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MA N AGEMENT管理教育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与探索□邵明毅(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山东济宁272017)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从培养人、塑造人这一使命出发,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奠定人文基础,培养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与科技融合;营建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策略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层次,它兼具两者的性质。
其教育过程“包括普通教育、技术和与之有关的学科的学习,以及为获得与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通义》)。
鉴于此,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从培养人、塑造人这一使命出发,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种素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点,也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立足点。
1.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人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为未来社会工作中的有用之才,高职院校学生必备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要素,其中,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的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精神,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之所以认为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人文素质,基于这样几点认识:首先,人文素质对于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确立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古人在解释“德”这个概念时说:“德”就是“行道而有得于心也”,即是说用自己的生命生活,用自己的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这就是行道。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探讨

[ ] 钱丽丽, 1 李振 江 , 靳 静 . 生 物 学 检 验 教 学 中 模 拟 I 检 验 微 临床
6 6 5 .
[ ] 王彩虹 , 4 高基 民 , 志 华 , . 免 疫 学 与 免 疫 学 检 验 》 品 课 程 陶 等 《 精 的 建设 [ ] J .检验 医学 教 育 ,0 9 1 ( ) 2 2 . 2 0 ,6 4 :2— 3
素 质教 育有关 的书籍等 活动 。高校 可 以通过举 办 丰 富多彩 的人文 素 质教 育 系 列 实践 活 动 , 学 生 积 累 使 人 文知识 、 强人 文意识 、 增 提高 人 文素质 。高 校人 文
言素 质 的培 养 。使 学 生具 备 较 好 的语 言 表 达 能 力 ,
良好 的沟通 交 际能力 。 3 2 2 人 文 素质教 育 的实 施过 程 一 年级 学 生 以 .. “ 观” 育 、 成 教 育 、 想 教 育 、 理 教 育 、 纪 三 教 养 理 伦 法 教育 、 民族 文化 教育 为 主线 。着 重行 为 习惯 、 纪观 法 念 和礼仪 培养 ; 二年 级学 生 以公 民法 律意识 培养 , 着
近 年来 , 文 素质 教 育 在 本科 院校 取 得 了较 为 人 可喜 的成绩 。但 是在 高 职 院校 , 未 受 到 应有 的重 却
视, 成效 亦 不 明显 。高职院校 要切 实扭转 被动局 面 , 必 须走 出认识 的误 区, 加大力 度切实有效 地开展人文 素质教育工作 , 为培养德 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而努 力。
河 南 职 工 医学 院 学 报
・
7 06 ・
J u na fHe a Me i a le e frS a n o k r o r lo n n d c lCo lg o t f a d W r e s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物 质财 富 的迅 速 增长 。 科 学技 术 的极 大 重视 和对 对
人文 素 质教 育也 取得 了一 定 成绩 。 二 、 高职 院校 的人 文素 质教 育现 状 我 国高 等职 业技 术 教育 f 以下 简称 “ 高职 教育 ” 1 始 于上 世 纪 8 代 初 。关 于高 职教 育 的人 才培 养 0年 定 位 , 育 部 教 高 [0 0 2号 文 件 有 这 样 的描 述 : 教 20 ] “ 职 高 专 教 育 是我 国 高等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高
关 键 词 :高职 院校 ; 文素质教 育 ; 人 课程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1 . 6 G 7 23 0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7 8 ( 0 8 0 — 0 1 0 17 — 3 X 2 0 )4 0 0 — 4
人 文素 质教 育是 指 一种 生 活态 度 、 生观 及人 人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4 期 2 0 年 7月 08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 YU YANG OC 1 AL OF E V A1ONA E L T CHN C OUJGE I AL C E
却 深切 感受 到 人文 素质 教育 缺失 造成 的困扰 。 高等
收 稿 日期 :0 8 0 — 6 20 - 5 1
作者简介: 李向明( 9 6 )男, 1 6一 , 山东海 阳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汉语 言文学副教授。主要研 究方 向: 人文美学 、 人文教育。
维普资讯
分 科 。 多 综 合性 大 学 分成 了若 干专 科 学 校 。 文 许 人 素质教 育更 是雪 上加 霜 , 渐被 边缘 化 。 逐
改 革开 放 以来 , 随着 科学 技 术 的发 展进 步 和 伴
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科技、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职教育必须注重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化素质教育。
本文结合实际,从文化素质教育的含义、重要性、现状以及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浅析,以期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现状;实施途径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体验,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
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个人的日常行为。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其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尤其是要使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从而确定在人生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
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教育实践活动的磨练,使学生既拥有改变自然世界的知识,又具备“心灵自我唤醒”的能力,进而在个体生命中达成“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以促使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形成。
文化素质教育是优化教育目标的过程。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其他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不断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升华人格,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本 ” 是 要 做 到 “ 学 生 为本 ” 以 学 生 的发 展 为 根 就 以 、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从 以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的 角 度 出 发 , 极 动 员 、 励 各 院 系 及 行 政 部 门 教 师 开 设 面 向 积 鼓
做 好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并 不 是 一 朝 一 夕 、简 单 轻 松
的 事 情 , 是 一 项 长 期 的 、 巨 的 系 统 工 程 。这 一 工 它 艰
化 ” “ 络 与 生 活 ” “ 活 与 法 ” “ 国商 帮 文 化 及 创 、网 、生 、中 业 经 营 ” “ 国传 统 文 化 精 神 解 读 ” “ A篮 球 的魅 、中 、 NB
业 更好 地面 向世界 、 向未来 。 面
需 要 鼓 励 、 导 学 生 积 极 参 加 课 程 学 习 , 满 规 定 的 引 修 文 化 素 质 学 分 。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课 程 内容 涉 及 文 学 艺
术 、 史文化 、 治 经济 、 技 创新 、 学哲学 等方面 , 历 政 科 科
本 , 促 进学 生 的全 面 、 调 与可持 续发 展 。社会 人 才 培 养 不 断 提 出 了新 的要 - , J 求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除 了要 具 备 一 定 的 专 业 技 能 外 , 还 要 具 备 良好 的 心 理 素 质 和 文 化 素 养 。因 此 , 面 加 强 全 高 职 院 校 的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是 高 职 教 育 的 迫 切 要 求 和 发 展趋 势 , 有 理性认 识 并实 践这 一趋 势 , 能 正确 只 才 全 面 地 贯 彻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才 能 使 我 国 现 代 教 育 事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江秀华 (93 , , 1 一)女 福建龙岩人, 7 副教授, 硕士.
・
6 ・ 4
兰 州 石 化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修道 、 种草 、 花 , 这些外 在 的 、 栽 对 收效 快 的项 目比较
收 稿 日期 :0 0— 7— 2 21 0 0
重腌咸菜 , 因而导致文化育人 内容的单调空洞 , 缺少
文化 内涵 。一 些高 职学 院出 现 了不 管是什 么文化 活 动, 哪怕 是一 次简 单 的歌 咏 比赛 或书 法 比赛 , 也要 请 相关 的领 导来 宣布 “ 开幕 ” 或作 “ 重要 讲话 ” 讲话 以 ,
应该 特别关 注的 问题 。
当今 大学 生就业 形势 十分严 峻 。随着人力 资源 市场 化进程 的不 断 推 进 , 各企 事 业单 位 的 用 人机 制
不 断创 新 , 一些 高职 院校 为了获得好 的就 业率 , 在育
人方式 上过 于功 利 化 和 实用 化 , 乏 长远 眼 光 。长 缺
重视 , 但对 隐 性 的 、 在 的 精 神 文 化 建 设 积 极 性 不 潜
高 。事 实上 , 文化 育 人 是学 校 的一 项 长期 的 系统 工 程 , 一项 “ 是 随风潜 人夜 , 物细 无声 ” 润 的工 程 , 对 它
内涵建 设 的要 求很 高 , 一所 好 的学 校 的气 质 与 内涵 以及文化 底蕴 , 不仅 仅是从 “ 大楼 ” 上更 要从 “ 大师 ”
和途径 。
关键词 :高职 ; 文化 育人 ; 索 ; 探 实践 中图分类 号 :G 0— 5 4 05 文献标识 码 : A
高等 教育大众 化 以来 , 职教 育 以培 养 有一 技 高 之长 的高 素质技 能型人 才 的姿 态 出现 , 已悄 然 占领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随之带来一 系列社 会 问题 ,如信仰危 机 、 道德滑坡 、 空虚 精神 等。 因此开展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
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建设和谐学校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 加 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 内在需 要
高等 职业 教育是我 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是培养 德 、 、 、 面发展 的 ,面向生产 、 、 、 智 体 美全 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 的 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的专 门教育 ,要求学生具有较高 的职业素质
和较强 的专业技 能 。 高职人才所要求 的 专业技能 ” “ 应是在一定 科学理论 基础之上 ,超 越一般技能 ,具有一定综 合性特征 的技 能。 而能力和技 能的发挥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智 力因素 ,有时 还取决 于一些 非智力 因素 ,如情感 、 道德 、 意志 、 价值 观念等素 质修养 。 单一 的专业 技术与技能教 育会使学生在今后 的工作中 丧失创业 、 升职 的机会 。另外 ,从人 的全面可持续 发展的角度 看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是 不可缺失 的 。 因此 ,高职院校 只有高 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才能培养 出社会 满意的学生 ,也才能使
业能力 的培养 ,而 忽视 人文素质的熏 陶 ,使高职毕业生缺乏可
持续发展的后劲 。 关 于全 面提高高等职业 教育教学质量的 在“ 若干意见 , 教高 ’ 号 中也明确提出 “ 高等 职业 院校要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 为先 ,把立德树 人作 为根本任务 …… 要高
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 的诚信
人类群体文化 中的人们 ,在价值观 、 思维方式 、 知识结构 、 行为
准则 、 生活习惯等方面所形成的与一定文化相适应 的综合 的稳 定的水平和特征 。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涵 盖科学素养与 人文素质两个方面 ,最终 目 标是 提高学生 的文化 品位 、 美情 审 趣和科 学人文精神 ,提升学生理解专业 知识 ,掌握专业技能 ,帮 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和生活方式 ,使 其能够从容面对社 会和生活对学生提 出的各种考验 ,培养 、 引导学 生做一个 高素 质、 高情操 、 高情调的人 。 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第 一 ,理想信念 。 崇高理想是人们在实践 中形成的具有现 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一种追求 ,是人们 的政 治素质和世界观在 奋斗 目标上 的表现 。 树立崇高理想的最基本体现是职业理想的 确立 ,职业理想是使人不断拼搏 向上 的动力 。 第二 ,健全人格 。 健全人格是指具有坚强 的性格 、 的品 良好 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其 中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 的基础 ,一 个有着高 尚道德品质和修养的人 ,其行为对他 人 、 对社会有益 。 第三 ,文学修养 。 文学艺术能够修养陶冶情操 ,开阔视 野 , 提升人格 , 育 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能力 。 培 第 四 , 作意识 。能与人友好相处 ,合作共事 ,建立起 和谐 合 的人际关 系 ,有 利于增 强集体 的凝 聚力和战斗力 ,并激 发个人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的交互渗透研究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的交互渗透研究[摘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
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和人文教育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实践教学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人文教育近年来,社会人才需求不仅对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于这一点,高职教学中除了要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由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做法,而是应将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交互渗透。
一、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整个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一大优势,而这一优势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获得。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落后。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实际发展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为地方政府公办院校,在办学理念上,行政化倾向严重,过于侧重以官办学、以权治学,导致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脱离专家治学的基本原则,从上到下唯命是从,一切按照领导意图管理教学。
2.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现行的实践教学课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校内课程实践教学。
第二个阶段是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学年,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阶段忙于求职就业,往往忽视毕业实习,影响了实习质量。
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制度显然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做出公正而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多数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技能激励机制,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技能活动的积极性。
3.实习基地建设效率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仅停留在表面上。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为例

1 1 3
化妆舞会 、 新老生经验交流会 、 “ 新生杯 ” 篮球赛等 一
系列迎新活动 。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 , 使广大新生形 成 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 明确 大学学 习目标 ,
了解学习特 点. 增强法纪观念 。 2 . 以迎评创建为主线,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第
特点 , 开展有特色 、 有实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 培养既会 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已成为高职人文
七大精神 , 贯彻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 等文件精神 , 创新 工作 思路 , 完善工作机制 , 强化 队伍建设 , 重视校 园文化 , 使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推进、 富有成效 。
1 . 通过 多种形式 , 加强新 生入学教育 。 新 生入学 教
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 , 是新生入学后大学生涯的第
一
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1 j 。 笔者 曾担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
学院应用外语 系专职辅导员 , 坚持 以学生为本 , 立足
课。 起着成才发展 的“ 导航 ” 作用 , 是 一项 十分重要 的
生考试考风、 寒假春运、 欠缴学杂费、 贷款等进行诚信
教育 。 第二 , 紧扣时代脉搏 , 做好形势教育工作 , 增 强 学生使命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当前 的热点 问题和
大学生普遍关心 的社会现象 . 通过学生班会 、 团会 等
” 等丰富多彩 、 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 , 抓班风促学风 。
中 国 ・包 头
职 大 学 报
2 0 1 4年 第 1期
高职 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 索与实践
— —
以广 州铁 路 职 业技 术 学院 应 用外语 系为例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内涵。
南通职业大学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教材编写为抓手,以开设必修课程——“高职人文”为刚性机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切实推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与实践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不能缺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高职教育在强调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教育的目标定位、具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选择等,还未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着眼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从微观角度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这对于切实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南通职业大学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教材编写为抓手,以开设必修课程——“高职人文”为刚性机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所谓“技术应用”,即强调具备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
而所谓“高素质”,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即“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林海龙(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摘 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构建“三渗透,四融合,五对接”建设机制,坚持把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融于学校文化建设,对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交流五大职能定位,渗透于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和学校行为三个方面,形成了以“以人为本、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协同优质”为核心文化理念的社会主义职业文化体系,探索出具有清职特色的文化育人模式。
清职院为师生创造了学习感悟社会主义职业文化的浓郁氛围和丰富平台,铸牢中国文化自信,引导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和青年学生文化自觉成效显著。
关键词:文化育人;职业文明;文化体系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73X(2020)01-0044-05一、引言如何让职业院校师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职业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自觉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如何让广大师生正确理解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思想和精神要义,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过程中深刻理解;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民族和历史文化,让师生们结合时代要求加以传承和创新;如何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这些问题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阐释和文化育人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
二、文化育人的重要性翻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卷,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民族的强盛还是人类的进步,都以不同的文化为依托,可以说文化的力量无处不在。
如何选择文化的形态并发挥文化的功效,对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清职院”)坚持“人本、创新、协同、优质”的办学理念和“立德树人,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收稿日期:2019-12-16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课题;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A21)作者简介:林海龙(1963—),男,广东普宁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

某高职院校针对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制定了一套文化 素质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培养方案
该校通过开展文化素质讲座、组织文化体验活动、推行文化导师 制度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校园文 化氛围也更加浓厚,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成为欧洲大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
现代转型
中国的人文教育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文教育逐渐适应 时代需求,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创新能力培养 。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文教育,近年来随着 素质教育的推进,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 地位也逐渐得到提升。
02 人文教育的核心 内容
对策建议
1 2
合理设置人文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应提高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并设置 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领域的需求。
创新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学校应通过举办人文讲座、读书活动等方式,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高自身的人文素 质。
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人文教育,学生能够 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和人 类历史,从而增强社会责 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创新精神
人文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 考、创新思维,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 学习的意识。
人文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
近代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文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和文学教育,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欧洲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
实施过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冥想 . 展现 出诗化 时 空 的哲 理 美 . 让 学 生 自觉 地 感
具 有人 文性 的根本属 性 . 而 且 具 有 独 特 的 综 合 性 学 科 的 优 势 和 润 物 细 无 声 的 渗 透 作 用 如 何 在 高 职 院 校《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中渗透 人 文 素质 教 育 , 是《 大 学
室主任 . 研 究方 向为语 言学 、 职 业教 育。
中图分类 号 : G7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51 8 ( 2 0 1 3 ) 3 2 — 0 0 6 6 — 0 3
高 等 职业 院 校作 为 我 国高 等 教育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承 担 着 为 国家 建 设 培 养 高 端 技 能 型 人 才 的任
读 、 欣 赏 的基 本 功 训 练 。 辅之 以扩 充材料 . 激 发 进 一
提 高 的 基 础 上 。个 人 对 生 活 的 满 意 度 和 幸 福 感 . 应 当成 为 判 断 社 会 综 合 发 展 进 步 的 一 个 指 标 : 我 希望 我 们 的 教 育 让 所 有 的 人 都 有 幸 福 的 体 验 ” [ 4 1 通 过优
坚 实 地 扎 根 在 生 活 的 土 壤 里 以 及 每 个 人 生 活 质 量
、
在教 学 内容上 采 取 “ 专题 式 ” 教 学 。 引 导 学
生 ̄ t, - O r健 康 的 价 值 取 向
根 据 高 职 大 学 生 的 特 点 .在 教 学 内 容 的 选 取 上 . 以专 题 为单 元 . 以 带 有 现 实 性 和 启 发 性 问 题 导 入 , 再 附 以相 关 文 选 。 把 文选放 到 中心地位 . 体 现 阅
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的教育。 文从构建高职院校人 文素质教育课程体 系, 本 创新教 育方法 , 强人文素质教 师队伍建设 , 加 建立适合 高职 人文素质教 育特 点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探 索建构具有高职特 色的人 文素质教 育新模式 ,培养既具有 突出的职业技
能和较宽的 国际视野 , 又具有健全 的人格、 高尚的品德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 的职业人。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文素质教育 ; 人 教育模式 ; 建构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
文章 编 号 :64 92 ( 0 20 — 16 0 17 — 3 4 2 1 )9 0 6 — 3
人文素质教育在 高职学生职业 素质 、职业能力与 职业道德养成方 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但 当前很多高职 院校对人文素 质教育 普遍存在认识 上的偏颇 ,表现在 既没有 给予 其应有的重视和 支持 ,也没有准确 的定位 和认识 , 导致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比较薄弱 , 学生人 文素 养普遍 较低 , 既影响 了学生对专业 技能 的学 习 , 也不利 于促进 学生个体 的全 面发展 和健康成长 。因此 , 转变观 念 ,理清高职 院校人 文素质教育 的价值 功能 、精神 内 涵 ,探索建立适合高职 院校 的人文素质教 育模式就成
位
培养 生产 、管理 、服务第一线 的高级应用型人 才为 目 标 ,而且要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 ,具有较 高职业素 养, 良好 职业道 德 , 富有创新 精神 和实践 能力 的人 才 。 早在 12 99年 ,英 国哲 学家 、教育家怀特海 就 曾指 出: “ 没有人文教育 的技术 教育是不完备 的 , 而没有技术教 育就没有人文教育 ……教 育应该培养学生成 为博学多 才和术精艺巧的人。” 这里 明确指出了人 文教育 和技术 ( 职业 ) 育是不 能也无 法完全分野 的。人 的全 面发展 教 要求科学 知识 与艺术素养 的有机 统一 ,这就要求现代 高 职教 育必 须将 科学 教 育 与人 文教 育完 美 地结 合起 来, 在职业 教育 中渗透人文素质教 育 , 这是高职教育 可 持续 、 健康发展 的关键 。 2加强 高职人 文素质教育 , . 本质上就是提高 学生的 就业 能力 。以就业为导 向是高 职教育一直坚持 的办学 理 念 ,也 是 目前 高职教育 的形 势所需和社会对 高职教 育 的要求 所在 。但是 , 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 的高 速发展 , 社会要求 职业院校培养 的学生 不仅要有专业技 能和应 用 能力 ,更要具 备较强 的创新 能力和对职业变 更的适 应 能力。人文素质教育不仅 能帮助大学生提 高文化艺 术素养 , 培养学生 良好 的个人 气质 , 潜移 默化地 陶冶道 德情操 , 健全完 善人格 , 升学生 的职业 道德观念 , 提 而 且 还能激发他们 的创新 意识和潜能 ,提 高学 生的职业 竞 争力 。因此 , 在促进就业 、 服务就业方 面 , 高职人文素 质教育不仅 “ 有用 ” 而且 十分必要 。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探索

渠道, 多形式的知 识传授和环境熏陶, 促进受 教育者 通过自身的 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 定的内在 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二,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指出 : "仅仅" 用专业知识教育 人是不 够的.通过专业 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 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 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 生对价值 有所理解并 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 须获得对 美和道 德上的善有 鲜明的辨别 力.[2] 高职教育 偏重 于专业技术 教育,往往只注重高职生的专 业技术能 力的培养, 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同步提高. 而社会企业 的发 展要求 高职生不 仅要具 备做人 的基本 素质 , 更 应当具备做事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因此, 作为新时期 的高职生, 要在日 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 出, 必 须具备良好 的从业心理素质,职业道德 素质和职业 创新能力. 1, 高职生要养成良 好的从业身心素质离不 开人 文素质教育. 高职毕业生往 往从事的是企业第一线岗位 的生 产, 管理, 服务工作. 从某种程度上讲, 他们不同于普 通高校毕业生, 要承受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人文素 质教育通过 课内外多渠道的教育和引导 ,它 往往能
00 年 月 � � � � � 滁 州职 业 技 术 学院 学 报 . 00 第八卷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探索
陈成文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 � � 000)
摘
要 � 高等职业院校由于生源质量相对较低 � 大多数院校建立时间相对较短 �教学过程中 往往偏重
随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人 才竞争日 益加剧 , 社会对高职生素质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 除具 备 足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具备 良好的心理素质 和 较高的人文 素质.2008 年金融风 暴波及 全球, 大 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要推动高职生顺利就业, 高 职 院校就要在培养学生的应用 技术能力同时,大力 加 强高职生人 文素质教育 . "人 文修养底蕴 与传授 科技知识同等重要, 两手都要过硬. 人文修养不单影 响就业, 还关系学生一辈子的发展. " 因此, 高职院 校 要注重 对大学生 人文素 质的培 养和人 格的 完善, 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培养出来的 人才能够适应社 会和企业的迫切需求. 一, 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包括人 文和社 会科 学方面 的知识 , 分 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健全的心智 , 对传统伦理道德的 批 判继承,对目标和理想的追求 及正确的文化观念 等.简 言之,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 识, 能力, 观念, 意志 等 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 个人内在的品质,表现为 一个人的人格, 气质和修养等. 人文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 全面, 和谐, 可 持续发展, 体现着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 高职院校 的人文 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 文化成果通过多
高职院校人文类选修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和 汉文综合版 )
J 1 00第 2 卷 第二期 u. 1 2 9
总第 6 4期
高职院校人文类选修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郑晓玲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艺部 浙江台州 38 0 ) 10 0
2要认清学生资源的差异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选修课教 . 师的心理反应产生在教学态度上会不同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和教学质量。选修课教师教学心态的产生不但表现在选修课与必修 L 键词 J 夫 选修课: 教学;实践; 探索 选修课是高职高专院校根据专业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而设计的 课的差异上,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一是不同专 可供学生 自己选择修习的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课程结构的重要组 业学生对选修课需求的差异,他们带着不同的专业 目的来取舍自己 成部分。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修课的地位和 所需的知识。二是有着不同基础知识的学生对选修课理解掌握上的 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选修课的课程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选修课 差异,表现在家庭文化背景、性别性格上,兴趣爱好 自然也就各不 教学状况令人担忧,选修课教学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 相同。三是学习目的动机不同,有求知若渴的。也有混学分的。因 担任高职高 专院校两个选修课 的教学工作 .在长 期的教学实践中 , 此,选修课教师只有认清、承认和接受这种差异性,做好充分的心 对选修课 的教学 规律进 行 了积极 的探索 。 理准 备。轻装上阵 ,以积极 的态度 ,有的放矢地进行 教学设计 ,因 认清状况,是选修课教学的前提 地制宜地进行差异性教学,就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失望与无 “ 知己知彼” ,方能 “ 百战不殆” 。选修课教师就像战场上的指 奈则对选修课教学与事无补。 挥者,要想在教学上 “ 闲庭信步” 前提就是要了解高职高专教育的 , 3要认清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适合的选修课。高职高专院校 . 特点,了解掌握教学对象的需求状况和基本情况。选修课教师过去 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特长,并具备高校教师资格。在同一个专 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不会一成不变,更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要结 业领域里,有的侧重于理论知识,有着丰富的专业理论和扎实的基 合实际,并与时俱进,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功;有的侧重与实践技能,有着熟练的动手能力和精湛的技术技 1要认清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特点,确定课程教学的重点。选 巧水平 。每位教师都应对 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作 一个 综合的评估 ,给 . 修课 教学是 由高职 高专 教育的特 点和 目的决定的。高职高专教育 的 自己一个客观 的定位和评价 ,选 择合适 自己的课 程。俗话说 ,尺有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 知识和专业技 能,培养 “ 技艺双馨 、和谐发 所长,寸有所短。每位教师在发挥自己的优势的同时,要不断学习 展”的人,在重视培养学生高等技术应用能力和基础上,注重对学 与改进,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逐步使自己成为一个理论知识丰富、 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第二智慧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提高学生综合 技能水平高、学生喜爱的 “ 师傅” 。同时,要结合教师互评、学生评 素质,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具备高技能的基础上,具有高尚的情 教活动,汲取经验和教训,听取意见和建议,改进方式方法,在不 操、健全的品性和 良 好的创造、敬业、团队合作精神和可持续发展 断调整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的能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 二、 充分备课,是选修课教学的基础 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在 高职高专院校选修课在确定课题 ( 教学内容) ,选定教材以后, 选修课课程建设上突出 “ 高教性、职教性、 地方性” 。这就要求高职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选修课的 高专院校的教师深入下去,了解社会的真正需要,开设具有实用价 基础 。 值和实际意义的选修课。比如选修课 《 实用音乐欣赏》 ,在实用性和 1要有蜊确的目的任务。备课不是随心所欲的一种行为,而是 . 实际性的结合上取得成效,深受学生喜爱。 有目的的活动 编写教案是备课的主要形式,需要备什么,不 课、 从备 组织教学、 科学
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结合人 才培养 的职业素质要求 , 围绕人 文知识 面、 文能力及人 文精神 这三个要素 ; 人 最后 , 开展 丰 富多彩 的校
园 文化 和 社 会 实践 活动 类 课 程 , 展 人 文素 质 教 育的 空 间 , 拓 以及 强化 双 师素 质 的教 师 队伍 建 设 。 关 键 词 :高职 院校 ; 文 素 质 ; 育体 系 ; 建 人 教 构
中图分类号 : 1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 0 8 56 2 1 )4— 0 8— 4 10 —63 (0 1 0 0 3 0
高职 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 系的构建是一个 涉及 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 、 学科 与课程体 系的改 革 , 是
一
和交流能 力 , 正确处理 个人 与岗位 、 能 个人 与社 会 、 个人 与他人 的关 系 , 具有 较强 的对 职业变 更 的适 应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 1 7— 8
表” 重要思想概论及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 基础 为基 础的两课及 “ 形势与 政策 ” “ 、 大学 生就业 与创 业” 、 “ 军事理论 与军 事技 能” “ 会调查 与实 践” 及 社 等课 程; 选修课程 , 文、 、 、 在 史 哲 法学 、 艺术五大人文类社
作者简介 :褚
结 (93 16 ~),女 ,扬 州职业大学教务处教授 。
基 金项 目:江苏省 高职教育研 究会 立项 重点课题 ( 07— 2~ ) 20 3 2 。
・
38 ・
会科学知识 的范畴内。根据一 些高职院校 的实践 经 验, 对人文 素 质选 修 课程 又 进行 归 纳 划分 , 置 了 设
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扬州市高职院校为例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文精神 ; 文教 育 ; 人 人 改进措施
中 图分 类 号 :G 1 . 78 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7 — 3 X (0 2 2 O — 4 6 1 9 1 2 1)0 一 1 3 0 1
21 0 1年 1月 至 5 月 , 们 以 问 卷 调 查 、 谈 等 我 访 形 式 以 对 扬 州 地 区 有 代 表 性 的 五 所 高 职 院校 就 学 生
、
人文 素质教 育在 高职教 育应 有Fra bibliotek 当的地 位
马 克 思 主 义 的创 始 人 在 思 考 人 类 社 会 最 高 阶 段
的 特 征 时 指 出 ,未 来 的 社 会 是 人 人 可 以 得 到 全 面 和
谐 发 展 的 社 会 , 不 再 是 机 器 与 物 的 奴 隶 。 国根 本 而 我 的 教 育 方 针 是 培 育 德 、 、 、 、 全 面 发 展 的 有 理 智 体 美 劳 想 、 道 德 、 文 化 、 纪 律 的 人 才 。 , 国 高 职 院 校 有 有 有 x ̄ - t
育 的应 该 是 德 才 兼 备 的 人 才 , 既 有 高 尚 情 操 、 康 是 健 的 心 智 , 能 在 企 业 行 业 中 担 当重 任 的 人 才 。 职 教 又 高
文精神积 淀不厚 。办学规模 的扩大、 招生就业 市场的激烈竞争、 办学 目标的急功近利 , 约 制 了院校人 文教 育方面的投入 。纠正 办学观 念上的偏 颇 , 着眼长远 , 员院校 的全体教职 员 动
工, 重视人 文教 育, 提升人 文品位 , 有利于 学生的健 康成长 , 有利 于学校的 长远 发展 , 有利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56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肖艳群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强调实践技能而忽略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状况及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调查与研究近年来,关于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相继出台,从而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但人文素质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软肋”,人文素养现状堪忧。
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本化的进程加快,加快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已成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人文”,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即“人文科学”;“素养”即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以人为对象和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其实,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大学生而言的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操、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等方面。
人文素养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旨在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质。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专业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耐挫折、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启迪大学生的思维,冲破狭隘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其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人文教育以其独特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和发展。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必须按照人文教育自身的要求,遵循高职院校办学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结合实际,通过重视课堂教学、依托校园文化、关注身心健康、加强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已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好、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学历教育。
作为担负着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性特征明显,一般学制2~3年。
其本质属性有二:一是“高”,一是“职”。
“高”指的是高职院校具有普通高校的基本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职”指的是其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技术性、专业性、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
但部分高职院校却只强调“职”,放松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教育。
重技术轻人文,重实践轻修养,缺乏人文知识。
这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而且也削弱了学校育人的根本功能。
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日益成为高职教育探索的焦点。
二、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自身的办学规律和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地开展和推进人文教育,最终达到内涵建设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现结合我校的实践,探讨人文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1重视课堂教学,发挥主阵地作用
(1)人文课程是基础。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
我校的人文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任选课。
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学、哲学基础、军事理论等课程,这些课程以普及为目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公共任选课。
我校是航海类院校,根据师资队伍等情况,开设各种特色的人文课程。
包括文化艺术、特色体育、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类,如:名篇名作欣赏、中国画入门、国家地理鉴赏、企业文化概论、欧美芭蕾艺术欣赏、创新思维、词汇与文化、人文地理、交际礼仪、海上搜寻与救护、气象基础知识、航海史、外国文学浅谈、太极拳、NBA赏析、职场心理学、古今数学思想、劳动合同法、航海安全文化等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人文课程知识,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提高个人修养与审美情趣,具备今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基础。
(2)专业课程是深化。
在课程教学中,不仅人文课程的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着人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更要进行人文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成为课程主体,占据了整个三年教育的大部分课时。
以我校的航海技术专业为例,两年半在校学习,教学中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践课时一般占到总课时80%以上,最后半年是上船航行实习。
由于就业需要学生也始终对专业课程给予高度重视。
只有依托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挖掘人文资源,培育人文精神,实现人文教育功能,才是持续有效的教育途径。
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专业思想、科学方法、创造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也是其他途径所不可替代的。
专业课程中处处渗透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比如我校航海技术专业的航海学课程,教师结合我国的航海发展史,谈到了郑和下西洋,鼓励学生果敢坚强,敢为天下先,很好地挖掘提炼了人文教育内容。
我校专业教师80%以上是双师型教师,他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自己的航海经历,“情”、“景”结合,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也“传道”,教师的精神境界、品质、情操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依托校园文化,渲染主渠道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隐性课程,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氛围。
理想的校园文化应包含良好的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
方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共同的价值趋向。
潘懋元先生说过:“一般说,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及于终身。
”
我校是航海类院校,从校园的整体规划到每幢建筑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海洋特色:校门设计成扬起的船帆:办公楼的顶部是一个大大的舵盘;带有桅杆的航海楼是我校标志性建筑;水塔则成了我校另一个标志性建筑“灯塔”;一条人工河纵贯校园,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学生操艇实训提供了场所。
所有建筑的主题色是海蓝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充满了结构之美。
现代建筑设计融入典雅的格调,给学生以活泼、清新、积极的感受,陶冶学生性情,愉悦学生心理。
我校的校训”海涵地负,德诚志远”,更加彰显了航海人性格的豪迈和厚重。
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元素,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塑造人格。
我校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各类活动,使广大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了人文教育内容。
我校定期举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并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
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宣传教育图片展、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船模设计大赛、星级宿舍创建、大学生求职面试模拟大赛、师生书画展、“变废为宝”创意大赛、传统经典歌曲校园红歌会等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能、提高能力、磨炼意志提供了平台。
3关注身心健康,突出体育特色
因专业要求,我校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开足体育课时,并根据学生爱好开设特色体育选修课。
学校除了每年举办一届全校运动会,还举办各具特色的趣味运动会、游泳比赛等体育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俱乐部,如篮球、足球、铁人三项、跆拳道、围棋和太极拳等。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认真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校学生达标率为99%以上。
航海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因为将来要长期在海上工作,他们更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我校成立了校、系两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构建校、系、学生三级心理咨询网。
通过开设咨询热线、举办讲座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4加强实践教学,导入行业文化
实践教学是高职人文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艰
苦奋斗的作风和优秀的团队精神。
一线工作人员的诚实、刚毅、正直、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传统美德变成了真实的道德榜样,学生从思想深处接受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
我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依据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各个专业都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
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与我校签订了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协议。
学校每年安排学生到对口的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训,选送青年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生产实践锻炼,并应邀选派优秀教师到实训基地所在单位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
同时,定期邀请专家、技术人员来校讲课。
实训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同时,我校拥有非常丰厚的校友资源,共有23个校友会分布在全国各地,每学期都会邀请一些行业能手和专家到我校讲学,深受学生欢迎。
高职院校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行业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
导入行业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渗透融合显得很有必要。
从校园建筑到校风校训,从校服设计到半军事化管理,我校都在进行行业文化的导入和渗透。
行业文化的导入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感悟自己将要从事行业的文化特点,增强文化认同感,接受行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
另外,通过包含一定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耳濡目染地感受职业氛围,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行业的素质要求,初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