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 (洁本)
伤寒论 精校原文-精校版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原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十六法,方十四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7]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9]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1]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12]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二。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113⾸,应⽤药物82种.第⼀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发展、治疗、预后的⼀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第⼗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2] 六经形证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运⽤《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虚。
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4]《伤寒论》,古代《伤寒论》,古代汉医汉医经典著作之⼀,是⼀部阐述外感病经典著作之⼀,是⼀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全书10卷,卷,东汉东汉张仲景张仲景撰于公元撰于公元3世纪初。
初。
张仲景张仲景[1] 原著《原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匮要略⽅论》。
[2]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国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国时期已经处于⼀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九⼗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选⾼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监雕版刊⾏,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宋凡⼋百余年传本歧出、条⽂错乱的局⾯。
⾦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四年(1144)成⽆⼰成⽆⼰《注解伤寒《注解伤寒论》刊⾏,有详注,逐渐取代⽩⽂本《伤寒论》,⽩⽂本南宋未再翻刻,⾄元代,⽩⽂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药加以融会,⽰⼈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11条原文
《伤寒论》11条原文《伤寒论》是由明朝黄檗禅宗弟子冯清正及其子和仁共同编撰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主要记载了对西晋的黄帝所创的伤寒之病的诊治方法。
下面是《伤寒论》的11条原文:1、伤寒论曰:“伤寒者,本也出於气也,治之必先知其源,诊其病因也。
”2、伤寒论曰:“夫诊病,有三问,一曰:其病何也?二曰:其病邪何从而起?三曰:其病何以治之?”3、伤寒论曰:“其病若为气所胜,以寒散之,以温熏之;若为热所胜,以温补之,以寒散之。
”4、伤寒论曰:“治病,要观其脉,若其脉右虚,久当调以补;如脉左虚,复当调以散。
”5、伤寒论曰:“治伤寒,要按病理,应以温阴补脱,以勉励补元,以寒散毒热,以开通表里。
”6、伤寒论曰:“治伤寒,要观其机,以益气补虚,以温补阳,以清利散热,以除痹为调。
”7、伤寒论曰:“治伤寒,要观其脉,以温补病,以清积血,以苦散痹,以清洁腑脏。
”8、伤寒论曰:“治病,寒则用寒散之法,热则用温补之法,郁则用饮食之调,血则用血泻之法。
”9、伤寒论曰:“治病,要观其病,循病病也,不视五行,以药分两也。
”10、伤寒论曰:“治病,要知其时,及其体质,积培之,当以补充血气,以疏调津液。
”11、伤寒论曰:“治病,以温散寒,以滋补生,以調调气血,以舒缓痹瘤,以涤洁腑脏。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中重要的一部著作,从古至今,它一直被人们所尊崇。
它传承了中医理论,总结了西晋黄帝传统的治病方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医疗护理理念,并对世界上的医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论》提出的11条原文是它最重要的内容。
首先,“伤寒论”强调了“先知其源,诊其病因”。
其次,“三问”:其病何也?其病邪何从而起?其病何以治之?是古人诊断病因的重要依据。
此外,它建议应“以寒散之,以温熏之;以温补之,以寒散之”的方法调理“气所胜”或者“热所胜”的病情,“按病理,应以温阴补脱,以勉励补元,以寒散毒热,以开通表里”,“以益气补虚,以温补阳,以清利散热,以除痹为调”,“以温补病,以清积血,以苦散痹,以清洁腑脏”,以及“寒则用寒散之法,热则用温补之法,郁则用饮食之调,血则用血泻之法”,“循病病也,不视五行,以药分两也”,“及其体质,积培之,当以补充血气,以疏调津液”,“以温散寒,以滋补生,以調调气血,以舒缓痹瘤,以涤洁腑脏”等方法治病。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文1.太阳病的症状是脉浮,头项强痛,同时伴有恶寒。
2.中风是太阳病的一种表现,症状包括发热,出汗,恶风和脉慢。
3.伤寒是太阳病的一种类型,症状包括恶寒,全身疼痛,呕吐和脉搏紧张,可以发热或未发热。
如果在三天内发汗、吐或下后仍然不见好转,则为坏病。
治疗时需要根据脉证来判断犯了哪种逆证,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脉搏浮紧,发热且汗不出,则不适合使用桂枝。
4.阳明病的症状是胃脘实,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5.太阳病的外在表现包括身体发热,自动出汗,不恶寒反恶热。
6.如果患者发热,头痛,脉搏弦细,则属于少阳病。
此时不适合发汗,否则会出现谵语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少阳病属于胃部疾病,如果胃的功能正常,则病情会得到缓解,否则会出现烦躁和心悸等症状。
7.太阴病的症状包括腹胀,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
如果患者自发腹泻,但不渴,说明患者的脏腑有寒,需要进行温暖治疗,可以服用四逆汤等药物。
8.少阴病的症状是脉搏微细,患者常常想睡觉。
9.厥阴病的症状是消渴,气上撞心,饥饿但不想吃东西,如果吃了东西就会呕吐,排便不止。
厥阴病是由于阴阳气血不顺畅而引起的。
10.桂枝汤的组成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两两,生姜三两和十二枚大枣。
11.桂枝汤适用于太阳中风,症状包括恶寒,发热,自动出汗,恶风,鼻鸣,干呕等。
12.如果患者经常自动出汗,则说明荣气和谐,但卫气不共荣气和谐,需要服用桂枝汤来改善症状。
13.如果病人没有其他脏器疾病,但时常发热,自动出汗,则说明荣气较弱,卫气较强,需要使用桂枝汤来治疗。
14.如果患者先下后汗,或者先汗后下,都是逆治疗方法。
15.如果患者在治疗伤寒时出现了清便不止,身体疼痛等症状,需要进行里急外救。
里急宜使用四逆汤,外救宜使用桂枝汤。
16.桂枝加附子汤适用于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以排出,四肢微急,难以弯曲。
17.桂枝新加汤的组成是桂枝,芍药和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适用于太阳病发汗过度,气营不足,身体疼痛等症状。
《伤寒论》原文-必背条文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作者:————————————————————————————————日期: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伤寒论完整版
伤寒论完整版伤寒论序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
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
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
国家诏濡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
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伤寒卒病论集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圣经”。
它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记录了他对传统中医治疗伤寒病的经验总结。
《伤寒论》共分为100篇,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以下是《伤寒论》的一段原文及译文:原文: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时烦,心下痞硬,渴而不欲饮,时幽幽恶寒,时腹痛,时胁下痞,小便不利而大便自可。
发热者,数日不愈者恶寒者,必发于阳;烦则神去也,心下痞硬者,乃传而合也;腹痛者,寒气下也;胁下痞者,肝传之也;小便不利者,不温也;大便自利者,胃气也。
胁下者,寒也,且传也。
译文:少阳病,刚开始得病时,病人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症状,时常觉得烦躁不安,胸口下面有一种痞硬的感觉,口渴但是不愿意多喝水,有时会感到幽幽的寒意,时而腹痛,时而胁部下面也会有痞硬感,小便不排畅而大便却自行畅通。
如果发热的症状持续数日不见好转,而且伴有恶寒的感觉,那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阳气方面的问题上;烦躁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神气开始离体;胸口下面的痞硬感,是病气穿传而形成的;腹痛是由于寒气下降引起的;胁部下面的痞硬感是肝气受影响所致;小便不排畅是因为体内寒气太重而引起的;而大便自行畅通是由于胃气正常。
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对少阳病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他详细描述了患者的症状及其可能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描述,他为后人提供了诊断少阳病的重要线索。
《伤寒论》的语言简洁,但又深入浅出,非常符合古代医书的特点。
虽然其中涉及到很多古代医学术语,但通过对这些术语的解读和对上下文的理解,我们仍然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学习其中的医学知识。
《伤寒论》作为一部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医学经典,至今仍被广泛学习和应用。
它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医学专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结起来,伤寒论是一部重要的医学经典,以其详尽的描述和准确的诊断方式闻名于世。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伤寒论》的原文及译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提高临床医学的水平,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疗效。
《伤寒论》全文
《伤寒论》全文书名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
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内容《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
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流传《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
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
明万历二十七年,江苏常熟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
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开美本。
赵开美本逼真宋版,后世尊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伤寒论》。
赵开美本今存五部。
《伤寒论》在国外亦有广泛影响。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原文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上】(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悪寒。
(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悪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悪寒,体痛,嘔逆,脈陰陽倶緊者,名為傷寒。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静者,為不伝。
頗欲吐,若躁煩,脈数急者,為伝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証不見者,為不伝也。
(六)太陽病,發熱而渇,不悪寒者,為温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温。
風温為病,脈陰陽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薫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發熱悪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悪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経尽故也。
若欲作再経者,針足陽明,使経不伝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従巳至未上。
(一〇)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髄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髄也。
(一二)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悪寒,淅淅悪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一三)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悪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悪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一五)太陽病,下之後,其気上衝者,可与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与之。
(一六)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仍不解者,此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脈証,知犯何逆,随証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一八)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一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二〇)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悪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伤寒论》原文(可直接打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原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①而恶寒。
【原文】(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①者,名为中风②。
【原文】(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①者,名为伤寒②。
【原文】(4)伤寒①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②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原文】(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原文】(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②。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③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④。
若被火⑤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⑥,时瘛疭⑦,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原文】(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原文】(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①故也。
若欲作再经②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原文】(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①上。
【原文】(10)风家①,表解而不了了②者,十二日愈。
【原文】(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原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①,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②恶寒,淅淅③恶风,翕翕④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⑤上五味,㕮咀⑥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⑦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⑧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⑨,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⑩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文卷第一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
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答: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蛛丝者,阳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
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抟(tuán)(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名曰动。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汗而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战汗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
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
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
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对于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的病理机转加何进行辩证施治,他作了具体论述。
这就是,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它的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对于病在表,或正盛邪衰的三阳证(太阳、阳阴、少阳),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对于三阴证(太阴、骄阴、少阴),因为是寒邪入里,正虚阳衰,抗病力弱,所以治疗时就应以扶正为主。
在《伤寒论》的各篇中,六经病的不同症候,又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即所谓八纲)的基本内容。
伤寒杂病论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论》原文_(洁本)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原文(珍藏版)
伤寒论原文(珍藏版)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二。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方三。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版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版伤寒论,由东汉末年医家倪海厦所著,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经典之一。
下面是倪海厦《伤寒论》的文字版:第一章:辨伤寒论伤寒之本,当得脉之应,而后治之。
脉应而弗治,治之常近,故曰可刺也。
今刺之而汗出者,乃欲引其外。
其病甚者,条脉凡七,菀而后刺。
其卒然脉绝者,阳明病也。
绝者,阴阳俱绝也。
阳明者,阴胱以上腹有热也。
臂尺中为阳明,两骨之间为少阳。
汗出愈者,其脉不来也。
微切之,随而脉至。
脉沉而细,不可刺也。
今伤寒者,脉来而不沉者,精气纵解也。
阳明中风而烦者,剥白脉也。
颊有疮者,太阳之疾也。
目胞内血,其人恐惧。
阳明中风者,两脉自视。
心下悸,胃中寒,其人欲得温熨。
太阳中风,胸满欲破,上气,欲呕,眩冒如醉。
四肢重痛,恶寒而不欲去被,此人有寒也。
第二章:简发微论病如久矣,按之心下久,气从脊起者应下之,下之愈者是也。
脉浮大,按一之而若以前后言应当发不发者是也。
按之小者证尺中沉者不能更替而大者是也。
按之而出动而有病者是也。
按之心中闷满而胃伤不用食者必吐乃愈是也。
按之气亦不下是也。
下之脉小紧而静者是也。
按之脉无音而来者是也。
下利减脉微而阴也。
今按之应手心为热者,阳明病也。
无刺,甚者可刺,太衝盛者不可,此脉按会鸣。
骨节痛者是也。
刺之热无刃者刺有毒也。
第三章:伤寒发微动医治法发也者,实也;微也者,疏也。
痛而发者实也,痛而疏者微也。
微者与食共用,治疏痛者筋之必伤。
今痛疏者无筋,重者上率骨节者筋也。
骨节痛者阳明病也。
切脉而无独也。
刺者,决血也。
养者,生血也。
发者,发血也。
血以流离,气以存亡。
故曰:伤寒者,血有余而气少也。
中央气不衰,身重而疼谵语者可刺太衝也。
阴阳俱衰者不可刺也,非补泻之时也。
亡阳者,阳脉死,阳脉立,气出于上焉。
三阳当会,刺手太阴阴阳也。
阳明太阳少阳俱刺之。
脉动者取之也,静者实之。
静以复动无益也。
先有还阳,以太阴阳明开太阳小阳微期。
三阳下无益也。
静以复动,此病难治也。
...(文章继续,若需更多字数,请告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原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十六法,方十四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7]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9]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1]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12]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二。
用前第一方。
[13]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方三。
[14]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
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
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四。
[15]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五。
[16]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7]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六。
[18]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19]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方七。
[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方八。
促(一作纵)。
[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
将息如前法。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方九。
[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将息如前法。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十。
[23]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
温服六合。
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将息如上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
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十一。
[24]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方十二。
[25]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
《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
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方十三[26]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方十四。
[27]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
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
《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
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
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
《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方十五。
[28]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方十六。
[29]《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
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甘草、各四两(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
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消半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
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
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
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
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30]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方一。
[31]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方二。
[32]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方三。
[33]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方四。
[34]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分温再服。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方五。
[35]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