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解和乳化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解与乳化》知识梳理(含答案)
第六章溶解现象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时1 溶解与乳化知识点1 溶解和溶液1.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无色B.透明C.能导电D.均一、稳定2. 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3. 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从100 ml溶液中取出10 ml后,剩余溶液浓度变小4. 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就消失了,其原因是( )A.彻底消失了不见了B.生成了新的物质C.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了水中D.被水分子遮挡住了5.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的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会分离知识点2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6. 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 )A.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B.将硝酸钾固体研磨成粉末C在加入硝酸钾的同时不断搅拌D.加入更多的硝酸钾固体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几个实验。
(1)实验一探究的是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二中观察到丁中的食盐比丙中溶解得快,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三中观察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的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
知识点3 乳化8. 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水清洗沾在手上的蔗糖B.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稀盐酸清洗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烧杯9. 下列应用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A.用汽油洗去金属表面的油污B.化妆品及乳制饮品的配制C.用洗发水清洗头发上的油脂D.用乳化剂稀释难溶于水的液态农药10. 下列关于溶解和乳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乳化作用将油污溶解而除去B.向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乳化剂,可得到溶液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利用了乳化原理D.用肥皂洗衣服利用了乳化原理11. 小刚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
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认识溶解现象,说出溶液的特征,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二、情感目标:
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自身参与探究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不同物质分散状况的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探究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重难点分析】
重点:1.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本质区别,认识溶解现象,掌握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知道某些物质在溶液中的微观形式存在。
2.了解乳化和溶解的本质区别。
【教学器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管架、高锰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学生学习材料准备】
高锰酸钾晶体、食盐、泥土、水、食用油、洗洁精、试管、滴管、试管架、药匙、抹布。
【教学过程】
【板书】
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溶液:均一、稳定
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浊液 2.乳化。
乳化和溶解的例子
乳化和溶解的例子乳化和溶解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混合方式。
乳化是指两种互不溶的液体通过添加乳化剂使其形成均匀的乳状混合物,而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混合,溶质在溶剂中分散形成透明的溶液。
下面将分别列举乳化和溶解的例子。
一、乳化的例子:1. 牛奶:牛奶是由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等多种成分组成的乳状液体。
其中,乳脂肪球是乳化的结果,它们被乳糖和蛋白质包裹形成小球状悬浮物,使得乳液呈现均匀的乳白色。
2. 沙拉酱:沙拉酱是由油、醋、鸡蛋、芥末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乳状液体。
通过搅拌和添加乳化剂,将油脂分散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混合物。
3. 蛋黄酱:蛋黄酱是由鸡蛋黄、植物油、醋、盐等成分制成的乳状酱料。
通过搅拌和添加乳化剂,将油脂和水相分散形成乳状混合物。
4. 乳化液体肥料:乳化液体肥料是将固体或液体肥料与水通过乳化剂混合形成的均匀乳状液体。
乳化剂的作用是使肥料颗粒分散在水相中,便于植物吸收利用。
5. 墙面乳胶漆:墙面乳胶漆是由乳胶、颜料、填充剂等多种成分组成的涂料。
乳胶通过添加乳化剂和稳定剂,使颜料和填充剂均匀分散在乳胶中,便于涂料施工和干燥。
二、溶解的例子:1. 盐水:将食盐加入水中,经过充分搅拌后,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盐水。
在盐水中,盐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溶液。
2. 糖水:将糖加入水中,经过搅拌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透明的糖水。
糖水是一种常见的溶解液,用于制作糖果、饮料等。
3. 咖啡:将咖啡粉加入热水中,经过浸泡和搅拌后,咖啡的香味和有机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咖啡溶液。
4. 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是将葡萄糖溶解在水中制成的注射液。
葡萄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透明的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人体能量。
5. 酸碱中和反应:将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酸和碱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
在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溶液中的离子被溶解在水中。
6. 染料液:将染料加入溶剂(如水、醇类)中,染料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染料溶液,用于染色、印刷等工艺。
初中化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基础) 知识讲解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基础)责编:熊亚军【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了解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溶液1.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4.溶液的用途:(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要点诠释】1.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CuSO4溶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2.SO3、CaO等易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溶质不是SO3、CaO,而是H2SO4、Ca(OH)2。
要点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
【要点诠释】1.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产生放热现象。
2.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产生吸热现象。
3.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要点三、悬浊液、乳浊液、乳化现象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
如: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如:把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得到的浑浊的液体,就是乳浊液。
该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分层。
3.乳化现象: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稳定存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这个道理。
乳化不是溶解,不能形成溶液。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一瓶混浊的液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清水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混浊的液体可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的混合物,与我们平时喝的清水不同。
3.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学习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悬浮和乳化的现象。
(二)讲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
1.教学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特点及区别。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不溶于水的液体小滴悬浮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
2.教师演示实验:分别将食盐、粉笔末、植物油加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悬浮和乳化现象。
-家长参与监督,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撰写一篇关于“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的小论文,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及区分。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生活中的分散现象案例分析。
-对本节化学知识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论文撰写,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4.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初步了解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溶解与乳化的听课记录
溶解与乳化的听课记录篇一:溶解与乳化的听课记录在化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溶解与乳化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和过程。
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与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溶质逐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一个均匀的溶液。
乳化则是指液体中两种不相溶的液体被搅拌、摇动或加入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互相分散的胶状混合物。
首先,我们学习了溶解的条件和过程。
溶解的条件包括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和温度等因素。
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足够大时,溶解过程较为容易发生。
而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溶解过程的速率,通常情况下,溶解过程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接着,我们学习了乳化的原理和过程。
乳化的过程主要涉及到乳化剂的作用。
乳化剂可以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分子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胶状的混合物。
这是因为乳化剂分子的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使其既可以与水相相容,又可以与油相相容。
当乳化剂加入到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中时,它们会在两相之间形成一层薄膜,将两种液体稳定地分散在一起。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溶解和乳化对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的重要性。
溶解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例如,药物的溶解性决定了其在体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所以药物的研发和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溶解性。
乳化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制备过程中,如乳制品、沙拉酱等。
综上所述,溶解和乳化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过程。
通过学习溶解和乳化的条件、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过程,为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篇二:溶解与乳化的听课记录近日,在化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溶解与乳化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解是指固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均匀分布形成溶液的过程,而乳化则是指液体中非相溶液体在加入乳化剂作用下形成乳状液的过程。
溶解是一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或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并逐渐分散在整个溶液中。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静电作用、氢键或者范德华力等等。
2022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说出溶液的特征。
2.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通过物质溶于水的探究,培养学生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形成尊重科学原理,初步养成善于与他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材分析重点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乳化现象。
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解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如果物质以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若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2.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3.用洗衣粉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污渍,用洗发精可以洗去头发上的油脂,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石油的开采,污水的处理等都和乳化作用有关。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配制成食盐水;将碘分散到酒精中配制成碘酒;将农药分散到水中配制成喷洒的药液等。
那么,物质在分散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一、溶解与乳化【活动与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实验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高锰酸钾加入水中固体消失,液体变为紫红色无明显变化食盐加入水中固体消失,液体无色无明显变化蔗糖加入水中固体消失,液体无色无明显变化泥土(或粉笔灰)加入固体不消失,液体浑浊小颗粒下沉个人二次备课: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黄色液体不消失,液体浑浊小液滴上浮1.悬浊液:物质以细小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如:泥土、粉笔灰等。
2.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食用油等。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活动与探究】乳化现象洗洁精能使食用油以细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
物质的溶解教案
课题:物质的溶解(1)—溶解和乳化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说出溶液的特征。
2、能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预习感知: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食盐水。
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2、家庭小实验:把少量泥土、植物油、食盐分别加入到水中,搅拌,细心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教学过程:教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食盐水,将农药分散到水中制成喷洒的药液等,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所知道的把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及应用。
指定一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课本153页的活动与探究,认识物质在回答:1、在上述实验中,、、3种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
2、试着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
教师:用洗衣粉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污渍,用洗发剂可以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请同学们来做154页的活动与探究。
观察与分析:植物油溶于水。
滴入洗洁精,振荡后,植物油以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举例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①②③④拓展视野:阅读课本155页乳化作用。
教师: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加快溶解某些物质,你有哪些办法?(思考、讨论)猜想1:猜想2:猜想3: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中的一猜想。
猜想:我的方案:仪器、药品轻松课堂: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能形成溶液的(填序号)①面粉②煤油③酒精④碱面(碳酸钠)(Na2CO3) ⑤食用油⑥硝酸钾(KNO3) ⑦冰块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⑴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⑵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⑶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⑷碘酒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⑸将蔗糖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比下半部分高()3、下列现象属于溶解还是乳化?将你的看法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让生活和实验在课堂中灵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设计
【 教师 引入 】 本校 住 校生 比较 多 , 洗 衣 服是 大 家 日常 生活 中非 常熟悉 的场景 , 但你 可能 没 想 过洗 衣
服 的过程包 含 着一 些化 学知 识 、 化 学原 理 。 【 学生 感受 生活 】 回想 日常生 活 : ①洗 衣 服用 到 的最 重要 的物 质 是 水 。② 衣 服 上 的污 渍 通 常 属 于
液这 个角 度 ,可 以将 溶 液 、乳 浊 液 、悬 浊 液 贯 穿 进去 ,这样 就 能将溶 液 、乳浊 液 、悬 浊液 、溶 解 、
【 设 计意 图】 从 混 合 物具 体 的特 征 逐 步 过 渡 到
抽象 的 概念 。 【 板 书】 从物 质 分 散 的 形 式 ,将 3份 残 留液 分
1 4
见?
中小学实 验与装 备 2 0 1 3年第 2期
第2 3 卷
【 小结】 洗 涤方 案 。
【 教师 引导】 学 生小结 本节课 的收 获 : 学 到 哪些
【 学 生分 组 讨 论 】 提示 : 回忆 学 过 的第 3章 知
识。
化学 知识 ?对 生 活 有何 帮 助 ?是 否 体 会 到化 学 与
第 2 3卷
中小学 实验 与装 备 2 0 1 3年第 2期
1 3
实 验教 学 方 法
让 生活和实验在课堂 中灵动
— —
《 物 质 在 水 中的分 散 》 教 学设 计
市
1 3 01  ̄ ( 2
江 苏省制
瑚
பைடு நூலகம்
。3
7 ; 曙 兰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 当学 生 遇 到 问题 和 挑 战 时, 他 们 学 得 最 好 。 以生 活 为 例 子 创 设 一 定 的 情 境, 使 学生 处 于一种 急切 想要 解决 所 面临 的疑 难 问 题 的心理 困境 中 , 产 生 强 烈 地 探究 欲望 , 从 而 创 造
《物质的分散系》溶解与分散现象
《物质的分散系》溶解与分散现象《物质的分散系:溶解与分散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质混合现象。
比如,我们将盐放入水中,盐会逐渐消失不见,水却变得有了咸味;又比如,我们把墨水滴进水里,墨水会在水中扩散开来,形成美丽的图案。
这些现象都属于物质的分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物质的分散系。
简单来说,物质的分散系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体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而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则称为分散剂。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物质的分散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溶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分散系,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纳米时,就形成了溶液。
在溶液中,分散质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分散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将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的盐水就是溶液。
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会影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压强、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
一般来说,大多数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例外,比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对于气体溶质来说,溶解度通常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我们把溶质放入溶剂中时,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会在溶剂中不断地运动,并与溶剂分子发生碰撞和相互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会逐渐脱离溶质的表面,进入溶剂中,同时也会有溶质分子或离子从溶剂中回到溶质的表面。
当溶质进入溶剂的速率和溶质从溶剂中回到溶质表面的速率相等时,溶解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与溶液不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 100 纳米之间。
胶体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比如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我们在清晨的树林中,常常能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下来,形成一道道光柱,这其实就是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形成的胶体产生的丁达尔效应。
乳化作用溶解作用
乳化作用溶解作用乳化作用与溶解作用是两种不同的物理过程,尽管它们都涉及到物质的溶解和分散,但它们涉及的机制和条件存在显著的差异。
一、乳化作用1、定义乳化作用主要涉及到液体与液体之间的界面现象。
当两种不互溶的液体,例如水和油,被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可能会形成一种乳浊液。
为了维持这种稳定的混合物,需要一种乳化剂,它能够降低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得两相可以相互混合并形成均匀的乳浊液。
2、机制乳化剂通常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
当乳化剂加入到乳浊液中时,亲水基团会朝向水相,而疏水基团则朝向油相。
这样,乳化剂分子会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个薄膜,阻止了水和油的相互分离。
由于这种薄膜的存在,乳浊液得以稳定存在。
3、应用乳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在制作牛奶咖啡、奶油蛋糕和许多其他食品时。
此外,在制药、化妆品和石油工业中,乳化作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溶解作用1、定义溶解作用是指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分散并成为均匀的溶液。
这种过程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在液态中的溶解,也可以是液态物质在液态中的溶解。
当物质完全溶解在溶剂中时,我们称之为“溶解”。
2、机制溶解过程通常涉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当物质被加入到溶剂中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是否能够被溶解。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包括范德华力、离子键或共价键等。
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足够强时,溶质就可以在溶剂中分散并形成均匀的溶液。
3、应用溶解作用在化学、制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食盐(氯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食盐水;糖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药物也需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三、对比分析1、差异点涉及的相态:乳化作用主要涉及液体与液体之间的界面现象;而溶解作用则是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通常是液态)中的分散。
稳定性: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通常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分层;而溶解作用形成的溶液通常是稳定的。
机制:乳化作用需要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而溶解作用则依赖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三维目标:〔一〕、学问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及乳化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及特征。
3.初步分清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4.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二〕、力量及情感价值观目标:培育同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练习观看、记录、分析试验现象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及特征。
三、教学难点:1、悬浊液、乳浊液及溶液的概念理解2、正确理解溶解与分散及乳化现象。
四、教学课型:试验探究、讲授型五、课时:1课时六、学情分析:同学在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中已接触到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但同学对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是生疏的,且第七章《酸碱盐》将重点学习酸、碱、盐溶液的性质和用处,因此这章的学习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教学预备:〔仪器〕略八、教学过程:一、溶解与乳化引课:[师提问]: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化学方程式〔湿法冶金〕同学板书:略[师提问]:你们知道硫酸铜溶液是如何配制的吗?在配制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硫酸铜的溶液的性质与纯水的性质有哪些不同?[师生互动]:填表61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师引导]:引导同学进行活动探究1〔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与探究2〔乳化现象〕[师生互动]:师生试验探究过程〔略〕[师引导]:选择试验小组汇报探究1的现象,老师依据实际状况点评并展现同学的试验成果。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粉笔灰:浑浊固体小颗粒悬浮分层植物油:浑浊液体小液滴悬浮分层高锰酸钾:红色透亮液体稳定不分层[师生互动]:引导同学归纳出悬浊液、乳浊液及溶液的概念及特征,重点是对溶液的概念及特征的解读。
1、假如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例:浑浊的黄河水;石灰浆及墙体涂料等。
2、假如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橡胶树的乳胶等。
3、假如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匀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资料
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自学善思一、溶解于乳化1、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2、乳浊液:物质以分散到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3、物质的溶解:物质以或的形式均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4、溶液(1)定义: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叫溶液。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等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2)特性①性,即②性,即溶液的颜色:(4)溶液的应用1、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2、食物消化后形成才能被人体吸收(5)溶液的判断①物质的溶解性②生活中例如都不是溶液交流与讨论达标训练: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溶液都是由固体溶于水形成的D、溶液都是纯净物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3、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变化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能便于充分吸收C、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D、食物搅拌后,便于吸收4、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花生油C、食盐D、白醋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钡餐6、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纯碱B、汽油C、石灰石D、面粉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面粉C、蔗糖D、花生油二、填空题1、FeCl3溶液是色的,FeCl2溶液是色的,CuSO4溶液是色的,KMnO4溶液是色的,NaCl溶液是色的。
2、下列物质中:①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②蒸馏水③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④白酒⑤硫酸铜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⑥淀粉放入水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属于乳浊液的是6、加快物质溶液的方法7、乳化(1)油脂难溶于水,在它与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涤剂能使油脂以的均一在水中形成。
七年级科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分散的一种形 式,另一种形式是悬浮和沉淀。
溶解的物质在水中以分子或离子 的状态存在。
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01
02
03
温度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 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压力
压力对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度影响较大,压力越大,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பைடு நூலகம்
搅拌与研磨
搅拌和研磨可以增加物质 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 高溶解速度和溶解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02
物质微粒之间存在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相互作用,这些作用
力有助于微粒在水中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溶解平衡与溶解度
03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有限,当物质微粒溶解度达到饱和时,
微粒将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
悬浮的应用
悬浮液制备
通过控制物质的粒度和溶解度, 可以制备不同性质的悬浮液,用 于化妆品、涂料、制药等领域。
七年级科学物质在水 中的分散状况
目录
• 引言 •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 物质在水中的悬浮 • 实验:观察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本主题将探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状况,包括溶解、悬浮和沉淀等 现象。
02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了解不 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特性,以及 这些特性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的影响。
溶解情况。
iii. 在第二个烧杯中加入白糖,同 样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白糖在水
中的溶解情况。
iv. 在第三个烧杯中加入沙子,同 样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沙子在水
中的分散状况。
实验结果和讨论
1. 实验结果 食盐在水中逐渐消失,形成透明溶液。 白糖在水中逐渐溶解,形成透明溶液。
九年级化学溶解与乳化
在化工工业中,溶解和乳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 备涂料、油漆和粘合剂等。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
溶解和乳化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将固体物质溶解在液体中可以使其离子化, 从而加速化学反应。同时,乳化可以改变反应体系的界面性质,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
生物实验
在生物实验中,溶解和乳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细胞培养基、组织培养基和药物等。例如, 将固体细胞生长因子溶解在培养基中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同时,乳化技术也被用于制 备脂质体、纳米药物和基因治疗载体等生物医学材料。
稳定的乳状液。
乳化剂的作用和种类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 性剂,可以降低两种 不相溶液体之间的表 面张力。
种类:阴离子型、阳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等 。
作用:使两种或多种 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 定的乳状液。
03
溶解与乳化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洗衣粉
洗衣粉中含有的固体氢氧化物,能够乳化油污, 使其易于洗涤。
子分散在溶剂分子中。
溶解现象的描述
01 当溶解物质加入溶剂中时,溶质分子或离子会分 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02 溶解现象通常包括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分散和 溶解过程。
02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分子性质和 结构。
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溶解实验中,需要控制 好温度、搅拌、溶解时间 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
在乳化实验中,需要选择 适当的洗涤剂,并控制好 用量和浓度,以避免对环 境造成污染;
在两个实验中,都需要避 免直接用手接触化学药品 ,以免造成皮肤刺激或中 毒;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培优系列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6章溶解现象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漫画导读目标速览1.物质的溶解(★★★)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知道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不同特征及溶液概念。
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知道常见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3.乳化现象(★)了解什么是乳化现象。
4.水溶液与水性质的不同(★)知道物质溶于水后,沸点、凝固点、导电性的变化。
全解全析P125知识点一溶解与乳化【师生合作】阅读教材P1-P5,观察实验“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完成: 1.悬浊液和乳浊液:(1)形成:物质加入水中,经搅拌后,以细小固体颗粒形式分散于水中,形成悬浊液;以小液滴形式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浊液。
(2)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2.溶解和溶液:(1)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溶液。
①概念: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特征: 均一、稳定。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酒精等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溶液透明但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3.乳化:(1)乳化:加入乳化剂后,难溶于水的液体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
(2)应用: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各种日用洗涤剂、化妆品及乳制饮品的配制,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等都和乳化作用有关。
【小组讨论】洗涤工作服上的油渍,除了用洗涤剂洗涤外,还可以用汽油清洗。
这两者的洗涤原理是一样的吗?提示:不一样。
洗涤剂洗涤油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用汽油洗涤工作服上的油渍是汽油溶解了油渍;前者得到的是乳浊液,后者得到的是溶液。
知识点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师生合作】阅读教材P6~P7,进行“活动与探究”后完成:物质在溶解时,往往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1)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2)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3)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如氯化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解和乳化
常熟市唐市中学姚小勇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第六章溶解现象》是初中化学课程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知识共分三节:第一节物质的溶解,是有关溶液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溶液的基本特征、溶液的某些性质和用途和乳化现象及其应用、溶解现象(溶解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及其用途等知识。
首先,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分散现象事例和用途出发,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和乳浊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和乳浊液是分散质以微粒形式分散到分散剂中形成的稳定或较为稳定的分散体系,从而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后几节知识如溶解度、溶液的组成等的学习作一些必要的准备。
其次,学生通过对溶解现象(溶解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和乳化现象的学习和了解,加深了对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重要应用价值的理解。
2.学情分析
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它是继学生探究认识气体(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固体(碳单质、常见的金属)、液体(自然界中水)后,接触到的一类成分更为复杂的化学物质。
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它也是学生在上册的化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物质(如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等)。
但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
所以让学生集中和系统的学习一些溶液和溶解现象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对溶液和溶解认识和理解是很必要的,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有关溶解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在下一章,将要学习的酸、碱、盐的知识,几乎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发生的,要学好后续内容,就有必要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与掌握溶液的相关知识,因此本章的教学也正好为下一章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当然也为深入学习分散系的有关知识做了准备。
其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认识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的深化,它既能帮助学生加深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化学计算能力,更是学生将有关溶液知识科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及科学实验的必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
(2)了解乳化作用的原理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过程和方法
(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征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乳化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2)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溶液的概念与特征,溶液的微观知识。
(2)认识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乳化
四.探究活动:
1.溶液的形成和特征
2.乳浊液的形成和特征
3.悬浊液的形成和特征
4.乳化作用
5.乳化作用、乳浊液、溶解现象对比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知识预备:
(1)预习教材
(2)收集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及其应用,完成教材第152页表格,例如
泥土(粉笔灰)食用油水汽油洗洁精小烧杯试管
3.其它:多媒体辅助设备探究学案阅读材料
§6-1(第一课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解和乳化
一.物质的分散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4)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实验的应用
二.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1)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
(2)乳化现象:在乳化剂作用下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八.当堂练习:
§6-1(第一课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解和乳化
一.选择题
1.溶液一定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蔗糖C.植物油D.木炭
3.下列不属于溶液外观上基本特征的是( )
A.均一B.稳定C.透明D.无色
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的各部分性质都相同
C.溶液都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溶液,但加人后者则会形成溶液的是( )
A.石灰石、水B.CaC03、盐酸C.植物油、水D.牛奶、水
6.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B.蒸馏水C.白酒D.汽水
7.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是( )
A.相同的B.不同的C.只有上层是相同的D.无法确定
8.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溶质( )
A.会沉降出来B.不会分离出来C.会浮上水面D.会增加
9.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水银B.蔗糖水C.液氧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10..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固体,则小球将()A.上浮B.下沉C.不变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蔗糖分散到水中,分散微粒是;食盐分散到水中,分散微粒是;所以蔗糖、食盐分散到水中都不见了。
12.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的、的混合物。
13.溶液的均一性是指;
溶液的稳定性是指。
14.乳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15.取少量的高锰酸钾、蔗糖、食盐晶体、少量泥土、面粉、以及食用油分别放人盛有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得到的溶液呈无色的是_____,能得到紫色溶液的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6.阅读课本,看一看书上是怎样解释“乳化”的,然后试着解释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3.D4.B5.B6.B7.A8.B9.B10.A
11.蔗糖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
12. 均一稳定
13.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溶质、溶剂不分离)
14.在乳化剂作用下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15. 泥土、面粉、食用油蔗糖、食盐晶体高锰酸钾
16.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九.设计体会:
本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景切入课题,注重学生的归纳与推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积极开发社会资源。
教学内容凸现新教材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