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合集下载

政治与战争关系

政治与战争关系

1毛泽东认为战争的本质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这一论断既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也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暴力本质。

2自古战争的本质不外乎2种(或多种)文明以及社会(或个人)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一种为达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其本质,是战争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属性,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

继而发动的战争,是人类文明社会或个人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

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目的,通过战争谋求自身文明社会的发展3.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又是和经济利益密不可分的,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地缘政治,宗教,民族矛盾等等,但归根结底是利益,只要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会有矛盾。

当矛盾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比如谈判协商等解决或是暂时行的掩盖时,那么就可以避免战争,但当矛盾不能化解时矛,盾激化的最后结果是武装对峙武装冲突直至战争。

战争的发起是为了迫使对方接受本方的利益要求,或是完成本方的利益企图。

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交流来往日益增多,那么各国间就难免会在某些利益点上发生冲突和矛盾,当冲突和矛盾不可化解时,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的本质就是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

4.战争本质,是战争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属性。

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

它规定着战争的经济本质和军事本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战争观理论所揭示的战争本质的特性与其理论功能在于,①战争在阶级政治斗争的继续中,由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目的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政策与军事战略方针。

②阶级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手段。

这种手段的运用,通常是在政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也不能照旧前进时,就用战争的手段,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求取发展。

列宁把这种复杂的斗争发展过程概括为战争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③战争的政治属性规定着,战争是政治性的行动。

自古以来,任何阶级进行的战争,都带有阶级性质,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政治任务与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就战争是政治继续,即战争的政治本质问题有着诸多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一)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曾深刻地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

这段话,说明战争不是单纯的暴力行为,而是和政治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它告诉我们,在战争和政治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由于政治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抗性矛盾,又包括非对抗性矛盾,并贯穿阶级社会的始终,因而相对战争来说,属于共性的范畴;而由于战争只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因而它属于个性的范畴。

又由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包含任何共性的个性,任何个性总要这样或那样地包含着共性,体现着共性,因此,为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政治本质,毛泽东首先在共性的范围内,从战争与其它社会各种现象的联系中考察和研究战争。

显然,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自然等诸因素都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联系,但其中最直接、最深刻的联系则是政治。

这是因为,从实践上看,古今中外的战争都不能离开一定阶级的政治而独立存在,政治总是贯穿、渗透、表现在战争之中。

比如,任何战争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目的,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总方针,离不开政治思想的动员,也离不开国内外—切同情和赞助者在政治上与道义上的声援。

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点就显得更加突出。

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所说的战争和政治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战争和政治的阶级性。

毛泽东指出:“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

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6页)。

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战争和政治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互不干扰的领域,二者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

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重构的浪潮。

首先,战争和政治都是权力和利益的体现。

政治是权力的运用和分配,而战争则是利益的争夺和分割。

两者本质上都是人类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自身利益和目标的工具,而这种工具常常涉及到暴力和冲突。

当政治无法解决矛盾和问题时,战争往往成为矛盾的最终解决方式。

反过来,战争的结果往往事关政治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第二,战争和政治也互相制约。

战争无法脱离政治的框架,而政治也无法摆脱战争的谋略。

战争的目的既是通过武力手段获得政治利益,又是在平时积累和提高政治影响力,准备战争的必要条件。

反过来,政治决策与谋略也直接决定了对外战争的性质和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政治和战争通常是紧密结合,彼此交织的。

第三,战争和政治都具有社会意义。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基本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的不同。

而政治则是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它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使得战争和政治成为理解社会进化和历史演变的重要范畴。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演进,战争和政治的意义和功能也在逐步变化。

第四,战争和政治的辩证关系也表现在科技和人文上。

科技进步导致了武器和战争方式的不断更新,而人文观念和道德标准则影响了战争的限制和误用。

过去的战争往往是暴力的、破坏性强的,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政治决策和军事策略的复杂性和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对战争的规范和限制提出了不同的诉求。

综上所述,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中不可忽视的。

在当前世界局势日趋复杂和多变的情况下,加强战争和政治的辩证关系研究,发现二者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对于推进世界和平、促进公正和自由的社会体系和国际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战争论》虽然很多人不曾读过专门的军事科学著作,但却有不少人熟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句名言。

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的,曾被列宁评为马克思主义者探讨战争问题的理论基础(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全集》第28卷第284页)。

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部《战争论》的中译本。

克劳塞维茨生于1780年,十二岁参加普鲁士军队,当士官生。

1803年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后,即担任普鲁士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

1806年参加了普法战争,当普军在奥尔施塔特会战溃败时被俘。

1807年10月释放回国。

1808—1809年任普鲁士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

1810年10月起任柏林军官学校战略学和战术学教官,同时为王太子讲授军事课。

1812年,因反对普鲁士臣服于拿破仑一世而转到俄军供职。

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他参加过奥斯特罗夫诺、斯摩棱斯克和博罗迪诺三大会战。

1814年4月回到普鲁士军队。

后参加了林尼和滑铁卢会战。

1818—1830年,克劳塞维茨在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的十二年间,致力于《战争论》一书的著作。

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一百多个战例,撰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整理了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

1830年春由于调任炮兵部门工作,《战争论》的修订工作被搁置起来,1831年11月即因病去世。

他的《战争论》手稿由其妻子玛丽于1832—1833年陆续整理出版。

克劳塞维茨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工业革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继发生的时期。

工业革命改变了战争的工具与潜力,民主革命改变了军队的编组与精神,民族解放斗争改变了战争的性质与形态。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对于军事学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正如列宁在《战争与革命》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他们改造了全部战略体系,废除了战争方面的一切陈旧规章,创立了新的作战方法,废除了旧军队,建立了新的、革命的、人民的军队。

”而当时的普鲁士还是一个落后的半封建的国家,普鲁士军队还保留着落后的建军原则和军事学术原则与一支为数不多的雇佣军。

战 争论中最经典的观点

战 争论中最经典的观点

战争论中最经典的观点战争,这个令人沉重的话题,贯穿了人类历史的长河。

在无数次的战争与冲突中,诞生了众多引人深思的观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一种经典的观点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一观点深刻地指出了战争并非孤立存在的现象,而是与政治紧密相连。

政治目的无法通过和平手段达成时,战争便成为了一种极端的选择。

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等政治问题,在无法通过外交协商、经济制裁等和平方式解决时,往往会引发战争。

例如,历史上的许多领土扩张战争,就是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和控制。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去理解战争的起源和动机,避免单纯从军事角度看待战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是战争论中的经典观点。

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至关重要。

了解自身的实力、优势和劣势,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战略战术。

同时,对敌人的兵力部署、作战风格、战略意图等有清晰的认识,便能在战斗中抢占先机,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和攻击。

在现代战争中,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准确的情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兵者,诡道也”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中的谋略和策略运用。

战争并非单纯的力量对抗,而是智慧和谋略的较量。

通过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如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瞒天过海等,迷惑敌人,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例如,在古代战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运用诡道的经典案例,以虚张声势的方式吓退了敌军。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一观点体现了对战争最高境界的追求。

通过强大的军事威慑、政治外交手段等,使敌人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或者在战争爆发前就主动放弃抵抗,达到不通过战斗就能实现战略目标的效果。

这种观点强调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军事、文化等实力,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一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浅谈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浅谈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浅谈军事与政治的关系(一)首先看一下什么是政治: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在古代,所谓“政”就是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到了近代,“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再看政治的特征: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

政治同各种权力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

各种权力主体为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发生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决定了政治斗争总是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基本属性。

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权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满足等,对于各种权力主体来说,都是政治运行的基本动力。

政治作为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各种支配行为和以对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各种反支配行为,如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参与行为、斗争行为、领导行为、反政府行为、权威性影响、权力竞争等。

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利益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支配性和相互斗争性。

政治作为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上述特定行为的相互作用。

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管理与参与的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相互斗争的关系等。

再看政治的发展:政治是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

历史上,政治一开始就是围绕国家权力展开的,表现为人们攫取、维护、建设、执行、制约国家权力的全部活动。

政治现象产生之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已高度成熟。

在现代,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社会力量。

(二)军队的产生(军事与军队是互成的关系,所以这里就谈军队):先看什么是军队(包括其产生,发展,和特征等):广义的定义: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的武装组织。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根据普鲁士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Karl Von Clausewitz)在其著作《战争论》中的观点,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战争的母体。

从表面来看,两者显然有其共通之处,即,政治斗争的目的是消灭潜在的敌人,而战争的直接目的就是消灭敌人。

如果说政治是一个剑客,那么战争就是剑客手中那把锋利的剑。

战争为什么是政治的延续?从古至今,战争的发动从来离不开政治家的操控。

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在一个国家,或者不同的国家里,一定会存在阶级的差异,不同阶级的人呢,他们所要的也就不同。

如果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政治中的矛盾的话,战争就出现了。

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前前后后发动了多少场战争,数也数不清,然而这些战争无疑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为了嬴政一统天下的野心打前锋。

秦国政权因此得到巩固。

唐朝的安史之乱,中国从开元的顶峰跌下,安禄山和老乡史思明联手,生生将唐玄宗从权力的顶峰拉下。

其后种种,暂且不论。

就以这安史之乱为例。

安史之乱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然而政治阶级斗争的激化却是这次战争的直接原因。

唐玄宗后期,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长达十九年之久。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的人。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

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这才衍生出后来的血雨腥风。

现代战争同样也离不开政治。

2011年以来,中东政治中最引人关注的一大事件,就是西方持续空袭利比亚这恰恰证实了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的观点:因为战争归根到底只是一种手段,它和外交一样,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克劳塞威茨说这句话是为了强调战争应该受政治支配,而不是反过来支配政治。

军事理论思考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思考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思考题及答案【篇一:军事理论课后习题答案】事科学概论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3、如何理解军事科学的性质?军事科学既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军事科学具有哪些主要社会功能?? 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军事科学的许多重要原理原则对社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5、如何理解大学生接受军事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 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 本质特征: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简答题答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身后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述题——精选推荐

论述题——精选推荐

1、根据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论述如何化解海洋权益纷争。

(1)所谓威胁分析,主要是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客观存在的以军事行动危害本国安全的状态进行判断。

(2)威胁的要素1)实力:实力是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

力量强大的国家相对有较多的条件对弱国构成威胁,因此国家的强弱是能否构成威胁的实力要素。

2)企图:企图是构成威胁的主观要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

对威胁要素的分析,既要分析力量,也要分析企图,两者缺一不可。

3)环境、时机和方式:任何威胁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利用一定的时机,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3)威胁的类型:就时间方面讲,有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之分;就强度方面讲,有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之分;就重点方面讲,有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之分;就武器方面讲,有核武器威胁与常规武器威胁之分;就手段方面讲,有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之分。

(4)威胁的转化:威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是可以转化的。

它可以向战争转化,也可以向缓和转化。

其中包含有:对付威胁的实际的军事准备,和平的愿望,外交斡旋,争取他国有效的支持,利用矛盾瓦解敌人,采取经济手段制约敌方,等等。

在上述种种工作中,切实加强国防建设是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

只有加强国防,具有应付各种威胁的防御准备,其他方面的斗争才有坚实的基础。

面对南海问题的威胁,我国应增强国力,积极加强国防建设,通过外交斡旋、经济手段等方式淡化威胁,避免战争,同时保障我国应有的合法权益。

中方愿与菲方通过直接协商谈判,寻求妥善解决有关争议的办法。

中方愿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认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切实维护南海稳定,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2、如何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战争与政治:a.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战争的本质,集中反映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中。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人类社会集团有组织的谋利活动,只不过政治是整体的、综合的、一般意义的谋利活动,而战争是一种以暴力方式而进行的特殊的谋利行为,政治包含并制约战争,战争只是政治的一个部分、一种工具、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5000字(2)

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5000字(2)

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5000字(2)大学军事理论5000字论文篇二:《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摘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关键字】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贡献历史地位创造性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

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这一定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面定义亦可以知道: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独创,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以及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等,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二是他的内容包括了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两个方面。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这5个部分。

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科目:军事理论“战争”所带来的是罄竹难书的悲剧。

提到“战争”,可以联想到电影或短片所演绎的被战争残忍蹂躏过的场景:弥漫的硝烟、纵横的尸首以及浓烈的血泪。

在我脑内于是乎就形成这样的,属于它的代名词——暴力的集结。

纵观从史前的小规模部落战斗到目前为止发生的,有如利比亚深陷战争的泥潭,战争的步伐从未停止。

战争正是一种靠暴力手段对原有的社会秩序予以破坏和维护,抑或崩溃和重建的处理矛盾白热化的究级方法。

它与之伴随着野蛮、流血、破坏和人类的痛苦以及悲催——不管是对负有屈辱感的战败者还是自信荣耀的赢家。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都可以促使战争萌芽。

“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形成的,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出才现的。

”我如此以为,战争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较之其他的因素,当为更之密切。

首先,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决定战争。

战争从属于政治。

可以说战争是政治的产物,皆是为达政治目的而服务的桥段,都是在政治的领导下发动的。

即是战争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它是有着暴力手段的流血的政治。

当统治阶级的利益受矛盾激化,战争便被视为最终也是最无奈有时也是最冲动的解决之道。

例如,十月革民。

在战争中谁是赢家,主要是看统治者的阶级力量对比。

或者说,统治阶级的力量决定战争的成败。

例如,法国大革命中从波磅王朝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跌宕起伏的各阶级的斗争,最终由资产阶级获得胜利。

战争反作用于政治。

例如,拿破仑﹒波拿巴悍然入侵欧洲各国,扫荡了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几百年之久的封建秩序,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

它为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翻封建社会提供契机。

当然战争的成败结局直接影响政治的政策和发展趋向。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合约》加深对德国的苛款。

战败国除被迫停止军事行动投降外,还被强加以限制军备以及割地赔偿。

战胜国可以利用战争中所获得的趾高气昂的优势来谋取更多的政治利益,战败国内部会更希望恢复力量和地位而采取些解救政策。

《战争论》:一部可供高中历史教学参考的军事著作

《战争论》:一部可供高中历史教学参考的军事著作

《战争论》:一部可供高中历史教学参考的军事著作作者:刘建伦来源:《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关键词]《战争论》,历史教学,阅读[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54—03在教学之暇,我重读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甚有感触。

把《战争论》中的一些观点结合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对战争问题的认识。

战争是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毛泽东思想有关军事理论分析中外历史上的战争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立足点。

历史上的一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对于战争规律所作的一些合乎客观规律的理论探索,亦可作为我们的有益借鉴。

克劳塞维茨堪称近代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

他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早年曾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亲身参加过一系列战斗,1803年以后进入军事指挥阶层,1818年任柏林军校校长并晋升为少将。

他对于那个时代的战争指挥和战斗情形有最直观的感受和经验。

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战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也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战争的本质及其规律盼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克劳塞维茨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16—19世纪初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诠释。

他耗时10年,写成70余万字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该书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19世纪下半期以及20世纪的很多重大战争和军事冲突也进一步印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

因而,该书在近现代军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在当今西方军事理论中无处不在,克劳塞维茨因此成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

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中,亦可觅其踪迹。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专门研究过《战争论》,他非常赞赏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的论断,他还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并对《战争论》中的一些论断作了批判和改造,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军事理论课后习题答案(2)

军事理论课后习题答案(2)

课后习题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3、如何理解军事‎科学的性质?军事科学既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军事科学具有‎哪些主要社会‎功能?●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军事科学的许‎多重要原理原‎则对社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5、如何理解大学‎生接受军事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本质特征: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谈谈政治态度、政治制度与战争的关系

谈谈政治态度、政治制度与战争的关系

谈谈政治态度、政治制度与战争的关系态度是一种心理活动。

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能“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1],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2]。

1 政治态度、政治制度与战争的关系1.1 政治态度政治态度就是作战人员对作战对象及作战行动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3],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反过来对外界事物和他人发生反应,产生某种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处于情感的范畴。

1.2 政治是心灵之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被视为“心灵内部的斗争”[4]。

纵观近代战争发生的原因,有的是想转移民众注意力,有的是为了选举舆情,还有的是为了从地缘政治上将某区域放在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战争都是另一种“政治交往”[5]。

政治态度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战争的表现手段是暴力,暴力行为属于感情的范畴,自然也是心理战的目标。

克劳塞维茨指出:作战不仅仅是双方物质因素的斗争,“它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

政治态度决定参战人员(包括后方勤务人员)的价值观,即政治信仰和政治认知。

政治态度在战场上表现为作战人员战斗意志,表现为战争期间民众的支持,这些都是战斗力的源泉。

解放战争中支前工作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搞得有声有色,就是因为我军的战争目标与人民的价值追求一致,政治态度也获得高度统一。

陈毅同志曾形象地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6]。

用老百姓的话说,“敌人来后,我就隐藏,现在咱們的军队来了,不用说我就得干在头里”。

可见,不论作战人员还是普通人民,政治态度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1.3 政治制度是人的心理与态度的反应每个民众个体组成公民这个群体,而公民是政府实行政治制度的对象,因此每个个体的心理、习惯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一定会在上层建筑中体现某种趋势和主张。

正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从人的本性出发,指出了公民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柏拉图曾经指出:“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人们的性格……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力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的方向”,“如果有5种政制制度,就应有5种个人心灵”[7]。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书籍介绍分享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书籍介绍分享

战争策略与未来战 争
和平的哲学思考
国际关系的启示
《战争论》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角色
提供理论框架
01 《战争论》为分析当代国际冲突提供理论框架,有助于理解复杂的地缘政治动态。
指导政策制定
02 政治家和军事领袖借助《战争论》的洞见,制定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国际政策和战略。
促进国际对话
03 《战争论》的普世价值促进国际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
推动军事创新
《战争论》的理论观点不断被当 代军事家所借鉴和发展,推动军 事理论的创新。
《战争论》对未来战争与和平的启示
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思想为现代战争 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
克劳塞维茨强调战争与和平的辩证 关系,对未来和平建设有深远启示。
《战争论》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为 现代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 重要参考。
克劳塞维茨在退役后开始撰写《战 争论》,结合他的军事经验,对战 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出生与成长
军事经历
《战争论》的创作
《战争论》的创作背景与过程
历史背景
克劳塞维茨生活在拿破仑战争时代,亲身经历了多 场战役,对战争有深刻的理解。
战争经验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 成为他创作《战争论》的重要基础。
战争的政治属性
02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必须服从政治目的。
战争中的精神因素
03 克劳塞维茨强调战争中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如士气、民心等,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影响。
哲学思考
战争与道德 的关系
01
战争的道德困境
战争行为往往涉及道德选 择,如何在战争与道德之 间找到平衡是克劳塞维茨 思考的核心。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这一论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

也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战争都是政治的产物,都是为政治服务的,都是在政治的领导下进行的。

由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也就决定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是服从关系。

战争必须服从政治、战略必须服从政治。

但是战争是一种暴力手段,是一种需要付出生命的方式。

因此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实现政治目的最暴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政治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作用,第一,政治决定着战争的爆发与结束。

第二,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结局;第三,政治规定着战争的指导路线;第四,政治统率一切斗争形式。

战争同时也反作用于政治。

,首先,战争一旦发生,它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政治必须充分注意战争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独立性,使自己的活动有助于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其次,历史经验证明,战争的结局直接影响双方战后的政治发生方向和政策。

一方的失败,往往要改变战前的政治方向。

革命的阶级和民族只有胜利地进行革命战争,才能取得阶级和民族的解放,实现革命的政治目的。

反之,如果不进行革命战争,或战争失败,则无法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是经济的角逐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离开一定的经济条件,战争就无法进行下去。

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和粮草供养、战争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战争规模的大小,时间长短,都依赖于国家经济条件的生产力水平。

特别是现代化军事战争,耗资巨大,一架战机,一发导弹等都可能是上百万美元,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是难以进行战争与维持战争的。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发展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更加强大’同时,战争也能反作用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对于进攻的国家而言,赢得了战争,经过掠夺等手段往往能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利益,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这也往往是发生战争的源头。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二)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二)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二)对战争有许多定义和/或理解。

然而,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战争可以被理解为至少双方之间的武装冲突,通常但不一定是国家通常为某些(地缘)政治目标而战。

战争的焦点概念是在国家、帝国或联盟等大规模政治主体之间使用武力。

从历史上看,战争主要是为了控制某些土地而进行的,原因从纯粹的政治原因到纯粹的经济原因,或其中几种原因的结合。

从“战争”一词前面可以给出的众多形容词中可以看出战争和战争的种类很多,如内战、游击战争、全面战争、有限战争、帮派战争、部落战争、地区战争、局部战争、世界大战、宗教战争、种族战争、冷战、贸易战、独立战争、宣传战、网络战、阶级斗争等。

然而,这些名字中的一些实际上是隐喻,它们利用暴力冲突的形象,而不是从IR中获得的某些政治或其他目标,并转移到一些不是国家的行为者身上。

然而,从非常法律的角度来看,国家可以在战争中,而实际上不需要对对方使用武力(例如,黑山在1904年向日本宣战)反之亦然,各国可以相当大规模地相互使用武力,但正式上不对对方进行宣战(例如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

然而,在理论上,对具有一定政治背景的战争的原因和目标进行识别,意味着它可以适用于IR和国内内战的系统。

在这两个层面上——州际和国内——战争实际上往往是由一些主权和土地争端引起的。

现代战争形式的开始,可能是一种有组织的、或多或少明确的目标导向的暴力活动,来自于现代早期欧洲国家体系的发展,即。

从1500左右开始。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任何战争都具有正式或准法律性质。

宣布战争状态并不意味着必然会爆发敌对行动(例如,奥匈帝国在1914年宣战一个月后对塞尔维亚开始敌对行动).冷战后,越来越多地使用“新”战争一词,其特征是与国家内部种族冲突(例如1990年代前南斯拉夫被摧毁)、先进军事技术的使用、或恐怖组织或游击运动等不同性质的非国家行为者的参与。

霸权战争和游击战争在不同战争的规模上截然相反。

第一个是一场战争,通过深刻重组全球力量对比,创造世界大部分地区或整个世界秩序的统治地位。

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浅读《战争论》有感

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浅读《战争论》有感

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浅读《战争论》有感1832年,近代兵学原典《战争论》问世,在兵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本书中,克劳塞维兹秉承普鲁士人一贯细心而严肃的风格,通过对一百多场战争的研究,力求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完全迥异于那些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

《战争论》中所构建出来的庞大的战争理论体系对近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克氏也因此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战争理论的开山鼻祖。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这里我们仅仅漫谈政治力量在战争中的一种纠结作用。

克劳塞维兹认为,在政治的控制和引导下,战争始终是一种理智的工具——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存在。

在我看来,战争像一个被拴住四肢的斗犬一样,却被政治家们用细细的丝线操纵,所约束。

但是却仍旧存在一定的反噬的风险,当丝线崩断的时候,战争就会绑架政治,军队这个战争机器就有可能反过来操纵国家。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

克氏在《战争论》中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根据以上理论,辅以一些战史资料,一战中协约国国和同盟国的当政者可能都犯下了无比巨大的错误——忽视了对手的情报,抑或双方的情报欺骗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以至于错误的“真相”总是被发现,而真实的情况却一直被遗忘。

毛泽东研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毛泽东研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毛泽东研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摘要】毛泽东不仅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做过专门的研究,而且“其熟悉的程度令人惊讶”。

早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读了克劳塞维茨的书;1938年初他在延安写过读《战争论》的读书日记;在写《论持久战》时,他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目的论及战争“盖然性”理论等作了批判改造和发展。

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多次谈到他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称克劳塞维茨讲过“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等“很有道理的话”。

克劳塞维茨被公认为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其名著《战争论》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

毛泽东对《战争论》做过专门的研究,并批判汲取和发展了其中的某些重要论点,使之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

以前此类研究往往脱离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使用的《战争论》译本及其特殊的语境难免有不实之虞。

本文力求从毛泽东研读的《战争论》中文译本入手,对此做出新的诠释,从中亦可领悟毛泽东研读外国军事经典的方法。

一、最初看克劳塞维茨的书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在思想战线上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系统地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进行全面深刻的哲学批判。

为此,毛泽东到延安后就“发愤读书”,除大量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外,还下工夫研读了古今中外的军事学论著。

他后来数次谈到过这一情况。

1960年12月,毛泽东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说:“后来到陕北,我看了八本书,看了《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书看了,日本人写的军事操典也看了,还看了苏联人写的论战略、几种兵种配合作战的书等等。

那时看这些,是为了写论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即1936年12月写就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笔者注),是为了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即总结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笔者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就战争是政治继续,即战争的政治本质问题有着诸多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一)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曾深刻地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

这段话,说明战争不是单纯的暴力行为,而是和政治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它告诉我们,在战争和政治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由于政治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抗性矛盾,又包括非对抗性矛盾,并贯穿阶级社会的始终,因而相对战争来说,属于共性的范畴;而由于战争只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因而它属于个性的范畴。

又由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包含任何共性的个性,任何个性总要这样或那样地包含着共性,体现着共性,因此,为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政治本质,毛泽东首先在共性的范围内,从战争与其它社会各种现象的联系中考察和研究战争。

显然,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自然等诸因素都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联系,但其中最直接、最深刻的联系则是政治。

这是因为,从实践上看,古今中外的战争都不能离开一定阶级的政治而独立存在,政治总是贯穿、渗透、表现在战争之中。

比如,任何战争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目的,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总方针,离不开政治思想的动员,也离不开国内外—切同情和赞助者在政治上与道义上的声援。

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点就显得更加突出。

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所说的战争和政治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战争和政治的阶级性。

毛泽东指出:“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

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6页)。

这就是说,在阶级存在的历史时期内,一切政治斗争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都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战争是阶级之间的暴力斗争,是阶级对抗的社会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

可见,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就在于他们的阶级性。

既然战争与政治都与社会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代表了一定阶级的利益,都是一定阶级的意识、意志及其政策的表现,而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又是政治斗争,所以说,战争决不是单纯的军事行为,而是由一定时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的,又总是为一定阶级、国家、民族和政治集团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它是带有政治性质的行为,因而合乎逻辑地包含在政治的范畴之中。

从这种作为共性的政治存在于战争个性的意义上说,战争就是政治。

也只有站在阶级政治的高度观察战争,才有可能真正认识战争的实质。

毛泽东由此作出结论:“一句话,战争一刻也离不了政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

也就是说,战争的发起及其进程的各个环节,都要受到政治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一定阶级的政治总是不可避免地渗透、表现、贯穿于战争中。

因此,我们认识和考察战争,必须把战争和政治相联系,而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应该否定战争的政治性质。

(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毛泽东在阐述战争与政治共性问题的同时,又论证了战争与政治的差别性。

他指出:“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

…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

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

毛泽东还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阶级,长期地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两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84页)。

以上论述告诉我们,作为共性的政治同作为个性的战争虽具有一致性,但它们又不是完全等同的东西。

政治只是战争的普遍本质规定,它只能大致地包括战争,而任何战争也不能完全地归入政治的范畴之中。

这与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总和,以及部分是完全包括于整体之中的构成要素的含义显然是不尽相同的。

既然政治只能在同战争一致性的联系方面包括战争,战争也是在包含有阶级性等共同特点的意义上归属于政治之中,那就不应当简单地把战争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当然手段。

所以说,尽管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维护交战—方某个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的利益而发动和进行的,但是,战争不同于阶级斗争的一般形式,而是阶级斗争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最高形式;战争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斗争,而是一定阶级用以解决某种政治矛盾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特殊手段,即暴力手段,它是敌我双方运用有组织的军事暴力进行的外部对抗形式。

就是说,各阶级在相互斗争中,总是采用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和外交的等多种非暴力的斗争形式与手段去实施其政治,而当这些斗争和手段已不能解决阶级矛盾或不足以实现其政治目的时,就诉诸武力,企图用暴力的斗争形式和手段去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于是爆发了战争。

例如,抗日战争,由于中国的进步和要求独立,是日本侵略者政治发展的障碍,日本要扫除障碍,于是发动了战争。

而帝国主义的压迫,早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障碍,所以有了很多次的反侵略战争,企图扫除这个障碍。

日本想用战争来压迫、断送中国革命;而中国为了扫除这个障碍,便进行抗日战争。

再比如,英阿马岛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前,双方进行了长达150多年的谈判,没有结果。

阿根廷为了达到收复马岛主权的政治目的,于1982年4月2日以战争手段从英国手中夺回了马尔维纳斯群岛。

英国为了继续维护其对马岛的统治,则派出特混舰队重新占领了马岛。

由此可见,战争不是一般的政治,而是政治特殊手段的继续。

正如xx指出的:“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80页)。

毛泽东还认为,基于战争的这种特殊性,就需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殊过程,所谓特殊的组织就是军队及其附属的一切东西;特殊的方法,就是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特殊的过程,就是敌对的军队互相使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略战术,从事攻击或防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为此,我们决不能用其他社会斗争形式来进行战争,也不可以把战争这种特有的方式任意推广到其他社会领域。

那种轻视、抹煞、否认战争的特殊性,把战争完全等同于一般的政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三)战争反作用于政治。

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战争并非被动地始终受政治的支配,在很大程度上,对政治也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首先,战争可以加速或阻碍社会矛盾的成熟和解决。

在通常情况下,战争往往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因而也会使社会矛盾更快地进一步得到解决。

一个阶级、一个国家在战争面前,尤其是在关系到本阶级、本民族生死存亡的全面战争中,武装斗争就成了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就成了当时最大的政治。

因此,应集中国家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

这是由于战争的胜败最直接、最明显地体现着政治的成败,体现着政治目的能否实现。

只有取得战争的胜利,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否则将会离预定的政治目的越来越远。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指出:“国内政治的改进,是和抗战的坚持不能分离的,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

但是基本上依赖于坚持抗战”,“只要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就—定能把旧日本化为新日本,把旧中国化为新中国,中日两国的人和物都将在这次战争中和战争后获得改造”(《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56—457页)。

这一论述,深刻地说明了战争对政治有着重大影响。

战争作为政治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解决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它的结果或者是达到了目的,或者是没有达到目的,都对政治的进程有影响,而影响的大小,是否有决定性,主要应看条件是否成熟。

当政治发展到需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时候,战争对政治的影响就大,否则影响就小。

如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封建的清政府,但政权却被大军阀袁世凯所篡夺,使革命成果付之东流,没有对政治的进程发生决定作用。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极大地加速了历史的进程。

另一方面,一切反革命战争由于代表着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利益,必然阻碍人类历史的发展,甚至将人类历史引向倒退。

例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革命内战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其次,战争可以锻炼教育人民,唤起人民的政治觉悟。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可以使民族经受考验,这种考验对民族的社会制度、生产能力、科学文化、军事力量和人民的精神力量都是十分直接的,其中尤其对人民精神素质的考验、锻炼和改造作用影响更深远。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长期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并且还将再付出重大的牺牲;但是同时,正是这个战争,锻炼了中国人民,这个战争促使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 032页)。

这就是说,正义战争可以从正面教育人民,使人民在战争中变得坚强团结,并学会同敌人进行斗争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就中国的革命战争来说,这种教育作用,—是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更加坚强和成熟,不但锻炼出一条正确的政治和军事路线。

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既能从事革命战争又能治理和建设国家的骨干力量;二是表现在广大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各界爱国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认清了敌友、辨明了是非,站到了革命队伍方面来。

反革命的不义战争也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人民群众可以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看清反革命战争的实质,从而唤起人民的觉悟,积极投身反对反革命战争的行列,以促进革命战争的胜利。

总之,在战争与政治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政治对战争有着决定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战争对政治的反作用,辩证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正如陈毅在党的七大期间撰写的《论毛泽东军事学派》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历来军事学派只就军事本身,如技术、武器、战法等问题着眼去加以研究,他们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各条件,但从来不曾把它放在适当的角度上面。

而我们的军事学派不仅就军事本身去研究,我们是把军事当成社会现象总体的—部分去加以研究。

我们不是孤立地去研究所谓纯粹的军事问题。

我们承认军事受政治的支配,承认军事是推行政治的工具。

更承认战局一开,军事胜利又调转过来成为决定政治胜负的唯—关键。

这就造成我们军事学派不仅善于使用军事力量,而且善于使用政治力量,更善于两者之间的密切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