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的趣味性
[摘要] 作文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作文水平的必要方式,也是学生从作文获得成就感的一种途径,正确对待作文批改,能有效增强并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无外乎面批、眉批,学生也往往只关注分数和评语,致使学生间的作文交流也愈来愈少。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适当改变批改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作文批改中的趣味性。
[关键字]小学语文;作文;趣味性
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偏重于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叙述和描写,而没有抓住学生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情感的表达训练。小学生普遍存在对作文课的厌烦畏惧,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往往想着如何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一些趣味性的作文题目,勾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把枯燥的作文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爱上作文课、愿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改变语文作文的死板性,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文教学呢?
一、作文起步教学要循序渐进,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事物的看法,设计作文题目时,应有意识减小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从中获得成就感。爱玩爱模仿是学生的天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小学生心理的作
文题目,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让学生有话可写。如在学习《苹果中的五角星》一文中,介绍苹果横着切可以看到五角星的过程,教师借此契机,鼓励学生以文章为例写一篇《我自己的创造力》的文章,形式内容不限,可以写在游戏中发明的新玩法,对一句成语的新认识,新发现的有趣事物等等,是自己发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产生了写作的激情。模仿,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写作迷茫的困境,并暴露学生在写作中的各项薄弱环节,如有的学生作文中语句颠倒,表达能力欠佳;有的学生错别字多;有的学生文章中心偏离主题等,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一一列举出来,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和标准,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努力达到某一项标准,全面促进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二、要创设新颖别致的作文题目,激发写作情趣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好的作文题目,能迅速吸引人们继续阅读的兴趣,同样,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新颖有趣的作文题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写作欲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以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兴趣为首要任务,设计出新颖的写作题目,不要老是布置些如《我的妈妈》《做饭》《跳绳比赛》等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的作文题目,学生一看就会感到枯燥,他们写作的内容也是换汤不换药,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出富有情趣的作文题目,如在写描写人物的作文时,可以以《最可爱的人》为题;描述景物的作文时,可以用《那一抹风景》;叙事文章可以是《看,我的一天》等有新意的学生能理解的作文题目,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
作兴趣,学生也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另外,还可以布置生活化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写,没有思想束缚,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倍加留心,写出的文章内容也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
三、作文批改要形式灵活,体验乐趣
作文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作文水平的必要方式,也是学生从作文获得成就感的一种途径,正确对待作文批改,能有效增强并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无外乎面批、眉批,学生也往往只关注分数和评语,致使学生间的作文交流也愈来愈少。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适当改变批改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作文批改中的趣味性。如可以采用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方式,学生人手一本作文,教师提出批改作文的要求和格式,标出中心点和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让学生去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恰当的建议,使学生在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时,取长补短,从中获得新的知识。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一起批改的方式,教师在学生作文中选出3篇写得好的文章,影印出来发给每位学生,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逐步讨论,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哪句话写的好;哪个字是错别字等等,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这些趣味性的批改方式不但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增进情谊,让学生在批改作文的同时增加对作文批改过程中的乐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杨九俊主编.新课程备课新思维[d].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吴永军.新课程学习方式[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沁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