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第6章 质量与密度 学习、上课课件)

碑心 石长 a/m
碑心 石宽 b/m
碑心 石宽 c/m
碑心 石体
积 V2/m3
碑心 石质
量
m2/kg
【分析论证】因为样品的密度就是所测物体的密度所 以知道所测物体的体积,根据m=ρV 就可计算出所测物体 的质量了。
感悟新知
知3-讲
任务三 铅球是铅做的吗 我们上体育课时用到的铅球,它是用铅制成的吗?让
ρ铁=7.9×103 kg/m3
结 因为ρ球<ρ铅,ρ球接近于ρ铁,所以铅球的主要成分不是铅,
论 而是铁
感悟新知
拓展延伸
知3-讲
◆依据公式ρ =mV可知,要鉴别物质,只要测出物体的质 量m 和体积V,再算出构成物体的材料的密度ρ,最后
对照密度表即可。假设甲材料的密度为ρ0,若ρ=ρ0, 则说明该物体是由甲材料制成的;若ρ≠ρ0,则说明该 物体不是由甲材料制成的。
课堂小结
跨学科实践:密 度应用交流会
大物体密度的测量
密度应用 物质鉴别
吸水物质密度的测量
感悟新知
【数据记录】 小浮石的质量m/g 小浮石的体积 V/cm3
知1-讲
小浮石的密度 ρ/(g·cm-3)
【分析论证】因为所选样品与所测物体的材料完全相同, 所以样品的密度就是所测物体的密度。
感悟新知
任务二 估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
知2-讲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有多重呢?下面,我们来想
办法:如果利用样品法测出一小块样品的密度,则碑心石
思考1 答案因所取样品的密度和该物体的密度相同,所以,可 从浮石上取下一小块作为样品。
深度思考2:浮石吸水,应该如何操作?
思考2答案可以让小浮石吸饱水或是在其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 油漆。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课件含复习训练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的重点章,也是难点章.本章涉及到“质量”和“密度”这两个重要物理量.通过讲述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密度概念的引入和测量,使学生对物质及其属性有进一步定量的认识.本章共有4节:1.第1节“质量”,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用“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并且直接给出了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关于质量的测量,课本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第2节“物质的密度”,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表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果: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点.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3.第3节“测量密度”,让学生学习使用天平、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最后用ρ=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让学生了解密度与温度的联系,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运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学会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会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道密度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使用天平、量筒测质量、测密度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学重点】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概念的引入,密度公式的应用及物质密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质量、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与计算,以及运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课时安排【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质量1课时第2节物质的密度1课时第3节测量密度1课时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质量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能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3.了解测量质量的常见工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关物体形状、位置、状态改变而质量不变的实验,明白科学探究是获取真理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2.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知道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教学难点】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并能正确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2.能正确理解质量、物质、物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具准备】练习本1个、矿泉水1瓶、托盘天平和砝码1套、杆秤、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质量的多少不同.谁来说一说下面甲、乙两人所说的“质量”的含义是否相同?甲:这袋米的质量是多少?乙:这种米的质量如何?生:甲说的质量是指这袋米所含米这种物质的量有多少;乙说的质量是指这种米是否有杂质、是否变质等.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新课】一、认识质量1.物体与物质师我们首先来搞清楚物体与物质的区别,请同学们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它们谁是物体,谁是物质.生: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是物体,木材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师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的观察,再举些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对质量这个物理量的理解.生1: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不一样.生2: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不一样.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由此可见,大家认识了质量这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①出示课本,把书卷成筒状;②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③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情况下,书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2)书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3)假如把书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否改变?(4)当这瓶水放入冰箱里面冻成冰时,它的状态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学生观察、交流、分析、讨论,然后回答:没有改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得出结论.归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简称“四不变”.3.质量的单位师一杯水我们喝了一口后,杯中水的质量减少了,那到底减少了多少呢?如何准确表示水的质量呢?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质量的单位.不同的国家质量的单位不同,如我国过去一直用的质量的单位有:斤、两、钱,现在用的单位:千克(公斤)、克、毫克、吨;英、美国用磅、盎司.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合作,统一了质量的国际单位为:千克,符号是kg.归纳:质量的单位:千克,符号是kg.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二、测量质量师我们到商店、超市去买米、水果之类的东西时,售货员用什么工具称量货物的质量?生:电子秤.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电子秤可以测量质量外,我们还见到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生(踊跃回答):测体重用磅秤;到菜场买菜看到用杆秤;称量汽车的质量用地中衡……师同学们回答正确,说明你们平时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大家就应该这样善于观察.其实,在我们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物理天平也叫学生天平)两种.1.托盘天平的结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结构”,然后拿起托盘天平实物,逐一介绍天平各个部件的构造和作用.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让大家思考为何天平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看法).归纳: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两个)、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及相配套的砝码.2.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如何利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2.如何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3.如何利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和液体?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上面这些问题.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的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师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它的使用方法正确进行操作,否则会测量不出正确的结果,甚至损毁天平.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多媒体课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底座水平.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注:为了保证天平测量的精确性,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一定要牢记并完成以上两个操作)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直至平衡;称量结果=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调节天平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下列思考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将游码移到标尺上的0刻度线上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0刻度线对齐?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3.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如果是右边高左边低,又该如何调?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1.游码的左边对齐0刻度线.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3.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可以总结:调节天平平衡时,哪端高就将平衡螺母往哪端调.(便于学生记住)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加砝码时,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教师可将“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两种加砝码情况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观察哪种容易,便于较快进行测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砝码更加便于测量.3.托盘天平的读数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刻度线和砝码,然后思考下列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请你观察砝码盒里有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砝码?2.请你说说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标尺上最右端表示多少克?3.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5.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1.砝码盒里一般有4种砝码(50g\,20g\,10g\,5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5.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全部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即m物=m砝+m游提醒:计算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且计算结果必须要附上单位.归纳: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水平放置调节横梁平衡: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哪端高就往哪端调)测量:左物右码;按从大到小增减砝码;砝码不够,移动游码物体质量=砝码+游码示数(m物=m砝+m游)记录结果:数值+单位整理器材4.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质量.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在第五章学习温度计的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去推知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生(踊跃回答):①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量程”,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师:我们要称量30g左右的盐和要称量20g左右水.应该如何测量?生:测量粉末状的物体或化学药品时可以将它们放在纸上进行称量.(不过,为了称量准确应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再调节天平平衡)师大家回答很正确请大家思考,如何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如称取22.5g的水.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表看法:先称量出容器的质量m1,然后称量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2,二者之差即为水的质量m=m2-m1.师:思路很正确,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两者之差刚好是所需要的水的质量呢?生:先称量出容器的质量m1,要称取的水与容器的总质量就为m1+22.5g,那么在称量总质量前,不妨在右盘中加入m1+20g砝码,游码移到标尺上2.5g刻度值处,然后在左盘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为止.教师将这个称量22.5g水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提醒学生当天平接近平衡时,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吸取或添加少量的水.学生分组进行“称量固体质量”、“称量液体质量”、“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称量一定质量的液体”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表示质量大小的单位及质量的测量工具,我们知道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属性量,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和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共同学习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如何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1.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时,可以采用电子秤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这样更易于帮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关于学习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制成“使用说明书”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学习,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形式,掌握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2.物质的密度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2.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学生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学生: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和肥皂块、大注射器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并提问:①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②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教师再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别它们.学生思考:从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教师趁机引入新课:好,我们今天就介绍一种新的区分物质的方法——密度.【进行新课】一、认识密度师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铁块和木头谁重?怎么比较铁块和木头谁重?这一类问题好像并不容易回答,我们的办法是取等体积这两种物质才好比较.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我这里有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果能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是不是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学生思考、交流:①用手掂量一下就可以区分开;②用天平称量(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物块放在两盘中,下沉的那端是铁块.)师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师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用多媒体展示)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启发与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收集到体积不同的同类物质,例如,铁钉、铁块等.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吗?如何探究?生:用天平称它们的质量、量筒测量它们的体积,然后计算1cm3的物体内的质量是否相同.师大家思路很正确,请大家先阅读课本第116页,学习量筒测体积的方法.师根据我们制定的计划和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测出铁钉与螺母,大小石块的质量与体积记录下数据,计算出每1cm3的物质质量,各小组实验完成后汇报你的实验结果.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准备统计数据表格.学生实验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在以上实验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18页各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看看有什么规律.生1: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生2:通常,固体的密度大,液体的密度次之,气体的最小.生3: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师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同一种类物质m 和V 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多少、体积的多少无关.不能简单地说,物质的密度ρ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跟体积V成反比.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例题1(多媒体展示)小华和他的同伴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他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1)请你用图象把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在图甲中表示出来,并对照图象分析.(2)由蜡块(或干松木)的图象可以看出:.(3)由蜡块和干松木的图象可以看出:.解析:(1)利用描点法作图,即取一个体积对应一个质量表示一个点,然后连接两点即为该物质的图象;(2)由图象可看出是一条直线,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不同物质,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即表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答案:(1)如图乙;(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二、密度的应用师密度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了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那大家思考下:在这个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从数学的角度考虑,任意知道两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物理量.那利用这个公式除了求密度之外还可以有什么用处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还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或体积.归纳: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公式m=ρV,求质量m;利用公式,求体积V.师大家回答正确.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题.例题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本第119页例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讲解、总结、评价.注意:(1)在计算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不能只写计算过程;(2)如果单位不一致,必须要统一,可以就密度单位来处理体积或质量的单位;(3)计算的结果必须由数值和单位一起组成.点评:这道题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时,可以借助测量体积V,根据密度表查出该物质的密度,运用密度公式变形为m=ρV 来计算.例题3(多媒体展示)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m3.它最多能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答案:1.25×10-31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先是一起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发现它们的质量不等,由此得出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即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接着进一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综合上述两种探究的结果,水到渠成引出密度这个物理量.进而介绍密度的相关知识,如单位、定义式,应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计算质量和体积等.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1.密度是一个抽象概念,但我们经常用到它.生活中我们说铁块比木头重,实际上是比较了相同体积的两者铁块质量比木头大,这样便引入了密度的定义,即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要引导学生多用密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事例.2.要想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密度知识,就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白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3.1认识声现象》一等奖(教案)

3.1 认识声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2.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
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4.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转换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或小闹钟)、瓶口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装有色儿的玻璃缸、抽气机、鼓、小纸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根据素材中的图制作声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世界。
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我们足如何听到声音的?……二、新课教学〔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每位同学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感觉一下。
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播放蟋蟀呜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呜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呜叫时的姿态?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生乙:鸟呜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生丙: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 质量1、质量:(1)定义: 叫做质量。
用字母 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1t= kg ,1kg= g=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 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 的桌面上,之后把 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 调。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砝码加在 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的后加质量 的,最后加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质量+ 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 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 、 、 、 而改变。
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 ,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 (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若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
第2节 物质的密度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
函数图象为2、密度:(1)定义、 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为 ,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 kg/m 3; a ×103 kg/m 3;= g/cm 33、水的密度为 kg/m 3,读作 ,它表示的物理意思 ,;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
4、密度的大小由 决定,还与物质的 有关。
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 。
一般有: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 铁的密度 铜的密度 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冰的密度 木块的密度。
(填大于活或小于)5、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有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 (同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中国空间站里,航天员是靠“飘”来走动的,如果没有空间站舱壁上的“抓手”,他们就会在舱内飘来飘去.从地面到空间站,他们的质量( ) A.变为零 B.变小了 C.不变 D.变大了2.经过几年的开发,新津永商镇梨花溪已形成了万亩雪梨基地,并已发展成梨花风景区.盛花时节,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个新津雪梨的质量大约为( )A.1 kg B.10 g C.200 mg D.300 g3.我国自行研制的歼﹣20 隐形战斗机关键部件采用碳纤维材料,该材料具有以下优点:比同体积的常规材料轻、耐高温、抗压本领强、耐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下列特性不是碳纤维材料优点的是( )A.密度小 B.硬度大 C.熔点低 D.抗腐强4.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说法中,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A.先测出 100 枚大头针的总质量m,再通过m100计算求得B.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盘里,用游码仔细测量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出平均值5.一定质量的密封气体被压缩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 A.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C.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不变6.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7.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8.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4:5B.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5:4C.能够装下0.5 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装下0.6 kg的酒精D.能够装下0.5 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够装下0.6 kg的水9.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则液体的密度和“?”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22 40 ?液体的体积V/cm310 30 60A. 0.9×103 kg/m3,58 g B.1.1×103 kg/m3,58 gC.0.9×103 kg/m3,67 g D.1.1×103 kg/m3,67g10.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ρ=8.9×103 kg/m3,ρ铁=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分别投铜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多的是(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C.放铝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11.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5.0 g/c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 g/cm3,银的密度是10.5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B.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C.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D.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12.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块,在水面位置标上标记,取出石块,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块的体积;③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3.如图所示,每一种动物旁边都标有它们质量的数值,请你在这些数值后面补上适当的单位.14.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 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为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 g,体积为20 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__m3.15.有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2:1,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把甲金属切去一半、乙金属切去1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16.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从左向右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测出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__________.17.如图所示,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内装有600 g的水,水深为30 cm,则该瓶子的底面积为____________,将瓶盖盖好后倒置,水面到瓶底的距离为10 cm,则玻璃瓶的容积为________cm3.如果用该瓶子装满密度为1.1×103kg/m3的酱油,则能装下酱油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g.(玻璃瓶的厚度不计)18.有一个体积为110 cm3的空心橡胶球,灌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20 g,如果灌满酒精,总质量为100 g,则空心橡胶球的质量为________g,橡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如果改用它来灌满某种液体,总质量为20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3.(ρ水=1.0 g/cm3,ρ酒精=0.8 g/cm3)三、解答题(19、21题各12分,20题10分,22题13分,共47分)19.小强为了测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矿石放入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矿石的质量,然后用________往天平的右盘____________(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2)接下来他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步骤如下:①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②把矿石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他们测得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3)小强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老师说,也可按照以下步骤测出矿石的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m1;②将适量水倒入烧杯并称出总质量m2;③将矿石放入烧杯内,用笔标记此时水面位置;④将矿石从水中取出,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矿石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水的密度记为ρ水).实验步骤④中矿石从水中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则测得的矿石密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0.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 cm2,铜的密度ρ=8.9 g/cm3.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请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________g,铜线的长度l=________cm.21.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气凝胶如图甲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气凝胶放在3 000 ℃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它的神奇材料就是气凝胶.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0.16 mg/cm3,比氢气还要轻.如图乙所示为 8 cm3的全碳气凝胶压在花蕊上,花蕊几乎没有变形的情景.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100~6 300 Hz频段内高效吸音,大多数人能够听到频率为20~20 000 Hz的声音,因此它是很好的降噪材料.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一种称为“飞行石墨”气凝胶,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纳米尺度下交织在一起的三维网状结构,它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它虽然极轻,但弹性却非常好.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因此气凝胶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1)“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__.(2)“全碳气凝胶”的吸音频段为____________Hz.(3)100 g气凝胶最高可以吸附________kg海上泄漏原油.(4)“全碳气凝胶”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由此可判断,“全碳气凝胶”至少具有________好的特点.(5)根据你对气凝胶性质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A.气凝胶可以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B.气凝胶可以清洗厨房的油烟机C.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D.气凝胶覆盖在物体表面可以防爆炸(6)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 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 t的大型飞机,如果用密度仅为0.16 mg/cm3的全碳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________.A.一个鸡蛋的质量 B.一只鸡的质量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22.疫情期间大家常用“75%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杀菌.“75%医用酒精”是指每100 mL液体中,纯酒精的体积为75 mL,水的体积为25 mL.已知ρ酒=0.8×103 kg/m3,ρ水=1.0×103 kg/m3,不考虑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精积的变化.求(1)75 mL纯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2)100 mL“75%医用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3)“75%医用酒精”的密度是多少?答案一、1.C 2.D 3.C 4.A 5.A 6.B 7.C8.D 提示:根据ρ=m V 可得m =ρV ,体积相同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m 水:m 酒精=ρ水:ρ酒精=1 g/cm 3:0.8 g/cm 3=5:4;根据ρ=m V 可得V =m ρ,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 水:V 酒精=ρ酒精:ρ水=0.8 g/cm 3:1 g/cm 3=4:5,故A 、B 错误.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并且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ρ=m V可得,m =ρV ,则m 水=ρ水V =0.5 kg ;m 酒精=ρ酒精V =0.8×ρ水V =0.4 kg ,因此能够装下0.5 kg 水的瓶子最多能够装下0.4 kg 的酒精,能够装下0.5 kg 酒精的瓶子最多能够装下m 水′=ρ水ρ酒精m 酒精′=0.625 kg 的水,故C 错误,D 正确.9.C 提示:液体的密度ρ液=Δm 液ΔV 液=40-2230-10g/cm 3=0.9 g/cm 3,30 cm 3液体的质量m 液′=ρ液V 液′=0.9 g/cm 3×30 cm 3=27 g ,则量杯质量为(40-27)g =13 g ,60 cm 3液体的质量m 液″=ρ液V 液″=0.9 g/cm 3×60 cm 3=54 g ,则60 cm 3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54+13)g =67 g.10.C 提示:由题意可知,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相等,且ρ铜>ρ铁>ρ铝,由V=m ρ可知,三金属块中铝块的体积最大,铜块的体积最小,因ρ铜>ρ铁>ρ铝>ρ水,则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装满水的三个杯子里时均处于沉底状态,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则铝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11.A 提示:假设把两者等体积混合,则ρ=m V 总=m 1+m 2V 1+V 2=ρ1V +ρ2V V +V =ρ1+ρ22=14.9 g/cm 3, 15.0 g/cm 3比等体积混合的密度略大,说明密度大的体积稍大一点.12.C 提示:因石块带出少量水,使测出的体积偏大,计算出来的密度偏小. 二、13.t ;g ;mg ;t14.0.72;0.02 提示:体积V =20 cm 3,质量m =14.4 g ,密度ρ=m V =14.4 g 20 cm 3=0.72 g/cm 3=0.72×103 kg/m 3;根据密度公式ρ=m V 得,V ′=m ′ρ=14.4 kg 0.72×103 kg/m 3=0.02 m 3.15.3:4;3:4 提示: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m 甲V 甲:m 乙V 乙=m 甲m 乙×V 乙V 甲=32×12=3:4;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把金属块切去一部分后其密度不变,比值不变,仍为3:4.16.右;1.224×103;大 提示:由题图可知,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由题图可知,空烧杯的质量是30 g ,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52.4 g ,牛奶的体积是100 mL ,则牛奶的密度ρ=m V =152.4 g -30 g 100 cm 3=1.224 g/cm 3=1.224×103 kg/m 3.当把牛奶倒入量筒时,有少量牛奶剩在烧杯内,导致测出的体积偏小,故测出的牛奶密度偏大.17.20 cm 2 ;800;88018.20;2;1.8 提示:假设空心橡胶球的质量为m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 ,根据总质量等于空心橡胶球质量与液体质量总和,则有:120 g =m +ρ水V ,100 g =m +ρ酒精V ,代入数据有:120 g =m +1.0 g/cm 3×V ,100 g =m +0.8 g/cm 3×V ,解得m =20 g ,V =100 cm 3;橡胶的体积为110 cm 3-100 cm 3=10 cm 3,橡胶的密度ρ橡=m V 橡=20 g 10 cm 3=2 g/cm 3;当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200 g ,则这种液体的质量m 液=200 g -20 g =180 g ,液体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ρ液=m 液V 液=m 液V =180 g 100 cm 3=1.8 g/cm 3. 三、19.(1)镊子;从大到小;26 (2)2.6×103(3)m 1m 3-m 2ρ水;不变 提示:(2)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 ,量筒内水的体积V 1=30 mL ,由图丙可知,量筒内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 2=40 mL ,矿石的体积V =V 2-V 1=40 mL -30 mL =10 mL =10 cm 3;由密度计算公式得,矿石的密度ρ=m V =26 g 10 cm 3=2.6 g/cm 3=2.6×103 kg/m 3.(3)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将矿石取出后,加水至标记处,加入水的体积等于矿石的体积,所以矿石的体积V =m 加水ρ水=m 3-m 2ρ水,矿石密度ρ=m 1V =m 1m 3-m 2ρ水=m 1m 3-m 2ρ水;此实验中将矿石拿出后带了一部分水,后来又加水到标记处,排开水的质量仍为m 3-m 2,故该过程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测得的矿石密度不变.20.解:(1)如表所示.(2)178;4 000提示:(1)实验数据表格应包括实验中涉及的物理量,本题表格中应记录的物理量包含:横截面积、密度、质量和长度.(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m =100 g +50 g +20 g +5 g +3 g =178 g ;铜线的长度l =V S =m ρS =178 g 8.9 g/cm 3×5×10-3 cm 2=4 000 cm. 21.(1)密度小 (2)100~6 300 (3)90 (4)弹性 (5)D(6)B 提示:(3)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100 g 气凝胶最高可以吸附海上泄漏原油的质量为100 g ×900=9×104 g =90 kg.(4)“全碳气凝胶”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由此可判断,“全碳气凝胶”至少具有弹性好的特点.(5)气凝胶是一种密度很小的固体材料,可以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故A 正确;因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能力,故可以清洗厨房的油烟机,故B 正确;因为气凝胶耐磨且富有弹性,用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故C 正确;气凝胶最高能承受高温,说明具有很强的绝热性,不是有很强的导热性,所以不可能覆盖在物体表面防爆炸,故D 错误.(6)由ρ=m V 得,飞机体积V =m ρ钢=160×103 kg 7.9×103 kg/m 3≈20.25 m 3,“全碳气凝胶”密度为0.16 mg/cm 3=0.16 kg/m 3,由ρ=m V 得,若用全碳气凝胶做成,其质量为m ′=ρ′V =0.16 kg/m 3×20.25 m 3=3.24 k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 g ,一只鸡的质量大约3 kg ,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60 kg ,一台大卡车的质量约为10 t ,所以3.24 kg 大约是一只鸡的质量,故选B.22.解:(1)由密度公式可知,75 mL 纯酒精的质量m =ρ酒精V =0.8×103 kg/m 3×75×10-6 m 3=0.06 kg =60 g.(2)25 mL 水的质量m ′=ρ水 V ′=1.0×103 kg/m 3×25×10-6 m 3=0.025 kg =25 g ,则100 mL “75%医用酒精”的总质量m 总=m +m ′=60 g +25 g =85 g.(3)由密度公式得 “75%医用酒精”的密度ρ=m 总V 总=85 g 100 cm 3=0.85 g/cm 3=0.85×103 kg/m 3.。
(新)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同步练习(附答案)

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1、用四只相同的空饮料瓶,分别盛装盐水、纯水、酒精和汽油,装满后质量最大的是〔〕A、盐水B、纯水C、酒精D、汽油2、寒冷的冬天,将一杯水放在室外,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 ________ ,体积 ________ ,密度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铁钉、厚钢板、钢筋等物体均由同种物质铁组成,体积越大质量 _______ 〔选填“越大〞、“越小〞或“相等〞〕,其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_______ 〔选填“不等〞或“相等〞〕。
4、水的密度是 _______ ,酒精的密度是 _______ 。
一只玻璃瓶最多能装2kg的水,玻璃瓶的体积是 _______ 。
用该玻璃瓶最多可装 _______ 酒精。
5、小明设计测量食用醋密度的方案是:〔1〕用天平测量空量筒的质量;〔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醋,测得醋的体积;〔3〕用天平测得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对该测量步骤的评价可取的是A、所测得醋的体积肯定不准确,没有价值B、实验步骤合理,能测得醋的密度C、测得的醋的密度偏大,估测便可D、测量醋的密度偏小,实验结果不可信6、等质量的空心铅球、铜球、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空心局部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空心局部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
7、只要用量筒量出_________ml的水银,它的质量就是27.2g,而同体积的煤油的质量仅为_________g。
8、质量为0.4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9K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该瓶能装某液体2.7Kg,此液体密度为_________。
9、1m3的水结成冰后,它的体积比原来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了_________dm3。
10、把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入盛满水的甲、乙两容器中,从甲、乙两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11、能装下1Kg的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A、酒精;B、煤油;C、酱油;D、色拉油。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第4节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学会密度的测量方法,分析特殊方法测量密度的过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密度知识的深化和综合应用,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各个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密度。
学情分析
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先解决实际问题,再运用密度知识,灵活处理。
学生在生活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知道如何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2.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核心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各个问题,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续表
教学反思。
质量与密度

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田博教材框架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质量(认识质量;测量质量)2、物质的密度(认识密度;密度的应用)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一、质量1、质量(m):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质量的单位:国际基本单位:千克,符号kg。
其他:吨t,克g,毫克mg,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测量工具: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②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③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后续学到)。
4、利用天平测量质量(1)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拨: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2)注意事项:①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②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拿。
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③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④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⑤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⑥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⑦称量完后:先把砝码回盒,后把游码移回零处;⑧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6.4+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课件)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返回目录
对点典例剖析
考
点
清
典例 1 小朱要测量食盐的密度 ,但由于食盐易溶于水
单
解 ,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测量食盐体积,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
读
,请回答有关问题:
返回目录
(1)小朱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食盐,当天平平衡
考
点
清 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据图甲可知,称
单 取的食盐的质量为 ___ g。
(2)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
测出空瓶的质量为 m2;
返回目录
(3)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 ______ 相
重
难
题 平,再用电子秤测出江水和瓶的总质量为 m3;
型
(4)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 ρ=_________(纯净水的密
突
破 度用 ρ 水表示,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点
在测量物体的密度、质量或体积时,如果所测对象比较
清
单 庞大、复杂,质量或体积不便直接测量时,可从所测对象
解
读 中选出一小部分作为样本,只要能测出这个样本的密度,
则可用 m=ρV 或 V=
求解难以测量的质量或体积。
返回目录
■考点三
特殊方法测密度
考点Biblioteka 1.等效替代法测密度清
单
在缺少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等效替代法
子秤测出瓶与江水的总质量为 m3,则江水的质量 m′=m3-m2
,则江水的密度:ρ=
′
′
=
′
−
= −
水
[答案](3)标记 A (4)
水
=
−
ρ
[苏科版生物]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苏科版生物]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bd83b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6.png)
[苏科版生物(shēngwù)]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1.以下(yǐxià)说法(shuōfǎ)正确(zhèngquè)的选项是A.拿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变小B.声音(shēngyīn)是电磁波的一种C.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声音的产生;热传递2. 以下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D.220 V电压是人体能承受的平安电压A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符合实际为答案。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而不是10m/s,故B错误。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C错误。
D、人体能承受的平安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人直接接触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质量速度温度电压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以下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B密度4.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测量橡皮的质量B.测量水的温度C.测量水的体积D.测量钩码受到的重力C试题分析:A、天平在使用时,应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图中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A错误,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图中液泡接触了容器壁,B错误,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方法正确,符合题意;D、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时,不能将拉环与挂钩颠倒使用,这样外壳的重力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使用方法不对,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量筒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5.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以下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B.有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钢和碳纤维材料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4:1C. 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D.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质量与密度二、多项选择题1.“水是生命之源〞,以下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选项是()ACD试题分析: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水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水的质量变大,密度不变,应选项A正确;根据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即G=mg,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选项B错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是由物质本身所决定的,不随物体质量的改变而变化,应选项C正确;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应选项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难点

精心整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重点: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2.3.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认识运动重点: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都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初步了解他们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运动的绝对性。
考点:各种形式的运动。
2.运动的描述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4.1.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速的概念;观察生源发声时的振动现象,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点:通过真空闹铃实验,体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的应用,人耳的听声能力。
2.乐音的三个特征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了解它们各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及音色的因素;音调与音色的区别。
考点:音三个特征的应用。
3.奇异的声现象重点:回声及应用,动物的语言。
4.5.1.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考点:①考查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光源与非光源。
②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重点: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应用反射定律控制光束方向,以及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
考点:光的反射作图,现象解释,光路的可逆性,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虚像的概念。
4.5.6.重点:眼球的结构;眼睛是如何看物体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
难点:探究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及其矫正的实验。
考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识别和矫正方法,区分两种眼镜。
7.通过透镜看世界重点: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考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透镜的作用。
8.走进彩色世界重点: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凤阳县六中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机械效率学案 新人教版

机械效率【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械效率总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学习过程】 一、学生展示1.对完成工作任务无用而又必须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_,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___________。
2.因为_________功总小于_________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是减小___________功。
3.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
二、目标定向 1.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 升高。
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
则有:实验数值G =5牛,h =0.5米,F =3牛,s =1米。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S F W ⨯=动=3牛×1米=3焦,提高重物,动滑轮克服阻力做的功:h G W ⨯=阻=5牛×0.5米=2.5焦。
2.提问:由实验可以看到W 动>W 阻,这是为什么?三、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上的图示,务必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把重100N 的沙子运上三楼,如果忽略所使用器械的重及摩擦,则需要做功多少?试计算。
2.按实际情况考虑,图中用三种方法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人都要克服哪些物体的重力做功?并分别计算这些功的大小。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3.你哪种方法最好?哪种方法最不好,为什么?(二)阅读课本上半部分的内容,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总功。
6.4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报告一:铅球是铅做的吗 1.用台秤称出铅球的质量m; 2.用图示“补水法”测量铅球的体积V。
铅球放入容器 加水至标志处 取出铅球 用量筒加水至标志处
评估:用图示“补水法”测量铅球的体积是否精确?会对密度 的测量值造成什么影响?如何改进? 铅球被取出时会带出一些水,V会偏大,密度值的测量值偏小
密度/(g·cm-3) 19.3 11.3 8.9 7.9 2.7
11.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 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杯 子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 114g,测得装满水的杯子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 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杯中,当杯子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 橘,接着用抹布把杯子外壁的水擦净,再测得杯子和剩 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 题:(1)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这个柑橘的 体积是多大?(3)这个柑橘的密度是多大?(4)小明 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 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鉴定一元硬币由什么材料制成。
实验原理是什么?如何较为精确的测出一元硬币的质量和体积? 实验原理: m
V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10 枚一元硬币的质量,记为m;
(2)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3)将10枚硬币放入量筒中,记下水和硬币的总体积为V2。 (4)计算密度:一元硬币密度表达式: m
8.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共同质量 是6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共同质量是500g,求 这种液体的密度.
9.农作物的选种是用盐水来进行的,需用的盐水 的密度为1.1×103kg/m3,现配制了50dm3的盐水, 质量为60k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 应加盐还水?加多少?
萧县四中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走进微观『课标要求』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教学建议』第一节走进微观说明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在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彩图呈现多种物质分子和原子结构,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不同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组成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性质。
继而又将原子的结构模型、质子和种子的结构展示出来,体会探索微观世界的奥妙。
『教学重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通过生活和小学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并且各种物质以各种形态展现着。
学生差异性: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熟知的事物结合倍数关系理解原子与分子的数量级,但部分学生不很很好得理解分子、原子“小”的概念。
学习优势:这一节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未知的世界,对学生会更有吸引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各种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是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通过演示一些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性质,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勇气。
教学方法与媒体1、多媒体播放有关物质组成的图片和影片,引发学生思考。
2、在学生观看“影片”的基础上,老师讲解“物质”概念,并提问题: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由以上两点引入本节课的教授。
3、学生阅读本节内容,对本堂课的内容作初步了解,便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点拨教学。
4、向学生调查:同学们都看过哪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书籍?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内容?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你想解释书中提出的问题吗?(书中的问题由学生列出)教具准备1、光碟(关于物质组成和“基本粒子”的)2、参考书:《基本粒子探索》《中国大学科全书》物理卷引入新课:宇宙万物,变化无端,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限的瑕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3. 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 认识运动
2. 运动的描述
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4. 能量
第三章:声
1. 认识声现象
2. 乐音的三个特征
3. 噪声
4. 声与现代科技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 光源光的传播
2. 光的反射定律
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 光的折射
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6. 神奇的眼睛
7. 通过透镜看世界
8. 走进彩色世界
第五章: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与温度
2. 熔化和凝固
3. 汽化和液化
4. 地球上的水循环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1. 质量
2. 物质的密度
3. 测量密度
4.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总复习。
第4节 跨学科实践_密度应用交流会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碑 = 样 碑 = 2.8 × 103 kg/m3 × 42.63 m3 = 119.364 kg.
用密度知识鉴别铅球是不是由铅做的.不同的物质有不同
的密度,只要求出铅球的密度,就能得到结论.
1.用台秤测量铅球的质量
将台秤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整台秤的指针或数字显示
至零位.小心地将铅球放置在台秤的托盘上,读出此时铅
球的质量 = 3.995 kg.
2.用“补水法”测量铅球的体积
量筒所加的水的体积加 = 510 mL,即铅球的体积
球 = 510 cm3 .
3.求出铅球的密度,并查表得到铅和铁的密度值
球 =
球
=
3.995×103 g
510 cm3
≈ 7.833 g/cm3 = 7.833 × 103 kg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八上物理 JK
1.通过密度应用交流会,认识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2.通过对密度应用的探究,认识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重要作用.
浮石由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而成,是具有密集气孔的玻
璃质熔岩,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这使得它能够在水面
上浮起来.测量浮石的密度通常涉及确定其质量和体积.
1.用电子天平测量浮石的质量
取一小块浮石作样本,用电子天平准确测量浮石的质量
= 8.75 g.确保在测量之前,浮石是干燥的,且天平校
准正确.
2.用“针压法”测量浮石的体积
浮石因为有气孔而会吸水,所以不能用量筒直接测量体
积.浮石既然吸水,就先让它吸得足足的,再放入盛有适
量水(1 = 15 mL)的量筒中,用细长针将浮石缓慢压入量
筒内的水中,使浮石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2 = 40 mL,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作为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有必要也有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点难点归纳整理。
下面是由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重点归纳篇一:第一、二章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重点: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难点:测量工具的选取、操作、记录、读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考点:科学探究七要素的考查、测量工具的选取。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重点: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单位间的换算;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误差的概念;会利用刻度尺测长度;会记录测量结果。
难点:刻度尺的读数(分度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考点:刻度尺的读数。
3.活动:降落伞比赛重点: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掌握长度、时间与面积的测量方法。
难点:科学探究、控制变量法等方法,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考点: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认识运动重点: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都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初步了解他们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运动的绝对性。
考点:各种形式的运动。
2.运动的描述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准确选取参照物,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和静止情况。
3.运动的速度重点: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体量平均速度,会应用公式v=s/t计算速度。
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灵活运用速度公式。
考点:有关速度的简单计算,利用速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知道一切物体都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各种形式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初步了解机械能、电能、光能、内能、核能等能量形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习题】6.4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素养达标
7. 先在容积为100 cm3 的空玻璃瓶中装入适量的水,再将一体积为30
cm3的空心金属球放入玻璃瓶中,发现金属球沉没在水底,水面恰好上
升到与瓶口齐平(已知ρ水=1.0 g/cm3)。
(1)求装入瓶中适量水的质量。
解:(1)由题意可知,空玻璃瓶中适量水的体积V水=V容-V球=100 cm3
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
1
58
g。
2
3
4
5
6
7
8
4
基础通关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小玛瑙石的体积为
20
密度是
kg/m3。
2.9×103
1
ρ=
cm3,根据公式
2
3
4
5
6
7
,计算出小玛瑙石的
8
4
基础通关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小明通过采用自制一个溢水杯测水的体积的方法来测量小砖块的体
积,其具体做法如下: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
平,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小砖块慢慢放入溢水杯中,小砖块最终
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为30 mL,则被测小
砖块的密度为 1.4×103 kg/m3。
1
2
3
4
5
6
7
8
是
隔绝水,防止砖块吸水
1
2
。
3
4
5
6
7
8
素养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 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里的 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有时 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二】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3
? 盐水选种:把种子倒入盐水中,饱满的种 子会下沉,干瘪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 样就能选到饱满的种子。用盐水选种需用 密度是ρ盐水=1.1×103kg/m3的盐水,现配 制了500ml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kg , 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合要求, 应加盐还是加水 ?
? (3)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 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的密 度比实物 小,体积相同时泡沫塑料做的道具的质 量比实物的质量 小 。(选填:“大” “小”)
【二】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5
? 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 面的道理。
解:由公式ρ=m/v得 v= m/ρ=267克/8.9克/厘米3= 30厘米3
思考:
如果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我们能计算出这捆铜丝的长
度吗?能
【二】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1 怎样配制鸡尾酒?(自选材料)
【二】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2
? 450g的水体积是多少cm3 ? 450 cm3 ? 凝固成冰以后体积是多少cm3 ?500 cm3
比较密度法:用质量比体积可以得到该球的平均 密度是1.0g/cm3,因为1.0kg/cm3<2.7g/cm3,判 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比较体积法:质量是540g的实心铝球计算体积应 是200cm3,因为200cm3<540cm3,判定该铝球是 空心的。 便于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60cm3)
比较质量法:假定铝球是实心的,计算铝球质量 是1350g,因为1350g>540g ,判定该铝球是空 心的。
解:由公式 ρ =m/v得 m=ρ V= 2.6×103千克/米3 ×42.6米3= 110.76 ×103 千克 答:碑心石的质量是 110.76×103千克。
练习感悟:质量难以测量的物体可以利用密 度计算其质量
(如金字塔、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2.(3).利用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用天平称得一捆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质量是 267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 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ρ 盐水=1.1×103kg/m3的盐水,现 配制了500ml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 0.6kg ,这样的盐 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
? 分析:要判断该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就得从配制盐水的密度上去比较,如 果配制盐水的密度大于选种要求的盐 水密度,则需加水;反之则应加盐。
? 思考:用于制冷的空调设备应安装在什么
位置效果比较好?房间里较高的位置
【二】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6
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40厘米3,质量是540 克,此球是否是实心的? (已知ρ铝= 2.7克/厘米3)
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40厘米3,质量是540克,此球是否是实 心的?(已知ρ 铝= 2.7克/厘米3)
【二】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4
? (1)从“人在水中欲浮欲沉”可知人的密度与水 的密度相近 (填“相近”或“相差很大”)。
? (2)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的饼 干相比,主要的好处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 压缩饼干的密度 大 ,体积 小 (选填:“大” “小”)便于携带。
解:根据密度公式得: ρ = —m— V
= —17.—8 克—— = 8 .9克/厘米3
? 2 厘米3
答:金属的密度为 8.9克/厘米3,可能是铜。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不一定准确,还要考虑其他特征,如颜色 气味 硬度等
2.(2).利用密度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是体积为 42.6米3的一整块 花岗岩,花岗岩的密度是 2.6×103千克/米3,碑心石的 质量是多少?
6.4
大英县实验学校 刘晋秋
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 良好的认知结构。
2.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 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 【一】自主学习: ? 1、复习、整理、归纳:设计出知识结构,
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故事等各种形 式表示出来。 ? 2、密度知识的三个基本应用 ? 【二】利用密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交流 6个课题
【一】自主学习 :
? 1、复习本章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根据 自己的理解设计出知识结构,可以用文字、 表格、图形、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 【一】自主学习:
2.(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ρ=m/V
例: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 量为17.8克,体积为 2 厘米3,试求制成这枚纪 念币的金属密度,可能是何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