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速器培训教材.pptx

合集下载

液力变矩器PPT课件复习过程

液力变矩器PPT课件复习过程
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组成
三个工作轮:泵轮、涡轮、导轮。 一个锁止离合器(含扭转减振器) 一个单向离合器
前盖
减震器
涡轮
推力轴承
泵轮
锁止离合器片
泵轮
1、泵轮:主动元件 直接连接在外壳上,由发动机通过驱动盘驱动。 2、导轮:反应元件 通过单向离合器与导轮轴相连。 3、涡轮:从动元件 通过花键直接与输出轴(涡轮轴)相连。 三元件:泵轮、涡轮、导轮。
4、锁止离合器:为液压式。 锁止离合器锁止时,可以实现直接传动,传动效率100%。 5、单向离合器: 又叫单向轮、自由轮、超越离合器。 在逆时针方向上固定导轮可以实现增矩。
6、扭转减振器:用于缓冲发动机的扭转振动。
二、液力变矩器的分类
目前,汽车使用的液力变矩普遍采用带有锁止离合器三元件三相单级液力变矩器。 元件数:泵轮、涡轮、导轮的总个数。 级数:涡轮的个数。 相数:工作特性(工作状态)的个数。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有耦合器特性、变矩器特性、锁止离合器特性。 液力耦合器只具有耦合器特性,所以为单相的; 最简单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也只有变矩器特性,所以也为单相的; 带有单向离合器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则具有变矩器特性和耦合器特性,所以为二相的; 带有单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的三元件液力变矩器,则具有变矩器特性、耦合器特性和锁止离合器特性,所以称为三相的。
四、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1)起离合器作用。 (2)无级变速。 (3)低速增加转矩: 用于汽车起步和低速行驶加速(自动适应)。 (4)驱动油泵:油泵都是由变矩器驱动的。 (5)负责锁止离合器锁止:实现直接传动。 (6)充当发动机飞轮。
五、液力变矩器的清洗与装配
清洗 方法是: 先倒出残留的液压油,再向变矩器内加入2L干净的液压油,摇动后倒出。如果液压油过脏,可再清洗一遍。也可借助于专用工具将油抽出换掉。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第6课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
三、液力变矩器
1.功用
一是传递发动机的转 速和扭矩 二是使发动机和自动
变速箱之间的连接成
为非刚性,以方便自 动变速箱自动换挡。
23:22
《汽车拖拉机学》课件
12
第二章 汽车拖拉机 的传动系统
第6课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
三、液力变矩器
2.组成
3个轮子:泵轮、 涡轮、导轮 2个离合器:锁止
离合器、单向离合
器 变矩器外壳等
23:22
《汽车拖拉机学》课件
13
第二章 汽车拖拉机 的传动系统
23:22
《汽车拖拉机学》课件
2
第二章 汽车拖拉机 的传动系统
第6课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和特点 二、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三、液力变矩器
四、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五、换档执行元件 六、油路系统 七、电子控制系统 八、自动变速器新技术
23:22 《汽车拖拉机学》课件 3
与自动变速器输出轴转速成正比,则不同挡位的自动转换可由 和 适时控
制液压系统中换挡阀的动作。 通过油路的改变,使相应挡位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工作,完成全液式自动变
速器的自动换挡。
23:22
《汽车拖拉机学》课件
10
第二章 汽车拖拉机 的传动系统
第6课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
二、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二章 汽车拖拉机 的传动系统
第6课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和特点
1.类型:
二 速 自 动 变 速 器 三 速 自 动 变 速 器 按 前 进 挡 位 分 自动变速器被越来越多的汽车, 四 速 自 动 变 速 器 其中,液力机械式应用较广。 五 速 自 动 变 速 器 前 轮 驱 动 式 自 动 变 速 器 按 驱 动 方 式 分 后 轮 驱 动 式 自 动 变 速 器 自动变速器 行 星 齿 轮 式 自 动 变 速 器 按 变 速 方 式 分 圆 柱 齿 轮 式 自 动 变 速 器 链 条 式 自 动 变 速 器 液 力 式 自 动 变 速 器 按 控 制 方 式 分 电 控 式 自 动 变 速 器 、级式、综合式 按 传 动 比 分 : 有 级 式 无

汽车自动变速箱液力变扭器培训课件(PPT39页)

汽车自动变速箱液力变扭器培训课件(PPT39页)
(3)液力变扭器的传动效率随涡轮转速的变化而变 化。
1)当nW=0时,增扭矩最大,M’W=MB+MD 。 2)当nW逐渐增大时,M’W则逐渐减少。 3)当nW达到一定值时,MD=0,则M’W=MB,此时液力变 扭器转化为液力耦合器。 4)当nW进一步增大时,涡轮出口处液流冲击导轮叶片的 背面, M’W=MB-MD,液力变扭器输出扭矩小于输入扭矩。 5)当nW= nB时,MB=0,液力变扭器失去传递动力的功 能。
液力耦合器由于在减速的同时不能增扭,而且 在汽车低速时的传动效率极低,目前采用液力 耦合器的车型很少。但是它所具有的高传动比 工况下有较高传动效率的特性在综合式液力变 扭器中得到充分使用。
6
8
A.在汽车起步之前
MW MB MD 0 由于涡于涡轮对液压油作用扭用MW M' W, M 'W MB MD 由此可知,液力变扭器的输出扭矩 在数值上等于输入扭矩与导轮对液 压油的反作用扭矩之和。 液力变扭器的最大输出扭矩可达 输出扭矩的2.6倍左右。
PW
PB
M W nW M B nB
K iWB
液力变扭器的传动效率等于变扭系数与传动比的乘积。
20
(2)特性曲线
1)外特性及外特性曲线
外特性是指泵轮转速(扭矩)不变时,液力元件外特性参数 与涡轮转速的关系。
液力变扭器涡轮输出的扭矩是随涡轮的转速而变化的,涡轮 转速愈小,输出扭矩愈大,涡轮转速增大,输出扭矩减小;当涡 轮转速nW =0时,MW达到最大值,使汽车驱动轮获得最大的驱动 扭矩,有利于汽车顺利起步。同理,当汽车上坡或遇较大阻力时, 车速降低,涡轮转速下降,输出扭矩增大,保证了汽车能克服较 大的行驶阻力。当达到“耦合”点时,液力变扭器不再有“增扭” 的作用,而成为耦合器;当车速再进一步增大,液力变扭器变成 “减扭”器,即涡轮输出的扭矩小于泵轮输入的扭矩。

自动挡液力变矩器幻灯片

自动挡液力变矩器幻灯片
油泵——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叶片泵分为: 定量泵—油泵的排量不变。为保证发动机低速时的正常泵油,以满足自动变速器的工作需要,要求油泵的排量应足够大。但发动机高速时,因泵油量增多,此时的泵油还必须排泄掉,从而造成发动机动力损失。 变量泵—油泵的排量可变。以减少高速运转时的发动机动力损失。其结构特点是:定子不固定,而是绕一个销轴作一定的摆动,以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从而改变油泵的排量。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总结: 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可以根据涡轮的转速变化。具体为: 涡轮速度低——涡轮转矩大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等于一设定值——涡轮转矩等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继续升高——由于导轮的单项离合器存在,使得MW=MB ,液力变矩器进入偶合工况。 涡轮速度等于泵轮速度——不传递转矩。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变扭矩的原因是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入了导轮。
液力变矩器的扭矩变化规律
液力传动装置——锁止离合器的结构
1.为什么要有锁止离合器
液力变矩器在偶合区以接近1:1的比例将来自发动机的输入转矩传递至变矩器。但在涡轮和泵轮之间存在着至少4%—5%的转速差。所以变矩器并不是将发动机的动力100%地传给了变速器输入轴,而是有能量损失。 为了防止上述油耗的产生,并降低油耗,当车速大于60KM/H时,锁止离合器会通过机械机构将泵轮与涡轮相连。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
(二)单向离合器 有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和 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两种。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结构
(三)导轮 导轮位于涡轮和泵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固定的导轮轴上。涡轮中心的液体流向导轮,被改变方向后流向泵轮。 当液体推动导轮以和泵轮相同方向旋转时,单向离合器允许导轮自由旋转,反之则被锁住不能转动。当导轮静止时,变矩器具有增扭作用;当导轮开始转动时,导轮不再具有增扭作用。 从涡轮回流至泵轮的液体方向取决于泵轮和涡轮之间的转速差,决定变矩器是否能增扭。

车辆动力学液力变矩器.pptx

车辆动力学液力变矩器.pptx

1.静态原始特性模型
λX106 K
10 2.4
2.0 8
1.6 6
1.2 4
0.8
2 0.4
0 0.0 0.0
i0.2
0.4
0.6
传动比 i
η
η
K
1.0
λ
i=nT / nB
0.8 ,D,nB
0.6
M B gBnB2 D5
0.4
M T KM B
0.2
0.0
0.8
1.0
第13页/共26页
四、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模型
TB
(s) (s)
G11(s) G21(s)
G12 G22
(s) (s)
M M
B T
(s) (s)
利用系统 辨识得到
第25页/共2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6页/共26页
2 0.4
η
η
K
1.0
λ
0.8
0.6
0.4
0.2
0 0.0
0.0
0
第9页/共26页 i
0.0
0.2
0.4
0.6
0.8
1.0
三、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
2. 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的确定方法
nB MB nT MT
,D
i nT nB
K MT MB
B
MB
gnB2 D5
h M TnT M BnB
λX106
8
2001
859.8
785
1574.5 0.39 1.83 0.718
9 2002.5 902.4
603.4
1815 0.30 2.01 0.606

汽车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经典课件

汽车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经典课件

汽车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经典课件1.前言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形式是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的旋转轴式机械变速器串联。

因它具有对外负载良好的自动调节和适应性,使车辆起步平稳,加速均匀,其减振作用降低了传动系的动载和扭振,延长了传动系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乘坐舒适性、行驶安全性、通过性以及车辆的平均速度。

自动变速器的效率低于机械变速器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解决这个问题,液力自动变速器历经采用多元件工作轮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增加行星齿轮变速器档位、电子控制等多种方法,使之综合经济性能得到了提高。

其中最有效的是最近十年来,在控制方面大量应用电子技术,使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性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换档点控制,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控制,换档质量控制等。

一个典型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输入信号传感器及开关、电子控制单元和输出执行器件。

传感器有与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控制系统共用的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传感器,测量变速器输出转速的传感器以及选档杆位置、换档模式、强制低档开关等。

电子控制单元由I/O接口、CPU和存储器(RAM/ROM)组成,其作用是决定最佳档位及变矩器是否闭锁。

而动作的实现则依靠电磁液压阀。

2.换档点的控制换档点是变速器输出转速、发动机负荷、选档杆位置开关和换档模式开关的函数。

例如驾驶员可以将选档杆置于“D”位置和选取“E(经济)”模式,则换档点由图2所示的换档图所决定。

图中横坐标为变速器输出轴转速(相当于车速),纵坐标为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相当于负荷),图中曲线1-2,2-3,3-4对应于升档时的换档点,而曲线4-3,3-2,2-l对应于降档时的换档点。

车速增加时,只要发动机负荷和变速器输出转速所决定的工况点向右越过了相应的升档曲线,变速器自动升一档。

而车速下降时,只要发动机负荷和变速器输出转速所决定的工况点向左越过了相应的降档曲线,变速器自动降一档。

由曲线形状可看出,发动机负荷大,升档或降档时的车速相应就也越高,以保证汽车大负荷低档行驶时的动力性。

第2章液力变矩器PPT课件

第2章液力变矩器PPT课件

泵轮与涡轮间的相对转速差减小,油液对涡轮叶片的冲击力及冲击转矩减小,
这将使输出元件产生滑动,直到有足够的循环油液对涡轮产生足够的冲击力
为止。
第12页/共86页

因此,输出转速高时,输出转速赶上输入转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趋势,
但总不会达到输入转速。除非在工作状况反过来(例如在下较长的陡坡)时,
可能会齿轮变速机构变成主动件,飞轮变成从动件,出现涡轮的转速等于或

液压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一种液体
传动,又称为静力式液体传动;液力传动则是利用液体的动能来传递能量的
一种液体传动,又称为动力式液体传动。
第1页/共86页

两种传动方式在汽车自动变速系统中皆被采用。如液力变矩器中的动
力传递即为液力传递,而控制离合器接合与脱开及控制阀的液压回路,其动
传力盘在受到右侧油压的作用下向左侧移动,即与壳体相连,实现锁止。锁
止时,动力通过变矩器壳体(泵轮)→摩擦传动→传力盘→花键→涡轮,实
质上是机械传动。
第39页/共86页
图2-6 锁止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第40页/共86页

简单地说,锁止离合器是通过“排出”(降低油压)或“充入”(升高油压)传力盘左侧的油液,
比较耦合器与变矩器,结构上的差别是变矩器有导轮;工作原理上的区别是变矩器在耦合工况前有
增加转矩的作用,而且转速差越大,增矩作用越大,有利于起步等工况。
第32页/共86页
• (2)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单向离合器又称为单向啮合器、超越离合器或自由轮离合器,与其他
离合器的区别是,单向离合器无需控制机构,它是依靠单向锁止原理来固定
第46页/共86页

汽车自动变速箱液力变扭器培训课件

汽车自动变速箱液力变扭器培训课件

效率特性
液力变扭器的效率受工作温度和转速 影响。
液力变扭器的效率随着工作温度和转 速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 需要合理控制工作温度和转速,以保 证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冷却与润滑特性
液力变扭器需要良好的冷却与润滑系统来维持正常运转。
液力变扭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摩擦,需要良好的冷却与润滑系统来降低温度和减小摩擦,以防止过热和磨损 ,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提高使用寿命。
涡轮
总结词
涡轮是液力变扭器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液体介质的能量传递给输出轴。
详细描述
当泵轮的叶片带动液体介质经过涡轮时,液体的动能和势能被转化为涡轮的机械 能,进而通过输出轴传递给车辆的传动系统,驱动车辆前进或后退。
导向轮
总结词
导向轮用于调整液体介质的流动方向,确保液体介质能够有 效地传递动力。
定期检查与维修
检查油位
检查油泵和阀体
定期检查变速箱油位,确保油位在正 常范围内。
定期检查油泵和阀体的工作情况,确 保其正常运转。
检查密封件
检查各密封件是否完好,如发现损坏 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油温过高
01
检查散热器是否清洁,油位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内部故障。
换挡不顺
02
检查油液是否充足,滤清器是否清洁,以及是否存在内部故障。
工业自动化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液力变扭器可以应用于机器 人和自动化设备中,提高其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材料的应用
采用可再生和可回收的环保材料,降低液力变扭器的生产和使用 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能效变扭器的能效,减少能源消 耗和排放。
循环经济与再利用

第4章自动变速器液力系统PPT课件

第4章自动变速器液力系统PPT课件
Page 29
4.2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靠液压系统 来完成的。液压系统由动力源、控制机构、 执行机构3部分组成。
Page 30
动力源是被液力变矩器驱动的油泵, 它除了向控制器提供冷却补偿油液,并使 其内部具有一定压力外,还向行星齿轮变 速器提供润滑。
Page 31
控制机构大体包括主供油系统、换挡 信号系统、换挡阀系统和缓冲安全系统。 根据其换挡信号系统和换挡阀系统采用的 是全液压元件还是电子控制元件,可将控 制机构分为液控式和电控式两种。执行机 构包括各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液压缸。
如果因装配成磨损的原因使得工作间 隙过大,油液泄漏量就会增加,严重时会 造成输出油液压力过低,从而影响系统正 常工作。
Page 45
(2)摆线转子泵
摆线转子泵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 噪声小、运转平稳高速性能良好等优点; 其缺点是流量脉冲大、加工精度要求高。 它是由一对内啮合的转子及泵壳、泵盖等 组成的,如图4-3所示。
Page 7
4.1.1 液 压 油
1.液压油的分类与牌号划分
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 长期以来,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有根 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
Page 8
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性质, 但缺乏系统性,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 关系和发展。
Page 9
1982年ISO提出了《润滑剂、工业润 滑油和有关产品—第四部分H组》分类, 即ISO 6743/4—1982,该系统分类较全面 地反映了液压油间的相互关系能和 用途,对变矩器专用油(PTF-2)提出了 既全面又苛刻的性能要求,是目前工业润 滑油中技术最复杂、性能要求最高的油液 之一。
Page 23

ZL50液力变速器培训教材

ZL50液力变速器培训教材
8
变矩器的工作特性
• 由于变矩器通过液体为介质而传递动力,所以又
具有传动平稳,零件受到的冲击振动较小等优点, 这对于要求高舒适性的轿车或大功率的传动装置 也有较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变矩器的油液在运动中有种种损失,如 涡流、冲击磨擦等,所以其传动效率比机械传动 低,其较高的效率约85%,零速工况时则为零, 所以变矩器在应用时特别要注意适用性,并配备 一定容量的散热器。
11
超越离合器原理图
12
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
• 变矩器二级涡轮的动力经输入二级齿轮传至中间输入轴,
变矩器一级涡轮的动力传至输入一级齿轮,再传至大超越 离合器外环齿轮;当外负荷较小时,因变速箱中间输入轴 比大超越离合器外环齿轮的转速高,使大超越离合器滚柱 空转,此时二级涡轮单独工作。 当外负荷增加时,迫使变速器中间输入轴转速逐渐下降 (此时发动机转速基本不变),如中间输入轴的转速小于 大超越离合器,外环齿轮转速时滚柱被楔紧,由一级涡轮 传来的动力经滚柱传至大超越离合器凸轮,由于凸轮与中 间输入轴为螺栓联接,故此时一级涡轮与二级涡轮同时工 作。
内的进出油口的温差在10℃左右) 车辆内其它零部件过热经热传导后导致变速器过热 → 检查其它零部件(桥、发动机等)是否正常
29
5)紧急制动后挂不上档
气制动阀踏板限位钉调整不当,气制动阀
不能彻底回位 → 重新调整踏板限位螺钉, 使气动阀能彻底回位 气制动阀活塞卡住,解除制动后不能回位 → 清洗检修活塞 制动阀杆卡住 → 拆检制动阀杆
小时或一年(以先到为准)换一次油。 换油时应将车辆置于平地,尽量排干变速箱内的 旧油,包括散热器及相关管路。 变速器油温在40℃时放油效果最佳。 每次换油必须同时清洗(或更换)滤清器! 日常工作时应注意滤清器内的旁通阀是否是开启 状态。

车辆液力自动变速器技术技能培训课件

车辆液力自动变速器技术技能培训课件
④制动箍带和伺服油缸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第四节 换档控制系统
自动变速器控制档位
锁止按钮
变化的原理和传统手动
解除开关
变速器换档的规律相同。
锁止电磁阀
即根据换档的两个最主
要的信号——发动机负 荷(节气门开度)和汽
位置开关
车车速进行换档,称为
双参数换档控制方法。 刹车开关
O/D开关
NPOW(RR 模式开关)
行星齿轮的运动状态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行星齿轮的运动规律
设太阳轮的齿数为Z1,齿 圈齿数为Z2,太阳轮、齿 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 n1、n2、n3,并设齿圈与 太阳轮的齿数比为α,即
α=Z2/Z1 则行星齿轮机构的一般运 动规律可表达为: n1+α×n2-(1+α)×n3=0
1-齿圈 2-行星齿轮 3-行星架 4-太阳轮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典型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
在自动变速器的实际使用中,行星齿轮机构都采 用一些典型化的机构。它们都是由两排或三排以上简 单的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可以组成适当的传动比, 通常具有三、四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归纳起来有三 种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使用比较普遍:
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 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 串联式行星齿轮机构。
供一定工作压力。为行星齿轮机构 提供润滑。
方位:变矩器之后,齿轮变速器之前
分类:
(1)内齿合齿轮泵 (2)摆线转子泵
(3)叶片泵
(4)变量泵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4L60E型自动变速器油泵结构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件
注意:发动机不工作时,油泵不 工作,自动变速器内无控制油压,所 以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无法传递动力, 此时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无法启动发 动机。另外,当油泵不工作时,自动 变速器内无润滑油压,因此要求最大 牵引距离不得大于80Km,牵引速度 不得大于30Km/h。

第21讲 液力自动变速器

第21讲   液力自动变速器
i n2 1 a 1 n3 a
③ 主动件:太阳轮,从动件:齿圈,固定件: 行星架。当行星架被固定时,n3=0,n1+an2=0,传动 比i为
i n1 a n2
“-”号表明,从动件太阳轮转动方向与齿圈相反, 且是一种增速减矩传动,是一种升速的倒转。
直接传动
当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三元件中,任两个元件 连成一体转动时,则第三个元件必然与前二者转速相 同,即行星齿轮机构所有元件都没有相对运动,形成 直接传动,传动比i=l。
自动机械变速器(Automat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MT )由传统手动机械式变速器(MT)演变而成。AMT是电 控机械自动变速箱是在干式离合器和手动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加 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具有专业驾驶技能的 机器人操作的手动变速箱。结合了AT的便捷和MT的高效。
高速挡: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执行机构
前进挡和倒-高档离合器接合,将太阳轮和第一排齿圈锁住, 整个轮系以同一转速旋转,直接驱动 传动比:1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执行机构
倒挡:பைடு நூலகம்
接合倒-高离合器和低-倒制动带 主动件:太阳轮,从动件:第二排齿圈 传动比:-a
液力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第二节 自动机械变速器(AMT)
当泵轮随飞轮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 沿泵轮叶片间的通道向外缘流动,外缘油压高于内缘 油压,油液从泵轮外缘冲向涡轮外缘,又从涡轮内缘 流入泵轮内缘,可见在轴向断面(循环圆)内,液体 流动形成循环流,称为“涡流”。
液力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2)环流的产生
因涡流的产生,液体冲向涡轮使两轮间产生牵 连运动,涡轮产生绕轴旋转的扭矩。可见,循环圆 内的液体绕轴旋转形成“环流”。

AT液力变矩器系统PPT教学课件

AT液力变矩器系统PPT教学课件
第1页/共43页
第2页/共43页
偶合器的工作过程演示
第3页/共43页
2、偶合器工作原理
原理: 泵轮带动油液
转的力矩MP,油 液带动涡轮转的 力矩MT ,
MP = MT
第4页/共43页
3、液力偶合器的工作过程 转矩传递原理
第5页/共43页
液流的干扰
导环的作用
1-发动机曲轴,2-泵轮,3-涡轮,4、7-涡流, 5、8-环流,6-变速器输入轴,9-发动机转动
第16页/共43页
两种单向离合器结构与原理
第17页/共43页
液 力 变 矩 器 的 工 作 原 理
第18页/共43页
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1)工作液的流动:
驱动涡轮的工作液经导轮流回泵轮。 仍有环流和涡流。
第19页/共43页
2)导轮的作用:
(增加涡轮的输出力矩)


无பைடு நூலகம்



第20页/共43页
第40页/共43页
检查液力变矩器的安装情况: 用卡尺和直尺测量液力变矩器安装面至自动变速器壳体正面的距离,应为
17.1mm(以维修手册为准),若距离小于标准值,则应检查是否由于安装不当所致 。
第41页/共43页
第42页/共43页
感谢您的观赏!
第43页/共43页
第29页/共43页
5、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
1)作用 用机械方式直接连接泵轮和
涡轮,将发动机输出动力100 %传给变速器,以提高传动效 率。 2)结构(如右图)
第30页/共43页
3)工作条件
温度:ATF温度正常,达60度以上, 速度:约68-70km/h, 档位:3档或4档,(有些车1、2、3、4档) 制动:无行车制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换挡冲击,提高换挡品质 变矩器入口油压:0.30~0.45MPa 出口油压:0.20~0.30MPa 润滑油压:0.10~0.20MPa
16
液压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分类:机液控制,电控液动,自动控制
机液控制:靠人工控制阀杆,由阀杆控制油的流向。 电控液动:换档时,人是通过控制电气选择器使接
通电磁阀,再由电磁阀控制油的流向。 自动控制:在驾驶员给定的速度范围内,自动控制
液压控制系统必须满足下列工作要求
• 保证有稳定的控制压力,为液力变矩器提供
传递介质——油
• 换档时使各档摩擦元件能迅速而平顺地结合 • 维持变矩器内一定的油压,以免气蚀 • 提供足够的油量保证润滑和散热的需要 • 其他要求如微动、制动时自动脱档,闭锁、
换档解锁等
15
液压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油泵+滤清器+调压阀+蓄能器+制动脱挡阀 +换挡阀 ·控制压力:主压力 1.10~1.40MPa ·蓄能器:调节换挡瞬间的升压特性——减
自动适应所需的负载扭矩,当涡轮转速达到泵轮 转速的80%时,变矩比接近1,涡轮扭矩等于泵轮 扭矩,此时,变矩器相当于一个偶合器。
• 变矩器的这种自动适应性,使它特别适用于起步
频繁,路面条件复杂或工作负荷变化较大的自卸 车、工程机械和军用车辆,它能使驾驶员减轻劳 动强度,并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操作工作装置。
动力箱主要有齿轮、离合器、轴、箱体等组成行星式结构
操纵油压:
1.10~1.40Mpa
变矩器进口油压: 0.30~0.45Mpa
变矩器出口最高允许温度:

120 C
11
超越离合器原理图
12
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
• 变矩器二级涡轮的动力经输入二级齿轮传至中间输入轴,
变矩器一级涡轮的动力传至输入一级齿轮,再传至大超越 离合器外环齿轮;当外负荷较小时,因变速箱中间输入轴 比大超越离合器外环齿轮的转速高,使大超越离合器滚柱 空转,此时二级涡轮单独工作。
2)最高(最佳)效率工况
3)高效工作区:效率值大于给定值(通常为75%)区 域
4)偶合工况:变矩系数K=1
6
变矩器的结构原理
• 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种旋转元件所组成,
由这三个工作轮组成一个循环圆系统。液体按上 述顺序通过循环圆流动,发动机的机械能,通过 泵轮转换为液体的动能,再由涡轮转换为机械能, 变速器内的供油泵不断地把压力油供给变矩器, 这样才能使变矩器工作起作用,即增加发动机的 输出扭矩,同时通过经变矩器排出的油带走变矩 器内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排出。
8
变矩器的工作特性
• 由于变矩器通过液体为介质而传递动力,所以又
具有传动平稳,零件受到的冲击振动较小等优点, 这对于要求高舒适性的轿车或大功率的传动装置 也有较重要的意义。
• 但是由于变矩器的油液在运动中有种种损失,如
涡流、冲击磨擦等,所以其传动效率比机械传动 低,其较高的效率约85%,零速工况时则为零, 所以变矩器在应用时特别要注意适用性,并配备 一定容量的散热器。
• 变矩器可以通过二种方式改变其能容:1:是改变
泵轮的叶片角。2:是相似放大或缩小(即按同一 几何比例改变)循环圆直径和其他部份的尺寸。
7
变矩器的主要功能
• 实现无级变速,增变速器的换档品质,有利于动力换档。
• 通过变矩器,输出转速可无级变化,驱动扭矩能
• 当外负荷增加时,迫使变速器中间输入轴转速逐渐下降
(此时发动机转速基本不变),如中间输入轴的转速小于 大超越离合器,外环齿轮转速时滚柱被楔紧,由一级涡轮 传来的动力经滚柱传至大超越离合器凸轮,由于凸轮与中 间输入轴为螺栓联接,故此时一级涡轮与二级涡轮同时工 作。
13
液力变速器液压原理图
14
液压控制系统
9
液力变速器传动原理图
10
动力换挡变速箱
特点和用途:本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动力换档机械变速 器两部分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和传 动效率高的特点。用于载荷和速度变化比较频繁的以四轮 驱动的工程机械(如装载机)的动力传动。
动力换挡:可在不切断动力情况下进行升降挡操作
通过带有湿式摩擦片的离合器实现
器能根据车辆的负荷,速度确定换档时 机和档位,并动接通相应的电磁阀进行 换档,必要时驾驶员也可干预换档。
17
操作、维护和保养
18
换挡和换向
在启动发动机时应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 变速器换档时应先减速行驶! 换向时应先停车再挂档!
19
加油及油位检查
必须在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停车挂空挡及变速 器处于正常工作的热平衡温度(装载机一般为 60~80 ℃,压路机一般为50℃左右)时来检查、 控制油面高度。 检查时机液控制的换挡(向)阀杆或电液控制的 选择器手柄必须置于空挡位置。 说明书中用油量为参考值,需考虑到冷却器、两 根油管、变矩器等的油量;油量不足有可能造成 牵引无力,油位过高则可能引起变速器温升及透 气帽的冒油现象。
•内部液流方向:泵轮—涡轮—导轮—泵轮……
5
变矩器主要性能参数
• 变矩比K K=涡轮扭矩/泵轮扭矩
• 效率 n
K0=变矩器传动比i为0时的K值 约为80~90%
• 能容Mp 指泵轮在1000r/min时所能吸收的扭矩 • 循环圆 循环空间的轴截面(通过旋转轴的截面)
• 典型工况:
1)起动工况:i=o时的工况
基本构造、原理、维护及使用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ZL40/50液力变速器
• 双涡轮变矩器、行星变
速箱,动力换档,机液 控制
• 为ZL40/50装载机配套
2
3
液力变速器结构图
ZL40/50液力变速器
• 基本参数
ZL40
ZL50
额定输入功率 : 114 kW
154 kW
额定输入转速 : 2000 r / min 2200 r / min
20
加油及油位检查
ZL50系列液力变速器采用8号液力传动油,或选 用符合SAE15W-40标准的传动油。 液力变速器决不允许用普通的齿轮油、机油作为 传动及润滑油。不清洁及不合规定的油品将造成 变速器工作异常! 变速箱油液的清洁度对变速液压系统的元件,如 油泵、操纵阀等性能及寿命影响较大,因此必须 保持油液的清洁度,变速箱油应按规定期限更换。 驾驶室内监控的润滑油温应为变矩器的出口油温, 其温度最大不得超过120 ℃ 。正常工作油温应在 80~100 ℃之间。
变矩器型式 : 单级、二相、四元件(双涡轮)
变矩器零速变矩比(K0) : 3.8~4.2
输入输出中心距 : 562.25 mm
变速箱型式 : 2前1倒 、动力换档 、行星结构
速比 : 前进 Ⅰ档 2.155 Ⅱ档 0.578 倒退 Ⅰ档 1.577
变速器操纵方式 : 机液操纵
4
液力变矩器
• 泵轮+一级涡轮+二级涡轮+导轮(单级、二相、四元件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