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曲线表
X射线机曝光曲线制作(V2.2-20160419)
![X射线机曝光曲线制作(V2.2-20160419)](https://img.taocdn.com/s3/m/e0d685b9b0717fd5360cdc44.png)
1编号23005管电流(mA)曝光量(mA.min)胶片型号冲洗时间(分)显影温度(℃)基准黑度D3管电压曝光时间黑度D 1厚度T 1黑度D 2厚度T 2由D-T曲线导出D=2.50处厚度170 KV 3.0 min 2.4420 mm 2.6018mm 19.3mm 220 KV 3.0 min 2.3830 mm 2.5028mm 28.0mm 270 KV3.0 min2.4640 mm2.5538mm39.1mm4注:按示意图输入数据后,程序将通过D-T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自动计算出黑度2.50的厚度值。
机型(KV)kv1kv2kv3100507090150100120140160100120140200120150180220140170200250150200240260150200240300170220270320180230280350200250320有效期至审 核 人V2.20806085XXHZ-3005300700注:适用350KV以下普通机型曲线制作,蓝色字由用户输入,本报告保存期为四年。
2.5015C7122016年4月19日RTII2017年4月19日RTIIIX射线机型号管 电 压(KV)焦距(mm)胶片品牌AGFA 28校 验 人校验日期暗室处理方法显影/定影药液增感屏(前/后)请在冲洗好的底片上找到黑度刚好跨越2.50的两个阶梯厚度,把黑度稍小于2.50的黑度和厚度输入D1和T1;黑度稍大于2.50的阶梯的黑度值和厚度值输入D2和T2。
程序将通过D-T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自动计算出黑度2.50的厚度值。
自动洗片机G135/G335Pb0.03 mmy = 140.9ln(x) -247.6R² = 0.9980 KV 50 KV 100 KV 150 KV 200 KV 250 KV 300 KV 05 1015 2025 30 35 40 45 50 55 60K V厚度(mm )KV-T 曝光曲线1.50 2.44D1/T11.85 2.65D2/T2 3.10 3.55。
典型h-d曲线形态、横纵坐标及各参数含义,h-d曲线与对比度曲线的关系
![典型h-d曲线形态、横纵坐标及各参数含义,h-d曲线与对比度曲线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d5fdd7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0.png)
H-D曲线是一种描述感光材料生成的光学密度与其接收的曝光量对数之间关系的曲线,也被称为特性曲线或感光度曲线。
H-D曲线通常由以下几个参数组成:
1. 横坐标:通常表示为对数刻度的曝光量,也就是每平方毫米的曝光光量,单位为勒克斯(lx)或米烛光/平方米(mcd/m²)。
2. 纵坐标:通常表示为光学密度,也就是材料吸收光线的能力,单位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克/厘米2(g/cm²)或德塔(dt)。
3. 曲线形态:H-D曲线通常呈现出三个区域:趾部、直线部和肩部。
趾部表示在低曝光量下,光学密度变化较小;直线部表示在中等曝光量下,光学密度随着曝光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肩部表示在高曝光量下,光学密度的增加速度减缓,曲线开始上升。
4. 曲线参数:H-D曲线上还有一些重要的参数,如感光度(ISO),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感光材料在1秒内接收到的光能量。
还有曝光指数(E),是指曝光量和光学密度之间的关系,通常用E=k/D表示,其中k是一个常数,D是光学密度,E越大表示曝光量越大,光学密度变化越小。
与H-D曲线相比,对比度曲线是一种描述图像对比度变化的曲线。
它通常表示为亮度或灰度值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于评估图像的动态范围和对比度。
H-D曲线和对比度曲线都是描述图像或材料的光学特性的曲线,但它们的应用场景和意义不同。
H-D曲线主要用于描述感光材料的曝光响应特性,而对比度曲线则用于评估图像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曲线也可以相互转换,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像和材料的光学特性。
曝光曲线的制作
![曝光曲线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5ae2a615a8956bec0975e376.png)
谢谢大家!
谢谢!
xiexie!
电压KVP),这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运用中
最常用的基本曲线。Fra bibliotek四、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
根据数学分析可以知道,管电压与透照厚 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因而得到 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在实验中用阶
梯试块实现不同厚度d的透照,在同一焦距
和曝光量条件下,用不同的管电压进行多 张胶片曝光,经暗室处理可得一组底片。
管 电 压 厚 度 曲 线
---
五、曝光曲线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曝 光 量 厚 度 曲 线
---
六、曝光曲线的应用
1.确定透照参数:如果射线照相检验的条件与制作 曝光曲线的条件完全一致,则可以简单地从曝光曲 线直接查出所需要的透照参数。
2.实际射线照相检验的条件有时不同于制作曝光曲 线的条件,这时候不能简单地直接从曝光曲线确定 透照参数,而必须对从曝光曲线得到的透照参数进 行修正。
四、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
通过这组底片可获得多条黑度与厚度的 曲线(每张底片即是一条黑度——厚度 的曲线),当我们选取某一黑度值时, 不同管电压对应的不同厚度即有一对应 点,将选取的各点标注于普通坐标纸上 便可得一条曝光曲线,这一曝光曲线, 就是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
四、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
2.曝光量——厚度曝光曲线: 同制作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一样, 在各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管电压
五、曝光曲线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表5-1 绘制曝光曲线数据表---透照厚度 单位(mm)
五、曝光曲线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5.绘制曝光曲线 利用表5-1的数据,采用直接描点方法即可 绘制出曝光曲线。直接进行描点时,会出 现数据点并不都在同一直线的情况,这时 应用过大多数点的直线作出曝光曲线图。
曝光曲线制作方法详解
![曝光曲线制作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0e573776a20029bc642d71.png)
曝光曲线制作方法详解(总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X射线机曝光曲线的制作与校准作业指导书目的:制作公司用于现场X射线检测的设备的曝光曲线并在检测过程中的校准修正。
适用范围:公司用于现场X射线检测的X射线设备。
作业步骤:1.将厚度适当的阶梯试块在装有胶片的暗盒上,在阶梯试块的不同厚度的阶梯上,放上与阶梯厚度相同的铅字标记。
且将射线中心束指示线垂直对准阶梯试块的中心部位。
2.选择固定的焦距,使其在固定的管电流和管电压下,选择几个不同的曝光,每次增加30秒一组,得出几个不同曝光量的胶片。
由此找出曝光时间和厚度的关系。
3.选择固定的焦距,使其在固定的管电流和曝光时间选择几个不同的管电压进行曝光,每次升高10KV,得出一组不同管电压的胶片由此找出管电压和厚度的关系。
4.将上述所摄胶片,在严格控制的同一条件下进行暗室处理,水洗后晾干。
由此得到一系列光学密度呈阶梯变化的黑度片(底片)5.黑度测定用精度较高的黑度计测出底片上的各阶梯黑度值,确定符合象质指数值而黑度为的阶梯厚度,将数值填入表1和表2中,如底片上找到正好符合黑度1。
5的阶梯厚度,也可根据相邻阶梯的黑度,用插入法确定适用的相应厚度。
6.在适当的座标纸上,画出纵座标(管电压或曝光量)和横座标(厚度)的刻度,然后按表1和表2的数据绘出相应的如图1和图2的曝光曲线。
在曲线图中应同时注明其他有关条件。
7.已完成的曝光曲线,在实际透照中,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如焦距、胶片类型改变,射线管更换或老化后必须进行校准修正。
表 1 以曝光时间为参数的曝光试验记录表2 以管电压为参数的曝光试验记录注:T适用厚度(mm) N0 :片号图1 图2。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https://img.taocdn.com/s3/m/cc56e9a3a98271fe900ef92d.png)
55~58
50(小)
100/(-)
肩关节
正侧位
70~72
100(小)
180/(-)
踝关节
正侧位
55~58
50(小)
100/(-)
膝关节
正侧位
60~65
50(小)
100/(-)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腹 部
腹部平片
正卧位
70~75
100(大)
100/(+)
正立位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距离/滤
胸部
成人胸片
正位
68~75
100(小)
180/(-)
侧位
73~78
100(小)
180/(-)
斜位
73~75
100(小)
180/(-)
前弓位
70~75
100(小)
180/(-)
卧正位
70~75
100(小)
100/(+)
幼童胸片
正/侧位
58~62
100(小)
70~75
100(大)
150/(-)
立滤位
95~100
200(大)
150/(+)
骨盆(髋关节)
正卧位)
脊柱
颈椎
正侧位
68~72
100(小)
180/(-)
斜位
70~75
100(小)
180/(-)
胸椎
正位
73~75
100(大)
100/(+)
侧位
曝光曲线的制作及应用
![曝光曲线的制作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d6ef07a8114431b90dd8fd.png)
曝光曲线的制作及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工件的材质与厚度来选取射线能量,曝光量以及焦距等工艺参数,上述参数一般是通过查曝光曲线来确定的。
曝光曲线是表示工件(材质、厚度)与工艺规范(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距、暗室处理条件等)之间相关性的曲线图示。
但通常只选择工件厚度、管电压和曝光量作为可变参数,其他条件必须相对固定。
曝光曲线必须通过试验制作,且每台X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各不相同,不能通用,因为即使管电压、管电流相同,如果不是同一台X射线机,其线质和照射率是不同的。
原因是:(1)加在X射线管两端的电压波形不同(半波整流、全波整流、倍压整流及直流恒压等),会影响管内电子飞向阳极的速度和数量。
(2)X射线管本身的结构、材质不同,会影响射线从窗口出射时的固有吸收;(3)管电压和管电流的测定有误差。
此外,即使是同一台X射线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管子的灯丝和靶也可能老化,从而引起射线照射率的变化。
因此,每台X射线机都应有曝光曲线,作为日常透照控制线质和照射率,即控制能量和曝光量的依据,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修正。
对每台在用射线设备均应做出经常检测材料的曝光曲线,依据曝光曲线确定曝光参数。
制作曝光曲线所采用的胶片、增感屏、焦距、射线能量等条件以及底片应达到的灵敏度、黑度等参数均应符合规定。
对使用中的曝光曲线,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
射线设备更换重要部件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校验或重新制作。
4.4.1曝光曲线的构成和使用条件横座标表示工件的厚度,纵座标表示管电压、曝光量为变化参数的曲线称为厚度——管电压(T—KV)曝光曲线;若纵座标用对数刻度表示曝光量,管电压为变化参数,所构成的曲线则称为厚度——曝光量(T—E)曲线。
几种典型的曝光曲线图例见图4-7~4-10。
图4-8 曝光曲线图例图4-9 曝光曲线图例图4-10 曝光曲线图例(3):γ射线源,任何曝光曲线只适用于一组特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1.所使用的X射线机(相关条件、高压发生线路及施加波形、射源焦点尺寸及固有滤波);2.一定的焦距(常取700或800mm);3.一定的胶片类型;4.一定的增感方式(屏型及前后屏厚度);5.所使用的冲洗条件(显影配方、温度、时间);6.基准黑度(通常取2.0)。
曝光曲线的制作
![曝光曲线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5ae2a615a8956bec0975e376.png)
---
五、曝光曲线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曝 光 量 厚 度 曲 线
---
六、曝光曲线的应用
1.确定透照参数:如果射线照相检验的条件与制作 曝光曲线的条件完全一致,则可以简单地从曝光曲 线直接查出所需要的透照参数。
2.实际射线照相检验的条件有时不同于制作曝光曲 线的条件,这时候不能简单地直接从曝光曲线确定 透照参数,而必须对从曝光曲线得到的透照参数进 行修正。
(1)焦距不同时的修正 (2)黑度不同时的修正 (3)胶片不同时的修正 (4)材料不同时的修正
谢谢大家!
谢谢!
xiexie!
电压KVP),这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运用中
最常用的基本曲线。
四、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
根据数学分析可以知道,管电压与透照厚 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因而得到 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在实验中用阶
梯试块实现不同厚度d的透照,在同一焦距
和曝光量条件下,用不同的管电压进行多 张胶片曝光,经暗室处理可得一组底片。
四、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
曝光量——厚度曝光曲线在对数坐标纸上 是一条直线,这是因为:
I = Iot-μ d
(1-1)
通过推论可得:
log I0t dc (1-2)
五、曝光曲线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准备 确定制作曝光曲线的条件和准备阶梯试
块及补充试块。 (1)需确定的制作曝光曲线的条件主要
因此,要定期重新制作曝光曲线,一般每一年制 作一次。
四、曝光曲线的制作原理
1.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KV-T):
在X射线机、胶片、增感屏、焦距、暗室
处理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曝光 量(mA·min)对阶梯试块进行透照。为 了使不同厚度部分的黑度值一样,就必 须随着厚度的变化而改变曝光强度(管
曝光曲线
![曝光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580ca806312b3169a551a431.png)
因Ψ’>Ψ,所以D母材>3.5
4.6 射线检测的厚度宽容度
曝光曲线
近似直线关系
4.6.1 厚度宽容度的理论推导
曝光量对数与透照厚度之间的下述关系
lg E kT C
式中
E —— 曝光量(mA ·min); T —— 透照厚度(mm); k —— 曝光曲线的斜率; C —— 常数。
焦距改变
军口允许
底片黑度改变
胶片种类改变 军口不允许 材料改变
显影时间和增感屏
4.5.5.1 焦距改变
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假设已知焦距为1000毫米时曝光曲线,若焦距变 为750毫米,为保持黑度不变。
E750 E1000
7502 10002
两边取对数
ln E750 ln E1000 0.57
按确定黑度(D=2.0)查找各管电压不同曝光 量对应的材料厚度值,用半对数坐标纸绘 出材料厚度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按选用的曝光量(E=30mA.min)查找各管电 压对应的材料厚度,用普通坐标纸绘制管 电压与材料厚度的关系曲线。
4.5.4 曝光曲线的应用
若射线照相的条件与制作曝光曲线的条件 一致,直接从曝光曲线查出透照参数。
4.5.3 曝光曲线的制作
器材设备包括: X射线机 密度计 钢阶梯试块 胶片 铅增感屏 普通坐标纸及半对数坐标纸
曝光曲线的制作
阶梯试块及补充试块 确定制作曝光曲线的条件
X射线机型号 透照物体的材料和厚度范围 透照的主要条件(胶片、焦距、增感屏等) 射线照相的质量要求(灵敏度、黑度等)
阶梯试块
2
解:已知t1=24min,F1=500mm,F2=600mm 半衰期取75天,则60天前后,源放射强度之比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
![ma的光机曝光条件总参考表](https://img.taocdn.com/s3/m/bf866cdc83c4bb4cf6ecd11d.png)
距离/滤
胸 部
成人胸片
正位
68〜75
100(小)
0.06
180/(-)
侧位
73〜78
100(小)
0.24
180/(-)
斜位
73〜75
100(小)
0.2
180/(-)
前弓位
70〜75
100(小)
0.10
180/(-)
卧止位
70〜75
100(小)
0.2
100/ ( + )
X线曝光条件参考表
部位
位置
KVP
mA
Sec
距离/滤
腹 部
腹部平片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 + )
正立位
70〜75
100(大)
0.12
150/(-)
立滤位
95〜100
200(大)
0.3
150/ ( + )
骨盆(锻关 节)
正卧位
70〜75
100(大)
0.4
100/ ( + )
脊 柱
斜位
75〜80
200(大)
0.4
100/ ( + )
紙尾椎
侧位
80〜85
200(大)
0.4
100/ ( + )
颈椎
正侧位
68〜72
100(小)
0.08
180/(-)
斜位
70〜75
100(小)
0.08
180/(-)
胸椎
正位
73〜75
100(大)
0.3
射线探伤的曝光曲线的制作与应用
![射线探伤的曝光曲线的制作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0257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e.png)
曝光曲线的制作与应用(X 射线为例)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依据工件的材质与厚度来选取`射线的能量、曝光量以及焦距等工艺参数,上述参数一般是通过曝光曲线来确定的。
曝光曲线是表示工件(材质,厚度)与工艺规范(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距、暗室条件等)之间相关性的曲线图示。
但通常只选择工件厚度、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量作为可变参数,其他条件相对不变。
曝光曲线必须通过试验制作,每台X 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各不相同,但不能通用,因为即使管电压、管电流相同,如果不是同一台X 射线机,其线质和照射率是不同的。
原因是:⑴加在X 射线管两端的电压波形不同(半波整流、全波整流、倍压整流以及直流恒压等),会影响管内电子飞向阳极的速度(波长有关)和数量(强度),⑵X 射线管本身的结构、材质不同,会影响射线从窗口出射时的固有吸收;⑶管电压、管电流测定也有误差。
此外,即使是同一台X 射线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管子的灯丝和靶也可能的老化,引起射线照射率的变化。
因此,每台X 射线机都应有曝光曲线,作为日常透照控制线质和照射率、即控制能量和曝光量的依据,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还要依据具体情况作适当修正。
.1 曝光曲线的类型曝光曲线是在一定条件下绘制的透照参数(射线能量、焦距、曝光量)与透照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这些条件主要是透照工件材料、射线源、胶片、暗室处理技术、增感、射线照相质量要求等。
实际进行射线照相时确定透照参数经常采用曝光曲线,从曝光曲线给出的关系可方便地确定某种材料、某个厚度的工件、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应选用的射线能量、焦距、曝光量等。
对X 射线照相检验,常用的曝光曲线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曝光曲线以透照电压为参数,给出一定焦距下曝光量对数与透照厚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类型曝光曲线以曝光量为参数,给出一定焦距下透照电压与透照厚度之间的关系。
图1是第一种类型,图2是第二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曝光曲线,纵坐标是曝光量,单位是毫安 · 第二种类型曝光曲线,纵坐标是透照电压,单位名称为千伏,单位符号为kV ,采用算术刻度尺;横坐标是透照厚度,单位常用毫米(mm ),采用算术刻度尺。
教你看懂曝光曲线图
![教你看懂曝光曲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7b68f7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8.png)
教你看懂曝光曲线图教你看懂曝光曲线图导语:你的照片过曝了唷!」每每拍照查看时,都难以正确判断照片是否曝光适度吗?究竟相机内的曝光补偿和闪光补偿要如何选择应用呢?听听摄影达人神龙摄影如何看懂曝光曲线图、巧用曝光或闪光补偿来拍出好作品的吧!利用曲线图分析曝光情况这3 张照片分别是曝光不足、曝光正常、曝光过度。
从曲线图来看,曝光不足的照片右边有溢出,曝光过度的照片左边有溢出,而曝光正常的.照片分布比较均匀。
从曲线图就可以看出哪一张过度,哪一张不足。
而且曝光不足的照片暗部过暗,人物肤色暗淡;曝光过度的照片背景过亮,人物毫无细节可言;但是曝光正常的照片则细节丰富,颜色饱和度高,人物立体感强。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随时查看曲线图,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曝光正常▲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补偿和闪光补偿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称为EV(曝光值)调整。
使用该功能,可以将相机设定的自动曝光向上或向下调整几级。
数值0表示相机建议的曝光。
选择+值(例如+0.3、+0.7),可以增加曝光并使图像更亮;选择-值(例如-0.3、-0.7),可以减少曝光并让图像变暗。
在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的时候,可以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地增加曝光量。
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反之,如果照片过亮,就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曝光補償EV - 0.7▲曝光補償EV0. 0▲曝光補償EV + 0.7▲曝光补偿+1EV闪光补偿闪光补偿的目的类似于曝光补偿,就是允许用户对闪光灯输出闪光的强度进行调节。
闪光补偿可以改变周围环境及闪光灯的曝光比例,当照相机的闪光测量系统不能按照拍摄环境准确地输出闪光,导致过曝或曝光不足时,闪光补偿就能达到很好的修正作用。
例如拍摄逆光人像时,想虚化背景,突显主体,就要选用大光圈,为了帮人物脸部补光,就要开闪光灯,而相机的快门同步速度最低一般是1/125s,这样的话,拍出来的照片就有可能会过曝。
4 曝光补偿参考表 不同物体的光反射率和
![4 曝光补偿参考表 不同物体的光反射率和](https://img.taocdn.com/s3/m/ce62ff3f5a8102d276a22f15.png)
不同物体的光反射率和曝光补偿参考表
曝光补偿白加黑减
一下不用记住:最简洁的办法就是先对着要拍摄的位置对焦测光18%的灰板后半按住快门后撤开灰板,在拍摄
尼康d90的曝光补偿,其他看相机的测光表以零为标准、负是减少曝光、加是增加曝光,波动快门或光圈,D90的曝光补偿+-也是通过测光标出来表现出来的。
不同物体的光反射率和曝光补偿参考表
银的研磨面92% 反射率加2档以上曝光
石膏87%
玻璃的研磨面85%
纯白布80—85%
新降的白雪表面70—74% 加1—2档曝光
白色搪瓷70%
白色纸60—75%
纯白毛布60—70%
白漆60%
白色墙壁60%
杉木板面(本色)45% 加1/2档曝光
涂黄色亮漆的杉板40%
灰色漆20—30%
嫩叶20—25%
红色砖20% 正常曝光
明亮的砂子、岩石18—24%
明亮的绿叶15—20%
瓦15%
土墙10—15% 减1/2—1档曝光
黑色漆10%
阴暗的砂子、岩石6—10% 减1档曝光
褐色墙壁6%
阴暗的绿叶1—10% 减1—2档曝光
黑色纸1—2% 减2以上档曝光
黑色天鹅绒0.5%。
曝光、影调与照相机的直方图
![曝光、影调与照相机的直方图](https://img.taocdn.com/s3/m/972261ddad51f01dc281f14c.png)
曝光、影调与照相机的直方图先看图4,光圈系数F=镜头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直径越大,光圈系数越小,光圈孔面积越大,进的光线越多。
光圈系数F与直径相关所以每级差1.414倍面积才能差一倍。
快门速度、亮度、感光度每级都是两倍的关系。
对于初学者,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系列数字是要记住的。
好记,就是光圈是1.4倍,其他是两倍的关系。
有的照相机的数据是按1/3或1/2级调整的,只要记住基本差一级的数据就可以了。
他们与AV、TV、BV、SV的对应关系不需要记,用的时候查查就行。
公式EV=AV+TV=B V+SV是要懂的,不然与别人无法交流。
测光测出来的是BV,SV是自己预先选好的,根据BV+SV=EV就确定了EV,再根据EV=AV+TV确定光圈、快门。
对应同一个EV有多种AV、TV的组合,固定一种方式选就是P-程序曝光。
自己选定AV,照相机选TV就是光圈优先。
自己选TV,照相机选AV,就是快门优先。
如果测光决定了BV后SV、AV、TV都让照相机选就是AUTO。
SV感光度一般是预先设定的,此时EV=BV+常数,研究EV、BV相对变化时,可以忽略掉常数部分,所以在感光度SV确定的前提下,经常用EV直接代表BV来讨论问题,比如说亮度范围是5EV,或者说亮度范围EV是5。
至于说是真正的从EV=3到EV=7,还是从EV =5到EV=9,就不关心了。
再比如曝光补偿时经常说+1EV,-2EV等等,此时的1EV实际是使曝光量变化一级的意思。
可以称之为相对EV值。
数码照相机记录的不是景物的亮度值,而是BV值,亮度值和BV是对数关系。
这一点与传统照相机一样,因为这种关系不是由照相机决定的,是由人眼的视神经传导规律决定的。
数码照相机记录BV值后生成的数据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如图3的曲线关系,这一点与传统照相机的胶片密度曲线有些相似。
在图3中用相对EV来代替BV的变化范围。
横轴的0是照相机的标准测光点的亮度值,1是亮度两倍,2是亮度4倍。
曝光曲线的制作
![曝光曲线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072a0552767f5acfa1c7cd5d.png)
曝光曲线的制作
曝光曲线是指在机型、胶片、增感屏、焦距、暗室冲洗条件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曝光参数(固定“Kv”、改变“ mA ·min ”或者固定“mA ·min ”、改变“Kv ”)透照由不同厚度组成的钢阶梯试块,根据给定冲洗条件洗出的底片所达到某一基准黑度(如为3.0或2.0),来求得“Kv”、改变“ mA ·min ”、T 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表示工件与工艺规范之间的关系,但通常只选择“Kv”、改变“ mA ·min ”、T 三者作为变量,其他条件固定。
在曝光曲线的制作时,按照教材的步骤比较繁琐。
一般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选取三张底片就可以做出一条曲线。
例:现场一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选取固定曝光量,改变管电压来进行透照。
选取D=2.0进行透照阶梯试块。
首先固定曝光量,选取管电压K1(其他条件同样固定),透照阶梯式快,然后按照一定的暗室条件进行冲洗,测得D=2.0位置对应的厚度;然后改变管电压,以同样的方法再透照两张,测得D=2.0位置对应的厚度。
因为KV 与T 的关系近似线性关系,因此测得三点即可以绘出一条曲线。
(在近似D=2.0的位置,可以进行修正)
T(厚度)
KV
50
100
150 200250
300
510 15 20 25 30 35 D=2.0
mA ·min 不同。
实验一曝光曲线的制作课件
![实验一曝光曲线的制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b21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b.png)
改进实验设备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更精确的设备进行
曝光量的测量。
02
拓展实验范围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光线条件、拍摄对象和拍摄环境对曝光曲
线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曝光与照片质量之间的关系。
03
应用研究
除了理论上的研究,未来还可以将曝光曲线应用于实际摄影中,以提高
照片质量。例如,通过分析曝光曲线,摄影师可以更准确地调整曝光参
详细描述
曝光曲线的形状和特征能够反映相机 的动态范围、色彩还原能力和噪声水 平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最终照片 的清晰度、色彩准确度和整体观感。
总结实验结论
总结词
通过实验分析,可以得出曝光曲线对照片质 量的影响及其规律。
详细描述
通过对曝光曲线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相机 性能和拍摄参数对照片质量的影响,从而在 实际拍摄中更好地调整参数,获得更佳的照 片效果。同时,实验结果也为进一步研究曝 光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实验一曝光曲线的制 作课件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目录
01
实验目的
理解曝光曲线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掌握曝光曲线的定义和作用
详细描述
曝光曲线是用来表示曝光量与影像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通过曝光曲线可以了 解不同曝光量对影像密度的影响。
学习如何制作曝光曲线
04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曝光曲线的形状和特征
总结词
曝光曲线的形状和特征是评估照片质 量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曝光曲线,可以分析出曲线 的陡峭程度、峰值和谷值等特征,这 些特征反映了相机感光元件接收光线 的分布情况,进而影响照片的明暗、 对比度和细节表现。
怎样做一个摄影用的曝光表?
![怎样做一个摄影用的曝光表?](https://img.taocdn.com/s3/m/b28af31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f.png)
怎样做一个摄影用的曝光表?线图式曝光表(给摄影入门者)lvbodangyang 佳能EOS 30D线图式曝光表人们为了使没有测光表的初学者拍摄时能正确的曝光,曾设计出了若干种简易曝光表,例如多层圆盘旋转式的、推拉计算尺式的,表格式的等等。
这些曝光表确实曾启蒙过初学者,引导过他们步入摄影的百花园。
但是,影响曝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无测光表的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季节,肘间,天气、景物自身明暗,被摄体远近,光源方向,胶卷感光度等近十种因素,方能作出比较恰当的判断。
在这诸多因素的面前,就我目前所知的各种曝光表都有它的局限性。
例如各种摄影书上介绍的表格式曝光表,虽简单易查,但一表只能考虑两、三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三种以上因素综合考虑的要求,有时从表中得出的数据竟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失去参考价值。
多层圆盘式曝光表,—层只能显示一种因素,考虑的因素多,层数也多,体积增大了,若要减少层数,又必须辅以简单计算。
要计算就要费时间,以至失去拍摄良机。
当然,熟练者可以对曝光进行心算,甚至不经过心算也能凭经验进行判断,但有时也难免受到光线的捉弄,与正确曝光相差较大。
能否设计出一种既能综合考虑影响曝光的多种因素,又不需要计算、拨弄的简便快捷的曝光表呢?我是个搞机械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个摄影爱好者。
因此,我想到运用机械设计中的图算法知识来设计一种新的曝光表,尝试了诺莫图、线图等多种图式,最后感到较理想的还是线图式,其优点是能将三种以上参数用线条在一张图中表示出来。
这些线条象鱼网一样交织在一起,而交织点就是参数的作用点。
这种线图是预先经过计算而绘出来的,使用时便省却了步骤繁多的简单计算,查找数据时比较方便。
根据室外和室内自然光摄影的不同特点,我分别进行了设计,绘制出了图一和图二两个图(见图)。
现将绘制的简单过程及其使用方法简介如下:室外自然光曝光表为速度预定(1/100秒)、胶卷感光度预定(21度),表中查出的数据是光圈值。
X光机曝光曲线
![X光机曝光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9946dfe0770bf78a65295478.png)
曝光时间(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76仪器型号:200EGM 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 底片黑度:D=2.0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30仪器型号:RF-20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 底片黑度:D=2.0曝光时间(曝光时间(仪器编号:5401-3-029仪器型号:RF-20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 底片黑度:D=2.0透照厚度()029这台X 光机维修后的曝光曲线,但穿透力仍不足。
029这台X 光机穿透力不足,T=2.5min 时有问题。
请维护检查。
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29仪器型号:RF-20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 底片黑度:D=2.0曝光时间(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35仪器型号:RF-25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底片黑度:D=2.0曝光时间(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23仪器型号:RF-25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 底片黑度:D=2.0曝光时间(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18仪器型号:RF-25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底片黑度:D=2.2~2.4曝光时间(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22仪器型号:RF-25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 底片黑度:D=2.2~2.4曝光时间(仪器编号:5401-3-067仪器型号:300EGM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焦 距:600mm显影条件:20℃ 5min底片黑度:D=2.0透照厚度()曝光时间(仪器编号:5401-3-037仪器型号:RF-30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 焦 距:600mm 显影条件:20℃ 5min 底片黑度:D=2.0透照厚度()曝光时间(www.bzfxw.com透照厚度()仪器编号:5401-3-038仪器型号:RF-300EG-S2胶 片:利维那增 感 屏:0.1×2mm焦 距:600mm显影条件:20℃ 5min底片黑度:D=2.0曝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