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度量(王逸群)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分析


二 、商业银行操作风 险主要量化方 法
由于商业银行操作 风险所具有低频高 危 与 高 频 低 危 的特 性 ,导 致 对 商 业 银 行 操 作风险的度量与控制 十分困难 , 于如何 对 用定量方法 来度量 商业银 行的操作 风 险, 在我 国理 论界的研究还 只是 刚刚起步 ,新 巴塞尔协议提供 了三种 度量 操作 风险度量
方法 :
( ) 一 、基本 指标 法 基本 指标 法 采 用单 一计 提 指 标 乘 以一 个 固定 比例 a值 计算应提资本 ,巴塞 尔委 操作性风 险资本要 求。用公式表示为 员会将营业毛收入 G ( osI cme作为 I s n o ) Gr K =y E Ix 计提指标 。银行持有 的操作风险资本 应等 口 :一1 0 ’ : 于前 3 年各年正 的总 收入 乘上一个 固定 的 ㈠ 斟 比例 a表示并加总 后的平均值 。巴塞尔委 员会经过多年数据 收集 和分析 ,认为基本 其 中, K 。为标 准法 计算的操作风 险
维普资讯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度量方法分析
王跃 平 叶 华 广西 大学商学院 广西南 宁 5 0 0 304
资本要求 , 为8 叫 个业务种类过去三年 的 年均总收入 或业务量 , 是银行分配给业 S 务 种 类的操 作 风险的 风险资 本份额 , MRC是银行的最低监管资本要求 , 按风险 加权资产的8 %计算 ,Ⅲ . 是银行业 务种类 i 的指标值 , .2 0 1 是给定 的调整系数 。p具 . 体数值 如下表 :
险 管理 水平 。
【 键 词】 关 商业银行 ;操作风 险险的定义为 : “ 操作 风 险是 指 由于 不完善或有 问题 的内 部程 序、人员 、计算机系统或外部 事件所 造成 的损 失的风 险。 ”操作 风险是商业 银 行面 临的一项重要风 险,在不少 金融 机构 中,操作 风险导致 的损失 已经 明显大 于市 场 风险和信用风险 ,银行应为抵御操 作风 险造成 的损 失安排资本 。因此 ,国际金融 界和监管组织开始致力于操作 风险管理 技 术 、方法 和组 织框架的探索与构建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量化管理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量化管理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量化管理作者:王叶琰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02期摘要:本身并不新鲜的操作风险这一话题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诞生又重新成为了金融界关注的焦点。

到底该如何对这一与银行经营形影不离的风险进行管理呢?全世界的银行家们通过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其各种具体表现的深刻理解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好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并提高银行价值。

本文从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特点出发,讨论了国外操作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协议中给出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办法,指出了操作风险的量化在整个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操作风险;量化管理;风险度量;巴塞尔新资本协议0、引言操作风险这一话题并不新鲜,伴随着银行的诞生,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就一直存在。

随着世界经济和银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待操作风险的态度已由最初的忽视逐渐转变为目前的较为重视。

通常不是主动产生的操作风险在较早的时候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仅仅被称作除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之外的其他风险;而现在,多种可供分析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正在逐渐的形成,商业银行多年来一直试图对它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定性并尝试测量这一风险。

目前银行家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好的操作风险管理能通过减少风险、改善服务质量和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形成一种竞争优势并在股东价值中得到相应体现。

1、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全世界的银行家们还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但对操作风险的性质正在形成一致的看法:操作风险是一种引起损失的风险,是由不当的或者说失败的操作程序,工作人员或工作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有两个:一是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的定义,他们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

”这一定义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操作风险进行了界定。

二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3)给出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是银行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银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

因此,为了提高银行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并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开展一门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该培训课程旨在帮助银行员工了解操作风险及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掌握操作风险度量的方法和工具,并学习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

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员工在日常业务操作中能够识别、测量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提高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首先,课程将介绍操作风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员工了解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包括内部失职、不当行为和外部事件等,并了解这些风险对银行的潜在影响。

其次,培训将介绍操作风险度量的方法和工具。

员工将学习使用各种技术和模型来度量操作风险,包括风险指标、损失事件数据库和操作风险指数等。

并会就不同的度量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以帮助员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评估和监控操作风险。

接下来,课程将重点介绍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员工将了解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减轻和监控等环节。

此外,培训还将讨论员工如何改进风险管理文化和制度,以及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从而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培训将利用实际案例和模拟演练来锻炼员工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员工将学习如何应对不同的风险情景,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这将有助于提高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实用的课程,它可以帮助银行员工提高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掌握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并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

这将有助于银行降低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的内容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将介绍操作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作者:谢湲吴亚文胡宇辰苗耕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6期摘要:为操作风险单独提取规范准备金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为此,文章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为操作风险需要配置约15亿元的资本,资本准备金率约为4.79%。

关键词:操作风险;资本计量;预警体系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工作中一个重要而生动的议题。

它是指由人的失误、系统的失败、不完善的控制和程序、未经授权的活动和外部事件导致的非预期损失。

在某些业务领域,操作风险比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更为重要。

许多银行承认,由操作风险引起的损失已经超过10亿美元。

国际上有很多银行没有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如此。

并不是因为操作风险不重要,而是大家并不知道如何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分配多少。

正如1996年12月《欧洲货币》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银行测度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为其分配资本,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不是因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其实,操作风险更加重大、更加危险,但没有人确切知道该对它做什么”。

所以,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决定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分配的框架。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资本计量(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风险资本又称为经济资本,是指公司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防止或缓释非预期损失导致的支付危机所需的资金量。

相应地,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则是减缓非预期的操作风险损失及其所带来的支付困难。

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计算出来的。

计算经济资本的前提是必须要对银行的风险进行量化。

同样地,为操作风险分配资金也是建立在操作风险量化基础之上的,而这恰恰是操作风险管理最大的难题。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资本计量方法在新资本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提供了三种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的方法:一是基本指标法:资本要求等于某种总体活动指标,如总收入的固定比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实证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实证

0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模 型
操作风险计量的方法与模型
基础指标法
使用财务指标和内部管理指标评估操作风险,较为简单。
标准法
在基础指标法基础上,引入外部数据和行业数据,更准确地反 映操作风险。
高级计量方法
利用内部和外部数据,采用统计模型、内部评级等手段,精细 化计量操作风险。
高级计量方法与模型选择
加强风险评估与监测
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与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操 作风险,确保风险的可控性。
强化内部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应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业务授权、审批、报 告等制度,确保各项业务的合规性。
提高风险意识与人员素质
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操作风险培训和教 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操作风险与员工 绩效挂钩,鼓励员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降低操作 风险。
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力度,对违 规行为及时发现、纠正和问责,提高操作风 险的监管水平。
建立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要点一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和 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操作风险,为应对风险提供时间 保障。
结果比较与讨论
结果比较
将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操作风险计量结果 进行比较,以评估各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水平和风险状况。
结果讨论
针对计量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包括与其他 银行相比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需要采取的 措施和改进方向等。
05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建 议
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公司治理、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等方面,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摘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银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操作风险的管控能力,成为银行能否在行业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在我国科技金融不断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操作风险愈发多样化,这不但会对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提升操作风险计量的可靠性。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基于上述所言,本文主要围绕着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做出了讨论,并且给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引言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工作已经成为银行自身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以及操作风险管理。

在上述三种风险当中,前两种风险在很早之前就得到了各大金融机构的关注和重视,但是操作风险尽管在很早之前被提出,其被列为三大风险之一是在巴塞尔协议II颁布之后才确定的[1]。

操作风险指的是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或者人员操作事件,亦或是外部事件所给银行所带来的损失。

中国的银监会在之前出台过关于操作风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出商业银行要注重加快对合理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的研究,以此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如果银行无法通过计量操作来规避风险,那么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各方面的能力造成影响[2]。

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而言,第一个特点就是内生性。

也就说由于内部人员因素所带来的操作风险,这种情况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就能够使得风险显著降低;其次是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操作风险很难得到缓释,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当中的管理人员,对这一风险关注不到位,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带来较大的损失;第三,就是具有分散性特点[3]。

这也就意味着在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的各个环节都有着操作管理风险;;第四,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11.4.2操作风险度量模型2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

11.4.2操作风险度量模型2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

以收入法为例,收入法度量的是广义的操作风险,即除市场 风险和信用风险外的所有风险视为操作风险。在线性回归模型中 可决系数R2为回归平方和与离差平方和之比,主要反映目标变量 的波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解释变量所解释。
模型假设银行净利润为目标变量,解释变量是市场风险和信 用风险,不能被解释变量解释的部分视为由操作风险引起的银行 净利润的波动。
(二)自下而上法
首先考虑企业运转的一些基本要素(例如资产、负 债、重要的经营过程、重要的资源等),然后考虑这些 因素的潜在变化可能会对目标变量(以市场方式标价的 资产价值、净收入等)带来怎样的影响。模型中一般使 用风险因素或特定的损失事件来代表潜在的变化。
经常使用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主要有:极值理论法、
表12-4 商业银行对人员风险的测量指标
指标 后台 中台
前台
质量 每天交易的数目 报告的及时性,系统执行的延迟,信息技术
反应时间
规范交易者的信息比销售接触的数目
数量 交易过程中错误的比例
报告中的错误,系统失灵的时间
检票错误的比例,时间标记的延 迟,接触的质量,顾客抱怨的数

(四)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 情景分析主要是研究一个特定的事件对企业造成
违背机构政策或准则的项目,立即上报高级主管人员,还可以监 督改正的进度。自我评估结合了内部控制和审计,将有助于对操 作风险的评估。
(二)风险图法(Risk Map) 设计风险图,首先根据情景分析或损失数据库的
资料,按操作风险的原因分类,如人员风险、技术风 险、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等,并在每类风险下确定次 级的风险种类,然后评估每类风险的大小、每个业务 种类中的重要性,现在已有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可能发 生的最大损失,最后按评估结果排列各种风险,以便 有效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

损失事件次数
图 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 发生频率的概率分布图
指数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为:
≤ 1-e-λx x>0
F(x)=

0
x≤0
拟合结果显示,指数分布的参数 λ 为
18.4。
(3)拟 合 损 失 金 额 的 概 率 密 度 分 布
与拟 合 操 作 风 险 发 生 频 率 的 概 率
密 度 的 方 法 相 同 , 先 计 算 出 所 有 Mat-
(2)拟 合 损 失 事 件 频 率 的 概 率 分 布 在对各年的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 率直方图的分布有了直观了解后,本 文 使 用 工 程 软 件 Matlab 7.8 拟 合 它 们 的概率密度函数。 在分布模型的选定 上 , 将 Matlab 默 认 的 全 部 分 布 都 记 下 分布结果, 然后依次对这些分布的拟 合 优 度 进 行 Kolmlgorov -Smirnov 检 验 (简 称 K-S 检 验 ),选 择 拟 合 优 度 最 好 的一种。 在拟合损失事件频率的概率分布中, Matlab 出 现 了 指 数 分 布 、伽 马 分 布 、广 义 极值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韦伯尔分布、 Nakagami 分 布 (又 称 m 分 布 )、负 二 项 分 布 、瑞 利 分 布 、莱 斯 分 布 和 log-logistic 分 布。 软件分别计算出了不同分布的参数。 本 文 运 用 “kstest”命 令 对 不 同 分 布 分 别 进 行了 K-S 检验, 结 果 发 现 指 数 分 布 返 回 H 值 为 0,即 “数 据 符 合 指 数 分 布 的 原 假 设”,且 P 值为 0.93。 因此选择指数分布作 为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发生频率的概率分 布(见图 3)。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 在对操作风险的多种定义中“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出自()。

A.瑞士再保险公司B.英国银行家协会C.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世界银行答案:B2. 主要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属于()。

A.操作性杠杆风险B.外部事件风险C.操作性失误风险D.系统事件风险答案:A3. 由金融机构的内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属于()。

A.操作性杠杆风险B.执行风险C.操作性失误风险D.系统事件风险答案:C4. 由上至下法的模型包括()。

A.收入模型B.市场因素模型C.精算损失模型D.操作清单答案:A5. 由下至上法的模型包括()。

A.情景分析B.市场因素模型C.风险概况模型D.收入模型答案:B6. 下列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大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主流模式的是()。

A.集权式B.分权式C.内部稽核功能引导式D.外部监督式答案:A7. 下列不属于国际活跃银行采用标准法必须符合的标准的是()。

A.明确的职责界定B.定期向业务管理层报告C.银行具备独立的操作风险评估系统D.具备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岗位答案:D8. 下列不属于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有()。

A.基本指标法B.标准法C.高级计量法D.统计法答案:D9. 下列不属于操作风险定性评估方法的有()。

A.外界评估法B.风险图C.情景分析D.自我评估答案:A10. 操作风险较之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存在明显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是()A.操作风险表现形式变化迅速B.业务规模大C.风险巨大D.覆盖范围广答案:C11.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属于操作风险的有()。

A.声誉风险B.法律风险C.竞争风险D.策略风险答案:B1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操作失误风险的进一步细分的是()。

A.系统事件风险B.外部风险C.人员风险D.信息风险答案:B13. 由上至下法的模型不包括()。

A.风险概括模型B.开支模型C.随机模型D.收入模型答案:C14. 由下至上法的模型不包括()。

基于收入模型的我国两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实证分析

基于收入模型的我国两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实证分析
圜 圈
基于收入模 型 的我 国两 家 商业银 行 操 作风 险度量实证 分析
口 周 兰 谢 群
摘 要 : 作 风 险 是 商 业 银 行 面 临 的 主 要 风 险 之 一 . 作 风 险 操 操 的 量 化 是 对操 作 风 险 进 行 有 效 管 理 的 前 提 。 文 主 要 比 较 分 析 了 本 巴 塞 尔新 资 本 协 议 里 有 关操 作 风 险 的 主 要 度 量 方 法 , 结 合 我 国 并
披 露 损 失 数 据
整 系 数 ,将 行 业 范 围 的 监 管 资本 要 求 与 行 业 范 围 的 指标 联 系
起 来 的 一 种 测 量 方 法 。基 本 指 标 法 在 估 计 过 程 中 对 不 同 的 业 务 领 域 不 加 以 区 分 , 较 适 合 业 务 较 少 的 小 型 商 业 银 行 . 对 比 针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来 说 , 运 用 基 本 指 标 法 度 量 操 作 风 险 不 能 真 实
型 。 高 级 计 量 法 是 商 业 银 行 用 定 量 和 定 性 标 准 . 过 内 部 操 作 通 风 险 计 量 系 统 计 算 监 管 资 本 的 一 种 方 法 。 高 级 计 量 法 主 要 是
目前 , 际银 行 界 对 操 作 风 险 的研 究 日益 深 入 , 于 操作 国 对 风 险 的 管 理 , 步 向计 量 方 向 发 展 , 求 更 为 准 确 地 计 算 出银 逐 力 行 面 临 的操作 风 险 , 操 作 风险 度量 的方 法 也很 多 。根 据 出发 对 角 度 不 同 , 作 风 险度 量 方 法 分 为 两 种 : 种 是 自上 而下 的计 操 一 量 方 法 , 一种 是 自下 而 上 的计 量 方法 。 自上而 下 法着 眼 于银 另 行 总 体 的 目标 , 银 行 净 收 入 、 资 产 等 , 合 于 从 宏 观 和 银 行 如 净 适 监 管 机 构 的 角 度 去 考 察 银 行 业 操 作 风 险 的度 量 与 管 理 : 下 而 自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讲座课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讲座课件


目前,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可以概括为信用风险、市场风 险 以及操作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机构外部的合作伙伴、借款人、供货商违约引
起的净收入或者净资产的波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很早就引起 了金融机构的重视,到目前为止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
技术。市场风险是指由于特定的市场风险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净收
自我评估的工作流程
一阶段: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 二阶段: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 三阶段:控制活动识别与评估 四阶段: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 五阶段:报告自我评估工作和日常监控
风险图
风险图法:首先根据情景分析或损失数据库 的资料,按操作风险的原因分类,并在每类 风险下确定次级的风险种类,然后评估每类 风险的大小、每个业务种类中的重要性、现 在已有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可能发生的最大损 失,最后按评估结果排列各种风险以便有效 的管理。

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推行的度量方法
(一)基本指标法
(二)标准法
(三)高级计量法
基本指标法




采用基本指标法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前三年 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用α表示)。资本计算 公式如下: KBIA = GI x 其中,KBIA = 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GI = 前三年总收 入的平均值, = 15%,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将行业 范围的监管资本要求与行业范围的指标联系起来。 总收入定义为: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这种计算 方法旨在(1)反映所有准备(例如,未付利息的准备)的总 额;(2)不包括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利润(或损失) ; (3)不包括特殊项目以及保险收入。
巴塞尔协议发展与操作风险
1988 1992
1988 年巴 塞尔协议 :信用风 险资本要 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你说这商业银行啊,就像一艘大船在金融的海洋里航行,那操作风险可就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暗礁呀!要是没个好的计量方法,那可不得触礁翻船呀!咱先说说基本指标法。

这就好比是你每天看天气预报来决定穿啥衣服,简单直接。

银行根据一些基本的指标,比如业务规模啥的,来大致估算操作风险。

虽然不那么精细,但好歹有个底数呀,能让银行心里有点谱。

然后呢,有标准法。

这就好像是给不同的业务贴上不同的标签,根据标签来判断风险大小。

不同的业务领域有不同的风险系数,这样算起来就比基本指标法稍微精细了一些呢。

还有高级计量法,这可就厉害了!就像是个超级侦探,能把风险的细节都给揪出来。

通过复杂的模型和数据分析,尽可能准确地计量操作风险。

这可需要银行有相当高的技术和专业水平呢!你想想看,要是银行对操作风险计量不准确,那会咋样?那不就像闭着眼睛走路一样,随时可能掉进坑里呀!而且,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银行呢。

小银行可能用基本指标法就够了,大银行可就得用更高级的方法,不然怎么能应付那么复杂的业务呢?这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呀,就跟咱的生活一样,得与时俱进。

金融市场在变,银行的业务也在变,那计量方法也得跟着变呀!不然怎么能适应新的挑战呢?咱举个例子吧,以前可能觉得某些业务风险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新的情况出现了,那风险可能就变大了。

这时候就得调整计量方法,不然不就不准确了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就像是银行的一把保护伞,能帮银行在风雨中稳稳前行。

咱可得重视起来,不能马虎呀!毕竟银行的稳定关乎着咱每个人的钱袋子呢!所以说,选对计量方法,那可真是太重要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对吧?你说要是计量错了,那后果得多严重啊!咱可不能让银行在风险面前不知所措呀!咱得让银行有底气,有办法去应对那些潜在的风险,这样咱的钱放在银行里才放心呀!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基于人员因素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基于人员因素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基于人员因素的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操作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今天,人员因素和管理漏洞已经成为操作风险的主要来源。

因此,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的深入研究,对于企业发展和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人员因素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的问题,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体的操作风险类型以及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以及总结现有的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以期提出合理的建议和保障商业银行持续、良性、可控的发展。

二、研究问题及目标1.研究问题:(1)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哪些具体的操作风险类型?(2)造成这些操作风险的原因具体是什么?(3)现行的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有哪些?(4)在当前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当前的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是否足够可靠并符合实际需要?2.研究目标:(1)系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类型和成因。

(2)总结现有的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并剖析其优缺点。

(3)探讨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方向。

(4)提出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内容:(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人员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现有的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及其优缺点的评估。

(4)基于实证研究的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改进建议。

2.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关于操作风险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剖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商业银行案例,分析其操作风险,并深入挖掘人员因素的作用机制。

(3)问卷调查法: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业内专业人士对当前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的评估和建议。

(4)实证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对其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改进建议。

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与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探析

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与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探析

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与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探析
普浩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07(000)03B
【摘要】新巴塞尔协议出台后,对操作风险的度量在银行业已是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文阐述了目前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度量的几种主要方法,并作了彼此之间的比较分析,旨在探讨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呼应国内银行目前正在推进中的风险管理改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普浩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59
【相关文献】
1.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与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探析 [J], 普浩
2.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 [J], 陈婧;刘海啸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基本度量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J], 李霞
4.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基本度量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J], 李霞
5.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刍议 [J], 陈杰;王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净利推导模型与实证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净利推导模型与实证
经济论坛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 的净利推导模型与实证
辽 宁师 范大 学 赵 聚辉
摘要: 新 巴塞 尔协 议 将银 行 操 作 风 险 纳入 到 商业 银 行 的风 险准 备 金 计 量 与监 管 中 , 银行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 操 作 风 险 和 信 用风 险这 三 大
类 。而操 作 风 险是 商 业 银 行 面 临 的 重要 风 险 。 本 文 建 立 了 面板 数 据 模
管 理 不 只 是 内部 审计 部 门或 风 险管 理 部 门 的 事情 。
本文对净利润模型进行 分析 。认为影 响操作 风险的因素有 以下 几
点: 第一 ,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情 况 。 近 年 来 我 国经 济 高 速 增 长 , 而 经 济增 长 与银 行 业 的发 展 是 息 息 相关 的 。 它 能 直 接 影 响商 业 银 行 的经 营 的 收入 , 从 而带 动 银 行 的净 利 润 增 长 , 因此 , 我们 使 用 国 内 生产 总 值 的增 长 率 为 解释变量。 第二 , 银 行 的盈 利 能力 。 在 我 国 业 务类 型有 限 , 而 银 行 的 主 要 来 源 则 是商 业 贷 款 业 务 的 利 息 收 入 ,因此 本文 将 一年 期 的存 贷 款 利 差 作 为银 行盈 利 能 力 的主 要 解 释 变量 。 净 利 润模 型又 可 表 示 为 :
风险 。 进 而提 出对 策 来促 进 商 业银 行 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健 康 的 发 展 。 关 键 词: 新 巴塞 尔协 议 商业 银 行 操 作 风 险 净 利推 导模 型 实证 商业 银 行 操 作 风 险 及 其度 量
对 商业 银 行 操 作 风 险 进 行 计 量 关 键是 其 方法 。 本 文 采 用 高 级 计 量 法, 利用 净 利 润 的模 型 对 在 经 营 过程 中所 面 临 的 操 作 风 险进 行 度 量 。 其 基本原理 : 目标 银 行 净 利 润 为 被 解 释 变 量 , 考 虑 可 能 影 响 商 业 银 行 净 利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刍议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刍议
度 对 不 可预 知 的操 作 风 险 采取 相 应的 防 范措 施 。
关 键 词 : 作 风 险 ; 量 ; 融 市 场 操 度 金
中图 分 类 号 :80 3 F 3 .3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20 f 00 O 0 1 一 4 17 64 2 1 ) 1 0 l 0
对手的影响) 将可控制 的事件风险定义为操作风 ,
险。该定 义涵盖 的 内容 介 于狭 义 与 广义 之 间 , 高 提
自上而下法 , 即首先通过使用 财务指标 和 收益 波
收 稿 日期 : 1 O —1 2 0一 1 8 0
作者简介 : 陈杰( 95 ) 男 , 17 一 , 山东省莒南公路管理局机关服务 中心经济师 ; 王勇( 93 )男 , 18 一 , 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
动性作为衡量风险 的变量 , 从整体上估 计银行 的操 作 风险 , 进而按照一定 的规则将资本配置 到相应 的分 支 机构及业务单元 。它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方法 :
1 基 本 指 标 法 .
在 C P 模 型 中 , 市 场 风 险 、 用 风 险 因素 AM 将 信 作 为模 型的 自变 量 , 通过 计算 目标变量 的方 差 , 市 将
(B ) B A 的操作风险定义方式 , 即操作风险是指 由不 完 善或有 问题 的内部 程 序 、 员 及 系统 或外 部 事件 人
所造 成损失 的风 险 。这 一定 义 包 括法 律 风 险 , 不 但
包括 策略风 险 和声 誉 风 险 , 主要 是 出于风 险 资本 这
费用最 小化 的 目的。它更 侧重 于从银 行操作 风险监 管 角度 而非 风险管 理 的 角度 来 界定 操 作 风 险 , 因此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导言: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银行业务的日益复杂化,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操作风险。

为了提升银行员工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需要开展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培训课程。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一培训课程。

一、课程目标1.1 提升员工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中一种风险类型,包括人为错误、系统故障、违规行为等。

培训课程的第一个目标是帮助员工加深对操作风险的理解和认识,明确操作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并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

1.2 掌握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是保障商业银行有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课程的第二个目标是教授员工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度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3 提高员工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员工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课程的学习,员工将能够准确地识别、评估和控制操作风险,有效地管理自身的业务和团队的风险,从而为商业银行的安全经营和规范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内容2.1 操作风险概述首先,课程将对操作风险进行概述,包括定义、分类、来源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案例,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操作风险的本质和重要性。

2.2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课程将介绍操作风险度量的基本方法,包括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极值理论等。

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案例,培养员工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操作风险度量的能力。

2.3 操作风险管理方法随后,课程将介绍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群体讨论,提高员工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2.4 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享最后,课程将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银行从业者分享实际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包括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通过分享,让员工能够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提高自身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 王晋忠[内容摘要]操作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而其中操作风险的准确度量,是有效管理和防范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

国外发达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虽然推出了一些操作风险度量的方法和框架,但是直接运用于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从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选择的因素出发,论述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推荐的几种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中的适应性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操作风险度量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

在操作风险管理中,操作风险的度量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困难的环节,如果能够完全把复杂的操作风险进行明确的量化,这对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管理和控制将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操作风险数据的缺乏、操作风险内在因素的复杂性和操作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准确完整地量化操作风险还是十分困难的。

国际银行业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操作风险度量的有效方法,但这些努力尚没有获得圆满的结果,仍然处于不断演进之中。

巴塞尔委员会也积极地推动着对操作风险的度量,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供了三类计量模型以对操作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估,分别为基本指标法(BI A)、标准法(STA)、高级度量法(AMA)。

其中,高级度量模型包括内部计量法、损失分布函数法和计分卡法。

从基本指标法到高级计量模型,模型方法的复杂性和风险的敏感度依次提高。

一般而言,不同资产规模和资信水平的银行,都对应着各自的风险度量模型,巴塞尔协议也同时提供了一套标准,来衡量各个银行是否有资格适用于某个操作风险度量模型。

其中,中、小型银行往往使用基本指标法(BI A)来度量其操作风险。

标准法(STA)和高级度量法(AMA)更多地在大型银行中得到应用。

而且, 巴塞尔协议以资本激励作者简介:王晋忠(1964!),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都,610074),副教授。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关键词院操作风险曰风险管理曰监管资本
在次贷危机中全球银行均暴露出严重的资本数量不足及质
量欠佳的问题袁2010 年 9 月 27 国央行代表在巴塞尔银行监督 委员会管理层会议上对叶巴塞尔协议芋曳达成共识遥 同年 11 月此 协议于 G20 领导人首尔峰会上通过遥 该协议对银行资本提出了 新的要求袁其核心内容为院全球各商业银行将一级资本渊普通股冤 核心资本提升至 4.5%曰并增加 2.5%的留存超额资本渊普通股冤要 求曰增加 4%的杠杆率监管标准遥 其目的是提高监管资本的质量 和数量遥
二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 各大银行都有总的操作风险控制的宏观标准袁 但是个性化 的操作风险控制体系还比较薄弱遥首先袁任何一家银行都面临一 个严峻的挑战要 要要操作风险的计算遥 在世界已发生的商业操作 风险中袁大多数操作风险事件都是非常规性事件袁这些已发生的 操作风险所产生的数据多属于高频率尧 小损失事件的数据遥 因 此袁由这些数据不具有普遍性袁而有此推理出来的解决方案也无 法推广使用遥 其次袁操作风险属于内生性风险,它受银行内部管 理系统的结构尧效率和控制能力的影响遥 最后袁在评估操作风险 时,业界有一个习惯要互相借用数据袁但因为内部及外部数据的 处理尧 情景及经营环境和内控因素分析等不一致袁 容易产生错 配袁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遥 商业银行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遥 商业银行体系作为我 国金融机构的主体袁 尤其是国有控股型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借 贷款业务中一直占有绝对的优势袁 银行体系组织管理方式一方 面为明确职位权责袁另一方面又多头管理遥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有 效的处理遥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管理问题遥 一是业务不熟造成的非恶意 操作错误袁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本身的复杂和多样性加之对业务 流程管理监管不到位所造成的操作风险袁 比如人员操作时产生 的系统录入错误尧记账错误尧现金差错尧系统业务遗漏以及其他 错误遥 另一方面又由于人员匮乏袁对操作人员缺少有效监督袁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度量王逸群引言2004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布以及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由于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银行损失甚至倒闭事件,例如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欺诈案导致法国兴业银行亏损49亿欧元,使得操作风险的度量和防范愈加重要,也使世界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愈加重视。

本文基于新巴塞尔协议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阐释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管理提供了借鉴,从中寻找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方法,进而控制各种操作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我国商业银行因操作风险事故而引发的损失,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并提高商业银行运作的稳健性。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以及操作风险管理现状(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f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BCBS)2004年6月发布了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而国际银行业从内部管理角度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来自交易失败和非常规操作导致的损失可能性;诸如建筑和设备等资产的损失导致的实体损失风险;由于内外欺诈犯罪事件带来的损失可能;因为雇佣、工作场地安全或监管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法律和负债风险;政治体系的严重变化导致的国家风险。

显然,国际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定义,实质是新巴塞尔协议内容的具体细化。

由此可见操作风险主要是内生性风险,所以其属于损失类风险。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风险管理的效果仅仅取决于其中最脆弱的环节。

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也不断地把金融机构推向不熟悉的新风险领域,这些陌生的新风险领域也随之变成银行整个风险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这个新的薄弱环节不断爆发问题之后,新的风险管理框架开始覆盖这些新的风险领域。

近些年来,这种演进的轨迹越来越明显,金融机构注重管理的风险从开始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拓展到市场风险,直至到当前的操作风险。

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轻。

尽管当前不少监管人士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主要还是信用风险,但是,如果作进一步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在引发信用风险、导致不良资产的多组金融案例背后,追根究底大部分的案件是因为违规操作等操作风险因素而导致的。

自从2005年年初以来,在中国的银行业先后发生了多起严重的金融案件,其涉案金额之巨、爆发频率之高让银行业界内外为之震惊。

随着之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1,中国的金融界才开始关注操作风险及其管理问题。

而在国外,自从1998年9月巴塞尔协议引入操作风险,提及操作风险管理起,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伴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发展逐渐增强:1999年6月,新资本协议框架强调操作风险及其定量分析对银行的重要性;2001年9月,颁布了有1由银监会于2005年3月22日下发,其中提出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

关于操作风险法规政策;2003年2月,提出了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2004年1月,提出了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AMA)原则;2004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颁布实施,更是强调了操作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量化操作风险对于操作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操作风险转变为直观、简单的数字。

对于银行来说,操作风险度量技术可以准确度量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操作风险值可以判断其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成效,并不断采取改进措施。

而且2004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布,使得操作风险的度量愈加重要。

基于新巴塞尔协议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阐释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管理提供了借鉴。

(一)基本指标法巴塞尔委员会所确定的用于初始阶段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

它不区分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业务类型, 而是把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同代表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某项指标联系在一起, 统一使用一个风险指标。

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加总后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KBIA = ∑ (GI1……n×α) / n其中:KBIA =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GI =前三年中各年为正的总收入n =前三年中总收入为正数的年数α= 15%,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将行业范围的监管资本要求与行业范围的指标联系起来,为了避免不同银行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不同,巴塞尔协议中650条将总收入定义为: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

该方法简单易行,使用这种方法的银行大都是规模比较小、业务范围相对简单的银行。

这种方法将银行视为一个整体来衡量操作风险,只分析银行整体的操作风险水平,而不对其构成进行分析。

大量实践证明,操作风险的暴露与总收入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由总收入计算得来的资本计算公式在各银行间不具可比性。

因此,这种方法一是对操作风险的衡量缺乏敏感性;二是比较难以将银行自身的操作风险与其他银行和整个银行业的操作风险进行直接比较;三是没有办法对银行各个业务领域产品领域的操作风险进行准确衡量,无法正确地反映复杂的操作风险。

可以肯定地说,基本指标法不是度量操作风险的有效方法。

(二)标准法新协议规定中的八个产品线2中,总收入是个广义的指标,代表业务经营规模。

因此也大致代表各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暴露。

计算各产品线资本要求的方法是,用银行的总收入乘以一个该产品线适用的系数(用β值表示)。

β值代表行业在特定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与该产品线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为:K TSA = ∑(GI1–8×β1–8)2新协议第652条:“在标准法中,银行的业务分为8个产品线: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交易和销售(trading & sales),零售银行业务(retailing banking),商业银行业务(commercial banking),支付和清算(payment & settlement),代理服务(agency services),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和零售经纪(retail brokerage)。

”KTSA=用标准法计算的资本要求GI1-8=标准法的定义, 8个产品线中各产品当年的总收入β1- 8 =委员会设定的百分数,建立8个产品险种各产品显得总收入与资本要求之间的联系,β值如下:该图表引自《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 2006年2月总资本要求是各产品线监管资本的简单加总。

但“应当注意到,标准法是按各产品线计算总收入,而非在整个机构层面计算”。

可以看出,标准法是基本指标法的一种延伸。

该方法并不需要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金融机构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所需的规定资本量。

与基本标法相比,它能够更好地反映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特别适合于规模较小的银行。

但是,该方法计算出的各产品线的操作风险并不能与金融机构实际存在的操作风险相匹配,不能直接与损失数据相联系,风险衡量指标在银行间没有差异性,使用这种方法的银行一般是数据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的银行,因此在咨询阶段先将操作风险的资本金配置要求为最低监管资本(minimum regulatory capital, MRC3)的20%。

(三)高级测量法1、内部度量法(IMA)。

内部衡量法是巴塞尔委员会在讨论稿中推荐的高级计量方法。

内部度量法在标准化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每个业务类别划分了七个事故类型4,对每个业务类别/事故类型组合,共7×8 = 56个,允许银行使用自己的损失数据来计算该组合的期望损失值(EL),监管资本则由期望损失(损失分布的均值)和非预期的损失(损失分布的尾部)的关系来确定:如果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则监管资本:KIMA = ∑∑rij ELij其中:i是业务类别j是事故类别r ij 是将i业务类别/j事故类型组合的期望损失ELij化为监管资本的参数如果二者之间不具有线性关系,则监管资本:KIMA = ∑∑rij ELijRPIij3MRC为银行根据监管机构标准所计算的最低资本要求,按风险加权资产(risk-weighted assets)的8%计算。

47种事故类型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行为和职场安全;顾客、产品和商业行为;有形资产的损失;商业中断和系统出错;执行,交割和交易过程管理。

RPI为风险特征指数( risk profile index),具体讲,对于风险呈现厚尾ij分布的银行,其RPI大于1;对于薄尾分布的银行,其RPI小于1。

其中的EL = EI ×PE ×LGE其中,EL是风险暴露指标它应与每个业务类别的操作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是一定损失事故时期损失事故发生的概率LGE是给定损失事故发生的前提下的损失比率。

PE和LGE的估计需要大量银行内部数据进行近似,但银行却面临着历史损失数据积累不足和数据连续性差的问题,特别是内部控制机制较好的银行,损失数据就更少了。

常用的弥补方法有利用行业数据来估计,或者利用情景分析,结合银行实际风险控制情况对参数进行调整。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较,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使用自身的损失数据来计算监管资本,监管资本大小能随银行损失特征而不同,更加真实的反映银行所承受的操作风险的不同。

但这种方法假设非预期损失和期望损失之间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的稳定关系,虽然比前两种直接用总收入作损失数据近似替代要好,但事实上,在损失分布中,一概假设期望损失与非期望损失之间的稳定关系不符合损失分布的实际特征,即固定划分业务类别和事故类型的组合,使得损失数据有时无法与业务单位相对应。

同时,对于一些低频的损失数据在获得上仍有技术困难。

2、损失分布法(LDA)。

即根据损失资料库中每一种业务类别的损失特征选取拟合度最优的模型,对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做出假设,得到操作风险损失在未来时期内的可能分布,以此来估计该类业务操作风险所需资本金。

整个银行操作风险要求的资本金总额是各个业务类别资本金的加总。

可以看到,损失分布法虽然与内部度量法都需要对操作风险按业务细分,但二者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直接评估不可预期损失,而不像后者通过预期损失转化;其次损失分布法强调建立模型,而不像后者是运用统计原理将历史数据作为未来预期的无偏估计,虽然对数学的使用更加复杂,但更具有前瞻性。

目前理论界和金融机构发展出多种计量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法,比如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5等,但由于对操作风险的进一步分类还没有完成,并且假设的分布与实际仍存在一定偏差,尚未形成行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