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
中国电影史梳理
中国电影史梳理1. 介绍中国电影史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
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许多起伏,但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优秀的电影作品和人才。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2. 第一阶段:默片时代2.1 早期电影的引入•1896年,电影技术传入中国,成为一种新奇的视听娱乐方式。
•1905年,上海首家电影院成立,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2.2 默片的制作与发展•1920年代,中国开始制作默片,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
•1921年,首部中国默片《定军山》上映,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先河。
•1927年,中国默片《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使中国默片得到更大的关注和发展。
2.3 代表作品及影响•《定军山》(1921):中国默片的开山之作,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梅兰芳》(1927):首部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默片,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戏剧艺术。
3.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3.1 新中国电影的崛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传播思想和宣传工具的重要媒介。
•1951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剧情片《歌女红牡丹》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195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追求现实主义创作,强调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1960年代,中国电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多数电影作品偏向政治宣传。
3.3 代表作品及影响•《活着》(1994):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抉择。
•《红高粱》(1987):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表达了对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呈现。
4. 第三阶段:现代电影的崛起4.1 第五代导演的兴起•198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走出政治的阴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导演和作品。
•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杨德昌等人,通过个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舞台。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电影业取得了很多成就,也面临了许多挑战。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进行浅论,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电影产业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困难和变革。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很多变革。
在当时,电影产业处于从默片时代向有声片时代的转变阶段。
1915年中国首部电影《故都的秋》上映后,中国电影产业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开始逐渐成熟。
在当时,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片中心,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不少电影公司相继成立,这些电影公司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电影作品,比如《神女》《马尔泰河》《神仙道》等等,这些电影作品在当时对中国电影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电影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多,中国电影产业开始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这一时期,电影制作人员的素质也有所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开始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在当时,电影从业人员中,有许多来自艺术界的人才,他们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国际的注意,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中国电影文化也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化。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在当时,中国电影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体系和规范。
在当时,电影市场还不够完善,电影院的数量和设备也有限,这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战争、政治斗争等也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些因素,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内高校和艺术研究院所艺术学学科研究生论文选题辑录(三)
555Study of art国内高校和艺术研究院所艺术学学科研究生论文选题辑录(三)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㊁硕士论文选题辑录(续)(2001—2009年)说明:上一期刊登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㊁硕士论文选题辑录1986—2000年㊂博士2001年赵权利 美术学 ‘中国古代绘画技法㊁材料㊁工具史纲“毛小雨 戏剧戏曲学 ‘虚幻与现实之间 元杂剧 神佛道化戏 论稿“石 川 电影学 ‘政治㊃影像㊃诗意 1949 1966年的中国电影“金千秋 舞蹈学 ‘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2002年田耀农 音乐学 ‘陕北礼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王建欣 音乐学 ‘<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2003年祁慧民 音乐学 ‘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 青海互助土族民歌的调查与研究“谷 泉 美术学‘论皴和皴法“刘小梅 戏剧戏曲学 ‘宋元剧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张 静 戏剧戏曲学 ‘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宋宝珍 戏剧戏曲学 ‘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冯双白 舞蹈学 ‘青海藏传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史 红 舞蹈学 ‘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吕品田 美术学 ‘动手有功手工劳动人文特性和意义的当代审视“张 刚 戏剧戏曲学‘一曲多用从现象到本质“张晓东 舞蹈学 ‘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于 平 舞蹈学 ‘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2004年张国强音乐学‘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吕文丽戏剧戏曲学‘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白秀芹戏剧戏曲学‘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郑宜庸电影学‘审美之难 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唐建军电影学‘眼动㊃视网膜㊃知觉影像 电影空间的视觉心理学研究“郑永乐舞蹈学‘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赵小青电影学‘东方影像中的女性 中㊁日㊁朝㊁韩银幕女性形象创作及其特征“2005年孔义龙音乐学‘两周编钟音列研究“李莘音乐学‘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杨玉成音乐学‘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贺志凌音乐学‘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秦川音乐学‘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冯长春音乐学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董立军美术学‘中国古代造像史纲“吴士新美术学‘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滕小松美术学‘潜在与显现 雕塑草稿研究“徐沛君美术学‘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罗丽美术学‘女性主义艺术批评“于丽娜电影学‘叙述位置与叙述立场 中国电影叙事角度研究“郭克俭音乐学豫剧演唱艺术研究2006年吴凡音乐学‘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 阳高庙会中的阴阳与鼓Array匠“章华英音乐学‘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王清雷音乐学‘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董波音乐学‘蒙古村落仪式表演: 呼图克沁 “华天雪美术学‘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杭春晓美术学‘温和的渐进之路 以民初北京地区中国画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557Study of art陆 军 美术学 ‘中国古陶瓷饰纹发展史论纲“赵欣歌 美术学 ‘林风眠与中国画新传统“陈 琳 美术学 ‘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与新安籍画家群关系研究“宋玉成 美术学 ‘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王红媛 美术学 ‘波普之路从波普艺术到艺术的波普策略“李丛芹 美术学 ‘汉字与中国设计“陶 宇 美术学 ‘雕塑公园研究“陈建平 戏剧戏曲学‘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高小健 电影学 ‘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秦喜清 电影学 ‘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毛 琦 电影学 ‘追寻㊁认同与反思 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电影创作研究“许 锐 舞蹈学 ‘传承与变异㊁互动与创新 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之审美流变与现时发展“韩 瑾 舞蹈学 ‘当代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苏 娅 舞蹈学 ‘中㊁日㊁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曹 林 美术学 ‘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及其当代文化价值“2007年黄永健 艺术学 ‘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史爱兵 艺术学 ‘20世纪:学人与艺术“安丽哲 艺术学 ‘从 遗产 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孙伟科 艺术学 ‘‘红楼梦“美学阐释“吴 静 音乐学 ‘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 以女声为例“司冰琳 音乐学 ‘中国古代琴僧及其琴学贡献“王英睿 音乐学 ‘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李宏锋 音乐学 ‘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以春秋战国礼乐关系为中心“程晖晖 音乐学 ‘秦淮乐籍研究“孟凡玉 音乐学 ‘假面真情安徽贵池荡里姚傩仪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周雪丰 音乐学 ‘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 以勃拉姆斯O p .5与O p .117为例的乐谱与音响比较“孔培培 音乐学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一个剧种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张桐瑀美术学‘ 引书入画 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张冬卉美术学‘和之以天倪 八大山人山水画研究“王云亮美术学‘话语的转型 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曹建华美术学‘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赵云川美术学‘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张国珍美术学‘从美术鉴藏类电视节目解析我国当代鉴藏“蔡青美术学‘新中国 十七年 中国画研究“李仲如美术学‘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朱俊玲戏剧戏曲学‘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戴和冰戏剧戏曲学‘清代北京高腔考述“毛忠戏剧戏曲学‘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陈彩玲戏剧戏曲学‘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 论1980年后的中国历史舞台剧“王学锋戏剧戏曲学‘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孙红侠戏剧戏曲学‘二人转戏俗研究“郭越电影学‘中国电影 新浪潮 研究 民族电影振兴之路的探索与选择“余莉电影学‘199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中高票房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研究“杨抒电影学‘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慕羽舞蹈学‘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关系,1979~2006“罗斌舞蹈学‘假面阴阳 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潘丽舞蹈学‘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2008年刘洋音乐学‘唐代宫廷乐器组合研究“Array张咏春音乐学‘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冯卓慧音乐学‘商周镈研究“邵晓洁音乐学‘楚钟研究“付菠益音乐学‘宣泄的仪式 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赵仲明音乐学‘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傅显舟音乐学‘音乐剧母体研究“蒯卫华音乐学‘框格在曲色泽在唱 昆曲商调曲拍曲腔关系研究“559Study of art袁学军 美术学 ‘<芥子园画传>中的山水画法式研究“卜登科 美术学 ‘李可染山水画 墨法 研究“张伟平 美术学 ‘民族绘画之路 新浙派 中国画历史渊源与特征“李昌菊 美术学 ‘油画民族化再探索 1949-1966年中国油画的重要实践“陈 明 美术学 ‘乱象与主流台湾当代美术的文化生态研究“尚 辉 美术学‘重构文人画理想论松江画派“周宗亚 美术学 ‘故宫藏<洛神赋图>之图像研究“吴 冰 美术学 ‘得江山之助郭味蕖花鸟画的创新性研究“郑庆余 美术学 ‘范曾简笔泼墨人物艺术探析“张 见 美术学 ‘传教士影响下明清人物画风之嬗变“常 磊 美术学‘ 写实 绘画的形式语言分析“汪田明 设计艺术学 ‘中国龙的图像研究“许 超 设计艺术学 ‘现代包装设计尺度论“于建刚 戏剧戏曲学 ‘京剧习俗研究“柯 凡 戏剧戏曲学 ‘昆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赵 彤 电影学 ‘新中国影视创作中帝王形象的流变“赵卫防 电影学‘香港电影产业流变“孙承健 广播电视艺术学 ‘论影像表意及其接受与情绪的关系“潘 源 广播电视艺术学 ‘影视艺术传播论意义的建构与生成“李 杨 广播电视艺术学 ‘凤凰电视文化现象研究“许 薇 舞蹈学 ‘舞剧叙事性研究“邹之瑞 舞蹈学 ‘新中国芭蕾舞式研究“段 妃 舞蹈学 ‘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江 东 舞蹈学 ‘探索中国古典舞发展之历程“王 彬 舞蹈学 ‘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2009年李春阳 艺术学 ‘白话文运动的危机“李 囝 艺术学 ‘新时期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研究“林志远 艺术学 ‘艺术设计学科特征概述“黄忆南 艺术学 ‘艺术表演团体核心竞争力研究“饶道庆 艺术学‘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王晓宁艺术学‘红楼梦子弟书研究“孙晓霞艺术学‘从混沌到有序 艺术语境研究“邱慧君艺术学‘中国企业赞助艺术研究 从策略性合作角度探讨赞助模式“林苗音乐学‘中国新教赞美诗<普天颂赞>之研究“曹贞华音乐学‘西周至唐雅乐研究“傅暮蓉音乐学‘对查阜西琴学的研究“陈丹曦音乐学‘鼓浪屿钢琴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袁瑾音乐学‘佛教瑜伽焰口与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李丽敏音乐学‘文化的嫁接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成因与发展历程研究“王友华音乐学‘先秦大型组合编钟研究“朱其美术学‘鲁迅艺术思想中的灵魂意识及其现代性“冯令刚美术学‘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 早期中国摄影研究“孙旭光美术学‘应时而变,利行合一 恭王府藏品 与溥心余研究“杜少虎美术学‘合群开蒙 20世纪早期中国西画社团研究“孙欣美术学‘克利姆特绘画的心理因素“陈海良美术学‘中国书法墨法研究“韩洪伟美术学‘油画笔触研究“徐晨阳美术学‘ 意 与 物 日本当代具象绘画研究“叶健美术学‘中国重彩画的当代文化转向“林静芝美术学‘(1949-1980)台湾工笔花鸟画创作研究“徐翎美术学‘<艺林>杂志研究“詹凯设计艺术学‘曲成而不遗-天工开物造物思想的核心价值“远宏设计艺术学‘粗瓷杂器基于民俗文化的淄博近代民窑陶瓷艺术研究“孙淼设计艺术学‘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翟睿设计艺术学‘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杜森设计艺术学‘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Array刘精瑛戏剧戏曲学‘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戏曲研究“王萍戏剧戏曲学‘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段运东电影学‘电影,作为隐喻的艺术“曹怡平广播电视艺术学‘控管与影像美学风格流变考 美国经验及启示“黄昕舞蹈学‘穿越 发生 的舞蹈课 道布勒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生之本质与关系探讨“561Study of art硕士2001年李 虹 文艺学 ‘周春及其<红楼梦>研究“齐 琨 音乐学 ‘徽州乡村祠堂礼俗音乐 古筑村和彭龙村的个案调查与研究“陆 军 美术学 ‘宋代梅瓶研究“徐沛君 美术学 ‘德国绘画的民族性格“郑 雷 戏剧戏曲学 ‘阮大铖研究“李 钢 戏剧戏曲学 ‘试论<宦门子弟错立身>兼及南戏与元杂剧的关系“2002年王清雷 音乐学 ‘从山东音乐考古发现看周代乐悬制度的演变“董立军 美术学 ‘青州佛教造像艺术研究“王美钦 美术学 ‘写实油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张之薇 戏剧戏曲学‘寂寞的余响 试论中国 士子献祭 戏中的悲剧精神“赵 远 电影学 ‘黄建新电影叙事风格的渐变“2003年王茵茵 音乐学 ‘歌剧<波基与贝丝>及其在美国音乐戏剧史上的意义“班丽霞 音乐学 ‘艾夫斯<新英格兰三地>中的传统回响“张桐瑀 美术学 ‘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孙江宁 美术学 ‘厚德载物惠泽天下朱启钤在中国建筑史上的贡献“陶 宇 美术学 ‘温和的反叛拉斐尔前派艺术“刘永胜 美术学 ‘从旧都市浮世绘到新官场现形记叶浅予唱片系列连环漫画<王先生>初探“赵欣歌 美术学 ‘从 中西调和 论到绘画的现代转型 林风眠思想和实践的启示“程 敏 电影学 ‘诗㊁史㊁情㊁镜丁荫楠与中国人物传记影片“李延祺 电影学 ‘电影的新思路 视频游戏改编影片的历史与启示“刘晓真 舞蹈学‘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2004年胡晴文艺学‘<红楼梦>评点中人物塑造理论的考察与研究“李宏锋音乐学‘汉代丧仪音乐中礼㊁俗关系的演变与发展“王红音乐学‘论<淮南子>的律历㊁律数和旋宫“乔邦利音乐学‘在多元化的进程中 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理论和实践“周进生美术学‘明清画谱画诀初步研究“张雅静美术学‘北魏豫北佛教造像碑研究“杨萍美术学‘凤翔泥塑当代变迁研究“马瑞青美术学‘美术欣赏差异研究 从欣赏主体图式结构看美术作品欣赏差异“郭宏梅美术学‘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及其本土文化资源“张乃锋戏剧戏曲学‘沧桑岁月里的盛衰起落 二十世纪初叶中国戏曲新思潮史述“李楠舞蹈学‘<跳钟馗>源流研究“李屹亚舞蹈学‘中国舞蹈演出市场:基本利益群之间博弈关系的分析“王彬舞蹈学‘<天鹅湖>研究“2005年邓友女文艺学‘丰子恺艺术比较论研究“王婷婷文艺学‘曹著<红楼梦>的佛门思想与后四十回“刘春颖文艺学‘<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读书人形象比较研究“魏晶音乐学‘唐以前制度文化中中原与西域的音乐交流与传播“曲怡桦音乐学‘鲁南及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音乐考古研究“裴培音乐学‘当代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研究“王潇苑音乐学‘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耿晶美术学‘史眼与慧识 作为美术史家和学者的黄宾虹“杭海宁美术学‘中国双年展策划人制度的现状评析“Array黄文中美术学‘心灵的彻悟 吴大羽的生平与艺术“李中华美术学‘1917 1937年北京国立专门美术教育研究“卜登科美术学‘论李可染山水画的 有我之境 “蒋慧明戏剧戏曲学‘论相声表演艺术的重要特质及其独特性“侯莉戏剧戏曲学‘中国古代木偶戏史考述“王晶戏剧戏曲学‘论中国话剧产业的市场细分 观众本位的经营思路“雷瑛电影学‘90年代中国都市喜剧电影论“563Study of art谷 凇 电影学 ‘手绘的梦境中国美术片历史发展及美学特征“张啸涛 电影学 ‘霍建起电影视觉语言构成中的叙事形态“潘 源 电影学 ‘尼基塔㊃米哈尔科夫电影话语探析“刘 丽 舞蹈学 ‘ 学院派 东北秧歌之文化形态研究“杜 蕾 舞蹈学 ‘山东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研究“黄昕 舞蹈学 ‘道布勒研究论美国舞蹈高等教育之发生“贺 伟 舞蹈学 ‘1986 2002:当代群舞创作的变革焦点“2006年王 静 文艺学 ‘时尚杂志研究 以<瑞丽>为个案“宗 波 文艺学 ‘文化研究二十年“辛 欣 文艺学 ‘ 钗黛合一 评议“王延泓 音乐学 ‘南北高洛宝卷研究“刘丽斯 音乐学 ‘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屈家营音乐会的当代变迁“谢 穗 音乐学 ‘河北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研究“李 卫 音乐学 ‘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孙 毅 音乐学 ‘舞阳贾湖骨笛音响复原研究“解晓静 音乐学 ‘新时期大众音乐中的女性意识解读“侯 燕 音乐学 ‘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 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电影音乐及其新的审美创造“陈雨杨 美术学 ‘消费主义时代中国油画的变异“孟繁玮 美术学 ‘龚贤积墨法研究“陈 青 美术学 ‘古元木刻风格初探 兼谈20世纪木刻风格与大众化思潮之关联“蔡 萌 美术学 ‘纪实与观念 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演进“李红霞 美术学 ‘石何以美中国传统观赏石审美试探“陈晓萍 美术学 ‘泉州木偶头造型艺术考述“朱 其 美术学 ‘中国新闻媒体艺术的兴起和演变“付瀛莹 美术学 ‘扒村窑白地黑花瓷研究“黄 姗 美术学 ‘商代青铜器兽面纹与良渚玉器兽面纹关系之研究“毛景娴 美术学 ‘从京城四大拍卖公司看北京地区中国书画拍卖“陆丽娟 美术学 ‘超前卫意大利艺术的后现代选择“冯 燕 美术学 ‘从当代西方艺术展览看绘画回归“王玉瑜 戏剧戏曲学‘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演剧“许琇戏剧戏曲学‘戏曲电视剧发展论纲“赵轶峰戏剧戏曲学‘中国戏曲话语模式特性及其成因探寻“曹盛曙戏剧戏曲学‘实验话剧叙事时空研究“陶然戏剧戏曲学‘中国戏剧(话剧)市场及市场营销“朱玉卿电影学‘大片十年 1994 2004年我国的进口分账影片研究“尹家美电影学‘希区柯克的奥秘 论悬念“车延芬舞蹈学‘中国古典舞之发生研究“李端舞蹈学‘土族 纳顿 民俗活动中的舞蹈研究“廖燕飞舞蹈学‘中国舞蹈教育思想史述评“雷娟舞蹈学‘山西平定县 武迓鼓 的田野调查与研究“赵巍舞蹈学‘19世纪美国舞蹈教育史纲“2007年卜喜逢文艺学‘从 红楼二尤 故事看<红楼梦>成书过程“任晓辉文艺学‘甲戌本石头记论略“林乐飞音乐学‘还愿仪式音乐研究 以河南宜阳为例“付洁音乐学‘从歌舞大曲到 杂剧大曲 唐宋文化转型中的音乐案例分析“李自浩音乐学‘陈澧‘声律通考“整理与研究“丁璐音乐学‘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从朱载堉到杨荫浏“夏凡音乐学‘程懋筠研究“杨媚音乐学‘中国军旅音乐剧初探“陆斐蕾音乐学‘錞于及其文化区系研究“方莹音乐学‘遂昌木偶戏的调查与研究“任晔音乐学‘太谷秧歌的调查与研究“尹小珂音乐学‘传统吟诵调的艺术价值与当前生存状况 有关部分现存吟诵音乐的调查与研究“Array赵倩音乐学‘戏里戏外 内乡县宛梆剧团的音乐人类学研究“张燕群音乐学‘中国民族音乐音响档案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王珏音乐学‘录音在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中的桥接角色 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响档案为例“庄晓庆音乐学‘民间乐器作坊及传统制笙工艺 天津静海小黄庄制笙作坊的调查与研究“都本玲音乐学‘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565Study of art龙周青 音乐学 ‘蔡元定<律吕新书>点注与分析“高 苹 音乐学 ‘蔡家洼五音大鼓及其曲种渊源的音乐学考察“孙 琛 音乐学 ‘<考工记㊃磬氏>验证“单 蕾 音乐学 ‘清代以前陈旸<乐书>版本调查与研究“李 霞 音乐学 ‘琴竹的演变对中国扬琴音乐的影响“张 颖 音乐学 ‘西安周至南集贤东村鼓乐社的现状与变迁“彭闪闪 音乐学 ‘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调查与研究“巩凤涛 音乐学 ‘乐籍制度下传播与小调的 同宗 现象“崔美华 美术学 ‘朝鲜美术展览会特选制及本土化问题研究“董 雷 美术学 ‘炫彩的华美 泛裸体 时代对文身和人体彩绘艺术的探析“佟欣鑫 美术学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人画及其与中国文人画的比较“董盈盈 美术学 ‘法国历史画中的拿破仑形象“孙 欣 美术学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图像与观念“宫楚涵 美术学 ‘试论民间绣荷包的审美情感“徐水平 美术学 ‘王原祁的笔法与义理“吴 昶 美术学 ‘梭戛长角苗民居建筑文化及其变迁“王照宇 美术学 ‘徐邦达古书画鉴定方法研究“陈萌萌 美术学‘温和的革命 1990年代以后中国美术展览制度的演变与推进“张 雁 美术学 ‘直面血泪人生 黄胄‘黄泛区写生“研究“岳子晨 美术学 ‘哈氏风筝艺术研究“潘俊峰 美术学 ‘历史文脉空间的再造 中山岐江公园景观文化价值分析及启示“王轶贝 戏剧戏曲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京剧与青帮“靳文泰 戏剧戏曲学 ‘马彦祥戏曲理论探微“张 驰 戏剧戏曲学 ‘论林兆华的导演艺术特色及其成因“于 嘉 戏剧戏曲学 ‘相声故事性特征“李春沐 戏剧戏曲学 ‘历史视野中的上党梆子器乐结构研究“高晓红 戏剧戏曲学 ‘洪深话剧编剧艺术探析“贺秀梅 戏剧戏曲学 ‘胡可剧作简论“安 超 电影学 ‘历史记忆与影像书写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㊁苏/俄战争电影比较“甄晓文 电影学‘海岩电视剧叙事话语研究“类成云电影学‘李小龙电影的美学特色与工业机制“朱晓曦电影学‘一个现代神话的构筑:从‘尤利西斯“到‘布卢姆““裴旖旎电影学‘数字技术:从电影创作到接受的美学思考“毛琳电影学‘中国电影产业化与审查制度“王乙涵电影学‘电影的一百年与一分钟:银幕法典 最后一分钟营救 “秦开晔电影学‘动作大片:新世纪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创作走向“刘漫舞蹈学‘唐代乐舞<霓裳羽衣>研究“祝嘉怡舞蹈学‘满族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两种态势“殷鹏舞蹈学‘18世纪美国舞蹈教育研究“游嘉颖舞蹈学‘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陈琳琳舞蹈学‘安徽花鼓灯 冯派 舞蹈艺术考察研究“2008年孟凡行文艺学‘陇戛寨的民具“李海琪文艺学‘<红楼梦>霍克斯译本中的熟语翻译研究“石中琪文艺学‘顾颉刚与新红学“杜娟音乐学‘编磬源流“刘航音乐学‘汉唐乐府中的乐器与乐队编制及其演变 以<乐府诗集>为研究中心“李木一音乐学‘论<音的感觉>对中国音乐学的影响“司亚丹音乐学‘大弦戏音乐初探“杨雯音乐学‘民间作坊与斫琴工艺 河南兰考徐福林制琴作坊的调查与研究“黎彦音乐学‘双重解放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与音乐受众“武蓓琳音乐学‘樊祖荫的多声理论与其创作“董静怡音乐学‘<诗经>歌曲的词乐关系“任飞音乐学‘论 商 声与 商 调“Array曹丽娜音乐学‘唐代民间营利性乐舞的生产与流通“吴璨音乐学‘郭乃安先生生平传略及学术成就“白莉音乐学‘河北安新县圈头音乐会与吹打班比较研究“刘丹音乐学‘ 看看他们的世界 春秋战国音乐人生存状况及艺术贡献“屠金梅音乐学‘论当代中国摇滚乐反叛性的缺失“梁瑜音乐学‘时代曲流行的历史及其成因研究“567Study of art任 宏 音乐学 ‘晋侯墓地出土乐器研究“汪静渊 音乐学 ‘动机及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模式“苏 宇 音乐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五原县二人台调查与研究“于 捷 音乐学 ‘异曲同工各春秋 试论昆曲<牡丹亭㊃游园惊梦>近百年音乐的发展和变化“周 颐 音乐学 ‘赤子心怀有隐曲杨荫浏学术史事抉微“赵 羚 音乐学 ‘从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看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吴佳文 音乐学 ‘音乐传承的时代变迁开封市二夹弦传承人的个案研究“王 娜 音乐学 ‘走向流行的传统 十二女子乐坊 的民族音乐学研究“闫志远 音乐学 ‘钢琴调音理论及实践的相关研究“逯凤华 音乐学 ‘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的相关研究“许妍彬 音乐学 ‘一个民间小戏剧种的生成与演变京南乡村诗赋弦研究“李 煞 音乐学 ‘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的调查研究“肖文礼 音乐学 ‘赣南客家祭祖的音乐人类学研究“姚 慧 音乐学 ‘德德玛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歌唱家“王冬松 美术学 ‘五色泛化与中国绘画的色彩“高翠凤 美术学 ‘永乐宫壁画搬迁始末“刘 菁 美术学 ‘康雍乾时期的绘画新体及其观念根源“孔德平 美术学 ‘历代孔子造像考察“王 吉 美术学 ‘梁思成与王子云田野考察方法的比较研究“陈立红 美术学 ‘ 返祖 与开新中国当代艺术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借用与转化“马 敏 美术学 ‘文化焦虑与精神失重香港当代艺术的精神流变“高 原 美术学 ‘为人生而艺术冯法祀作品主题及风格“高 洁 美术学 ‘温和的反殖民意识澳门当代华人艺术家创作研究“谢 慕 美术学 ‘卡萨特绘画的女性视角“刘 莹 美术学 ‘宋代耀州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研究“金 萱 美术学 ‘湘西龙山地区土家族传统织锦研究“王进展 美术学 ‘山东民间木版年画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席 宇 美术学‘淮阳人祖庙会与泥泥狗的现状调查及其保护性研究“。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首先,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崛起的时期。
自从电影从西方引进中国开始,中国观众对电影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接受度。
中国电影院迅速增加,观众人数也明显增长。
这为电影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
其次,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制片厂兴起的时期。
中国电影制片厂相继建立,开始组织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
这些制片厂的出现为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稳定的生产条件,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第三,中国电影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与探索。
20年代是中国电影艺术追求创新和多样性的时期。
许多艺术家开始在电影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打破了传统的戏曲
风格,创造了一批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电影作品。
同时,1920年代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的时期。
首先,由于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电影产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压制。
政府对于电影产业的控制和限制
使得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受到了一定的束缚。
其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电影产业在
技术和设备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落后。
总结起来,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崛起的时期,也是中国电影艺术发展与探索的时期。
尽管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中国电影产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就。
这些进展和成就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
台打下了基础。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一键搜索>>> 1:“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张桐瑀)2:《红楼梦》美学阐释(孙伟科)3:《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王建欣)4: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秦喜清)5:199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中高票房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研究(余莉) 6:20世纪:学人与艺术(史爱兵)7: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冯长春)8:梆子剧目论稿(周传家)9:梆子腔源流研究(孟繁树)10:波普之路(王红媛)11:勃发与超越(何玉人)12: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崔宪)13:传承与变异互动与创新(许锐)14:传统笙管音位的乐学研究(张振涛)15:传统戏曲的历史性转换(贾志刚)16: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安丽哲)17: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刘骁纯)18:从拉魂腔到柳琴戏(孔培培)19:从美术鉴藏类电视节目解析我国当代鉴藏(张国珍)20: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李幼平)21:当代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韩瑾)22: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徐沛君)23:电影中的电影(杨抒)24:雕塑公园研究(陶宇)25:东方影像中的女性(赵小青)26:动手有功(吕品田)27:二人转戏俗研究(孙红侠)28: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王英睿)29: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慕羽) 30: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周雪丰)31: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章华英)32: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金千秋)33:汉字与中国设计(李丛芹)34:和之以天倪(张冬卉)35: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李莘)36: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杨玉成)37: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潘丽)38:话语的转型(王云亮)39: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王学锋)40:假面阴阳(罗斌)41:假面真情—安徽贵池荡里姚傩仪式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孟凡玉)42: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史论(李道新)43: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朱俊玲)44: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李宏峰)45:两周编钟音列研究(孔义龙)46:林风眠与中国画新传统(赵欣歌)47:论皴和皴法(谷泉)48:论高腔(路应昆)49:论中国宫廷舞蹈(袁禾)50: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宋宝珍)51:蒙古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董波)52: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毛忠)53:目连戏研究(刘祯)54:纳西族东巴教音乐研究(杨晓鲁)55: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罗丽)56:齐如山剧学初探(梁燕)57:潜在与显现(滕小松)58:秦淮乐籍研究(程晖晖)59: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冯双白) 60:清代北京高腔考述(戴和冰)61: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赵云川)62: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曹建华)63:陕北礼俗音乐的调查与研究(田耀农)64:审美之难(郑宜庸)65: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张晓东)66: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陈建平)67:宋代教坊乐制研究(张国强)68:宋元剧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刘小梅)69:温和的渐进之路(杭春晓)70:西皮、二簧腔渊源形成研究(海震)71: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王清雷)72: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郑永乐)73: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陈彩玲)74: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贺志凌)75: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史红)76: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蔡青)77:虚幻与现实之间(毛小雨)78: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华天雪)79:叙述位置与叙述立场(于丽娜)80:眼动·视网膜·知觉影像(唐建军)81:演进与运动(郑工)82:一曲多用(张刚)83:艺术文化论(黄永健)84:音乐文化交融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祁慧民) 85: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白秀芹)86:永恒的图式(张晓凌)87:豫剧演唱艺术研究(郭克俭)88: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张静)89:原始艺术研究(邓福星)90:政治·影像·诗意(石川)91: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吴凡)92: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苏娅)93: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吴士新)94:中国电影“新浪潮”研究(郭越)95:中国电影艺术(丁亚平)96:中国佛教雕塑形式体系的建立(王鲁豫)97: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秦川) 98: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赵权利) 99: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李永林)100: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李一)。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期,这一时期被誉为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开始脱离了传统的影视表演形式,向现代电影制作方式迈进,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进行浅论,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影响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
1920年代,中国正处于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变革的时期。
这一时期,西方的电影产业向中国输入了许多新的电影技术和制作理念,如影视设备、摄制技术、编剧、导演等。
中国的电影产业因此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吸收西方电影制作技术和经验,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和探索。
随着现代电影技术的引入,中国电影产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
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商业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开始了从单纯的文学戏曲表演向商业电影制作的转变,电影市场开始形成,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
各种电影院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中国电影开始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电影制作和发行成为了一个系统化的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尝试各种新的电影类型和制作风格。
中国的电影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表现,成立了许多新的电影公司,开拓了国内外的市场。
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如《神女》、《无声的爱》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取得了成功,还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关注和认可。
除了商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还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于技术落后和设备不足,中国电影产业在这一时期还未能与西方的电影市场相抗衡,受到外国电影的影响较大。
与此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也对中国的电影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政策和宣传活动也限制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即使面临了这些困难,中国电影产业在1920年代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基础,培养了一批具有实力和技术的电影人才,奠定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基础,为后来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0年代初中期《申报》电影传播中启蒙话语与大众接受
1920年代初中期《申报》电影传播中启蒙话语与大众接受作者:王立红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45期【摘要】20世纪20年代,《申报》电影话语的公共空间日益多样化。
《申报》通过电影这一公共话语空间来构建自己的民族形态,通过电影教育启蒙和电影理论来探讨和发展中国电影,中国电影观众在《申报》电影话语空间中接受电影。
【关键词】《申报》;电影教育;电影接受一、电影理论与电影教育的启蒙在中国,人们对电影的看法和认识,是随着电影的传入与放映相伴而生的。
但对电影进行理性的探索和思考,并将其形诸文字,见诸报端,则是进入二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中国电影理论的出现,比欧美一些电影理论发达的国家要晚的多。
[1]随着电影的发展和外国电影的影响,报纸与杂志开始不断介绍和报道好莱坞电影和明星,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人对外国电影理论和拍摄技术的好奇。
《申报》开始刊登各种关于介绍欧美电影理論和技术的文章,开启中国电影理论的步伐。
《申报》在1923年3月19日开始连载《影戏事业之述评》来介绍美国电影理论。
《申报》还刊登各种关于外国导演拍摄电影的技巧,为中国电影理论的带来了丰富的经验。
在《申报》关于电影理论的探讨下,中国早期电影理论应运而生。
顾肯夫1921年发表于《影戏杂志》创刊号上发刊词和郑正秋1922年发表于《影戏杂志》第1卷第三期上的《明星公司发行月刊底必要》是较早论述电影理论的文章。
他们以戏剧为参照,加以类比,强调电影与戏剧的共同属性,也注意到两者的区别,视电影为戏剧的同等物或进化物。
他们表述的是一种以戏剧为核心的电影观念[2]中国电影理论草创于20年代初期,到了20年代中期便初具规模,一批早期电影著作也相继问世。
1924年上海华先商业社图书部出版了徐卓呆译著的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著作《影戏学》,全书共约6万字,既阐述了电影的原理和不同于戏剧的基本特征,又具体介绍了各类专业知识,包括编、导、摄、美以及制作等,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中国电影史从20世纪初开始,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1. 早期电影阶段(1896年-1919年)
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史的起步阶段,电影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外,以短片为主。
这个阶段的电影内容多是生活片和戏剧片。
2. 电影工业化阶段(1920年-1949年)
20世纪20年代,电影制作开始工业化,成立了第一家电影公司。
这个阶段,中国电影界开始了自主创作,成立了很多电影公司,电影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故事片,还有宣传片、新闻片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49年-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了宣传和教育的工具。
电影工业逐渐国有化,政府开始大力支持电影创作。
这个阶段的电影有很多反映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作品。
4. 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工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电影制片厂被关闭,电影创作停滞不前。
这个时期的电影内容大多是政治宣传片。
5. 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今)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
电影制作逐渐商业化,电影市场逐渐形成。
这个阶段的电影内容多样,有现实题材的故事片,也有商业大片、动画片等。
总之,中国电影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从电影产业的起步到现在的
商业化和国际化,一直在发展壮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信中国电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1920年代_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
1920年代_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引言: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的确立。
同时,这一时期也对于中国民族认同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1920年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并解析这一时期如何帮助加强中国民族认同。
第一部分:电影文化在中国的引入在1920年代之前,电影在中国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然而,随着大量海外电影进入国内市场,电影文化开始在中国社会中蓬勃发展。
这一引入不仅仅带来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并加深了人们对外界的认识。
第二部分:电影对民族认同的影响1.塑造中国形象在192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影制作能力,这使得中国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
这些电影通过展现中国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帮助塑造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中国形象。
这对于强化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起到了重要作用。
2.社会问题的呈现在电影中,1920年代的中国社会问题得以得到揭示,人们开始关注社会的不公平、贫困问题等。
电影帮助民众看到自己所面对的现实,并激发了他们对社会改变的渴望。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加强了民众对中国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并推动了一系列社会变革。
3.历史共鸣早期中国电影中的历史题材片常常运用历史故事和传统题材,使人们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共鸣。
通过这些电影,人们重新审视了历史事件,加深了对共同历史的认同。
这有助于维系中国人民对于自身民族认同的共同体认同。
第三部分:早期电影人的作用1.电影人对中国文化认同的探索早期的电影人在艺术创作中寻找独特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在探索中国文化认同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运用,电影人通过电影作品传递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
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电影行业的发展1920年代,中国的电影行业开始迅速发展。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在192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和人物,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0年代,中国正处于政治、社会、文化变革的时期。
此时的中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的态势,这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黄金时期,它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步伐稳步提高,电影产业走向成熟。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业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影公司,比如国泰影片公司、中国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等。
这些公司在制片、发行、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中国电影工业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随着电影院的建设和电影市场的扩大,中国电影产业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业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电影人才,比如成熟的导演、有实力的演员。
这些人才以其才华横溢和创意灵感,成就了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
张燕玲、阮玲玉等女演员,以其形象优美、表演生动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而导演赵丽珍、黄君璧等人则以其出色的才华和艺术造诣,为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业涌现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
比如《小姐在东京》、《穿青衣的女人》、《春之祭》等影片,它们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观念、手法、技术等方面都对中国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许多电影作品以当时社会生活为背景,探讨了社会变革和风俗习惯等问题。
例如《端午节》、《全家福》等影片,以其鲜明的社会氛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作。
尽管中国电影业在192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中国电影技术的落后,相比于国际上的电影技术,中国电影技术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这限制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重要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之一。
本文将从电影产量、技术进步、内容创新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从原本的“木偶戏”、“传统表演”逐渐发展为一种真正的大众娱乐方式。
据统计,仅在1922年,中国就产出了超过50部电影作品,而到1925年,这一数字更是飙升到300余部,电影院数量也从几个增加到了几十个。
增长的背后是社会对电影的持续需求,以及电影制片商利润的增长,从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也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一时期,电影技术包括摄影、剪辑、制片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得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
电影摄影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的电影镜头更加清晰、画面更加丰富,而剪辑技术的发展则使得电影叙事更加流畅和连贯。
还开始使用彩色胶片,使得电影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技术创新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在内容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开始涉及到社会现实问题,通过电影来反映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神女》就是揭露封建迷信的产物,通过电影的方式提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一些电影也开始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义侠泪》、《太空船》等。
这些内容的创新使得中国电影开始具有了批判性和思考性,为电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对当时的社会影响非常大。
电影成为了人们娱乐的重要方式和消遣方式。
人们纷纷涌向电影院观看电影,将电影视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文化。
电影的社会触角也逐渐向外延伸,与社会各个领域相互交织。
电影成为政府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电影来塑造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
电影对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
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导语: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1949年以前的时期,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萌芽状态,经历了多次起伏和变革。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史学史进行研究,探讨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
一、电影传入中国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当时,电影从欧美等地的引进中国。
1905年,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由北京经营者赵石川引入,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二、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转变在电影刚刚引入中国的初期,大多为默片。
默片时代的电影以肢体语言和字幕为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情节。
然而,1927年,有声电影的诞生彻底改变了电影产业的格局。
由于有声电影技术的引进,观众能够听到电影中的对话和音乐,电影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也使得电影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初步尝试在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电影产业也在探索工业化的经营模式。
1921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商业电影院——大天井电影院,开启了中国电影院营业化的先河。
此后,电影院数量迅速增加,电影院成为观众观赏电影的主要场所。
四、民族主义与中国电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主义兴起,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电影人开始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动力,通过电影向观众传递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电影《定军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片通过讲述抗战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
五、电影艺术的探索早期中国电影在艺术上也进行了不少创新和探索。
导演陈瑞麟拍摄的默片《神女·淘卵记》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叙事性的艺术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外,电影人还尝试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如采用镜头前置、反复拍摄等方式,丰富电影的表现形式和语言。
六、电影人的成长与发展在中国电影史学史早期阶段,许多著名的电影人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导演袁牧之在1927年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该片引发了广泛关注。
1920年代_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
1920年代_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政治与社会的动荡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中国人民面临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同时也为了寻求自身的民族认同而努力奋斗。
而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成为了塑造中国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1920年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及对民族认同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上海成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中心。
随着电影技术的引入,电影开始飞速发展。
许多富商纷纷投资兴办电影公司,制作了一系列的故事片和新闻片。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公司是“大中华影片公司”。
他们拍摄了《重振旗鼓》、《列宁传》等具有民族自豪感的影片,宣扬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唤起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些影片深受观众喜爱,鼓舞了人们的士气,也为后来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上海,中国其他地区的电影业也有了迅猛发展。
例如北京的“京剧电影联合制片厂”是早期负责电影制作的机构之一。
他们制作了一系列以京剧为题材的影片,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这些电影通过展现京剧的精妙表演和优美旋律,使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并欣赏到中国的民族艺术。
当时流行的京剧电影如《梨园英烈》、《曹操与杨修》等不仅吸引了本土观众,也使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走向了世界,从而加深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及民族认同的理解。
此外,日本也在2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中国电影市场。
虽然这一时期处于中日战争前夕,但日本电影在中国仍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日本电影在质量和技术上远远领先于中国电影,吸引了大批观众。
这种情况使得中国电影工作者感到自卑和压力,开始更加努力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和技术含量。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开始在拍摄中加入自己独有的文化元素,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中国风格”。
这种努力不仅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竞争力,也使得中国观众更多地接触到自己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情感。
通过这些电影,中国人民逐渐牢固起对自身文化和民族认同的认识。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一、早期(1896~1920)
1896 年,诞生了祖国第一部电影《奔腾》。
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开始了萌芽的发展。
这期间,中国陆续出现了京剧蜡烛电影、珍珠岛电影、北京电影公司等,为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添砖加瓦。
此期间的电影发展缓慢,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
二、百年结构期(1920~1949)
1920 年,中国内地的电影。
更是碾压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宣传为目的的时代性作品,如《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彩色电影》、《国民党革命宣言》等,提高了电影的宣传水平。
三、新生期(1949~1966)
1949 年中国的新纪元出现,建国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出抗日文艺电影、人民电影等,紧紧抓住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变革以及宣传共産主义思想的主攻方向。
根据电影思政教育的需要,1953年专门成立了新国产影片组。
四、发展期(1966~1976)
1966年开始,中国电影产生了蓬勃发展,开拓出了新的路线,以改进电影质量为重点,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如《钟鼓楼》、《新中国的第一道旗帜》等。
五、改革开放期(1976至今)
1976年以后,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许多青年导演利用当今社会现实素材与主题,创作出了众多精彩作品,更加广泛地对外宣传和影响,把中国电影风潮推上世界中心舞台。
融画入影——画家但杜宇与早期中国电影民族化艺术探索(1920-1937)
但杜宇的电影也融合了绘画艺术的假定和象征手法。
但杜宇运用胶片洗印产生的冷暖色调反差控制影片情绪氛围,给形式赋予更高的情绪象征。
但杜宇电影实践将绘画性的形式技巧转化为电影性表达,不但赋予电影画面以审美体验,同时将审美意境植入画面形式,以美的形式深化了电影表达的丰富性。
三、亦画亦影:污名与正名的多重文化景观但杜宇“融画入影”的艺术探索,不但丰富了早期中国电影的美学观念,促进了电影技术的进步,也打开了国内及南洋地区的电影市场。
郑正秋盛赞但杜宇为“中国电影界之巨擘”“中国摄影师第一”。
但是,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的开展与左翼电影人的崛起,电影创作的时代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但杜宇的电影与绘画作品同流,成了“带有浓厚唯美主义色彩”[5]89,“卖弄歌舞大腿”[5]246,“宣传色情肉感及无聊爱情”[5]354,“迎合小市民趣味和所谓‘生意眼’的影片”[5]365,但杜宇的唯美主义电影实践被严重“误读”与“污名化”。
近年来,随着但杜宇绘画艺术作品价值被重新发现,但杜宇绘画艺术与电影创作“亦画亦影”的美学互通研究也呈现“正但杜宇 《百美图》之一但杜宇 《百美图》之三但杜宇 《百美图》之二但杜宇 《百美图》之四金十年”(1922—1931),但杜宇导演创作了《重返故乡》《小公子》《还金记》《西游记盘丝洞》《杨贵妃》等21部电影。
当时众多学者认为但杜宇始终秉承其绘画的“唯美主义”艺术追求,以肉感、奇观、言情等吸引电影市场的关注。
甚至有评论认为但杜宇迎合底层市民的审美趣味,电影专注封建道德的说教,专门消费女性身体。
但杜宇的电影因“艳情”“陈旧”,缺乏“斗争性”而被时人诟病。
然而,这样的评价忽视了但杜宇进入电影“深感绘画艺术在宣传教育民众方面难以与电影艺术匹敌”的初心,亦忽视了但杜宇对时局的关注与斗争的决心(其间创作漫画集《国耻画谱》《罢市之上海》《贪食小犬,死不足惜》)。
细致考察但杜宇的电影实践与绘画创作,两种文本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
1920时期: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920时期: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1920时期: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引言:20世纪20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既与民族认同密切相关,又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阶段。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20世纪20年代,被视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黄金时期。
当时,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许多电影公司相继成立,电影院也在各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而且对后来的电影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电影产业的初期阶段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电影业还是以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为主,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
而在192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逐渐独立发展,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创作之路。
这个时代里中国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文化背景。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政治和文化变革时期,许多电影都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例如,电影《武林外史》和《黄飞鸿》等作品,讲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兴起和变迁,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还有一些电影作品如《荷花淀》《萍风柳》等,以湖南和广州为背景,反映了南方农村和市井中普通人的生活场景,造就了一批传世经典。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中国电影的另一个标志是“明星制度”的确立。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影公司开始通过推出特定演员的方式吸引观众,从而培养了一批家喻户晓的演员,例如徐悲鸿、梅兰芳、袁牧之等等。
这些演员的亮相,带动了中国电影市场和文化的繁荣。
当然,中国电影产业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的不足和挑战。
例如,电影创作的专业性还不够,很多电影公司不了解电影拍摄的规律和技巧,导致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电影制作的技术设备跟不上国外的发展水平,也制约了电影技术上的提高;此外,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不稳定,也给电影创作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电影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和风格,铸就了不少经典佳作。
虽然这个时代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挑战,但为当代和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192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和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要的行业。
本文将浅论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重点分析其发展背景、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被称为中国电影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有大量的电影制片厂纷纷涌现,电影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大城市。
这主要得益于先前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中国人民对于电影的接受度逐渐提高,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也逐渐增加。
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电影题材多样化。
早期的中国电影多以社会现实题材为主,如《火龙》、《活出人生》等。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影题材逐渐扩展到历史、战争、爱情等各个领域。
电影技术逐渐提高。
192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引入西方电影技术,如蓝背景、特技摄影等,使得电影画面更加精美。
电影导演们开始注重剧情和角色的刻画,创造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人物形象。
中外合拍片和华人影星的出现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许多国际知名导演和演员来到中国,与中国电影人合作,为中国电影业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然后,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成为了人们娱乐和放松的重要方式。
电影院成为了人们休闲的场所,观众们纷纷涌入剧院观看电影。
电影艺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进步。
电影制片厂在不同地方都设立了电影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影专业人才,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
电影还成为了中国的国际名片,许多中国电影被选送到国际电影节上展出,并获得了国际认可和赞誉,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虽然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
电影产业的商业化程度不够高。
虽然电影院数量增加,观众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市场机制和商业运作经验,电影产业的盈利能力有限。
电影政策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电影审查和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一些低俗和不健康的电影得以上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本篇论文以1920年代中国电影在上海的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
论文以“民族认同”为主纲,以历时发展为经线,以影响研究为纬线,描述中国电影如何在欧美电影的强势影响之下确立起来。
作者从三个方面理解192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生、发展过程:(1) 1920年代初,欧美电影中的华人形象造成中国观众的认同焦虑,而摆脱对华人的定型化表现,在银幕上展示民族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公司兴办的一个重要动机:(2) 起步之后的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借鉴欧美电影的过程中确立本国电影的民族身分,即寻找到中国观众认可的民族电影形式,在这当中,“华式”与“欧化”显示出中国电影的两种文化取向;(3) 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转向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逐步引发古装片、武侠片热潮,在竞拍商业影片的大潮中满足着对中国民族特性的表达。
论文作者认为民族认同是促成兴办中国电影业的动机之一,它决定了借鉴与学习过程中对中西两种文化的选择并最终促成中国古装片、武侠片两大商业片类型的形成。
这是本篇论文理解与描述1920年代电影的一条基本线索。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欧美电影的放映与中国观众的民族认同焦虑》,梳理了1920年代欧美电影在华的放映情况,介绍了以侦探长片、喜剧片和爱情短片为主要片种的西片放映格局,同时讨论了美国影片中的华人形象给中国观众带来的民族认同焦虑,以及国人对“中国电影”的渴望与期盼,在这种环境之下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电影被赋予了满足民族认同和民族自我期待的崇高使命。
第二部分《初始的模仿与选择》,
讨论192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如何从仿制入手,开始了侦探片、爱情片和喜剧片的试验与探索,以《阎瑞生》、《红粉骷髅》、《海誓》和《劳工之爱情》等影片为例,探讨了中国试制电影与欧美影片的影响关系,在此部分还讨论了在“商务”、“上海影戏”和“明星”形成的竞拍态势中,初露端倪的“欧化”与“华式”两条发展路径,包括“商务”早期长片的国家意识和影像风格上“欧化”色彩;“上海影戏”对欧美儿童片的摹仿以及“明星”以《孤儿救祖记》为代表的比较民族化的创作方向。
第三部分《“明星”个案:民族意识与融冶中西文化》,以“明星”中的郑正秋、包天笑和洪深的创作为例,探讨他们实现电影本土化的方式,郑正秋对本民族特性的体认、包天笑对西方文学的转化以及洪深对刘别谦心理描写手法的借鉴,既涉及他们创作的个性,同时也表明“明星”集体注重电影民族特性的共同特征。
第四部分《“欧化”:民族认同的缺失》,作者以“知识分子电影”概括了在思想意识上比较西方化的“长城”、“神州”、“民新”等公司的创作,他们成为中国电影与“五四”新文化相联系的纽带,其影片由于思想意识上的西化色彩而受众面狭窄:另一方面,在影像风格上极力摹仿西片的“大中华百合”则备受诟病,本文在指出这一缺陷的同时,也试图较为客观地描述和评价该公司的创作面貌。
第五部分《古装-神怪-武侠片:传统叙事与民族认同》将梳理这些影片的形成过程及历史成因,作者认为古装-神怪-武侠片是在欧美电影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之下,中国电影开始转向传统叙事如《西游记》、《封神演义》以及众多民族民间文学,为中国电影的民族特性表达寻找到深厚的文化资源,满足了中国观众
对电影民族认同的要求。
在此过程之中,电影摄影技术的发展为这一探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最后指出,19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的10年,它不仅试制了各种类型的影片,而且将传统的基本叙事种类一一搬演到银幕当中,完成了传统娱乐方式向电影的转化,由此确立了中国电影的基本模式。
民族认同是一个建构的和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它的内涵也将不断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