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素质训练要素
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
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
力量素质练习方法有:
静力练习
(1)对抗性静力练习:根据发展某一部位肌肉的需要,确定一定的姿势,身体姿势保持不变,用极限力量对抗固定的物体。
(2)负重静力练习:根据发展某一部位肌肉的需要,确定一定的姿势,身体姿势保持不变,负一不定重量练习。
(3)慢速力量练习:动作速度很慢,不借助反弹和惯性,靠肌肉的紧张收缩完成。
效果非常好。
动力练习
(1)绝对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85%--100%练习,次数:1—3次,组数:6—10组。
(2)速度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65%--80%练习,次数:5—15次,组数:4—6组。
(3)力量耐力: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40%--60%练习,次数:15—30次,组数:2—4组。
力量素质及训练技巧
力量素质及训练技巧力量素质及训练技巧【导言】力量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至关重要的素质之一。
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竞技运动角度来看,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力量素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训练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提升自己的力量水平。
【正文】一、力量素质的重要性力量素质是人体在完成各种活动时所需的肌肉收缩能力,是人体肌肉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拥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可以不仅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还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改善身体姿势以及增加基础代谢率。
力量还与骨密度和肌肉质量密切相关,对促进骨骼健康和提高身体机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力量训练可以通过自重训练、器械训练或者混合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
对于初学者来说,自重训练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比如俯卧撑、深蹲和引体向上等。
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人来说,可以逐渐引入一些器械训练,如哑铃、杠铃和弹力带等。
2. 控制训练强度和数量力量训练时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重量和次数。
通常情况下,每组重复8-12次,进行2-4组可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切忌贪多嚼不烂,同时要给肌肉充分恢复的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3. 注重全身均衡发展力量训练时要注重全身均衡发展,避免只锻炼某个局部肌肉。
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综合性的训练动作,如深蹲、硬拉和卧推等,来同时训练多个肌肉群。
4. 渐进增加训练量力量训练应该是一个渐进增加的过程。
可以通过逐渐增加重量、次数和组数的方式来提高训练强度,并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复杂度。
同时要注意适度休息,保证肌肉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和恢复。
三、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1. 动作要规范力量训练时动作要规范、姿势正确,避免因错误的动作造成伤害。
可以请教专业教练或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学习正确的训练姿势。
2. 注意呼吸方式在力量训练时要注意呼吸方式,通常是在下降阶段吸气,在上升阶段呼气,保持呼吸平稳有力。
3. 避免过度训练力量训练并非越多越好,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二)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发展健美操运动员最大力量有两个途经...
(二)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发展健美操运动员最大力量有两个途经,一是依靠肌肉协调能力改善和提高,二是通过增大肌肉体积来实现。
而力量素质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这四种力量的发展上。
1、相对力量训练相对力量是指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来到力量。
它主要反映运动员的绝对力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由于竞技健美操是抵抗重力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大的最大力量,体重又不能过大。
因此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是以相对力量来衡量。
最大力量的增长主要通过提高肌肉的协调功能来实现,使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提高肌仟维收缩的同步程度,改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
相对力量训练应安排大强度,少重复次数和相对多组数的练习。
一般采用自身最大力量的85%以上大负荷强度,每组1-4次。
不能低于60%的中强度练习,如果负荷强度小,参加工作的运动单位少,不利于刺激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时工作,最大力量的增长的效果就低。
强度越大,重复次数相应减少,练习组数的确定应以不降低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为宜。
每一动作速度适当快些,可控制一定时间内完成,每组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训练中应注意:(1)大强度训练应有一个准备阶段,负荷强度应逐步加大,在少年训练中,先以最大负荷的40%强度开始,当每组增加到12次后,应及时提高负荷的强度。
(2)在成年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大负荷强度练习中可适当安排极限强度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肌仟维工作同步化,发展最大意志紧张能力来提高最大力量。
练习安排应交替使用各肌群,有利于更快恢复肌肉疲劳,提高运动员整体的肌肉力量水平。
2、速度力量训练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是速度和力量的结合。
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是通过提高肌肉用力的能力以及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来提高的,而力量的决定因素是肌肉收缩速度,提高力量是提高速度力量的有效途经。
其代表性训练是爆发力训练。
在竞技健美操中速度力量常表现为爆发力,如弹跳力、手臂推起力、操化动作的爆发力,腰腹收缩力等。
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
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
要提高力量素质,可以采取以下练习方法:
1. 重量训练:进行重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可以选择使用哑铃、杠铃或
机械器械进行练习,例如深蹲、硬拉、卧推等。
要注意逐渐增加负荷和保持正确的姿势。
2. 身体力量训练:进行一些可以全身参与的练习,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倒立撑等。
这些练习可以锻炼多个肌肉群,提高整体力量。
3. 爆发力训练: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训练方法,如跳跃、冲刺、爬山等。
这些训练可以
提高肌肉迅速发力的能力,增强爆发力。
4. 核心训练: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如腹部、背部和臀部肌肉。
这些肌肉群是支撑整
个身体的关键,也是提高力量素质的重要部分。
可以进行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练习。
5. 柔韧度训练:保持灵活性和柔韧度是提高力量素质的必要条件。
进行一些拉伸、瑜伽、拳击操等练习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度。
练习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正确使用器械、保持正确姿势和适当休息。
此外,
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生长。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知识讲解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释义(一)力量素质的定义: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肌肉工作时以收缩产生的拉力克服阻力。
肌肉工作所克服的阻力包括外部和内部阻力。
外部阻力,如物体重量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等;内部阻力,如肌肉的粘滞性,各肌肉间的对抗力,主要来源于运动器官,如骨骼、肌肉、关节囊、韧带、腱膜、筋膜等组织的阻力。
(二)力量素质的分类: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依力量素质与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依完成不同体育或活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1、绝对力量:是指肌肉中总的和所能表现出来的尽最大可能的力量潜力。
它可用电刺激测量,也可用肌肉生理横断面来评定。
2、相对力量:是指将几种力量(向心力、等长性力量、离心力)相对与练习者自身体重作一比较。
相对力量即每公斤或每磅自身体重上发挥的最大力量,它用于比不同个体之间力量的能力差异。
3、最大肌肉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抵抗无法克服阻力过程中所表现出俩的最高力值。
4、快速力量:是指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和尽可能高地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在日常训练中常常使用“爆发力”一词,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嘴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
5、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静力性或动力性的工作形式在抗大负荷过程中抵抗疲劳的能力。
6、起动力量:是指肌肉从产生张力的瞬间的尽快的速度发展尽可能高的力量的能力。
起动力量也可理解为50毫秒之后就能达到较高力值的能力。
二、影响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一)、肌肉的工作形式1、等长收缩或静止收缩:当肌肉产生的张力仅能克服一定的阻力使身体某一部位保持不动,便说收缩是等长收缩或静止收缩。
2、等张收缩: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在生理学上称为等张收缩。
向心收缩:当肌肉产生的张力足以克服阻力,致使肌肉明显缩短,造成身体一定部位移动时,称为向心收缩;离心收缩:一定的阻力克服肌肉张力致使肌肉实际上被拉长时,便说肌肉处于离心收缩。
小学体育与健康六年级《力量素质体能训练》教学设计
《力量素质体能训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选择和创新学习。
以“激趣导入、实践与体验、身心调整”为主线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我运动的参与中,体验运动、创造和合作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力量素质是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同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都是身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在《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的教学内容中,提高力量素质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练习方法,增强学生的上下肢的力量,让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易激发,对游戏也情有独钟,但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弱。
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兴趣性、竞争性较强的组织教学方法,变换练习方式及要求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有成功的体验并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四、教学目标1.运动能力:通过组织教学,能够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上肢力量的练习方法;2.健康行为:通过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进一步增强其综合体质;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上、下肢力量练习的方法难点:使用正确的动作和方法进行上、下肢力量练习。
六、教法和学法1.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集体带练法、纠错法、激励评价法等方式进行教学。
2.在学法设计上,采用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游戏、比赛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得到锻炼,体验快乐。
七、场地与器材田径场八、安全措施1.课前检查场地与器材安全;2.充分热身,防止运动伤害;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注意做到观察全场,防止学生练习时发生安全事故。
九、体育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分享并练习本课内容。
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力量素质是指一个人在身体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和锻炼,使得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和神经系统的配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更好的运动表现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下面将介绍一些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首先,有氧运动是发展力量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行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持久力,从而为力量训练打下基础。
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促进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供氧能力,为力量训练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次,力量训练也是发展力量素质的重要途径。
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引体向上、深蹲等动作,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适量的负荷,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损伤。
此外,均衡饮食也是发展力量素质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保证身体的能量供应和营养需求。
另外,科学的休息和恢复也是发展力量素质的关键。
在进行力量训练后,需要给予肌肉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连续剧烈训练导致肌肉疲劳和受伤。
在休息和恢复时,可以进行按摩、拉伸等放松训练,帮助肌肉恢复并减轻疲劳。
最后,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发展力量素质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克服困难和挑战。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增强对训练的耐力和毅力,提高训练的效果。
综上所述,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均衡饮食、科学休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力量素质,提升身体素质,为更好的运动表现和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1、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手段:虽然各种不同力量素质均有其各自的练习手段,但力量素质训练也有一些共同的练习形式,现分述如下:A、负重抗阻力练习:这种练习主要依靠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次数刺激机体发展力量素质,如运用杠铃、哑铃、壶铃等进行的练习。
B、对抗性练习:这种练习的双方力量要相当,依靠对方不同肌肉群的相互对抗来发展力量素质,如双人弓步对推手、双人弓步对拉手、坐姿双人静悄悄蹬腿等。
此练习既不需任何器械设备,又能提高练习者的兴趣。
C、克服弹性阻力练习:这种练习是利用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的阻力来发展力量素质。
如使用拉力器、握力器、拉橡皮条等。
D、克服自身体重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是由人体四支的远端支撑来完成的,迫使肌体局部部位来承受体重,促使其力量得到发展,如引步向上、单腿蹲、倒立推起、纵跳等。
2、力量素质训练方法:A、最大力量训练方法:最大力量的增长主要有三个途径,一个是依靠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改善;再一个是增加肌肉体积;第三个是完善运动技巧。
发展最大力量最常用的手段是负重抗阻练习,其基本要求是:强度:负荷强度以负荷的重要为指标,通常采用本人最大负荷量的三分之二(即60%-80%)以上进行负荷练习,有基础或适应性较强的队员也可穿插负荷量为90%-100%的负荷练习。
重复次数与组数:重复练习的次数和组数与负荷强度有很大关系,负荷强度大,重复练习次数就少,反之就多。
发展最大力量以练习重复次数1-3次为宜,在多数情况下应采用8-12次的重复次数。
一般来讲一次训练课可安排10-12组的练习,且练习的速度不宜过快,但最重要的是要根据练习者的实际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练习。
组间间隙时间:一般每组间隙时间为3-5分,组间休息时可让队员做一些轻微的放松活动。
B、相对力量训练方法:相对力量的提高主要是依靠肌肉内协调功能来实现的,其基本要求是:强度:负荷强度必须大,通常采用85%以上的强度,从而动员肌肉中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以此来提高肌肉内协调功能的水平。
力量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力量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一、引言力量素质训练是体育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必备手段。
但是,力量素质训练需要注意很多事项,否则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饮食、锻炼、休息等方面详细介绍力量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二、饮食1. 合理搭配饮食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运动员需要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
因此,应该合理搭配饮食,并且定时进食。
建议运动员每天进食5-6次,每次进食间隔3-4小时。
2. 控制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使得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脂肪作为能源。
因此,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应该控制糖分摄入。
3. 补充足够蛋白质蛋白质是肌肉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应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建议运动员每天摄入每公斤体重1.5克的蛋白质。
三、锻炼1.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应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2.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运动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强度、时间和频率等。
3. 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应该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避免受伤。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地进行某项训练,请咨询专业教练。
四、休息1. 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身体需要足够的恢复时间来修复肌肉组织。
因此,一定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
2.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会影响到下一次训练。
因此,应该避免过度疲劳。
3. 睡眠质量要好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恢复非常重要。
建议运动员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五、总结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必备手段,但是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本文从饮食、锻炼、休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力量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希望运动员们能够认真遵守这些注意事项,健康地进行力量素质训练。
素质力量训练教案
素质力量训练教案
素质力量训练教案
一、训练目标
通过本次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力量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二、训练内容
热身活动: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准备接下来的训练。
力量训练: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团队协作训练:进行团队协作训练,如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培养:通过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训练步骤
开始热身活动,进行适当的跑步、跳绳等运动。
进行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每个动作进行3-4组,每组8-12次。
进行团队协作训练,如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进行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训练注意事项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
在团队协作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在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培养中,要注意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训练总结
通过本次素质力量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力量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了增强。
同时,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激发。
在今后的训练中,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谈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
谈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力量是射箭技术的坚实基础,肌肉力量储备、核心稳定力量以及耐力是射箭质量的保证。
本文对射箭力量训练的要求和训练规律做了一个整合性探讨,以期为射箭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一、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射箭运动是一项通过运动员身体的肌肉力量对弓用力,使弓产生弹力,撒放后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快速射出的一项运动,力量是射箭运动质量的坚实基础。
射箭的动作结构由站立、举弓、开弓、瞄准、继续用力、撒放等环节组成,举弓阶段三角肌与躯干、腿部肌肉静止收缩支撑用力;开弓阶段腿部、臀部和躯干部肌肉静止收缩用力,三角肌后束、背阔肌与斜方肌动力收缩用力;固势阶段所有的开弓的肌肉系统由动力收缩转换为静力收缩用力;撒放阶段浅屈肌和指总伸肌协调配合用力。
这些过程是肌肉克服外力如弓的弹力和本身重力,克服内力如关节加固力、肌肉粘滞力的用力过程,肌肉的力量储备即肌肉的收缩能力对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起基本的保证作用。
开弓时持弓臂向前作用于弓把,拉弓臂向后作用于弓弦,这一对平衡力控制不好直接影响命准的精度,协调好肌肉的紧张和放松,保证动作的平衡、稳定是精确命中的关键;发射之前上肢的勾弦指、推弓臂、拉弓臂,身体的躯干部位、下肢等有一等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肌肉处于持续紧张收缩状态,肌肉耐力在射箭运动员的体能结构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分析射箭运动对肌肉训练的不同要求,根据训练学规律组织整合多项训练项目的效果远远超过单一训练。
二、肌肉力量储备训练肌肉力量储备训练指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的训练。
由于射箭运动器材的缘故,射箭运动员肌肉用力的程度维持在一个相对恒量的特定范围,一般认为射箭无需最大力量训练,且进行最大力量训练会导致肌肉肥大而影响肌肉的本体感觉。
事实上,进行85%的最大力量训练能显著增强肌肉内协调性;在发展一般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最大力量训练的同时,辅以带有专项技术要求的40%~60%的力量练习,更有改善肌肉内协调性的作用。
力量素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力量素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力量素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神经适应、肌肉适应和骨骼适应。
1. 神经适应:力量训练会刺激神经系统,提高神经对肌肉的调控能力。
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可以促使神经适应性改变,包括神经元细胞体积的增加,轴突和树突分支的增加,神经肌肉连接的改善等。
这些适应性改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激活肌肉的能力,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和协调性。
2. 肌肉适应:力量训练可以促进肌肉的生长和适应。
通过刺激肌肉纤维,增加细胞核数量和肌红蛋白含量,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横截面积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此外,力量训练还可以改善肌肉肌纤维的构成比例,增加快肌纤维的比例,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快速收缩能力。
3. 骨骼适应:力量训练可以促进骨骼的适应和增强。
通过施加外力刺激,力量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和骨质量,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此外,力量训练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重塑,改善骨骼结构和力学性能,提高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之,力量素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涉及神经适应、肌肉适应和骨骼适应,通过提高神经系统激活肌肉的能力、增加肌肉纤维数量和构成比例、促进骨密度和骨结构的适应等方面来提高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
发展力量素质的注意事项力量素质发展水平是影响身体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
在实施发展力量素质过程中为达到优化控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力量素质的发展要全面而又有重点在发展力量素质的过程中,一方面应使四肢、腰、腹、背、臀等部位在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提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展那些薄弱的小肌肉群的力量。
因为体育运动中的许多动作是很复杂的,需要身体各部位许多大小不同的肌群协同工作才能完成,所以发展不同类型的力量素质也不意味着面面俱到,平均发展,应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针对项目特点而有所侧重。
二、练习时要使肌肉充分拉长和收缩,练习后要使肌肉充分放松每次练习时,应使肌肉先充分伸展拉长,然后再收缩,动作的幅度要大。
因为肌纤维被拉长后可以增大收缩的力量,同时又可保持肌肉良好的弹性和收缩速度。
力量练习以后,肌肉常会充血,胀得很硬,这时应作一些与力量练习动作相反的拉长动作,或者做一些按摩、抖动,肌肉充分放松。
这样既可加快疲劳的消除,促进恢复,又可防止关节柔韧性因力量训练而下降,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肌肉良好的弹性和收缩速度。
据肌电研究证明,肌肉越是工作到接近疲劳时其放电量越大。
这说明此时肌肉受到了较深的刺激。
这种刺激能促使机体发生良好的生理、生化反应,有助于超量恢复而使力量得到增长。
所以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越是最困难的最后一、二次动作,越地要坚持完成。
三、进行力量练习时,要全神贯注,念动一致,注意安全肌肉活动总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练习时要全神贯注,练习哪里就想到哪里,使意念活动与练习动作紧密配合保持一致。
这样有助于肌肉力量得到更好的发展。
特别是进行大负荷练习时不能说说笑笑,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否则容易受伤。
因为笑的时候肌肉最容易放松,而力量练习的负荷又大,不当心就易造成损伤。
此外,为了平安练习,达到期望的效果,还应注意加强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
尤其在举或肩负极限重量时,更应该注意加强相互保护。
试论柔道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
试论柔道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一、力量素质在柔道运动中的重要性力量素质是指柔道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所需的各种力量表现能力,包括爆发力、持久力、灵敏度和稳定性。
在柔道比赛中,由于柔道的特点是要在短时间内制服对手,因此要求柔道运动员具有出色的爆发力和力量控制能力。
而持久力也是柔道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因为比赛可能会持续几分钟乃至更长时间,需要柔道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耐力和持久力。
灵敏度和稳定性也是柔道运动员力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敏度可以让柔道运动员更加迅速地反应和出招,稳定性则可以让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平衡,更好地掌控对手。
由此可见,力量素质对柔道运动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
柔道运动员必须重视力量素质的训练,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竞技能力。
1. 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柔道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施加力量的能力,是柔道运动员制服对手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为了提升爆发力,柔道运动员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引体向上、深蹲、弹跳等动作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也可以进行一些专门的爆发力训练,比如快速抓地板和扑向目标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
持久力是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高强度运动的能力,是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素质。
柔道运动员可以通过有氧运动、耐力跑、循环训练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持久力,以增强自己的体能和耐力。
柔道运动员也可以进行模拟比赛的持久力训练,比如进行长时间的实战对抗,以锻炼自己在比赛中的持久力和耐力。
3. 灵敏度和稳定性训练灵敏度和稳定性是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敏捷反应和保持良好的姿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柔道运动员可以通过一些敏捷性动作训练,比如跳跃、变向、换步等训练,以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柔道运动员也可以进行一些平衡和稳定性训练,比如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等,以提高自己在比赛中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柔道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内容涵盖了爆发力、持久力、灵敏度和稳定性等方面,需要柔道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加以重视和训练,以提升自己的力量素质和竞技能力。
力量素质要求举例
力量素质要求举例
1. 举重:举重是一项典型的力量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的肌肉力量。
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腿部、背部和手臂的协同发力,将杠铃举起到特定的高度或保持一定的时间。
2. 短跑:短跑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爆发力和加速能力。
在起跑时,运动员需要迅速发力,使身体快速离开起跑线。
在整个短跑过程中,腿部肌肉需要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以实现最高速度的奔跑。
3. 攀岩:攀岩是一项需要高度力量和耐力的运动。
攀岩者需要通过手臂、肩膀和背部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体重,并克服岩石的摩擦力。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核心力量,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4. 篮球:篮球运动中,运动员需要在跳跃、变向、投篮等动作中展现出爆发力和控制力。
比如在跳投时,运动员需要通过腿部发力起跳,同时手臂和手腕的力量来将球投向篮筐。
5. 健身:在健身训练中,力量训练是常见的训练方式之一,包括杠铃深蹲、卧推、硬拉等项目。
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量,并提升整体身体素质。
这些只是一些力量素质要求的举例,不同的运动项目和活动可能对力量素质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
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通过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爆发力和耐力,从而提升整体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
力量素质训练要素
力量素质训练要素(1)动作次数。
锻炼某个部位的肌肉一般要练若干组动作,而每组是由若干重复的动作次数组成的。
一般认为,发达肌肉量有效的动作次数,每组最多不应超过15次,最少不应少于6次。
还有一个规律,即大负荷、少次数、少组数的方式对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体积有效;而小负荷、多次数、多组数的方式有利于缩减脂肪,使肌肉线条清晰、轮廓分明。
(2)器械重量。
体力不同的人,所能举起的重量也不一样。
初练健美的朋友,如何才能确定自己锻炼时所应采用的器械重量呢?有一种办法:做某一动作(例如用杠铃做平卧推举动作)时,若能用某一重量(例如6 0公斤)连续做12次(最后2次或最后1次完成得比较勉强),该重量即为练该动作的合适重量;如能轻松地做12次,或使尽力气也做不了8次,则这些重量对初练者都不合适。
另一种选择合适重量的标准是:能将某一重量连续举15次,既不感到勉强,也不觉得轻松,该重量即为合适重量。
(3)增加负荷。
健美爱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肌肉增大了,力量也加强了,为了使肌肉继续增大或保持良好力量素质概述人体的任何活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它维持着人体的基础生活能力。
丧失肌肉活动力量的人,生活将无法自理。
当人体从事体育运动时,则需要特殊的肌肉力量能力,这些特殊的肌肉能力是通过运动训练获得的。
它是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力量素质呢?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
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力、关节的加固力及各肌肉间的对抗力等。
外部阻力往往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提高、发展自身的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意义如下:一、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由作为主动运动器官的肌肉以不同的负荷强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工作而带动了被动运动器官骨骼的移动来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量素质训练要素(1)动作次数。
锻炼某个部位的肌肉一般要练若干组动作,而每组是由若干重复的动作次数组成的。
一般认为,发达肌肉量有效的动作次数,每组最多不应超过15次,最少不应少于6次。
还有一个规律,即大负荷、少次数、少组数的方式对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体积有效;而小负荷、多次数、多组数的方式有利于缩减脂肪,使肌肉线条清晰、轮廓分明。
(2)器械重量。
体力不同的人,所能举起的重量也不一样。
初练健美的朋友,如何才能确定自己锻炼时所应采用的器械重量呢?有一种办法:做某一动作(例如用杠铃做平卧推举动作)时,若能用某一重量(例如60公斤)连续做12次(最后2次或最后1次完成得比较勉强),该重量即为练该动作的合适重量;如能轻松地做12次,或使尽力气也做不了8次,则这些重量对初练者都不合适。
另一种选择合适重量的标准是:能将某一重量连续举15次,既不感到勉强,也不觉得轻松,该重量即为合适重量。
(3)增加负荷。
健美爱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肌肉增大了,力量也加强了,为了使肌肉继续增大或保持良好力量素质概述人体的任何活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它维持着人体的基础生活能力。
丧失肌肉活动力量的人,生活将无法自理。
当人体从事体育运动时,则需要特殊的肌肉力量能力,这些特殊的肌肉能力是通过运动训练获得的。
它是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力量素质呢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
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力、关节的加固力及各肌肉间的对抗力等。
外部阻力往往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提高、发展自身的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意义如下:一、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由作为主动运动器官的肌肉以不同的负荷强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工作而带动了被动运动器官骨骼的移动来完成的。
如果没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则连起码的行走和直立也不可能,更不要说进行体育活动了。
每个人跑、跳、投及攀登爬越等各种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
一个人想要跑得快就需要具有较好的腿部后蹬力;想要跳得高、跳得远就要有较好的弹跳力;要想投(掷、推)得远就需要发展上肢爆发力;攀爬和提、拉重物等也离不开上肢、腰腹部及腿部力量,所以说力量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的基础。
二、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
力量素质决定速度素质的提高,耐力素质的增长,柔韧素质的发挥和灵敏素质的表现。
首先,力量素质的增长有助于速度素质的提高。
因为肌肉的快速收缩是以其力量为前提的。
一名短跑运动员如果没有两条强有力的腿,那是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
我国百米曾跑过10秒2的优秀运动员余维立,深蹲达到180公斤。
其次,力量素质也有助于耐力素质的增长。
从生活常识中可以得知,一个强有力的人总比体弱者能持续活动更长的时间。
此外,力量、速度的提高会增加肌肉的弹性,促进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发展。
三、力量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增长,直接反映了运动技术掌握的快慢及运动成绩提高的程度。
例如体操运动员要是没有足够的上肢和肩臂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就无法完成十字支撑、慢起手倒立等用力动作。
球类运动中的各种急停、闪躲、变向、空中的高难动作等也都是以一定的肌肉力量为基础的。
力量和爆发力是田径运动技术之外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除长距离跑的主要因素是耐力之外,其他运动项目的高水平运动成绩都与力量素质的发挥紧密相关,尤其在投掷项目中更是如此。
四、力量素质是衡量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各运动项目选择人材的重要依据力量素质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往往作为判断运动训练水平、评定参加何等级比赛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判断某些专项运动潜力的一种手续,也是一些体能性运动项目选材的依据。
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各种动作时,虽然要借助外力的作用,但是在其动作的所有阶段,都要求运动员按照动作技术的要求,协调地运用自身的力量完成动作。
因此,对力量素质的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速度力量,往往作为选拔运动员苗子的重要指标。
在篮球比赛中,突然起动、快速冲跑、连续跳跃、传球、投篮、抢篮板球以及不可避免的身体接触,都要求运动员具有爆发性的快速力量。
由于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的重要身体素质,为此我国各级篮球队,都将"仰卧起坐"、"原地纵跳摸高"、"助跑摸高"、"负重半蹲"等动作作为衡量一名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坏和评价运动训练水平的指标。
的状态,就需要经常给它以新的刺激。
力量素质种类及特点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完成的动作不同,所以表现出的力量也不同。
球类运动员要有改变方向、急停急起、滞空及控制身体随意运动的力;跑的运动员要有快速向前推进力;跳跃运动员要有踏跳的腾空力;投掷运动员要有器械出手时的全身爆发力;摔跤、柔道运动员要有僵持力,能借力发力;游泳运动员要有手的快速划水和腿脚的快速打水、蹬水力;棋类运动员要有静坐力、脑的反应力;武术运动员要有快慢、动静结合的控制力;体操运动员要有翻转力、回环力、慢起用力等。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以及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力量素质可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可将力量划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根据力量和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根据力量的表现,又可以分类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根据和专项的关系又可以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
然而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往往按体育运动不同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从力量的训练特征来划分。
一般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四种。
一、最大力量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
亦是指参与工作的肌群或一块肌肉在克服最大内外阻力时,所能动员出的全部肌纤维中最多数量的肌纤维发挥的最大能力。
(二)特点最大力量是个变量。
它取决肌肉收缩的内协调能力,骨杠杆的机械效率和关节角度的变化。
通过合理训练,一方面使参与工作的那些肌纤维内部结构、机能发生变化,一方面又可动员较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从而使最大力量有所增长。
但最大力量的增长,根据每个人训练水平的高低、训练方法是否合理而有所不同。
每个人的最大力量由于遗传、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因素具有很大个体差异,同一个人由于各部分肌肉功能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也不同。
最大力量的表现一般是指在各种姿势时,如站立、坐、卧、仰、蹲等身体姿势时,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所克服的最大阻力,以重量来衡量,可用测力计、杠铃、拉力器等来测定。
最大力量是其他力量的基础。
二、相对力量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的能力。
它主要反映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二)特点衡量一个人相对力量通常采用力量体重指数,即每公斤体重的力量来表示。
(指数)如果一个人的最大力量不变或变化较小,但体重增加,则相对力量就会减少;反之相对力量增加,而体重保持不变,则其相对力量也随之而增大。
相对力量对于竞技体操、举重、摔跤、柔道等运动项目均具有很大的意义。
特别是举重比赛110公斤以上级别除外)实质上就是比运动员的相对力量。
为此对有重量级别要求和内在关系的运动项目,在发展力量素质过程中,在提高最大力量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控制体重。
三、速度力量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量的能力。
也可指运动员在特定的负荷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
(二)特点速度力量取决于人体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水平。
增长速度力量时,既有速度要求,又有最大力量的要求,需要由速度和力量两个因素相结合完全。
例如,跳高运动员和跳远运动起跳时的踏跳动作。
各运动项目对速度力量的要求不同,速度力量包括起动力、爆发力、制动力。
起动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秒以内)最快地发挥出的肌肉力量。
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秒以内)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
它是速度力量性项目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制动力是指以较高的加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能力。
四、力量耐力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力量耐力是指人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
也就是无论运动员在静力或动力性工作中,能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用力而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能力。
(二)特点力量耐力好坏取决于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延续性,以及肌肉供能过程顺畅性。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中力量耐力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
动力性力量耐力又可分为最大力量耐力(重复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和快速力量耐力(重复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两种,如田径、球类、游泳、体操等项目所需要的力量耐力。
静力性力量耐力则主要表现在射击影响力量素质的影响分析力量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以人体肌肉的形态、结构机能、生理生化机制的改变为基础,是以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与集中以及相适应的神经有过程充分协调为前提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用力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
也就是说一个人肌肉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与其生长发育水平、性别、体型、肌肉自身结构、特征以及生理生化和训练方面的各种各样因素制约。
因此,了解上述因素对力量素质的不同影响,对于力量素质训练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因素(一)性别按一般规律男子的力量通常比女子要大,这主要是由于肌肉大小的差异所致。
例如,一般成年男子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40~45%,而女子则占35%。
科学研究证明,女子的力量平均约是男子的三分之二。
但并非所有肌群均成此比例。
若男性力量为百分之百时,女性的前臂屈、伸肌群约为男性的55%;手指内收肌、小腿伸肌约65%;髋关节屈、伸肌、小腿屈肌、咀嚼肌约为80%。
在力量训练的影响下,女子力量的增长和肌肉体积的增大都比男子要慢。
因为"肌肉肥大"主要受体内睾丸酮激素的调节,正常男子这种激素比正常女子多,所以无论肌肉力量增加多少,女子的"肌肉肥大"总不如男子。
(二)年龄力量素质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其生理机制是由肌肉发育与年龄密切相关而决定的。
一般规律是10岁以前,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无论男孩或女孩力量一直缓慢而平稳地增长,而且两者区别不大。
从11岁起男女孩的最大力量的差异开始显露,男孩增长稍快而女孩增长缓慢,青春期过后,力量仍在增长但其增长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