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环节基本都处于高危环境中,对于安全管理的要求极为严格,否则会引发十分恶劣的后果。
因此,保证安全生产流程是石油化工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保障,深化企业安全改革,才能够有效保护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引言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稳定发展,在此背景下,传统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石油化工这一类型行业来说,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有可能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仅会造成石油化工企业在运营期间面临严重经济损失,而且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1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依然存在一些石油化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法形成对化工生产的制度化管理。
另外,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不遵守规范的人,可能会利用安全管理的漏洞,给石油化工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很多企业只是照搬同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而其他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是十分适用于自身企业的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2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石油化工行业中,安全事故的频发,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乏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
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种类繁多且大小不一,其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更遑论将其加入到绩效考核之中了,甚至个别企业存在一些违规指挥的现象。
企业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当出现问题时就不会想着对问题源头进行深入调查,不能对于每次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而是继续投入资金进行挽救,治标不治本。
企业面对问题不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自然就不会形成经验和教训,这种情况下的安全生产问题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只能是在未来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不仅损失经济利益,还可能威胁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对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安全我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尽管我国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待发现和探明的资源较丰富,但其勘查难度不断增大,再加上一批老油田处于入不敷出的局面,直接导致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长缓慢。
截至2005年底,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5%,按目前开采水平,国内现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大约可供开采14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中国的石油用量,已由2002年的13,495万桶,增至2003年的13,539万桶,2004年增至13,570万桶。
据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最新数据和预测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
据保守估计,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分别为150Mt、180Mt 和200Mt,这将导致我国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二、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一)原油供给受制于人。
我国有超过一半进口的原油来自中东,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是我国的近邻,双方在油气合作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美国通过控股及参股等形式,竭力插手我国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投资及国际合作项目,力图控制我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我国原油水路进口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美国控制的全球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美国、日本和韩国通过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影响,阻挠中俄能源合作顺利进行。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丁留亮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关系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能源安全石油安全风险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及其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能源尤其是石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那么我国当前面临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势怎样?存在哪些风险?应采取什么应对策略呢?一,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1,我国石油已探明储量相对较少,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与传统的“地大物博”的观念相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人均石油占有量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开始变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现如今我国对外石油依存程度已达到57%,而且还在不断增大。
这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变化失衡,偏离轨道超过国内企业承受能力时,将迫使我国经济放缓,甚至瘫痪。
2,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从世界范围上讲,我国石油进口大多数集中在中东、非洲、亚太一些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东56.2%,非洲22.5%,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大国角逐较力的敏感地区,也是武装冲突、教派斗争,种族矛盾、政权更迭的多发区,而相对稳定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仅10%。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但与西方相比,中国石油形势较严重,石油战略储备起步较晚。
综合种种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需矛盾严重据 2002 年全球能源统计报道,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为世界第 11 位,2001 年探明石油储量 33 亿吨,占世界的 2.3%。
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第七位。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 14 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
油气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2.原油进口来源及通道过于单一,风险增大首先看海运情况。
目前我国 90% 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这使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同时,中国海军还不能够确保海上能源交通线的安全。
因此,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比较明显。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正常的石油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中国将承受重大损失。
然后看陆路运输情况。
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即便完全建成,并充分开工,每年也只能为我国输送4700万吨原油,这是上限。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就将达到3亿吨,陆路管道进口只能解决进口的15.7%,2010年解决了11.3%,只是略有提高。
3.原油供给受大国影响明显石油经济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
美、俄、日等国在能源领域已对中国构成了较大牵制。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摘要:伴随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不断快速发展,石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多。
石油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这几个环节中,都离不开石油的储运工作,其安全性备受关注。
中国石油外来供应环境一直较复杂,整个供应流程的安全也影响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蔓延,需要采取有效策略。
文章首先介绍了现阶段中国石油储运发展状况,分析了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而保证石油可以更加安全地储运到目的地。
关键词:石油储运;危险有害因素;对策1石油储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1.1 油品蒸发一般来说油品蒸发都是发生在装卸过程以及运输期间。
目前在石油装卸中,为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都会使用密闭装卸流程。
可以极大的减少油品蒸发的数量;同时,由于石油是一种碳以及氢相互混合而成的一种化合物,如果石油中存在较多的杂质导致油品质量不高,在运输中必然导致油品不同组分蒸发量增加,导致其中的易燃易爆炸物质在与明火接触后很容易会爆炸,再加上蒸发的气体对人类也会造成伤害,影响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石油蒸汽也很容易会产生化学方面的反应,形成化学烟雾对大气产生严重的影响。
1.2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石油的储运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由于人员和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跑冒滴漏等情况,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同时由于石油行业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而培训流于形式,新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在工作中引起安全事件。
1.3 储运设备腐蚀与损害管道的腐蚀以及老化直接影响着石油运输的安全,我国管道运行时间较长、地形复杂,石油管道安全运行风险较大,再加.上维修保养不到位,使得很多管道经常或无法获得有效维护,长期运行必然导致管线腐蚀、管壁减薄等情况,稍有不慎将会产生漏油的问题,而且一些地区的土壤透气性比较差,酸性成分很多,进一步增加了管道腐蚀几率。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摘要石油号称“工业的粮食”,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但是,近些年来国际原油市场持续动荡,给我国石油进口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我国的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风险和挑战。
只有切实保证我国石油能源的安全,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石油能源安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风险对策石油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强大支柱。
而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石油资源储量品质较差,在剩余可采储量中,优质资源不足,低渗或特低渗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m的石油资源超过50%;勘探开发难度逐渐加大,难开发石油资源比例增大;老油田综合含水高,普遍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开发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油剩余探明量占全球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855.23亿t的比重为1.2%,居世界石油资源的第13位。
2009年中国石油产量1.89亿t,占全球石油产量35.25亿t的5.18%,居世界第5 位。
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为14.8。
但石油供给的增长幅度已不能满足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供求差距越拉越大。
据国际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预测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石油需求增长将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介绍,中国石油市场是世界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近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我国石油消费量必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010年中国原油的需求量达到3亿吨,原油需求缺口达到1亿多吨,预计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3.8亿吨,缺口达到1.6多亿吨。
试论中国石油安全及对策
石油 。
31 从 自身 内部 解决 J 强 石油资 源的勘 探开发 J u ,爆管中 幽主力t 田已经进 入中后 由
期 ,但还有大量探明程度较低的地区 ,具有继续 保持 石油产 量稳定 增长的资源潜力 ,尤其是西部和海上资源潜力较 大 , 成为国 f石 、 将 ~ 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地区 ,
目前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比较 落后 , 对石油风险的能 力很 应 弱 。美国 、H本和德国的 石油 储备分别达到 了净进 u量的i a 、 5天 1 1 1 7 ,而我国 目前仅有2 天左右川于维持生产 转的石油 6 天 ̄ 1 天 2 1 )
库存 ,一旦遇到突发事”: ,处境将 十分被动
石油不安全主要 表现 为一个国家对石油的依 赖所引起的石汕供 应的暂时突然-断或短缺 ,汕价暴涨对其经济 的损害 ,以及对石油 l -
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和 油价暴涨 的应变能 力 目 前我 国石油能源不 安全的凼素主要表观在 以 F J 个方面 : L
21 过分依 赖中东和非洲地 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 线 从 我国原油进 u的主要来 源地构成 来看 ,2 0 年i1 O 2 {%以上 的原 ( 油进 L 来 自l 个国 家 ,6 % 上的进 L来 自L 东 、非洲 的5 国 j 1 ) O以 J } | 个
直达昆 它_’ 】 以把t 从L- I f 东及非洲地 区采蚴的石汕 、直接从印 度洋经缅 过境进入 凼 , I 】 与通过马六 【 海峡将 原油 运抵湛 江和宁 f I 波的 “ 平洋线路”柏 比 .这条 “ 太 印度洋线 路”不但要近 1 0 多公 2{ ) 里 ,而且也安全得多
家。中东 、 非洲地区正是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 的主要地 区 , 局部冲突不断 ,恐怖事件频繁发生 外 ,无 论是从中东还 是从非 洲进u原油 ,大部 果 海上集中运输 ,其 重要通道马六 甲海峡安全 } f I 隐患非常突 出,我目的石油生命线越来越依赖守卫世界运 输线的美 国舰队 。美 国凭借强大的政治军事实 力,积极醚开对战略能源 的控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我国的短缺资源之一作为三大国有石油企业之一,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中石油应该积极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迎接海外投资的挑战。
但是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企业经营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企业生产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安全管理成为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分析了目前石油企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石油企业是生产型企业,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火灾、爆炸以及等有毒气体泄露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因此,“安全第一”对于高风险的石油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一、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概述传统意义上的安全管理即安全生产管理,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安全管理的理也念伴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的理解的不同而逐渐变化,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简单来说,传统的安全管理是就是指保证和促进安全生产的一切管理措施,把安全管理视对为“员工”、“设备”、“环境”、“制度”构成的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即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员护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社会发展。
但是,对安全管理理解的不同源于人们实际生产工作的需要,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业企的统一模式,正如所说,针对不同的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解不应该相同,并提出了两类安全管理的理念:一种简单地说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适用于一般的普通中企小业;另一种强调了对安全生产的系统管理,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
二、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为了有效应对石油行业中的各种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对行业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组织筹建了相关部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建立了应急指挥中心,由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指挥协调工作。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提纲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产的增长速度,国内石油供求矛盾日渐增大且已成定势。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而与此同时,国际油价频繁波动。
不断增大的供需缺口和频繁波动的油价使得国家石油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己经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石油安全己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石油安全问题的由来(1)石油安全的含义:包括石油安全的“量”、石油安全的“价”和石油安全的“质”三方面;(2)研究石油安全的意义:中国在随时可能造成石油供应的短缺和石油运输的中断情况下,研究相应对策来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
二、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国内因素(1)中国油气资源态势:石油资源相对贫乏并我国边际石油储量的开发难度大;(2)中国油气供需态势:石油资源产量供不应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3)中国油气进口状况:石油资源来源地十分集中和运输线路单一;(4)中国油气运营环境:石油需求剧增以及缺乏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
三、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国际因素(1)世界油气资源因素:世界石油的勘探发现储量高峰期己经过去,剩余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2)国际油气供需因素:未来油气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而油气生产却增长乏力,油气资源潜力匾乏,油气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世界石油市场将面临危机状态;(3)国际石油政治因素:部分能源输出国不会放弃利用资源优势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和影响的大好时机。
四、中国石油安全对策及建议(1)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2)采用多元化的石油进口路线;(3)加强国际能源合作;(4)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用油。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石油进口依赖度
进口依赖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大部分石 油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满足。
进口来源
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中东、非 洲、俄罗斯等地是中国主要的石油进 口地区。
石油运输方式与风险
运输方式
中国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和陆地管道运输。
运输风险
海上运输面临海盗、台风等风险,陆地管道运输则可能受到政治、地质等因素 影响。
运输管道老化
中国部分石油运输管道存在老化现象,容易发生泄漏和事故。
运输安全监管不到位
石油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措施,导致运输事故频发。
运输方式单一
中国石油运输主要依赖管道和铁路,方式较为单一,一旦出现事故, 影响范围较大。
石油产业安全监管问题
监管体系不完善
01
中国石油产业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监管漏洞和盲区。
石油产业安全监管案例
总结词
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石油产业安全监管。
详细描述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石油产业安全监管。例 如,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石油安全法规和标准,建立石油 安全监管机构和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石油设施安全检查 和评估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石油产业的安全水平,减 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石油产业安全监管案例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目录
•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 • 中国石油安全对策与建议 • 中国石油安全发展趋势 • 中国石油安全案例分析
01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石油产量与需求 Nhomakorabea石油产量
中国的石油产量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 ,但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石油 需求量逐年增加。
石油需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 对石油的需求量巨大,尤其在交通运 输、工业制造等领域。
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发布时间:2021-05-10T10:08:29.5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作者:闫甫[导读] 摘要:石油井下作业受地下空间、温度以及特殊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井下作业安全风险系数较高。
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摘要:石油井下作业受地下空间、温度以及特殊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井下作业安全风险系数较高。
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周边环境发生改变,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以及掩埋等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对井下作业人员生命造成威胁,更会导致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作者,通过相关文献查找,并结合本单位企业井下作业环境,就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以期本文能就助力石油企业长久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事故分析;原因对策前言石油井下作业多在野外进行,无论施工还是工作环境都极其复杂和艰苦。
此外井下作业石油、天然气等多为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工作环境极具各类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安全。
对此,采取何种措施规避井下作业安全风险,提升井下员工安全系数成为石油企业需加以关注重要课题。
一、当前石油井下作业现状及存在安全问题井下作业施工以及工作环境涉及较为复杂安全程序以及各类专业技术,相关仪器井下作业设备精密程度极高,对外界环境以及人员操作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
其次,井下作业工作人员多以班组为单位,人员流动性以及分散性较大,工作时间存在不稳定性。
给井下作业工作施工带来诸多不稳定性。
第三,石油井下开采作业涉及钻井、维修、维护、油管安装等高风险操作,极易受到操作人员以及外界环境影响,如出现意外,后果损失多难以估计。
所以,石油井下作业工作必须给予重视,并时刻加强安全管理。
二、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种类上文提到,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各类安全风险,以下就常见安全风险事故进行分析:首先是物体坠落打击,井下作业多存在地下深层施工作业,经常会出现落石、建筑材料以及人员失误造成的工具掉落。
基于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战略对策
一
仅 仅 依 靠 国 内 石 油 开 采 . 已 经 不 能 满 足 我 国 对 石 油 的 需 求 . 为 仅 次 于 美 国 的 世 界 第 二 大 石 油 进 口 国 . 国 作 我
在 石 油 定 价 方 面 缺 少 定 价 权 . 此 . 旦 国 际 油 价 发 生 因 一 巨 变 . 国 将 会 受 到 严 重 的 冲 击 我
作 者 简 介 :王 宝华 ( 9 6 ) 男 , 江 苏人 , 江 苏 油 田 物 探 处 经 济 师 ,研 究方 向 为 经 济 管 理 ;杨 晓 丽 ( 9 4 ) 女 , 吉 16 一 , 18一 , 林 长 春人 .吉林 财 经 大 学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企 业 管 理 。
石 油 需 求 量 日 益 增 多 , 我 国 石 油 储 量 并 不 丰 富 。 加 而 再
上 多 年 的 开 采 , 得 我 国 的 石 油 逐 步 依 赖 进 口 。 油 安 使 石
全是 一 个 国家 经 济 发 展 和能 源 安全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2. 油 对 外 依 存 度 升 高 我 国 石 油 安 全 的 现 状 不 石
少 , 果 再 无 法 探 明 新 的 产 油 区 , 十 年 之 后 , 国 很 如 数 我 可 能 面 临 无 油 可 采 的 局 面
这 个 文 明 将 会 立 刻 瓦 解 ” 石 油 作 为 国 家 的 重 要 战 略 资 源 . 的 供 给 不 仅 关 系 到 国 家 经 济 的 发 展 . 会 影 响 到 它 还 社 会 稳 定 和 国 家 石 油 安 全 。 着 我 国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 随
中国如何应对石油各方面问题
我国应对石油各方面问题的策略1.中国应对国际高油价的策略分析[1]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石油已经超过煤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
从目前探明的石油储备来看,石油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西北非、俄罗斯及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石油产值及技术主要控制在三大跨国石油公司(BP公司、美孚公司、大陆石油公司)手里。
由此可见,石油工业具有特殊性、重要性以及高度的垄断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和依赖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煤、铜和钢铁第一消费大国,石油、电力第二消费大国。
其中石油的40%依靠进口,国际油价的涨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1.1 油价的走势情况2006年伊始,受俄罗斯、乌克兰天然气价格争端的影响,1月3日一开市,国际油价就大幅上涨,当天原油价格收于63.14美桶,较2005年12月30日上涨超过2美桶,拉开了2006年油价走势的大幕。
1月份,在伊朗核问题和尼日利亚南部石油产区局势动荡的影响下,国际油价持续走高,1月30日原油价格达到35美元/桶。
进入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回落,2月15日原油价格跌至57,55美元/桶。
此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上涨,7月中旬达到历史最高点78.4美元/桶。
然而在9—10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又上演了一幕极为罕见的“高空跳水”。
10月4日,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4日盘中一头跌破58美桶大关一度接近57.55美桶的2006年最低点,累计跌幅达两成多。
从历史上看,国际油价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1973年一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国际原油价格从3.1美桶上涨至12.6美桶;1978年从13美元/桶迅速攀升至34美元/桶;1999年以来国际油价进入了一个较长的上升周期,尤其是2004—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飙升,直到今年创历史新高—78.4美元/桶。
因此纵观国际原油价格,其基本走势处在长期上升的通道。
长期以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石油产量、石油需求及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政治争夺因素。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
国际 民生的特殊商 品, 格不可能完全 开 展国内石油期货交 易市场, 价 将市场作为获
油 价 的 持 续上 涨 , 疑 对 我 国 国 民经 无
部分, 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 国际环境因素 开采水平 , 国内现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大
的影 响 。 分 认 识 影 响 中 国石 油 安 全 的 国 约可供 开采 1 充 4年 ,远低 于世 界平 均 水
一
( ) 一 原油供给受制于人 。 我国有超过
半进 口 的原 油 来 自中 东 , 亚 家拥 词 : 油 ; 全 石 安
基金项 目: 省部共建“ 石油天然气装备” 教
育部 重 点实 验 室 资 助 项 目 (0 6 T 0 ) 2 0S S 4 中 图分 类 号 :4 6 文 献 标 识 码 : F2 A
我 国经 济 多 年 来 的 持 续快 速 发展 , 导 增大, 再加上一批老油 田处于入不敷出的 2 1 、0 5年 和 2 2 0 0年 2 1 00年 , 中 国 需 要 进 致 对 能 源 需 求 特 别 是 海 外 石 油 需 求 的 不 局面, 直接导致 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 口原 油 分 别 为 1O 、8 Mt 2 0 , 5 Ml10 和 0 Mt这 断增 长 。 国石 油 安 全 问 题 不仅 越 来 越 成 长缓慢。 我 截至 2 0 0 5年底 , 全国石油剩余可 将 导 致 我 国供 求 矛 盾 日益 显 著 。 为 我 国 经 济 安 全 和 国家 安 全 的 重 要 组 成 采储量约 占到世界总量的 1 %,按 目前 . 5 二 、 响 我 国 石 油 安 全 的主 要 因素 影
可盈利 。该技术应在我 国加快推广 , 迅速 监测 体系 , 加强能源体系和信 息发布 的内 需求 优 势 , 府 可 以发 挥 应 有 的作 用 积 极 政 建立起庞大的煤制油产业 。 3 完善我国成 品油定价机制。 、 完善国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对策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战略地位,在经济、国防和政治外交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石油也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是一种蕴藏于地下的不可再生的能源矿产。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不断高涨,随之而来的石油供需矛盾和石油安全问题也不断凸现。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0月24日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称,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
一,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与日俱增,进口连年扩大,对外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
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6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02年的30%、2004年的40%,扩大到2008年的50%,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2%。
2011年1月中石化公布上年经营主要数据,2010年原油产量3.3亿桶,略增0.05%,加上中石油以及其他石油巨头的产量,我国生产原油2.03亿吨,较上年增长了6.9%。
此外,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出口原油303万吨,全年净进口原油2.36亿吨。
对比我国原油产量和净进口数据后,可以算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创下新高。
中石化公布的经营数据还披露了原油加工量等数据,原油加工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对油品的需求。
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2010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3.16%,达2.11亿吨。
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18%、10.50%和19.54%,意味着国内对油品需求日增。
中石油年度报告预测,中国2011年原油净进口将增加11.2%,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石油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另据凤凰中文台报道,英国石油公司报告显示,美国能源安全前景好于中国。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
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分析介绍中国石油安全是指中国国内石油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石油贸易的安全及相关设施的安全。
中国石油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中国石油安全进行战略分析,包括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挑战能源需求增长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给中国石油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和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
供应不稳定中国石油生产能力有限,大部分石油依赖进口。
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都会对中国石油供应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对中国石油安全构成挑战。
合规风险由于中国石油行业的规模庞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
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能会导致石油生产中断甚至停滞,对中国石油安全造成威胁。
应对策略为了保障中国石油安全,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至关重要。
多元化能源供应中国应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战略石油储备可以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定的供应,保障国内需求不受外界影响。
强化监管和安全管理加强对石油企业的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制度,提高石油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安全监测手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合规风险。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积极发展国际石油市场,拓宽中国石油供应渠道。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供应不稳定和地缘政治风险。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石油行业的科技创新,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
通过科技进步,可以降低石油生产成本,提高国内石油供应的可持续性。
结论中国石油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面临着供需不平衡、供应不稳定和合规风险等挑战。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若人体中血液不够,轻则致病,重则有生命危险。
对于石油进口较多的国家,如果没有石油战略储备,那么一旦石油进口中断,在缺乏石油供应的地区必然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灾难性打击,飞机不能飞,汽车不能跑,交通瘫痪,生产停滞。
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能源的不断供给来保证。
基辛格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
”由于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而且数量有限,获得和控制足够的石油资源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石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能源是许多战争的焦点,尤其是石油,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誉为“黑金子”。
随着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会继续增加,石油供应不足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
保证石油安全是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1993年中国成为成品油的净进口国,1996年又变成原油的净进口国。
统计显示,1996年至2003年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已从2000多万吨增加到9112.63万吨,2004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原油1.1062亿吨。
从中国石油消费情况来看,81%的石油应用于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材料及制成品行业上。
进一步反映出原油及其制成品在中国化工等基础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这些油料的充分保证,这些行业将不可能有高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00年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5%,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40%左右,但石油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也远远大于煤炭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
随着对原油及其制品这些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中国的石油安全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将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我国进口这么多石油,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而且还使我国社会和经济运行严重依赖从国外进口石油。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战略对策思考
10 5 0万 吨 , 口量 已经 突破 5 % , 外 重还 明 显偏 低 。 进 0 对 依 存度 已经 达 5 %。 3
D嚣
我 国石油安全形势 及战略对策思考
文/ 世伟 张 汪 涛 路 向远
摘 要 : 中国 经 济 经过 多年 的 持 续 快 速发 展 , 目前 已经进 入 新 一 轮 的 工 业 发展 阶段 , 油 需 石 求量 大 幅攀 升 。 文分 析 了我 国石 油供 需 状 况 以及 面 临的 石 油安 全 形 势 , 从 国 家 战略 的 角度 进 本 并 行 了对 策思 考 与分 析 。
球化 经 济 下 , 石油 安 全环 境 发 生着 深刻 比较 激 烈 , 该 引起 我 们 足够 的 重视 。 应
能源产品作 为一种稀缺的商品 , 其
价 格 在 中国被 人 为压 低 , 国 内油 价和 国
变化 。 石 油 需 求的 高 增 长 与国 际 油 价 的 攀升 不 期 而遇 ,中 国成 了高 油 价 的 受害
我国 石 油 的供 需 状况 分 析
、
国经济社会的变化趋势来看 ,工业化和 调 整 机 制 , 价 年 内八 次 调 整。 是 目前 油 但
我 国石 油 资 源相 对 较 少 ,产量 增 长 城 市 化 进 程 明 显加 快 , 以重化 工 业 为 主 我 国每 次成 品油 调 整后 的价 格 所 对应 的
2 亿吨 , 1 占世 界 总 量 比例 1 % , 产 比 加 。 其他 国 家相 比 , 国的 农业 和 工业 富 远远 低 于 发 达 国 家 。 中国 每创 造 单 位 . 储 2 与 中
中国石油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 摘 要 ] 石油因分布的集中性、 消费的普遍性、 获取的战略性, 已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角逐的焦点。从世界石油的分
布、 生产、 消费入手 , 分析 了我 国石油资源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 并提 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 键词 ]石油资源 安全 对策 关 [ 中图分 类号 ]F0.2[ 献标识 码 ] [ 章编 号 ]62 37( 0)6 02 — 2 472 文 A 文 17 — 432 80 — 04 0 0
3 %。() 9 2 可采 储 量 在 5 0亿 吨 以 上 的 国家 有 七 个 , 中 中东 其 4个 ( 计 70 9 合 6 .7亿 吨 , 全 球 的 2 . 7 )这 七 个 国 家 控 占 12 % ,
至 2 0亿吨的峰值之后将 逐渐减少 , . 供需 矛盾 日益 突出。近 l 0年来 , 国国 内生 产总值平均 增长 9 7 石油需求 年增 我 . %,
由于 石油 对 现 代 工 业 、 业 、 通 、 事 以及 人 民 生 活 等 农 交 军 各 方 面都 有 重 要 作 用 , 而 石 油 的 消 费 极 为 广 泛 。 而 由 于 石 因
表 1 世 界石油可采储 量和 产量 分布 ( 单位 : 亿吨 )
地 区
西 欧 亚 太 非 洲
10 5 . 1 3 6 9
08 .
30 8 l.9 1 1
24 3
3 6 2 1 .9 .9 5 1 1 10 7 33 .9 5 .3 12 7 36 .0 5 .6
委 内瑞 拉 16 5 6 4 0.8 .2
合计
1 9 .4 7 .3 1 6 3 2 0
胁我 国石油安全的首要 因素。 以单位产值 能耗来 衡量 , 中国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9337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与传统的“地大物博”观念相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根据《油气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855.04亿吨,而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仅为27.88亿吨,居世界第13位,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20年后可能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当然这是以不增加石油勘探量为前提的,是静态的)。
我国从1994年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消费量不断飙升,20xx年,净进口石油1.99吨,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1.3%。
预计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5.63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可能达到57.37%,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
(二)国民经济受石油供给情况的影响大我国是能源进口大国,国民经济极易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
国际油价每桶每增加10美元,直接影响GDP约0.43%,若进口原油为2亿吨,折合约14.7亿桶来估算,一年将多支付147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进口原油2.04亿吨,花费892.56亿美元。
20xx年7月11日,国际原油最高曾达到147.25美元, 对经济运行情况和石油消费行为影响显著。
石油价格升高,不但增加经济体系运行成本,加大了通胀的压力,而且能源消费开支比例上升,反过来抑制其他领域的消费。
石油短缺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曾出现的“油荒”让人记忆犹新。
(三)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从世界范围上讲,中东、独联体、非洲和中南美洲是国际原油主要出口地区,而沙特、伊朗和俄罗斯是位居前列的原油输出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立、炼油化工及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应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根据中国资源分布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
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
一、中国石油的发展现状简要回顾与发展现状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索成长阶段:以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自给,还相继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全国原油产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中国从此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亿吨原油产量。
这十年间中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9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成功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存在问题 1.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中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全球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中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
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02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中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2000~2002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4.91%,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3.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04万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