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015张毅非线性吸收系数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是与光强成正比的。因此,如果仅 考虑到三阶非线性吸收,则介质的吸收系数可表示为
0 2I
2
IBaidu Nhomakorabea
2 0c 2n2
(3)// e
23
(I) 0
1 I / Ic
1
0 1
I Ic
0 1
I Ic
0
0
Ic
I

0 2I
2
0
Ic
2 0c2n02
(3)// e
24
饱和吸收特性曲线是 由各高阶非线性极化效应的贡献共同形成的
i
2 0cn
P (3) s
(
z
)

三阶非线性效应的极化强度为
P (3) s
(
z)
3
0
(3)
(;,,)E2Es
(z)
Ps(3) (z)
i
6 cn0
(3) // I
Es (z)
21
d
Es (z) dz
i
2 0cn
Ps(3) (z)
Ps(3) (z)
i
6 cn0
(3) // I
Es (z)
12

13

14
n2 t
0
I
(n1
n2
)
n2
21
n2
23
☆ n3 n2 n3
t 23 31
15
n2 t
0
I
(n1
n2
)
n2
21
n2
23
n3 n2 n3
t 23 31
N n1 n2 n3
n1
1
N I/
Ic
n2 0
n3
1
N Ic
/
I

16
n1
1
N I/
Ic
(I) 0
1 I / Ic
为了探讨饱和吸收系数与三阶非线性吸收之间的关系,
我们设想一个测量非线性吸收的实验
19
为区分这两束光, 用一个偏振分光镜使两者入射时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 并用另一个偏振分光镜将它们的输出光分开。 在这个实验中,设想信号光的增益就是泵浦光的被吸收

20
d
Es (z) dz
32
n2 t
0In1
n2
S0
n2
ST
n1 n2 n3 N
n3 n2 n3
t ST T0
饱和吸收在20世纪60~70年代被用于 激光脉冲的压缩和吸收型光双稳器件

25
7.1.2 反饱和吸收

1.反饱和吸收的能级模型
反饱和吸收是随光强的增加吸收系数增大 或透射率减小的效应。
反饱和吸收主要由 激发态能级间的跃迁 所伴随的非线性吸收引起。 在非共振条件下, 基态吸收较弱, 才能显示出
激发态的非线性吸收。
被广泛应用于激光脉冲的压缩(调Q和锁模)。 自7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的大多数光学双稳器件 都基于由饱和吸收引起的非线性色散效应。
18
3.饱和吸收与三阶非线性极化的关系

吸收系数与光强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
这是因为,我们在分析能级跃迁过程产生非线性吸收时,
已经包含了各阶非线性极化的贡献。
如果只考虑三阶非线性极化的贡献, 吸收系数与光强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第7章 非线性光吸收与光折射

光吸收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
光辐射、光散射和光致折射率变化等过程 都与光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在强激光的作用下,介质的吸收系数会随光强变化, 这是非线性光吸收的现象。
根据K-K关系,非线性光吸收必然伴随着非线性光折射。
将讨论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各种非线性光吸收效应, 以及相关的非线性折射效应。
得信号光光电场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d
Es (z) dz
0c2n2
I (3)// e
Es (z)
d
Es (z) dz
2
Es (z)

解得信号光光电场
Es (z)
Es
(0)
exp
2
z
从而信号光光强为
Is (z) Es (z)Es*(z)
Is (0) exp z
22
Is (z) Es (z)Es*(z) Is (0)exp z
许多具有中心对称的有机大分子 的能级结构可以用一个包括单重 态和三重态的五能级模型来描述
26

27

28

29

30
2.动态反饱和吸收

n2 t
0In1
n2
S0
n2
ST
n3 n2 n3
t ST T0
n1 n2 n3 N
I (z,t) (I )I (z,t)
t
(I ) n1 0 n2S n3 T
7.2 饱和折射与反饱和折射 7.2.1 饱和折射与反饱和折射 7.2.2 非线性折射系数的物理意义
7.3 双光子吸收
2
7.1 饱和吸收与反饱和吸收

7.1.1 饱和吸收
1.饱和吸收宏观规律
当激光入射介质时, 介质的吸收系数随介质内光强的增加而减小, 直至达到饱和值,这种效应称为饱和吸收。
(I) 0
除了讨论由基态至第一激发态跃迁引起的饱和吸收和饱和折 射现象之外,还要介绍由第一激发态至更高激发态跃迁引起 的反饱和吸收与反饱和折射现象, 这属于激发态非线性光学的内容。 还将讨论从基态到虚能级跃迁形成的双光子吸收现象。
1

7.1 饱和吸收与反饱和吸收 7.1.1 饱和吸收 7.1.2 反饱和吸收
31
(I ) n1 0 n2S n3 T

m
m
i ni i i 1,2,3,, m
i 1
i 1
这是一个包含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动力学方程组。
求解此方程组时,必须考虑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I (0, t) I0 f (t)
则光强为 I (z,t) I0 (z) exp[ c(t / L )2 ]
n2 0
n3
N 1 Ic
/
I
(I) 0
1 I / Ic
三重态模型与二能级模型的饱和吸收服从相同的规律
即在强光作用下,全部粒子从基态能级经单重态激发态能级
转移到三重态的激发态能级,不能再吸收光子。 这是三能级饱和吸收达到饱和的实质。

17

饱和吸收现象主要发生在线性吸收谱的峰值处(共振吸收), 因为该处的吸收系数有很强的光强依赖性(非线性强)。 20世纪70年代饱和吸收
n2
)
n2
21

N n2 n1
n
n1
n2
N 1 I /
Ic
8
n
n1
n2
N 1 I /
Ic

9
半导体的导带和价带构成的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二能级系统。 ☆
10

说明还存在着其他吸收效应, 这主要来源于激发态的非线性吸收
11
(2)三能级系统模型

在染料分子中存在着单重态和三重态两个能级系统的激发态 能级,染料分子的饱和吸收特性可采用三能级模型解释
1 I / Ic
3
(I) 0

1 I / Ic
4
2.饱和吸收的能级模型

饱和吸收是因组成介质的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 从基态能级至第一激发态能级跃迁时
所发生的一种非线性光吸收现象。
(1)二能级系统模型
5

6

n2 t
0
I
(n1
n2
)
n2
21
N n2 n1
7
n2 t
0
I
(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