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建筑欣赏ppt

合集下载

北京——天坛课件

北京——天坛课件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 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 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 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 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 等级制度。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 “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Temple of Heaven)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 “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 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 (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 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 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 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 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 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祈 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 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 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 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 “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 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 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 前传播。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 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 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 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 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 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 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 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 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 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 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 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 原来合祀天地地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 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 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 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 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 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 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值 (一)北京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 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 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 保存中国两座天坛之一,另一座是西安的隋唐天坛。 (二)北京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 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 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 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 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 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三)北京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 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景区介绍-天坛景点PPT(经典版)

天坛景区介绍-天坛景点PPT(经典版)
天坛公园景区介绍










演讲:
时间:
目录
CONTENTS
01 景 区 概 况 Overview of the scenic spot
02 景 区 历 史 History of scenic spots
03 主 要 景 点 Main attractions
04 旅 游 攻 略 Tourism strategy
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 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 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4
旅游攻略
景区门票
旺季门bai票15元,半价门票8元,联票35元(4月1 日一10月31日)
淡季门票10元,半价门票5元,联票30元(11月1日 一次年3月31日)
园中园的门票价格:祈年殿、回音壁、圄丘门票 20元;神乐署 斋宫门票10元
游览指南
1、开放时间:旺季6:00-21:00,淡季6:30-21:00 2、大门售票时间:旺季6:00-20:00 淡季 6:30-20:00 3、联票售票时间:旺季8:00-16:00 淡季8:00-15:30
特色门票
天坛公园经营管理科科长赵忠华介绍,本 次首发的天坛二十四节气票,取天坛之景, 融节气之时,将天坛建筑文化与应节气而 生发的植物融合在一起。
3
主要景点
主要景点圜丘坛 祈谷坛源自皇穹宇 皇乾殿圜丘坛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 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 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 十四年(1749)扩建。
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 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 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北京天坛公园 PPT

北京天坛公园 PPT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 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 穹宇由环转十六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 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 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 在我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 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 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 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 前三块石板即为 “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 只能听见一声回音; 当站 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 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 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平面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 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 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天 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 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 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 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 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 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 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 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平面布局和特色
Hale Waihona Puke 平面布局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各有坛墙相围。 外坛墙总长6414米。内坛墙3292米,北面围墙高大,均为半圆形; 南边的围墙较低而呈方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中轴线布局。天坛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 端,南 有圆丘坛,北有祈年殿。南北两坛之间由一条长360米,宽28米, 高2米多的“丹陛桥”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壮观的建筑群体 。 整个建筑位于林海之中,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 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 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 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中国建筑史——天坛.ppt

中国建筑史——天坛.ppt

• 圜丘撼人心魄的是它的神秘,古人 臆想中与天神接触所应具备的一切 气氛,圜丘台都具备了。它的建造 完全照应了古人“天圆地方”之说。 ☞神秘的圜丘
• 值得一提的是,人站在天心石上讲 话,声音嗡鸣,有很强的共鸣效果, 仿佛与天神交流,非常的玄妙,又 好似人在与自然在对话,“天人合 一”的境界由此达到。
• 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于 一炉,是古代建筑精品的代表作。例子研 究年殿 的历史与建筑思想
• 祈年殿所展示的美学:祈年殿的外部 • 祈年殿体现的数学与力学:祈年殿的
内部
祈年殿历史与建筑思想
• 起初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后来明嘉靖 皇帝二十四年重建时,为符合“天圆地方” 思想,遂改建成上青,中黄,下绿(象征 天,地,谷的颜色)的三色琉璃瓦的三层 重檐圆形大殿,并更名为大享殿。至清时 改称为祈年殿,乾隆十六年修缮时,将三 层琉璃瓦檐一律改成青色,光绪十五年间 (公元1889)毁于雷火,现存建筑乃按原 样复建。☞
• 清乾隆年间,天坛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改 建及修缮。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圜 丘,改建皇穹宇,改“大享殿”名为祈年 殿,并将大享殿三色瓦统一为青色,使得 天坛建筑象征寓意更加丰富。
• 十九年(1754年)天坛西门外垣之南建门 一座,称“圜丘坛门”,形成了天坛南北 两坛单独成制、规制严谨的格局。
天坛的历史背景
• 原始社会的人类因为敬畏自然的力量,发 展出崇敬天地的仪式,至周代封建时期, 逐渐出现中国独有的礼制建筑。发展至明 清,朝廷将敬奉天地日月以及风雨雷电等 自然现象视为国家重要祭典,执掌这种对 自然的祭祀权力,可以彰显朝廷的正当性。 天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作为皇帝祭 天、祈雨以及祈祷五谷丰收的礼制建筑。
• 天坛的建造属于儒家的鬼神信仰,就 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君亲师”的纲常 思想,历代帝王在渲染神权的过程中, 通过将天庭比拟人间,亲自掌握祭天 大礼以及褒封神祗封号等手法,扩大 对皇权威力的信仰,加强“君权神 授”,“天人合一”的观念。

北京天坛.ppt

北京天坛.ppt

布局
❖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 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 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 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 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 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历史沿革
❖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 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 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 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 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 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 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 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 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 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
❖ 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
祭天 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
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 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 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 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 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 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 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皇天上帝祭天所献上的贡品, 在经过隆重繁复的仪式后,通 过“燔柴炉”、“燎炉”焚化 敬天。
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
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
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
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
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
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
(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
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
天坛公园的格局。
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天坛介绍.ppt

天坛介绍.ppt

祈年殿内部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 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 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 殿内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数 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 , 象征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 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12根 巨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 中层和外层相加象征二十四 节气,三层柱总共28根象征 二十八宿。
皇乾殿
祈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
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 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 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
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 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斋宫
位于天坛西坛门内,占 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 围墙,内墙四周有廊 167间,是卫士们避风 雨处,正殿为五间无梁 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 一。顶部用蓝色琉璃瓦 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 敢称尊。殿前露台上设 有时辰碑亭和斋戒铜人 亭,铜人高1.5尺,身 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 刻有“斋戒”二字的铜 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 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 著称)。正殿后是五间 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 戒的地方。
门票价格:
联票35元/人,门票15元/人 。大门6:00~ 22:00开放,内部景点每日8:00开放; 止票 时间:20:00,静园时间21:00
路线
丹陛桥
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 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始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长360米、宽30米, 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 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 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其南端 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 逾4.5米。它南接圜丘成贞门, 北接及祈谷坛南砖门,将圜 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 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天坛

总体布局
圜丘
圜( yuán)丘位于天坛的 最南端,外面有二层围墙, 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 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 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 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 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 次往外每圈递增九块,直 至“九九”八十一块,寓 意“九重天”。人站在天 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 厚、洪亮。

北京天坛PPT

北京天坛PPT

丹陛桥

丹陛桥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南低北高。丹陛桥平坦宽阔, 中心墁白石,石面稍向上凸起呈弧状,昔日祭典时此路为神舆行经之 路,称为神道,神道左右为城砖海墁,供帝王大臣行走。 • 丹陛桥桥东有一方形砖台,称具服台,三面有雕石栏杆,是皇帝 祭祀时漱洗更衣的地方。每年在祈年殿举行祈谷礼时,先在此台上支 搭圆形幄帐,称为“幄次”,通称“小金殿”,是个活动的房屋。皇 帝由斋宫到祈年殿行礼,先到这“小金殿”中更换礼服。明朝皇帝到 这里时,还要脱掉鞋再到祈年殿上行礼。这表示洁净,不将微尘带到 神坛上。脱鞋以后,所经过的神路(即丹陛桥)便是铺满棕毯的走道 了。这条宽大的甬道直通祈年殿 • 大道下有一东西走向的券洞,叫进牲门,每次祭祀,都用黄绒线 将“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鱼,击鼓奏乐穿门而过,因此此洞也叫鬼 门关。
双环亭
• 双环亭又叫双环万寿亭,原在中南 海, • 是乾隆皇帝为他母亲庆祝50大寿而 建的寿亭,1997年迁到天坛。
天坛的历史
• 天坛居诸坛之首,是一座典型坛庙,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两倍,略小于颐和园.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每年"三孟"祭祀,即孟春 (正月上辛日)祈谷,孟夏(夏至)祈雨,孟冬(冬至)祀天. 该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外坛墙呈圆弧形,南墙与东、西墙为直角相交,取其天 圆地方之意.因为天坛建成初期,不仅祭天而且祀地,直到嘉靖九年(1530)在北郊另建 地坛后,才天、地分别祭祀.两道坛墙最初均为土坯砌成,曾称天坛土城.清乾隆十 二年(1747),将土城用砖包砌.两道墙之间称外坛.外坛墙一周11华里,只有两个门, 与先农坛相对者叫圜丘门,与太岁坛相对者叫祈谷坛门. 皇家祭天圣地,1860年曾遭英法联军洗劫,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的蹂躏.当时,斋宫 曾设联军司令部,圜丘坛上架设了轰击前门和紫禁城的大炮.侵略军为了掠夺物资, 曾在圜丘坛门外设火车站(天坛外站)和祈谷坛门火车站(天坛内站).内站运兵员,外站 运军火.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登基,也在天坛演出了一场祭天的丑剧.军阀混战期间, 辫帅张勋曾在祈年殿设司令部,与段琪瑞巷战时,天坛内成为战场.1918年,天坛辟 为公园开放. 解放后,在外坛墙上新辟了东门、北门,有计划地修葺了内部建筑,增 加了设施.外坛部分保留了北半部,原来的圜丘门已不存在,这里建成了居民区,即 现在的复康里和天坛南里一带.现在的南门是原来的内坛南门.经过改造之后,使原 来的皇家坛庙,变成了一处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中外名园4第四章著名坛、庙、祠、馆园鉴赏-PPT文档

中外名园4第四章著名坛、庙、祠、馆园鉴赏-PPT文档

天坛共占地27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富丽堂 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以 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 装饰著称于世,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 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英文名称: Temple of Heaven)于1994年 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 被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编号: 200-02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 半叶,座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 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 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 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 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三)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 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 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 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 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 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 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 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 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 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 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 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斋宫在西天门内,是皇。正殿月台上有斋戒铜人亭和时辰牌位亭。铜人 手持斋戒牌,传说是仿照唐代名臣魏征的形象铸造 的。东北角的钟楼内高悬着明成祖永乐帝在位时制 造的一口太和钟,皇帝祭天时,从斋宫起驾,开始 鸣钟,到皇帝登上圜丘坛,钟声即止。祭祀典礼结 束时钟声再起,宏亮的钟声为祭祖典礼大壮声威。

天坛(选修)PPT课件

天坛(选修)PPT课件
15
1、历史沿革
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 四年(1749年)扩建,是明清两朝冬至祭天 的场所,自清乾隆开始,也是孟夏祈雨之所。
16
2、建筑规制及特点
圜丘坛周围共开有四个门:南为昭亨门, 北为成贞门,东为泰元门,西为广利门。
圜丘坛周围砌有内圆外方的两道墙,表 示“天圆地方”之意。
29
(3)燔 柴 炉
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南, 坐南朝北,圆筒形,绿琉 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 各出台阶九级。
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 大典时焚烧祭祀正位(皇 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30
(4)瘗坎
瘗坎位于燔柴炉东侧,由 绿琉璃砖砌成,圆形,直 径约1米,深约0.3米。
瘗坎用于瘗埋牛尾、牛毛、 牛血,以喻不忘祭地之意。
3、清乾隆时,对天坛进行调整、充实,使其成为 最大的皇家祭坛。
7
4、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坛成了列 强的兵营与司令部。
5、1915年 袁世凯在天坛演出了最后一场祭 天丑剧。
6、1918年天坛正式对外开放。 7、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8
一、概 况
(四)、天坛的布局特点
1、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之主宰,皇帝则是“天”的儿子,自称“天
子”,“受命于天”而统治人间。天坛便是这
种政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产物,是皇帝对天称
臣、顶礼膜拜的地方,目的是维护其封建统
治。
6
一、概 况
(三)历史沿革
1、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当时为天地 坛;
2、明嘉靖年间,在北郊建地坛,并对原天地坛进 行改建、扩建,更名为天坛;
31
(5)燎 炉
燎炉专门用来焚烧祭天 时配位、从位前供奉的 贡品,以配位、从位的 多少而定。圜丘共配位8 个,从位4个,因而燎炉 共计12个。

北京天坛全套PPT

北京天坛全套PPT
北京天坛
故宫太和殿
蒲 松 龄 故 居
原山石海
齐 长 城
乘法估算
南营小学
高哲
104×49≈5000 100 50
104×49≈5500
110 50
104×49=5096
当学生来到公园水上
表演馆,发现看台分成12 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 位,大约可容纳多少人?
你是怎样估算的?
• 《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 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
104×49=5096 104×49=5096
)个。
( )页。 高哲
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
)千克。
当学生来到公园水上表演馆,发现看台分成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容纳多少人?
• 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 当学生来到公园水上表演馆,发现看台分成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容纳多少人?
约是( )千克。 a180米 b120米 c150米
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刘宁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cm,他 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 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
a180米 b120米 c150米
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
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 少名小学生?
当学生来到公园水上表演馆,发现看台分成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容纳多少人?
)个。 高哲
a180米 b120米 c150米 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
)个。
• 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 104×49≈5500
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 )个。 当学生来到公园水上表演馆,发现看台分成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容纳多少人?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ppt课件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ppt课件
6
2.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 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 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 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 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 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 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 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3.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 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 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 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 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7
天坛公园圜丘坛
8
•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 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 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 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 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 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 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 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圜丘台面石板、 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 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十八 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 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 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 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 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问题三坛庙建筑的特征天坛.ppt

问题三坛庙建筑的特征天坛.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京太庙
问题三:坛庙建筑的特征——天坛
2 天坛
(1) 天坛演变
A 明初——天地合祭。 B 明嘉清后——天地分祭。 C 清乾隆——加大圜丘,改祈谷殿为祈年殿,一律青色。
问题三:坛庙建筑的特征——天坛
2 天坛
(2) 天坛建筑形制 A 仍有明初天地合祭痕迹(北圆南方——天圆地方;北高
南低——天高地低) B 正门在西,垣两重,内满植柏树。内垣也为北圆南方。 C 两组祭坛
a祈年殿 b 圜丘 c 皇穹宇
3-3
3-4
北京天坛
祈 年 殿
问题三:坛庙建筑的特征——天坛
1 背景
宫殿、坛庙、陵墓是古代帝王所建造的最隆重、宏大、 高级的建筑物,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 中国长期形成一套独有的建造制度体系。
帝王亲自参加的最主要祭祀活动有三项——天地、社稷、 宗庙。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冬至日祀天于地上圜丘”,表 示受命于天。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说课讲解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说课讲解
• 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位于圜丘东, 座北朝南,院门南开,主要建筑有神库、 神厨、井亭,是圜丘冬至祭天大典之前制 作圜丘坛各种祭品的场所。院门外有走牲 道与圜丘东棂星门相连,祭时临时搭设走 牲棚以运送祭品。建筑规整庄重,是我国 祭祀建筑中仅存的几座神厨之一。
天坛公园神乐署全景示意图
神乐署
天坛公园丹陛桥
• 丹陛桥
• 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成 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谷天坛公园丹 陛桥坛和圜丘坛的轴线,长360米,宽30米。 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 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 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天坛公园斋宫
天坛公园南神厨院
南神厨院
天坛公园祈谷坛
祈谷坛
• 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天坛公园祈 谷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主要 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 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 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 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 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 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 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 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 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 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 1961年,国务院公布 天坛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98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确认为“世界文化 遗产”。 2007年5月8 日,天坛公园经国家 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 家5A级旅游景区。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3.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 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 ,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 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 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天坛公园圜丘坛
•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 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 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 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 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 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 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 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圜丘台面石板、 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 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十八 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 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 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 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 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生物技术1班 20070449
吴水兰 制作
•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
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 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 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 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 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 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 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 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 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 (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坛地图
建筑特点
1.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 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 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 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 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 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 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 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 怜施恩。
•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 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 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 围墙高327米。 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 轻声讲话,虽然 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 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 是因为圆形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1
天坛公园祈谷坛
祈谷坛
• 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天坛公园祈 谷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主要 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 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 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 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 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 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 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 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 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 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3.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 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 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 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 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天坛公园圜丘坛
•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建于明嘉靖九年 (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 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 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 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 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 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 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 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圜丘台面石板、 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 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十八 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 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 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 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 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生物技术1班 20070449
吴水兰 制作
•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
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 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 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 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 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 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 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 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 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 (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天坛公园回音壁(皇穹宇)
•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 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 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十六根柱子支撑, 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 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 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 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我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 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 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 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 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 从北面数, 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 石板上击一下掌, 只能听见一声回音; 当站在第二块石 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 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 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 为“三音石”。
• 1961年,国务院公布 天坛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98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确认为“世界文化 遗产”。 2007年5月8 日,天坛公园经国家 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 家5A级旅游景区。
•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 内坛、外坛两部分,坛域平面北呈圆形,天坛公园圜丘坛 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外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 宽1600米,面积270多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 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 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 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 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 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 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 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 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 胜古迹。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 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 重要价值
2.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 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 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 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 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 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 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 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