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更迫切地要求教育者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应该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第一位。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学意识(一)强调课前预习,重视课后复习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到教学要旨时明言:“教是为了不教”;外国有句名言:“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象没有翅膀的鸟儿”。
求知欲望的确很重要,然而学生的求知欲一般主要表现却在课外自学上。
学生在课内获取的知识有限,只有把课内被教师激发的热情、启示的方法用于课外自学,学取的知识才是无穷的。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自觉性方面都还有待提高,教师应该具体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特别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时,教师可先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在独立解答中获得成就感,产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例如,笔者在教学第三册《阳光》这篇课文时,课前提出具体要求:1.拼读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认识生字,能说出字的结构。
出示如下表格作为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3.知道课文讲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虽然低年级学生理解自学能力有限,但解答这种问题还是能达到要求的。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预习,解答问题,初步认识了课文,获得了部分知识,教师再给予适当的鼓励,那么学生就会形成课前预习的自学习惯。
预习情况,教师应及时检测,方式是上课三分钟,或书面检测或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抽俩人上台板演;或口头检测,指名复述、答问。
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发展,教师不用再去具体提出预习要求,而是给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他们更大的学习空间,养成自己学习的能力。
课后复习也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不是简单重复刚学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归纳、扩展知识结构。
教师上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复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扩大学习面。
在课后,让学生多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这也同样是依靠学生的自学能力去完成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初步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初步研究一、引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自学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实现全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
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1. 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能够自我引导、自我学习、自我评估,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自学能力是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3.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需要具备自我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2.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网络课程、在线讨论社区等,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3. 倡导自主学习:设定自主学习课程,让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决定学习内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问题解决、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记忆技巧、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实施方法1. 制定自学计划: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时间表和评估标准。
2. 组织自学活动:定期组织自学活动,如读书会、研讨会、实践操作等,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检查学生的自学进度和成果,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4. 鼓励学生展示成果: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如课堂演讲、论文写作、项目展示等,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 持续激励和引导: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语文的自学能力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它是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的全面概括。
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从某方面来说就是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各种知识、技术推陈出新,需要学习的知识量也不断增加,所以,学生只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未来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独立获取知识。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总结和概括,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它能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会更加主动、积极,也会产生主动的意志努力和愉快紧张的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中的境界,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从具体、鲜明的画面中,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不要马上告诉其答案,应该因势利导,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自学课文中,我总是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读”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尤其要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质疑,并努力自己释疑,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品读字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信心是成功的一半自信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
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怎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那么,身为人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才能变得生动活泼。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1 . 9 9 j i s . 6 1 4 9 . 0 0 . 4 0 3 6 / . n 1 7 — 8 X 2 1 . 4 0 6 s 1
把学 习主动权 交给学生
_ / 学生 语 文 自学 能 力 的培 养 J 、
于 莹莹
1语文是工具 ,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
为了走 出长 期 以来 教师 “ 一扶 ” 扶 学生 “ 一走 ” 教 当 “ 走 , 听众 ”听来 的 。 同任 何事 件 一样 ,能 力 是从 实 践 中 师“ 不扶 ” 学生 “ 不走” 的识字教学误 区, 在教学 中, 笔者注 来 的 。勤 于 实践 ,能力 必 强 。小 学 生学 好语 文 必 须勤 于
教 学原 则 ,上 每节 课 前一 定 根据 教 材特 点和 单元 重 点 明 力 , 慢 慢 “ 了 门 ” , “ 了路 ” , 有 了 自 己独 立 实 入 上 确 :给 学生 什 么知 识 ,训 练 什么 能 力及 怎 样 训练 。笔 者 践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成 了学 习的主 人 。
为 主 的记 叙文 ,学 生在 阅读 中经 常遇 见 ,在 平 时读 书 中 地 方 的景 色 。因此 ,笔者 在 备 课时 不 仅确 定在 字 、词 、 类记 叙文 的能力 作为教 学 的重点 。
也 经 常读 到类 似 的文 章 ,平 时 更 需要 教师 去 介绍 某 一个 是字 、 词 、句 、篇 的综合 训 练 ,教 师 感 到难 ,学生 更感
一
些做法。以 《 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这是一篇写景 3抓好作文教 学,培养写作能力
作 文是 学 生认 识 水平 和 文 字表 达 能 力 的具体 体 现 , 到难 。只有 突 破这 一 难关 ,才 能优 化 语文 教 学 的效 果 。 紧” “ 两多 ” “ 一改 ”的教 学原 则 。
养成学生良好习惯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和赖以提高的重要条件,它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在课改的大潮下,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探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养成良好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语文学习的习惯很多,要培养自学能力,我特别注意要学生养成预习、质疑、观察、积累四个习惯。
一、预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非花大气力抓好不可,并要做好预习的指导工作。
首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预习的内容。
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些提示既具有资料性如背景介绍、文学常识等,又具有指导性如线索、写作特点、重难点等,一般说来,这就是预习的纲。
其次教给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一定要勤动手翻查工具书,勤动笔做好预习笔记,养成圈点钩划抄等习惯。
早自习是主要的预习时间。
为了使预习落到实处,我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每次新课前,小组长检查组员预习笔记,大组长再检查小组长,课代表检查大组长,老师检查课代表的检查体系。
同时还定期(一般为一个月)交流、评比预习笔记。
将优秀的在全班展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励同学。
二、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是促使学生自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思维活动,通常是由质疑开始的,有疑而不问,“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长此以往,负“疑”累累,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多,提高语文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自学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老师直接指导下,能够主动、有效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拥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之外,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自学能力。
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自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上语文课之前,可以提前浏览课本内容,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提前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和重要概念,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
可以查找课文的扩展阅读材料,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
还可以找一些优秀的学习网站或公众号,订阅相关的内容,接收最新的学习资讯。
通过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可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课上学习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认真听讲: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学习的重要来源,学生应该保持专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可以将重点内容、关键词、教师的思路等记录下来,方便后续的复习和回顾。
2. 提问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如果对某个概念或知识点不理解,可以向教师请教,或者向同学请教。
通过提问和交流,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思考能力。
3. 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
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讲解、互相批评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后复习,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强化记忆,提高理解能力。
1. 复习笔记:在课后,可以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做的笔记,对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和梳理。
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
通过整理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步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平时在课堂教学 中随机对学生进行 经过一学期 的课 堂学习 , 生掌握 了基本 的阅读 方法 , 学 具 有价值问题 和最佳提问者。 备 了一定 的阅读理 解能力 , 在此基 础上 , 二学期 开始 , 第 阅读 如何质疑的方法指导 , 引导学生不仅爱问 , 还要善问、 会问。 预习的任务增加了对 文章 内容 的思考和理解 。 如此 四步 , 层层深入 , 经过初 一年级 两个学期 的训练 , 学 为了切实取得预 习的效 果 , 同时不增加学生 的课业 负担 , 生课前通过预 习完 成的 自学 内容越 来越多 ,自学能力 日益增
业宜简不宜繁 。初一上学期期 中考试前 , 以字词 自学 、 课文初 具体做法是 :
读为主 。有小学的字词学 习能力作基础 , 完成起来 比较轻松 。 段 , 我就指导学生善用教辅书 , 培养质疑精神。
①通 读一遍课文 , 然段 前标 注序号 ; 画出生 字词 ; 自 ② ③ 质疑。也可 以参考教辅书 , 完成字词学习 、 资料查找 , 甚至课后
①阅读单元导读 , 找出关键词 , 明确本单元 学习 内容和学 教学打下 了坚实 的基础 。 ( 者单位 作
半学期后 , 以增加预 习内容 和难 度 , 可 包括 以下 三项 : ① 充分掌握 , 才能应对学生可能在课 堂上提出来的问题 。 查找作者生平 资料 。要点包 括 : 生卒 年月 、 贯 、 籍 原名 、 文学地 话, 或简要赏析你最喜欢的句 、 。 段 完成在作业本上 , 以便检查。可 以借助网络 、 工具 书完成 ,
但是决不能照抄答案。 要将答案整理为几个要点 , 借助 字典 、 下注释 、 课 工具 书解 决初读 时 的疑 难字词 ; 课后 习题的解答 , ④ 读一读 , 写一写词语注音 、 释义。 简单练习进行检查和巩固。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语文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在日常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学中高年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等。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自主学习的课外活动,比如语文角活动、课外读书会等,鼓励学生自愿参加,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
通过这些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更加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
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在现代社会,学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包括了各种纸质书籍、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
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一些寻找学习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学校图书馆也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下自愿去图书馆阅读。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电子资源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筛选和利用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朗诵比赛,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参加,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外,还需要有一颗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郑学海 ( 河北省魏县仕望集乡明德小学 。 魏县 0 5 6 8 0 0 )
随着语文教 学改革的不 断深 入发展 ,新课标也要 求我 们 1 、 精 读与浏览 。 一般地说 , 小学生的教科 书中的重要部分
教 师转变教育 观念 , 教师在教 学中传授学生 知识的同 时 , 更应 应该精读 , 不仅要 了解课文大 意 , 还要深刻理 解课文所 阐述的 重 视学 生 自学 能力 的培养 。现代著 名教 育家 叶圣陶 曾说过 : 基本原理 , 经过 自己消化 以后要能 用 自己的话表达 基本原理 , “ 教是 为了不教 。” 可见培 养 自学能力是 小学语文学 法指导 的 最后还要 区分 出需要 记忆 的部分和 需要学会 应用 的部 分 , 并 核 心和归宿 。 那么 , 什么是培养 小学生 自学能 力呢? 培养小 学 努力达到 记忆 和运用 的要求 。
此外, 教师 除了指 导学生 自学外 , 还 要加 强思想 教育 , 使
反 复的读 书中回答 自己提 出问题 。让 学生主动地 、 自觉地 看 学生 不怕 困难 , 持之 以恒 , 学 有成效 。 同时 , 培 养学生 自学能 书, 积极动脑思 考 。在课堂 上 , 对 疑难 问题 , 进行小组 合作 , 充 力 , 教师应 具备一定 的业 务水 平 , 教 与学是一桶水 和一杯水 的
脱“ 你讲我听 ” 的思 想束缚 , 用信任 去开 启学生的心灵 。 在堂 上 己找 规律 。 在 自学 以后 , 再 由教 师检查了解 , 学生提 出质 疑 , 师 安排充足 的时间让学生 自学 。我尝试 运用 自主 、 探究 、 合作 的 生 讨 论 释 疑 。 学习方式 , 让他 们 自己去体 会课文 , 感悟课文 , 提 出问题 , 再 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
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是,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我引导学生注意敌人说的”飞过来吧的”“飞”和题目中的”飞”,使学生对两个”飞”字的含义产生疑问,经过查字典,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阅读课文、议论,终于弄明白两个”飞”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
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抓住反复推敲,才能更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对《梅雨潭》《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
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自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对初中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更是至关重要。
因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自学,需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初中学生往往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往往依赖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这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容易出现迷失方向的情况。
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去钻研。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老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趣味横生的图片、有趣的演示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他们才会愿意去主动学习语文,才会形成自学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帮助他们培养起阅读的习惯。
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有趣的读书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老师也要不断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起长期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才能真正完成语文学习的目标。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总结。
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起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
2016.01一、课堂上应该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些年头了,在实施过程中就要求老师主动地转变角色,由教育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由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变为启发诱导、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课堂。
基于以上的原因,近年来,我也不断在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适当的自主空间。
如:在语文生字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书找出哪些字学习有困难,让学生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摘录出来,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怎么解决,这时我适时教给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可以解决这类难题。
在每一节课上一般给他们安排10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放心地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动脑,自己亲力亲为来探究学习的过程。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也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将来在创新应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应在课堂外给学生创设自学环境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是一定的,老师在课堂还不能完全的放给学生自学,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为了延续刚刚建立起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把自学的时间向课堂外拓展和延伸。
如:我在对联知识的教学中,有意安排学生在课后到家中去搜集春联、婚联等各种对联,学生的自主意识很是高涨,他们分头到认识的各家去,搜集到很多对联,有的学生甚至用简笔画画上了门框,在两遍按照顺序写上对联,并且个别时候还能看出哪家粗心把对联给贴反了……回到班上后我又让他们把收集好的对联互相交流,分享这次“下乡”的学习成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累采集到的对联,我在一边提示对联的一些基本结构。
通过这次行动,不但让学生们体验了生活,还丰富了学生们课外知识,又让学生认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自学并不是一定在课堂上完成的。
三、丰富学生的知识,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是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每学期开学初,我就组织教师精挑细选购买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每班下发一部分充实班级图书柜。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
它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应遵循儿童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儿童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授予能理解接受的自学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形成了学习的正迁移效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而不在于把知识背一遍。
”的确,学生只有成为主人,拥有尊严、感觉自信,才能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古今中外自学成材的像孔子、梁漱溟、毛泽东、林肯、爱迪生、高尔基都是自学成功的典范。
魏书生老师就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
几十年来,他身兼数职,外务繁忙,然而,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繁忙而耽误学业,相反,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照常运行,学生都自觉补上了。
可以说,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学生先天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
叶圣陶先生当年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种教育教学观作为一种理念,可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呀!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适时把“钥匙”——自学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手执角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如下的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教会学生使用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
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还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所以,为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培养自学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克服过去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习的需要,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去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然后用书面、口头或图文等各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观察所得。
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也无论是表达水平的高低,只要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自己观察所得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充分保护和不断激发其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愿学的愿望。
二、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语文规律”。
为此,我们老师就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我们众多教师经常在口头上说要改变教育观念,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保留着落后的教育模式的惯性,总是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认为以前讲得那么多,那么细,那么透,还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懂,要是真放手了,岂不是更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指小学生自我学习语文的能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手段与方法,即努力寻求获取语文知识的最优化的途径;二是指小学生学会制定最能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计划,根据学习活动的不同目标、要求,结合自己个人特点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最优化的学习过程;三是指小学生对自我学习语文的结果进行审查,对后继活动的控制和对自我行为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
所谓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对小学生自我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小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使用范围,使小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一、树立学生自学信心将师生关系由上下级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学信心的一种办法。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鼓励学生上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和知识交流。
所以,要彻底改变课堂上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听从的现象,并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例如,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自己解决字、词、句、段、篇的一些疑难或错误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教师还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地动脑思考。
对在课堂上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了解、关心和信任学生,加强师生间感情的联系。
语文老师可以从日记、作文中了解学生的想法或者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
通过了解学生从而理解学生,加强师生互动。
老师还要关心热爱学生,缩小师生间的感情距离,使学生乐意上语文课,愿意在教学中与教师配合。
2.“导入”诱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老师如能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提高整堂课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如名人名言导入、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对联导入等等。
不同的文章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比如教学《勾践灭吴》时,可用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导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越王勾践是如何卧薪尝胆,实现心中理想的。
运用对联,置疑导入,有新意,能够很快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3.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维持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或讲或辩,或议或练,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整堂课有虚有实,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乐趣无穷。
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声、像、文融为一体,优美的配乐朗诵再配上影像,“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学生很快就沉浸在这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之中。
这种学习的愉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牵动学生的思维,使之受到熏陶。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和归宿。
所谓自学能力,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要激发小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就是让小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爱学和会学。
这两者中,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爱学语文就是对学习语文有兴趣。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要从激发兴趣做起,激发小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就是把他们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地开展自学于文的活动。
这首先是让小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
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借助实物、幻灯、录音和生动的讲述、巧妙的提问、精当的活动让小学语文教学生动有趣、富于魅力,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轻松愉快、饶有趣味的。
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疑惑和探求的欲望,感到课文中的内容充满奥秘,学习语文能让自己获得求知的满足。
让学生明确自学的目的,也能激发小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目的与兴趣是相互贯通、相互迁移的,兴趣孕育出目的,目的激发起兴趣。
当小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自学语文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后,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入自学语文的活动中。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小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交际的作用,尤其是把自己当前的语文学习和祖国建设、个人未来、社会实践的需要,以及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激发出自学语文的稳定兴趣。
在小学生自学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他们“能理解”、“能掌握”、“能成功”等心理暗示,让他们感到自己能掌握自学过程》对小学生自学语文的结果,教师还应该正确地给与评价,让小学生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增强着。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研究一、引言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人才竞争的核心要素。
然而,当前小学生在语文自学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自学方法、兴趣不浓、习惯不佳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广泛研究。
从国外研究来看,许多国家都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国内研究则更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体而言,国内外研究均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指导、环境创设等方面。
三、理论框架与预期效果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预期效果包括: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自学能力、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验证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五、具体措施与策略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本研究提出以下具体措施与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阅读课程的比重,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提供辅导材料:编制适合小学生自学的语文辅导材料,包括课文解读、练习题、阅读材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学资源。
3.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并支持孩子的自学活动。
4.创设自学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借阅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分享会、读书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探
寻
F ANGF T A ANXUN
昭 臼 学 国 固 蹭
郑 结 铭
等。理解能力 , 要求能整体感 知文章 内容 , 分析文章体裁及其知识 点,体
会作者写作意图 、 思想感情等。评点 能力指能分析字词的精妙 、 句的深 语
象或加深对人物 的认识 ,又从人物之 间的关系或人物 自身遭遇去透视社会
大意,再分 析字 、词 、 、段 ,弄明 句
白各部分之 间关系 ,最后又综合分析 全文 , 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或思想感情 。
2 . 思维要有定向性 ,不能拿起 文
工具书排除词语障碍,联系上下旬理 解句意 ,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会发现 文章的精华之处 。一 . 要注意那些发人深思 、令人感动 、给
状况,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教师以
一
篇小说为例 , 指引上述方法 ,那学
层含义及写作技巧等。质疑能力指在
把 握作者意图基础上对文章的补充 、
生就会据此去阅读其它小说,慢慢就 培养 自学小说的能力。而说明文 、 议 论文 、 散文等也有各 自的知识 点 , 教
师也应在教学中指引学生小结各文体
想象 、延伸等 ,也可对文章提出相 反
的意见。 二, 在阅读教 学中注重 培养学 生 自学能力 ( 一)让学生掌握正确思维的规
律
知识点,从而学会 阅读各类文章 的方
法。
( 二)咬文嚼字 ,学会品味文章
的精华 学 生读 文章 常常不 知道 从何 读 在 “ 二十一世纪 中小学语 文教育 座谈会”上 ,著名特级教师顾德 希先
内容 可 以用不 同技法 、角度 去表 3 .培养学生 的质 疑能力 。孟 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是文学学习生涯的开端,对未来的更高层次教育有着奠基的作用,而未来的教育非常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并付诸于行动,共同探讨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必先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并从身边寻找熟悉的事例来证明,可以请学生的兄长来客串,和学生谈谈自学感悟,也可以列举一些高考成功人士的自学实例,使学生产生榜样心理,从而产生自学兴趣。
也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渐渗透,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知识,把学生的目光带到课外,激发他们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比如向学生介绍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如激光技术、载人航天飞船、克隆技术等,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未来的“文盲”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具备自学能力的人。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介绍现代科技状况,让学生想象未来世界,或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表演,进行综合摹仿。
这些内容,符合学生的口味,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
另外,小学生的兴趣是极不稳定的,必须及时跟踪,时时提醒,也可以建立自学兴趣小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逐渐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自学感言和师生共同交流。
二、预习复习,多读多疑
课堂四十分钟时间非常有限,一些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差,匆忙之中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回过神来,发现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教师应该提倡学生预习和复习。
预习,其实就是自学的一种能力体现,不少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预习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仅仅在字词句上下功夫,而对于课文的修辞手法、中心思想和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却思考得很少。
教师应该知道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真正重视起来。
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也是升华阶段,不仅要形式多样地掌握旧知,还要拓宽思路,探索新知,做到“温故而知新”。
在复习旧知时,要做到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横成片,竖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和运用,同时通过系统整理知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探索新知时,要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充分发挥想象,发展创新思维,要把目光伸向课外,伸向世界,运用旧知去接触新知,认识新知,解释新知,从而巩固新知变为旧知。
语文是情感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单靠教师抽象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多读。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默读,使学生从被动依附教学过程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少走弯路,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多朗读也可以读中悟情,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巧妙设疑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不错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甚至预习前也可以设疑,从而使学习变得有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也要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
但是设疑必须要巧,既要有思考性,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共同参与,从而提高班级的学习气氛和竞争意识。
另外,教师还要抛砖引玉,将质疑的学习态度带到学生课外阅读中,带到自学能力的培养之中,让学生形成“读中生疑,读中释疑”的学习精神,逐渐走向更高级别的自学阶段。
三、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教师要带领学生阅读,在全班倡导阅读,多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读物,通过简介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
兴趣,纵向看古今,横向看中外,饱览诗书,学以致用。
为了巩固效果,保持兴趣,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比如讲故事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课外学习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从中体会自学的好处。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先学会自学,揽中外古今之书,博先哲群儒之智,才能越学越有趣,越活越明白。
作为小学生,必须从小开始锻炼这种能力,为将来的读书生涯积累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