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
中医意象思维及其应用的理解
中医意象思维及其应用的理解如下:
1.整体性:中医研究人体生命之象是在没有任何干预和破坏的前
提下进行的,在捕捉象时,象是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下,
从而能够保存象的完整性与丰富性。
2.功能性:中医通过观察外在的象来推测人体内部的情况,从而
判断出内部生理病理的大体变量和参数,更好地进行辨证论治。
3.普适性:中医的意象思维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可以运用到中医
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阴阳五行理论、气血津液理论以及脏
腑理论等。
4.实用性:中医意象思维在临床上具有实用性,可以帮助医者深
入理解患者表现出来的表征之象,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用药。
同时,将象思维延伸运用至养生领域,与阴阳、四时以及仿生
学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发挥象思维的特点,对于中医养生理论
体系的建构也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下的中医意象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下的中医意象思维中医意象思维是中医最为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其起源开展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认知对象的整体观,并运用直觉功能来把握认知对象,强调从现象世界的动态变化过程来认知对象的特性与规律,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思维、直觉思维与变易思维,是中医意象思维方式3个最为突出的特征,从分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入手可望初步梳理出中医意象思维的内在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脉络。
标签:中医现代化;传统思维方式;中医意象思维;基本特征1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中医现代化进程中,深刻理解中医思维方式是关键,而中医意象思维是最为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意象思维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从中国传统思维入手,厘清中医意象思维发生发展的脉络,对于中医现代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学术价值与迫切的现实意义。
对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从来都不应仅仅局限在医学的范畴之内,而应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思维方式的演变共同纳入研究范围[1]。
中国哲学往往使用形象性的符号与概念及直觉类比的方式来认识和表达对象世界的意义,形成了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思维、直觉思维,变易思维,借此基础,中医发展出意象思维,它包含着医家基于传统思维方式对人体生理、病理、病因和病机等认识[2]。
1.1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思维“天人合一”是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相类似、相通并且统一。
《易传》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整体思维的初期表现。
儒家在确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上,充分体现了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倾向,孔子把“仁”当作一个整体的道德目标与原则,并长期坚持不懈的追求与实践。
比如,“予欲无言”,“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孔子这里就是以天象告诫人们的行为要依循天道。
再比如,“苟志于仁,无恶也”(《论语·里仁》),体现出儒家的思维是以“仁”为本的整体性的统一。
中医象思维
中医象思维1. 引言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学以观察人体自然界的象,通过象推理思维,来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被称为中医象思维。
中医象思维强调整体观察、辨别疾病的本质和辨证施治。
本文将从中医象思维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2. 中医象思维的基本概念中医象思维,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象,来认识和理解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变化。
中医象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观察自然界的象中医象思维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象,来推测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变化。
例如,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着五行,如心与火、肺与金等,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五行的变化,可以推断相应脏腑的功能状态。
2.2. 辨别疾病的本质中医象思维注重辨别疾病的本质,而非单纯治疗症状。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外环境失衡的结果,治疗应当调整整体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3. 辨证施治中医象思维强调辨证施治,即通过对病人整体状况的观察和分析,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然后针对具体的证候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医师在治疗疾病时,通常会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中医象思维的应用方法中医象思维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望诊望诊是中医象思维中常用的一种观察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眼底等,来推测病人的体寒热、气血盛衰等情况。
例如,中医师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苍白、舌体胖大等,推断病人体内气血不足,进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3.2. 闻听闻听是中医象思维中另一种常用的观察方法,通过闻病人的气味、听病人的声音等,来推测病人的寒热、湿燥等情况。
例如,中医师可以通过闻病人体味浓郁、听病人声音低沉等,推断病人体内湿热盛行,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3.3. 问诊问诊是中医象思维中重要的观察方法之一,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等,来推测病人的体质、病因等情况。
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
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是指通过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来推测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的思维方法。
它以道家哲学为基础,融合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诊断能力。
象思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中国,当时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地理、动植物等自然现象来认识世界和人体,并逐渐悟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律。
这种以象观之、以象驭之的思维方式被运用到了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
在中医诊断学中,象思维有三个核心方面: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推断人体内部疾病的状况、从象一脉而入进而指导诊治。
首先,象思维以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为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如四时交替、天气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可以揭示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例如,中医将自然界的四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人体病理变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四时变化,可以推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等,来推断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其次,象思维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推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
中医将人体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联系。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可以推断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例如,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如同自然界的水流,在气血运行中,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水流变化来推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
又如,中医将人体器官和自然界的五行相对应,通过观察五行的相互关系,可以推断人体内部脏腑功能的平衡与失调。
最后,象思维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指导中医的诊治。
中医将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作为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和推断,可以确定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治疗感冒时,中医会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舌苔,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厚度等特征,可以推断出患者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从而指导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你对中医常说的象思维,究竟了解多少?
你对中医常说的象思维,究竟了解多少?中医之象思维象,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思维单元与形式,即主要通过以“象”类物、缘“象”比附来认识世界。
受此影响,中医学广泛地运用了“象”的概念与方法,从“现象”“形象”“意象”“象征”等方面来认识人体,其有关认识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至于成为中医药学标志性思维之一——象思维,有学者甚而称中医学为“唯象医学”或“象数医学”。
笔者现将“象”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一梳理。
1自然之象作为古人的一种分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以象喻理是《周易》的一大特色。
象其实就是指现象,即“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传》)。
《周易》以取象为基础,以卦象来表示,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其中的规律,如《易传》有言:“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圣人立象以尽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黄帝内经》继承了古代哲学把“象”作为思维方法的思想,并引入原属于哲学概念的阴阳、五行,通过取象比类来说明人体本身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阴阳、五行都是源于自然界的物象。
如阴阳应象为日月或水火,《黄帝内经》记载:“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还认为“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且无限可分,因而提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五行则是把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且分别应象为“曲直”“炎上”“稼穑”“从革”“润下”,用于说明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古代哲学认为,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成,如《黄帝内经》观察天地变化时认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认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与天地如一”“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在描述天人相应的具体方式时,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
中医意象思维的概念
中医意象思维的概念
中医意象思维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内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描绘,以形象化的概念和符号来进行系统化的描述和表达。
中医意象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形象化:中医意象思维强调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方便记忆和理解。
比如,用动物、植物、天象等的形象来比喻人体的组织、器官和机能,从而使复杂的中医学理论更加生动具体。
2. 综合性:中医意象思维注重将生命现象看作一个整体,并将生命体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联系起来。
它强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将事物看作一个不断变化、相互影响的系统。
3. 动态性:中医意象思维侧重于对变化的描绘和理解。
中医学认为,生命体系的变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的存在。
通过对变化的观察和分析,中医意象思维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变。
4. 相关联性:中医意象思维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它认为,生命体系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了解这种相关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中医意象思维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全面地理解和应对疾病,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思维方式之意象思维
中医思维方式之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从具体事物或现象进行抽象的思维方式。
从众多不同事物的形象、现象、表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提炼,抽取事物的本质,舍弃非本质的特征,即《易传·系辞上》:“立象以尽意。
”中医学重视意象思维,见于《后汉书·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
”
“意象思维”的优势在于从“形象思维”的“具象”特点升华为“抽象”特点,即由具体的、可见的“形态之象”,升华为只有在意识中可以感知的抽象的、不可见的“意念之象”,从而实现由“形态之象”上升为“功能动态之象”,进而有助于实现“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类比功能。
如自然界春季属木,阳气升发,草木枝叶条畅,而肝的疏泄功能主升散,性喜条达舒畅,与春之木气相像,故将肝归属于木;再如中医审察自然界的天象、气象(气候)、物象(物候),人体的藏象、舌象、脉象、病象(证候)等变化,据此来推测自然气化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分析人体病象、舌象、脉象来判断内在的病情,即所谓“司外揣内”;进一步以医者之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慧然独悟,昭然独明”,即以既往的知识、经验积累为基础,以直觉感悟、思虑,进行演绎推理;从整体功能动态
上把握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提取主要病因病机,确立病证和治法。
象思维---我对中医向思维的理解
象思维---我对中医向思维的理解数千年来,历代医家通过不断地深⼊观察和反复地临床实践,采⽤与其他医学不同的视⾓和思维⽅式,全⾯总结了对⼈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法,建⽴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医药学原创思维的主要内涵是:以整体观念为核⼼,注重科学与⼈⽂的融合,强调“天⼈合⼀、⾝⼼合⼀”,从整体联系的⾓度、功能的⾓度、运动变化的⾓度来把握⼈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从⽽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中医学的⼀系列特点,则是因为中医药⽂化有着特有的思维⽅式。
但这种⽅式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被取代、遗忘乃⾄抛弃。
这就是“象思维”。
中医学认为“医者,意也”。
象思维来源于古⼈与⼤⾃然的交流,他们并不把⾃⼰与⾃然分割开,⽽认为⾃⼰也是⼤⾃然的⼀部分,于是就产⽣了整体观念。
⾃然界中的⼀切都有⾃⼰的“象”,除眼见之象外,还有五官可感知之象,他们都是属于感知层⾯的,具有同⼀性。
只有超出外在形象之象,才能逐渐接近“本原之象”。
中医将各种各样的象进⾏⼀番异相拟、类相合、似相通的思维处理,形成了脏腑理论、经络理论等独⼀⽆⼆的学说体系,⽽这些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的实践。
如果以逻辑思维的⽅式去解构这些理论则往往弄巧成拙,就如同当年的经络实质研究⼀样⾛进死胡同。
在中药⽅⾯也是如此,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只是⼀个传说,⽽中药的发现往往不是⼀味⼀味药去试出来的,古⼈常会根据药物(主要是植物)的环境、形态等等因素,通过象的流动与转化的思维过程,去推断、揣摩这些药物可能具备的功能,从⽽发现新的药物。
⼜如,药物的性味也不是⼀⼀品尝出来的,⽽是通过药物的功能主治反推⽽来的。
其他诸如药物分类、药物归经等等⽆不如此。
如果根本不了解古⼈的思维⽅式⽽⼀厢情愿地使⽤现代概念思维的⽅式进⾏科学实验,常会事倍功半,甚⾄南辕北辙。
科学实践哲学是⼈们对⾃然探究的、与⾃然打交道的有效实践⽅式。
其有两个重要观点:⼀是地⽅性知识的观点;⼆是反对理论优位,提倡科学实践的观点。
取象比类与中医思维
取象比类与中医思维中华文化的意象思维在古代得到特别的发展而早熟,《周易·系辞传》曰:“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
” “象”字有三重涵义: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现象,包括肉眼可以看见的物象和虽肉眼无法看见但可以感知的物象;二指摹拟的象征性符号,如卦象、爻象;三指取象、象征,为动词意。
“意”是“象”所象征的事物蕴涵的特性和规律。
就“象”与“意”的关系而言,意为象之体,象为意之用;象从意,意主象。
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一方面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带有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
传统哲学的意象思维渗透到《内经》中,成为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取象比类”之谓,语出《周易》,为易学、五行的重要研习方法之一。
世间万物,凡物皆有阴阳,有阴阳则有交感,有交感则必“同气相求,物以类聚”,故称为“以类万物之情”。
即能自己看到、理解的,就按自己看到、理解的分析;不能看到的,就按与它相似的情况进行分析。
中医将事物按照不同的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划归于木、火、土、金、水五种无形的类别中,借以阐述、辨别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人体与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故以天人合一谓之。
中医诊病,多自“取象比类”之法。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经云“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如《灵枢·本脏篇》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望,具体就是看五官:看眼睛是否有神,眼白是否有异常;舌头是否过红,舌苔颜色是白还是黄,口腔过红或过白;鼻涕是稀还是稠,是黄色还是白色;耳朵外形、性状,主要看耳轮,耳轮肉厚的,肾先天就比较好。
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
正常国人面色微黄,红润有泽,若出现异常色泽称为病色,常见的如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
理解中医(15)之中医的思维方式
理解中医(15)之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一听这个,大家肯定觉得自己都这样的思维方式,但事实绝大部分人已经没有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了,是很直接的逻辑思维方式。
那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呢?中医思维总体而言是辨证思维,这表现在几个方面:意象思维、抽象思维、中医概念思维。
意象思维: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意是指主观意识,由心而发;象是指外在的物象、形象。
意象是主观心神与客观事物的结合。
因此意象思维是以直观为基础,直观观察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由意象导向抽象,这种方式在很多诗词中都有表现,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就是一个从意象来思考的过程,诊断时,四诊的情况是象,建立病证或病机就是意。
把脉也是如此,脉象如浮、弦、滑等,这些象背后代表的病机就是意。
这种思维很复杂,需要比较好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同时还需要理性抽象力和悟性。
一般是两个步骤:观物取象和据象归类。
《黄帝内经》有“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这是阴阳的意象思维。
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也是意象思维的结果。
脏象学说同样是意象思维的结果。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与意象思维相对,这是逻辑思维或者叫概念思维。
中医逻辑思维,定义各种概念,然后加以推理,这种推理逻辑比当代逻辑学复杂,是关联逻辑的推理。
如五行的生克制化。
因此中医的抽象思维是整体的辨证思维,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包括联系思维、中和思维以及综合思维等方式。
联系思维认为,事物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每一个事物无法独立存在,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中和思维:就是中庸,讲究平衡。
这种中和性是根据阴阳学说来的,其实这是一个最优的思维方式,不是非输即赢的思维方式,非要争个你高我低是西方思维方式。
综合思维:就是综合多方面相联系的信息,多方印证,互为参考来综合判断。
如:四诊合参就是如此。
辨证思维包括对立思维和宜思维。
中医学中大量应用对立的概念,如:阴阳、寒热、表里、天地、虚实、男女、上下、补泻、正邪、盛衰等等。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
13.阴阳对立
对立:是指处于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l4.阴阳消长
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
衡。
52.培土生金
即用补脾益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或肺脾两虚之证。
53.金水相生
亦称滋养肺肾法。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故补肺阴即可以滋肾阴。肾阴是五脏之阴的根本,滋肾阴又可以达到补肺阴的目的。故金水
互生以治疗两脏之阴虚。
54.抑强扶弱
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主要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抑其强者,则弱者功能自然易于恢复。“扶弱”主要用于不及
22.阳病治阴
阴偏衰产生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
23.阴病治阳
阳偏衰产生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
24.阴中求阳
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5.阳中求阴
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55.抑木扶土
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56.培土制水
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属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谈谈中医的思维方式
谈谈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学是诞生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学科,有着不同于西方医学的思维特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不仅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方法学指导。
是什么独特思维方法呢?就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的方法,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中医学理论的构建,是中医学思维的核心,如我们中医里讲脉,叫脉象。
说舌,说舌叫舌象。
讲脏,叫藏象。
就是这个象。
因此,意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源头,贯穿于中医理论形成的始终。
1.那么,什么是意象思维呢?要想明白什么是意象思维,首先搞清楚两个概念:什么是意?什么叫象?“意”,许慎《说文解字》里说:意者,心音也。
是用心发出的声音。
《内经》里说,‘所以任物者,心也,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是说人是用心来接触事物的,并且是用心来思考和领悟的。
如领导说,你办事要用心,就是要你去思考。
所以,意,就是我们经过思维和领悟以后的综合性东西。
什么是象?提到意就想到象,象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广博的哲学范畴,也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最早在《易传》这本书里就说:‘见乃谓之象’,是指事物表现在外的现象,或是形象。
例如:我们看到的斗转星移,天明了、天黑了,这叫做天象。
花开了、花谢了,水总是往低处流,这叫做物象,也叫现象。
刮风了、下雨了、天晴了、天阴了,这叫做气象,都是这个象。
2.前面我们讲过,意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源头,至始至终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各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两方面讲讲意象思维是怎样在中医里应用的。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和自然一样遵循着同样的自然规律,所谓:“天地合气、命之日人”,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以“气”作为中介联系起来的,从而提出了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体生理变化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于是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中,来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就是天、地、人,三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不可分割,在《易经》里有种说法叫‘推天道,以明人事’,在我们中医里,就是以自然界的各种法则来推测、阐述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治疗用药法则。
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
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意象思维(即比类取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医当然亦不例外。
古人认为“知地者智,知天者圣”(《周髀算经》)意思是说能用计量的方法直接测度大地的人是聪明人,而能结合取象的方法测度天体的人则是特殊聪明的人。
这里的取象不同于单纯直接的观象。
它是在大量观象的基础上,依靠思维的抽象活动,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归纳,确定出它的抽象属性,找出它们的共相,并借助于特定的形象加以标识。
这就是汉代易学家王弼的“立象尽意”和“得意忘象”。
这里的“意”是意象,这里的“象”则是现象和表象。
掌握了事物的内涵属性(即意象)后,则不再受具体事物表面现象的局限。
取象的内容除包含事物的表象外,还包含“特定事物的内涵属性、内部结构、实体与表象的关系,事物本身与其外界各事物的联系和制约关系等”。
(宋为民《中医全息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1页)《周易》的八个本卦和六十四个重卦都是取象,其中象辞就是取象。
取象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基础理论形成的关键所在。
中医通过对人体表象的直接观察,归纳出效法自然的意象生理、病理、病机模型,如藏象、经络、六经、气血营卫等。
以脏腑为例,五脏(心、肝、脾、肺、肾)都近似于实体,故类比其实象,拟之于地,取其共相(意象)为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都呈现为空腔形体,故类比其虚象,拟之于天,取其共象为阳。
不懂这一点,是无法弄明白五脏六腑为什么分属阴阳,怎么和阴阳沾上边的。
又云“三阴三阳(六经)之名词,皆为病症深浅界限之符号,非必指脏腑中实质疾患。
”(时逸人《中国时令病学》)“变证为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卷首》)在治疗方面,《脾胃论》“用药宜禁论”指出:“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
浅析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维
浅析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维中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瑰宝,它的发展脉络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医学理论上的伟大造诣,也深刻地蕴含着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
当代社会,很多人打着中医辨证治疗的旗号却已与中国医学的精神背道而驰,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领悟中医辨证的真谛。
究其哲学根源,中医理论时刻体现着哲学的光辉。
那么为了把古老的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就要求我们从理论深处探究中医哲学的奥秘。
标签:中医;辩证法;本体论;整体观念中医哲学是文化的形式之一,由于中国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的统一,所以,中医学的形式必然表现出中国哲学的原生态面貌。
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医学形式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在两者的统一性中展示出其文化上的基本意义。
换言之,即中医学代表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面貌。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是近些年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因为任何文化的和逻辑的过程只能孕育于它的文化母体之中,而不可能以任何外来文化进行解释。
那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它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第一,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周易》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
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
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周易》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
《周易》在各个卦象中时刻蕴含着哲学辩证的思维。
易经讲求一事一卦,但也绝非会绝对的告诉你事情会怎样发生,而是告诉卜卦者怎么做才是吉怎么做才是凶。
所以说易经的科学就科学在它是一分为二的全面的看问题,讲究卦象的变化发展含义。
论中医学的意象体系论文
论中医学的意象体系论文论中医学的意象体系论文能否学好中医学的一个条件就是看学者对中医学是否有悟性,这种悟性体现在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
古人曰:“医者,意也。
”《易经·系辞上》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由于中医学脱胎于“易”,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石的特点,“意”与“象”成为其重要思维方式。
其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昭显着典型的意象神韵,表现在人与天地相应,与万物共其意、通其理,其象可比类,并由此展开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全意象体系。
该意象体系是中医学的实质内涵,深刻领悟、把握该体系是提高临证水平的重要途径。
1中医学意象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意象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引下,感知机体细微变化的感觉体验与类比想象。
中医学的意象体系包括对阴阳五行、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升降出人、寒热虚实及中药之性味归经等意象的领悟。
2中医学意象体系的内涵经典论著对中医意象的体验描述最为原始真切,最为接近中医意象的本质。
对中医意象体系陈述最为完备的当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所论述的都是对中医意象体验的描述与分析,从首篇《上古天真论》开始,即详论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等之详理。
《黄帝内经》第二十三卷四篇,教人为医之准绳,《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指出了对医生建立意象体系的要求,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证九候,诊必副矣。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观运气流年,四时节气,察表里虚实、出人升降之机,理法方药,逻辑谨密,所宜所忌,药物切制,如何煎煮,巨细无遗。
其在序中指明了中医学的意象体系,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并批评当时的医生未解经旨,诊察不当,曰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卢祥之:中医的哲学思维
卢祥之:中医的哲学思维中国中医学不仅是一门理论体系完整的疾病治疗学科,还是一门社会学科,是社会学体系中的重要“要素”或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学以社会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即研究整体社会,或局部社会,包含社会的某一些方面、某一些领域、某一些层次。
社会学试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揭示社会规律。
严复先生说过:“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所以治之方也。
”“群学者,将以明治乱,盛衰之由,而于三者(正德、利用、厚生)之事操其本耳” (《群学肄言》)。
宏观上,社会学秉持科学的态度,使用科学、哲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主要着眼于构造社会的各种要素,尤其是社会的起源、发展、成熟与变迁和各种社会现象,或者社会制度、系统、活动、关系、运作程序、团体等方面,以便寻求普遍性规律、基本原则和内在原理。
微观上,中医学的“厚生”本质,对社会现象、社会公民的体质素养,影响巨大。
“厚生”见《尚书·大禹谟》中,“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 孔颖达注疏指出:“厚生,谓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
”所以人与社会的关系甚为密切,人组成了社会,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中,社会环境也会给人以影响,包括人的身体,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医学问题。
因此,中医学的发展就是认识到了个人生理功能存在差异的生物基础,又深入探讨了多种差异复杂的社会背景。
中国哲学作为中国文明社会体系的基础,其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中医学。
中医基本理论以哲学为基础,借用中国传统学术的类比思维、辩证思维、整体观念,以阴阳、五行、元气及暗示、简洁、联想学说,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体内部脏腑之间的关系,阐明有关人体疾病的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问题,指导临床实践。
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同时也构建了中医的理、法、方、药一系列基本理论。
中医的整体观念整体是与局部相对而言。
中医意象思维
中医意象思维这一气在面部的展现按部位分,上焦在额头上属心、肺,在上面这一块,肾、生殖系统在下巴这一块。
所以很多年轻的女士,下巴上长痘,其它部分没有长痘,下巴长痘就对应妇科问题,凡是下巴长痘她的妇科是不好的。
所以男的如果下巴长胡须很旺盛的,他的生殖系统功能强盛一些。
这就是上中下三焦,额头这块对应上焦,下巴对应下焦,鼻子附近对应中焦。
局部是全体的浓缩,眼睛它在局部也是全体的浓缩,鼻子鼻梁两侧对应中焦属脾胃,在面部的正中央。
鼻子也是全身的浓缩,在鼻子上也可以看出五行出来。
两颊也是全息的浓缩。
所以无处不是整体,细分的话,任何地方都有五行,任何地方都有心肝脾肺肾,任何地方它都通于整个人体这一气。
就像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通宇宙,每个人都是宇宙的浓缩。
身体里的每一根头发丝都跟我们体内的气相通的,一个道理。
手掌,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手背手掌也是人的一气的投射。
体内这个一气也能在手掌手背上投射出来。
在手掌手背上这个气的分布也对应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所以手背就对应我们的背部,手掌就对应我们的前胸胸腹部。
如果说你具体不知道哪儿对应哪儿,其实没关系,你具体不知道哪儿对应哪儿,但是你知道它是一个整体,人体上有头下有脚,躯干来看的话,手背就对应背部,正中央对应脊柱,靠近腕关节这附近就对应我们盆骨、腰骶部。
所以看你的手背跟腕关节相接的部分就对应腰骶部,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很多横纹,摸着是不是发凉?凡是先天不足,肾气不足的人,你用手摸他的手背,腕关节附近这个地方,摸上去凉凉,就相当于阳池穴附近。
阳池穴就对应我们身体的八髎,八髎这个地方先天之精不足的时候,阳池穴附近摸上去是凉的。
所以说我们不是一定让病人把衣服脱掉,把屁股露出来,看八髎附近有没有问题,你看他的手腕,把他的手背摸一摸,在阳池穴附近摸一摸,就可以判断他的八髎是不是凉的,阳气足不足。
那么反过来,我们艾灸阳池穴,就可以对体内的八髎穴起到能量补充作用,两个是相对应的。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的科学思维现在上课了,上一节课我们讲了意象思维的定义,我们接着往下讲意象思维的特征。
意象思维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叫直觉性或者称直观性。
怎样理解意象思维的直觉性呢?它具体表现为:思维过程的形象性,它通过直观的观察来观物取象,在大脑里面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形象,收集了非常多的形象信息;多样性是指通过意象思维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意象,形成一系列的意象。
二、整体性。
意象思维是在整体的基础上,从整体来把握,全面地收集信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意象,构成进一步进行思维的基本单元,这在中医学里面表现得非常突出。
我们上一节举了一个收集四诊资料:望、闻、问、切,应用意象思维的直觉性,靠医生的感观、直观观察,要全面的、系统的来收集临床病人的(资料),通过四诊所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疾病现象,这个疾病的象留在医生的头脑中之后,和中医理论结合,运用思维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意象信息。
它是整体全面的把握。
四诊合参这个概念,最集中的体现了意象思维的直觉性,这是一。
二、非逻辑性。
直觉思维并不完全遵守形式逻辑上的严密的推理过程,它不是从概念到判断到推理,一步不差的,一步也不省略的这样进行思维。
表现为逻辑思维的跳跃性,它以中间省略某一个逻辑推理过程而直接得出结论,这是一点。
它的非逻辑性还表现为快速性,就是说人们在通过直观的观察,建起了意象以后,运用联想、类比这种思维形式很快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做出判断,这在我们中医的临床过程中辨证论治时候,体现得非常鲜明。
特别是表现在有经验的医生,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他观察了病人,通过四诊检查病人的各种疾病现象之后,形成意象以后,它并不是在思考过程中按照概念、判断、推理,最后严格的遵守逻辑推理的规则得出结论的,而是在头脑中迅速的做出判断。
大家看病的时候,望、闻、问、切收集资料,医生很迅速地短短时间就判定疾病在什么地方,何脏何腑有病,阴阳气血虚实到什么程度?迅速地在短短时间判断出来,表现为非逻辑性思维的快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一中医通过长期亲身体证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活动,对人体(包括外界存在物)进行有意识的取“象”达“意”的思维过程。
首先,观物取象是意象思维的前提。
在中国古代先民们看来,宇宙事物的存在无不有着“见乃谓之象”(,)的特征,因而物呈现于外的是它的现象、形象,如天、地、人以及万物之象,表征了万物显现于外必有“象”的涵义。
《易经》有天象、地象、人象、事象、物象等,《内经》有气象、藏象、脉象,这些统统被称为“物之象”。
它是以观物取象为前提的,是对万物存在样态的揭示,却有着“属人”的意义(如由象及理的推论)。
因而,它的内容富于客观性的成分,同时充满着主观性的色彩,是有着立于客观物之上的主观认识性的活动结果——象思维。
象思维是一种人类认知性的活动,最早有着广泛的“符号学”意蕴。
在人类早期社会的认知活动中,象与数息息相关,基本上蕴含着有象便有数的道理。
《周易》记载着“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的大宇宙象数之理。
在《内经》理论体系中,“气”、“阴阳”、“五行”、“六经”和“五运六气”等基础性概念,都内涵着象思维的符号系统。
这些符号系统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构成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有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及“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化五气”(,)等的符号理论系统。
这些揭示了观物取象活动,是意象思维的基础。
其次,“以言有物”是由象达意的中介。
伽达默尔说:“世界本身是在语言中得到表现的。
”(,)从一般交往意义上而言,象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
因为有了“言”“,象”便有了解释学的意义;换言之,“言”是解释“象”而达“意”的工具。
中医诊断讲究“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就是指通过充分表达的言辞来传递人体“象”的内容和意义,从能揭示出人体内在运行之态。
这是用言语诠释“象”的形式,表明了言是连接象与意的中介,言的外化则为象,言的内化为意。
也就是说,言以活生生的象为造型,又有活泼泼的意为底蕴,因而有着象为言之形式,以及意为言之内容的现象。
因此,中医哲学蕴涵着由象形符号向意义符号的转变,为一种嫁接于言语上的由物象的本身性向思维的运用性的转向过程,而有着诠释化的表征意义。
换言之,它是由象构成的象征符号系统往由言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的转向。
这种符号转向机制在中国哲学中是独具一格的。
然而,虽然象征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但二者已分殊为两种系统,最重要的是语言只能起到帮助象表达其意义,却不能直接地、准确地表达象的“真意”,而且“仅关注‘言’而忽略‘象’只会得到残缺不全的圣人意图”(,),因而这有着虽尽言,但非尽意的缺陷之现象。
中医也是提倡不要拘泥于言语,更多在体悟象的无穷所示。
但需要强调的是,语言虽不能充分地表达人体本然,但离开语言的表达形式,思想的交流与传承就会存在极大的问题。
况且,通过人的想象空间来达意,语言能够起到辅助、释义和弥补的作用。
因而在达意方面,人们并不主张单纯以“象”尽意,或以“言”尽意,而是主张言象结合、言象相佐而尽意。
因为由象达意需要主观性的感悟,感悟者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对于象的理解,故而中医有“圣医”与“愚医”的理解上的差之千里之别。
第三,“立象以尽意”和“得意而忘象”构成一对有张力的象思维和意思维矛盾概念。
“立象以尽意”最初涵义是《系辞》对《易经》的哲学阐释,旨在于尽可能立有限之象,用简易之理来表达无限之意。
但立象又不可以完全尽意,有着立有限之象不可能毫无遗漏地尽无限之意。
如此,便出现了“立象”能否“尽意”的质问。
王振复认为在“尽”与“不尽”之间(,)。
然而,无论是“尽”还是“不尽”,但其旨意在于“得意”。
这是一种目的,是由万物之“象”来显现,主体能够通过观象来认识万物,以象来表达事实、真实,获取真意,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此时,“象”的存在意义被转移到“意”上,就可以舍弃“象”而只取“意”了,即所谓的“得意而忘象”。
对于这点,中医哲学由内及外的超形态的整体性藏象思维,是不局限于现象的,而做到了“得意而忘象”之境;不过,其前提是以“立象以尽意”为基础的。
因此,“立象以尽意”和“得意而忘象”构成一对有张力的矛盾概念,然而它不是绝对对立的,前者是基础、前提,后者是进程、境界;前者是必要的,没有前者就不会有后者,也就是说后者是前者的结果,但有前者未必定会达到后者。
像“庖丁解牛”就是通过肢解大量的牛而得其意,能够达到“神遇”的娴熟地步,也就实现“得意而忘象”了;若没有大量牛的“象”作铺垫,是无法达到此地步的。
中医除了通过“立象以尽意”的大量的临床经验而达到“得意而忘象”的地步,还要有行医者的聪慧悟性而达此境。
在中医哲学的藏象思维过程中,观察与抽象并不分离、独立,而是融为一体。
其表现为感性认知与悟性感通的合一,是象寓于着义、义却依附于象,二者不可分离而合则为一。
因此,“立象以尽意”和“得意而忘象”既是必然的,但又不是必然的推论;也就是说,二者可以仅得其一(但很多情况下是二者兼之),只是前者为基础性,后者为境界性;前者更多讲究渐进性,后者更多讲究突变性而已。
二意象思维是中国古代人们在经验知识基础上运思出的原创思维。
它表征了人们通过直观感悟存在物(如世界、人体)的认知、推理过程,即通过提取人体与万物的共相特征,使其富有一定的属性和功能,而形成为具有一定意义内容的属性、概念。
中医在知识获取方法上即如此,其中的意象思维就是主张取类比象获取知识的,表现于在经验基础上的“全部智慧就在于增加这相互作用的宝库中被直觉到的类比对应物的数目”(,)。
具体言之,取类比象的方法就是择取自然存在物象、人体生理显相、精神变化动象进行类比和比附,它是辨证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
取类比象的方式多种,有人体官能比附宇宙,有宇宙物性比附人体,还有人体内外相类比这些类比有着对“真实关系”的直觉感悟、把握功能。
第一,意象思维是以“真实关系”为理据的。
在中国早期社会,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生命的认识是以“象”思维来达意的。
象的本质是人体以天地自然的认知为基础和载体的,能够自觉地借助象思维获取知识。
在整体观指导下,中医哲学是主张人体内脏腑存在着一定互为协调的和谐关系。
那是因为世界的各种物事及其现象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而人体的活动也具有这种“实在的关系”;同时,人具有“可察知的关系”的能力,通过揭示人体与世界存在的规律,来反映人体本身的及其与世界关系的统一与协调。
中医基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析理基础之上,揭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关系、人体内部的关系以及人体内的脏腑之间的关系为“真实关系”来模拟存在性,借助阴阳、五行、气、象、数、正邪、虚实等符号和语言,来反映人体生命的运行和诊病理论。
中医哲学所描述的万物生化的自然之道在于五运六气的变迁,以及人体内部与脏腑之间的存在关系,都是源于一种“真实关系”,而表现为“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之法则。
由此看出,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是丰富的,而由其所孕育的知识更是充实的。
中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经验直观、整体的“真实关系”的理论系统,能够按照和谐、有序、平衡、循环或对称的组合原则构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这体现了中医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也就是说,这种理论体系所形成的“真实关系”,内含着相似或相类事物的比类在思维中获得整体性的状态。
不过,此种是凭靠理性逻辑推理和直觉感悟的整体形象来完成的,既拥有一定的数据和指标又有灵感共同来维系。
其中,意象思维是与辩证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共同参与构成了中医思维体系的要素。
第二,意象思维是融通理智活动与心智活动合一的载体。
在获取知识方面,爱因斯坦便曾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取“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最少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这个目的”(,)。
中医哲学就是讲究立于人体系统论之上,通过经验考察把人体的存在与发展都看成是相互的、整体的知识。
中医的阴阳五行符号则灵活地运用着原始化的概念和关系,通过阴阳五行的符号化组合和变换,而将自然与人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以简洁和明晰的符号系统来认识、解释和模拟宇宙自然万物。
而且,中医通过由象达意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以表知里与司外揣内的相对待的分析方法,从而把握人体有机体作为整体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信息,建立了与宇宙模型同构的“形上”人体模型,使中医藏象理论体系具备了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知识。
而且,中医哲学讲究“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同科学观察、心智感悟紧密在一起,通过“把感觉和观察结合在一起,我们可能观察到我们所感觉到的东西,并且能感觉到我们所观察到的东西,然后这就成了不仅反映我们感觉到的而且反映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的一种方法。
它还是自我反映的源泉,自我反映使我们认识我们的本质、心智或自身。
”(,)譬如,中医讲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而达到“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之境;而且,这种特殊的功用还能“德化者气之祥”(,)和“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有着一定意义的作用和功能。
因而,意象思维是对观物取象的超越,而富于德性之情。
所以,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不仅在感,而且在情。
这是将理智与德性相统一,表现为由内及外的心知(心智)活动与理智活动的不二,这是中医哲学获取知识独特的方法,也是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的基本方法。
因而第三是,意象思维有着知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中医讲究象的动变之理,注重物的功能,而不是结构形式。
在意象思维方法的指导下,中医哲学滋生出“恍惚之数”的模糊性概念。
必须承认,这种模糊性是建立在人体直觉感悟之上的整体把握,以一种体认的方式来获得人体存在内在的。
它强调相似事物的类比推理,注重整体上的易于辨识,不必讲究细节上清晰。
中医的藏象理论就是基于临床观察和经验积累基础之上,经过大胆想象、体悟和创新,形成了有别于西方近现代医学之独特理论。
这一理论反映的是人体内脏腑功能系统之间多要素、多维度的非线性复杂,蕴藏着一种动态而复杂的功能系统构成的脏腑关系络。
正是在直观整体思维指导下,中医“藏象的‘取类比象’不是靠精确的数据、指标来进行使人信服的推导,而是靠具有模糊性的整体形象,使思维得到启示触发,在思维跳跃中取得逻辑”(,)。
但是,模糊性并不意味着绝对不精确。
金哲认为,中医藏象理论的思维逻辑主要是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模糊和精确的有机统一”(,)。
它体现于在经验基础上的体道悟神,在忽略某些细节的情况下反而会使得整体的把握更加整全,有时却更有的放矢。
而且,模糊之象还能激发想象力,有着思性的特征,能够拓宽医者的思考空间。
这一思性的特征主要有三:其一,由形下“象”而形上“道”“神”是只可明道悟神,而不可言说的;因而,其二是重视“道”“神”的亲证体悟;其三,追求“道”“神”目标的途径是整体身心的修养,而不仅仅是掌握某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