以上,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胆囊部位实行多体位、全方面的扫查,在必要时还可以对患者采用脂餐试验或者复诊等,对胆囊的形态、大小囊壁厚度及胆囊内部出现回声的情况和周边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对于得到的数据及结果进行记录[2]。

胆囊与超声诊断

胆囊与超声诊断
胆囊壁纤维组织增生 囊壁斑痕化 腔缩小
胆囊炎超声诊断意义
诊断急性胆囊炎
提示合并结石/无结石 提示有无颈部嵌顿结石 提示单纯性胆囊炎、典型化脓性、坏死性 提示胆囊炎严重性及穿孔性征象
超声难以显示胆囊管内小结石或炎性阻塞
鉴别诊断:
胰腺炎、阑尾炎、肝炎、肝周炎、肝脓肿、胸部疾病
急性介入性超声:胆囊造瘘术,挽救生命
假阳性:十二指肠气、肝门淋巴结及钙化
改进方法 仔细寻找 脂餐实验 ERCP
胆道蛔虫病
肠蛔虫钻进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和CBD、胆管、胆囊
临床表现:发作性腹痛、绞痛
无特殊体征(合并感染可出现黄疸)
超声表现:胆管或胆囊内“空心面征”呈平行线样
回声(可多条)。活蛔虫有蠕动,蛔虫 残体可钙化,回声强伴胆管轻度扩张
正常胆囊超声表现
位置 形态 大小 壁厚 内腔
肝下胆囊窝,多变 梨形,体部多折叠 前后径<3.5cm,长径<9cm <2-3mm(收缩时呈三层) 无回声
扫查技术
仪器 凸阵、扇扫、3-5MHz
体位+深呼吸 仰卧、左侧卧位、(30-90)直立位
扫查部位、断面 肋间、肋下缘(多部位断面) 纵断、横断(必要时冠状)
胆囊收缩功能
面积指数=长径×前后径 脂餐后1小时、2小时分别测量
表 正 常 胆 囊 脂 餐 前 后 比 较 ( 63 例 )
收缩程度 餐后 1小时
> 1 /2 1 /2 - 1 /3 1 /3 - 1 /4
< 1 /4
3 3 (5 2 .4 % ) 2 2 (3 4 .9 % )
4 ( 6 .3 % ) 4 ( 6 .3 % )


成分,呈球状非均质不定型、 充满胆囊型、悬浮型(伴彗星尾)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分析

3 6例胆囊息 肉样病变声像 图均显示胆 囊壁有强 回声或 中等回声团突入胆囊 腔 内, 回声 团不伴 声影 , 随体位改 该 不 变而移动。可单 发或多发 , 部分 回声 团表面光 滑 , 少数 可见 表面有乳头状 突起 , 少数 回声 团与胆囊 以蒂相连 , 见表 1 。
任何症状 ,仅在体检中发现。2 9例表现为右 上腹 隐痛 ,不
辽孝压
院学报
’o p.2 () o7A r, 2 8
~ ’ ’ 7 1
J L a n n e ie s y i o ig Me Unv ri - d t … a( , M g
原发 性 双侧 乳 腺 恶 性 淋 巴瘤 1 报 告 例
王 涛
(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放射肿瘤科 ,辽宁 葫芦岛 1 50 ) 2 0 1
平均年龄 4 . 7 1岁。病史最长者 1 ,最短者半年 ,8例无 9年
3 6例胆囊息 肉样病变经术 后病理检查 :胆固醇息 肉 1 7
例 ,占4 . %。炎性息肉 3例 ,占 8 3 。管 状腺瘤 7例 , 72 .% 占 1, % ,乳头状腺瘤 8例 ,占 2 . %。肌腺 瘤 1 ,占 94 22 例 29 . %。其 中合并慢性胆囊炎 3 2例 ,及合并结石者 6例。
适 ,憋胀。息 肉合并慢性胆囊炎者 3 ,占 8 % ,合并 慢 2例 8
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者 6例, 占 1 %,无合 并者 4例 ,占 7
表 1 不 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样 病变 的声像 图表现
胆 固醇息 肉 1 ,息肉样 回声多为 圆形 ,直径 多数在 7例 0 6 m以下 ,平 均 05 c .e .5 m,仅有 1例 回声 团 较 大 ,约 为 14m×10m,表面有乳头状 突起 ,与胆囊壁以细蒂相 连 , .e .e 病理诊断为胆 固醇性 息 肉伴绒 毛增生 ,另一 例为基底 较宽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的临床观察

超声诊断胆囊息肉的临床观察

[O 2 ]Mo d C r e a Th oeo n a v n e r ci u l n yC, a d n sD。 er l f d a c dp a t ep b i a c c
2 ( u 1 2 2 1 2 2 2 s pp . ): 2 - 2 .
hat us n boerrs rp rd es ] P bi He l el n rei itroim p eaen s 口 . u l at h c h
明显 升高 。超声 不仅 能直接 观察 到胆 囊 , 能对 胆 还
囊 的位 置 、 形态 、 胆囊 的 内部 情况进 行 准确 的判 定 , 其 方法 简便 易行 、 安全 、 无痛 苦 , 于复 诊 和观察 疗 易
效 , 文对 20 ~20 本 0 5 0 9年 间 发 现 的 胆 囊 息 肉 样 变 5 6例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9年 1 1 ~ 2月 在 我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门 诊 行 B超 检 查 发 现 胆 囊 息 肉患 者 5 9例 , 中 男 1 其 9
3 讨 论
胆囊息 肉样 病 变 ( P 泛 指 胆 囊 壁 向 腔 内 GB L) 呈 息 肉状生 长 的所有 病 变 的 总称 。胆 囊 息 肉大 部
( 第 3 3页) 转 6
作 者单 位 :0 9 1 上 海 市宝 山区杨 行 镇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 心 2 10
社 区 卫 生 保健 2 1 0 0年 第 9卷 第 5期
[ 1 琼 彬 . 展 我 国 城 镇 社 区 护 理 的 思 路 [] 深 圳 中 西 医结 合 2]梅 发 J.
杂 志 ,0 6 1 () 5 . 2 0 , 5 : 2 6

胆囊息肉(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一、胆囊息肉(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息肉(ICD-10:K82.802)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3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

2.体征: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剑突下和右上腹深压痛。

3.辅助检查:B超、CT、MR或MRCP怀疑或提示胆囊息肉。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正常,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2.802胆囊息肉。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输血前普查八项;(3)肝胆彩超;(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1)肿瘤标记物检查(含AFP、CEA、CA199);(2)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体弱患者);(3)肝胆CT平扫+增强或MRCP。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胆囊息肉样病变6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6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竺坚望型堡垒呈望篁坠星坠墅!!望!堡l塑!垒丝垫篁!堡坠!竺2圣墼!!兰§【!!:!!!:[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5-0399-02胆囊息肉样病变6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张晓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南通226001)【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结果: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多数是胆固醇性息肉,多发、<10nl l l l、无血流信号;胆囊腺肌样增生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阿罗间隙;腺瘤一般为单发、有蒂、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腺癌为单发、>10m/n、蒂较宽、有血流信号。

结论: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大小、数目、回声、血供、能否移动等情况,可初步判断其性质.为临床提供依据。

【关键词】胆囊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腺瘤;胆囊癌;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445.1f文献标识码1B胆囊息肉样病变(P LG)是由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前诊断为腺瘤,术后为炎性息肉。

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

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胆囊息肉样病变60例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12~68岁,平均36.7岁,以30—48岁发病最多,其中胆固醇性息肉4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7例,胆囊腺瘤5例,早期胆囊癌6例。

25例为体检时发现,35例有不同程度上的右上腹不适或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

1.2仪器和方法应用美国A cus on Sequ oi 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M H z。

患者禁食8h后检查,常规取平卧位.必要时改变体位观察,清晰显示胆囊腔及其病灶,观察其大小、位置、形态及声像图特征,病灶局部放大.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病灶内血供。

2结果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胆固醇息肉42例。

胆囊息肉超声诊断标准

胆囊息肉超声诊断标准

胆囊息肉B超描述通常指通过B超检查所显示胆囊息肉的数量、大小、基底、形态、厚度及囊壁状态、息肉血供,由于各个息肉的情况不同,B超描述也各不相同。

1、数量:息肉是单发还是多发;
2、大小:通过超声的测距进一步的描述,息肉如果超过1cm,建议手术治疗;
3、基底:有细蒂样的细基底,也有的基底较宽,则需要注意是否有腺瘤样息肉或癌变的风险;
4、形状:息肉形状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也有些是不规律的形状,或是菜花样形状;
5、厚度:观察息肉是否有合并胆囊炎、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可以测量胆囊壁的厚度;
6、囊壁状态:观察囊壁是否光滑,以及息肉与囊壁的连接状态;
7、息肉血供:测量息肉的血供情况,一般血流比较丰富时,要注意腺瘤样息肉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往往其他类型的息肉,血流并不会特别丰富。

胆囊息肉的情况不同,B超描述有较大的差异,具体需要根据B超描述的结果,考虑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倾向。

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超过1cm,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肿瘤未超过1cm,建议定期复查,以随访观察为主。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epl i la ngab e l ia u ,l t gt a et. Ynmbr s eo pd l f y wt urs orp t hl cn i ot e cn et n s z c t o p h t o h y o p ic n se i r m s 【 ywod 】U r oorp i d goi P l i l i f ab d e Ke r s ha ng h i ns o p d eo o gll dr s a e a s y s n la o
P o l ’ s i lo h g h u J n s rvn e 2 3 0 e pe sHo pt fC a z o , i g u P o i c 1 0 3 a n a
【 src】O j t e T vsgt t li e ent haoorh ae adt a o g a apco o p i l i s f a ・ Ab tat b ̄ i oi eta er ao bt e eu r ngpi i gsn ept l i set f l od e o l v n i e h e tn w h s em h h oc l p y sn og
【 要 】 目的 摘
探讨胆 囊息 肉样病 变的声像 图表现 与病理改 变的关 系。方法
对 9 经手 术和病 理切 片证 实的胆 囊息 肉样 4例
病 变的声像 图和病理诊 断进 行回顾性 分析 。结果
导 选 择 治 疗 方 案 。 临床
8 5例胆 固醇息 肉 中,4例 表现 为 多发病 灶 , 6 平均 直径 5 9 m, 窄; .m 蒂 6例腺 瘤样 超 声根据 息 肉的数 目, 小, 大 蒂部情 况 可初 步判 断 息 肉的性质 , 指
病变者声像 图表现 均为单发 , 平均 直径约 1 .m 蒂宽 。结论 24 m,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 2 8 ・论
著 ・
Ma r c h 2 01 3 , V o 1 . 1 1 , No . 8
i n o r t h o p a e d i c s u r g e y[ r J ] . I n t J S rg u , 2 0 1 2 , 1 0 ( S u p p l 1 ) : S 1 5 — 2 O .
[ 2 】 Mc Hu g h S M, C o l l i n s CJ , Co r r i g a n MA, e t a 1 . T h e r o l e o f t o p i c a l
a nt i bi o t i c s us e d a s p r o ph y l a xi s i n s ur gi c a l s i t e i nf e c t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 7 ] F a n g A , H u S , E n d r e s N, e t a 1 . 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i n f e c t i o n a t f e r s p i n a l s rg u e y[ r J ] . S p i n e , 2 0 0 5 , 3 0 ( 1 2 ) : 1 4 6 0 - 1 4 6 5 . 【 8 ] P e t r i A, J e n s e n I P .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u mb e r d i s c i t i s : t y p e s ,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 J ] . U g e s k r L a e g e r , 1 9 9 6 , 1 5 8 ( 3 8 ) : 5 2 8 1 — 5 2 8 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及诊断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B超室徐海存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亲切非结石性病变总称。

一、病理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

病理上可分为:①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②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尚有很少见的如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粘膜或胰腺组织等。

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

胆固醇息肉是胆囊粘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粘膜的增生,呈多发,直径常小于1Cm,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增生是胆囊壁的增生性改变。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

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
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胆囊息肉体积:活跃增长期不断增大;相对稳定期不变化;吸收消散期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活跃增长期不断增多;相对稳定期不变化;吸收消散期逐渐减少
三、超声表现
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超声特点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上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及早期胆囊癌。

超声不但能敏感发现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且能详细描绘病变的大小、数目、回声、血供、能否移动,并能对部分病变进一步定性。

少数胆囊息肉可产生恶变,因此超声诊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分开,这对临床决定是否进一步行检查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下列特点:
1、胆固醇性息肉最多见。

这种疾病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形成白色
小结节,其声像图特征是:(1)呈球形、桑葚状或乳头状,有蒂或是基底较窄;(2)一般多发,可见于胆囊任何部位;(3)体积小,通常均<10mm;(4)多为强回声表现;(5)CDFI一般检测不出血流信号。

2、胆囊腺肌样增生目前认为此病发生可能是由于胆囊内压力过高,使黏膜伸入黏膜下层和肌层面疝出形成罗—阿氏窦,其内可有胆汁淤积。

其病理特征为胆囊黏膜上皮呈腺样增生和肌层的增生肥厚病变。

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

其中以局限型多见,常发生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与腺瘤有时难以鉴别,其声像图表现: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有小的圆形液体囊腔。

可合并有胆囊壁内小结石,显示为强回声伴有其后方的“彗尾征”。

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3、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目前认为这几种疾病在超声上较难鉴别。

在声像图上多表现为乳头状、不规则形或团块状结节,基底较宽,一般直径大于胆固醇性息肉,但多<1.5cm。

一般认为腺瘤有恶变倾向,要早期切除。

4、早期胆囊癌胆囊癌声像图一般分为5型: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块型。

对于较大的胆囊,胆囊癌声像图上诊断较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