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讲课稿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讲课

氧化还原反应讲课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
⑶化合价升高 →失去e- → 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得到e → 发生 还原反应
-
补充练习:
下列化学反应中,那些属于氧还反应?在氧还反应中 哪种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哪种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
1. 2Cu+O2 = 2CuO 2.CaO+H2O=Ca(OH)2 高温 3.CaCO3 = CaO+CO2↑ 4.2KMnO4 = K2MnO4+MnO2+O2↑
复分解反应
2NaCl
+ H2O == Ca(OH) 2

化合反应
否 ⑦CaCO3===CaO+CO2 ↑ 是 ⑧2KClO3===2KCl+3O2 ↑
分解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讨论 讨论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非氧还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阅读思考】P49页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和动物呼吸的作用及食物的 消化过程都包含着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金属,都是通过氧化还 原反应提炼而得到的。如钠、铝、炼铁、炼钢等等。 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制造,如合成氨、接触法制硫 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食盐水电解制烧碱等,主要 反应也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由此可见,在许多领域里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对我们的生活和今后参加 工作都是很有意义的。
例: 有A
B C 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变化
(2)A2++C=C2++A (4)C2++D=D2++C
(1)A2++B=B2++A (3)B2++C=C2++B 氧化性: 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说教学过程(一)教材处理充分利用“思考与交流”栏目,让从得失氧的角度得出原有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概念,再让学生分析3个有得氧、失氧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再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思考与交流”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环节本节课是按照概念的学习过程,即概念的建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应用这三个环节来完成教学。

1.概念的建立过程首先,在课堂引入时,教师首先展示一些色彩比较突出的图片,如:精美的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维生素C的作用、汽车的尾气处理系统等,使学生在视觉上引起兴趣,再充分利用教材中“思考与交流”栏目的作用,让学生先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比较熟悉的反应,如CuO与C的反应,从而发现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情况。

这样有利于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很顺利的将概念化的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已有概念知识的基础上慢慢过渡到概念的核心上来,学生较容易接受,同时也促进概念的逐步建立。

其次,概念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初中所学的概念知识深化和拓宽,重新构建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体系。

因此,教学过程中,通过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概念的实质。

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完CuO与C的反应后,产生一系列问题:[问题1] 在H2O与C、CuO与H2的反应中,也存在得失氧的情况,有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呢?[问题2]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如何变化?[问题3]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发生了什么反应?[问题4]Fe与CuSO4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分别发生什么反应?[问题5]Cl2与Na、Cl2与H2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通过[问题1—3],促使学生抓住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相似点,切入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从而使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由“被动接受”变为“初步生成”,通过[问题4、5]三个反应的比较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再佐以设置的相应【练习1】巩固概念的建立,再因势利导的提出[问题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有变化?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促进了较深层次概念的建立。

《氧化还原反应》说播课讲稿

《氧化还原反应》说播课讲稿

《氧化还原反应》说播课讲稿氧化还原反应说播课讲稿
介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讲师。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希望能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也称为红ox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常见的
类型。

它涉及原子的电荷转移,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剂)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质(还原剂)获得电子。

反应的示例
1. 一个经典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例如,铁可以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铁:
2Fe + 3O2 → 2Fe2O3
2. 另一个例子是酸与金属的反应。

例如,硫酸和锌的反应可以
形成硫酸锌和氢气:
H2SO4 + Zn → ZnSO4 + H2
3. 还有一些生物过程也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比如呼吸作用中的氧气和葡萄糖之间的反应。

氧化与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会失去电子,同时被还原的物质会获得电子。

这是因为氧化剂在反应中接受了电子,而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了电子。

氧化数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氧化数是用来追踪原子电子的转移的数字表示。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数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以确保电荷的平衡。

为了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我们需要调整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

通过增加或减少原子数量来平衡反应方程式,以确保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和电荷数保持一致。

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这种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通过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我们可以确定反应前后原子和电荷的平衡。

高中化学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2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2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精选2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化学老师XXX,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课题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引入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铁制的物品长时间会生锈?为什么切开的苹果会因为暴露在空气中而变色?这些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化学过程,那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概念解释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在反应过程中的转移,其中一种物质丧失电子称为氧化剂,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称为还原剂。

三、实例解释我们先来看一个实例:铁生锈的过程。

当铁暴露在空气中时,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铁的氧化物,也就是生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如下方式表示:2Fe + O2 → 2FeO在这个反应中,铁丧失了电子,被氧气氧化成铁离子(Fe2+),氧气则被还原成氧离子(O2-)。

因此,铁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还原剂的角色,氧气则是氧化剂。

四、反应规律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机制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反应规律。

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氧化剂的作用是从其他物质中获取电子,并且自身被还原。

而还原剂的作用则是给予其他物质电子,并且自身被氧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总是相互配合出现。

2. 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氧化数的概念。

氧化数是指元素中原子的电荷数,可以通过规则来确定。

3. 单质的氧化和还原具有活泼性的金属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形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这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反应。

而当氧化物与适当的还原剂反应时,可以还原成相应的金属。

五、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金属的防锈、食物的变色、电池的电能转化等等。

通过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现象。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例、反应规律和应用。

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氧化还原反应,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谢谢大家!高中化学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精选2篇(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堂化学课,主题是《物质的量浓度》。

氧化还原反应演示文稿讲课文档

氧化还原反应演示文稿讲课文档

I -+ S 4 O 6 2 -
拆分为两个半反应
氧 化 过 程 :S2O 32还 原 过 程 :I2
S4O 62I-
原子数配平
2S2O32I2
S4O622I-
电荷配平
2S2O32- = S4O62- +2eI2+2e- = 2I-
乘系数 半反应相加
2S2O32+) I2+2e-
I2 + 2S2O32-
原电池电动势(ε)和标准电动势(εӨ)
原电池的电动势(ε)为电流强度为零时,原电池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是原电池正负
电极之间的最大电势差。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各物质的组成有关,当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时,原电池的电动势称为
标准电动势(εӨ)。 原电池的电动势可通过电位差计测得。
(-) Zn(s)|Zn2+ (1mol·L-1)|| Cu2+ (1mol·L-1)|Cu(s)(+) 铜锌原电池在298K时的标准电动势为:+1.10V。
解:
(1) I2 + OH- → IO3- + I-
(2) I2 → IO3I2 → I-
(3) I2 + 12OH-→ 2IO3- + 6H2O +10e
I2 + 2e → 2I-
(4) 6I2 +3I122+O6HO-H=-2=IOIO3-3-++6H3H2O2O+1+05I-I-
现在十五页,总共七十七页。
现在七页,总共七十七页。
9.1.3 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电对 1
还 原 型 ( R e d 1 ) + 氧 化 型 ( O x 2 ) = 氧 化 型 ( O x 1 ) + 还 原 型 ( R e d 2 )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首先,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中学化学学习中,贯穿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本节课内容承接初中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为之后学习金属的冶炼和防护、化学电源、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课程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虽是相反的,但又是相依存的,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好题材。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学过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只是局限在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中应该组织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逐渐形成正确、恰当地看待概念形成和发展的科学态度。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3、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思想。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最新6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最新6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最新6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教学过程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化学反应的类型A+B=AB AB=A+BA+BC=AC+BAB+CD=AD+CB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Fe2O3 + 3CO = 2Fe + 3CO2的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氢气还原氧化铜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初中时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讨论结果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去分析,结果也不相同。

四种基本反映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对于这一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氧与失去氧的数目关系怎样。

哪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化合价降低?升高的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关系怎样?二、氧化还原反应1、什么叫氧化还原反应?2、特征: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依据)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练习]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去判断下面的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关键:1)正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2)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呢?[小结] 从Na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得失,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得失。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下面给大家分享《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和作用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

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

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让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木炭还原CuO的反应,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和CuO反应,结果CuO失去氧原子还原成了单质Cu,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我们在分析一下C的变化,起还原作用的C夺走了CuO的O原子变成了CO2 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有一种物质被还原,必然会有一种物质
被氧化。

C+2CuO=2Cu+CO2↑
初中的时候我们还学习过这样的两个化学反应,C在高温的情况下和H2O 的反应,结果是H2O失去了O原子还原成H2,木炭夺走了H2O中的氧被氧化成了CO ;另一个反应H2还原CuO生成了Cu和H2O,刚才我们是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我们说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现在我们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氧化还原反应:
C+H2O= H2+CO;H2+CuO=Cu+ H2O
(1)CuO中的Cu是+2价,发生还原反应后变成了0价的单质Cu;C单质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变成CO2,为+4价。

(2)再看一下H2O和C的反应,反应前H2O中的H原子为+1价,被碳还原为H2后变成了0价;而C由0价变成了+2价的CO,发生额是氧化反应。

(3)最后我们再看一个H2还原CuO的反应,0价的H变成+1价,+2价的Cu 变成0价的Cu
这些反应都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分别分析了反应前后各物质化合价的变化,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会发生变化并且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的还原反应。

我们再看一个初中学习过的Fe置换Cu的反应:Fe和CuSO4的反应生成FeSO4和Cu,单质Fe由0价变成+2价的FeSO4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2价的Cu由+2价变成0价的Cu单质,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我们看整个反应过程并没有氧原子的得失,只有化合价的变化,他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这样我们就可以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定义了,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失e- →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得e- →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我们的目前学过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分成两种:(1)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变化的反应,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种是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即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CaCl2+Na2CO3=CaCO3↓+2NaCl
上面我们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也了解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情况,当然,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组,我们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和化学反应是密切相关的,化合价的升降又与电子的得失有关。

那么要想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我们必须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我们从例子着手分析:
Na+Cl2=2NaCl;我们知道Na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它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要想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就必需失去一个电子变成+1价的Na+离子,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发生的是氧化反应,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变成-1价的Cl-,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这样Na离子和Cl离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生成了稳定的NaCl。

我们知道Na是典型的容易失电子的金属,而Cl又是一个典型的易得电子的非金属元素,那么如果两种元素获取电子能力相差不大,又会怎样?又如:H2+ Cl2=2HCl的反应,他们反应时,都没有能力把对方的电子夺走,而是采取共用的形式,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然而,在HCl分子中,Cl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毕竟还是比H原子能力强,那么共用电子对就会偏向Cl而偏离H。

那么,H元素就从0价升高到+1价,发生的是氧化反应,Cl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其实质是原子得到或偏向电子的过程。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把得到电子的物质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把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例如:Na+Cl2 =2NaCl的反应,Na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高中我们常见的氧化剂有:O2、Cl2、浓H2SO4;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波金属单质、C、CO、H2
当然,氧化还原反应也是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如金属的冶炼、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

这些氧化还原反应有的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利,有的有害,只有,我们人类掌握了这些化学变化的规律后,我们才可能趋利避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