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3. 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和意义2. 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3. 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手法2.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歌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2. 诗歌解析:讲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二章:诗歌背景和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历史环境2.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1. 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历史环境2. 诗歌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难点:1. 诗歌背景的深入理解和意义的外延探究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历史环境2. 诗歌背景讲解:详细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历史环境3. 诗歌意义解析: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背景和意义的理解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三章: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教学目标:1.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2. 理解诗歌的韵律特点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结构2. 诗歌的韵律特点教学难点:1. 诗歌结构的多样性和韵律的变化性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2. 诗歌结构讲解:详细介绍诗歌的基本结构3. 诗歌韵律讲解: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结构和韵律的理解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四章: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 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 诗人的思想感情2.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思想感情2. 诗歌思想感情讲解:详细介绍诗人的思想感情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五章: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 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2. 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 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2. 文学素养讲解:详细介绍文学素养的提高方法3. 审美能力讲解:分析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理解和感悟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六章: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手法教学目标:1. 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2. 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教学重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2. 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 深层含义的解读2. 象征手法的辨识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手法2. 深层含义讲解:详细介绍诗歌的深层含义3. 象征手法讲解: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深层含义和象征手法的理解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七章:课堂练习与反馈教学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 课堂练习的设计2. 学生反馈的收集和分析教学难点:1. 课堂练习的难易程度的把握2. 学生反馈的有效性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2.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练习反馈,进行分析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堂练习的理解和感悟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八章:课堂拓展与延伸教学目标:1. 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重点:1. 课堂拓展的内容设计2.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难点:1. 课堂拓展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2. 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和延伸2. 课堂拓展: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让学生拓宽文学视野3. 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堂拓展和创新思维的理解和感悟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教学目标:2. 回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教学重点:2. 学生学习收获的回顾教学难点:2. 学生学习收获的客观评价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3. 学生学习收获回顾:回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收获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第十章:课程评价与反馈教学目标:1.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方案教学重点:1.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2. 教学方案的优化教学难点:1. 学生学习成果的客观评价2. 学生反馈意见的有效利用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诗歌原文及相关注释3.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评价和反馈2.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3. 学生反馈收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程评价和反馈的理解和感悟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或作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背景和意义重点关注环节:诗歌背景讲解、诗歌意义解析补充和说明:在讲解诗歌背景时,应深入挖掘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解视角。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唐婉和他们时代的背景、文化底蕴和意识形态,增强学生对唐诗及文化的认知。

2.让学生能够学会解读唐婉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诗意蕴涵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诗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桂枝香·金陵怀古》诗意及表达技巧。

2.理解唐婉生活背景及对时代的反映。

难点1.对唐婉文化底蕴的理解。

2.对唐婉对时代的反映及其启示的领悟。

三、教学内容1.学生先在课前阅读本课相关内容,对古诗及唐婉的文化背景及对时代的反映做简单的了解。

2.学习诗歌的背景和李清照与唐婉的交集建议老师在课前播放一段视频,简单介绍宋代文化底蕴和文人墨客。

3.学习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第一联,用韵泛指南平和气的江河自由流动与江南富饶的自然环境(请学生阅读诗的第一联,再通过观察图片和老师的讲解,理解江南的气候、自然环境以及宜人之处)。

•第二联,采用视角悬崖峭壁,体现了金陵险峻的地势及它那沧桑的历史和艰苦的环境(请学生阅读诗的第二联,再通过观察图片和老师的讲解,理解金陵的地势、气候以及人们劳动和生活的艰苦,感受诗的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联,为悼念陈子昂,而抒发悲凉和惆怅。

请学生理解这部分意境的表达,感受学生生活中的失落、伤感,以及对人生、环境、文化的思考。

4.学习和涵义理解1.请学生看诗文,认真地领悟唐婉的写作意图、表达手法等方面,以及其思想深度、孝心涵义、文化意蕴等方面的启示,将其与自己及周围的生活体验、思考联系起来。

2.请学生举出最能表现诗歌主旨的诗句,指出所表达的主题,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式教学法本课古诗的鉴赏需要学生阅读后再加以思考,要求学生对古诗的了解逐渐地由前文引导到后文,让学生在听老师讲解基础上全面理解、掌握古诗的内容、意境、表达技法以及在生活中的思考价值和意义。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感受、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

2、归纳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及其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感,结合学过的诗词归纳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及其鉴赏方法。

学习方法及策略: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经典的怀古之作,它就是一代大文豪王安石的《桂枝香》。

前置补偿一、提问以前学过王安石的`诗词名句。

(每小组的4号抢答,答对得2分,答错不得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3、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阳先生壁》)二、知人论世。

(对于王安石大家比较熟悉,可从称号谥号、文学地位、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三方面去梳理有关作者的知识,1分钟的时间识记巩固)1、走进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

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他主张文学应该“有补于世”。

不管作文,写诗、填词,都应考虑为社会现实服务,不能无病呻吟,不能为写作而写作。

正如白居易所说:__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词,所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艺概》),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 .导入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

金陵古城,咱们现在叫南京,这个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它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更替。

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

1700 多年啊,使得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上拥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我们的前辈们他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这古迹的不朽篇章。

特别是在晚唐,六朝繁华褪尽,王气无存,冷寂而萧条,留给唐代诗人们是太多的思考与感叹,你看那刘禹锡写道:“山为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一切都是眼前之景,一切又都带着历史的回音,昔日的繁华,今天的冷清。

历史的变迁、王朝的兴废,无限的感慨都包含在其中了。

今天我们来看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

而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

我为大家朗诵一遍。

(放音乐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幻灯片)师问:“这首词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答:“雄壮、豪放、有气势!” 师说:“的确,这是苏轼官贬黄州时,面对滔滔江水,联系自己的仕途遭遇,所产生的人生体验。

也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气势雄壮的怀古之作,它是与苏轼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安石的内心世界。

(板书标题)2 .互动交流(上片)师说:“请大家翻到文学作品选读的68页。

” 师说:“我们先一起把整首词读一遍,注意语速不要太快!” 师讲:“通过预习提示的介绍,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

高中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10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文化背景及作者辛弃疾的文学理念和风格。

2.掌握全文的大意和诗句的意境,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内容1.诗歌欣赏和理解。

2.词牌音乐欣赏。

3.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听学生朗读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然后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2.诗歌欣赏和理解首先请学生读一读《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全文,进行初步理解,然后对每一个小节进行语法解读并标注。

1)小节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板书“黄鹤楼”和“扬州”等词汇,让学生预测“黄鹤楼”和“扬州”之间的关系,并带领学生分析一下这段旅行背景和氛围的渲染。

2)小节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板书“孤帆远影”等词汇,让学生预测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带领学生分析诗句中“孤帆远影”和“长江天际”之间的联系。

3)小节3:“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板书“峨嵋山”等词汇,让学生想象一下峨嵋山的风景和气氛。

引导学生思考“少人行”和“旌旗无光”等词汇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4)小节4:“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板书“蜀江”和“蜀山”等词汇,使学生能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景象。

带领学生思考“圣主”朝夕思念故国的内心感受。

5)小节5:“行宫西来载歌载舞,凝望处,兰舟催发。

”板书“行宫”等词汇,带领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繁荣和气氛。

同时,让学生估计接下来诗句中可能会发生的情节。

6)小节6:“才思悄然逝水年华,豪情壮志与儿女。

”板书“才思悄然逝水年华”等词汇,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青春的感受,同时思考“豪情壮志”和“儿女”在文化中的意义。

7)小节7:“神州处处皆山河,时人只见江湖头。

”板书“神州”等词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思考“山河”和“江湖头”等地理位置的特征。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语言构建与运用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诗歌重点语句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诗词的意象意境特点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沉郁悲壮的诗风。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诗歌,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难点:理解本词借景抒情、用典和借古讽今等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推介作者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回顾,识记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二)整体感知1解题:请学生解读诗题。

桂枝香是词牌名,金陵怀古是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2诵读感悟: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诵读诗歌,圈出不会的字词,画出读来特别有感觉的句子。

3讨论交流扫清字词障碍、交流美句感受4概括上下片内容明确: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

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

【板书】(三)深入研读1绘景:学生诵读词的上阕部分,教师提问词人看到的景物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意象组成的意境的特点。

明确: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2体验景中情上片景中有何情感?明确: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同时又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情景交融,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热爱祖国情感。

5抒情:学生诵读词的下阙部分,提问鉴赏所抒之情和抒情的方式?1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

“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2用典:词中多处运用典故,如“孙仲谋处”“周郎赤壁”“小乔初嫁”“封狼居胥”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使词更加凝练。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桂枝香金陵怀古》,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作者王安石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提高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2. 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历史典故的理解。

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教材:桂枝香金陵怀古2. 学生教材:古诗文选读3. 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金陵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金陵的向往之情,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桂枝香金陵怀古》。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字词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解释生僻字词,翻译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探讨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5. 欣赏艺术特色教师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背诵诗歌,完成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将《桂枝香金陵怀古》与其它描写金陵的古诗进行对比,如《泊船瓜洲》、《登金陵凤凰台》等,分析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描写自己家乡或者熟悉景观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诗歌解析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典故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共两篇)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共两篇)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文诵读中的一篇,《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就“阅读与鉴赏”提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作为传诵千古的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准确地把握诗歌之美、诗人之情,主导学生思维走向及课堂走向的传统教学方式,淡化了对诗歌诗句的逐步串讲,采用深入诵读,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感悟能力。

这首词能够在众多怀古词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在立意和识见上,高瞻远瞩,寄意深远。

所以,通过这首词的学习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大视野、大境界。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宋词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过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深入把握诗境诗情,培养对诗歌的意境分析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1、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2、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对宋词的学习鉴赏有一定难度,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

同样一堂课,着眼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就是成功的导入。

【教学过程】一、认识金陵,走近诗人1、导入:芳草萋萋,澄江似练,“虎踞龙盘帝王州”的金陵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记取了多少诗人的千古喟叹!2、走近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8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8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从修辞、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方面赏析金陵之景。

2、通过分析关键字词理解词人怀古之情。

3、能从词史文化角度,通过花间词作的对比阅读了解本词“千古绝唱”的内涵。

【课前预习】片段写作:学生借助书下注释自读词作,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金陵之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金陵为六朝古都,山川形胜,虎踞龙盘,氤氲着王气。

台城的草色烟光,秦淮河的红粉佳人,无不引起词人们的思古之幽情。

在众多怀古诗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金陵,其中有一首被称为“千古绝唱”。

为何北宋王安石可以凭借独一首而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味赏析。

材料: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

———杨湜shí《古今词话》二、诵读体悟,品情感内涵(一)检查预习1、请学生展示课前写景抒情的写作片段。

点拨:本词上阕写金陵之景,下阕抒怀古之情,层次鲜明。

其意境开阔,笔力遒劲,与往日凄婉的金陵怀古之词不尽相同。

2、学生齐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注意音调情感的处理。

(二)品金陵之景1、用一个词概括王安石笔下金陵特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主选择一句写景句,从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点拨:上阕先以“晚秋”点出时节,总写肃爽。

“千里”二句化用谢眺的“澄江净如练”,运用比喻修辞写出水的清澈与山的峭拔,高低结合,将金陵山水立体化,金陵形胜,概见于此。

“归帆”二句既以“残阳”“西风”大笔渲染,为下文怀古奠定恢宏的基调,同时又加以细笔点染,远处有点点归帆,近处有酒家旗帜,动静结合,营造出萧瑟却不衰飒的意境。

末两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一改前文淡雅色调,以明亮之色点亮金陵图景,虚实结合,写落日下江天洲渚之状,至此将“登临送目”发挥无遗,可谓“画图难足”。

2、准确把握一首词景物特点,除从以上写景角度赏析外,对比也是基本方法。

材料: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人教课标版《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

人教课标版《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

人教课标版《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人教课标版有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一、导入开场白:一回生,二回熟,我们可以算是熟人了吗?两天前,南京迎来了首个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很多人,来到南京,凭吊历史,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借鉴)。

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历经沧桑,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

古代文人墨客每每登临至此,总能引发怀古幽情,以金陵为吟咏对象的怀古诗数不胜数。

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①,刘禹锡的《乌衣巷》②,杜牧的《泊秦淮》③,以及今天将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幻灯片)【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

【文人的金陵怀古情结】李白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六朝在其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

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南京的景色美不胜收,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来到金陵胜地,往往兴起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以古鉴今,抒忧国忧民之怀。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幻灯片)《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

”那么,称为绝唱的这首词,“绝”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词。

二、鉴赏诗歌之知人论世补充:《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阅读材料,了解其人】把文常的部分划一下。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对于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巩固对诗词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在能力方面,学生需要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需要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是《桂枝香·金陵怀古》,我们主要针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诗词阅读和鉴赏能力,对于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阅读和理解。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古代诗词感到晦涩难懂,缺乏阅读和理解的耐心。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表达能力上有所欠缺,不敢或不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7. 综合能力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语言理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答案: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如“千里江山一时新,落花时节又逢君。”拟人如“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意境创造题
题型:请结合《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分析诗人的意境创造手法。
答案:诗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如“千里江山”、“落花时节”、“寒烟芳草”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和景物描写,创造出了一个既美丽又凄凉的意境,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怀古诗词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金陵的古诗词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怀古诗词的魅力或特点。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沉郁悲壮的诗风。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诗歌重点语句。

3、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吊古讽今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回顾,识记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一起欣赏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1、根据课前预习,大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播放音频。

2、学生谈感受。

(明确:雄壮、豪放、有气势,有对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喟。

)(三)深入研读多媒体出示背景: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1、指名读词的上片,学生思考: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明确:写景,作者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景色,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

(板书:秀丽山河图)2、紧接上一问: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明确:晚秋(深秋时节)、天气萧索。

3、学生齐读上片思考:在如此的美景中,勾勒出怎样的意境?明确:隐隐有着冷落、萧条的感觉。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课题名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目标 1.赏析诗歌写景、咏史、抒情一体的艺术特色。

2.把握怀古诗的赏析方法,由景入情。

3.掌握怀古诗的基本规律,学会赏析怀古类诗歌。

教学重点 1.赏析诗歌写景、咏史、抒情一体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把握怀古诗的赏析方法,由景入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授课所用视频、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熟读课文,为背诵打基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

古都一向都是文人墨客们的垂青之地,它们凝聚着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的丰富内涵。

古都如星璀璨,散落在中华大地。

而登临怀古之诗,也不知凡几,照耀着文学的世界。

今天我们将走进王安石写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介绍作者 1.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前后两度为相。

因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卒谥文。

《桂枝香》的写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作者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时,即熙宁年间。

2.王安石名句知多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亭亭伫立春宵短。

——《渔家傲·隔岸桃花红未半》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诗词的基本阅读和理解技巧。

培养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背景介绍。

诗词的结构和韵律分析。

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析。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背景知识和诗词结构。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解析。

阅读理解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诗词的能力。

第二章: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背景介绍2.1 诗人简介李清照的生平介绍。

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2 诗词背景解释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写作背景。

介绍宋代金陵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3 诗词主题阐述诗词中的怀古之情和对往事的回忆。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金陵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第三章:诗词的结构和韵律分析3.1 诗词的结构分析诗词的结构,包括诗句的数量和排列。

解释诗词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3.2 韵律特点讲解诗词的韵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和节奏。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第四章: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析4.1 意象分析分析诗词中的主要意象,如桂枝、金陵等。

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4.2 修辞手法解析解释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

引导学生通过修辞手法的解析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

第五章: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5.1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诗词,理解其内容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讨论和回答来检验自己的理解。

5.2 欣赏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受和启示。

第六章:诗词创作背景的深入探讨6.1 历史背景详细介绍金陵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包括建都历史和文化遗产。

分析宋代政治、文化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6.2 文学传统探讨金陵题材在宋代文学中的传统。

分析桂枝香这一词牌在宋代诗词中的流行和特点。

6.3 诗人心理分析分析诗人李清照在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怀古之情中的感伤和思考。

高中语文_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思维发展和提升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和理解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作者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回顾,识记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2、写作背景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

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二)、整体感知1、播放音频朗读。

2、正音:澄江(chénɡ) 如簇(cù) 去棹(zhào)斜矗(chù) 鹭起(lù) 漫嗟(jiē)3、学生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注意读音与节奏。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4、解释重要词语:簇:聚积。

故国:旧都城。

征帆去棹:来往船只。

高中语文_《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学科:语文2.课时:一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①熟读诗文,了解诗文大意。

②回忆怀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背诵整首词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词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背诵整首词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三、教学方法综合导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极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其中借景抒情和借古讽今的手法是本词学习的重点,因此针对这个重难点,我在学生课前预习阶段就将王安石写作本诗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先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从情感入手,让学生探讨诗文的表现手法,带动学生赏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PPT第一页)猜谜语:谜面:有一座城市,被称为“江南佳丽地,六朝帝王都”打一城市名。

明确:谜底:金陵(南京)南京,孙中山说,它是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势易守难攻。

因此也经常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但是在这建都的王朝大都短命而亡,这是困扰许多历史学家的一个谜团。

文人到此,也都发些喟叹,留下些笔墨。

像我们熟悉的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是这样的作品。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王安石的脚步一起走近金陵,学习一下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首先让我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桂枝香·金陵怀古》)二、出示教学目标(出示PPT第二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背诵整首词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词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用典”“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背诵整首词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教学目标1.搜集资料,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把握比喻、用典、远近交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

3、通过诵读,感受词的韵律美,体会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

4、背诵整首词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自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你要读懂王安石,就不能只知王安石变法,你要懂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高洁品质;你要看他“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怀壮志;你要懂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故乡之思。

当王安石行至金陵城,他又写出什么样的诗篇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板书标题)2.知人论世师说:“请大家翻到语文课本156页。

”师说:“认真阅读学习指导,找位学生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作者。

师展示幻灯片,一组朗诵作者简介。

幻灯片6: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文。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

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词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

《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据传,苏轼见到这首词,也说:“此老乃野狐精也”。

师:“通过预习提示的介绍,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词。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文化内涵,认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

2.掌握文本的基本含义、语言运用、诗歌意境和诗歌结构。

3.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4.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文化内涵和诗歌结构的掌握。

2.教学难点:学生对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介绍唐代诗人杜秋娘以及其作品《桂枝香·金陵怀古》。

2.分析诗歌的文化内涵,包括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比较和分析。

3.分析诗歌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的音韵、韵律、节奏等方面。

4.分析诗歌的意境,包括描绘的情感、景色、意境等方面。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介绍杜秋娘的生平和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输入环节(15分钟)1.介绍桂枝香和金陵城的历史文化背景。

2.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文化内涵,包括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比较和分析。

3. 讨论与思考(25分钟)1.根据诗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写景手法。

2.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诗句的具体含义和情感表达。

4. 课堂练习(20分钟)1.对学生分组进行诗词背诵和朗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2.模仿诗歌结构,让学生做出自己的诗歌创作,并进行分享和评论。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点出重点难点,并预告下节课内容。

五、作业扩展1.写一篇文章,分析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异同之处。

2.搜集和分享其他唐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并进行朗诵和解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诗歌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对于本文中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非常关键。

在后续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教案的主题和内容。

2. 激发学生对金陵历史的兴趣。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金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图片展示:展示金陵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金陵的风貌。

教学内容:1. 金陵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2. 金陵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请学生谈谈对金陵的了解和印象。

2. 教师讲解:介绍金陵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3. 图片展示:展示金陵的相关图片,学生观察并发表感想。

第二章:桂枝香词牌介绍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桂枝香词牌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桂枝香词牌的特点和结构。

2. 诗词欣赏:欣赏桂枝香词牌的典型作品,感受其韵味。

1. 桂枝香词牌的起源和发展。

2. 桂枝香词牌的结构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介绍桂枝香词牌的起源和发展。

2. 诗词欣赏:欣赏桂枝香词牌的典型作品,学生发表感想。

3.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桂枝香词牌的诗词。

第三章:金陵怀古诗词欣赏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金陵怀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金陵怀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

2. 诗词欣赏:欣赏金陵怀古诗词的典型作品,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教学内容:1. 金陵怀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

2. 金陵怀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介绍金陵怀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

2. 诗词欣赏:欣赏金陵怀古诗词的典型作品,学生发表感想。

3.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金陵怀古诗词。

第四章:金陵古迹考察1. 引导学生了解金陵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2. 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金陵的相关古迹。

2. 观察记录:学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所看到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教学内容:1. 金陵的古建筑:中山陵、明孝陵、紫金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

金陵古城,咱们现在叫南京,这个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历史文化名城,它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更替。

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

1700多年啊,使得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上拥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我们的前辈们他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这古迹的不朽篇章。

特别是在晚唐,六朝繁华褪尽,王气无存,冷寂而萧条,留给唐代诗人们是太多的思考与感叹,你看那刘禹锡写道:“山为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一切都是眼前之景,一切又都带着历史的回音,昔日的繁华,今天的冷清。

历史的变迁、王朝的兴废,无限的感慨都包含在其中了。

今天我们来看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

而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

我为大家朗诵一遍。

(放音乐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幻灯片)师问:“这首词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答:“雄壮、豪放、有气势!”师说:“的确,这是苏轼官贬黄州时,面对滔滔江水,联系自己的仕途遭遇,所产生的人生体验。

也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气势雄壮的怀古之作,它是与苏轼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安石的内心世界。

(板书标题)2.互动交流(上片)师说:“请大家翻到文学作品选读的68页。

”师说:“我们先一起把整首词读一遍,注意语速不要太快!”师讲:“通过预习提示的介绍,我们知道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词的上片。

师问:“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生答:“写景。

”师问:“写作者在哪看到的景色?”生答:“是作者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景色。

”师问:“那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词中有告诉吗?”生答:“晚秋(深秋)、天气萧索。

”师问:“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板书)生答:“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

”(板书)师说:“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

我们一块将上片的美景再重温一遍。

不要看书,请试着根据黑板上的图示背诵。

”师问:“在如此的美景中,你们有其他的感觉吗?”生答:“似乎有冷清的感觉”师讲:“没错,在这一幅秀丽的图画中,隐隐有着冷落、萧条的感觉。

‘晚秋、残阳、西风’自古中国文人都有悲秋的习惯。

如“秋风萧瑟天气凉”、“倚窗愁对秋空”、“萧索清秋珠泪坠”等诗句都是悲秋之作。

在这首词中‘晚秋、残阳、西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

而我们的作者王安石真的是断肠之人吗?让我们接着看词的下片。

3.互动交流(下片)师问:“下片以念往昔总起,首先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个典故:是当敌国大将已攻到宫门之外,陈后主还在醉生梦死,与宠妃们寻欢作乐。

陈后主不过是一个典型例子,因荒淫而亡国者又何止陈后主一人!这种”悲恨相继“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生答:“是贪恋女色、不理国事”师问:“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作者已于词中告诉我们了,是那一句?”生答:“繁华竞逐”师说:“对了,正是这种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作法才造成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续的后果!”师问:“有没有同学愿意起来解释‘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这一句?”生答:“后世之人登上高处,只会空叹什么荣耀与耻辱!”师问:“那后世之人有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呢?”生答:“没有?”师问:“何以见得呢?作者有告诉吗?”生答:“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师问:“这是借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句,但在此作者为什么还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生答:“杜牧生活的唐末到王安石所生活的宋初如此长的一段时间,但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依然不变,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至今’和‘时时’就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师说:“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希望只是对历史空空的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加以改革。

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这不是一般文人的见解,而是政治家的见解!”师说:“好的,大家对下片已有了一定的理解。

我们一起来根据黑板的是的图示把下片试着背诵一下。

”4.互动交流(拓展、提高)师问:“学完了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我们再回头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联系起来。

这两首都是怀古之作,都是借景抒发自身的感情,但从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上着眼,二人有没有差别?大家可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自由讨论,再起来回答。

”师总结说:“两首词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只是悲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

这是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关照,是道家个体精神的集中体现;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却是对于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是对社会的关照,这是儒家‘居高位则忧其民,退居江湖则忧其君’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我们说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两大主流,对中国文人,乃至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老师而言,老师认同道家那种对人个体发展的关照。

但同时,老师更倾向于儒家那种积极进取、探索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的精神。

而在今天,于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而言,那就要求大家不要只作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要在学好本领的同时投更多目光去关注我们社会的发展,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

师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讨论暂时就到这儿。

在座的同学还话要说的,请将自己的看法形成文章,以随笔的形式交到老师这儿。

让我们的思想继续碰撞,产生更多的火花!”师说:“最后,我们一块将整首词背诵一次,注意词中感情的把握!”师说:“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在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

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

“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

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

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

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

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

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在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

“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

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

“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

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

“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

此处用典。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

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

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

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

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

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

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

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作者在一派肃爽的晚秋天气中登高临远,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征的风景: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争相聚在一起;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来来去去,岸上酒家斜矗的旗招迎着西风在飘扬。

极目远眺,那水天一色处的各种舟楫在淡云中时隐时现;一群白鹭在银河般的洲渚腾空而起。

如此壮丽的风光真是“画图难足”啊!词的下阕,作者的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题旨。

用“念往昔”三字拉开了时空的反差,指出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以致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这里“门外楼头”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语意)。

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

对此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六朝旧事随着东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几缕寒烟和一片绿色的衰草。

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宗宁初出任江宁知府的(府治即今南京市),两年后即入中枢为相。

这首词当作于任知府期间。

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远。

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

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

王安石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

《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王安石一生虽然写词很少,但这首词却是可以千古传唱的。

一曲怀古词,千古风流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格之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现又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