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3-5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选考3-5知识点复习(详细)
3-5一、动量守恒定律和碰撞现象1、动量:p =mv ,v 为瞬时速度,p 为矢量,方向与v 相同。
动量变化△p =m△v 也为矢量动量p =mv 易与动能221mv E k =混淆,前者是矢量,遵循矢量合成运算法则,后者是标量,遵循代数计算法则,两者都是状态量,大小关系是k mE p 2=,动量变,动能不一定变,但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动量一定变. 2.表达式(1)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p =p ′. (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2)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Δp =0)对两个物体而言Δp 1=-Δp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注:不是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为零) (2)近似适用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 (3)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4、列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注意事项(1)系统性:在同一物理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密切相关.因此一定要明确在哪一过程中哪些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即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2)方向性,注意动量或速度方向的处理,在同一直线上时,规定正方向,带符号运算(3)相对性:方程中的动量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一般是地面)。
(4)同时性:等号左侧表示的是作用前同一时刻的总动量,右侧则表示作用后同一时刻的总动量. 5、碰撞现象满足的规律 (1)动量守恒定律.(原因:碰撞内力远大于物体所受到的外力)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2)机械能不增加.22221122221121212121v m v m v m v m +≤ʹ′+ʹ′(弹性碰撞中机械能守恒。
非弹性碰撞:碰撞后总动能小于碰撞前总动能,特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粘合在一起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多)(3)速度要合理.①若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 后>v 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 前′≥v 后′.②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二、光电效应: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越多,产生的光电子数越多,射出的光电子作定向移动时形成的光电流越大。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
单位是s m 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高考选修3-5知识点整理汇总
高中物理高考选修3-5知识点整理汇总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
单位是。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计算了。
高中物理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3-5知识点总结1. 电流和电路1.1 电流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
用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 = Q/t,其中Q表示通过导线的电荷量,t表示通过导线的时间。
1.2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根据电子的运动方向,电流被定义为从正极流向负极。
在闭合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向负极。
1.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材料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
用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率是一个材料的特性,用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电阻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为R = ρL/A,其中L表示电阻的长度,A表示电阻的截面积。
1.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公式I = V/R表示,其中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 电阻和电路分析2.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按照顺序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一个节点上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同的,而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同的。
2.2 等效电阻等效电阻是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一个等效的电阻。
对于串联电路,等效电阻可以通过将各个电阻的阻值相加得到。
对于并联电路,等效电阻可以通过将各个电阻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得到。
2.3 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电压分压是指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将根据各个电阻的阻值比例进行分配。
电流分流是指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将根据各个电阻的阻值比例进行分配。
2.4 马尔科夫定理马尔科夫定理可以简化复杂的电路分析。
根据马尔科夫定理,可以通过将视为节点的电路连接到任意两点,再连接一个等效电压源,来简化复杂的电路分析问题。
3. 电功和电功率3.1 电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电功是电流对电压产生的作用。
用W表示电功,单位是焦耳(J)。
电功的计算公式为W = V × I × t,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1、不受力2、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3、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如碰撞、爆炸、反冲、核反应)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规定正方向),△p 1=—△p 2/3、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4、碰撞(1)完全非弹性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动量守恒,;动能守恒,;特例1:A、B 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前A 初速度为v0,B 静止,则碰后速度0v m m m m v B A B A A +-=,vB=02v m m m B A A +.特例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A 的速度等于碰前B 的速度,碰后B 的速度等于碰前A 的速度)(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
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MV (注意:几何关系)6、冲量:F 合t=△p (1、F 为合力2、动量变化注意规定正方向3、易错如物体与墙壁碰撞以等大速度返回,动量变化。
)二、量子理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h ν。
h 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辐射只与温度有关,一般热辐射还与材料和表面状况有关。
高考物理选修3-5近代物理全总结
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盘州市第七中学王富瑾一、原子结构汤姆孙:1、研究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并测定其比荷,但没有测出电子的电荷量(电荷量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
2、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1、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极个别原路返回。
2、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10-15m左右),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旋转。
波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光谱(仅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波尔原子结构假说:1、轨道:电子绕核运行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
2、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稳定的能量状态(定态),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3、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2-E1。
(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4、能级图: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称为原子的能级.它对应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 n(包括动能和势能).5、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
高频考点:1、物理学史的识记。
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3、跃迁发生的条件:(1)光子的能量恰等于两能级之差,hν=E2-E1(2)光子能量高于基态能量,则电子逸出,多余能量转化为电子的动能。
(3)若吸收的是电子能量,则电子能量大于两能级只差也可发生跃迁。
4、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放出的光子种类:(1)一群原子核放出光的种类为:。
(2)一个原子核最多放出的光种类:n-1种。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表达式p = mv 。
单位是s m 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其数学表达式为11221122m v m v m v m v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碰撞:相互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叫碰撞。
(1)完全弹性碰撞: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系统内只发生机械能的转移,无机械能的损失,称完全弹性碰撞。
(2)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机械能有了损失,称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机械能损失最大(转化为内能等),称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物体粘合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
三、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2.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四、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 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
2.光子说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νεh =.⑵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物理3-5知识点总结
物理3-5知识点总结1. 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电场强度是指在某一点处,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电力作用力的大小。
其计算公式为E=F/q,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力作用力,q为正电荷的大小。
2. 均匀电场和非均匀电场均匀电场指电场强度在空间中大小和方向均相同的电场,如两个平行金属板之间的电场。
非均匀电场指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不在空间中各处都相同的电场,如电势降随距离线性增加的电场。
3. 电势能和电势差的定义电势能是指一电荷在一个电场中由于位置改变而具有的能量。
电势差是指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所需的能量差,计算公式为ΔV=W/q,其中ΔV为电势差,W为电场做功,q为正电荷的大小。
4. 电位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电位是指在某一点处,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其计算公式为V=E*d,其中V为电位,E为电场强度,d为点到参考点的距离。
5. 电容器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和单位电容器是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的电子元器件,可以存储电能。
其电容量C的计算公式为C=Q/V,其中Q为电容器储存的电荷,V为电容器两个导体板间的电势差。
电容量的单位为法拉(F)。
6. 电流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数量,计算公式为I=Q/t,其中I为电流,Q为通过截面的电荷数量,t为时间。
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7. 电阻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力,其计算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8. 电功、功率和热效应的关系电功是指电路中电源或其他电器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P=VI,其中P 为电功,V为电压,I为电流。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为功率,W为所做的功,t为时间。
电功会产生热效应,即电能转化为热能。
9. 磁场的特征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磁场是指力场,可以影响带电粒子、磁性物质等。
磁感应强度是指磁场中单位长度的磁通量,计算公式为B=φ/l,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φ为磁通量,l为长度。
高考物理3-5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3-5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3-5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物理3-5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第一章动量1.冲量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过程量;I=Ft;单位是N·s。
2.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p=mv;单位是kg ·m/s;1kg ·m/s=1 N·s。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5.动量定理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I=mv -mv 。
6.反冲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7.碰撞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动量守恒。
8.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9.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如果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第二章波粒二象性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规律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5.能量子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并且=h ,是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h=6.63 10 J·s;光子的能量为h 。
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
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
动量和冲量:
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表示为p=mv,其中m是质量,v 是速度。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其单位是kg·m/s,与力的单位N·s等价,即1kg·m/s=1 N·s。
冲量是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表示为I=Ft,其中F是力,t是时间。
冲量也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其单位是N·s。
动量守恒定律:
当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其他基本物理概念: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其方向和大小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改变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成正比。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它与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或电路的大小,其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确定。
以上是对物理3-5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它们在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份总结,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解还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高二(3233)班选修3-5总结一、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容易混淆的几个物理量的区别动量和冲量是两个容易混淆的物理量,它们的内容、名称、大小、矢量性、方向、瞬时性、相对性与绝对性联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动量与速度同向,冲量与力同向。
动量变化量和动量变化率也与动量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2.动量定理的应用动量定理可以应用于求解变力的冲量、XXX作用下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以及解释各种现象。
在处理连续流体问题时,也可以应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3.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包括选取研究对象、确定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分析受力情况、规定正方向、列方程式和求解结果等。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统一单位。
4.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守恒定律。
它们的守恒条件、表达式、标矢性、理解和注意事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情况,而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机械能守恒的情况。
在应用这两个定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这可以用矢量式p1+p2=p1′+p2′来描述。
如果外力总冲量为零,系统总动量不变。
在选择正方向时,应该注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规定。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能量才会从动能转化为势能。
在标量式中,E k1+E p1=E k2+E p2.可以有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力作用,但必须是不做功的力。
选取零势能面时,可以考虑黑体辐射和能量子。
热辐射是一种与物体温度相关的辐射电磁波。
黑体是一种物体,它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表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物理3-5知识点总结
物理3-5知识点总结《物理 3-5 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 3-5 主要包括了动量守恒、波粒二象性以及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重要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动量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 p = mv 。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冲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定义为 I =FΔt 。
冲量也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表达式为 I =Δp 。
4、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其表达式为:m1v1 + m2v2 = m1v1' + m2v2' (其中 v1、v2 为初速度,v1'、v2' 为末速度)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系统的选择:要明确研究的系统,确保系统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2)速度的相对性:在计算动量时,速度要相对于同一参考系。
(3)同时性:初末状态的动量要在同一时刻确定。
二、波粒二象性1、光的粒子性(1)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可能会逸出金属表面的现象。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ν W (其中 Ek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h 为普朗克常量,ν 为入射光的频率,W 为金属的逸出功)2、光的波动性光具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等波动性现象。
3、物质波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其波长λ = h / p (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粒子的动量)三、原子结构1、汤姆孙原子模型“枣糕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电子镶嵌在其中。
2、卢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实验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
该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3、玻尔原子模型(1)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物理3-5物理3-5知识点
物理3-5物理3-5知识点物理3-5物理3-5点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碰撞、爆炸、反冲)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
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规定正方向)△p1=—△p2、3、其中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其中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其中一方向动量守恒。
4、碰撞(1)完全非弹性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动量守恒,;动能守恒,;特例1:A、B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前A初速度为v0,B静止,则碰后速度,vB=。
特例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A的速度等于碰前B的速度,碰后B的速度等于碰前A的速度)(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
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注意:几何关系)物理3-5物理3-5知识点二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实验图在课本)(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新教材: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②存在遏止电压:;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高三物理3-5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3-5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3-5知识点主要包括力和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1. 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运动或形状改变。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牛顿三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在一圆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常见的有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重要概念有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角度是描述转动程度的量,角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角度,角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变化量。
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由牛顿提出。
该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质量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在描述行星运动、地球引力、天体运动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4.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可以按照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通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
常见的运动模型包括自由落体、斜抛运动等。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叫做力的合成,而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通过图示法或正余弦定理进行计算。
在物理学中,常常需要将力分解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以便进行更精确的计算。
6.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功的概念与动能密切相关,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作用,等于力乘以物体的位移。
功的单位是焦耳(J)。
以上是对高三物理3-5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3—5知识点
高考物理3—5知识点一、力的分解和合成1. 分解力:将一力分解为两个力,使其合力等于原力,方向相同或相反。
2. 合成力:将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使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矢量和。
二、动量守恒1.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弹性碰撞:碰撞后物体能恢复原状,动能守恒。
3. 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物体合为一体,动能损失。
4. 牛顿冷却定律:物体冷却所失去的热量等于周围物体吸收的热量,能量守恒。
三、电磁感应1. 引入磁感线:磁场中一点上磁感线的方向是该点的磁场线的方向。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电磁感应导线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线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3. 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方向使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所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相互抵消。
四、电流和电阻1. 电流:带电粒子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2. 电流大小的衡量单位:安培(A)。
3.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4. 电阻的计量单位:欧姆(Ω)。
5. 欧姆定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五、磁场的产生和磁感线1. 确定磁场方向的方法:由南极指向北极。
2. 磁场的特性:力线表明磁力的方向,线越密表示磁力越大。
六、电磁场1. 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波动现象。
2. 电磁波的特性:速度快、传播方向与电磁场垂直、具有干涉和衍射现象等。
七、电容器1. 电容器的定义:由两块平行金属板和介质组成的电器部件。
2. 电容的计量单位:法拉(F)。
3. 串联电容器:电容值倒数之和。
4. 并联电容器:电容值之和。
八、光的折射和全反射1.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
2. 全反射:光从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低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完全反射。
九、光的反射和成像1.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2. 光的成像:光线从一个物体上的点射向镜面或透明介质后,图像出现的位置和特点。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44601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44601第三章牛顿第二定律和行星运动1.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物体会受到力的矢量积累,并根据F=ma两个方程条件来确定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动量守恒定律:当在系统无内力的情况下,动量的矢量和为零,即总动量守恒。
3.摩擦力:摩擦力是一个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相同的作用力情况下,摩擦力越大,物体的运动越慢,反之亦然。
4.行星运动:即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太阳、地球等天体受到彼此引力的作用,按照规律运动的现象。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1.动能:指物体末质可以形成动能的能量Ε = ½mv²,即物体有运动性时可形成动能。
2.势能:指物体处于特定的位置时,可形成势能的能量,当物体处于地心引力平衡状态时,可形成势能,公式为Ep = mgh。
3.动量定理:当物体发生变形运动时,其动能会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其变化公式为ΔE= FΔt,称为动量定理。
4.能量守恒定律:当物体处于系统无内力的情况下,总能量守恒。
从这里可以看出,动能和势能变化彼此等价互换,即ΔE = ΔEp 。
第五章赝势的运动1.重力势: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便会洽生重力势,它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相关,用V表示,V=-Gm/r。
2.能势:当物体处于特定的变形状态下,能势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体积发生变化的能量,用U表示,U=f·Δs。
3.弹力势:作用与物体的体积、间距和密度有关,当物体处于弹性状态时,即有形成弹力势,用U表示,U=·f·Δs·Δv。
4.重力场:由重力势能和其他分布式力场所组成的概念,它描述物体处于任意位置和速度下,受到力的矢量积累。
它可以用于描述行星形成中对物体运动、定向和路径的影响。
高考物理3至5知识点
高考物理3至5知识点高考物理3—5知识点:第一章动量1。
冲量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过程量;I=Ft;单位是N·s。
2、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p=mv;单位是kg ·m/s;1kg ·m/s=1 N·s、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假如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5。
动量定理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I=mv -mv 、6。
反冲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7。
碰撞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特别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特别大;系统动量守恒。
8、弹性碰撞假如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特别小,能够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9。
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假如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高考物理3-5知识点:第二章波粒二象性1。
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因此叫做热辐射、2、黑体假如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
黑体辐射规律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5。
能量子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同时=h , 是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h=6、63 10 J·s;光子的能量为h 。
6、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逸出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h —W;每种金属都有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和相应的红线波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7。
高三物理3-5高考知识点
高三物理3-5高考知识点物理是高中学科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高考中的一项必考科目之一。
在高三阶段,物理知识的复习显得尤为关键,下面将介绍高三物理中的3-5高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一、运动的描述与描绘1.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位移:某一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偏移量。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2. 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力或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机械波的传播和性质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指波动介质的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起伏的传播过程。
纵波: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横波: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 波的特性波长: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点之间的距离。
周期:波动在时间上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波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周期数。
波速:波动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三、电磁感应1. 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律: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其所受磁场的作用力成正比,与导体长度、磁感应强度和导体所夹角度成正比。
洛伦兹力:当导体带有电流通过磁场时,将会受到一个力的作用,该力垂直于导体与磁场的夹角。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改变时,绕在磁通量发生改变区域的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ɛ = -dФ/dt其中,ɛ为感应电动势,Ф为磁通量,t为时间。
四、现代物理学1.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光的粒子性:光在一些实验中表现出光子的性质,具有能量和动量。
光的波动性:光在一些实验中表现出波动性,具有振幅、频率和波长。
2. 相对论与质能关系狭义相对论:描述高速运动下时间、空间和质量的相互关系。
质能关系:质能守恒定律,E=mc²,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3-5近代物理 知识点汇总【黑体辐射】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热辐射特性:热辐射的本质是物体向周围发射能量(称为辐射能),在一定时间内物体的辐射能量及这些能量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都跟温度有关。
3.黑体: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4.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1.物体热辐射发出的电磁波波是通过内部的带电谐振子向外辐射的,谐振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是某一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
这个最小能量ε叫做能量子:h εν=。
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 h 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 346.62610h J s -=⨯•。
2.意义:可以非常合理地解释某些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的实验现象。
3.量子化现象:在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分立(不连续)取值的现象称为量子化现象。
4.量子化假设的意义: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实验现象的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分布的公式,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光电效应】 [考纲要求:Ⅰ]1.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尔发现,接收电路的间隙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
这就是最早发现的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这种电子常被称为光电子。
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存在着饱和电流单位时间内从阴极的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稳定值),这个值就是饱和电流。
(2)存在着反向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①光电子具有的最大初动能212e c m v 与反向电压c U (称为反向遏止电压)满足下列关系:212e c c m v eU =反向遏止电压:若加上反向电压,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光电管两极间形成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使电流减小到0,此时的反向电压称为反向遏止电压。
②当人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c ν时,即使不施加反向电压也没有光电流(即0I =)。
这就是说当入射光的频率c νν≤时,无论光的强度多么大、光照时间多么长,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c ν称为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
不同金属的截止频率不同。
(3)电子的能量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
这表明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4)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效几乎瞬时发生的,时间不超过10-9s 。
4.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受普朗克量子化假设的启发)爱因斯坦认为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 h ν=。
5.光电效应方程:0k E h W ν=-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在本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应的方程: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h ν)后,除了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外,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光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时的初动能。
由于0W 是电子逸出金属时要做的最小功,所以k E 实际上为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
6.对光电效应实验现象的解释:①当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能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能量后动能增加;当它的动能足够大时,它能克服金属内部原子对它的吸引而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这一过程时间很短,不需要长时间的能量积累;当它的动能不够大时,它仍然被束缚在金属内部。
②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吸收一份光子。
③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由于路径不同,电子逃逸出来时损失的能量不同,从而它们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初动能不同,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逃逸出来的电子的初动能最大,这些光电子克服原子的引力所做的功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0W )。
④对于某一金属,逸出功是一定的,要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极限值0ν,即有极限频率00W hν=的存在,0ν的大小等于前面所说的截止频率c ν。
⑤对同一频率(颜色)的入射光,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上的光子数越多,吸收光子的电子数和从金属中逸出的光电子数也越多,所以光电流强度就越大。
7.对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①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
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
②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的情况,才具有最大初动能。
光电子的初动能小于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③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④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
⑤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的规律是对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而言的,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同,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强度之间没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8.光电效应图象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 康普顿效应: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 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0λ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0λ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2.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光的波粒二象性】[考纲要求:Ⅰ]1.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子说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的事实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单独使用波或者粒子的解释都无法完整地描述光的所有性质。
3.描述光的性质的基本关系式:光子的能量: h εν= 光子的动量: hp λ=ε和p 是描述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频率ν是描述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普朗克常量h 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的本身属性,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说明:①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②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③频率高、波长短的光子粒子特征显著④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于)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⑤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4.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进一步理解(1)大量光子易显示出波动性,而少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
(2)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
(3)光子说并未否定波动说,hcE hνλ==中,ν和λ就是波的概念。
(4)波和粒子在宏观世界是不能统一的,而在微观世界却是统一的。
【概率波】1.物质波(1)定义: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这种波叫做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2)物质波的波长:h hp mvλ==,h是普朗克常量。
2.对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理解(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短的缘故。
(2)德布罗意波假说是光子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
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从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1960年,约恩孙直接做了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也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3.概率波:光波是概率波。
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所以物理学中把光波叫作概率波。
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干涉加强处表示光子到达的数目多,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就是光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大;干涉减弱处表示光子到达的数目少,也就是光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小。
这种概率的大小服从波动规律,因此,我们把光波叫作概率波。
波动性不是由光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单个光子的固有属性。
4.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1)经典物理学中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任意时刻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有确定的轨道(2)经典的波的特征:具有频率和波长,也就是具有时空的周期性。
5.单个光子运动的偶然性:用弱光照射双缝,当照射时间很短时,胶片上出现的是散乱的感光点,这一个个感光点表明光在与胶片作用(使其感光)时,是一份一份进行的;同时,感光点的散乱还表明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到达胶片的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能确定的。
5.大量光子运动的必然性:当弱光照射双缝较长一段时间后,有大量光子先后通过双缝落在胶片上,出现大量的感光点,这些感光点形成分隔的一条条感光带,这正是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在明条纹(感光强)处光子到达的多,单个光子到达明条纹处的概率大,而在暗条纹(感光弱)处,光子到达的概率小,因此,尽管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落在胶片上何处是随机的,但它到达胶片上某位置处的概率大小却符合波动规律。
6.和谐的统一:少量光子的行为显示不出概率统计规律,大量光子才显示出这种规律,“概率波”实际上是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起来的一种说法。
【不确定性关系】1.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在单缝衍射现象中,入射的粒子有确定的动量,但它们可以处于挡板的任何位置,也就是说,粒子在挡板上的位置是完全不确定的。
2.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会发生衍射现象,大部分粒子达狭缝之前沿水平方向运动,而在经过狭缝之后,有些粒子到跑到投影位置以外,这些粒子具有与其原来方向垂直的动量。
由于哪个粒子到达屏上的哪个位置是完全随机的,所以粒子在垂直方向上的动量也具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量的大小可以由中央亮条纹的宽度来衡量。
3.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 4h x p π∆∆≥,也称测不准原理。
由4h x p π∆∆≥可以知道,在微观领域,要准确地测定粒子的位置,动量的不确定性就更大;反之,要准确确定粒子的动量,那么位置的不确定性就更大.如将狭缝变成宽缝,粒子的动量能被精确测定(可认为此时不发生衍射),但粒子通过缝的位置的不确定性却增大了;反之取狭缝0x ∆→,粒子的位置测定精确了,但衍射范围会随x ∆的减小而增大,这时动量的测定就更加不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