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情分析及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情分析及考试大纲

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情分析一、考试目标综合应用能力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试卷结构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全部是主观性试题;考生应当在进入考场之前准备好相应的考试用品: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准考证、省份证、橡皮等;在考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注意事项”中的规定完成试题作答,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1.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3.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4.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允许勾画打草稿,但不要在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三、测评要素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管理角色意识:对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清晰认识,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服务意识;分析判断能力:面对工作情境,能够发现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以获得期望的结果;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向有关人员征询意见,传递信息,施加影响,获得支持与配合;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四、考试题型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年版对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的表述“试题内容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可知,综合应用能力A类的考题题型一共为六大类;五、作答步骤答题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审题,明确题目中的信息,这是我们作答的基础;第二步是要点提炼,是从材料中去提取与题目相关的内容;第三步是要点加工,把所提炼的要点,以一定的逻辑呈现出来;六、真题示例请指出在禁止学生饲养宠物的问题上,学校的考虑和学生的诉求有哪些分歧,并分析原因;35分要求:分条列项,准确全面,简明扼要,字数在300字以内;说明:材料略;完整真题请查阅本网相应版块第一步审题作答对象:“在禁止学生饲养宠物的问题上,学校的考虑和学生的诉求”;作答任务:概括“学校的考虑和学生的诉求”之间的“分歧”,并分析原因;作答条件:“分条列项,准确全面,简明扼要,字数在300字以内;”第二步要点提炼阅读材料提炼出要点如下:①学生的观点:养宠物不影响学习;②学生的观点:能处理好,不印象到别人,不影响宿舍关系;③学生的观点:一禁了之是干涉学生自由,不任性化的;④学生的观点:养宠物不会影响健康;⑤学校的观点:养宠物会影响宿舍关系;⑥学校的观点:养宠物会影响学习;⑦学校的观点:养宠物会对健康有威胁;⑧学校的观点:养宠物涉及面广,要有集体观念;第三步要点加工针对上述要点进行要点加工,由于题目中提及,学校和学生在对“禁止学生饲养宠物”问题上存在分歧可知,提取出的要点是学生和学校在某个方面的不同观点,而这些方面之间相互是并列的,因而,可以采取并列式加工法;确定并列式加工法后,还需要将学生和学校到底在哪方面发表意见加以概括,即类似“按照字符顺序分类”中的“字符顺序”一般需要加以点明;通过对提取出的要点加以分析,可以发现:“①学生的观点:养宠物不影响学习;”和“⑥学校的观点:养宠物会影响学习;”是学校和学生针对养宠物是否影响学习的观点;“②学生的观点:能处理好,不印象到别人,不影响宿舍关系;”和“⑤学校的观点:养宠物会影响宿舍关系;”是学校和学生对养宠物是否影响宿舍关系的不同看法;“③学生的观点:一禁了之是干涉学生自由,不任性化的;”和“⑧学校的观点:养宠物涉及面广,要有集体观念;”是学校和学生在养宠物是否干涉学生自由、是否人性化方面的见解;“④学生的观点:养宠物不会影响健康;”和“⑦学校的观点:养宠物会对健康有威胁;”是学校和学生在养宠物是否存在健康威胁问题上的分歧;注意:本题除了要求考生“请指出在禁止学生饲养宠物的问题上,学校的考虑和学生的诉求有哪些分歧,”还要求考生“并分析原因”;在实际考试中,考生还需要通过上述分歧要点分析出产生学校的考虑和学生的诉求产生分歧的原因;产生分歧的原因材料没有直接提及,但通过对材料意见分歧双方观点进行分析可知,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没有换位思考;由此,将以上要点加以整理后的答案为:分歧如下:1、是否影响宿舍关系;学校认为,饲养宠物容易造成同学间关系紧张;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宠物的处理方面做的很好,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2、是否影响学生学习;学校认为,养宠物占用学习时间、精力,不利于学习;部分学生认为,养宠物可以调节心情,缓解学习压力,提升生活幸福度;3、是否对健康产生威胁;学校认为,饲养宠物具有健康隐患;学生则认为禁令出台以前也没有发生卫生事故,不会有问题;4、是否人性化;学校认为养宠物涉及面广,有权且必须全面禁止;学生认为这干涉了学生自由,不人性化;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是:学校从管理、健康、学习、环境和谐等方面考虑,而学生则从自身出发,双方沟通不及时,没有进行换位思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分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为150分;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二、考试内容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一部分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例题1: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纠结忽略 B.沉溺摒弃C.致力考虑 D.集中发现答案:A例题2: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A.案例 B.实践C.管理学 D.研究讨论答案:A第三部分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例题:某单位共有160名员工,该单位在七月份的平均出勤率为85%,其中女员工的平均出勤率为90%,男员工的平均出勤率为70%,问该单位共有男员工多少人A.40 B.50C.70 D.120答案:A第四部分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题型一: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应试人员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例题:答案:C题型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这个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应试人员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例题:冗余设计是指在人力资源聘任、使用、解雇、辞退、晋升等过程中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过程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某一决策发生偏差时,留有纠偏和重新决策的余地;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冗余设计的是:A.某物业配电室配备了两个人,即使一人有事外出,也可以保证有人值班B.篮球比赛中双方各出场5名队员,但通常每支职业篮球队有12~15人C.某公司每年都会招一批大学生,让他们在各个岗位实习,作为储备干部培养D.设计部的一名员工辞职,公司立即从质检部抽人兼任,同时人力资源部开始紧急招人答案:D题型三:类比推理每道题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应试人员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例题:老年证︰年龄A.资格证︰工作 B.毕业证︰学位C.伤残证︰医疗 D.学生证︰身份答案:D题型四: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人员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例题:为缓解上下班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某市计划对这一时段进入中心城区的私人汽车征收10元交通拥堵费,该费用将超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该区域的费用;专家称,很多人会因此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从而缓解这一时段的交通压力;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不能削弱专家的论断A.该市公共交通不发达B.该市非上下班时段交通拥堵也很严重C.中心城区的停车费远高于要缴纳的交通拥堵费D.私人汽车车主多为高收入人群,对10元交通拥堵费不以为然答案:B第五部分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复合性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资料通常以统计性的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呈现;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2010年末,某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万辆,同比增长%,其中,进口车拥有量万辆,增长%;2010年某市民用车辆拥有量2010年末,该市个人车辆拥有量万辆,同比增长%;个人汽车拥有量万辆,增长%,其中个人轿车拥有量万辆,增长%;2010年该市新注册车万辆,同比增长%,其中新注册汽车万辆,增长%;全年报废车辆万辆,下降%;2010年末,该市机动车驾驶人员数量为万人,同比增长%,其中汽车驾驶人员万人,增长%;1.2009年末,该市民用车辆中进口车所占比重约为多少A.5% B.4%C.3% D.2%答案:C2.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A.2010年该市拥有的民用车辆中汽车所占比重超过6成B.2010年该市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的原因是报废车辆数量大幅下降C.2010年该市进口车拥有量同比增速低于民用车辆平均水平D.2009年该市新注册车辆数多于报废车辆数答案:D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从以下方面考查:管理角色意识:对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清晰认识,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服务意识;分析判断能力:面对工作情境,能够发现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以获得期望的结果;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向有关人员征询意见,传递信息,施加影响,获得支持与配合;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试题内容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2017上半年松江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的公告综合素质能力测验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本次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能力测验,采取闭卷考试方式;综合素质能力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的基本素质、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测验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为客观性试题,材料作文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二、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如有答题卡,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和科目代码,客观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主观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根据题意,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例题:对那些______的年轻人,我们应该伸出热情之手,谁没有因一时糊涂而犯小错误的时候呢A.弃旧图新B.改头换面C.弃暗投明D.误入歧途解答:正确答案应选D;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等方面对给出的语句进行判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例题:下面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______;A.对小陈的父亲来说这不算什么难题; B.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单位的领导;C.最近,俄罗斯石油价格又上涨了D.他来工作就还不到一个月,好多人都不认识;解答:正确答案应选A;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仔细阅读分析给出的语段或短文材料,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例题:一个人在商场交款时,收银员说:“你这张100元是假的”这人震惊地说:“不可能啊这是刚刚便利店找给我的”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A.这人肯定在撒谎B.这人不善于交际C.这人是被冤枉的D.这人受骗上当了解答:正确答案应选A;第二部分:数量关系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中提供一组数字,其中缺少一项,根据给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例题:1,1,2,6,24,A、25B、27C、120D、125解答:正确答案应选C;第二种题型:数学应用;每道题中给出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资料,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运算,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例题:一小艇顺流下行4公里到达目的地,然后再逆流返回原出发地,航行时间共计1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公里,那么小艇的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的比是______;A.5:2 B.2:1 C.5:3 D.3:1解答:正确答案应选B;第三部分:判断推理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第一种题型:程序推理;每道题中给出几个事件,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4种假定发生顺序的数字序列,要求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排列顺序;例题:①签发②缮校③拟稿④印制分发⑤核稿A.②—⑤—④—①—③B.③—⑤—①—②—④C.①—④—③—②—⑤D.④—①—③—②—⑤解答:正确答案应选B;第二种题型:图形推理;仔细观察给出的图形,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例题:下图折叠为正方体后,不可能成为右图中的______;解答:正确答案应选D;第三种题型:分析推理;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根据这段陈述,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例题:研究人员将小鼠放到一个迷宫式空间中来观察其应激行为模式;他们发现,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小鼠会感到压力而惶惶不安,并想办法逃离;而通过药物或者基因手段抑制小鼠大脑杏仁核生成某种蛋白的功能后,它们在同样的区域就不会再有类似的应激行为模式出现,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蛋白活性决定了小鼠的抗压能力,进而决定了它的应激行为模式;由此能够推出:A.如果小鼠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感到惶恐不安,那么它的大脑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没有被抑制;B.如果小鼠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没有感到惶恐不安,那么它的大脑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被抑制了;C.只有抑制了小鼠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小鼠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才不会惶恐不安;D.如果小鼠杏仁核生成这种蛋白的功能没有被抑制,那么在开放的、光照强烈的地方小鼠会惶恐不安;解答:正确答案应选A;第四部分:常识应用能力本部分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查报考者的知识面及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考查内容包括1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公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知识点;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内容;3中共上海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课题成果“1+6”文件;第一种题型: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例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______;A.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公平正义D.坚持党的领导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第二种题型:多项选择;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例题:关于政府职能的特征,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_______;A、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B、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C、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D、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第五部分:资料分析给出一段资料文字、图表或数据,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通过运算、分析、判断,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例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题;2009——2011年间,全国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其中大型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中型企业为%,小型企业为%;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8%、%和%,东部地区虽然低于中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数量达到万家;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规模工业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新产品出口额为亿元,占全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2009——2011年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有 ;2、东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数量达万家,占全国开展创新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A3、2011年我国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 ;解答:1、正确答案为B.2、正确答案为D.3、正确答案为A.第六部分:材料作文题根据给出的材料和答题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报考者充分利用给定的材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作文的答题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措施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流畅;。

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情分析及考试大纲精修订

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情分析及考试大纲精修订

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情分析及考试大纲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情分析一、考试目标《综合应用能力(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全部是主观性试题。

考生应当在进入考场之前准备好相应的考试用品: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准考证、省份证、橡皮等。

在考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注意事项”中的规定完成试题作答,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1.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3.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4.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允许勾画打草稿,但不要在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

三、测评要素《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管理角色意识:对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清晰认识,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服务意识。

分析判断能力:面对工作情境,能够发现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

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向有关人员征询意见,传递信息,施加影响,获得支持与配合。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

四、考试题型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年版)对《综合应用能力(A类)》考试的表述“试题内容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

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公共科目大纲:综合管理类(A类)

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公共科目大纲:综合管理类(A类)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综合管理类(A类)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考试大纲1 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2 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⑵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纠结忽略 B.沉溺摒弃C.致力考虑 D.集中发现答案:A例题2: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

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

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A.案例 B.实践C.管理学 D.研究讨论答案:A⑶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2022年4月9日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A类《综合应用能力》

2022年4月9日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A类《综合应用能力》

2022年4月9日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A类《综合应用能力》一、给定材料材料1(315064)城镇人口流动带来新增住房需求。

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A市作为X省的重点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的现实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A市常住人口为129,529,0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467,837人相比,10年共增加4,485,070人,增长52.97%,年平均增长率为4.34%。

全市流动人口374万,占常住人口的28.93%,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数量快速增加。

“十四五”期间,A市仍然为人口净流入城市,新毕业大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要新增住房需求群体。

综合考虑近十年A市人口增长情况及外来人口流入情况,预计2021年至2025年A市城镇常住人口年均涨幅约为25万人。

随着A市城棚改的快速推进,小户型、低租金房源短缺,住房租赁市场中个人出租房源以中大户型为主,71-100平方米房源占比35.1%、100平方米以上房源占比37.5%,7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房源占比27.4%。

租赁住房市场总体结构性供给不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压力加剧,租赁关系不稳定,“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逐渐凸显。

现有途径难以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需求。

同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数据显示,A市45分钟以内通勤占比78%,低于同类城市B、C提出的80%-90%占比的衡量标准,职住不平衡情况仍待改善。

鉴于上述状况,省政府将A市确定为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发展城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负责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与分配管理,做好保障性住房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和保障性住房资产运营管理,承担保障房信息交流、宣传、培训和统计上报工作。

A类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A类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年版)综合管理类(A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2015年3月《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1、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2、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⑵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I I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纠结忽略B.沉溺摒弃C.致力考虑D.集中发现答案:A例题2: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

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

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A.案例B.实践C.管理学D.研究讨论答案:A⑶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成都事业考试a类大纲

成都事业考试a类大纲

成都事业单位考试A类大纲一、考试性质成都事业单位考试是成都市各级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重要环节,旨在测试应聘者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其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

本大纲是针对A类职位的考试大纲,适用于成都市各级事业单位招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试目的本考试的目的是通过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及基本素质,选拔具有优秀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为成都市各级事业单位提供合格的工作人员。

三、考试科目成都事业单位考试A类包括两个科目:综合能力和素质测试。

综合能力测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等;素质测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综合能力测试1.专业知识:主要测试应聘者所报考职位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技术标准等。

2.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试应聘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以及其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3.行政职业能力:主要测试应聘者的行政职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二)素质测试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测试应聘者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

2.职业素养:主要测试应聘者的职业态度、职业操守和职业行为等方面。

3.心理素质:主要测试应聘者的心理素质、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

五、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1.考试形式:综合能力测试和素质测试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

2.时间安排:综合能力测试和素质测试分别进行,综合能力测试时长为2小时,素质测试时长为1小时。

具体时间安排将在考试前公布。

2015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大纲(A类)

2015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大纲(A类)

2015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大纲(A类)来源:宁夏中公教育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年版)1. 考试类别设置基于事业单位不同招聘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有不同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Ø 综合管理类(A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Ø 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

Ø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2. 公共科目设置及测评内容2.1 公共科目名称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三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2 考试时间及分值Ø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

Ø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3 测评内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属于职位竞争性考试,根据不同类别的评价需求确定试卷的测评内容,主要测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类别确定公开招聘岗位对应的考试类别,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和招聘主管部门确定,并在招聘公告中标明。

报考人员依据报考职位标定的考试类别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4. 公共科目分类考试大纲4.1 综合管理类(A类)4.1.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4.1.1.1 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4.1.1.2 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一、考试类别设置基于事业单位不同招聘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有不同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和医疗卫生类(E类)五个类别。

综合管理类(A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中小学教师类(D类)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

医疗卫生类(E类)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

二、公共科目设置及测评内容1、公共科目名称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中小学教师类和医疗卫生类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考试时间及分值《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3、测评内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属于职位竞争性考试,根据不同类别的评价需求确定试卷的测评内容,主要测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类别确定公开招聘岗位对应的考试类别,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和招聘主管部门确定,并在招聘公告中标明。

报考人员依据报考职位标定的考试类别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四、成绩使用招聘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可根据报考资格限定情况、专业考试设置情况以及其他具体情况,自行研究确定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使用的方式方法。

五、公共科目分类考试大纲。

综合管理类a类考试大纲

综合管理类a类考试大纲

选择题:综合管理类A类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哪些能力?A. 专业技术能力B. 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正确答案)C. 沟通协调能力D. 领导力在综合管理类工作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管理职能?A. 计划(正确答案)B. 执行C. 监督D. 忽视细节有效的综合管理需要考生具备以下哪项核心素质?A. 专业知识B. 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正确答案)C. 单一技能D. 高学历在制定综合管理策略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要素?A. 组织目标B. 外部环境C. 内部资源D. 个人喜好(正确答案)综合管理类A类考试中,可能会考察考生的以下哪项能力?A. 团队协作能力B. 问题解决能力(正确答案)C. 特定技术操作能力D. 学术研究能力以下哪项不是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常见职责?A. 制定并执行管理计划B. 协调跨部门合作C. 专注于技术细节的实现(正确答案)D. 评估并优化管理流程在综合管理类A类考试中,关于组织文化的考察可能涉及以下哪方面的内容?A. 组织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正确答案)B. 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C. 个人职业规划的细节D. 特定行业的市场数据有效的综合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哪项技能?A. 深入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技能B. 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正确答案)C. 精通外语D.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能力在综合管理类A类考试的准备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推荐的备考策略?A. 广泛阅读,增加知识面B. 深入研究考试大纲,针对性复习C. 大量练习历年真题D. 忽略考试大纲,只依赖个人直觉进行备考(正确答案)。

综合管理A类考试大纲

综合管理A类考试大纲

综合管理类(A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一、公共科目设置及测评内容1、公共科目名称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中小学教师类和医疗卫生类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考试时间及分值《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3、测评内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属于职位竞争性考试,根据不同类别的评价需求确定试卷的测评内容,主要测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类别确定公开招聘岗位对应的考试类别,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和招聘主管部门确定,并在招聘公告中标明。

报考人员依据报考职位标定的考试类别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三、成绩使用招聘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可根据报考资格限定情况、专业考试设置情况以及其他具体情况,自行研究确定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使用的方式方法。

四、公共科目分类考试大纲:综合管理类(A类)内容包括:1、《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2、《综合应用能力(A类)》1、《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a、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b、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⑵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A类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A类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年版)综合管理类(A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2015年3月《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1、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2、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⑵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纠结忽略B.沉溺摒弃C.致力考虑D.集中发现答案:A例题2: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

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

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A.案例B.实践C.管理学D.研究讨论答案:A⑶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大纲目录编制说明1.考试类别设置2. 公共科目设置及测评内容2.1 公共科目名称2.2 考试时间及分值2.3 测评内容3. 类别确定4. 成绩使用5. 公共科目分类考试大纲5.1 综合管理类(A类)5.1.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5.1.2 《综合应用能力(A类)》5.2 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5.2.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5.2.2 《综合应用能力(B类)》5.3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5.3.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5.3.2 《综合应用能力(C类)》5.4 中小学教师类(D类)5.4.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5.4.2 《综合应用能力(D类)》5.5 医疗卫生类(E类)5.5.1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5.5.2 《综合应用能力(E类)》[page]编制说明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我国事业单位涉及领域广泛,种类繁多,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聚集地。

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保障。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

公开招聘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进人的主渠道。

公开招聘考试作为体现公平择优原则的主要手段,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积极探索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办法,增强公开招聘考试的规范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促进高质量就业,实现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考试评价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规定和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多领域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分类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A类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A类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年版)综合管理类(A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2015年3月《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1、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2、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⑵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纠结忽略B.沉溺摒弃C.致力考虑D.集中发现答案:A例题2: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

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

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A.案例B.实践C.管理学D.研究讨论答案:A⑶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综合管理A类考试大纲

综合管理A类考试大纲

综合管理类(A类):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性、事务性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一、公共科目设置及测评内容1、公共科目名称综合管理类、社会科学专技类、自然科学专技类、中小学教师类和医疗卫生类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2、考试时间及分值《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3、测评内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属于职位竞争性考试,根据不同类别的评价需求确定试卷的测评内容,主要测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类别确定公开招聘岗位对应的考试类别,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和招聘主管部门确定,并在招聘公告中标明。

报考人员依据报考职位标定的考试类别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三、成绩使用招聘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可根据报考资格限定情况、专业考试设置情况以及其他具体情况,自行研究确定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使用的方式方法。

四、公共科目分类考试大纲:综合管理类(A类)内容包括:1、《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2、《综合应用能力(A类)》1、《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a、考试性质和目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b、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⑴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⑵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
(2015年版)
综合管理类(A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
2015年3月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
1、考试性质和目标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2、考试内容与题型介绍
⑴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
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
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
答案:B
⑵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
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
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纠结忽略B.沉溺摒弃
C.致力考虑D.集中发现
答案:A
例题2:
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

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

脱离了真实案例而来的任何管理高论都是在浪费公众宝贵的时间和热情。

这段文字中“由此而来”的“此”指的是:
A.案例B.实践
C.管理学D.研究讨论
答案:A
⑶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

例题:
某单位共有160名员工,该单位在七月份的平均出勤率为85%,其中女员工的平均出勤率为90%,男员工的平均出勤率为70%,问
该单位共有男员工多少人?
A .40
B .50
C .70
D .120
答案:A ⑷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题型一:图形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应试人员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A B C D 答案:C
题型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这个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应试人员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
冗余设计是指在人力资源聘任、使用、解雇、辞退、晋升等过程
中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过程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某一决策发生偏差时,留有纠偏和重新决策的余地。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冗余设计的是:
A.某物业配电室配备了两个人,即使一人有事外出,也可以保证有人值班
B.篮球比赛中双方各出场5名队员,但通常每支职业篮球队有12~15人
C.某公司每年都会招一批大学生,让他们在各个岗位实习,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D.设计部的一名员工辞职,公司立即从质检部抽人兼任,同时人力资源部开始紧急招人
答案:D
题型三:类比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应试人员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老年证︰年龄
A.资格证︰工作B.毕业证︰学位
C.伤残证︰医疗D.学生证︰身份
答案:D
题型四: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应试人员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
为缓解上下班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某市计划对这一时段进入中心城区的私人汽车征收10元交通拥堵费,该费用将超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该区域的费用。

专家称,很多人会因此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从而缓解这一时段的交通压力。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不能削弱专家的论断?
A.该市公共交通不发达
B.该市非上下班时段交通拥堵也很严重
C.中心城区的停车费远高于要缴纳的交通拥堵费
D.私人汽车车主多为高收入人群,对10元交通拥堵费不以为然
答案:B
⑸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复合性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资料通常以统计性的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呈现。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末,某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309.7万辆,同比增长8.7%,其中,进口车拥有量12.54万辆,增长43.2%。

2010年末,该市个人车辆拥有量229.83万辆,同比增长9.2%。

个人汽车拥有量103.85万辆,增长21.9%,其中个人轿车拥有量86.54万辆,增长21.8%。

2010年该市新注册车39.76万辆,同比增长44.1%,其中新注册汽车33.79万辆,增长50.1%。

全年报废车辆5.81万辆,下降53.1%。

2010年末,该市机动车驾驶人员数量为448.48万人,同比增长9.2%,其中汽车驾驶人员412.56万人,增长13.7%。

1.2009年末,该市民用车辆中进口车所占比重约为多少?
A.5% B.4%
C.3% D.2%
答案:C
2.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2010年该市拥有的民用车辆中汽车所占比重超过6成
B.2010年该市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的原因是报废车辆数量大幅下降
C.2010年该市进口车拥有量同比增速低于民用车辆平均水平
D.2009年该市新注册车辆数多于报废车辆数
答案:D
《综合应用能力(A类)》
1、考试性质和目标
《综合应用能力(A类)》是针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和测评要素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的管理角色意识、分析判断能力、计划与控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管理角色意识:对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清晰认识,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服务意识。

分析判断能力:面对工作情境,能够发现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

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向有关人员征询意见,传递信息,施加影响,获得支持与配合。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

3、试卷结构
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全部是主观性试题。

试题内容主要涉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

[郑重声明]
本大纲仅供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和应试考生备考使用。

未经许可,任何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进行印刷出版、转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