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2)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及题解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习题一、判断题1.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2. 政府放松金融管制与加强金融监管是相互矛盾的。
3. 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4. 在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起着类似于中介经纪人的角色。
5. 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所以常用于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原理如边际分享原理、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也适用于商业银行。
6. 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7.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
8.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题。
9. 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指的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如期收回。
二、简答题1. 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2.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3.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有哪些?4. 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5. 如何看待“三性”平衡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 论述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是什么,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二、略;三、略。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习题一、判断题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仍为4%。
2.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附属资本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50%。
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提供了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
4.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只能通过财政增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
6. 商业银行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法中的风险权重由监管机关规定。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研究作者:王妍明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5期王妍明(中国民生银行郑州分行,河南郑州 450046)摘要: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变革都是由创新带动的,每一次进步也均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属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的源泉。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本人就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及研究。
为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一些创新对策,希望这些对策可以在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064-020 序言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属于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其中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中国商业银行创新最直接且最典型的代表。
在经济及技术的强大支持下,中国商业银行早就跳出了传统的产业壁垒,朝着管理交叉及功能多样化努力发展着。
毋庸置疑,现在中国商业银行所使用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及弊端。
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相关人员必须进行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理应制定一整套的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下面本人就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这一问题提一些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1 信息技术革命属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原动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所起的影响是特别大。
我们甚至可以下这样一个定论:即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每一次革命均促进了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有利的推动了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大致是这样的:手工记账时代——电脑单机记账时代——局部联网时代——互联网数据上收时代——电子银行时代——自动化时代——标准化时代——定制化时代。
鉴于信息革命的逐渐深入,如今互联网的运用,3G、4G网络的出现、运用、推广、升级及革新,这些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均对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促使各大商业银行顺流而上,开发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新业务及新服务。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2023-10-27CATALOGUE目录•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政策建议01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主要以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业务为主,具备高度的信用创造能力。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同时还进行投资、理财等多元化金融活动。
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现代经济体系中资金运作的核心。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分散投资等方式,降低风险并保障资产安全。
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吸收存款并集中社会闲置资金,再通过贷款方式将资金提供给需要的企业或个人,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调剂。
支付结算商业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服务,如支票、汇票、信用卡等,方便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投资理财、保险、信托等,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规模和管理水平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商业银行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随着国际贸易和城市化的发展而逐渐壮大。
02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为银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存款业务分类存款业务特点存款业务管理存款是银行的负债,银行对存款人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存款本金的安全、支付利息和存款服务。
银行根据不同类型和期限的存款,制定不同的利率和费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030201个人贷款、商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等,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求。
贷款业务分类贷款是银行的资产,银行对借款人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贷款本金的发放、利息的收取和贷款服务。
贷款业务特点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利率和费率,以控制风险并实现收益最大化。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调节经济
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调节经济结构 投资与消费; 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调节本国国 际收支
风险管理
管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风险套利
24
二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对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程说明
二 课程的性质 金融专业主干课 三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掌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及其经营原则;掌握商 业银行各项业务的经营要点;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 般原则和一般方法;评价银行经营效果;把握商业银行经营 发展的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 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 达到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适应21世纪金 融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中国通商银行
1896年盛宣怀 向清政府奏请开办 中国通商银行;于 1897年4月26日正 式开业
中国通商银行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家发行纸币的银行
17
三 商业银行的发展
尽管各国商业银行产生的条件不同;称谓也 不一样;但其发展基本上是循着两种传统: 一是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 一是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
持股公司制
• 持股公司是指为持有至少一家银行股票为 目的而注册成立的公司
• 类型 – 非银行性持股公司 – 银行性持股公司
非银行持股公司
银行性持股公司
银行控股公司制
银行控股公司对银行的有效控制权为持有该银 行25%以上的股票
具体分为: 单一银行控股公司:指仅拥有或控制一家商
业银行的控股公司 多元银行控股公司:指拥有或控制两家以上
0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与理论

从流动性保险功能的角度证明了金融中介 存在的理由。金融中介为存款人提供活期存款 合约并向借款人提供非流动性贷款,因而承担 着将非流动性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负债的流动性 转换功能。
一、流动性保险
银行提供的活期存款合约能为要求在不同 时间为消费的存款人提供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 形式,提高了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因此,金融 中介的作用相当于为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流动性 保险,允许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进行消费。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应当以表内业务为基础, 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管理也应建立在资产负债管 理的基础上,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Management Theory
二、影响银行管理行为的
Theory Hypotheses
理
论
假
说
(一)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EMH)
资本市场的充分有效性是指在金融市场上信息 的迅速传播与信息占有的均等性。资本市场充分有 效的假设认为,新信息的出现会立即导致金融证券 价格的调整,而证券价格的变动程度则充分地反映 了所有的信息变化。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意味着证 券的现实价格体现了金融证券的预期收益。因此, 在这一市场中,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能够通过信息 垄断而获得超额市场利润。
Although self- sufficiency sounds appealing, it makes no economic sense. Many of your needs can be provide for more cheaply by others. Trade benefits everyone.
指股票价格反映的信息。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新的信 息将会迅速在市场中反映出来。
根据股票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不同,有效市场可以分为: 弱势有效的资本市场(Weak Efficient) 半强势有效的资本市场(Semi-strong Efficient) 强势有效资本市场(Strong Efficient)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第一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涵义商业银行是以货币和信用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中介机构。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商业银行的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例题·单选题】商业银行的经营是指对其所开展的各项业务活动的()。
A.组织和控制B.组织和营销C。
控制和监督D.计划和组织『正确答案』B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1。
商业银行的经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负债业务的组织和营销;(2)资产业务的组织和营销;(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组织和营销2。
商业银行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资产负债管理;(2)财务管理;(3)风险管理;(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管理是为了确保经营的效率,服务于经营,为了更好地经营。
因此,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的。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通常把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归纳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三大原则.1。
安全性原则资金经营安全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资金流动和盈利、保持银行良好信誉的前提,被视为三大原则的首要原则。
2。
流动性原则银行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1)资产的流动性,即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变现的能力;(2)负债的流动性,即银行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追求盈利是其经营的核心目标,也是其不断改进服务,扩大业务经营的内在动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原则既有联系又有矛盾。
一般说来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比,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就越有保障。
然而,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流动性越高,安全性越好,而银行盈利水平则会越低,反之则相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笔记 (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论一、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1. 定义商业银行是指依法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它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承担着资金融通、支付结算、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等功能。
2. 特点- 以盈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 经营对象是货币,主要业务是存款和贷款。
- 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
- 受到严格的法律和监管约束。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1. 信用中介- 吸收存款:商业银行通过吸收个人和企业的存款,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
- 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存款以更高的利率贷给需要资金的个人和企业,实现资金的增值。
2. 支付中介- 结算服务:商业银行提供转账、支付、清算等服务,方便客户进行交易。
- 支付工具:发行银行卡、支票等支付工具,提高支付效率。
3. 信用创造- 派生存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创造新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
- 货币乘数效应: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受货币乘数影响,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4. 金融服务- 投资理财:提供各种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实现资产增值。
- 咨询顾问: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风险管理等服务。
- 电子银行: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提供在线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1. 安全性- 资金安全:确保存款人的资金不受损失。
- 资产质量:控制贷款风险,减少不良资产。
- 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 流动性- 负债流动性:确保存款的提取和支付能力。
- 资产流动性:保持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可能的资金需求。
3. 盈利性- 利润最大化:在保证安全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的利润。
- 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1. 股东大会- 权力机构:决定银行的重大事项,如修改章程、选举董事等。
- 股东权益: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包括分红、资产处置等。
2. 董事会- 决策机构:制定银行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
(完整版)《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及题解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习题一、判断题1.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2. 政府放松金融管制与加强金融监管是相互矛盾的。
3. 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4. 在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起着类似于中介经纪人的角色。
5. 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所以常用于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原理如边际分享原理、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也适用于商业银行。
6. 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7.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
8.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题。
9. 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指的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如期收回。
二、简答题1. 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2.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3.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有哪些?4. 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5. 如何看待“三性”平衡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 论述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是什么,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二、略;三、略。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习题一、判断题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仍为4%。
2.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附属资本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50%。
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提供了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
4.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只能通过财政增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
6. 商业银行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法中的风险权重由监管机关规定。
二、单选题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题库及答案-黄隽20201102更新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题库出题老师:黄隽1、如何进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答:(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的需要,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所持有的资产能够随时得到偿付或者在不损失价值的条件下确有销路,即变现能力。
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轻易地以较低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是指银行获得资金的负债能力,这是从流量的角看流动性。
因此,银行变现能力和获得资金的负债能力是银行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所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
(2)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操作。
一从资产方面看,保持适度流动性的方法就是保持分层次的准备资产。
准备资产是指银行所持有的现金资产和短期有价证券。
二从负债方面看,银行可以通过借入资金的安排来满足现金支付的需要。
这是一种随着负债管理理论的2、商业银行筹集资本金的主要渠道有哪些?答:(1)主要渠道是吸收储户资金和银行间拆借。
(2)其他渠道包括。
一是发行股票是筹集资本金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形式,增发新股,对股份制银行而言根据业务需要增发新股也是筹集资条重要途径,可以及时补充业务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
二是国家注资。
三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
四是发行可转换债券。
五是发行次级债券。
六是内部积累。
3、《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巴塞尔协议Ⅰ》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资本的组成。
将银行的资本构成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个层次。
第二,风险加权的计算。
将银行资产的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从“无风险”到“十足风险”,即0、10%、20%、50%和100%的风险权数;对资产负债表外项目采用“无风险”到“十足风险”的0、20%、50%、100%的信贷风险折算率。
第三,资本与风险资产的目标标准比率。
银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目标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2)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2)1. 名词解释 1) 第一章导论*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 信用创造:当商业银行吸收了一笔原始活期存款并将其贷放出去后,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会转化为存款,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致使商业银行系统形成数倍于原始活期存款的派生活期存款。
* 金融服务: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这些服务主要有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务等。
* 股份制银行:以股份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银行。
在我国,股份制银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非公众公司,即不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筹集资本金的银行;二是公众公司,即部分或全部股份向公众发售筹集股本资金的银行。
* 国有银行:产权归国家所有,或由国家控股的银行。
* 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以金融业为主;一般以一个金融企业为控股母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专门从事某些具体业务(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的各个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都有相关的营业执照,都可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
通过内部的资源配置,集团实际上可以从事多样化经营(包括全能制经营)。
* 分业经营:按照法规将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等分开,规定商业银行除了可以进行投资代理、经营制定的政府债券、用自有资本有限制地购买某些股票和债券之外,不得经营证券投资业务,不能设立从事证券投资的子公司。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二阶段导学重点《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二阶段的学习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学习重点如下:第四章商业银行资产第一节现金资产业务教学要求:本节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作用,银行资金头寸的概念以及影响银行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和存放同业存款的各种因素,掌握银行资金头寸预测方法和各类现金资产的管理方法,并能应用现金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业务的经营效果。
(一) 现金资产构成一、现金资产的构成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所拥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一般由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等四项构成.二、现金资产的作用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看,现金资产的作用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力;二是保持足够的资产流动性.(二)资金头寸的计算与预测一、资金头寸及其构成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
商业银行的头寸根据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
基础头寸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可用头寸指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包括基础头寸和同业存款.二、资金头寸的预测对银行资金头寸的预测,实际上就是对银行流动性需要量的预测。
银行资金头寸或流动性准备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银行存贷款资金的变化。
任何存款的支出和贷款的增加,都减少头寸,反之,存款的增加和贷款的减少(收回)则会增加银行的资金头寸,因此,商业银行对头寸的预测,主要是预测存贷款的变化趋势。
(三)现金资产的管理一、现金资产管理原则现金资产是银行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但也是一种无盈利资产。
(1)总量适度原则是指银行现金资产的总量必须保持一个适当的规模,既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又不能影响资产的盈利性。
(2)适时调节原则是指银行要根据业务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变化,及时地调节资金头寸,确保现金资产的规模适度。
(3)安全保障原则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严格业务操作规程,确保资金的安全无损。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1、对商业银行来说资本金越多越好对不对,为什么?资本金对商业银行来说有好有坏,好处不胜枚举,坏处是资本金(以及资本金率)越高该银行的营运能能就越差。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由其规模决定,资本金率一般随着银行业务发展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这个资本金率由银行自身主要业务构成和银行文化以及银行银行营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资本金总量随着银行业务量上涨或下降。
如果资本金少,银行营运的风险就会加大,从不满足监管机构要求的资本金水平到甚至连少量储户取现造成的资金不足都无法抵御都可能发生。
而初始资本金高意味着话大量的钱作为注册资本,几乎相当于“冻结”在银行里,银行开业后资本金过高,会造成大量资产堆积,资金的成本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
高资本量会带来高资金成本,特别是权益资本成本不能省税,资金的成本大大高于吸收存款的成本,由此降低了银行存款的营利性,其次过高资本量反映银行可能失去了较多的投资机会,缺乏吸收存款和收回贷款的能力。
2、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定价主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1)微观层面考虑八个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资金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二是贷款的风险程度三是贷款的费用包括信用分析与评估费,抵押品鉴定与保管费,贷款回收费,账户服务和管理费等。
四是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五是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六是贷款的市场供求状况七是贷款的期限八是借款人从其他途径融资的融资成本。
(2)宏观层面除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外,影响利率水平的海有以下几点一是平均利润率二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三是货币政策四是国际利率水平五是历史利率水平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哪些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们形成了三条基本的银行经营管理原则,即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
而如何在这些原则之间保持平衡,则又是银行管理者们面临的最基本的难题。
(1)盈利性原则。
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中,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注重资产业务的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首要原则。
(2)流动性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实验指导书1024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实验指导书1024
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
1.1 商业银行的定义
商业银行是指以经营各类银行业务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2 商业银行的功能
•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
•清算和支付
•投资信托
•银行结算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2.1 存款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大量存款为经营资金来源,在各项存款业务中,储蓄存款居多,存取款相结合,多样化服务。
2.2 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以发放贷款为主要盈利途径,通过评估各类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制定贷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2.3 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通过投资证券、债券等金融资产,实现资金增值,同时控制风险,保持流动性。
第三章:商业银行管理要点
3.1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3.2 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规范的经营流程,防范内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3.3 信息化建设
商业银行要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实现业务创新,提高竞争力。
结语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与管理关乎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希望本指导书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促进银行行业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件(PPT47页)

1、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1)有符合《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 定的章程。 (2)拥有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以上的资本。我国《商业银行法》 规定: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 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 000 万元人民币。 (3)银行拥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长(行长)、 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符合 有关要求。
(2)根据银行实力,确立风险管理目标
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时,充分了解银行的整体实力和 抗风险的能力,把握整个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度。这通 常可以通过测算以下指标来掌握:年预期收益、年有价 证券收益(市价减去账面价值)、自有资本及出售不动产 收益。这些指标既可用于反映全行经营成果,反映银行 抗风险的实际能力,又可用于激励全行员工重视风险管 理。因为这些指标值的变动直接与员工利益相关,其中, 第三个指标还可调动起全体股东关心银行风险管理的积 极性。
(3)招募入股
当申请营业登记书被核准之后,发起人应依照股份公 司的有关规定,进行招股。发起人要制定招股章程及 营业计划书,写明发行规模、股份种类。如果是委托 其他银行代发,则要写明代募行的名称等。然后由监 管机构审批,待批准后进行股本招募工作。商业银行 股本招募可以采取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4)领取营业执照,开始营业
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效率高的金融机构将会不断 发展壮大,效率低的金融机构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在竞争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 高,金融工具将会不断增加和创新,整个行业的效率 将会不断得到改善,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 推动作用。否则,银行业走向垄断,将会导致金融服 务质次价高,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实验报告

此次的实验,让我们了解并体会到银行柜员的一些工作情况,基层工作相比照拟枯燥,重复,还比拟容易出现过失,但是如果是真心要从事这一方面工作,就要耐得住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所谓,事无巨细,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如果加之耐心、细心、持之以恒,这样每一天的工作、每一个的流程细节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这才是真正地做好它,做懂它。我们在往后的工作中也应该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用实践来检验真知;同时,要时刻锻炼自己的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认真负责,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Businessand Management of mercial Bank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商学院
实验班级:国贸3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2012 —2013 年第 二 学期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工程名称: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概述
学时
2
成绩
**
专业
三、实验容
1、个人储蓄业务初始操作:
〔1〕操作员密码修改
〔2〕操作员**修改
〔3〕增加尾箱
2、储蓄业务日初处理:
〔1〕凭证领用
〔2〕重要空白凭证出库
〔3〕现金出库
〔4〕凭证综合查询
〔5〕重要空白凭证查询
〔6〕尾箱轧帐
四、实验总结〔体会和感受〕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国贸专业的学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验课程让我们有时机学习银行部的一般操作。因为尽管理论知识再深厚,也是不能与实践脱钩。我们绝对有必要在踏入社会之前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为自己打下一定的根底。初步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个人储蓄业务、储蓄业务日初处理的容、流程及操作,有利于毕业后的我们以后能更加和谐的融入社会。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案例1案例名称: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银行案例适用:金融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案例来源:根据《爱立信倒戈投奔“洋”银行南京金融业经历“脑震荡”》,《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26日;《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此举震惊南京银行业》,新浪网,2002年3月26日等新闻报道编写案例内容2002年3月21 Et,花旗银行上海分行首先获准向中国境内各类客户开办外汇业务,这是我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第一项举措。
几乎与此同时,媒体也爆出了爱立信放弃中资银行、投奔花旗银行的新闻。
3月26日的各媒体新闻言称,近Et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作出惊人之举,凑足巨资提前还完了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元贷款,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
爱立信南京公司是南京市最大的外资企业,多年来,一直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然而,从2001年下半年起,该公司陆续归还了中资银行的贷款。
到2002年3月底,在中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剩下0.5亿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始向外资银行贷款,2001年9月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了6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12月底与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签订了1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2002年3月28日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的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
“爱立信投奔花旗”一说就是指这一协议。
协议的含义是:爱立信将其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出售给花旗银行,同时花旗银行给爱立信5亿元人民币贷款,即花旗银行将爱立信的应收账款买断,如果花旗银行收购的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爱立信不负责购回。
消息还表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已经完成了数万字的《关于爱立信事件引发的思考》研究报告。
另有报道指出,此次事件已在江苏金融业产生激烈震荡,业内人士更是开始担心此次倒戈事件会在金融业引起连锁反应。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第一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导论一、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性质:1.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1)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
(2)在性质上不同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2.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规律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除少量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头在外。
一般企业管理常用的最优化经济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具有局限性。
(1)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2)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3)规模经济原理在商业银行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比一般工商企业大的多;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考虑的风险比一般企业更为广泛。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有着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经营规律。
功能:1、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等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将吸收的资金投给向银行借款的单位和个人。
2、支付中介功能(传统功能):商业银行代表客户支付商品和服务价款,例如签发和支付支票,电汇资金、电子支付、支付现金等。
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最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担保、信托、租赁保管、咨询、经纪、代理融通等业务。
二、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1、最终目标: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2、基本目标“三性平衡”“三性”平衡指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之间的平衡。
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围绕基本目标开展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
三、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联的组织管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Rs营销理论
客户保留(Retetion)是指通过持续地和积极地 保留与客户长期的关系,以便维持与保留现有客户, 并取得稳定的收入。相关销售(Related Sales)是 指企业新产品上市,由于老客户已对企业产生了信 心,因此,新产品的介绍与推广费用将大大降低, 推进时间也大大缩短。老客户在购买企业的新产品 的时候,对价格也不太敏感,因此相关销售的利润 率通常较高。客户推荐(Referrals)是指实施服务 营销,提高客户的满意与忠诚的最大好处之一,就 是忠诚客户对其潜在顾客的推荐。客户推荐将形成 对企业有利的效应,最终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1]。
▪ 基于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层面的定义: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 不断改进与客户关系相关的全部业务流程、整合企业资源、 实时响应客户、最终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的过程中, 所创造并使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优化的管理方法、 解决方案的总和。
精选课件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构造客户关系资产识别客户 接触客户
精选课件
•IBM的定义
▪ IBM的定义:一是企业的商务目标,即通过 一系列技术手段了解客户目前的需求和潜在 客户的需求;二是企业要整合信息流程,使 企业对所有顾客的信息的了解达到整体和一 致性。他们将顾客关系管理分为三类:关系 管理、流程管理和接入管理。
精选课件
•德勤公司的理解
▪ 德勤公司的理解:第一,将公司内部孤立和 分散的客户数据综合起来,使公司对每一顾 客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二,使顾客不管从 哪一渠道与公司打交道都能够得到满意服务; 第三,企业的服务人员与每一客户交往都具 有个性化,每一次交往都要有详细记录;第 四,公司需要从客户交往中学习。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
▪ 基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思想层面的定义:客户关系管理是企 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致胜、快速成长的目的,树 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 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
▪ 基于企业管理模式或经营机制层面的定义:客户关系管理是 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 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 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的工作实践。
创造客户
提升客户关系价值
服务客户 满意客户
巩固客户关系发展
精选课件
保持客户 巩固客户
•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过程
客户 分析
市场 商 环境 业 银 行 自身
实力
竞争 对手
目 标 市市 场场 客定 户位 选 择
产客 品户
价成 格本
渠便 道利
促沟 销通
客营
户业
巩拓
满
固展
足客客
客户户
户满忠
需 意 诚客 长
求
户期
贡利
献润
精选课件
•“C-P-A”市场定位
C:Client —核心客户 P:Product —核心产品 A:Arena —竞争地点
C P
精选课件
A
•营销的“4C”组合
客户(Customer ):以客户消费需求为导向 开发服务产品。(消费者是银行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银行 重视客户要甚于重视产品。)
成本(Cost ):以客户消费成本为基础制定 价格。(这不但是指消费的货币支出,还包括消费的时间耗费、 精力和体力耗费以及风险承担。)
精选课件
•Cartner Group的定义
▪ Cartner Group的定义:将CRM看成是企业将看待客户的概 念从独立分散的单个部门提升到了企业的层面,整个企业 (任何部门和职员)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Gartner Group指出,CRM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T概念, 为了实现 CRM,企业与客户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实现自动化管理。 Gartner Group 强调,企业的战略、业务流程、战术、技能 与技术等五个领域对实现CRM的企业来讲同样重要,这五个 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如技术可以推动战略,业务过程 能够影响技能,可以设计战术来利用技术等。CRM是一个往 复循环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提升的过程。企业通过对五个 领域的协同工作以及互相驱动,从而使企业的CRM进入到一 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精选课件
•服务业关系行销
Berry (1983)提出关系行销的观念,指出服务业 应拟定核心服务、关系顾客化、附加服务、关系定 价、内部行销等关系行销策略,来维系与顾客间的 关系,以谋求企业长期最大的利益。许多服务业关 系行销的研究指出公司必须与顾客培养信任 (Morgan & Hunt, 1994),信守其承诺(Bitner, 1995), 而且加强业务人员训练,提升与顾客之关系品质 (Crosby, Evans & Cowles, 1990),且提高顾客满意 程度以换取其忠诚度,并加深关系的层次(Berry and Parasuraman, 1991)。
专题三、CRM与商业银行客户管理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 三、商业银行引进客户关系管理的思路 四、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
精选课件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
▪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简称CRM)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初期的以收集整理顾客与企业联系的所有信息的“接触管理” 理论,90年代初则演化为包括电话服务中心与支援资料分析 的顾客关怀理论。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不仅成为一种具 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法和技能,更成为了一种企业战略管理 理念(徐章一,2001)。 ▪ 客户关系管理作为概念,最早由Cartner Group提出,但至 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下面介绍几种关于CRM的几种观 点 。Cartner Group的定义:将CRM看成是企业将看待客 户的概念从独立分散的单个部门提升到了企业的层面,整个 企业(任何部门和职员)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便利(Convenience ):以客户服务便利为 依据设置网点。(便利,就是方便客户,维护客户利益,为 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沟通(Communication ):以客户信息交流 为手段沟通促销。 (应重视与客户的双向沟通,以积极的
方式适应客户的情感,建立基于共同利益上的新型银行—客户关系。
双向沟通有利于协调矛盾,融洽感情,培养忠诚的客户。 ) 精选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