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地图的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七上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七上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课时)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

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

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

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

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

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

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学会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能够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2.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3.能够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进行距离的计算。

4.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教学重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实验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谜语:①“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

”②“有城没有街和房,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

”③“一张画儿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容纳几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

”④有“山不风石和崖,有地不见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

”——地图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地图?怎样阅读地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阅读这一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回答什么是地图?出示一组图片,提问这是地图吗?最后归纳地图的概念: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地图来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地图的基本阅读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比例尺的理解、图例和注记的识别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和操练,帮助学生提高地图的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学会正确阅读和使用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提高地图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地理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2.难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地图的阅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地图的阅读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图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地图的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地图阅读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地图案例:收集一些典型地图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地图阅读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等,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要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地图案例,试着找出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并解释它们在地图上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语言”),熟悉常用的图例。

2.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3.初步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4.能够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地图,养成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学习重点: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学习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认。

新知探究:1.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

、和是地图的语言。

2.比例尺是表示比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

比例尺包括、和三种表示方式。

3.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和的说明。

4.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①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判读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 ;②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确定方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③除此之外,通常是面向地图“ 、”。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和的方向。

5.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例如,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要借助图。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图。

6. 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自然地图包括、、、等。

社会经济地图包括、、、等。

综合提升:观察课本P22页图1.31和图1.32思考: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一幅是北京市地图,一幅是中国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哪幅?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哪幅?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哪幅?分子相同,分母大或小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比例尺较大比例尺较小2.识记课本 P17 页图 1.23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并在下边写出来。

3.识记课本 P18页图 1.25 一些常用图例,并在下边写出四个常用图例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二一、课标(一)课程内容标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二)课标具体目标运用地图,学会阅读地图,在地图上获取正确的地理信息。

通过普通地图、经纬网地图等辨别方向,会判读经纬度且利用比例尺量算地图上的距离。

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

地图对于学生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一目标 1.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网或指向标确定方向;2.正确识别常见图例;3.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直接换算成实际距离。

阅读课本P16 图1.22 台湾岛地图,你能从图上得到哪些信息?1.地图的“语言”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是指________距离与________距离的比,图上距离常用单位是_________,实际距离常用的的单位是________。

3.阅读地图,还要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___来辨别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_方。

4.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___确定方向,一般纬线指示______方向,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

阅读地图,还要认识图例,常见的图例有:圆圈表示_________,黑白相间的线段表示_________,蓝色线条表示________,黄色线条表示__________等。

6.学会在地图上量算________、辨认_______、识别________,我们就能够阅读地图了。

①你是如何确定图中的方向的?②山东省地图和校园平面图哪一个表示的范围更大?哪一个表达的内容更详细?③和你的同桌比一比你们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一样吗?哪里不同?为什么?1.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B、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C、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四面都是北方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2. 甲乙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40°W向北前进,则可能 ( )A 他们在北极相遇B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C 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D 他们可能在南极再相会?3.如果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A.东B.南C.西D.北4.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5.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6.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个是( )A.1:25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C.1:2500D.1:25000007.右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图例和注记等,以及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地理信息的查找、分析和应用。

本章内容为学生在后续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地图阅读方面的能力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兴趣和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坐标系、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查找、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探索地理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2.比例尺、坐标系的概念及其换算3.图例和注记的识别与运用4.地图的阅读方法与应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地图。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4.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种类、比例尺、坐标系等知识的课件。

2.地图样本: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等。

3.练习题:设计有关地图阅读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相关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图阅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多样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主要介绍了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分类、地图的阅读方法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是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的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分类和地图的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构成要素:比例尺、图例、坐标系等。

2.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3.地图的阅读方法:图例阅读、坐标阅读、比例尺阅读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地图案例,使学生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和分类。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实例的课件,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2.地图样本: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样本,供学生实际操作和阅读。

3.教学器材:尺子、圆规等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地图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构成要素,如比例尺、图例、坐标系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说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图样本,了解地图的分类和阅读方法。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语言;(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地 图上辨认方向。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距离说明如何在地图上辨认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用图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教学方法:图示法 引导式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画图法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读图识图能力,本节学习地图的语言,教学时利用多媒体,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些练习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题意识,课堂设置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参与性,开放性的教学模。

教学准备:台湾岛地图,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激趣导入:古诗《题西林壁》改编导入地图,并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新课:展示:台湾卫星影象图和台湾省地形图,学生观察并讨论地图的特点,教师点评,得出地图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讲授:一、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及对符号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等。

学生活动:指出台湾省地形图上哪些是图例,哪些是注记;并指导学生记忆常见图例情境转承:展示地图,思考:汽车到农业试验区应该往哪个方向开?讲授:二、方向图示: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说明方向的表示方法展示:情境1: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如何定位归纳:一般定向法,画“+”情境2: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定位归纳:指向标定位法:指向标指向正北,平移指向标判断南北,画垂线判断东西情境3: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归纳:经纬网定位法: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说明:同一条经线上是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上是正东正西方向巩固练习小结: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情境转承:展示地图,思考:汽车到农业试验区路程有多远?讲授:三、比例尺1、概念及计算2、形式3、比较大小:①比例尺的大小即分数的大小学生活动:巩固练习②合作探究:读图幅大小相同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观察:比例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结论:大比例尺,小范围,内容详;小比例尺,大范围,内容略课堂小结:地图的三要素:图例和注记——地图的语言方向——地面方向的反映比例尺——地图的缩小程度课后作业: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上海至贵阳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A. 1:300B. 1:300000C. 1:3 000000D. 1:300000002. (2016年咸阳市中考地理)绘制图幅相同的地图,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A.世界政区图B.中国地形图C.陕西省地图D.咸阳市地图3.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别:(1)图中D在C的 方向(2)图中A在D的 方向(3)图中B在A的 方向板书:地图的阅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常识,但对地图的认识和阅读能力有限。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简单的地图,但对地图的深入学习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种类及其特点2.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3.图例和注记的识别与运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运用地图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准备地图、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教具。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地图实例和教学内容。

3.学具:为学生准备地图和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地图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地图,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方向、坐标系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地图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地图阅读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地图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深;2. 地图阅读技巧欠佳;3. 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如地图种类、比例尺、方向、坐标系等;2.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基本概念;2. 地图阅读技巧;3. 地图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图的基本概念、比例尺、方向等知识;2. 演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地图的种类;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地图阅读练习,提高阅读技巧;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图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类地图样本,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2.准备PPT,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等;3. 准备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如地图种类、比例尺、方向、坐标系等,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组成部分及其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发地图练习题,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指定地点、方向、距离等信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学生在学习了经纬网、方向确定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地图的种类、阅读方法、地图语言等内容的章节。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念,提高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地图实例,使学生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各种地图。

但学生对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还较欠缺,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图的种类,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学会使用地图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种类、阅读方法,地图语言的使用。

2.教学难点:地图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地图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地图册、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地图册、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如经纬网、方向确定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

然后通过地图实例,讲解地图的阅读方法,如比例尺、图例、坐标轴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根据地图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解决问题。

学生在地图册上寻找相关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一章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以及地图的阅读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地图,理解地图信息,为今后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于地图的阅读技巧和地理知识尚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地理思维,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的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比例尺的换算和地图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地图。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图案例,让学生理解地图的阅读方法。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图样本,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省份地图等。

2.准备与地图相关的案例资料,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地点查找等。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地图是如何阅读的吗?”激发学生对地图阅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关于地图阅读的案例,如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让学生尝试阅读地图,获取相关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基本要素,并讲解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地图的阅读》的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的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的教学设计《地图的阅读》的教学设计篇一:《地图的阅读》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其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

地图对于学生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实际价值。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用途、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以及注记。

三、学生分析:初一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他们学习的驱动力是以兴趣为主,学生在小学时对地图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地图的正确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为教学出发点。

四、教学目标①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②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③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④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过程与方法①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五、教学重难点: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板图法,示意图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列表法,讨论法等。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反思:本节课由于是利用多媒体上课,让学生更加形象的接受知识,整体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首先,让同学找宁强和判断自己家的方位,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进而老师步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看图能力和发言能力,也能够凸显出地图在学习地理的重要地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使用地图,理解地图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构成、地图的投影、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地图的应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地图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使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地图的认知和使用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构成。

2.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3.让学生理解地图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地图的投影方法。

3.地图的阅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图的基本要素和投影方法。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图样本,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省市区地图等。

2.准备地图投影的示意图,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3.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地图的阅读方法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样本,引导学生关注地图,激发他们对地图的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地图?地图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如经纬线、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地图,尝试找出地图的基本要素,并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讲解地图的投影方法,如墨卡托投影、圆柱投影等。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投影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图的应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地图尺、方向角等工具阅读地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地图的阅读和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尺、方向角等工具阅读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以及使用地图尺、方向角等工具阅读地图。

2.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图尺、方向角等工具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图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地图阅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使用地图尺、方向角等工具阅读地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交通图等。

2.准备地图尺、方向角等工具。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4.准备相关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图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构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以及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地理知识,对地图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地图的阅读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地图的比例尺、方向等概念理解不深,不能正确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能正确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

2.难点: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图的阅读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

2.准备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相关资料。

3.准备与地图阅读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通过PPT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要素的含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不同类型的地图,找出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并讨论它们在地图阅读中的作用。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阅读地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加深对地图阅读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展示与地图阅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能力目标1.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教学准备】地图册、课本中的相关插图、小黑板上的一幅指向标地图【教学方法】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事物。

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活动]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6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

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

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

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

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活动] 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第 1 页共 4 页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学生在掌握了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地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节课通过各种类型的地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图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地图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图知识,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阅读地图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速度慢、对地图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不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能正确阅读各种类型的地图;提高地图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信息的提取和处理。

2.难点:地图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地图阅读速度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地图。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图案例,让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地图阅读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地图教学素材、PPT、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地图、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地图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地图,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交通地图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阅读地图,如查找某个地点的位置、计算两地间的距离等。

学生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三种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2、记住经纬网或指示向标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在地图上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2、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地图的能力。

3、初步学会绘制地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

2、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投影仪或计算机。

课型:多媒体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教学参考书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迷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预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2、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学生画在黑板上3、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预期:把课桌缩小。

4、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预期:缩小了10倍(二)进入新课1、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3.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高度、地形坡度、地形类型表达,准确判断地形部位的类型。

运用等高线知识,分析地形地形特征。

4.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方法】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实践法等。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3.教学课件: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线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导入)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 地图(提问)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略)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提问)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提问) 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 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提问) 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2)标出图中X 、Y 、Z 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3)图中的X 点在Y 点的什么方向,Z 点在Y 点的什么方向?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 点在Y 点的西南方向,Z 点在Y 点的东北方向(提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实地距离图上距离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分 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 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 黑板画板图:(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学生活动)1)分别说出B 、C 、D 各点在A 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 、C 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 点在A 点的正东方,C 点在A 点的正南方,D 点在A 点的西北方向。

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 、C 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比例尺= = = = 即:1:4500000 (板书)3、一般定向法(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 南方。

(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 学生:略 教师总结:如:1)可用指南针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等等。

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提问) 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千米厘米902厘米厘米9000000245000001 图 2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 (课后小结)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板书设计】第三节 地图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3.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高度、地形坡度、地形类型表达,准确判断地形部位的类型。

运用等高线知识,分析地形地形特征。

4.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方法】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实践法等。

【课前准备】1.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2.教学课件: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教学过程】教师指导与演示学生活动问题导入:大屏幕出示:1、同学们知道世界最高峰叫什么?它有多高?这个高度是什么高度?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2、“世界屋脊”指的是什么地方?有多高?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过渡:大家阅读的这张地图,叫地形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阅读地形图。

学生可以阅读书后边的地形图,相互商量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板书:一、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高度的确定画板图:过渡:地面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怎样表示在地图上呢?计算机课件演示:“海拔的测绘与等高线的绘制”小结: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两地点的海拔高度之差——相对高度请学生上前标出:1)A、B、C、D各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标出A点与B点的垂直距离板书: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过渡:等高线上标有高度,如50米,1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叫等高距(等高距是垂直距离);多条等高线组成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形状各式各样,它反映不同的地形部位。

大屏幕演示:1)2)教材提供的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状示意图山顶用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叠小结:计算机课件演示:“山地各部位等高线特征”发给学生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小组同学间相互商讨: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3)分五个小组分别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模型。

(注意:各地形部位的特征要明显)学生用彩色笔涂上不同的颜色200 米以下绿色200-500米浅黄色500米以上棕色过渡: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板书:3、分层设色地形图挂出世界地形图:提出问题:1)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2)读世界地形图,看地表形态都有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略板书:4、地形剖面图计算机演示:“地形剖面图”小结:地形剖面图更能直观地表示没条线上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学生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3——绘制剖面图。

板书设计第三节地图四、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高度的确定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3、分层设色地形图4、地形剖面图(第3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

3.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对高度、地形坡度、地形类型表达,准确判断地形部位的类型。

运用等高线知识,分析地形地形特征。

4.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方法】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实践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