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观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文人所赞美,如苏轼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王在晋的“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问章《观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潮”的书写。
(二)整体感知
指课题,“观”是什么意思?看。“观潮”就是看潮。看的哪里的潮呢?
介绍钱塘江大潮的有关知识。课文是怎样赞美钱塘江大潮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
这里的“观”还是看的意思吗?不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这里的“观”是风景优美的意思。那什么样的景象被成为“天下奇观”呢?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三)精读课文
潮来前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自由回答。出示句子: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平静”板书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人山人海”说明了什么呢?人很多。此时钱塘江大潮还没有来,而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请学生体会钱塘江大潮闻名天下。除了人很多,那人们的心情怎样呢?“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请同学们用着急的心情来读这句话。个别读,教师指点。
过度:是什么样的景象让人们如此的焦急等待呢?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潮来时景象的?
2.它们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解决第一个问题:.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潮来时景象的? 潮的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抄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呢?学生们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句子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闷雷滚动”你们听过这样的声音吗?学一学。人们还没有看见大潮就听了“闷雷滚动”的声音,可见钱塘江大潮是多么的有气势。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过了一会儿,声音变得怎样了?课本上是怎样说的?出示: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3)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指导朗读第三句话,理解“山崩地裂”的意思。出示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你觉得这句话好吗?老师也喜欢这句话。那这句话好在哪里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导朗读。个别读。
大潮来时的声音我们知道是怎样变化的。一起读读这些描写潮声的句子。大潮的声音我们知道是怎样变化的了?那潮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自由交流。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学生交流完之后,请学生读这些句子,并有一个词来概括潮的形状。如“白线”、“拉长变粗”、“白浪翻滚”等。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图。我们知道了潮来时的声音和形状,那你们有没有亲眼看过这样的景象呢?想看吗?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
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感受。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三四自然段。
教师引读。
我们感受了钱塘江潮来时的雄伟壮观,那潮过后又是怎样的景象
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能用一个词概括吗?”“平静”板书(四)拓展
钱塘江为什么有这样的“天下奇观”呢?学生交流。出示:钱塘江的地图。
1.杭州湾的地形有关
2.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形成一条直线,引力最大,对涨潮的影响也很大。
3.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语文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一、二年级只是字词句的学习,到了三年级加了个作文,难度增大不少。那怎样才能学好三年级语文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等。当然了,在实际教学中,以上的做法不是孤立存在,只有把
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处处留心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环境,不断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掌握小学生作文心理,以作文情感为动力,以材料的积累为内容,以写作的技巧为准绳。有了这些,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有大的提高,写作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效果分析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我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实施并落实语文五好目标。
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当学完潮形和潮声后,播放钱塘江大潮来时的视频,让学生对大潮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效果较好。
教材分析
《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先总的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