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烟雾污染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危害及防护措施简介
光化学烟雾形成、危害及防护措施简介摘要: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主要污染之一,本文介绍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防治光化学烟雾的3种有效措施。
关键词: 光化学烟雾;臭氧; PAN;形成;危害;防治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光化学污染。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兰州西固石油化学工业区首次发现光化学烟雾,1986年在北京也发现了光化学烟雾的迹象,随后,交通发达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观测到光化学烟雾的现象【1】。
光化学烟雾是因汽车和石油化工排放的NO 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 S等前体污染物引起,其特征污染物为O3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强氧化剂。
光化学污染现象使大气呈白色雾状(有时带紫色或黄褐色),大气能见度降低。
污染气体强烈刺激人体的某些器官,使人眼发红、流泪,咽喉疼痛,甚至造成呼吸障碍,肺功能异常,有时伴有头痛,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生成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AN还会导致皮肤癌。
其氧化性也会使橡胶老化、开裂,植物叶片受害变黄,以致枯死。
1 光化学烟雾的概念和形成条件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和碳氢化合物(HC)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O3、PAN、高活性自由基、醛、酮等二次污染物,人们把参与反应过程的这些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2】,如前体污染物、气象条件、地理条。
(a)污染物条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必须要有NO,、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存在。
(b)气象条件: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是太阳辐射强度大、风速低、大气扩散条件差且存在逆温现象等。
(c)地理条件:光化学烟雾的多发地大多数是在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中,这样就造成了NO x,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不能很快的扩散稀释,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名词解释
光化学烟雾的名词解释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大气二次污染物,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 (HC) 和氮氧化物 (NOx) 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烟雾,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臭氧 (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 等。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长期吸入会导致咳嗽、哮喘、呼吸道疾病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阳光、大气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等。
一般来说,在炎热的夏季和秋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速率较快,容易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此外,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垃圾焚烧等也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来源。
为了预防和控制光化学烟雾的发生,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交通管理、提高汽车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改善土壤质量、降低空气湿度等方式来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光化学烟雾污染
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臭氧、醛、酮、醇、PAN等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以臭氧为代表,所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是臭氧浓度的升高。
光化学烟雾与大气物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其浓度,除直接决定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以外,还受太阳辐射强度、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主要条件,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太阳的高度,即太阳辐射线与地面所成的投射角以及大气透明度等。
因此,光化学烟雾的浓度,除受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影响外,还受该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天气和大气污染状况等条件的影响。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
污染区大气的实测表明,一次污染物CH和一氧化氮的最大值出现在早晨交通繁忙时刻,随着NO浓度的下降,NO2浓度增大,O3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随着阳光增强和NO2、HC浓度降低而积聚起来。
它们的峰值一般要比NO峰值的出现要晚4~5小时。
二次污染物PA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臭氧和醛类相似。
城市和城郊的光化学氧化剂浓度通常高于乡村,但2005年后发现许多乡村地区光化学氧化剂的浓度增高,有时甚至超过城市。
这是因为光化学氧化剂的生成不仅包括光化学氧化过程,而且还包括一次污染物的扩散输送过程,是两个过程的结果。
因此光化学氧化剂的污染不只是城市的问题,而且是区域性的污染问题。
短距离运输可造成臭氧的最大浓度出现在污染源的下风向,中尺度运输可使臭氧扩散到上百公里的下风向,如果同大气高压系统相结合可传输几百公里。
经过研究表明,在60N(北纬)~60S(南纬)之间的一些大城市,都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随着光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蓄积,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不断升高约3h~4h后达到最大值。
这种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飘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村庄稼也受到损害。
主要危害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但是对人类、动植物和材料有害的主要是臭氧、PAN和丙烯醛、甲醛等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一、引言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污染,研究表明,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污染尤为严重。
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NOx、CO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
随着全球工业和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光化学烟雾污染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如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大阪、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德国等大城市及我国北京、南京、兰州均发生过光化学烟雾现象。
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烈的阳光照射,这样在大气中就会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出一些二次污染物,如O3、醛、PAN、H2O2等。
光化学烟雾是一个链式反应,其中关键性的反应可以简单地分成3组:(1)NO2的光解导致O3的生成:链引发反应主要是NO2的光解,反应如下:NO2 +hv→NO +OO +O2 +M→O3 +MNO +O3→ NO2 +O2.(2)(HC)氧化生成了具有活性的自由基,如HO、HO2、RO2等。
在光化学反应中,自由基反应占很重要的地位,自由基的引发反应主要是由NO2和醛光解引起的:NO2 +hv→NO +ORCHO +hv→RCO +H碳氢化合物的存在是自由基转化和增殖的根本原因:RH +O →R +HORH + HO →R +H2OH + O2 →HO2R + O2→RO2RCO+ O2→[RC(O)O2]其中:R—烷基;RO2—过氧烷基;RCO—酰基;[RC(O)O2]—过氧酰基。
(3)通过以上途径生成的HO2、RO2、[RC(O)O2]均可将NO氧化成NO2。
NO +HO2 →NO2 +HONO +RO2→NO2 +RORO +O2 →HO2 +RCHONO + RC(O)O2→NO2 + RC(O)ORC(O)O→R +CO2其中:RO—烷氧基;RCHO—醛。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光化学烟雾问题日益突出。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阳光作用下形成的有毒有害气体混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以及防治措施。
一、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氮氧化物和VOCs有关。
当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VOCs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一种称为“臭氧”(O3)的有害气体。
而当臭氧与水蒸气结合形成臭氧酸(H2O2)时,就会进一步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具体来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如下:1. 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人类活动。
2. 在阳光照射下,氮氧化物和VOCs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物种。
3. 这些自由基和活性氧物种会进一步与大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形成臭氧和H2O2等有害气体。
二、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光化学烟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具体来说,光化学烟雾会导致以下问题:1.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吸入光化学烟雾后,人体会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2. 对眼睛和皮肤的影响:光化学烟雾会对眼睛和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引起眼结膜炎、皮炎等问题。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光化学烟雾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破坏生态平衡。
三、光化学烟雾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污染源控制:通过加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污染源控制,减少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量。
2. 提高车辆尾气净化率:采用先进的尾气净化技术,提高车辆尾气净化率,减少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量。
3. 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根本上减少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科学原理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科学原理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由光化学反应引起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它通常
在有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存在的地方发生,如工业区和交通
拥堵地区。
光化学烟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对其科
学原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首先,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能量可以将一部分氮氧化物(如一氧化氮)激发到能量更高的激发态。
这些激发态氮氧化物可以与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一系列的中间产物,如活性羟基自由基(·OH)和羟基过氧自由
基(·HO2)。
这些自由基具有很高的活性,可以进一步参与其他反应。
其次,中间产物会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臭氧(O3)和二氧化氮(NO2)等有害物质。
例如,·OH自由基与一氧化氮反应会生成二氧化氮,而·HO2自由基与过氧化氮反应会生成臭氧。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中最重要
的成分之一,它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对呼吸系统和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这些有害物质会与大气中的颗粒物或颗粒物表面的水滴结合,
形成气溶胶和烟雾颗粒。
这些颗粒物可以散射和吸收光线,从而导致灰霾
的形成。
此外,这些颗粒物中的有机碳和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
环境也具有潜在的危害。
总之,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光照、有机化合物
和氮氧化物的相互作用。
这些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系列有害物质,如臭氧和
颗粒物,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光化学烟雾形成
机制的研究,以便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光化学烟雾是什么?
光化学烟雾是什么?
光化学污染是指光化学烟雾造成的污染。
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吸收能量,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含有毒性的光化学烟雾,近地面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标志性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漂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村庄稼也收到损害。
光化学烟雾最明显的危害是刺激人眼,
可使植物叶片受害变黄枯死,还能降低大气能见度,腐蚀设备及衣物。
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有效控制光化学污染。
VOCs来源广泛,主要有工业固定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和日常生活源几类。
其中排放VOCs的工业行业众多,包括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印刷等。
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
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洛杉矶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
这。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
Logo
2.光化学烟雾的特征
形成条件
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 大气湿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照射。 这样在大气中就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 应,生成一些二次污染物,如O3、醛、 PAN、H2O2等。
Company Logo
Logo
2.光化学烟雾的特征
Company Logo
Logo
一些重要事件 本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首次出现了 光化学烟雾。 50年代以来,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在美 国其他城市和世界各地相继出现,如日 本的东京、大贩,英国的伦敦以及澳大 利亚、德国等的大城市。
Company Logo
Logo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5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的哈根斯密特 (HaggenSmit)初次提出了有关光化学 烟雾形成的机理,认为洛杉矶光化学烟 雾是由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和碳氢化合物(HC)在强太阳光作用下, 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确定空气中 的刺激性气体为臭氧。
大面积地 植树造林
加强监测, 及时报警 采取预防 措施
Company Logo
Logo
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
Logo
Contents
1
2 3 什么是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特征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4
防治措施
Company Logo
Logo
1.什么是光化学烟雾 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 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 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 应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O3、醛类、 PAN、HNO3等二次污染物。 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 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 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photochemical smog)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以及消除 危害以及对策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以及消除危害以及对策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 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污染物,也有气溶胶)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是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
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漂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作物也受到损害。
光化学烟雾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随着光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蓄积,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不断升高。
约在3-4h后达到最大值。
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的污染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对动植物有影响,甚至对建筑材料也有影响,并且大大降低能见度影响出行。
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简述如下:清晨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NO由汽车尾气及其他源排入大气。
由于晚间NO氧化的结果,已有少量NO2存在。
当日出时,NO2光解离提供原子氧,然后NO2光解反应及一系列次级反应发生,-OH开始氧化碳氢化合物,并生成一批自由基,它们有效地将NO转化为NO2,使NO2浓度上升,碳氢化合物及NO浓度下降;当NO2达到一定值时,O3开始积累,而自由基与NO2的反应又使NO2的增长受到限制;当NO向NO2转化速率等于自由基与NO2的反应速率时,NO2浓度达到极大,此时O3仍在积累之中;当NO2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影响O3的生成量;当O3的积累与消耗达成平衡时,O3达到极大。
通过光化学烟雾模拟实验,已经初步明确在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相互作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基本反应:(1)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主要起始反应,并生成O3:NO2+ hν → NO + O (1)O + O2+ M → O3 + M (2)O3+ NO → NO2 + O2(3)所产生的O3要消耗在NO的氧化上而无剩余,所以要产生光化学烟雾必需有碳氢化合物存在。
[7](2)碳氢化合物(HC)被-OH、O和O3氧化,产生醛、酮、醇、酸等产物以及中间产物RO2-、HO2-、RC-O(酰基)等重要的自由基:RH + O → RO2- (4)RH + O3→ RO2-+ O (5)RH + -OH → RO2-+ H2O (6)RCHO与-OH反应如下:RCHO + -OH → RC-O(酰基)+ H2ORC-O + O2→ RC(O)O2-(过氧酰基)[7](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转化,并导致O3和PAN等氧化剂的生成(自由基传递形成稳定的最终产物,使自由基消除而终止反应):RO2-+ NO → NO2 + RO-(RO2-包括HO2-)(7)OH + NO → HNO2(8)OH + NO2→ HNO3(9)RC(O)O2-+ NO2→ RC(O)O2NO2(10)由于反应(7)使NO快速氧化成NO2,从而加速NO2光解,使二次产物O3净增。
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1. 光化学烟雾是什么?光化学烟雾通俗地讲,是指大气中含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和微粒物质的一种污染现象。
它是大气污染物质和光化学反应的产物。
在光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污染物质和氮氧化物等进行光化学反应,释放出多种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氯、甲醛、苯等有机化合物以及微细颗粒物质等,形成光化学烟雾。
2.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与其他污染物质相比,光化学烟雾更具有危险性。
它会引起眼疾、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长期生活在光化学烟雾较为严重的地区,会提高患癌症的风险。
3. 光化学烟雾的来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来源是交通尾气、工业废气、农药、建筑材料、二手烟等。
交通尾气是光化学烟雾中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质等都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4. 光化学烟雾治理措施为了减少和控制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
首先是限制汽车尾气排放,实行“国Ⅲ、国Ⅳ、国Ⅴ”等排放标准,使尾气中含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减少。
其次是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工厂进行环保审核和排污许可证的审核,严格控制其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还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缩减农药的使用量和施用时间。
同时,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也需要进行环保改造,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
另外,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也需要改变。
比如减少自驾车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都有助于减少尾气排放。
5. 针对光化学烟雾的个人预防措施虽然治理措施已逐渐见效,但是我们每个人也需要意识到光化学烟雾的危害,采取一些个人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尽量减少户外运动时间,并且在高污染区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出门时应佩戴口罩,选择一些防霾性能好的口罩,并定期更换。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装修房屋、开窗通风等方式,减少家庭室内的空气污染。
购买一些空气净化器、植物等,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6. 结语光化学烟雾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危害,它的治理需要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控制和减缓其产生。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强烈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占反应产物的85%以上)、过氧乙酞硝酸醋(PAN,约占反应产物的10%)及醛类等二次污染物。
由这些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特征是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其高峰出现在强阳光照射的中午或稍后,傍晚消失,污染区域往往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处,又由于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刺激性,对人类及动植物危害极大。
(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光化学烟雾在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下,会积聚不散,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危害人体健康。
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a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咽喉炎,这与醛类等二次污染物有关。
它的另一些危害与臭氧有关。
(2)降低大气的能见度
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使大气的能见度降低。
这主要是由污染物质在大气中形成的光化学烟雾气溶胶所引起的。
这种气溶胶在大气中不易沉降,且对光散射的影响很大,能明显地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因而会妨害汽车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安全运行,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多。
(3)对植物的危害
对植物的危害是大气污染影响生物界的最初表现。
大气污染可使植物的叶、花及果实生长迟缓,产量减少,质量变差,甚至助长病虫害的发展和蔓延。
对光化学烟雾敏感的植物包括许多农作物〔如棉花、烟草、甜菜、葛首、番茄和菠菜等),以及某些饲料作物、观赏植物〔如菊花、蔷薇、兰花和牵牛花等)和树木。
(4)其他危害。
光化学烟雾
整理课件
11
5、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日 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含汞废 水,使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 过食物链使人中毒。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 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整理课件
12
水俣病 肢端感 觉麻木 (左) 和中心 性视野 缩小( 右)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整理课件
22
整理课件
23
整理课件
24
2、日变化曲线
▪ 总体上,白天生成,夜晚消失,污染物浓度峰值出现在 中午和午后。
▪ 烃类和NO发生在早上交通高峰时节,此时NO2浓度很 低。
▪ 随太阳辐射增强,O3和NO2浓度逐渐增加,到中午已经 较高,一般O3和NO2浓度峰值比NO浓度峰值晚出现4-5小 时。
整理课件
15
痛痛病发病地区分布图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7、四日哮喘病事件 1961年,日本 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 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聚增, 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 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整理课件
18
8、米糠油事件 1968年,在日本北九 州一带,由于鸡和人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 糠油,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 继而有13000多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 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 疼痛,咳嗽不止。
畜死亡。
整理课件
5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夏季, 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燃烧的1100吨汽油所产 生的碳氢化合物等气体,在太阳紫外线照射 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了浅蓝色烟雾,使该 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1955年和1970 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该类事件,分别有400多 人死亡和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光化学烟雾达到浓度峰值的顺序
光化学烟雾达到浓度峰值的顺序光化学烟雾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工业等污染源的增多,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分析光化学烟雾达到浓度峰值的顺序。
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污染物的相互作用。
首先,太阳光照射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使其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等有害物质。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次,光化学烟雾的浓度受到大气中的颗粒物的影响。
颗粒物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包括细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和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10微米)。
颗粒物是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以促进臭氧的形成。
此外,颗粒物还能吸附其他污染物,增加其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光化学烟雾的浓度。
再次,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夏季阳光强烈,温度高,湿度低,这些有利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光化学烟雾的浓度相应增加。
此外,风向和风速也会影响光化学烟雾的传输和扩散,进而影响其浓度。
总结以上因素,光化学烟雾的浓度峰值的顺序是:颗粒物 - 氮氧化物 - 挥发性有机物 - 臭氧。
首先,颗粒物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其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较高时,它们可以吸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增加它们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促进光化学反应的进行,进一步增加臭氧的生成。
此外,颗粒物还能吸附一些光化学烟雾的产物,降低其浓度。
其次,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等源头,其浓度在城市区域较高。
当氮氧化物与太阳光照射下的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时,会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从而增加光化学烟雾的浓度。
此外,氮氧化物本身还会与臭氧发生反应,降低臭氧的浓度。
然后,挥发性有机物是光化学烟雾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危害及防治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危害及防治的研究一、引言当今社会,人类大量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污染。
研究表明,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污染尤为严重。
光化学烟雾就是其中对城市危害较大的化学污染之一。
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 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20世纪4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工业和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光化学烟雾污染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如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大阪、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德国等大城市及中国北京、上海、南宁、兰州均发生过光化学烟雾现象。
由于光化学烟雾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城市污染,本文想藉此对其经行研究。
二、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烈的阳光照射,这样在大气中就会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出一些二次污染物,如O3、醛、PAN、H2O2等。
光化学烟雾是一个链式反应,其中关键性的反应可以简单地分成3组:(1)NO2的光解导致O3的生成:链引发反应主要是NO2的光解,反应如下:NO2 +HV→NO +OO +O2 +M→O3 +MNO +O3→NO2 +O2(2)碳氢化物(HC)氧化生成了具有活性的自由基,如HO、HO2、RO2等。
在光化学反应中,自由基反应占很重要的地位,自由基的引发反应主要是由NO2和醛光解引起的:NO2 + HV→NO +ORCHO + HV→RCO +H碳氢化合物的存在是自由基转化和增殖的根本原因:RH +O→R +HORH + HO→R +H2OH + O2 →HO2R + O2→RO2RCO+ O2→[RC(O)O2]其中:R—烷基;RO2—过氧烷基;RCO—酰基;[RC(O)O2]—过氧酰基。
光化学污染
光化学污染光化学污染,简称为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有害的大气污染物,通常在夏季或温暖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它是由于汽车、工厂、电厂等设施排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质和太阳光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光化学污染在大气中形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复杂的破坏性的污染形式。
光化学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
这种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光化学污染还会刺激眼睛、喉咙和鼻子。
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对于光化学烟雾的敏感度极高,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死亡。
光化学污染的环境影响也极为严重。
光化学污染物会对植物造成破坏,减少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的叶子产生斑点、卷曲和褪色。
在城市的环境下,建筑物、桥梁和其他建筑物的表面上也会出现相同的反应。
此外,光化学污染物还会对土壤和表面水源造成破坏,减少土壤肥力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由于光化学烟雾是一种二次污染,在控制它的过程中需要从源头进行预防。
管制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包括控制燃烧和控制工业排放。
控制燃烧可以通过提高燃料效率、减少废气排放和使用清洁的能源来实现。
为了降低光化学烟雾的污染强度,最好的方法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减少机动车辆的数量、对车辆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管控、以及降低工业排放中的有机化合物含量。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个人行为来减少产生光化学污染,例如步行、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等。
总之,光化学污染是一种破坏性的污染形式,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光化学污染带来的危害,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美好的环境。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原因、过程、机理及危害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原因、过程、机理及危害(一)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原因:光化学烟雾是在强日光,低湿度条件下, 大气中存在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O3、醛、PAN、H2O2等,形成的一种强氧化性和刺激性的烟雾,一般发生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高峰出现在中午或刚过中午,夜间消失。
光化学烟雾呈白色雾状(有时带紫色或黄褐色)。
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且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受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及污染物的连续排放情况及化学反应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机动车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对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在近二十年内迅速增长,汽车产量和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日趋严重;(2)我国机动车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这些区域建筑物高、道路狭窄、交通繁忙、拥堵严重,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城市大气污染。
(3)城市中广大上班族选择开车作为出行工具,在上班早高峰出现拥堵,机动车处于怠速状态,耗油量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的浓度增大。
实验数据表明,CO和NO, RH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上午7:30左右,即城市里一天中车辆来往最频繁的时刻,而NO2和O3出现最大值的时间要比NO, CO迟几个小时,同时NO和CO的浓度随之相应降低,这说明NO2, O3并非一次污染物,而是日光照射下光化学作用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傍晚车辆虽也较多,但NO2, 03都浓度较小,这是由于太阳光太弱,已不足以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烟雾了。
(二)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其浓度,除直接决定于前体污染物即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以外,还受太阳辐射强度、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1]。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主要条件,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太阳的高度,即太阳辐射线与地面所成的投射角以及大气透明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环境污染——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排入大气的和(NOx)等,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生成(O3)、、酮、酸、(PAN)等,参与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所形成的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包括以下几种物质:氮氧化物,例如二氧化氮,有机化合物(VOCs),过氧化乙醘(PAN),醛类,酮类。
产生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经过照射发生反应就形成了光化学烟雾。
通常所有这些都是高度易反应并/或氧化,因此光化学烟雾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化的难题。
而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的燃烧和植物体的焚烧,以及农田土壤和动物排泄物中的的转化。
其中,以为主要来源。
化学反应过程形成臭氧的活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
通过对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模拟实验,已经初步明确在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相互作用方面主要有以下过程: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化学式:NO2==NO+O(条件为光照)O+O2==O32NO+O2==2NO2分析:2NO2(排放的)==2NO[(3)式中有用)]+2O[(2)式中有用)](条件为光照)2O[(1)式中的O]+2O2(空气中的)==2O3(刺激性气体)2NO[(1)式中的NO]+O2==2NO2(生成NO2,开始继续反应)综合一下:3O2==2O3(光照,NO2)2、碳氢化合物被HO、O等和臭氧氧化,导致醛、酮、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2、HO2、RCO等自由基的生成。
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的转化,并导致O3和PAN等的生成。
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臭氧、醛、酮、醇、PAN等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以臭氧为代表,所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是的升高。
光化学烟雾与大气物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其浓度,除直接决定于汽车排气中的数量和浓度以外,还受、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主要条件,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太阳的高度,即太阳辐射线与地面所成的投射角以及等。
因此,光化学烟雾的浓度,除受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影响外,还受该地的纬度、高度、季节、天气和状况等条件的影响。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
污染区大气的实测表明,一次污染物CH 和的最大值出现在早晨交通繁忙时刻,随着NO浓度的下降,NO2浓度增大,O3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随着阳光增强和NO2、HC浓度降低而积聚起来。
它们的峰值一般要比NO峰值的出现要晚4~5小时。
二次污染物PA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臭氧和醛类相似。
城市和城郊的光化学氧化剂浓度通常高于乡村,但2005年后发现许多乡村地区光化学氧化剂的浓度增高,有时甚至超过城市。
这是因为光化学氧化剂的生成不仅包括光化学氧化过程,而且还包括一次污染物的扩散输送过程,是两个过程的结果。
因此光化学氧化剂的污染不只是城市的问题,而且是区域性的污染问题。
短距离运输可造成臭氧的最大浓度出现在污染源的下风向,中尺度运输可使臭氧扩散到上百公里的下风向,如果同大气高压系统相结合可传输几百公里。
经过研究表明,在60N (北纬)~60S(南纬)之间的一些大城市,都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随着光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蓄积,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不断升高约3h~4h后达到最大值。
这种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飘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村庄稼也受到损害。
主要危害光化学烟雾的成分非常复杂,但是对人类、动植物和材料有害的主要是臭氧、PAN和丙烯醛、甲醛等二次污染物。
臭氧、PAN等还能造成橡胶制品的老化、脆裂,使染料褪色,并损害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和塑料制品等。
有害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人和动物受到主要伤害是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光化学烟雾明显的危害是对人眼睛的刺激作用。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由于光化学烟雾的作用,曾使该州3/4的人发生红眼病。
研究表明光化学烟雾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是一种极强的催泪剂,其催泪作用相当于甲醛的200倍。
另一种眼睛强刺激剂是过氧苯酰硝酸酯(PBN),它对眼的刺激作用比PAN大约强100倍。
空气中的在眼刺激剂作用方面能起到把浓缩眼刺激剂送入眼中的作用。
影响植物生长臭氧影响植物细胞的渗透性,可导致高产作物的高产性能消失,甚至使植物丧失遗传能力。
植物受到臭氧的损害,开始时表皮褪色,呈蜡质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色素发生变化,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
PAN使叶子背面呈银灰色或古铜色,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对的抵抗力。
影响材料质量光化学烟雾会促成形成,造成橡胶制品老化、脆裂,使染料褪色,建筑物和机器受腐蚀,并损害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和塑料制品等。
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使大气的能见度降低,视程缩短。
这主要是由于污染物质在大气中形成的光化学烟雾气溶胶所引起的。
这种气溶胶大小一般多在0.3~1.0μm范围内。
由于这样大小的颗粒实际上不易因重力作用而沉降,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长距离迁移;它们与人视觉能力的光波波长相一致,且能散射太阳光,从而明显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
因而妨害了汽车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安全运行,导致交通事故增多。
其他危害光化学烟雾会加速橡胶制品的老化和龟裂,腐蚀建筑物和衣物,缩短其使用寿命。
主要事例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农作物损失达2500多万美元。
1971年,日本东京发生了较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一些学生中毒昏倒。
中国光化学烟雾的潜在威胁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油耗增高,污染控制水平较低,以致造成汽车污染日益严重。
部分大城市交通干道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严重超过国家标准,汽车污染已成为主要的,一些城市汽车排放浓度严重超标,已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的潜在危险。
比如大气污染经历了从1986年至1991年的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型共存阶段后,1997年90万辆机动车终于使广洲大气污染类型变成氧化型。
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已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64%上升至2007年的80%,一氧化碳则从6成增加到9成。
正是由于汽车尾气的污染,1993年将行驶至岗顶交叉路口的一车小学生“熏”晕、呕吐,急送医院抢救。
汽车排放的尾气使连续6年稳坐全国“城考”前10名的,1996年降至全国“城考”的第14位。
随着中国汽车拥有量的激增,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逐渐加重,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到2008年止,中国还没有发生过像美国、日本等国家那样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这是因为烟雾与气候和阳光有关,只要有充足的阳光,干燥的气候,加上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污染,就会具备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外部条件。
在以北京、、上海、、成都为中心的重污染地区,污染指数随时都可能处在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危险之中。
因此,迫切需要中国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力度,避免光化学烟雾事件在我国发生和蔓延。
这亦应该成为汽车设计、制造、流通、使用部门引起高度重视的警觉,以保护中国的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
[1]控制控制光化学烟雾同控制其他污染一样,首先要控制污染源。
在国外,主要污染源是汽车废气,因而防治措施集中于减少汽车排放的HC、NO x和CO。
例如,改善汽车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改进供给和在排气系统安装催化反应器等。
但是,汽车并不是唯一的排放源。
几乎所有的燃烧过程都产生氮氧化物。
炼油工业、加油站和焚烧炉等也是重要的排放源。
预防措施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污染源的排放预防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NO的主要来源是燃煤,近70%来自于的直接燃烧,可见固定源是NO排放的重要来源。
因此控制固定源的排放尤为重要。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能源结构。
推广使用天然气和二次能源,如煤气、、电等,加强对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2)发展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取缔市区矮小。
(3)推广燃煤电厂烟气脱N技术。
如法(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以金属铂的作为催化剂,以氨、硫化氢和等作为还原剂,选择最佳脱硝反应温度,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N2。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不同的是非选择性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在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N2的同时,一定量的还原剂还与烟气中的过剩氧发生反应。
吸收法是利用特定的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NO。
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NO和碳氢化合物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当燃料在发动机汽缸里进行燃烧时,由于内燃机所用的燃料中含有碳、氢、氧之外的杂质,使得内燃机的燃烧不完全,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碳氢化合物、NO、微粒物质和臭气(甲醛、丙烯醛等)。
碳氢化合物成分复杂,含有强致癌物质。
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预防光化学烟雾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利用化学抑制剂使用化学抑制剂目的是消除自由基,以抑制的进行,从而控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植树造林实验证明,树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以净化。
因此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