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胡希恕讲伤寒论最完整版
胡希恕讲伤寒论最完整版第25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
少阳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
如第326条:“厥明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
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消渴甚明。
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
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
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
《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
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
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
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
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1.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
伤寒大家胡希恕解读少阳病:“伤寒论之治剂亦以少阳为繁多也”
伤寒大家胡希恕解读少阳病:“伤寒论之治剂亦以少阳为繁多也”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胡希恕注:少阳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阳证,阳热之邪,郁集于胸腹腔间,外不得出于表,内不得入于里,热循孔道以上炎,则口苦、咽干、目眩三者,乃其必然的反应,以之为少阳病的有热特征。
胡希恕按:半表半里为胸腹二大腔间,乃诸脏器所在之地。
若病邪集中于此体部,常诱使诸不同的脏器发病,为病相当复杂多变,不过若只是多热的阳证,其热必循孔道以上犯,则口苦、咽干、目眩即成为一般的证候反应,故为少阳病的概括特征。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胡希恕注: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转属少阳而言者。
两耳无所闻、目赤者,亦同口苦、咽干、目眩一样,亦皆热邪充斥于胸腹腔间,上犯头脑为证。
胸中满而烦者,即胸胁苦满而且心烦也。
此本柴胡证,故不可吐下,若误行吐下,徒虚其胃气,亡津液,其结果更不止于心烦,还使其人悸而惊。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胡希恕注:太阳伤寒脉浮紧,弦细为少阳脉,伤寒脉变浮紧为弦细,虽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病了。
少阳病不可发汗,若误为伤寒而发其汗,亡失津液,胃中燥必谵语,故谓此属胃,此可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即愈。
若不使胃和,则必进而烦躁且心悸也。
胡希恕按:上条述少阳不可吐下,此又说少阳不可发汗,可见少阳病的治疗只有和之一法。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胡希恕注:凡太阳病不解,而转入少阳病者,则一般常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证候表现,若还未经过吐、下等误治,而脉沉紧者,则宜与小柴胡汤。
胡希恕按:前二条分就中风伤寒转属少阳病,而提出不可吐、下、发汗的禁忌,而本条又概括中风和伤寒,凡太阳病不解而转入少阳者,对此提出一般的证和治,详见太阳病篇小柴胡汤证,可参考。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常欲蹈其胸上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常欲蹈其胸上
这里提到一种病,叫肝着,着就是瘀滞,着者不动谓之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这就是方才所说肝气喜条达,像春天的树的样子,很柔和条达,那如果血瘀气滞,那就不条达了,那就郁闷得很。
“常欲蹈其胸上”,这个“蹈”是拿足去蹈,不一定拿脚去踩,拿手摁也可说是蹈,他愿意人拿脚踩踩才好,那么就是气郁之甚,是肝喜条达的反面,这就是气郁血结的情况。
“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这个病重起来,不一定欲人蹈其胸上,疼痛都要发生的,在未苦的时候,只是有上头这样的情况,人但欲饮热,这也是有寒的关系,寒能令气郁、血凝,这是寒造成的,所以人也愿意饮热。
旋覆花汤主之,这旋覆花汤底下不有个小注吗?林亿他们说旋覆花汤各本都一样,但是这个方剂不见。
其实这个方剂在妇科里,妇人杂病中,就是旋覆花、葱白、新绛这三味药。
新绛拿红花代替就行,新绛现在很难得了。
也就是行气活血去瘀的药,可见治肝着还是对的,放在妇科可是不对的,讲到妇科要说一说,妇科里说“妇人漏下血崩”这类的情况,那你再用行气祛瘀的药是错的,所以这个方子应该放在这,不该放妇科,等讲到妇科再说方子。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胡希恕先生伤寒讲座录文字整理稿---------------------------------------------------------------------------------------------------网上搜索资料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
我们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啊,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象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个致病的因素,一个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
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症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
象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着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
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
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
血液多了就上它理由水份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
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呀给该作僵,这也通。
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个地方板(音)啊,他就说强。
张仲景是河南人吗,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个语言,还是对的。
那么这个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害,这个我们在一般的感冒啊都知道啊,一得感冒这个脑袋的血管都蹦起来了,越往上越厉害。
胡希恕-伤寒论讲稿
胡希恕先生伤寒讲座录文字整理稿---------------------------------------------------------------------------------------------------网上搜索资料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一段,后世说是叫提纲啊,什么叫提纲,提纲两个字提的对,就是太阳病的纲领。
我们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啊,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象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个致病的因素,一个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
这个虽然叫太阳病,它不是单独对一个病说的,这个太阳病啊,凡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一系列的症候反映,那么它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它就是一般的证,无论什么病。
象我们平常见的感冒啊,流感啊,伤寒啊,瘟疹啊等等的吧,它一开始发作都有着种情形,这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东西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那么具备这种特征就叫太阳病,你就根据治疗太阳病的方法治疗,那是不会错的,这太阳病头一节说的就是这个。
我们再深研究,那么根据这些征候,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太阳病。
那这个脉浮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脉浮就是脉出来了,往外出来了,它怎么出来的呢?就是血管里头充血了,就是血液多了,所以它脉浮。
血液多了就上它理由水份多了,他不是说一得病血到多了,哪有那事啊,是水份多了。
脉浮啊,就是我们身上外面这些浅表的动脉,有高度充血的这么一种情况,脉才出来了,尤其头项这个部位充血更加的厉害,所以在上边特别疼,而且强,这个强啊,就是强直的样子,这个在书的注里呀给该作僵,这也通。
这个强啊,现在河南人说身上哪个地方板(音)啊,他就说强。
张仲景是河南人吗,可见这个强是河南的一个语言,还是对的。
那么这个充血,是上半身厉害,越往上越厉害,这个我们在一般的感冒啊都知道啊,一得感冒这个脑袋的血管都蹦起来了,越往上越厉害。
胡希恕讲伤寒论-106条~120条(上)
胡希恕讲伤寒论-106条~120条(上)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在这个阶段上,不好,就是不愈、不解,那个有的时候,一般说传里了,这个病有表传到半表半里到里,到里,它就无所不传了,一般是传里而发生阳明病的,但是也有热结膀胱这个部位的瘀血证,热结膀胱不是热结到膀胱里头了,而是部位,古人说关元、膀胱,冷结关元等,它只是部位说的,这个瘀血证常在少腹这个地方,因为人它是一个站立的液体的东西都向下尤其咱们现在说这个瘀血,那西医所说血栓这一类的,这一类的东西最常结在腹骶,所以这个腹骶盆腔这个地方,你看这个结构生理缺陷就有,静脉网血丝就那一点,当然女人指子宫了,男人也就指那个地方,也就是说膀胱与大肠夹的那个那个地方,所以,打架小肚子不是全是血,为什么呢?就是胆内出血那个地方的静脉网呀,血液相当的多,因为血性就下,那个地方老存血,由于血液常在那个地方,所以热结膀胱呀!不是膀胱里面有,这个病呀,不是那个事,咱们也说这个东西,病太阳之腑,这是错的,膀胱一点都没病,哪里是那个事呀,太阳之腑有病了简直就是瞎胡扯,其人如狂,就是这个有瘀血证呀!与这个脑系上大有关系,这个我们在临床上,我也曾经用这个法治很多,所以精神病呀!它常常都是有瘀血造成的。
瘀血他这个东西,随着血液循环呀,这里头有这个,古人管瘀血叫恶血,晦恶之气呀他最容易冲击大脑了,所以其人如狂,甚者发狂。
真正的精神病有瘀血,用这个方子也较好使也很多,血自下,下者愈,也有这样的,有了瘀血他自己就下,如果瘀血下去,这个病也必好。
如果血不是下,虽下而也没完全下,下得不够,这个病也不能好的。
那个也得用药下,用药下总的来说桃核承气汤,可是一样,它讲的是表证呀!太阳病呀,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它和阳明病一样,阳明病也是其外不解尚未可攻,这个它不在胃在少腹,那么如果有外证呢,你先解外,那么解外就用桂枝汤了,如果有麻黄汤证你可以用麻黄汤,没问题。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0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是说明“复极汗”的原因,也就是因为病家体表有气机郁滞,所以给他热水或者用其他发汗的方法,从而造成了病家大量出汗。
这段条文是说病家生病了,一开始用了峻猛的催吐、攻下的方法,这造成了病家明显的虚弱,但因为“外气怫郁”,所以又用了发汗的方法,造成了大量出汗,病家从而哕。
“哕”跟干呕类似,但是连续、频繁,这是太阴病的重证,病情很重。
出现哕的原因是胃中寒冷,也就是体内虚弱太严重了。
这实际是说大吐、大下、大汗从而严重损伤正气,因此导致了太阴病,所以就呕逆不止,治疗上应该温补太阴才行。
大吐大下之后,病家已经明显虚弱了,此时的“外气怫郁”很有可能是无根之火,也就是真阳外散,也就是317条通脉四逆汤证所说的“里寒外热……其人面色赤”,退一步讲,即使是表证,也就是出现前面23条的麻黄桂枝各半汤证、25条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时,也不能解表,应该先针对里虚,进行温补才可以。
胡希恕讲伤寒论
胡希恕讲伤寒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这段是个大段。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这是头一段,你看他开始就搁个伤寒,伤寒他应该脉浮紧,无汗,反自汗出,这说明他是亡津液了,小便又数,即自汗出小便又数,他这个书说小便数就是小便吃紧呀,就是频数。
这个可以与上边参着看,小便不利影响自汗出,本来是桂枝汤证,他变成无汗了。
那么这个小便数,它影响自汗出,虽然是伤寒,他小便数,他也汗出,他有这么一个意思在内,这个书上没有明说。
这个小便数说明什么问题呢?大概是胃虚。
咱们后世这个医书里有呀,所谓上虚不能治下,这是用五行的方法解释了,胃属土嘛,土虚不能治水。
其实这个有道理,这个胃气虚衰,人身上哪里都虚衰。
就是虚脱那个样子,脱水那个样子,小便失去收摄,那主要是因为上边胃虚。
他这个伤寒本来是应该无汗,由于津液大量亡失,既自汗出又小便数,所致津液竭于内,后边讲阳明病就知道了。
“自汗出”,汗出多为太过。
伤寒没有汗,发汗,发汗使汗出多,也为太过。
太过者,阳竭于里,阳也指的津液了,那大便要干,咱们说的脾约证就是这类的。
他这种脾约他不要紧,他是虚证,就是虽然十日无大便,无所苦也。
所以这个脾约证你不能吃承气汤了,只能吃些麻仁滋脾什么的。
他这个病呀就类似这个情况,他的津液不守,一方面汗自出,一方面小便频数。
“心烦”呀,有点胃不和的情景了。
“微恶寒”,你看他搁个“微恶寒”,这个“微恶寒”呀,他说明这个,他虽然冠个伤寒,这个表要解,我们刚才讲了,这个恶寒是太阳病的一个主要征候,所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恶寒”要加重这个恶寒。
如果这个表征,这个恶寒很轻很轻的了,这个表要罢。
已故名中医胡希恕讲伤寒论,三言两语,直达本质,太精彩了
已故名中医胡希恕讲伤寒论,三言两语,直达本质,太精彩了胡希恕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元老之一,毕生沉醉仲景之学,精通伤寒、金匮,临床妙用经方,近于出神入化,被誉为“经方学派的大师”。
胡老将伤寒,常出妙语,直探本质。
下面是胡老讲解什么叫“中风”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讲解:太阳病,就是指上条提到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时又有发热汗出,这种汗出不是大汗出,为潮乎乎地出汗,汗并不太多,没有臭味。
不但恶寒而且恶风,恶风甚于恶寒。
缓脉与紧脉相对,比如香烟,裹得很紧,握在手上界限分明,感觉很清楚,要是将烟丝倒出一点,按之不再饱满硬实,就像缓脉,脉缓即是因为出汗后,水分丧失一部分,下条所讲伤寒,因为一点儿汗也不出,所以脉紧。
太阳病中,“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类的证候叫作中风。
“中”就是用箭射中的意思,“中者中于内也”,言其邪深也。
这个邪,就是病邪,表邪所在的部位比伤寒要深,古人有句话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外表出汗,皮肤疏松,所以病邪可以乘虚而入,向内侵入,到达肌肉这一层,后面要讲“桂枝本为解肌”,就不叫发表了。
中风证,病邪不在表皮这一层,而在肌肉这一层,“中”字的应用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关于“风邪”的说法现在就不恰当了。
恶风是当然的,身上发热又有汗,一遇风是肯定要恶风的,以洗澡为例,洗过热水澡,汗出后,必然怕风,非披衣不可。
由于恶风,古人说它是“风邪”,是拿一种现象当作本质,这是不对的,但是中风和伤寒的命名在辨证施治上有着重要意义。
有人说,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不用内经以经解经,不用五行生克,不用五运六气,不用脏腑经络,直言中医治病背后的规律和本质,不信中医的看了能信中医,迷信中医的看了能怀疑中医。
胡老先生密切结合临床讲解伤寒论,每发真知灼见,时有振聋发聩之感!在85岁高龄时,思维依然敏捷,颇有口才。
讲伤寒论的篇章结构,气势高屋建瓴;而具体到每一条,甚至每一个字,又毫发毕现,细致入微。
胡希恕 伤寒论解说
胡希恕伤寒论解说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典籍,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部奇书,被誉为中医学经典。
其中所载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篇主要对《伤寒论》中有关伤寒的内容进行解说。
伤寒是由于寒邪侵入体内,导致人体经络气血阻塞、内脏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
伤寒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寒战等症状。
这些症状是由于寒邪与人体阴阳失衡而引起的。
因此,《伤寒论》中治疗伤寒首先要注意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在治疗伤寒中,中医讲究治疗因和病。
即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中分为八个部分:汤液部、脉证篇、上下论、别录、证治准绳、金匮要略、杂病论、阴阳家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汤液部,也是治疗伤寒最基础的部分。
《伤寒论》汤液部中介绍了许多用热药材煎煮成药汤治疗伤寒的方剂。
这些方剂具有温阳发汗、透热祛寒的作用,能够缓解伤寒病魔的症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
桂枝汤的主要成分是桂枝,这是一种辛温的草药,具有发汗解表、温阳化湿的作用。
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缓解外寒内热的症状,治疗身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此外,还有金银花汤、葛根汤等多种方剂能够治疗伤寒。
这些方剂都有其特定的治疗方法和方案,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病情进行选择使用。
总之,中医认为伤寒是一种阴寒内盛、阳气外疏的病理状态,治疗伤寒应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驱除寒邪,让阳气恢复活力。
《伤寒论》中提到的方剂都是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疗效。
因此,《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一直都是极为重要的。
胡希恕讲伤寒论213条~237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213条~237条第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你看这个辨证多细呀!这个不是由先有热来的,这个人素日就多汗,他得了阳明病,他这个汗还是多。
你看这个他也没说发潮热,他就由于多汗而津液外出,这个身体的津液往外,那么胃中他自然就燥了,大便也硬,硬了就谵语。
所以说只是一个谵语就给吃大承气汤这是不对的。
你得改,所以这个辨证你准得细呀。
他这个由于多汗,大便硬而谵语,那么这个就说阳绝液竭,就是津液根本就是虚呀。
这个没有用大承气汤的必要。
小承气汤主之。
这个地方都细腻极了。
所以我们说这个方证,方剂的适应证,既要掌握他的这个证也要掌握这个情。
这个怎么来的?他这就由于多汗,他没有那极大的热,当然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有临床地话呢,我们手也得勤勤。
你要按按他这个肚子。
真正的大承气汤证啊,那上不得手啊,一按他就……他怕按这个。
咱学院一个老朋友陈慎吾,他死了,他的母亲得痢疾,得痢疾呀,她有这么一个两个月,这个痢疾不好。
陈慎吾没办法他找我给看去。
我一看那老太太呀,说胡话,那舌苔那个黄呀、干!我一看就是大承气汤证,我可不敢用啊,这老太太七十多岁了。
我让陈慎吾,我说你按按肚子,我说老太太也是女的,我也不好给她按肚子去,我让他儿子按。
陈慎吾一上手,这嗷嗷叫唤。
我说没问题,吃大承气汤。
她吃这个药啊,她一宿竟拉下这个干粑粑来了,拉到这么一个盆里当当三响,完了就好了。
她是痢疾,她一天下重的很。
所以治病就是……不能够,当然是由于先头出汗多,里头绝不那么实地厉害,虽然谵语,这个大便也不过是初硬后溏的。
这个时候可以按按腹,尤其心下这个部位。
如果实的厉害,人吃的东西也停宿,胃他也不消化,他津液亏嘛。
下面这个胃中有燥屎,其实胃中不能有燥屎,他那个食物在里头燥结了。
那你要按这心下,他非常疼。
那么这个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
这个大便硬而谵语就是由于汗出多了。
胡希恕伤寒论106条
胡希恕伤寒论106条1. 概述胡希恕是明代医家,他的伤寒论是中国传统中医经典之一。
这篇文章将介绍胡希恕伤寒论的106条,详细阐述每一条的内容和意义。
2. 第一条伤寒病,发热恶寒,微恶风,心下堪舆痞者,名曰伤寒。
3. 第二条发热恶寒,一身几日不解,头痛者,名曰伤寒。
4. 第三条身体发热,恶风,微恶寒,心烦者,名曰伤寒。
5. 第四条恶寒发热,微烦,嗜卧者,名曰伤寒。
6. 第五条大热,不恶寒,渴欲饮水者,名曰伤寒。
7. 第六条微恶寒发热,温食善饥者,名曰伤寒。
8. 第七条微烦发热,恶寒,身体怠倦者,名曰伤寒。
9. 第八条恶寒微热,手足寒,不渴,不恶风者,名曰伤寒。
10. 第九条温病欲解,无汗,微恶寒,脉至先浮后沉者,名曰伤寒。
11. 第十条恶寒无汗,温即解,心不痛者,名曰伤寒。
12. 第十一条大热不恶寒,无渴欲饮水者,名曰伤寒。
13. 第十二条温病未解,反恶寒者,名曰伤寒。
14. 第十三条热病心烦欲饮水者,名曰伤寒。
15. 第十四条恶寒热病心烦者,名曰伤寒。
16. 第十五条恶寒发热,心烦欲饮水者,名曰伤寒。
17. 第十六条恶寒发热,不能喘息者,名曰重寒。
18. 第十七条寒气太重,必发热劳伤肺胃,喘息出血。
19. 第十八条胸膈中寒者,发热劳伤明目。
20. 第十九条少气欲眠者,胃中有热。
21. 第二十条温病后热不解者,不可吐下。
22. 第二十一条太阳病者,因劳得之。
23. 第二十二条太阳病发热恶寒,身体不大痛者,调经者善治之。
24. 第二十三条温病未解,反恶寒者,下之即愈。
25. 第二十四条太阳病四肢柔者,微发汗即愈。
26. 第二十五条口咽干,喜欲饮水者,名曰渴。
27. 第二十六条温病下利,不渴者,必吐下。
28. 第二十七条寒热,上冲胸膈,结胸。
29. 第二十八条病腹胀者,灸之即愈。
30. 第二十九条瘰疬有核,寒者易愈。
31. 第三十条房室有瘀血者,大寒待时。
32. 第三十一条脾气虚寒,易种毒风。
33. 第三十二条结气膏胆,大便难行。
胡希恕伤寒论171条
胡希恕伤寒论171条
胡希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伤寒论》一书中总结了171条关于伤寒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伤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寒战、体重减轻、全身疼痛等症状为特征。
胡希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搏等指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这171条中,胡希恕首先强调了伤寒病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他指出,在病情初期,病人可能只表现出一些轻微的不适,但通过仔细观察,医生可以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从而及早发现疾病。
此外,胡希恕还强调了精确的诊断方法的必要性,只有准确了解病人的病情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胡希恕提出了一些传统的中药疗法。
他认为,通过使用一些具有解毒、解热、清热等作用的中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症状。
此外,他还强调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适当的饮食可以提高病人的身体抵抗力,并有助于康复。
此外,胡希恕还关注了病人的个体差异,并提出了个体化治疗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因此在治疗伤寒病时应该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来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胡希恕的《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
通过总结
自己的临床经验,他对伤寒病的诊断与治疗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更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胡希恕的理论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学和提高诊疗水平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0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00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胶饴一升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与建中汤,以甜故也。
条文中的“差”还是个通假字,通“瘥”,是疾病痊愈的意思。
这一条是说同一种脉象,并且还有同一种症状,但却有两种不同的证型,所以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剂。
病家表现出来的脉象是阳脉涩、阴脉弦,也就是浮取的时候脉是涩的,涩是不流畅的脉象,这说明气血不足于体表,所以浮取脉涩;但是在体内存在气机不通的情况,因此沉取的时候是弦的,体内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这时应该出现腹部拘急疼痛之象,因此条文上说“法当腹中急痛”。
体表的不足,源于体内的亏虚,也就是太阴脾胃化生气血的能力下降;脾胃功能不足,不能疏通运化,所以才有郁滞,才会有“阴脉弦”,因此治疗上就温补太阴、疏通经脉即可,所以首先考虑的就是选择小建中汤,以饴糖为主,味甘又微温,补益的作用很强,但又不会粘腻碍胃,再用大量的芍药来疏通、补益津液,甘草、生姜、大枣全是健运脾胃、促进运化的,再加上桂枝温通。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除此以外,还有少阳病也会如此,97条我们分享过“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才会由表到达半表半里,这也是体表气血不足了,会有“阳脉涩”,半表半里郁滞更会有弦脉,这时的腹痛是因为“邪高痛下”——腹痛是正邪交争在胸胁而引起来的,胸胁位置高而腹痛的位置低,这时的治疗就疏通少阳即可,所以选择小柴胡汤。
对于“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而言,小建中汤证更常见,所以先用小建中汤,效果不理想的话,再用小柴胡汤。
仲师在这里是为了重点表述同一种脉、症,而有两种不同的证型,所以只是选取了相同点,在临床上,小建中汤证还会有容易疲劳、精神状态差、手心脚心发热等表现,小柴胡汤证会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表现。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
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
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
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
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
胡希恕讲伤寒论(83-----113)
胡希恕讲伤寒论(83-----113)第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这个咽喉干燥啊,一方面有热,咽中干嘛,燥,就是有热象,一方面是缺津液,津液枯燥。
这个发汗啊,胃热不能发汗,表热才能发汗呢,发汗是个解热的法子,但是对里热、内热都不行的。
津液虚,不能发汗。
那么这一条呢,既有热,津液也虚,这么一种证候,尤其在咽喉。
这一段就说明,咽喉肿痛这类的病,当然也不可发汗了,凡是咽喉肿痛都是有炎性证候的多,但还都咽喉干燥,所以咱们对咽痛,都搁到少阴篇是有道理的。
开始时都象外感似的,但是呢咽喉干燥,所以这个是不能发汗的。
可是也有这么一种情况,如果在临床上我们遇到外感,以外感为主,这个咽痛不可发汗,一般象这个用葛根汤啊加桔梗,也可以的。
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以咽痛为主的病,那就是有些形似外感也不能发汗,这个要注意啊。
小孩子这个病最多,常由感冒,再到咳嗽,嗓子疼,有这个情形,但是不是以嗓子疼为主的,那个嗓子疼也不重,你该用桂枝汤啊,你桂枝汤加桔梗也行,该用葛根汤,葛根汤加桔梗也行。
但是确实是以咽痛为主的这种病,那么大概都不能发汗的,这种我们要注意,所以搁到头一条。
你象这个小孩子病啊,出疹痘,那么最后余热不尽,回到嗓子了,那么这个时候发汗差不多就能死,非这个发汗封喉啊,所以有一些咽痛之类的病,所谓急喉风这类的,也是嗓子特别干,这个痰干巴到嗓子上,疼得特别剧烈,这种病啊都不能发汗,所以这一段搁到头一条,很有意思。
第84条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那么这个淋家也是一种炎症,是亡津于下,那么再发汗夺其津液,必伤阴血,所以发汗汗出之后,这个便血不是小便便血。
这个淋家,现在这个病少见了,旧社会这个病多得很呐,是前阴发炎,我遇到过这个病,也有淋血的,出血的,总而言之是伤阴啊,就是伤阴血了。
他久伤阴血于下,已经阴血就虚,你再竭其津液,那么阴血受伤,必要便血的。
第85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所谓疮家,不是起一个小疮就不能发汗了,所以说疮家是颈带疮、瘘啊这种恶疮,这也是丧失人的精血最厉害的,这个疮没有不出脓出血的。
胡希恕讲伤寒论-50条~59条(上)
胡希恕讲伤寒论-50条~59条(上)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
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这个浮紧脉就是太阳伤寒脉,表实嘛。
那么这个它表实,身上一定疼痛的,它受到毒素的刺激加上这个体液的压迫,所以它疼的厉害。
那么这个呢应该发汗,“宜以汗解之”。
所以这个临床啊,我们不能片面的看问题,看他脉浮紧身疼痛就吃发汗药嘛?你还要看看脉。
除了这个浮紧,你再看看还有旁的脉没有,如果同时有迟,尺中迟这个脉都迟啊,就是浮紧而迟的脉呀,尺不是说尺中的脉迟而寸脉数,哪有那事啊,这血管就是一条,心一动脉一跳,脉一跳三部脉它全跳啊,这个脉跳那个脉不跳,没那个事。
他搁个“尺中迟”干什么呢?仲景的脉法呀,他是浮沉以候表里了,关的前后也候表里,这都是《金匮要略》里的: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
关以上浮那准是表证,关以下浮上面不浮那就不是表证了。
这个脉呀没有至数上的不同,可有形状的不同,这是肯定的。
我们说的那个促脉,就是寸上浮所以他表不解嘛,那是表证。
那这个呢,他特意搁个尺,仲景这个脉法呀,关以上候表,关以下候里,他特别提出来尺中脉迟,就是三部脉全迟,他提个尺干什么呢?告诉你这是里,此里虚,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说是脉内的营气不足,血少的缘故。
凡是津液虚血少的都不能发汗,这个发汗啊,亡失人体的体液是最厉害的,所以你亡汗也亡血,这后头都要有的,我们慢慢的讲。
所以这个不能发汗,怎么办呢?用上边的那一条诠释。
虽然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个表证,看看都象发汗,你看看有不可发汗的情况没有,如果有,这个汗不能够随便发。
这两条诠释的是这个,应该怎么救治,后头有的。
这个脉迟正说明里虚,就是前面我说的新加汤啊,就治这个。
后头有的,现在先不管。
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它是简文啊,那桂枝汤它脉浮不,也脉浮。
脉浮病在表这是肯定的,那就得用麻黄汤发汗吗?这不一定的,这是个简文,因为桂枝汤麻黄汤已经反复的说了,头前都有了。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1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这一条实际是讲了太阳阳明合病的情况,同时还讲了疾病的演变,“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这是一种情况,“但浮者,必盗汗出”这是疾病出现了变化。
字面意思是说:病家是阳明病,也就是体内有热,但是脉象上是浮紧的,这个时候会有潮热,但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时有时无。
下一步疾病发展,如果脉象没有紧,只剩浮了,就会出现盗汗了。
因为有阳明病了,所以出现了潮热,这种热是蒸蒸发热,也就是从内向外蒸腾而出的热,就像是大海涨潮时是那种汹涌而来的情况,这称为潮热,现在有一种解释,认为潮热是说发热像涨潮一样有时间性,每天定时出现,这种解读是不合适的,如果是定时出现,那么这一条就不会说“发作有时”了,潮热只是说热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这本来是没有时间性,本条的潮热特殊,时有时无的,所以仲师才强调“发作有时”。
为什么会“发作有时”的?因为此时的阳明病还不典型,也就是体内的火热还不严重。
“脉浮而紧”这是太阳病伤寒证,说明体表都被瘀滞住了,体内有了瘀滞,体内正气想要抗邪外出,所以集结力量趋向体表,但是力量还是偏弱,不能打开体表,反倒在体内郁积起来了,因此就郁而化热,出现了阳明病,郁积明显就有了潮热,郁积轻热就不明显,所以才会“潮热,发作有时”。
也就是“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这种情况下是太阳病为主的太阳阳明合病,治疗上采用麻黄类方剂加生石膏。
如果没有治疗,或者治疗不合适,体内的火热就越来越多,体表的瘀滞就越来越轻,所以脉就不紧了,只剩下了浮,这时体内的火热可以到达体表并且外出了,因此就能够出汗了。
这种情况下是以阳明病为主的太阳阳明合病,可以考虑用桂枝类方剂加生石膏治疗。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心下痞硬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心下痞硬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
“太阳病,外证未除”,当然这是吃了发汗药了,但是脉还浮,应该继续用桂枝,外证指着桂枝证说的。
外证还没完,“而数下之”,大夫连续给吃泻药,所以“协热而利”,使邪热陷于内,协同泻药而为热利,一“下”而为协热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数下没有不虚胃的,所以心下痞硬,心下痞硬就是胃虚了。
“表里不解者”,太阳病外证本来未解,三番两次给吃泻药,一方面得协热利,一方面表也没解。
“桂枝人参汤主之”,就是现在所说的人参理中,胃虚衰了,以人参汤理其中;以桂枝甘草解其外、
桂枝人参汤就是桂枝甘草汤与理中汤的合方。
你们看看,人参治心下痞硬,在这儿就看出来了。
这个方子心下痞硬就是人参证,所以它(人参)是治胃虚。
我们用人参,总得在这(方子)里头看药物的应用你才能明白。
所以人参不是万能的,它是治虚,在胃有胃气虚而又有心下痞硬的这种情况用它是最好的。
所以古人就这么用,你看看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从这些方子)你都看出来了(人参的应用)。
理中汤主要(症状)是胃虚心下痞硬,人活着有呕,活着大便稀,由于胃衰造成的。
那么协利热、利下不止,用理中汤是健胃治下利;用桂枝甘草汤解外。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第74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六七日不而烦”,原先这个人得的是中风证,中风没有不发热的,在六七日这个过程,当然暗中就是说已经服过桂枝汤了,还不解,这个人反而烦。 不解指表不解了。 “有表里证”,表证就是上面说的“不解”,还是中风发热那种证;里证就指着下面所说水逆,饮水则吐这个水逆。 他说“有表里证”,这也是倒装句,先把结论搁前面了,底下详细解释。 “渴欲饮水,入水则吐者”,五苓散证就渴,渴,喝还渴,这叫消渴嘛,怎么样喝,也不吸收,胃停水多了就要呕吐,所以“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吃东西就不吐(喝水才吐),就是水在胃停多了,水不下去,专吐水。 可是渴,一喝就吐,那么这叫做水逆证,当然也用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证)开始是消渴,小便不利,有发热,微热,这个时候就吃五苓散就好了,不至于得水逆。 这个时候如果再延迟,不利小便而就是喝水,水喝到相当程度,再喝就要吐了,这叫做水逆。 水逆还是五苓散证的继续,所以仍然用五苓散。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
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
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
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
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
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
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
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
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3、强调厥阴不是伤寒的最后阶段,而是太阴。
4、经方辨证体系是六经八纲辨证与辨方证的统一。
5、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6、经方辨证为病-证-方证三级结构。
7、六经八纲是辨万病的总纲。
8、古方(经方)能治今病9、可用排除法确认半表半里病。
等重大观点。
胡老在经方体系内来解释条文与经方,使经方独特而又朴素的概念及脉诊得到正确的解读与总结,使《伤寒论》自身朴素的辨治体系重现于世,使整部伤寒论亲切可读,使辨证论治的实质得以体现。
既纠正了中国研究伤寒传统的错误观点,亦纠正了日本古方派不注重六经病机辨别的极大不足,为后人研究伤寒论指明了正确方向。
解放后,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中迷失了自我,胡老虽苦苦坚守,奈何不为世人所重,胡老与陈慎吾前辈友善且学术思想相近,二人每相互促进,曾共同办学,皆为经方大师。
胡老自我要求甚高,文稿一再修改,身前皆未出版。
胡老一生,只在别人要求下发表一篇文章,足见其严谨与耿直。
经方体系的辨病机就是辨六经,很简明。
它符合上古生命哲学中“一分为三”、“涵三维一”的核心思想。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六经辨证就是在"三"的阴阳和合中辨病机,脏腑经络等很多辨证方法是在"万物"这一层次来辨的,五行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三十二天罡六十四卦,令人眩目------"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很多有志之士便是深陷其中,白白消耗心血而不得其门而入.自胡希恕大师横空出世,融合古今中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伤寒论》自此方可读,古朴可珍,比它家更近仲景原意,可谓真得仲景之心,甚至可以说胡希恕前辈是近代研究《伤寒论》第一人,至今仍无人能及。
曾有听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讲课中对其学生说到:有人统计,自东直门创院以来,病人数最多,疗效比较公认的就数胡希恕前辈,只是一般人难接受其学术见解,致了解他的人有限,范围不广而矣。
但有些内行人对其则有极高评价,如刘渡舟前辈就对其很佩服,多次在书面及口头赞其“擅用经方,出神入化”、“经方学派的大师”等,以及当时的很多名家如陈慎吾、谢海洲、任继学等大师级人物对胡希恕的经方疗效亦佩服不已。
然"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国人积重难返,多数中医至今仍对其不甚了解、不甚认同,良可惜也。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其方证和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后世称“张仲景为方剂之祖”,即认为《伤寒论》的方证都是张仲景一人发明创造,但这不免有过誉之嫌,更不符合中医发展史,也因此影响了正确认识《伤寒论》。
因此,要认识《伤寒论》,认识经方,必须弄清楚《伤寒论》方证的起源。
经方,是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简称《汤液》)、《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为代表的中医药学体系,在我国医药学界有着深远影响,其魅力所在,不仅是其方药及方证,更关键在其特有的理论体系。
《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标志了经方的起源。
《本经》的撰成年代和作者是谁,至今仍不清楚,但一致公认是我国最古最早的医药学著作,代表了我国医药的起源,如徐灵胎于《本草古今论》谓“本草之始,仿于神农”如是说。
其实其与《伤寒》一样,“神农一日遇七十毒”,不是一个人、一个朝代所完成的,而是我们先人祖祖辈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它起始于神农时代。
《本经》所以依托神农之名,一是确与神农有关;二是因在神农时代虽没有文字,但已积累了不少防病治病知识,后世记载其内容权当属于神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即在黄帝之前。
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至1984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6处房屋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40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屋子的中央。
同时又发现许多石器、陶器等属仰韶文化。
又于1995年在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考证,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对应。
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
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
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
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
同时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或用大黄、芒硝可以解除便秘之苦……当时虽没有文字,但积累的经验被流传于后代,当有文字后便记载下来。
《本经》所记载:“麻黄,味苦,温。
主中风、伤寒头痛”;“柴胡,味苦,平。
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大黄,味苦,寒。
下瘀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365味药,显示了神农时代用药总结,显示用药理念与《伤寒》一脉相承。
因这些医药知识产生于神农时代,称之为《神农本草经》当名实相符。
有关《本经》成书的时代,章太炎认为:“神农无文字,其始作本草者,当在商周间,代有增益,至汉遂以所出郡县附之耳”;钱超尘教授据《周易》有“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国语?楚语》有“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瘳”、《论语》有“季康子馈药”等关于药物知识记载,认为“先秦时代人们对药性药效已有所认识,并载于古书,《本经》形成于先秦乃至周初,增补于汉代,《汉书?艺文志》所以无其名者,或与《汤液》32卷合为一书亦未可知”。
说明不是一朝一代一人所著成,但其起源确是始于神农而早于岐黄。
《本经》中“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论述,根据症状反应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反映了经方科学的起源,是根据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辨药,开创了以八纲辨证的经方医学体系。
书中更详于记述了365味药物,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表现出寒、热、虚、实、阴、阳的症状论述,显示了单味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其述证主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标志了经方基础理论的起源。
任应秋老师考证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经》一派,主要依据是两者都是用八纲辨证。
《本经》单味药和适应证,实际是单方证,这在《伤寒》可见有相类记载,如一物瓜蒂散方证、百合洗方证、文蛤散方证、矾石汤方证、苦参汤方证、狼牙汤方证、大猪胆汁方证、大乌头煎方证、甘草汤方证、猪肤汤方证、雄黄熏方证等等,这些方证与《本经》一脉相承。
后来发展为复方证,其理论仍是用八纲辨证,而不用脏腑五行、经络辨证,对比《本经》与《伤寒》的内容即可清楚。
更重要的是,《伤寒》中有许多记载了神农时代的医疗经验,如《伤寒》中多处记载“若被火者”、“若火熏之”、以粥治病、以麻黄汤发汗、以大承气通腑实等治法,标明了汉代对神农时代的继承和批判及弘扬。
皇甫谧《甲乙经序》谓:“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说明《汤液》、《伤寒》的方证,不论是单方方证还是复方方证,都与《本经》有渊源关系。
即说明《伤寒》的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不仅指方药、方证,更重要的是其理论,即八纲辨证理论,亦起源于神农时代。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不同时代的两部中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