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复习和例题讲解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整理

【离散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整理

【半群】G非空,·为G上的二元代数运算,满足结合律。

【群】(非空,封闭,结合律,单位元,逆元)恰有一个元素1适合1·a=a·1=a,恰有一个元素a-1适合a·a-1=a-1·a=1。

【Abel群/交换群】·适合交换律。

可能不只有两个元素适合x2=1【置换】n元置换的全体作成的集合Sn对置换的乘法作成n 次对称群。

【子群】按照G中的乘法运算·,子集H仍是一个群。

单位子群{1}和G称为平凡子群。

【循环群】G可以由它的某元素a生成,即G=(a)。

a所有幂的集合an,n=0,±1,±2,…做成G的一个子群,由a生成的子群。

若G的元数是一个质数,则G必是循环群。

n元循环群(a)中,元素ak是(a)的生成元的充要条件是(n,k)=1。

共有ϕ(n)个。

【三次对称群】{I(12)(13)(23)(123)(132)}【陪集】a,b∈G,若有h∈H,使得a =bh,则称a合同于b(右模H),a≡b(右mod H)。

H有限,则H的任意右陪集aH的元数皆等于H的元数。

任意两个右陪集aH和bH或者相等或者不相交。

求右陪集:H本身是一个;任取a∉H而求aH又得到一个;任取b∉H∪aH而求bH又一个。

G=H∪aH∪bH∪…【正规子群】G中任意g,gH=Hg。

(H=gHg-1对任意g∈G都成立)Lagrange定理G为有限群,则任意子群H的元数整除群G的元数。

1有限群G的元数除以H的元数所得的商,记为(G:H),叫做H在G中的指数,H的指数也就是H的右(左)陪集的个数。

2设G为有限群,元数为n,对任意a∈G,有an=1。

3若H在G中的指数是2,则H必然是G的正规子群。

证明:此时对H的左陪集aH,右陪集Ha,都是G中元去掉H的所余部分。

故Ha=aH。

4G的任意多个子群的交集是G的子群。

并且,G的任意多个正规子群的交集仍是G的正规子群。

5 H是G的子群。

离散数期末复习

离散数期末复习

1
推理证明过程如下:
2
(∀x)(N(x) I(x)) P规则
3
(∃x)(N(x)
I(x)) T规则和
4
N(a)
I(a)
ES
1
规则和2
5
N(a)
T规则和3
6
I(a)
T规则和3
7
(∀x)(N(x) (Q(x)∇E(x)))
P规则
8
N(a) (Q(a)∇E(a)) US规则和6
• 8 Q(a)∇E(a)
空关系vs空集上的关系
空集上的关系:自反的,反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 可传递的。在空集上可定义任意元 关系。
性质:若A非空,空关系是反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 若A是空集,该空关系是自反的,反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
空关系:对于任何集合A, 称空集为A上的空关系.
1. 3-1设A={1,2,3},R是ρ(A)上的二元关系,且R={<a,b>|a,b∈ρ(A),a∩b≠Φ},则R 不满足下列哪些性质?为什麽?
2. 自反性 2)反自反性 3)对称性 3. 反对称性 5)传递性 4. 解:1)因为Φ∈ρ(A),但Φ∩Φ=Φ 5. 所以<Φ,Φ>∉R,即R不满足自反性。 6. 因为{1}∈ρ(A)但{1}∩{1}={1}≠Φ 7. 即<{1},{1}>∈R,因此R不是反自反的. 8. 对任意x,y∈ρ(A),若x∩y≠Φ,即 9. <x,y>∈R,则y∩x≠Φ即<y,x>∈R即R满足对称性。
1. s(R)=R∪R~ 2. t(R)= ∪i=1nRi 3. 关系的性质: 4. R是自反的=(∀x)(x∈X <x,x>∈R) 5. R是反自反的=(∀x)(x∈X<x,x>∉R) 6. R是不自反的 7. (∃x)(∃y)(x,y∈X<x,x>∈R<y,y>∉R) 8. R是对称的=(∀x)(∀y)(x,y∈X <x,y>∈R <y,x>∈R) 9. R是反对称的=(∀x)(∀y)(x,y∈X<x,y>∈R <y,x>∈Rx=y)

离散数学应用题总结分类及经典例题

离散数学应用题总结分类及经典例题

离散数学应用题总结分类及经典例题一、命题逻辑1.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命题、命题公式、真值表- 与、或、非、异或运算- 逻辑等价、逻辑蕴含、逻辑等值、逻辑与式、逻辑析式等概念2. 命题公式的简化和合取范式- 联结词的法则与性质- 逻辑表达式的简化- 布尔函数的合取范式3. 命题逻辑的演绎推理- 推理规则:假言推理、析取引入、逆否命题引入等- 短路原理和证明方法二、谓词逻辑1. 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 常量、变量、函数、谓词、连接词-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函数与数学归纳法2. 谓词公式的形式化定义和语义解释- 语义解释和真值表- 等值逻辑、矢列逻辑3. 谓词逻辑的演绎推理和运算规则- 等效变换和替换规则- 归结演算和合一术- 基本规则和证明方法三、图论与树1. 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顶点、边、路径、圈- 连通图、欧拉图、哈密顿图- 对偶图、平面图、可平面图2. 图的数据结构和遍历算法- 图的表示方法与存储结构- 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 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3. 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根节点、叶节点、子树、森林- 二叉树、平衡二叉树、哈夫曼树- B树、B+树4. 树的应用- 排序算法:二叉排序树、AVL树、红黑树- 堆、优先队列四、组合数学1. 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 排列、组合、幂集、二项式系数- 齐次线性递推关系2. 容斥原理和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的应用- 抽屉原理的应用3. 连通图的计数- 生成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应用实例分析五、图的着色与平面分区1. 图的着色问题- 四色定理和五色定理- 补图和可着色图- 哈密顿图和Hamilton回路2. 平面分区问题- 固定多边形的划分- 平面图的着色问题六、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1. 逻辑电路设计- 逻辑门电路- 布尔代数和真值表2. 算法设计与分析- 递归算法、回溯算法、动态规划等-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份文档总结了离散数学的应用题,并对每个分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和例题演示。

离散数学习题讲解

离散数学习题讲解

1、求公式(p→q)→r对应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解:1、真值表法:p q r p→q (p→q)→r 极小项:m1,m3,m4,m5,m70 0 0 1 0 极大项:M0,M2,M60 0 1 1 1 公式主析取范式为:0 1 0 1 0 (p∨q)→r⇔ m1∨m3∨m4∨m5∨m70 1 1 1 1 ⇔(⌝p∧⌝q∧r)∨(⌝p∧q∧r)∨( p∧⌝q∧⌝r)1 0 0 0 1 ∨(p∧⌝q∧r)∨(p∧q∧r)1 0 1 0 1 公式的主合取范式为:1 1 0 1 0 (p∨q)→r⇔ M0∧M2∧M61 1 1 1 1 ⇔(p∨q∨r)∧(p∨⌝q∨r)∧(⌝p∨⌝q∨r)(2、等值演算法也可,略)2、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要求有符号化、前提、结论、推理及理由)如果乙不参加篮球赛,那么甲就不参加;如果乙参加篮球赛,那么甲和丙就参加。

因此,如果甲参加篮球赛,那么丙就参加。

解:设:p:乙队参加比赛;q:甲队参加比赛;r:丙队参加比赛。

前提:⌝p→⌝q, p→(q∧r),结论:q→r证明①q 附加前提引入②⌝p→⌝q 前提引入③p ①②拒取式规则④p→(q∧r) 前提引入⑤q∧r ③④假言推理⑥r化简推理成立。

3、自然推理系统F中,证明下面推理:(要求有符号化、前提、结论、推理及理由)所有的舞蹈者都很有风度;李霞是个学生并且是个舞蹈者。

因此,有些学生很有风度。

解:设F(x) :x是舞蹈者;G(x):x是学生;H(x):x很有风度;a:李霞。

前提:∀x(F(x)→H(x)), G(a)∧F(a)结论:∃x(G(x)∧H(x))证明:①G(a)∧F(a) 前提引入②G(a) ①化简③F(a) ①化简④∀x(F(x)→H(x)) 前提引入⑤F(a)→H(a) ④UI规则⑥H(a) ③⑤假言推理⑦G(a)∧H(a) ②⑥合取引入⑧∃x(G(x)∧H(x)) ⑦EG规则所以推理成立。

离散数学复习提纲(完整版)解析

离散数学复习提纲(完整版)解析

《离散数学》期末复习大纲(完整版)(含例题和考试说明)一、命题逻辑[复习知识点]1、命题与联结词(否定¬、析取∨、合取∧、蕴涵→、等价↔),复合命题2、命题公式与赋值(成真、成假),真值表,公式类型(重言、矛盾、可满足),公式的基本等值式3、范式: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极大(小)项,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4、公式类型的判别方法(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合取范式法)5、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本章重点内容:命题与联结词、公式与解释、(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公式类型的判定、命题逻辑的推理[复习要求]1、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联结词的概念;理解用联结词产生复合命题的方法。

2、理解公式与赋值的概念;掌握求给定公式真值表的方法,用基本等值式化简其它公式,公式在解释下的真值。

3、了解析取(合取)范式的概念;理解极大(小)项的概念和主析取(合取)范式的概念;掌握用基本等值式或真值表将公式化为主析取(合取)范式的方法。

4、掌握利用真值表、等值演算法和主析取/合取范式的唯一性判别公式类型和公式等价方法。

5、掌握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疑难解析]1、公式类型的判定判定公式的类型,包括判定公式是重言的、矛盾的或是可满足的。

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真值表法,二是等值演算法。

2、范式求范式,包括求析取范式、合取范式、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关键有两点:一是准确理解掌握定义;另一是巧妙使用基本等值式中的分配律、同一律和互补律(排中律、矛盾律),结果的前一步适当使用幂等律,使相同的短语(或子句)只保留一个。

3、逻辑推理掌握逻辑推理时,要理解并掌握12个(除第10,11)推理规则和3种证明法(直接证明法、附加前提证明法和归谬法)。

例1.试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1)))()((P Q Q P P ⌝∨⌝⌝∧→→;(2))))((R Q Q P P →⌝∨→⌝∨())()(())()((:)1P Q Q P Q P P P Q Q P P ∧∧∨∧∧⌝∨⌝=∧∧∨⌝∨⌝=原式解 Q P P P Q P P Q P ∨⌝=∨⌝∧∨⌝=∧∨⌝=)()()())(())((Q P P Q Q P ∧∨⌝∨∨⌝∧⌝=)()()(Q P Q P Q P ∧∨∧⌝∨⌝∧⌝=)))((()))(((:)2R Q Q P P R Q Q P P ∨∨∨∨=→⌝∨→⌝∨解)()()()(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2.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是恒真?恒假?可满足?(1)(P ∧⌝P )↔Q(2)⌝(P →Q )∧Q(3)((P →Q )∧(Q →R ))→(P →R )解:(1) 真值表因此公式(1)为可满足。

《离散数学》总复习上课讲义

《离散数学》总复习上课讲义
不是闭式的公式在某些解释下也可能是命题. 公式类型. 换名规则与代替规则
第3章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3.2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点) 3.3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容斥原理是重点)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元素x与集合A的关系:属于xA,不属于xA 集合A与集合B的关系:习题3.2, 3.8, 3.12, 3.16
构造性二难
(AB)(AB)(AA) B 构造性二难(特殊形式)
(AB)(CD)( BD) (AC) 破坏性二难
习题1.18, 1.21, 1.17(2)。六1
注意事项1:命题
只有能确定真假(但不能可真可假)的陈述句才是 命题. 不管是正确的观点, 还是错误的观点, 都 是命题. 猜想和预言是命题, 如哥德巴赫猜想.
pq为假当且仅当 p 为真 q 为假,即 当p为假时,pq为真(不管q为真, 还是为假); 当q为真时,pq为真(不管p为真, 还是为假). 习题1.5(6)(7)
了解概念、掌握方法
真值表、命题公式类型 所有等值的含n个命题变项的公式对应同一
个n元真值函数F:{0,1}n{0,1};哑元 最小联结词组 对偶式与对偶原理 简单析取式、简单合取式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附加前提证明法、反证法
x(A(x)B)xA(x)B x(A(x)B)xA(x)B x(BA(x))BxA(x)
x(A(x)B(x))xA(x)xB(x)
x(A(x)B(x))xA(x)xB(x)
注意事项1:前束范式(重点)
设A为一个一阶逻辑公式, 若A具有如下形式 Q(11xi1Qk2)x为2…或Qkx,kBB, 则为称不A含为量前词束的范公式式, 其. 中Qi
重要的推理定律 第一组 命题逻辑推理定律代换实例 第二组 由基本等值式生成(置换规则) 第三组 xA(x)xB(x)x(A(x)B(x))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在集合{1,2,3,4}中,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有多少个?A. 4B. 8C. 16D. 32答案:B解析: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可以通过组合数公式C(n, k) = n! / [k!(n-k)!]来计算,其中n为集合的元素个数,k为子集中的元素个数。

在本题中,n=4,k=3,所以C(4, 3) = 4! / [3!(4-3)!] = 4。

2. 下列哪个命题是真命题?A. 所有偶数都是整数。

B. 所有整数都是偶数。

C. 所有整数都是奇数。

D. 所有奇数都是整数。

答案:A解析:偶数是指能被2整除的整数,因此所有偶数都是整数,选项A是真命题。

选项B、C和D都是错误的,因为并非所有整数都是偶数或奇数。

二、填空题1. 逻辑运算符“非”(NOT)的真值表是:当输入为真时,输出为______;当输入为假时,输出为真。

答案:假解析:逻辑运算符“非”(NOT)是一元运算符,它将输入的真值取反。

如果输入为真,则输出为假;如果输入为假,则输出为真。

2. 命题逻辑中,合取词“与”(AND)的真值表是:当两个命题都为真时,输出为真;否则输出为______。

答案:假解析:合取词“与”(AND)是二元运算符,只有当两个命题都为真时,输出才为真;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命题为假,则输出为假。

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等价关系,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等价关系是定义在集合上的一个二元关系,它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例如,考虑整数集合上的“同余”关系。

对于任意整数a,b,如果a和b除以同一个正整数n后余数相同,则称a和b模n同余。

这个关系是自反的(a同余a),对称的(如果a同余b,则b同余a),并且是传递的(如果a同余b且b同余c,则a同余c)。

2. 什么是图的连通性?一个图是连通的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答案:图的连通性是指在无向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路径。

一个图是连通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图中的任意两个顶点v和w,都可以通过图中的边相互到达。

(完整word版)离散数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完整word版)离散数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离散数学》期末复习大纲(完整版)(含例题和考试说明)一、命题逻辑[复习知识点]1、命题与联结词(否定¬、析取∨、合取∧、蕴涵→、等价↔),复合命题2、命题公式与赋值(成真、成假),真值表,公式类型(重言、矛盾、可满足),公式的基本等值式3、范式: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极大(小)项,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4、公式类型的判别方法(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合取范式法)5、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本章重点内容:命题与联结词、公式与解释、(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公式类型的判定、命题逻辑的推理[复习要求]1、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命题联结词的概念;理解用联结词产生复合命题的方法.2、理解公式与赋值的概念;掌握求给定公式真值表的方法,用基本等值式化简其它公式,公式在解释下的真值。

3、了解析取(合取)范式的概念;理解极大(小)项的概念和主析取(合取)范式的概念;掌握用基本等值式或真值表将公式化为主析取(合取)范式的方法.4、掌握利用真值表、等值演算法和主析取/合取范式的唯一性判别公式类型和公式等价方法。

5、掌握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疑难解析]1、公式类型的判定判定公式的类型,包括判定公式是重言的、矛盾的或是可满足的。

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真值表法,二是等值演算法。

2、范式求范式,包括求析取范式、合取范式、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关键有两点:一是准确理解掌握定义;另一是巧妙使用基本等值式中的分配律、同一律和互补律(排中律、矛盾律),结果的前一步适当使用幂等律,使相同的短语(或子句)只保留一个.3、逻辑推理掌握逻辑推理时,要理解并掌握12个(除第10,11)推理规则和3种证明法(直接证明法、附加前提证明法和归谬法). 例1.试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1)))()((P Q Q P P ⌝∨⌝⌝∧→→;(2))))((R Q Q P P →⌝∨→⌝∨())()(())()((:)1P Q Q P Q P P P Q Q P P ∧∧∨∧∧⌝∨⌝=∧∧∨⌝∨⌝=原式解Q P P P Q P P Q P ∨⌝=∨⌝∧∨⌝=∧∨⌝=)()()())(())((Q P P Q Q P ∧∨⌝∨∨⌝∧⌝=)()()(Q P Q P Q P ∧∨∧⌝∨⌝∧⌝=)))((()))(((:)2R Q Q P P R Q Q P P ∨∨∨∨=→⌝∨→⌝∨解)()()()(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2.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是恒真?恒假?可满足?(1)(PP )Q (2)(P Q)Q (3)((P Q)(Q R ))(P R) 解:(1) 真值表 P QP P P (P P)Q 0 01 0 1 0 11 0 0 1 00 0 1 1 1 0 0 0因此公式(1)为可满足.(2) 真值表P Q P Q (P Q) (P Q)Q0 0 1 0 00 1 1 0 01 00 1 01 1 1 0 0因此公式(2)为恒假。

离散数学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密码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离散数学中的部分重要知识点。

一、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例 1:设集合 A ={1, 2, 3, 4},B ={3, 4, 5, 6},求 A ∪ B 和 A∩ B。

解:A ∪ B ={1, 2, 3, 4, 5, 6},A ∩ B ={3, 4}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等。

并集是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去掉重复的元素;交集是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知识点:集合的基本运算规则1、交换律:A ∪ B = B ∪ A,A ∩ B =B ∩ A2、结合律:(A ∪ B) ∪ C = A ∪(B ∪ C),(A ∩ B) ∩ C = A ∩ (B ∩ C)3、分配律:A ∩ (B ∪ C) =(A ∩ B) ∪(A ∩ C),A ∪(B ∩C) =(A ∪ B) ∩ (A ∪ C)二、关系关系是集合元素之间的某种联系。

例 2:设集合 A ={1, 2, 3},R 是 A 上的关系,R ={(1, 1),(1, 2),(2, 2),(2, 3),(3, 3)},判断 R 是否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解:R 具有自反性,因为对于 A 中的每个元素 a,都有(a, a) ∈ R;R 不具有对称性,因为(1, 2) ∈ R 但(2, 1) ∉ R;R 具有传递性,因为(1, 2) ∈ R 且(2, 3) ∈ R ,同时(1, 3) ∈ R 。

知识点:1、自反关系:对于集合中的每个元素 a,都有(a, a) ∈ R 。

2、对称关系:若(a, b) ∈ R ,则(b, a) ∈ R 。

3、传递关系:若(a, b) ∈ R 且(b, c) ∈ R ,则(a, c) ∈ R 。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例 3:设函数f: R → R ,f(x) = x^2 ,求 f(-2),f(0),f(3)。

离散数学谓词复习和习题例题讲解

离散数学谓词复习和习题例题讲解

S
W
U
S T
1. 对于全称量词,刻划其对应个体域的特性谓词 作为蕴涵的前件加入。 2. 对于存在量词,刻划其对应个体域的特性谓词
作为合取式之合取项加入。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38-4
C
S
|
原子公式和谓词演算的合式公式
定 义 6.7 : 设 P(x1,x2,x3,...xn) 是 n 元 谓 词 , t1,t2,t3,...tn是项,则P(t1,t2,t3,...tn)是原子 谓词公式,简称原子公式。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38-14
C
S
|
二、有关存在指定规则ES的正确使用 (x)G(x)G(c)
③成立的条件是:
1. x是G(x)中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量。在G(x)中,变元x的 每一次自由出现都用相同的个体常量c代入。 2. c是使G(x)为真的特定的个体常量。 3. G(x)中除x以外,若还有其它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量时, 则不能使用此规则。
(1)施行的对象不同:改名规则是对约束变元施行, 代入规则是对自由变元施行; (2)施行的范围不同:改名规只可以只对公式中的一 个量词及其辖域内施行,即只对公式的一个子公式施行; 而代入规则必须对整个公式同一个自由变元的所有自由 出现同时施行,即必须对整个公式施行; (3)施行后的结果不同:改名后,公式含义不变,因 为约束变元只改名为另一个个体变元,约束关系不改变, 约束变元不能改名为个体常量;代入后,不仅可用另一 个个体变元进行代入,并且也可用个体常量去代入,从 而使公式由具有普遍意义变为仅对该个体常量有意义, 即公式的含义改变了。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38-11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38-5

离散数学运算法则及例题

离散数学运算法则及例题

第一章命题逻辑1,否定1) 幂等律 p ∧ p ⇔ p2) 交换律 p ∧ q ⇔ q ∧ p3) 结合律( p ∧q)∧ r ⇔ p ∧ (q ∧ r )4) 零律 p ∧ F ⇔ F5) 同一律 p ∧ T ⇔ p6) 否定律 p ∧¬ p ⇔ F3,析取(+)1) 幂等律2) 交换律3) 结合律4) 同一律5) 零律6) 否定律7) 吸收律8) 分配律9) 德、摩根律4,蕴含P→ Q读作“P蕴含Q”,“如果P则Q”,“当P,则Q”,“P是Q的充分条是Q的充要条件”。

1.1) 交换律2.2) 结合律3.说明:1)↔是逻辑联结词,而⇔是公式关系符。

A、B是命题,A ↔B仍是命题,而A ⇔ B不是命题。

(2) P、Q两命题,没有内在联系 P ↔Q 仍有意义。

例:2+2=5的充要条件是太阳从西边升起。

该命题为真几个重要定理⏹ 1.若A ⇒ B, B ⇒ C,则A ⇒ C.传递性⏹ 2. A ⇔ B的充要条件是A ⇒ B且B ⇒ A(逻辑等价的另一种定义)其他的连接词符号⏹或非词符号⏹定理: A↓B等价于¬(AVB)⏹定理:{↓}是功能完备集⏹与非词符号⏹定理:A↑B等价于¬(A∧B)⏹定理:{↑}是功能完备集⏹异或词符号⏹举例说明:周末,我或者在北京或者在上海⏹定理:A异或B等价于¬(A↔B)第二章谓词逻辑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US 全称指定规则(消去量词)UG 全称推广规则对命题量化(添加量词)ES 存在指定规则(消去量词)EG 存在推广规则(添加量词)第三章集合第四章关系(R ◦ S)(R·S)2=(R·S)·(R·S)= R·(S·R)·SR-1⏹逆运算的性质⏹定理:设R和S均是A到B的关系,则⏹(1)(R-1)-1=R,⏹(2)(R∪S)-1=R-1∪S-1,⏹(3)(R∩S)-1= R-1∩S-1,⏹(4)(R-S)-1=R-1-S-1,⏹(5)(~R)-1=~(R-1),(A×B)-1=B×A⏹(6)ФA-1=ФA,EA -1 =EA, IA -1 = IA⏹(7)R=S iff R-1=S-1。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集合A={1,2,3},集合B={2,3,4},则A∩B等于:A. {1,2,3}B. {2,3}C. {1,4}D. {3,4}答案:B2. 以下哪个命题是真命题?A. 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B. 有些天鹅不是白色的。

C. 所有天鹅都不是白色的。

D. 没有天鹅是白色的。

答案:B3. 函数f: A→B的定义域是A,值域是B,那么f是:A. 单射B. 满射C. 双射D. 既不是单射也不是满射答案:D4. 逻辑表达式(p∧q)→r的逆否命题是:A. ¬r→¬(p∧q)B. ¬r→¬p∨¬qC. r→(p∧q)D. ¬r∧¬p∨¬q答案:B5. 有限集合A={a, b, c}的子集个数为:A. 3B. 4C. 7D. 8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如果一个关系R在集合A上是自反的,那么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a,都有___________。

答案:(a, a)∈R2. 命题逻辑中,合取(AND)的逻辑运算符用___________表示。

答案:∧3. 在图论中,一个连通图是指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___________。

答案:路径4. 集合{1, 2, 3}的幂集包含___________个元素。

答案:85. 如果一个函数f是单射,那么对于任意的x1, x2∈A,如果f(x1)=f(x2),则x1___________x2。

答案:=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证明: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r的充分条件,则p是r的充分条件。

证明:假设p成立,由于p是q的充分条件,所以q成立。

又因为q是r的充分条件,所以r成立。

因此,p成立可以推出r成立,即p是r的充分条件。

2. 给定一个有向图,其中包含顶点A、B、C、D,边为(A, B),(B, C),(C, D),(D, A),(A, C)。

《离散数学(第三版)》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含例题(呕心沥血整理).doc

《离散数学(第三版)》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含例题(呕心沥血整理).doc
5、理解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 的概念,学握等价类的求法和 偏序关系做哈斯图的方法,极 人/小元、最人/小元、上/卜•界、 最小上界、最人下界的求法。
6、理解函数概念:函数、函 数相等、复介畅数和反畅数。
7、理解单射、满射、双射等 概念,学握其判别方法。 [木章重点习题]
P25,1;P32〜33, 4, 8, 10;P43,2, 3, 5;
2、考核试卷题量分配
试卷题量在各部分的分 配是:集合论约i'40% ,数理 逻辑约占40%,
设R是篥合A上的二元 关系,如果关系R同时 具有性.对称性
和性,则称R是
等价关系。
命题公式G=(PaQ)->R,则G共冇个
不同的解释;把G在其 所有解释下所取真值列 成一个表,称为G的;解
释(「P, Q, ->R)或(0,
(al9a2)e R. \a2,a3)e R,,则(R。如若(a,b)w R,R ,
则有,且(b,b)w R。
R=心)血2)伽)‘(3,4),(4,4啊織劇命题与联
念的基础上,主要掌握闭包的 求法。关键是熟记三个定理的 结论:定理2 ,
=R5a;定理3,s(R)=R o R ';定理4,
n
推论/(/?) =Ijx。
1 , 0)使G的真值 为,
设G二(P, L)是图.如 果G是连通的,并 口,则G
是树。如果根树T的每 个点V最多有两棵子树, 则称T
为O
[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 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
1.由集合运算定义,下列 各式正确的冇
()O
A.XcXuY
B.XoXuY
C.XcXnY
D.YcXnY
2.设Rp R?是集合A={a, b, c, d)±的两个关系,其中Ri={ (a. a) , (b, b) , (b, c) , (d, d)), R2={ (a, a) , (b, b),

离散数学自然数和归纳法概念和例题讲解

离散数学自然数和归纳法概念和例题讲解
ii) 假设Q(i) 为真(i i0),即对于任意i i0,j j0,P (i, j)为 真
则对于任意j j0,P( i+1, j) 为真,即 Q (i+1)为真。 由 i) 和 ii) 可知,对于任意i i0 ,Q (i) 皆真。 所以,对于任意i i0,j j0, P (i, j) 为真。
P1:0∈ N ;
P2:若 n∈ N ,则有唯一的后继 n+∈ N ; P3:若 n∈ N ,则 n+ ≠ 0; P4:若 n, m∈N 且 n+ = m+, 则 n = m;
P5:若 S N 满足 i) 0∈S ii) 如果 n∈S,则 n+∈S
则 S=N。
(归纳原理)
证明: P1,P2 和 P5 分别为自然数集 N 归纳定义法的 i), ii) 和 iii)。 P3 可以从引理 1 的 v) 直接推导出来。 P4:若 n, m N 且 n+ = m+然数,比它小的 自然数总是有穷个,并且 0 ∈ 1 ∈ 2 ∈ 3 ∈ ……
……
0 1 2 3
Peano公理(5)的极小化就是自然数集合定义中的极小化, 是数学归纳法的基础。下面给出一个等价的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第一数学归纳法): 设 P (n) 是自然数集合上的性质(或 谓词), 如果能证明 1) P(0) 是真; 2) 对任何 n∈N, P (n) P (n+ )。 则对所有 n∈N, P (n) 为真。
数学归纳法是论域为自然数集合的推理规则,可形式 表达如下:
P(0) (n) ( P(n) P(n+1) ) (n) P(n)
设k是某个自然数,如果要证明谓词P(x)对所有x≥k的自 然数成立,则上述原理可写成:
P(k) (n)(nk P(n)P(n+1)) (x)(xkP(x))

离散数学问题详解版(全)

离散数学问题详解版(全)

第一章命题逻辑内容:命题与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的根本概念,真值表、根本等价式与永真蕴涵式,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中常用的直接证明、条件证明、反证法等证明方法。

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命题、联结词、复合命题、命题公式与其解释的概念。

2.熟练掌握常用的根本等价式与其应用。

3.熟练掌握〔主〕析/合取X式的求法与其应用。

4.熟练掌握常用的永真蕴涵式与其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5.熟练掌握形式演绎的方法。

教学重点:1.命题的概念与判断2.联结词,命题的翻译3.主析〔合〕取X式的求法4.逻辑推理教学难点:1.主析〔合〕取X式的求法2.逻辑推理1.1.1 命题的概念数理逻辑将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作命题。

1.1.2 命题的表示命题通常使用大写字母A,B,…,Z或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 i,[10],R等,例如A1:我是一名大学生。

A1:我是一名大学生.[10]:我是一名大学生。

R:我是一名大学生。

(1) P↑P⇔﹁〔P∧P〕⇔﹁P;〔2〕〔P↑Q〕↑〔P↑Q〕⇔﹁〔P↑Q〕⇔ P∧Q;〔3〕〔P↑P〕↑〔Q↑Q〕⇔﹁P↑﹁Q⇔ P∨Q。

〔1〕P↓P⇔﹁〔P∨Q〕⇔﹁P;〔2〕〔P↓Q〕↓〔P↓Q〕⇔﹁〔P↓Q〕⇔P∨Q;〔3〕〔P↓P〕↓〔Q↓Q〕⇔﹁P↓﹁Q⇔﹁〔﹁P∨﹁Q〕⇔P∧Q。

1.3 命题公式、翻译与解释1.3.1 命题公式定义命题公式,简称公式,定义为:〔1〕单个命题变元是公式;〔2〕如果P 是公式,如此﹁P是公式;〔3〕如果P、Q是公式,如此P∧Q、P∨Q、P→Q、 P↔Q 都是公式;〔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的应用(1) 、(2)、(3) 所得到的包括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公式。

例如,下面的符号串都是公式:〔〔〔〔﹁P〕∧Q〕→R〕∨S〕〔〔P→﹁Q〕↔〔﹁R∧S〕〕〔﹁P∨Q〕∧R以下符号串都不是公式:〔〔P∨Q〕↔〔∧Q〕〕〔∧Q〕1.3.2 命题的翻译可以把自然语言中的有些语句,转变成数理逻辑中的符号形式,称为命题的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25
S
W
U
S T
C
S
| 例 设 G=(P→Q)R , 求出它的主析 取范式和主合 取范式。
S
W
U
S T
解:首先列出其 真值表如下: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P→Q (P→Q)R 0 1 0 1 1 1 0 1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1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5
C
S
|
1) 2) 3) 4)
命题的分类
具有确切真值的陈述句称为命题 明年国庆节是晴天。 地球外的星球上也有人 1+1=10。 x+y>0。
S
W
U
S T
一般来说,命题可分两种类型: 1) 原子命题(简单命题):不能再分解为更为简单命题 的命题。 2) 复合命题: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命题的命题。而且 这些简单命题之间是通过如“或者”、“并且”、
S
W
U
S T
题变元的否定之析取, 称为基本和。
•有限个基本积的析取式称P15)
最简析取范式和最简合取范式:运算符号最少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18
C
S
|
结 论
从上述定义和例子可以得出如下 关系:
S
W
U
S T
1. 单个的命题变元和一些命题变元的否定是一 个基本和、基本积、析取范式、合取范式。 2. 单个的基本和是合取范式、若省略最外层括 号,单个的基本和也是析取范式 3. 单个的基本积是析取范式 , 若省略最外层括 号,单个的基本积也是合取范式 4. 析取范式、合取范式仅含联结词┐、∧、∨, 且┐仅出现在命题变元前。
温 故 而 知 新 ! 71--7
C
S
|
一些重要的全功能联结词集合
1) {┐,∨},{┐,∧}可以构成功能联结词 集合。使用上述全功能联结词集合表达的命 题公式类的系统常称为Boole代数系统
S
W
U
S T
2) {┐,→}也可构成全功能联结词集合。该
全功能联结词集合在研究逻辑系统的演绎与
推理,以及在程序系统的研究中经常遇到。
温 故 而 知 新 ! 71--11
C
S
|
恒等式的记忆 牌 输 毛 立 等 运 归 排中律 输出律 矛盾律 逆反律 等值表达式 蕴含表达式 归缪律 焦 急 又 等 得 丰 收 交换律 结合律 双否定 等幂律 德.摩根定律 分配律 吸收律
S
W
U
S T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12
C
S
|
机却可“计算”公式GH是否是永真公式。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13
C
S
|
永真蕴含式
如果A→B是一永真式, 那么称为永真蕴含式, 记 为A B, 读做“A永真蕴含B”。 设G,H是两个公式,称H是G的逻辑结果(或称G蕴涵H)当 且仅当对任意解释I,如果I满足G,则I也满足H。将G蕴 涵H记为GH。此时G称为前提,H称为结论。
“不”、“如果 ... 则 ...” 、“当且仅当”等这样
的关联词和标点符号复合而构成一个复合命题。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6
C
S
|
联结词 记号 记法
命题联结词
与非: P↑Q= ┐(P∧Q)
读法
或非: P↓Q= ┐ (P∨Q) 排斥或(异或): P⊕Q = ┐(P Q) = P∧ ┐ Q∨ ┐ P∧ Q 蕴含否定: P → Q= ┐(P→Q)
71--26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C
S
| 1. 将极小项全部进行析取后,可得到相应的主 析取范式: G=(P→Q)R =(┐P∧┐Q∧R)∨(┐P∧Q∧R) ∨(P∧┐Q∧┐R)∨(P∧Q∧R) 2. 将极大项全部进行析取后,可得到相应的主 合取范式: G=(P→Q)R = (P∨Q∨R)∧(P∨┐Q∨R) ∧(┐P∨Q∨┐R)∧(┐P∨┐Q∨R)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20
C
S
|
极小项和极大项
定义 1.3 -4 在n个变元的基本积中, 若每一个变元与其否 定不同时存在,而两者之一必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 , 则 这种基本积叫极小项。
S
W
U
S T
定义 1.3 -6 在n个变元的基本和中, 若每一个变元与其
否定不同时存在, 而二者之一必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 , 则这种基本和叫极大项。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19
C
S
|
求一个命题公式的范式步骤如下:
S
W
U
S T
( 1 )利用等价公式中的等价式和蕴涵式将公 式中的→、用联结词┐、∧、∨来取代; (2)利用德摩根定律将否定号┐移到各个命 题变元的前端; ( 3 )利用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等幂律、 交换律等将公式化成其等价的析取范式和合取 范式。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21
C
S
|
对应情况如下: ┐P∧┐Q∧┐R ——0 0 0——0
S
W
┐P∧┐Q∧ R
┐P∧ Q ∧┐R ┐P∧Q∧R P∧┐Q∧┐R P∧┐Q∧R P∧Q∧ ┐R P∧Q∧R XDC
——0 0 1——1
——0 1 0——2 ——0 1 1——3 ——1 0 0——4 ——1 0 1——5 ——1 1 0——6 —1 1 1—7
温 故 而 知 新 ! 71--4
XDC
C
S
|
命题逻辑
S
W
U
S T
命题逻辑也称命题演算,或语句逻辑。它 研究以命题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前提和结论之 间的可推导关系,研究什么是命题?如何表 示命题?如何由一组前提推导一些结论? 命题逻辑的特征: 在研究逻辑的形式时,我们把一个命题只分 析到其中所含的命题成份为止,不再分析下 去。不把一个简单命题再分析为非命题的集 合,不把谓词和量词等非命题成份分析出来。
(PQ)也是命题公式;
4. 命题公式仅由有限步使用规则1-3后产生的
结果。该公式常用符号G、H、…等表示。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9
C
S
| 公式G1称为永真公式(重言式),如果在它的所有
S
W
解释之下都为“真”。
设A: A(P1, P2, …, Pn), B: B(P1, P2,…, Pn)

” 与“”的区别
首先,双条件词“ ”是一种逻辑联结词,
S
W
公式GH是命题公式,其中“”是一种逻辑运
算, GH的结果仍是一个命题公式。而逻辑等价
U
S T
“ ”则是描述了两个公式 G 与 H 之间的一种逻辑
等价关系, G H 表示“命题公式 G 等价于命题公式 H”,G H 的结果不是命题公式。 其次,如果要求用计算机来判断命题公式 G 、 H是否逻辑等价,即 G H那是办不到的,然而计算
C
S
|
2016年2月17日星期三
S
W
温故而知新!
U
S T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1
C
S
|
数理逻辑
S
W
U
S T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2
C
S
|
数理逻辑研究内容
第二章 第一章 第三章 第四章
S
W
U
S T
在教材 中体现 不多
第五章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3
C
S
|
1) 2) 3) 4)
S
W
U
S T
永真蕴含式可用真值表证明,但也可用以下办法证明:
(1) 假定前件是真, 若能推出后件是真, 则此蕴含式是真。
(2) 假定后件是假, 若能推出前件是假, 则此蕴含式是真。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14
C
S
|
“”与“→”的区别
1. “→”仅是一般的蕴涵联结词,G→H的结果 仍是一个公式,而“”却描述了两个公式G, H之间的一种逻辑蕴涵关系,GH的“结果”, 是非命题公式; 2. 用计算机来判断 GH 是办不到的,然而计算 机却可“计算”公式G→H是否为永真公式。
(1). 求主析取范式 从真值表知,选出公式的真值结果为真的 所有的行,在这样的每一行中,找到其每一个 解释所对应的极小项,将这些极小项的析取即 可得到相应的主析取范式。 (2). 求主合取范式 从真值表知,选出公式的真值结果为假的 所有的行,在这样的每一行中,找到其每一个 解释所对应的极大项,将这些极大项的合取即 可得到相应的主合取范式。
XDC
温 故 而 知 新 ! 71--27
S
W
U
S T
C
S
|
2、公式转换法
(1)利用等价公式中的等价式和蕴涵式将公式中的→、 用联结词┐、∧、∨来取代; (2)利用德 摩根定律将否定号┐移到各个命题变元 的前端; (3)利用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等幂律、交换律 等将公式化成其等价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4)在析取范式的短语和合取范式的子句中,如同一 命题变元出现多次,则将其化成只出现一次。 (5)去掉析取范式中所有永假式的短语和合取范式中 所有永真式的子句,即去掉短语中含有形如P∧┐P的 子公式和子句中含有形如P∨┐P的子公式。 XD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