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慢性病是指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常难以痊愈或不易治愈,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

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等。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资源匮乏,加上农民的生活、饮食和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慢性病在农村地区呈现出一定的流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对策,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来看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现状。

农村地区人口密集,生活和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民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压力大,饮食结构单一,膳食热量过剩,营养不良,劳动密集型的农作业环境往往也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

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地区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农村地区慢性病常常被忽视或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导致病情加重,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针对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对策。

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引导农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从源头上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慢性病防治机制。

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农民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病。

推行健康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农民解决治病就医难的问题。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措施,对患有慢性病的农民给予免费治疗或补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现状相对较为严峻,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健康扶贫政策等综合手段,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为农民健康和农村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慢性病作为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健康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着重分析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一、慢性病管理现状1.慢性病防控意识不强城市化、工业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国居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慢性病问题。

然而,目前很多居民还缺乏对慢性病的正确认识,慢性病防控意识不强,缺乏主动防范和积极治理的意识。

2.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财政投入、资源配备等多种原因,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存在很多不足。

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专业化的医疗人员和设备,慢病患者的管理也存在滞后和不充分的情况。

3.患者治疗遵从性较差慢性病患者管理需要长期的协作和耐心,但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很容易存在不信任、不遵从、自我医疗等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充分,加重病情。

二、对策分析1.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推广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患者和家庭了解和管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促进患者和社会公众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引进专业护理人员和专业医生,开展慢性病管理相关培训,提高治疗水平和服务品质。

配备专业设备,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3.开展多元化的慢病管理方式除了传统的医生门诊治疗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开展远程慢病医疗服务,开展慢病管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患者互助社区建设,搭建在线平台,便于患者随时随地在线咨询和交流。

4.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建立慢性病医疗服务团队,把专家、家庭医生、护士、康复师等有关医护人员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

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与对策

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与对策

【 摘
Hale Waihona Puke 要】 慢性病 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慢性病的
发 生主要 与 吸烟 、 过 量饮 酒 、 不合 理 膳食 、 缺 乏 身体 活动 等不 良生 活 方式 相 关 , 随 着我 国经 济发 展 和 生 活 水 平 提高, 这些 因素 正在我 国呈 不 断上 升 与 蔓延 趋 势 。慢 性病 综合 防控 不应 仅 仅 停 留在 个 人 危 险 因素 的 干预 层
t r o l a n d P r v e e n t i o n , B e i t l n g 1 0 0 0 5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N o n — c o m m u n i c a b l e d i s e a s e s ( N C D s )h a v e b e c o m e t h e m a j o r h e a l t h t h r e a t i n C h i n a , s e i r o u s l y a f -
ZH A NG L i a n g ’ ,B A I Y a — mi n ,MA J i — x i a n g
J . I n s t i t u t e o f B a s i c Me d i c i n e , 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 y f o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S h a n d o n g J i n a n 2 5 0 0 6 2, C h i n a 2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 a n d L f i e S c i e n c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J i n a n — 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 y f o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S h a n d o n g J i n a n

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慢性病管理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我国慢性病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将围绕慢性病管理的政策环境、服务体系、技术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论述,力求展现我国慢性病管理的全景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

二、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和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

当前,我国慢性病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我国还加大了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服务体系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筛查、患者随访等工作,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全程、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推广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模式,提高了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在技术应用方面,我国积极推动慢性病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等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尽管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不够高,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待提升等。

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被慢性病所困扰,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加大了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力度。

本文将就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总体情况慢性病是指长期反复发作,进展缓慢,治愈历时较长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2019)》,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

二、慢性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1. 目标缺乏明确性。

当前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并不明确,造成了各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不够有针对性和不够有效。

2. 宣传力度不够。

慢性病防治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大多数人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预防意识。

3. 缺乏系统性。

慢性病防治工作缺乏系统性,每个部门、单位的工作互相独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4. 预防措施不够完善。

慢性病的防治应当注重预防,但目前的预防措施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 制定更明确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目标。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目标,以指导各地的慢性病防治工作。

2.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3. 加强系统化的管理。

各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协作,形成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工作的协调。

4. 完善预防措施。

应当通过全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方式,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工作,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四、结语慢性病是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可以更好地了解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慢性病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本文将就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1.慢性病高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成为农村地区最为严重的社会卫生问题,其中高发的为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

2.疫情蔓延: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呈现蔓延趋势,患病率呈增长态势。

而农民由于缺少健康知识,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更容易患上慢性病。

3.就医程度低: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就医程度低,其中很大一部分农民选择自我调理或采取传统偏方治疗,导致症状加重。

二、对慢性病的控制管理对策1.加大健康宣传:农村地区应加大对慢性病预防的宣传,进行常识普及和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和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正确饮食、定期体检等。

2.推广普及保健知识:为农村居民普遍提供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服务,如开展健康体检、健康讲座、为贫困农村居民提供抗病毒药物、绿色通道等。

3.建立家庭医生制度:通过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督促农民定期体检、线上咨询等,及时发现和引导农民进行早期治疗。

4.加强卫生治理: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较大程度上防止疾病的产生和传播。

三、慢性病防控方案改进策略1.制定专门的防控策略:建立完善、立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卫生体系,重点突出针对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

强化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和普及保健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控疫情的扩散及零星病例的治疗。

2.加强监控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实时监控,建立应急预案。

在出现疾病疫情或有感情病人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治疗措施。

四、结论农村地区慢性病是影响老百姓健康的因素之一。

在预防和控制农村地区慢性病的过程中,培训健康教育知识和制定规范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都非常重要。

农村地区慢性病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政府、医疗应急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和病人都必须共同努力,落实控制方案保障老百姓健康。

慢病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慢病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慢病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慢性病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一、慢性病管理的背景与意义慢性病是指疾病持续时间较长,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不健康、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数据显示,慢性病已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慢性病的管理已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慢性病管理工作,是指利用综合干预手段,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早期发现和干预等措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政府来说,加强慢性病管理有利于减轻医疗负担,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管理可以延缓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加强慢性病管理是责任和使命。

因此,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全民健康、实现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慢性病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 建立慢性病档案建立患者的慢性病档案是慢性病管理的首要工作。

在档案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病情变化、治疗方案、生活方式、药物使用、并发症情况等内容。

建立档案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宣传慢性病的危害性、预防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提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意识,自觉地遵循医嘱,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活动。

3. 早期发现和干预早期发现和干预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体检、疾病筛查、定期随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 药物治疗慢性病管理中,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护人员为患者合理、规范地配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定期复诊,跟踪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5.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慢性病是由于长期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各种互相作用的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农村的慢病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农村慢病,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探索农村慢病防治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知识缺乏农村居民对于慢性病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了解,以及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常常造成患病者不敢去医院就诊。

2、偏方乱用农村患者往往凭经验和媒体推荐盲目选择自行购买药物,甚至会使用中草药、树皮、昆虫等偏方,这种行为不仅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风险。

3、对症不下药许多农村医生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偏低,患者太多,常常往往急于将症状进行缓解,而不是对症下药,造成了误诊和延误。

4、医疗资源匮乏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医疗设备不足、环境条件差,医院医疗设备过于落后,医生的知识技能难以与现代医疗形势相适应;其二,缺乏医生。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村地区医疗水平和医生数量比城市相对较低,造成医疗资源的缺乏,导致农村居民接受医疗的难度和复杂度加大。

5、生活方式不健康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传统观念未能及时转变,造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从事体力劳动,烟酒过度,不规律的饮食等不健康行为,这些都可能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二、对策措施1、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应当开展全方位、多媒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居民对于慢病预防的知识宣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让农村居民深刻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紧密关系,强化健康教育。

2、提供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国家应当重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增加农村医疗机构,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在现有的农村卫生阵地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诊治技能,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业务素质提升,实现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3、加强慢性病监测与管理建立慢性病的健康档案,实现慢性病患者就诊医生、用药、治疗效果等信息共享,加强患者管理和健康监测,控制疾病的发展。

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慢性疾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疾病等。

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健康挑战之一。

据统计,全球现有慢性病患者达4.3亿,这个数量在未来还会不断增长。

慢性病的管理和预防对于人类健康和医疗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优化措施、技术创新和政府角色等四个方面探讨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一、慢性疾病管理的现状1. 慢性疾病的高发性和低优先级慢性病的高发性和长期管理给医保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2亿人患有慢性病,这个数字将会不断增长。

另外,慢性病管理的优先级相对较低,人们常常只关注急性突发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而忽略了长期慢性病的管理。

2. 长期管理和医疗资源的不足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而医疗资源有限,导致医疗资源的竞争加剧。

另外,医生的经验不足和慢性病患者的医疗知识水平不高也是慢性病管理中的困难。

3.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治疗,但是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低,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

二、慢性疾病管理的优化措施为了优化慢性疾病管理,政府和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患者教育、多学科协作、家庭病床医疗、信息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以及预防和控制等措施。

1.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慢性病管理的关键。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减轻医疗卫生资源的压力。

通过防控知识的普及,让患者充分了解慢性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

2. 多学科协作在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不同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并协调医疗资源,因此建立多学科医疗专家团队,进行全面、系统、协同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3. 家庭病床医疗将医疗服务下沉到家庭,实现家庭医师的健康管理,增强了服务的接近性和可及性。

家庭病床医疗利用信息技术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远程监测、诊断和治疗等服务,降低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的现状与改进策略一、引言老年慢性病是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难以痊愈的一类疾病。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家庭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以提高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水平。

二、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现状分析1. 护理需求大、资源匮乏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病情复杂,需要持续的护理和监管。

然而,家庭护理资源有限,往往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2. 护理知识匮乏、护理技能有限许多家庭护理者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这导致了患者病情反复、护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3. 护理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家庭护理者通常是患者的家人,他们需要承担照料患者的重任。

长期的护理工作使得他们身心疲惫,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 护理制度不完善、服务不均衡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制度尚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支持及专业化服务。

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更是有限。

三、改进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的策略1. 完善护理制度、建设护理服务网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的支持力度,建设健全的护理服务网络,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护理服务,拓展护理资源。

2. 开展护理培训、提升护理素养开展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培训,提升护理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帮助护理者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提高护理效果。

3. 设立护理支持机构、提供心理服务建立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支持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和心理辅导。

帮助护理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护理能力。

4. 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社区护理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指导。

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四、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社会和家庭多方合作共同解决。

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 25】 6.
财政投入不足 : 我国的卫牛服务体 系
正 处 在 逐 步 完 善 和 发 展 的 过 程 之 中 。大
随着 经 济 的发 展 , 活 方 式 的 改 变 和 生
众 对 于社 会 卫 生 服 务 的需 求 不 断 增 长 , 而 国 家 卫 生 总 投 入 的 增 长 速 率 和 卫 生 服 务 体 系 不 能 完 全 满 足 这 种 日益 增 长的 社 会
投 入 ; 好 的 加 强 慢 性 病 防 治 专 业 人 才 的 更
培养 ; 索一套 完善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机 探
制; 定期 开 展 慢 性 病 的 筛 查 监 测 工 作 ; 广 泛 宣 传 , 强健 康 教 育 和 健 康 促 进 工 作 ; 加
庞大 , 没有 达到预期 的控制效果。
需求。我 国传 统 的卫 生 投 入 结 构 存 在 “ 重城市 , 轻农 村 , 医疗 , 卫生 ” 重 轻 的倾
向 , 管 政 府 开 始 重视 改 善卫 生 领 域 的公 尽
推算 , 全国有 医牛明确 诊断的慢 性病 病例 数 达 2 6亿 。 过 去 l . 0年 , 均 每 年 新 增 平 近 10 0 0万例 。其 中, 血压 和糖 尿病 的 高
治 牛服务体 系 , 调整卫生服 务资 源与方
向 , 过 各 种 宣 传 形 式 , 入 社 开 展 卫 通 深
牛宣传教育活动 , 除精神 紧张 , 消 积极参
摘 要 通 过对 慢性 病 防治 工作 现 状。
比 , 多专业人员对慢性病 的治疗和预防 许 还是不够重视。近几年 , 由于急性传染病
堕 堡

C … NFS# C 0 M M lN{ Y D0 C T0 S _ T

探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应对措施

探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应对措施

探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应对措施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慢性病也在不断增加。

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基层慢性病防控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现状分析慢病防控意识不足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慢性病在早年时也许并不为人所知,但现在主流媒体关于慢性病以及慢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已经广泛存在。

然而,由于一些老百姓没有意识到慢性病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基层慢病防控的重要性,导致了防控工作的被动性。

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和人员匮乏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 许多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了大型医院中,导致了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人员的匮乏。

另外, 基层防控工作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员工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控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大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医疗机构的防控工作不能连续开展,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不断人员变动也导致了缺乏比较优良的防控理念和经验传承的问题。

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基层慢病防控工作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如防控体系层级不足、监管不力、防控信息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应对措施采取政策措施提高慢病防控意识相关部门对于老百姓在媒体、新闻等多种渠道进行更深入的全面慢性病防控意识普及,提高老百姓的防控观念。

计划编制完善,保障基层医药服务能力对于公共卫生防控工作来说,计划编制与实施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因此,需要为基层医疗机构制定完善的计划,提高其医疗技术和防控能力,增强基层防控能力和规模。

加强对技术和医疗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在对基层防控机构招聘人员和推广医疗技术等方面,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包括改善工作条件、提供明确的职业规划、提高福利待遇等等。

加强对防控体系建设的推进积极推进基层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防控体系的规范、统一监管及肯定。

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基层慢病防控的模式,提高防控体系的信息化水平。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慢性疾病是指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长期影响造成的疾病。

在农村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条件、医疗资源匮乏和缺乏健康教育等原因,慢性疾病的防治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慢性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健康教育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农民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他们对慢性疾病的认识有限,缺乏预防和治疗的意识和方法。

2. 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地区的居民普遍以主食为主,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食品加工多以重油重盐为主,肉类摄入过多。

这种饮食结构不仅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还容易导致肠胃疾病等。

3. 医疗资源匮乏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资源匮乏是农村慢性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居民往往因为就医难,治疗费用高而延误就医时机。

4. 生活环境不佳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很多地方缺乏饮用水、卫生条件差,容易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传播。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2. 提倡合理膳食应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膳食指导,推广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提倡少油少盐、多蔬菜水果的饮食习惯,减少红肉的摄入。

3.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应当加大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建设乡村卫生站、培训乡村医生等方式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4. 改善生活环境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提高农村的饮水条件、改善卫生条件,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也可以加大对垃圾分类、农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宣传力度。

结语农村慢性疾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慢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在农村地区的流行程度逐渐增高。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治疗困难且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本文将分析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发病率:由于农村居民生活条件较差、缺乏健康教育等原因,导致慢性病的高发病率。

农村居民的高盐饮食习惯和不良的饮食结构,使得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2. 检测和诊断的滞后:由于农村地区医疗基础设施的相对欠缺,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居民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不高,往往存在慢性病的检测和诊断滞后的情况。

3. 缺乏健康知识:农村地区的居民普遍缺乏健康知识,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认识不足,往往以治疗为主,忽视了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和控制。

1.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加人力资源投入,完善慢性病的筛查和诊断工作。

3. 建立慢性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制度,包括慢性病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和用药管理等,通过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监控,提高慢性病防控水平。

4. 加强药物供应和管理:完善农村地区慢性病药物供应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取得所需药物,同时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避免滥用药物或长期使用药物导致药物依赖。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严峻,在控制管理方面亟需加强。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建立慢性病管理制度、加强药物供应和管理等对策可以有效控制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于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促进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慢性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健康挑战,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尤为突出。

根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0%以上,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慢性病是一类在长时间内发展成病、病情进展缓慢的疾病,常见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单一、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都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卫生知识普及率低,导致很多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居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导致慢性病的防控工作难以落实。

针对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的现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管理对策。

加大对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鼓励居民定期进行体检,加强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及时进行健康干预和管理。

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加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推动健康扶贫工作,让更多贫困患者得到及时的诊疗服务。

开展慢性病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管理、信息追踪等制度,实行全程健康管理,打通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高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水平。

加大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倡导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适度休息等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居民的健康生活习惯,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加强对慢性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对慢性病防控的投入,提高慢性病的防治水平,促进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的现状尤为严峻,需要我们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控。

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1996年流行病学调查,我省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4.63%(全国3.21%),IGT的标化患病率为5.07%,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约有糖尿病病例200万人(50%以上为隐性病例)。

1998年的全省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岁以上居民已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及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8.94%、2.87%、00.93%、1.01%和0.94%。

国内比较处于较高水平。

经体检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31.12%(1/3),有71%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趋势预测:随着我国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预示着我国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2 慢性病所致的危害严重慢性病的预后差,致残率高:慢性病通常病程长,预后差,并伴有严重并发症甚至残疾的发生。

如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致盲率高25倍。

我国现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75%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致残,而且不可逆转,由此造成了人们生命余年的痛苦,加重了疾病的负担。

疾病负担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指标,是指疾病所造成的健康期望寿命的损失情况。

健康期望寿命可以定义为在健康条件下的期望寿命,即个人在良好的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它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信息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在当前众多的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中,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可以作为一个反映疾病负担的新指标。

它由早逝造成的损失(寿命损失年YLL)以及残疾造成的损失(残疾生存人年YLD)两部分组成。

慢性病防治的根本任务就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进而预防和控制其发生。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慢性病的患病率上升导致了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增加。

我国城市及县级医院中慢性病住院病人占全部住院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慢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慢性病是指发生在人体内,病程较长,病情变化较缓慢的疾病。

通常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

农村地区由于环境、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农民朋友更容易患上这些慢性病,而且在农村地区,慢性病的防治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农村慢性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健康教育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农民朋友对于慢性病的认知不足,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知识了解不够。

很多农民朋友对于慢性病的认知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往往认为得了病才去治疗,缺乏预防意识和预防知识。

2. 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地区的居民在饮食上偏好油腻、偏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纤维素摄入较少,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增加。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有限,很多农民朋友的饮食结构以粮食为主,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慢性病的发生率增加。

3. 医疗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疗设施相对简陋,医护人员相对不足。

这就导致了农民朋友在得了慢性病后,往往就地治疗,很难得到专业的治疗和照护,进一步加重了慢性病的病情。

4. 缺乏健康管理机制农村地区缺乏健康管理机制,很多患者在得了慢性病后,缺乏规范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措施,导致病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二、对策建议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应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康宣教站,对农村居民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农民朋友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民朋友普及慢性病的相关知识。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饮食结构调整和营养改善的宣传力度,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谷薯类并且减少油脂和糖分的摄入。

同时加大对乡村餐饮业的监管力度,规范餐饮业的经营行为,推动健康饮食观念在农村地区的普及。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设施的建设水平,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且鼓励有条件的医生和护士到农村地区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定期随访和指导,提高农民朋友的慢性病治疗水平。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管理对策分析慢性病是一类在长期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成的疾病,通常持续时间长,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5%以上。

而农村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条件,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往往比城市地区更加严重。

本文将对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管理对策。

一、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现状1. 高发病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村地区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发病率已接近城市地区水平,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 缺乏健康知识:农村地区居民普遍缺乏健康知识,对慢性病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对慢性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常常出现忽视和轻视慢性病的现象。

这导致很多患者在早期患病时并未引起重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3. 医疗条件落后: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普遍较差,医疗设施稀少,医疗资源匮乏。

而且,农村地区的医院和诊所普遍缺乏专业的慢性病医疗服务,导致慢性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4. 生活方式不健康: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普遍偏向于重体力劳动和单一的饮食结构,缺少运动和多样化的饮食。

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导致慢性病的发生和恶化。

二、农村地区慢性病控制管理对策1. 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加强对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慢性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 建立健康档案:对农村地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掌握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实施早期干预和治疗。

3. 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举办健康讲座、培训医生和村医参与健康宣传工作等,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管理能力。

4.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基层医院和健康服务中心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能力,增加慢性病管理的力度。

门诊慢性病管理

门诊慢性病管理

门诊慢性病管理门诊慢性病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门诊慢性病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对门诊慢性病管理进行探讨。

一、政策背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慢性病分级诊疗制度,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关口前移。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水平。

二、现状分析1. 管理覆盖面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将大部分常见慢性病纳入门诊慢性病管理范围,参保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可享受一定的报销比例。

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1亿人次享受了门诊慢性病待遇。

2. 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各级医疗机构加大了对慢性病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完善了慢性病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部分地方还推出了慢性病健康管理APP、微信公众号等便民服务平台,方便患者实时了解病情和治疗进展。

3. 慢性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存在问题1. 管理服务水平地区差异较大。

受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分布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慢性病管理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偏远地区慢性病管理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影响了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 部分慢性病药品供应不足。

部分慢性病药品在基层医疗机构供应不足,患者需前往上级医院购买,增加了就医负担。

慢病整改报告

慢病整改报告

慢病整改报告一、背景介绍慢性疾病,也被称为慢病,指长期发展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加。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慢病导致的并发症死亡。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国纷纷制定慢病管理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

二、整改现状当前,我国慢病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习惯,我国慢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

其次,慢病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患者接受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不到位。

再次,药物价格过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此外,慢病的预防和保健意识较低,个人行为改变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问题使得我国慢病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三、整改方案为了改善慢病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推广正确的健康观念,加强对慢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民众传递正确的健康信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慢病的预防和治疗。

2.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建立全面、系统的慢病管理系统,包括疾病监测、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环节。

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平台等手段,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跟踪,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3.降低药物价格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政策,降低慢病药物的价格。

同时,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加强医患关系的建设。

通过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设立医患交流平台等方式,增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5.促进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慢病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公益机制。

通过设立慈善基金、开展义诊活动等方式,为贫困患者提供帮助,缓解他们的经济负担。

四、整改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方案的实施,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1.慢病患者数量稳定通过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预等手段,增加公众对慢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遏制慢病患者数量的进一步增加。

2.健康管理水平提高通过建立健全的慢病管理体系,提供更加规范和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祖父又吸烟、又肥胖,但他活到96岁
-现实是: 这些都是非常少见的例子
每个人都会死于某一疾病
-现实是: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早死,或痛苦地迁延 多年
全球慢性病预防控制目标
• 在未来的10年里,通过努力每年减 少2%的慢性病死亡率
• 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可以实现的。
国内外慢病病因研究证实是社会生活方式因素 致病
19.3
20
15.7
16.5
16.4
20.2
17.9 16.8
14.1
15
10
5
0 大城市
中小城市
一类农村
二类农村
三类农村
四类农村
超重及肥胖率(%)
25
22.8
超重
肥胖
20
17.5
15
10
7.1
5.7
5
3.4 2.0
4.5 2.1
0 0岁-
7岁-
18岁-
合计
Criteria for obesity:0-6 years:WHO-Z score,7-17years:WHO Criteria, ≥ 18years: Chinese Criteria Overweight 24≦BMI<28, Obesity BMI≥28。
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4、体力活动与锻炼 机关、企事业、商业服务类每天静坐工
作4.6小时,站2.9小时,行走1.4小时; 农林牧渔水利人员农忙时每天体力活
8.7小时,农闲时4.0小时。 参加锻炼为15.12%,城市33.37%,农村
6.40%;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30分钟中 等程度体育锻炼差距非常大。
2
0
15
25
35
45
55
65
75
全省合计 城市 农村
年龄(岁)
浙江省居民超重率
超重率(%)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5 25 35 45 55 65 75
全省合计 城市 农村
年龄
3、血脂异常 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率为24.66%,估
计全省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为803万; 城市30.34%,农村21.56%; 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8.34%; 高甘油三酯血症现患率20.73%;
1%
2%
2%
2%
8%
4%
8%
11% 16%
呼吸系
肿瘤
脑血管病
26%
损伤和中毒
心脏病
消化系
传染病
精神病
泌尿生殖系
20%
糖尿病
其他
浙江省2004年居民死因构成
1%
2%
2%
2%
9%
3%
9%
10% 17%
27% 18%
肿瘤 呼吸系 脑血管病 损伤和中毒 心脏病 消化系 传染病 糖尿病 泌尿生殖系 精神病 其他
城市 农村
9.7 3.5
控制率
2004年全省主要健康指标
出生率为10.71‰,死亡率为5.76‰。 婴儿死亡率11.3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14‰ 平均期望寿命75.99岁。 居民前5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呼吸系 疾病、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心脏病, 占全部死亡的80%。
浙江省1995年居民死因构成
慢性病的特点
慢性病一般为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多种因素共同致病(多因一果); 一种危险因素引起多种疾病(一因多果); 相互关联、一体多病等特点。
2003年死因构成比
全球
慢病(3300万)
58.9%
中国
慢病(700万)
77.8%
32.1%
8.9%
传染病(1800万)
意外伤害(500万)
1亡率从1995年的107.14/10万 上升到2004年的122.83/10万。
冠心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40.83/10万,城 市农村分别为36.70/10万和42.55/10万,农村高 于城市,男性略高于女性,4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 明显;
脑卒中报告发病率183.63/10万,城市农村分 别为177.34/10万和189.49/10万,农村高于城市, 男性高于女性,3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明显。
意外伤害(100万)
传染病(100万)
慢性病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脏病、脑卒中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 2005年10月 《预防慢性病 一项重要的投资》
慢性病对全球健康的威胁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
• 高血压患者1.6亿 • 高血脂患者1.6亿; • 超重者2亿; • 肥胖者6000万; • 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糖耐量低减2000万
社会经济因素, 文化 & 环境条件
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10个误区
慢性病主要影响是有钱的国家
-现实是: 80% 在低或中等收入的国家
低或中等收入国家应该控制传染病而不是慢性病
-现实是: 双重负担– 双重的应对策略
慢性病主要影响的是富人
-现实是: 主要集中在穷人
慢性病主要影响老年人
-现实是: 几乎50%的慢性病人在70 岁以下
2002年中国六类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
25 23.4
男性
21.1 18.9
21.9 20.7 20.5
19.920.8
女性
20
17.5
18.0
15
13.1
12.4
10
5
0 大城市
中小城市
一类农村
二类农村
三类农村
四类农村
六类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
30
26.4
27.5
男性
女性
24.7
25
21.4
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1、膳食不合理
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缺乏仍然存在。3-12岁 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3.51%;居民钙摄入量576 毫克,相当于推荐量的60%。
膳食结构中动物类食物消费过多,谷类消费 偏少。全省居民脂肪供能比为30.16%,城市 脂肪供能比为34.28%,农村居民为28.16%, (世界卫生组组推荐<30%);谷类供能比城 市农村分别为36.33%和50.79%,均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奶及奶制品的消费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
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率(%)
20.0 18.0 16.0 14.0 12.0 % 10.0
8.0 6.0 4.0 2.0 0.0
18.6
血脂异常
DYS
11.9
7.4 2.9
高甘油三脂 低高密度脂蛋白 高胆固醇血症
High TG
Low HDL
High Cholesterol
全国四次高血压调查患病率比较
患病率(%)
20 18 16 14 12 10
8 6 5.11 4 2 0
1959年
17.65
13.58
9.4 7.737.5
12.3
1979年 1991年 2002年
前面:为调查当年全国估 计患病率。各次调查高血 压诊断标准不尽相同: 1959 年 无 资 料 考 证 ; 1979-80 年 为 SBP≥141 和 / 或DBP≥91,且未考虑2周 内 服 药 情 况 ; 1991 年 为 SBP≥140 和 / 或 DBP≥90 , 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 2002年同1991年。
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2、吸烟 15岁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7.28%,
估计全省15岁以上烟民888万。 城市21.97% ,农村29.93%; 城市男性46.39%,女性1.54%; 农村男性58.61%,女性1.17%。
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3、饮酒 15岁以上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8.07%; 城市22.01% ,农村31.09%; 城市男性42.35%,女性5.01%; 农村男性51.23%,女性11.09%;
慢性病主要影响的男人
-现实是: 慢性病在男女中的分布是相等的
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10个误区
慢性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现实是: 穷人和儿童 – 他们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慢性病是不能预防的
-现实是: 80% 早死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慢性病预防太昂贵
-现实是:其预防措施是非常有费用-效果和廉价的
1991及2002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
率(%)
35
30.2
30
26.6
25
20
15
10
5
0 知晓率
24.7 12.2
治疗率
1991年 2002年
6.1 2.9
控制率
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
率(%)
45
41.1
40
35
30
25
22.5
20
15
10
5
0
知晓率
35.1 17.4
治疗率
每天看电视1.91小时,城市农村接近。
慢性病主要原 因和预防控制
慢性病上升的主要原因
1、人口老龄化
浙江省2000年人口普查,65岁以上人口比例 为8.84%,进入老龄化,2004年全省居民平均 期望寿命75.99岁。 2、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特 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吸烟、酗酒、高脂肪饮 食、高脂血症、肥胖和超重、体力活动少、焦 虑、紧张以及关注自己健康等增多。
3、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的生态环境改变,空
气、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态的平衡的破坏。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
不能改变的因素
•年龄 •性别 •基因
行为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