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论文

如何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论文

如何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摘要】本文结合我校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从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该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技术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教学效果1 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学习半导体器件原理和模拟信号的产生、放大、变换与应用技术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该课程原理抽象,内容繁杂,公式较多。

我校学生底子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微观的运动,很难理解其实际的含义。

学生学习这门课时感到较为困难,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从而也严重妨碍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效果的提高。

为解决该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下措施。

1 使用通俗易懂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通俗语言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启发诱导学生,否则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涟漪。

在授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表达向学生进行讲授,指导其练习与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比如有关“pn结的形成过程”问题中,单纯告诉学生“半导体中,p区与n区由于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引起扩散运动,使接触面形成空间电荷区,从而形成pn结。

”这样让学生背上千遍都容易忘掉。

平时学生都知道,当一滴黑墨水滴入清水瓶中时,黑墨水四周散开,清水逐渐变成黑色。

若将这个例子举出来,学生将立刻对“扩散运动”产生印象。

那么“空间电荷区”的概念怎么办?假如一群人向前跑,跑得慢留下的便是一些胖的,而形成pn结时留下的是质量重的正负离子,这个区域便是空间电荷区。

这些通俗的例子,立即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既达到了说明问题的目的,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例如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高职类院校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上的一些问题,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改变考核方式等提出探讨。

【关键词】课程改革模拟电子技术模块化《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电类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主要是培养能够在电气检测、电子测量、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电气设备中实现维护、实验分析、电子检测等实际操作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掌握高等技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现状《模拟电子技术》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与生产实践密切相连。

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子技术不断进步,新知识、新器件不断涌现,工程技术上对“模拟电子及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使之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但是多年来《模拟电子技术》一直采用“课堂+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职教育提倡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此,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改变现状。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方法1、课程内容“模块化”所谓模块化是指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也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是把课程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任务目标,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的教学内容并确定相应考核办法。

因此在传统观念下编写的教材和课程内容将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选取。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要直接面向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那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我们分析岗位就业需求,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到企业中,在与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研讨后,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典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把这些教学项目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成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再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最后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模块,并使这些学习模块覆盖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论文)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对仿真信号处理的模拟电路学科。

模拟电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经历了长足的发,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模拟电子技术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不断的改革创新,并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极大的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本文概述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前景,接着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每章节进行双语详解,从而达到深层次理解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目的。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二极管,信号发生器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of simulation of the simulation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alogcircuit as on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 sautomation professional back bone course,experience da long hair,now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our life.Analogelectronic technology for semiconductordiodes,semiconductor triodeand field effecttubeas the keyelectronics,including 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operation alamplifiercircuit,feedback amplification circuit,signal operation and processingcircuit,signal circuit,power supply volta geregulator circuit,research direction,and continuously reformand innovation,and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life,greatly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 to fanalogelectronic technology,andthen into the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foreach chapter inexplanation,so as to achieve the aim of deep understand master an alogelectronic technology.Keywords:Analogelectronictechnology;triode;teaching;signalcircu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绪论一、简介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的一个方面,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在这个领域,数学、物理、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学科发现和谐集成点,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使它有一个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电子技术论文2篇

电子技术论文2篇

电子技术论文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以及电子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它在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医疗、能源等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将分别从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篇:电子器件电子器件是指能够在电子电路中起到特定功能的元件。

它们可以分为被动器件和主动器件两大类。

被动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主动器件则包括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这些器件在电子电路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如信号处理、信号放大、信号开关等。

在电子器件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如何提高器件的性能与可靠性。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控制来改善器件的性能。

例如,使用高纯度的硅材料可以降低晶体管中的杂质含量,从而提高晶体管的工作效率。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器件的结构来优化其性能。

如改变晶体管的结构可以增加其开关速度和放大倍数。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来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器件材料与结构,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体积。

同时,我们还可以研究如何将电子器件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如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以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

总之,电子器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第二篇:电子电路电子电路是由多个电子器件和连接器件的电路组成的。

它可以实现电流、电压和信号的控制与处理。

电子电路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类。

模拟电路主要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电路则处理离散变化的信号。

在电子电路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从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结构。

其中,我们可以使用模拟电路设计方法或数字电路设计方法,根据输入输出关系来选择适当的电路结构。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电路分析来验证电路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通过电路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从而评估电路的工作状况,调整电路的结构或参数,以优化电路性能。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bs208haf调频调幅两波段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大学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bs208haf调频调幅两波段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大学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BS208HAF调频调幅两波段收音机组装与调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收音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从一般的调幅收音机到高级的调频收音机,实用性也越来越广泛,就从从携带方式上来说,也是越来越便利。

从家庭到汽车上的收音机,都可以证明我们收音机的技术含量都在不断的上升。

本课题主要研究 919 型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全以及制作的过程,各部分电路的组成、作用、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

主要的设计思路是:由天线、输入回路、电路板、电池槽、扬声器组成外壳等组成。

本课题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本电路的缺点是音质噪声大,电路还有一点失真接受信号效果不是很好等等,还需改进。

关键词:调频;调幅;收音:信号传输;1 绪论 (1)1.1设计的意义及目的 (1)1.2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1.3所需要的器材及工具 (2)2 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2.1电路原理图 (2)2.2高频振荡器 (2)2.3调谐回路 (3)2.4中频放大器 (3)2.5自动增益和增益 (3)2.6功率放大级 (4)3 印制电路板设计 (4)3.1画出收音机电路图 (4)3.2用软件制做电路板 (4)3.3打印电路板 (5)4 实物调试 (6)4.1收音机内部的大体组成 (6)4.2描述各个元器件的及所在位置 (7)4.3排除故障检查电路 (7)4.4收音机的调试 (8)5 总结 (9)参考文献 (8)1绪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收音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在电子管收音机中,电子管的输出、输入阻抗很高,放大能力也比晶体管强,所以中周都采用双谐振耦合回路,选择性好,基本上都只用一级中放。

晶体管收音机中,晶体管的输入阻抗很低,所以中周的次级不用谐振回路;晶体管的输出阻抗也较低,所以中周的初级谐振回路也用线圈的抽头,只将部分线圈并联到输出阻抗上,以确保谐振回路的Q值。

电子技术应用论文(10篇)-电子技术论文-通信传播论文

电子技术应用论文(10篇)-电子技术论文-通信传播论文

电子技术应用论文(10篇)-电子技术论文-通信传播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军事电子技术自动测试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从自动化测试发展历程出发,结合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自动化在军事武器装备的应用实际,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自动测试在军事电子技术中应用的突发与方法。

关键词:军事电子;自动测试;虚拟仪;ATE在战争现代化的要求下,军事发展逐渐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测试技术为支撑进行优化与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武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和自动测试系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自动化测试仪器及系统作为武装设备的核心构成,其研究、制造、保护、修理整条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测试在维护军备,提升和维护的战斗力起到的效果逐步被各个国家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1ATE技术的发展经过ATE为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达到设备仪器自动化的系统。

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化测试程序是通过控制、电脑、软件、控制、测试用的仪器、以及正常的仪器总线或者说是测试总线(GPIE、PXI、VXI 等)来发挥作用的。

飞机以及导弹在1956年的大量出现,因为其承装很多复杂的电子仪器,以至于对飞机以及武器设备的测试和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美国国防部拟定了SETE规划的项目来进行ATE的研究。

成为现代的自动化测试研究的起点。

在20世纪60年代,加工制造业、商品销售等领域开始采用自动化测试。

因为有着各种领域,尤其因为军事方面十分大需要的背景下,ATE的成长特别快。

ATE的成长基本能划分3步:第一步:在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后期。

大部分是特殊用途的设备,是对于一些单一性,对高靠性要求极高的十分繁琐测试而制造的。

用途上能够划分成采集资料系统、资料自动分析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系统。

因为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与计算机之间无规定的接口,所以组装和搭建十分困难。

第二步:二十世纪中后期,运用有规范标准的总线接口的乐高式构造,检测系统中的仪器(电脑、可程控设备、可程控开关等)都具有统一接口,仪器之间通过无线总线联通,能够便捷的把不同生产商家、或者不同国家和地区制造的设备整合起来。

学位论文—模拟电子技术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学位论文—模拟电子技术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2级电气3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同组组员提交日期 2014年03月 07日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课程设计评阅表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230088063同组队员专业班级12电气3班题目名称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一、学生自我总结二、指导教师评定目录目录一、设计目的 (5)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5)三、设计内容 (5)3.1.内容简介 (5)3.2.电路原理 (6)3.3参数确定 (7)3.4具体仿真电路 (7)3.5仿真结果与分析 (8)3.5.1设计要求 (8)3.5.2.技术指标 (8)3.5.3功能仿真及仿真图 (8)3.5.4. 测试电压 (9)3.5.5.频率失真图 (9)3.5.6.输出波形图 (10)3.5.7频响特性 (10)四、本设计改进建议 (4)五、总结(感想和心得等 (11)六、主要参考文献 (11)附录 (12)一、设计目的1.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电路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仿真-PCB板制作-调试安装)。

2.能合理、灵活地应用分立元件或标准集成电路芯片实现规定的电路。

3.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

4.培养独立设计能力,熟悉EAD工具的使用,比如EWB(现在为Multisim系列)(仿真分析)及Protel(原理图和PCB版图的制作)等。

5.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1.设计要求:1.根据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电路及器件型号,计算电路组件参数;2.在EWB中进行电路仿真,测量与调整电路参数,是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3.测试性能指标,调整修改组件参数值,使其满足电路性能指标要求,将修改后的组件参数值标在设计原理图上。

4.上述各项完成后,在Protel软件中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其PCB版图。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现如今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开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对中职学校来说,动手能力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然而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建立无法跟上技术开展的步伐,与社会脱节。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弥补实验实训设备的欠缺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进展工作奠定根底。

情景教学法是适合中职院校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情景的设计可以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虚拟仿真技术就是实现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模拟真实环境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改变目前只能进展理论教学的现状。

电子技术教学中更多是进展电路的教学,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的将真实的电路工作情况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可以亲自观察所有复杂的电路情况。

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苦思冥想的抽象理论教学中,而是能够更直观、更明了在虚拟平台上给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直白的理解理论知識。

例如利用flash动画将PN结的多子的扩散和少子的漂移直观的表现出来,以利于学生对PN结概念、形成过程以及导通条件的理解。

再如将电子技术教学中放大电路的电阻、电容、晶体管、电源通过虚拟技术multisim模拟出来,再采用multisim里模拟测量工具直观的测出电压、电流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晶体管的放大、饱和、截止,以及放大电路三种组态。

有了直观的呈现,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就解决了学习的根本问题。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虚拟仿真技术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中职院校进展电子技术教学时的重点就是电路教学,可以利用虚拟技术将实际的电路操作台在课堂上模拟出来,让学生可以真正的动手将电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展解决,从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点、理解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接手实际工作,到达出校园就有能力进入社会的培养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改革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改革论文

浅析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的改革摘要:为了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分析目前高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实践经验对其改革和发展思路进行探索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教学改革面向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进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已经不仅仅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同时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然而,目前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实验能力不强、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模拟电子技术试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1、学生整体素质差别较大面对高校普遍的扩大招生,学生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个别学生专业基础较差,难免经常犯错误。

2、教学管理不受重视受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影响,人们对实验教学不重视,实验教学一直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多为一些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则是以老师为中心,从实验原理到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甚至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无所不包地进行讲解。

实验课上学生不会动脑筋思考解决,这样的实验很难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3、实验考核体系落后以往实验课考核以实验报告和出勤为主,造成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而只注重实验结果。

学生在实验中急于得出实验数据,对实验中碰到的问题不去分析解决,甚至得出明显错误的数据自己都不知道。

4、实验指导教师欠缺。

实验课中,由于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则疲于奔命,实验指导教师除了要帮学生解决实验过程碰到的各种问题,还要对他们犯的各种低级错误进行解释、纠正,无法对各个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更多关注,因而也只能不注重实验过程而只注重实验结果。

二、适应模拟电子教学的几点建议为适应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为了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效果,改革势在必行,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1、实验课单独开设实验单独设课,单独考核,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课的地位,能使教师和学生足够重视,同时还能对全部实验统一规划,使各个实验有机结合形成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过程。

Multisim仿真论文

Multisim仿真论文

课程设计电路的仿真(设计)Electronic Circuit Simulation(Design)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系别: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指导教师:********日期:2012年7月1日摘要此论文运用了Multisim7.0 进行了电路的模拟设计和仿真。

此论文有三个部分组成:实验一为B类放大电路,实验二为整流电路,实验三为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先用Multisim7.0对电路进行仿真,首先要搭建好电路,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合,则需要认真地检查电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改正以后,需要对电路的原理以及重要的元件的功能进行分析,然后截屏示波器的读数以及扫频仪的示数,在比较关键的时刻的数据需要指明。

最后,可以改变一下电路的原件参数或者改变一下元件的方向,经过不断地调试使示波器、扫频仪等仪器出现的波形同原来的波形作比较,然后得出一定的结论。

接着总结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以及电路在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最后注明参考的文献。

关键字:Multisim7.0、电路仿真、修改和调试、关键数据、结果分析AbsractThis paper Multisim7.0 using the simulation of the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This paper has three parts: the experiment for a class B amplifying circuit experiment 2 rectifier circuit, three for the second order active low-pass filter. Use first Multisim7.0 to circuit simulation, first to build good circuit, if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theoretical don't conform to, need to be carefully check the mistakes of the circuit, and correct them. After correction, the need to the principle and important circuit of components of the function analysis, and then screenshots of oscilloscope readings and sweep frequency instrument of the number, in more critical moment of data to indicate. Finally, can change the original parameters of the circuit or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ponents, and after keep debugging make the oscilloscope, the sweep frequency meter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waveform of original appear compared to the wave, and then shows some conclusion. Then summarize the personal comments and circuit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problems, and how to solve, finally reference the literature.Key word: Multisim7.0, circuit simulation, modify and debugging, key data and results目录摘要 (2)Absract (2)前言 (4)一、课题的发展和概述: (4)二、研究的可行性: (4)2.1 Multisim介绍: (4)2.2 Multisim 7仿真软件特点简介: (4)实验内容 (5)实验一:放大电路 (5)电路图分析: (6)1.2 放大电路示波器读数: (6)1.3 扫频仪读数: (7)1.3.2 相频图如下图所示: (8)实验二:交流变直流电路 (8)2.1整流电路的仿真图分析: (8)2.2 整流电路的示波器读数: (9)2.2.1 当滤波电容为10uf时,示波器示数如下: (9)2.2.2 当滤波电容为100uf时,示波器示数如下: (10)2.2.3 当更换整流二极管的方向后: (11)实验三:二阶低通流波器 (13)3.1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电路仿真图如下图所示: (13)3.2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示波器波形如下图所示: (15)3.3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扫频仪波形如下图所示: (16)3.3.1 幅度波形如下: (16)3.3.2 相位波形如下: (17)鸣谢 (19)参考文献 (19)前言一、课题的发展和概述:1.1 EDA简介: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秒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秒表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题目名称信号发生器学生学部(系)信息与计算机学部专业班级09信息工程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黎燕霞2011年6月27 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数字电子计时器一般有振荡器、分频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应用最广泛的基本电路。

本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电子秒表,该秒表具有显示、连续计时、直接清零、启动计时和停止计时等功能。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1. 要求秒表范围0.1-9.9秒,设计精度为0.1秒;2. 要求用一个开关控制三种工作状态,其转换顺序为清零-计时-停止-清零。

3. 要求画好电路图,阐明电路的工作原理,说明设计思想;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 完成数字电子秒表的设计(包括计数器设计、555振荡模块设计、时序控制电路设计、数码显示器设计),绘制电路原理图;2.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邓保青.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脉冲与数字电路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李大友.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5】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发出任务书日期:2011年6月1日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2011 年6月30日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目录1前言 (1)2设计目的与任务 (1)2.1设计目的 (1)2.2设计的任务 (2)2.3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指标 (2)3数字电子秒表设计 (3)3.1电子秒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2发生电路 (5)3.2.1 脉冲发生器(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原理 (5)3.2.2 脉冲发生器(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 (5)3.3计数电路 (6)3.4译码显示电路 (8)4电路仿真 (10)5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 (10)5.1 数字电子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11)5.2.组装调试 (12)6元器件明细清单 (13)7参考文献 (13)1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性学习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

性学习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论文介绍了笔者在《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贯彻研究性学习方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策略教学改革模拟电子技术[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13-01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保障,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途径,显得尤为重要l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自己的教育行为符合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将最精华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提高课程的教和学的水平,笔者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课程特点《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硬件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其基本作用和任务是: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功能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为电子系统的工程实现和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1.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知识点多,难度大,不及格率比较高;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无法速成。

这就要求教育者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体系,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强化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2.研究性学习简介2.1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的学习,简称研究性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两者都是必要的。

模拟电路版图设计方法与框架结构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模拟电路版图设计方法与框架结构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分院人文与信息技术学院专业应用电子班级 11应用电子(1)姓名胡穆学号 110502003指导教师崔玉美设计(论文)题目模拟电路版图设计方法与框架结构二○一三年三摘要集成电路的出现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文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面目,比如:手机、U盘、麦克风、等等。

集成电路是电子电路,它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电子电路,它是把成千上万的电子元件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甚至电感集成在微小的芯片上面,正是这种奇妙的设计和制造方式使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奇迹,而使这种奇迹变为现实的是集成电路掩膜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装置,也包括被动元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集成电路是相对分立器件组成的电路而言、把组成电路的元件、器件以及相互间的连线放在单个芯片上,整个电路就在这个芯片上,把这个芯片放到管壳中进行封装,电路与外部的连接靠引脚完成。

根据电路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在正确选择系统配置、电路形式、器件结构、工艺方案和设计规则的情况下,尽量减小芯片面积,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以保证全局优化,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集成电路。

关键词:版图设计;设计规则;版图验证;电阻,电容,二极管;目录摘要------------------------------------------------------------ 2前言-------------------------------------------------------------- 4 第一章了解版图-------------------------------------------------- 5 1。

1 版图意义----------------------------------------------------- 5 1.2 版图定义-------------------------------------------------------- 5 1。

基于multisim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毕设)

基于multisim的电路设计与仿真 (毕设)

学生姓名:冯晓萌 专 业:通信工程 学 号:101041306 指导教师:石庆研 学 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4 年 6 月
中国民航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创见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均加以特别标注并在此表示致谢。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论文所做的任何贡献也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 Multisim 的电路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 冯晓萌 专 业: 通信工程 学 号: 101041306 指导教师: 石庆研 所属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
中国民航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 Multisim 的电路分析与设计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Based on the Multisim
II
第 1 章 绪论




要.....................................................................................................................................I 绪论........................................................................................................................ 1 论文的背景意义................................................................................................... 1 Multisim 简介....................................................................................................... 1 Multisim 特点....................................................................................................... 2 Multisim 与 Labview 的联合............................................................................... 2 论文研究内容....................................................................................................... 3 Multisim 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4 基本放大电路的仿真........................................................................................... 4 2.1.1 2.1.2 2.1.3 2.1.4 2.2 2.2.1 2.2.2 2.2.3 2.2.4 2.3 2.3.1 2.3.2 2.4 2.4.1 2.4.2 2.4.3 2.4.4 2.4.5 2.5 2.5.1 2.5.2 2.5.3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4 两级放大电路............................................................................................ 7 差分放大电路............................................................................................ 8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 12 低通滤波器.............................................................................................. 15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17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 18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 20 过零比较器.............................................................................................. 22 滞回比较器.............................................................................................. 22 RC 正弦波振荡器....................................................................................24 方波发生电路.......................................................................................... 25 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26 三角波发生电路...................................................................................... 27 锯齿波发生电路...................................................................................... 28 正弦波振荡信号的产生.......................................................................... 31 模拟乘法器.............................................................................................. 33 高频小信号功率放大器........................................................................ 33

网络环境下《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

网络环境下《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结构设计
vI t0 lj ly a e f lc s iy n as 棚墙 e百 e魄 .Bsd0 e 0I 1d “ Ik nⅡe仃 I lo ” t u i l n ne a nh u e a e m 0 c oi e t c s cl 1 c ll n0 h cnc 岫 e u
a 【I1,te pr e r te c n6 c l lht ew crcl s 】 l l ei 1 df a , s neale l I s i l i t c nie i nt_ urI a ]I p l e d c k lse i p p I } c 0 i】 t c r s n I uw 哪 n h a d g s砌 _ 0
技术)课程 为实例 ,论述 了网络课程结构设计所应遵循的科学性原理 ,阐述 了具体结构设计 中的四大模块功 能,并进
行 了具 体 网 络课 程 的设 计 。
[ 关键词】 网络课程 ;结构设计
[ 中图分类号 ]G3 [ 44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l0 — 81( 0 )l— 23 0 o8 02 2 8 1 01— 2 o
立性又存在着相互联 系、相互依 存关 系,课程 的实施 过程
个好 的起始点和支撑点 。 《 模拟电子 技术》课程是 电子技术教学方面的一 门基础
课 。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 的一 门课程 。在本 课程 的教 学 内 容中既有 电子技术 的基 本原理 ,又有工 程技术上 的一些分
析方法 ,学生在学习这 门课程 时思维方 法上存在着一 个逐
d su s d t ef n 6 n f h u d I i 0 c e c 哑虹 伽I ei n 81 e in d出i e i se l I c 0 s0 e f rm0 s I c n 形【 0 c 1 1 t 0 1 a d sg , l d sg e 1 d sn c re I . s

《模拟电子技术》 放大电路失真现象研究

《模拟电子技术》 放大电路失真现象研究

《模拟电子技术》研究性课题论文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5月目录一、饱和失真 (1)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 (1)消除失真的方法 (2)二、截止失真 (3)截止失真产生的原因 (3)消除截止失真的方法 (3)三、双向失真 (5)产生双向失真的原因 (5)消除双向失真的方法 (5)四、交越失真 (5)交越失真产生的原理 (5)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 (6)五、负反馈改善失真波形 (7)负反馈改善失真波形原理 (7)六、频率失真 (9)频率失真的原因 (9)幅度失真的原因 (9)相位失真的原因 (9)七、瞬态互调失真 (10)瞬态互调失真产生的原理 (11)消除瞬态失真的方法 (11)八、总结 (12)参考文献 (14)放大电路失真现象的研究摘要:运算放大器广泛应用在各种电路中,但是同时伴随着失真现象。

一个理想的放大器,其输出信号应当如实的反映输入信号,即他们尽管在幅度上不同,时间上也可能有延迟,但波形应当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放大器中,由于种种原因,输入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失真。

本文通过研究基本放大电路出现的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并且提出消除非线性失真的方法。

关键词:失真失真原因失真解决方法Abstract:Operational amplifier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circuit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ccompanied by distortion. An ideal amplifier, the output signal shoul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input signal, even if they differ in amplitude, time may be delayed, but they should have the same wave form.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output signal can not be identical to the waveform of the input signal in practical amplifier,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distor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sic amplifying circuit nonlinear distortion and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non-linear distortion.Key Words: Distortion Cause of the distortion Distortion solution一、饱和失真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下图所示为工作点太高的情况,由下图可知,当工作点太高时,放大器能对输入的负半周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而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因输入信号太大,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β的关系将不成立,输出电流将不随输入电流而变化,输出电压也不随输入信号而变化,产生输出波形的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级通信工程班 XXX 12356789指导教师 XXX 讲师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特性而设计的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

该器件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和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一般应用于数字电路测试、调试和检修等。

关键词集成运算放大器;逻辑状态识别电路;音响信号产生电路1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1 设计一个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要求能正常测试高电平、低电平或高阻。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的原理。

1.2 设计要求(1)选取单元电路及元件;(2)逻辑信号测试器的原理分析;(3)音响产生和驱动电路的设计与调试;(4)各单元电路的参数计算;(5)整体电路的联调(完成全电路理论设计、仿真、调试);1.3 设计参数(1)测量范围:低电平<0.8V,高电平>3.5V(2)高低电平分别用1KHZ和800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在0.8~3.5V 之间不发出声响。

(3)工作电源为5V,输入电阻大于20K欧姆。

2引言为了方便进行对某点的电平测试,设计一个逻辑信号测试器。

在数字电路测试、调试和检修时,经常要对电路中某点的逻辑电平进行测试,采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仪表很不方便,而采用逻辑信号电平测试器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和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来表示被测信号的逻辑状态,使用简单方便。

电路由输入电路、逻辑状态识别电路和音响信号产生电路等组成。

输入的逻辑信号电平大于或小于所设定的高低电平电位,则音响发声,如若在高低电平之间,则音响不发声。

利用这种方式设计电路,计算元器件参数,选择成本合适的器件,确定电路形式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

3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3.1整体设计原理图图1 原理框图3.2 电路组成(1)输入及逻辑信号识别电路如图2所示,Vi是输入的被测逻辑电平信号,输入电路是由电阻R1和R2组成,其作用是保证输入端悬空时,Vi既不是高电平,也不是低电平。

U1和U2组成的双限比较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检测识别,U1的反相端为高电平值电位参考端,其电压值由电阻R3和R4分压后获得,记为VH。

同理,U2的同相端为低电平值电位参考端,其值由R5和R6分压决定,记为VL。

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高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5V),反之,则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0V)。

在保证VH>VL的条件下,输入、输出状态有以下关系:见表1。

表1 输入、输出状态关系输入U1(V A)U2(VB)Vi<VL<VH 低高VL<Vi<VH 低低Vi>VH>VL 高低通过分析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就能够判断输入逻辑信号电平的高低。

被测逻辑电平信号高于高电位、低于低电位时音响发声;在高、低电位之间音响不发声。

图2 输入及逻辑信号识别电路(2)音响信号产生电路图3音响信号产生电路当VA =VB=0V(均为低电平)时:由于稳态时,电容C1两端电压为0,并且此时VA 和VB两输入端均为低电平,二极管D1和D2截止,电容C1没有充电回路,而U3的同相输入端为基准电压3.5V,使得U3的同相端电位高于反相端电位,U3输出Vo通过电阻R3按指数规律为电容C2充电,达到稳态时电容C2的电压为高电平,U4的同相端(5V)高于反相端(3.5V),虽然输出为高电平,但是由于D3的存在,电路的稳定状态不受影响。

故电路输出Vo一直保持高电平。

当VA =5V,VB=0V时:此时二极管D1导通,电容C1通过电阻R1充电,Vc1按指数规律逐渐升高,由于U3同相输入端电压为3.5V,则在Vc1未达到3.5V 之前,U3输出端电压保持为高电平。

在Vc1升高到3.5V后,U3的反相端电压高于同相端电压,U3输出电压由5V跳变为0V,使C2通过电阻R3和U3的输出电阻Ro3放电,Vc2由5V逐渐下降,当Vc2下降到小于U4反相端电压(3.5V)时,U4的输出电压跳变为0V,二极管D3导通,C1通过D3和U4的输出电阻放电。

因为U4输出电阻很小,所以Vc1将迅速降到0V左右,这导致U3反相端电压小于同相端电压,U3的输出电压又跳变到5V,C1再一次充电,如此周而复始,就会在U3输出端形成矩形脉冲信号。

当VA =0V,VB=5V时:此时电路的工作过程与VA=5V,VB=0V时相同,唯一区别在于D2导通时,VB高电平通过R2向C1充电,所以C1的充电时间常数改变了,使得Vo的周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音响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由于音响负载工作电压较低而且功率较小,因此对驱动三极管的耐压等条件要求不高,故选去9012作为驱动管,可完全满足电路要求。

图4 音响驱动电路3.3 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1)参数计算根据技术指标要求,输入电阻大于20 KΩ,并且输入悬空时,Vi=1.4V(一般在VH =3.5V和VL=0.8V中间位置选取)。

因此Vi =(R2\R1+R2)Vcc=1.4V Ri= R1R2\R1+R2≧20KΩ解得 R1=71KΩ R2=27.6KΩ根据分压公式得 VH =(R4\R3+R4) Vcc=3.5VRi = R3R4\R3+R4≧20KΩ解得 R3=29KΩ R4=68KΩVL =(R6\R5+R6)Vcc=0.8V Ri= R5R6\R5+R6≧20KΩ得R5=68KΩR 6=12.8K Ω根据电容电压公式得Vc1(t )=5(1-e1τt -) (t 1期间C 1充电) Vc2(t )=5e 2τt - (t 2期间C 2放电)其中 输出Vo 的周期T= t 1+ t 2 t 1=-τ1ln0.3=1.2τ1t 2=-τ2ln0.7=0.36τ2 取τ2=R 9C 2=0.5ms 则当C 2=0.01uf 时,R 9=τ2\C 2=0.5ms\0.01=50K Ω 同时选取C 1=0.1uf ,由于技术指标要求,被测信号为高电平时,音响频率为1KHZ 。

即T=t 1 + t 2 =1.2 τ1+0.36 τ2=1\f=1ms 代入τ2=0.5 ms ,得,τ1= R 7C 1=0.68ms所以 R 7=τ1\ C 1=6.8K Ω 被测信号为低电平时,音响频率为800HZ 同理,计算求得R 8=8.9K Ω(2)元器件选择选取标称值,即元件库里所有的实际元件,按最接近的值选取。

6、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按照电路图连接仿真电路,如图(5)所示,由于在仿真过程中,观察到电容C1之充电不能放电,是因为比较电压过高,为此我在比较电压器加上了一个分压电路,可以保证C1能放电,同时有发现输出频率不满足要求,所以又把R7和R8的电阻值减小,就满足了频率在高电平是为1KHz ,在低电平是为800Hz 。

图5 逻辑信号测试器的仿真电路图在调试过程中,通过改变输入逻辑信号的大小,来验证所设计器件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当输入的被测逻辑电平信号为12(大于3.5V)时的波形:(1)输出信号U0的波形如图6所示。

图6 U0 输出信号的波形(2)音响电路的信号波形如图7所示,其信号周期是1.025ms,其频率为1Khz,符合设计要求。

图7 音响电路信号波形图(3)C1的充放电波形图如图8所示。

符合设计要求,其充电按时间常数充电,放电由于放电电路电阻很小瞬间放电。

图 8 C1的充放电波形图2、输入的被测逻辑电平信号为2.3V(大于0.8V小于3.5V)时的波形:(1)输出信号U0的波形如图9所示。

是没有波动的信号。

图9输出信号U0的波形(2)音响电路的信号波形和C1充电放电波形如图10所示,C1没有没有充放电,音响信号也是没有波动,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图10 音响电路的信号波形和C1充电放电波形3、当输入的被测逻辑电平信号为0.3V(小于0.8V)时的波形:(1)输出信号U0的波形如图11所示,是有波动的信号。

图11 输出信号U0的波形(2)音响电路的信号波形和C1充电放电波形如图12所示,C1没有没有充放电,音响信号也是没有波动,所以符合设计要求。

其周期为1.23ms,说以频率在800Hz 左右符合设计要求。

图 12 音响电路的信号波形和C1充电放电波形4设计步骤及方法首先,根据数字逻辑信号测试器的功能,将所设计器件的各个模块的组成原理及操作时的步骤分析清楚。

其次,仔细计算各电路参数,并统计好所需元器件,同时通过网上查资料等方式确定各元器件的引脚图及使用方法。

接着,利用CAD软件绘制电路图,再进行功能的仿真,进一步确认设计原理及方法的准确性。

之后,在面包板上分模块连接,每连接好一个模块就进行测试,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如有问题,则只需要调试刚连好单一模块即可。

面包板连接实物图如图6所示。

最后,总体测试,由于已经分模块测试过,故整体测试时一般会很容易达到预期目标。

图6面包板连接实物图5设计所用器材表2元器件清单6小结本次课程设计的完成过程是还算顺利,但在此过程中,不仅暴露出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的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更显示出我们解决问题时思维不够严密,不够灵活,实际操作时对操作步骤不够熟悉,执行起来没有条理。

而对于这个设计,需要我们对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这样才可能设计出来符合要求的原理图。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信号和模拟电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模拟电路有了更深的兴趣,并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从刚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慢慢地找到方法,一步步地跨过所遇到的重重阻碍,再到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后,我终于真正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或许小小的课程设计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实际操作上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它让我们学会了方式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便可以采用该方法去提高效率,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的得到了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1] 童诗白,华成英编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 高吉祥编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3] 赵淑范,王宪伟编著.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4] 黄永定编著.电子实验综合实训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5] 毕满清主编.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6] 孙肖子,张企民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7] 百度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