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阴挺的辨证施护
中医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2021-02 辩证施护简介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同病异护相同症状由于引起疾病原因(机体自身、地区、季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如感冒,因发病季节、致病因素不同可表现风寒证和风热证,只有把风寒症和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正确施护。
又如腹胀,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无论何因引起的“不通”皆可致痛。
治疗腹痛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依据,以“通”为原则,按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通法”。
护理同样以“实则攻之、虚则补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气滞者理气、血瘀者活血”确定护理措施。
3.异病同护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同一护理方法。
如子宫脱垂和脱肛是不同的病,但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用提升中气的护理方法,即注意休息,避免过劳,以培育中气,可针刺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补中益气,可用黄芪、党参炖母鸡益气健脾,促使回纳为基本原则。
4.中医护理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症状不同相同的病机或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
不同的病机或证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
九、阴挺
l.子宫位置沿阴道下降,官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外,伴下腹隐痛、
坠胀。
2.脱垂程度有三度之别。I度:子宫颈下垂至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不超越阴道口。Ⅱ
度:子宫颈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子宫颈和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外。妇科检查可助确
【文献摘要】
l.《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妇人杂病》:妇女阴挺出,四肢淫泺,身闷,照海主之。
2.《针灸大成》:阴挺出,曲泉、照海、大敦。
3.《针灸临床经验辑要》:针刺治疗子宫脱垂l06例,其中I度16例,Ⅱ度32例,Ⅲ度
58例。取穴:①维胞、关元、三阴交;②曲骨、关元、阴陵泉;③维胞、曲骨、三阴交。
乃经外奇穴,是治疗阴挺之有效穴。
随证配穴:脾虚配足三里,肾虚配太溪。
*作:毫针刺,用补法,并灸。每日l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l疗程。
2.耳针法
选穴:内生殖器 皮质下 脾俞 肾俞
方法:毫针刺,间歇性强刺激,每次选2~3穴,每日l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
九、阴挺
子宫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或阴道壁膨
出,称为阴挺。现代医学称之为子宫脱垂。
【病因病机】
多因分娩时用力过度,或产后过早体力劳动,以致脾虚气弱,中气受损而气虚下陷;或
因索体虚弱,孕育过多,房劳伤肾,以致胞络损伤不能系胞而成阴挺。
l疗程。
3.电针法
选穴:子宫 足三里
方法:子宫穴向胞宫方向斜刺,以患者感到子宫上提、腰部和阴部酸胀为度,足三里用
补法。两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断续波或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
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l次,10次为l疗程。
中医学专业知识:阴挺的病因病症
中医学专业知识:阴挺的病因病症【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中医妇科阴挺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了解更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题、医疗事业单位面试题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一、阴挺的概述阴挺系因脾肾气虚所致。
以子宫位置沿阴道下降,甚则脱垂于阴道外,或阴道前、后壁同时有不同程度的膨出,甚至脱出阴道口外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二、阴挺的病因气虚,分娩所伤,如临盆过早、产程过长、临产用力太过、产后操劳过早;或素体脾胃虚弱,或长期咳嗽,便秘努责等均可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任带两脉失于提摄,故阴挺下脱。
三、阴挺的症状(一)阴道内脱出肿物,近阴道口或阴道外可见到脱出的肿物,随子宫脱垂的程度不同,突出物大小也不同。
轻者,常在劳动、蹲站位、咳嗽等腹压增加时,感阴中滞碍,有物下坠,劳则病进,卧则内收;重度脱垂者,则整个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睡卧休息也不能自行回缩。
(二)带下异常,带下增多、色白、质稀。
若阴挺于外,复受湿热虫邪侵淫,表面溃烂,四周肿痛,则水出淋漓,带下色黄而气臭。
(三)小腹坠胀,腰骶酸痛为早期脱垂者常见症状,劳则症显,卧则症减,以合并直肠膨出者为著。
四、阴挺的治疗(一)脾虚气陷证主症:子宫脱垂,劳则加剧,卧则消失,小腹坠胀,面白少华,四肢乏力,少语懒言,带下色白,量多质稀。
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升提。
常用方药:黄芪30—60g,党参30g,白术15g,当归10g,炙甘草、陈皮、炙升麻、柴胡各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
每日1剂。
(二)肾阳亏虚证主症:子宫脱垂,腰酸腿软,小腹下垂,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间尤甚。
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补肾固脱。
常用方药:人参3—10g,山药、熟地黄、杜仲、炒当归、山萸肉各l0g,枸杞子9g,炙甘草6g,金樱子、菟丝子、紫河车各12g。
水煎服,每日1剂。
五、阴挺的治疗与预防(一)锻炼身体,合理营养,增强体质。
(二)加强劳动保护,避免超负荷劳动及长期从事蹲、站位工作。
(三)加强孕妇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纠正胎位,以防难产。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全解
(4)阳虚证(虚寒证)
概念: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 表现: 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 小便清长 大便稀薄 口淡不渴 神疲乏力 自汗 舌淡苔白 , 脉弱(迟无力)
畏寒肢冷二便清,神疲脉迟舌淡胖 (补阳药)
心阳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 脾阳虚证-纳呆、便溏、面黄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 肾阳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 不孕不育尿少、浮肿、五更泄
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预后佳。
表证:
(1)含义:外邪侵犯体表,正气开始抗邪,
以恶寒、发热为主的证候。
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 ,
具有起病急 , 病程短 , 病位浅的特点。 (2)证候:恶寒、发热、头身痛、鼻塞、苔薄、脉浮。
⑴寒邪为主者,则恶寒重,发热轻,伴无汗、头身疼 痛、鼻流清涕苔薄白润、脉浮紧等症,临床称表寒 证 ⑵热邪为主者,则发热重,恶寒轻,伴有汗、头痛、 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症,临床称表热证。
9.便溏尿清, 10.面色苍白, 11.口渴喜冷饮, 12.舌红绛,苔黄, 13.气短息低, 14.舌淡苔白, 15.面赤身热, 16.鼻流清涕 17.精神萎靡,
那些属阳证、哪些属阴证?
• • • • • • • •
1.精神烦躁, 2畏寒肢冷, 3.气壮息高, 4.脉沉迟微弱 5.脉滑数洪实 6.口不渴或喜热饮 7.便秘尿短赤, 8.发热,怕冷
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辨清病因、病位、 病性,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阳
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
虚、实、阴、阳 八个辨证纲领。
实
阴
表
八纲
里
虚
热
寒
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 , 进行分析
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常见外阴疾病的治疗
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常见外阴疾病的治疗常见外阴疾病一般包括阴痒、阴疮和阴挺。
今天为考生提供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常见外阴疾病的治疗。
一、阴痒的治疗(一)湿虫滋生证主要证候:阴部瘙痒,如虫行状,甚则奇痒难忍,灼热疼痛,带下量多,色黄呈泡沫状,或色白如豆渣状,臭秽,心烦少寐,胸闷呃逆,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方药:萆藓、苡仁、黄柏、丹皮、赤芍、木通、泽泻、滑石。
(二)血虚生风证主要证候:外阴及阴中瘙痒、阴户干涩难忍,甚则外阴局部皮肤变白、外阴萎缩,心悸、健忘失眠,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治法:养血祛风,活血止痒。
方药: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加牡蛎。
二、阴疮的治疗(一)热毒证主要证候:外阴一侧或双侧欣红肿痛,灼热结块,拒按,甚或形寒发热,口舌咽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沉而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银花、甘草、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天花粉、陈皮、防风、贝母、白芷。
(二)寒凝怔主要证候: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托毒外出。
方药:人参、川芎、当归、白芍、白术、黄芪、甘草、茯苓、银花、白芷、桔梗、皂角刺。
三、阴挺的治疗(一)脾虚气陷证主症:子宫脱垂,劳则加剧,卧则消失,小腹坠胀,面白少华,四肢乏力,少语懒言,带下色白,量多质稀。
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升提。
常用方药:黄芪30 60g,党参30g,白术15g,当归10g,炙甘草、陈皮、炙升麻、柴胡各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
每日1剂。
(二)肾阳亏虚证主症:子宫脱垂,腰酸腿软,小腹下垂,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间尤甚。
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补肾固脱。
常用方药:人参3 10g,山药、熟地黄、杜仲、炒当归、山萸肉各l0g,枸杞子9g,炙甘草6g,金樱子、菟丝子、紫河车各12g。
中医的辨证和施护
中医的辨证和施护辨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
“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
“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如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
”这就是说病可概括证。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伤寒论》对伤寒病以六经分证,可分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
《温热论》对温热病以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
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辨证的。
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步印象为感冒病。
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
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
饮食上可给豆豉汤、生姜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若属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室温宜低,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
饮食宜给绿豆汤、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但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可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辨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
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季节不同,施护方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暑多挟湿),护理应采用一些祛暑化湿的方法。
如室内注意通风凉爽,饮食可给清热利湿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番茄、苦瓜等,忌生冷、油腻和辛辣等助湿化热之物。
阴挺护理PPT课件
评估治疗效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案例分析结果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案例1:患者A,年龄35岁,症状为阴挺,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案例2:患者B,年龄45岁,症状为阴挺,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但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
案例3:患者C,年龄55岁,症状为阴挺,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案例4:患者D,年龄65岁,症状为阴挺,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案例5:患者E,年龄75岁,症状为阴挺,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谢谢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阴挺问题。
4
阴挺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1:患者A,年龄35岁,产后出现阴挺症状,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01
案例3:患者C,年龄55岁,因肥胖导致阴挺症状,经长期站立工作导致阴挺症状,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
阴挺通常发生在睡眠期间,也可能发生在清醒状态。
阴挺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等。
阴挺的症状
阴挺:女性生殖器向外突出,导致不适或疼痛
症状:阴部疼痛、瘙痒、红肿、分泌物增多等
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影响:影响日常生活、社交、心理等方面
阴挺的原因
遗传因素:部分阴挺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02
案例4:患者D,年龄65岁,因长期便秘导致阴挺症状,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
04
案例分析方法
中医科阴挺护理常规
中医科阴挺护理常规阴挺系因气虚下陷,肾虚不固,胞络损伤,提摄无力所致。
以子宫位置下垂,甚那么完全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为要紧临床表现。
病位在胞宫。
子宫脱垂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临盆史,产育史,产后情形。
2、腹部、阴部病症。
3、脱垂程度,有无尿失禁及伴随病症。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状况。
6、辨证:脾虚气陷证、肾阴亏虚证、湿热下注证。
二、护理要点1、一样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样护理常规进行。
(2)注意休息,幸免过度劳累,严峻者要卧床休息。
(3)幸免可增加腹压的因素,如便秘、咳嗽等。
(4)内裤要柔软、清洁,勤改换。
2、病情观看,做好护理记录(1)观看子宫下垂程度、颜色,表面有无红肿、破损、出血、腐臭,和排尿、排便及伴随病症。
(2)脱出物红肿,疼痛难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伴有发烧腹痛、倦怠无力、腰膝酸软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置。
(3)服药医治无效时,应配合医师做好术前预备。
3、临证(症)护理(1)脾虚气陷者,可利用子宫托。
遵医嘱给予捏脊,指导患者膝胸卧位或做提肛练习。
(2)维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用蜂蜜调服,以润肠通便,幸免大便努责。
4、饮食护理(1)饮食以补养气血,增强营养为宜,如鸡、鱼、瘦肉、蛋类等,最好清蒸或煨汤食用。
(2)气虚者可选益气养血之品,如黄芪煨鸡或桂圆红枣粥。
(3)邪毒未清者,不宜食用。
(4)肾虚者可选补肾壮阳等药膳配合医治。
冬季可食用羊肉、狗肉以温补肾阳。
5、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药后宜卧床休息片刻。
6、情志护理调畅情志,多关切、安慰患者,使其排除顾虑和恐惧。
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医治。
三、健康指导1、踊跃开展打算生育活动,避免生育过量,幸免多产、频产。
2、普及产褥期保健及有关预防子宫下垂的知识,产后2个月需注意休息,不可从事久蹲、久坐、久站等重体力劳动。
哺乳期不该超过1年,以避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3、注意卫生,踊跃防治慢性病,如腹泻、便秘、咳嗽等,养成大便适应,幸免直肠、膀胱常处于充血状态,避免子宫后倾。
阴挺,中医辨证,中气下陷,肾气不足,大补元煎
阴挺,中医辨证,中气下陷,肾气不足,大补元煎阴挺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概述】妇女阴中有物下坠,或突出阴道口外,称阴挺,亦称阴挺下脱.阴菌、阴脱。
因多发生于产后,故又称子肠不收。
本病以虚证为多见,亦有并见湿热下注者。
其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若能配合外治、针灸、气功等疗法,效果更佳。
长期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
现代医学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属本病范畴。
【辨证治疗】1.中气下陷临床表现:子宫脱垂,甚或脱出阴道口外,卧床后可自行收人,劳则加剧。
小腹、阴道及会阴下坠。
带下量多,质稀色白。
少气懒言,或心悸气短,面色发华,四肢无力,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
立法:补气升提,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川断,金樱子、枳壳。
加减:若兼血虚者,加熟地、鹿角胶;若肾虚腰痛甚者,酌加菟丝子;如继发湿热,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腻,有臭气者,可于原方去金樱子、党參,加黄柏、败酱草、苡仁等,以清热利湿。
2.肾气不足临床表现:阴中有物脱出,甚者坠出数寸,小腹下坠,无白带,或阴道干涩。
腰腮瘦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或失禁,夜间尤甚,舌淡红,脉沉细尺弱。
立法:补肾固脱。
主方: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加鹿角胶、升麻、紫河车。
加减:如肾阳虚明显,表现为形寒肢冷者,可加附子、肉桂、干姜,以温阳助肾;若偏阴虚而有热象、脉细数者,加知母、地骨皮、生地,以滋阴清热;若白带增多,可加金樱子、艾实,牡蛎;若子宫脱出阴道口外,常因摩鑫损伤而出现红肿、溃烂、黄水淋沥,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臭气、肛门肿痛、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灼热而痛等症状,轻者可于主方加土茯苓、苍术、黄柏、车前草等,以清热利湿;重者应先清热利湿,待湿热清除后再行扶正,可先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减。
《景岳全书》卷五十:大补元煎处方,人参少则用3~6克,多则用20~60克山药(炒)6克熟地少则用6~9克,多则用60~90克杜仲6克当归6~9克(若泄泻者去之)山茱萸3克(如畏酸吞酸者去之)枸杞6~9克炙甘草3~6克功能主治,救本培元,大补气血。
阴挺如何治疗
阴挺如何治疗*导读:阴挺是怎么回事?阴挺多由分娩劳累过度,胞络受伤所致,也可由脾虚中气不足、湿热下注所致。
部分人发病主要原因为咳嗽久治不愈,长期劳累过度。
其临床症状有妇女阴道口有物体脱出,物体色淡红,如鹅卵。
物体脱出时可引起小腹剧痛。
除此之外,面色萎黄、腰酸背痛、四肢乏力、白带增多、头痛腹胀、食欲不振、发热都是其常见临床症状。
阴挺如何治疗?……阴挺是怎么回事?阴挺多由分娩劳累过度,胞络受伤所致,也可由脾虚中气不足、湿热下注所致。
部分人发病主要原因为咳嗽久治不愈,长期劳累过度。
其临床症状有妇女阴道口有物体脱出,物体色淡红,如鹅卵。
物体脱出时可引起小腹剧痛。
除此之外,面色萎黄、腰酸背痛、四肢乏力、白带增多、头痛腹胀、食欲不振、发热都是其常见临床症状。
阴挺如何治疗?*一、推拿疗法推拿疗法以补中益气、调和气血为主。
取穴:气海、关元、腰眼、长强、三阴交、肾俞等。
手法:推、摩、揉、按。
腹部摩关元、气海;腰臀部推肾俞,揉长强,按腰眼、三肾交等。
患者宜注意营养,避免房事,保暖,还应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以调补肾气、固摄胞宫为主。
肾虚取穴关元、子宫、照海,气虚取穴维道、足三里、三阴交、百会、气海。
*三、手术疗法手术治疗为阴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四、中药治疗具有补气升提功效的补中益气汤,补肾固脱的大补元煎加减都可治疗阴挺,适用于症见头晕目眩、小便频数、四肢酸痛、困倦乏力、小腹下坠的患者。
阴挺如何治疗?以上都是治疗阴挺的方法。
其实阴挺以预防为主。
孕妇分娩应到正规医院,分娩时要注意修补裂痕,分娩后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注意休息。
在坐月子期间,不要做粗重的体力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不要喝浓咖啡,要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阴挺如何治疗,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8.3,附子汤治疗阴挺(子宫脱垂)
8.3,附子汤治疗阴挺(子宫脱垂)
权依经医案:朱某某,女,32岁,l980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自感小腹下坠,白带多,质稀薄,无臭味,已一年余。
活动后病情往往加重,伴有小腹冰凉,腰酸,疲乏无力。
西医诊断为子宫脱垂I度,宫颈糜烂I度。
舌体胖质淡白,苔薄白,脉沉迟。
辨证为脾肾阳虚。
方用附子汤治疗:
附片6克,白朮12克,白芍9克,茯苓9克,党参6克。
开水煎分二次服。
3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自感白带减少,下坠感轻,小腹冰凉有所好转。
舌脉同上。
仍用上方,继服3剂。
三诊:患者又服3剂后,自感病情更为好转,白带已转正常,小腹转温,腰酸、乏力亦明显好转,惟活动后有小腹下坠之感。
脉转为和缓有力。
继用上方,再服3剂。
四诊:患者服上方共9剂后,诸症消失,已能参加轻微劳动,小腹不再感觉下坠,舌脉亦转为正常。
故令其停药观察,至今病未复发。
按语:少阴阳衰,无力系胞;太阴寒湿下注,则胞茎糜烂。
用附子汤温少阴之阳而逐太阴寒湿,数投而愈。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策略是什么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策略是什么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是一类较为常见且复杂的健康问题,给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中医在治疗此类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情志因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女性面临着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从而引发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疾病。
其次是饮食不节,过度食用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进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再者,劳逸失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会导致气血失调,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妇科疾病。
此外,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房劳多产、多次流产等也可能损伤冲任二脉,引发各种生殖系统疾病。
中医在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时,强调辨证论治。
常见的证型有肝郁气滞、肝郁化火、脾肾两虚、气血两虚、湿热下注、寒湿凝滞、血瘀内阻等。
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乳房胀痛、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症状。
治疗上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方剂如逍遥散加减。
药物有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薄荷、生姜等。
肝郁化火型的患者,则可能出现月经提前、经量增多、经色鲜红、口苦咽干、心烦失眠等症状。
治疗以疏肝清热为主,方剂如丹栀逍遥散加减,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以清热泻火。
脾肾两虚型的患者,通常会有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大便溏薄等表现。
治疗宜脾肾双补,常用的方剂如归脾汤合右归丸加减。
归脾汤可补心脾,右归丸能温补肾阳。
气血两虚型的患者,月经多表现为量少、色淡质稀,还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等症状。
治疗重在益气养血,代表方剂如八珍汤加减,方中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等。
湿热下注型的患者,常见症状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阴部瘙痒、小便短赤等。
阴挺,子宫脱垂
阴挺,子宫脱垂在西医的疾病谱当中,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阴痔、阴脱这些疾病,它们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女性阴道中有物突出,有些突出比较明显,比如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这种情况,就女性自身来说,有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比较明显,情况严重时,脱出的块物不能还纳,会影响女性正常行动。
关于治疗,大家可以了解中医的内服外用的治疗方法。
外治的方法主要是用温度适宜的药液洗浴外阴部或者外涂膏药。
例如采用白胡椒、附子、白芍、肉桂、党参各20g,五味子10g,煎煮去渣后外洗阴部。
当女性出现子宫脱垂的时候,不仅尴尬,还很难受,那么,该怎么办呢?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有办法。
对于子宫脱垂,中医与西医的病名不同,中医管这种情况叫阴挺。
阴挺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产后,所以又叫做“产肠不收”或“子肠不收”。
如果是在产妇在生产孩子后出现子肠不收的情况,可以采用鲜蓖麻子49粒捣碎成膏状,直接涂在产妇的头上,这种方法比较特殊,较为少用,此法源于清代妇科大家傅青主之《傅青主女科》;又如《妇人大全良方》治疗女性产后阴脱、阴户作肿,选用枯矾、桃仁、五倍子各100g,将三药制成膏状,取适量外敷于患处,也可以用于阴脱的治疗。
而我们前面说到张锡纯对此有办法,现在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张锡纯的经典良方——升肝舒郁汤。
这个方剂由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所创制,治如其名,这个方首用于治疗女性阴挺以外,还用于治疗肝气虚弱、郁结不舒之证。
先来看看全方由哪些中药组成的,据原著记载,全方药用:生黄芪六钱、当归三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川芎一钱五分。
一看这个法子就是以黄芪为主,再加上当归、知母、柴胡、乳香、没药、川芎等中药。
张锡纯治疗阴挺主要从疾病所在的机理出发而调制升肝舒郁汤。
张氏言肝主筋,肝脉络阴器,肝又为肾行气。
阴挺是从阴道中脱出,形状类似筋之所结,而阴挺这个疾病的原因,是为肝气郁而下陷无疑,因此,张氏选用黄芪与柴胡、川芎并用,意在补肝即以舒肝,则下陷之肝气可升;当归与乳香、没药并用,又旨在养肝即以调肝,则郁结之肝气可化。
阴挺 病情说明指导书
阴挺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阴挺概述阴挺,中医病证,又称阴脱,根据突出形态的不同又有阴菌、阴痒、葫芦颓之称。
是指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
多因分娩之时气血损伤过重,引起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导致。
见于现代医学的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阴脱、阴菌、阴痒、葫芦颓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结论。
发病部位:子宫,生殖部位常见症状:子宫下脱、阴道壁膨出主要病因:分娩损伤、素体虚弱、外感湿热检查项目:望闻问切、宫颈细胞学检查、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重要提醒:阴挺者应避免劳累、久蹲,及时就诊,严重的阴挺还可能影响生育。
临床分类:阴挺主要分为气虚下陷、肾气亏虚、湿热下注三种证型。
1、气虚下陷主要表现为阴部有肿物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过度劳累后加重,小腹坠胀。
多伴有气短,不愿说话,四肢乏力,面无光泽,小便次数多,舌淡苔薄,脉虚细。
部分患者还可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的表现。
2、肾气亏虚主要表现为阴部有肿物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过度劳累后加重,小腹坠胀。
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次数多,夜尿频繁,舌淡,苔薄,脉沉弱。
3、湿热下注主要表现为阴部有肿物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外阴部红肿,可有疼痛或瘙痒等不适。
常伴有心烦,自汗、口苦而干,小便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白带量增多、色黄等。
二、阴挺的发病特点三、阴挺的病因病因总述:阴挺多因分娩之时气血损伤过重,引起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所致。
此外,素体虚弱、外感湿热等原因也可导致阴挺。
基本病因:1、分娩损伤分娩手术或分娩困难等原因,引起妇女出汗过多或出血过多,导致气血损伤过重,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引起阴挺。
2、素体虚弱如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老年患者盆底组织萎缩退化、性生活过度、生产过多等造成素体虚弱,耗伤精气、损伤肾脏,导致肾的固摄功能减弱,而引起阴挺。
(备考辅导)中医护理:阴挺的辨证施护.docx
中医护理:阴挺的辨证施护本病以妇女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为主症;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虚或肾虚,导致冲任不固,提摄无力;治疗以益气升提,医学 | 教育网搜集整理补肾固脱为主;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本病的病情观察要全面而仔细:(1)观察子宫脱垂的程度及有无阴道壁、直肠壁、膀胱壁膨出,有无排便困难和小便失禁等情况。
子宫脱垂分三度:Ⅰ度者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不超出阴道口;Ⅱ度者,子宫颈或连同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Ⅲ度者,子宫颈及整个子宫体均脱出阴道口外。
(2)观察脱出物表面皮损情况,如有红肿、破损、出血、糜烂者,可搽敷锡类散,并用消毒纱布保护。
(3)观察分泌物的量、色、质,如量多色黄质稠者,湿热蕴蒸颇甚,防其化脓;如量多色白质稀者,气虚或肾虚挟湿也。
(4)观察伴随症状,伴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者,为气虚;伴腰膝? i 软,头晕耳鸣者,为肾虚;发热腹痛,腰痛,苔黄,脉数,为湿热蕴蒸,宜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严重者要绝对卧床。
产后注意避免过早使用腹压及下蹲或劳动,如挑重物、插秧等均会导致脱垂加重。
3.可采取膝胸卧位,每日 1~ 2 次,每次 5~10 分钟。
4. 保持每日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给服麻仁丸5g,每日 2 次,或每日调服蜂蜜 1 汤匙,以润肠通便,避免大便努责。
5.注意调畅情志,向患者扼要介绍本病病因、证治及转归,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
6.及时治疗慢性咳嗽。
7.注意个人卫生,内裤宜清洁柔软,及时更换,每日清洗外阴,或遵医嘱药物熏洗或浸洗。
8.加强卫生宣教工作,积极预防本病发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9.使用子宫托。
选择合适子宫托,以放置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宜。
教会患者放取托的方法,子宫托每晚清洗,次晨放入,保持阴道清洁,子宫托若长期放置不取出,可发生嵌顿,局部组织因受压而缺血坏死,甚至发生瘘管,用托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换大小合适的子宫托。
阴挺的辨证施治
阴挺的辨证施治阴挺以虚证为主,气虚、肾虚常见,以“陷者举之”“脱者固之”为原则,治疗时主要应用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之法,或补脾或固肾或者脾肾同治。
合并湿热者,辅以清热利湿。
气虚型一、证候: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自觉小腹下坠,有物从阴中脱出,劳则加剧。
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尿频,带下量多,质稀色白。
舌淡苔薄,脉虚细。
二、治则:补气升提。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呆《脾胃论》)加味。
2、方药:北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炙甘草、当归、续断、金樱子(或用金樱子根)、枳壳、水煎服。
三、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四、单方验方:1、升陷汤(龚其恕《浙江中医杂志》1985。
处方:柴胡、升麻、黄芪、桔梗、知母、党参(重者用红参,另炖后兑人)。
水煎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2、老南瓜蒂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老南瓜蒂6个。
将瓜蒂对剖开,煎取浓汁顿服。
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3、托垂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升麻(研末),鸡蛋1只。
在鸡蛋顶端钻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圆孔,把药末放入鸡蛋内,搅匀;取白纸一小块,蘸水将蛋孔盖严。
然后将蛋放蒸笼内蒸熟,去壳内服。
每天1次,10日为1个疗程;间隔2日,再服第2个疗程。
肾虚型一、证候:阴中有物脱出。
腰酸膝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
舌淡红,脉沉弱。
二、治则:补肾固脱,佐以益气。
三、主方:大补元煎(朱丹溪《丹溪心法》)加减。
四、方药:党参、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炙甘草、山药、北黄芪、白术、金樱子、菟丝子。
水煎服。
上述二型均可因子宫常脱出阴道口外,摩擦损伤,局部出现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色黄量多,或如脓有臭气,此时必须先清利湿热,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
也可用此汤外洗,再喷撒喉风散合珍珠层粉,以清热解毒生肌。
局部症状改善后,按各型施治,或行手术治疗。
其他方法一、针灸治疗1、气虚者:取督脉、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
中医辩证治疗子宫脱垂
中医辩证治疗子宫脱垂中医学称子宫脱垂病为阴挺或阴脱。
认为多因体力虚弱,中气下陷,冲任不能固摄,或湿热下注所致。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位置下移至坐骨棘水平或脱出于阴道口外。
由于生育过多,分娩时处理不当或产妇体质虚弱使子宫韧带、盆底肌肉和筋膜松弛所引起。
中医辨证治疗在临床上有湿热、气虚、肾阳亏需之分。
1. 湿热临床表现:该证多见于重度脱垂。
由于子宫经常脱出阴道口外,受衣裤的摩擦,粘膜增厚而干燥,甚至引起发炎、溃疡,出现外阴肿胀疼痛,黄水淋漓,阴部坠疼,白带增多发黄,心烦内热,身热口渴,小便灼热而赤,尿频而疼,或口苦而干,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辩证分析:脾肾久虚,兼外邪入侵,损及脉络,故外阴肿疼、黄水淋漓;温蕴下焦,郁久化热,湿热下注,则阴部坠疼、尿短赤而疼、白带多而黄臭;热灼津伤则心烦内热、身热口渴、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疗原则:清利湿热,佐以升提。
取任脉、足三阴经穴为主。
强刺激。
针灸处方:中极气冲太冲照海阴陵泉辩证解释:本方具有疏调肝肾脏气,升补清利之效用。
取中极以调理冲任,通利膀胱,清利湿热;气冲内当子宫圆韧带,并是冲脉、足阳明之会。
斜向上刺亦当阔韧带部位,刺之可以增强韧带之约束,升提下陷之子宫;太冲、照海可疏泄肝肾热邪;阴陵泉导湿下行。
诸穴共起升补清利之作用。
另注:脾俞、蠡沟、次髎、三阴交可参酌配用。
2. 气虚临床表现:患者自觉有块状物自阴道脱出,小腹、阴道、会阴部有下坠感,劳累或站立过久时可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伴有腰部酸胀,四肢乏力,面色少华,少气懒言,便频数清长,白带增多,色白质稀,或大便溏薄等症状,舌淡,苔薄白,脉虚细。
辩证分析:气虚下陷,失于固摄,致子宫下脱,小腹、阴道、会阴部有下坠感;劳则耗气,气陷越甚,宫脱加重,故劳累或站立过久可加重;卧则中气下陷稍缓,宫脱不甚,故卧则减轻或消失;中气不足,故面色少华、四肢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则带下色白、量多质稀;舌淡苔薄白,脉虚细均为气虚下陷之象。
阴挺(子宫脱垂)辩证取穴
阴挺(子宫脱垂)辩证取穴
阴挺是指女阴中有物下坠,或突出阴道口外。
相当于西医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
【临床表现】
阴道中有坠物,伴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头晕耳鸣等。
【病因病机】
中气不足或肾气亏损,冲任不固,带脉失约。
【治则】
补益中气,升举阳气。
【马氏温灸处方】
【取穴】
百会、气海、脾俞、足三里、维道、三阴交、中脘、关元、神阙、曲泉。
【取穴位置】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取穴位置】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取穴位置】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位置】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取穴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取穴位置】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穴位置】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施灸顺序】
先阳后阴,先背部后腹部,先上后下。
【施灸时间】
背部/四肢穴20分钟,胸腹部30分钟;可根据身体情况调整温灸时长。
【病症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病的病情观察要全面而仔细:
(1)观察子宫脱垂的程度及有无阴道壁、直肠壁、膀胱壁膨出,有无排便困难和小便失禁等情况。
子宫脱垂分三度:Ⅰ度者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不超出阴道口;Ⅱ度者,子宫颈或连同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Ⅲ度者,子宫颈及整个子宫体均脱出阴道口外。
(2)观察脱出物表面皮损情况,如有红肿、破损、出血、糜烂者,可搽敷锡类散,并用消毒纱布保护。
(3)观察分泌物的量、色、质,如量多色黄质稠者,湿热蕴蒸颇甚,防其化脓;如量多色白质稀者,气虚或肾虚挟湿也。
(4)观察伴随症状,伴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者,为气虚;伴腰膝痠软,头晕耳鸣者,为肾虚;发热腹痛,腰痛,苔黄,脉数,为湿热蕴蒸,宜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严重者要绝对卧床。
产后注意避免过早使用腹压及下蹲或劳动,如挑重物、插秧等均会导致脱垂加重。
3.可采取膝胸卧位,每日1~2次,每次5~10分钟。
4.保持每日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给服麻仁丸5g,每日2次,或每日调服蜂蜜1汤匙,以润肠通便,避免大便努责。
5.注意调畅情志,向患者扼要介绍本病病因、证治及转归,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
6.及时治疗慢性咳嗽。
7.注意个人卫生,内裤宜清洁柔软,及时更换,每日清洗外阴,或遵医嘱药物熏洗或浸洗。
8.加强卫生宣教工作,积极预防本病发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9.使用子宫托。
选择合适子宫托,以放置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宜。
教会患者放取托的方法,子宫托每晚清洗,次晨放入,保持阴道清洁,子宫托若长期放置不取出,可发生嵌顿,局部组织因受压而缺血坏死,甚至发生瘘管,用托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换大小合适的子宫托。
10.注意补养气血,增强营养,如肉、蛋、禽类食物。
气虚者,可选黄芪气锅鸡、青山羊血;肾虚者可选青山羊血、杜仲、猪腰等药膳配合治疗。
若挟湿热,可试用丝瓜络炭酒(丝瓜络烧成炭,研成细末,每次用白酒兑开水冲服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