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

合集下载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p〔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根底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生疏,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理论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时机。

〔2〕注重联络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表达,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p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根底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根底概念的缺乏和探究方法不熟悉,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板书:频率,赫兹,Hz】
梳子
塑料片
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与思考,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体会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给定器材是为了让让学生缩小设计范围,播控课堂
(二)讲解音调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音调和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乐器,比如小吉他(举起小吉他),大家能猜想一下小吉他琴弦发出的音调和什么有关系吗?大家讨论一下,时间1分钟。
(一)复习巩固,故事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现在抽查几位同学,看看对上节课的内容是否记得。
叫学生,问问题。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源是什么物质形态?振动看不见怎么办?
学生回答略。
2.师: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看故事)为什么小白兔姐姐能知道外边不是外婆呀?
学生回答略。
3.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就是因为声音和声音是有不同的,是可以区分的。我们把声音的不同叫做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声音的特性。【板书:声音的特性】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琴弦(多媒体图示),通过弹奏发现最长的这根音调最高,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琴弦长音调高。
生:不行,因为三根琴弦的粗细还不同。
师: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改进?
生:探究长度与音调的关系时,保证粗细都一样。探究粗细与音调的关系时,保证长度都一样。
师:很好。在物理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下面请这组同学给大家实验,来验证一下结论。
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体验,不做实验探究。
四、教法与学法、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尺两人一把,小吉他、音叉、乒乓球、音乐软件、梳子、塑料片、喇叭等。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二、实验器材自制机械示波器、自制发音齿轮电扇、学生自制乐器(可发出不同音调声音)、学生自带乐器(吉他、尤克里里、电子琴、笛子等)、手机应用:oscillo(声音示波器)、FreqCounter(频率计/示波器APP)、信号发生器APP、相机、慢镜头三、实验创新要点(一)探究实验创新:1、用乐器当实验器材:摒弃了课本上发声不明显的探究实验,例如钢尺、橡皮筋等,讲声音,我们就直接拿生活中的乐器来上,学生将平时演奏的乐器和自己制作的乐器带到课堂,用这来研究声音的特性。

课堂里乐音环绕,每个学生都喜闻乐见,体现了本课“物理、音乐、生活的有机融合”。

2、实验方法新颖: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各种方法看清楚实验器材的振动,例如放大法、转换法等。

学生用手机慢镜头拍摄或用示波器显示吉他弦的声音波形。

(二)演示实验创新:1、发音齿轮电扇实验:由于初中生对频率的理解有难度,于是我自制了发音齿轮电扇如图1,做演示实验,学生们很容易就可以理解:改变转速即改变频率,而且齿轮刮硬纸片的声音响亮而稳定,不同档位发出声音的音调差异也非常明显。

因此学生可以毫无犹疑得出结论:音调与频率有关。

这个演示实验直观不拐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图1 发音齿轮电扇机2、自制机械示波器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般是通过话筒用示波器描绘不同频率的音叉的振动同学,而学生往往会对示波器原理感到抽象,难以将波形与发生物体的振动对应起来,因此我自制了机械示波器,实验装置设计图如图2,实物图如图3。

在敲打音叉发声的同时,旋转镜转动,调整转速,就可在屏上呈现振动图像,敲打不同大小的音叉,显示的波形不同,如图4、5。

图2 机械示波器装置设计图图3 机械示波器装置实物图敲打不同频率的音叉,学生可以看见小音叉的波形更密,说明音叉的振动更快。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条理清晰地建立起“声音——振动——波形”的联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4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4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4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完美版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完美版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完美版《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l.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部分内容组成。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

相对来讲,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特征的三个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是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课本中“决定音调上下的因素”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实验探究较为简朴,但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题目的兴趣。

音色的观点比力抽象,学生不简单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

可设想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分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

课本安排的窥察波形的演示实验,除了能让学生比力形象地认识声波,引起他们的进修兴趣外,还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分歧音色的声音的素质,增加学生对分歧乐器发出声音的感性认识。

因而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讨论、阅读和交换等,以提高教学效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钢尺(钢锯条)每人一把,吉他(或二胡)、笛子、小鼓、音乐磁带(录有钢琴、吉他、提琴等演奏曲的音乐片段)、话筒、示波器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节分别让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大声朗读本课的课题“声音的特性”,让同砚们说出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顺利引出课题。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声音的特性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五年级学科: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播。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

3. 培养学生利用声音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教学难点:1. 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应用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声音现象,如播放音乐、敲打物体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并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声音需要什么来传播?”2.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者观察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

3. 学习声音的三个特性:教师通过示例或者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听觉来区分这三个特性。

4. 应用声音特性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音量、如何改变音调等,引导学生利用声音特性来解决问题。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反思如何运用声音特性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有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如是否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是否能够利用声音特性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可以进行一些与声音特性相关的家庭实验,如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等。

2. 学生可以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可以改变音调的乐器,如何提高音响的音量等,并尝试利用声音特性来解决这些问题。

2023最新-《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6篇】

2023最新-《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6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思想声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自然现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高层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讲究艺术性的学习和体验,为此我选择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方法来讲这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不仅有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还有频率、超声波、次声波等概念,并且在探究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我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让学生能欣赏带有声音的动画,还亲自动手用器材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利用多媒体采用分工协作探究,每组独立进行探究,而对于实验记录的数据和现象运用多媒体展示给每一位学生,最后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完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本位”的精神,同时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尺、铁架台、细绳、乒乓球、音叉,橡皮筋、木梳子。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媒体应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师生共同欣赏一段音乐和一段噪声,请学生谈谈对这两段音乐的感觉,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声音给人的感觉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播放音频学生仔细听两段音乐,讨论并说出对这两段音乐的不同感觉。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2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2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定义和传播2. 音调:频率的影响3. 响度:振幅和距离的影响4. 音色:材料和结构的影响5. 声音特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2. 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各种材料制成的容器。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教案第一课时:声音的定义和传播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声音的定义和传播条件,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声音的有趣现象。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音调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音调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音调的有趣现象。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音调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掌握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频率变化对音调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频率下音调的变化。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课时:响度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响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响度的有趣现象。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响度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掌握振幅和距离与响度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振幅和距离变化对响度的影响。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难点】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新课教学】活动一:音调(10分钟)利用2分钟阅读教材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音调?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群学交流书中32页演示实验2分钟。

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频率的大小如何计算?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3、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4、声和声音有区别吗?5、根据小资料的内容回答,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能听到次声波?活动二:响度(10分钟)阅读教材34--35页响度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1、什么是响度?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是振幅?4、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三:音色(10分)阅读教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1、什么是音色?2、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决定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声音的本来特色。

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9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9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9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9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实际中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2、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1、引入(1)(1) “赛马”欣赏2分钟视频展示:让学生认真欣赏,谈谈感受。

(2) 教师指出:像刚才的音乐一样,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

(3)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通过哪些方面来描述乐音呢?2、引入(2)介绍:俄罗斯最著名的男高音Vitas的魔鬼高音,征服了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他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声音的奥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引入新课:声音的特性(板书)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1、声音的音调(1) 教师演示:①用电子琴弹奏高低不同的音符,让学生感受有什么不同;②用音频播放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让学生感受不同。

(展示课件:声音的音调)(2) 得出:声音的高低不同,高音尖细、高亢;低音沉闷。

物理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板书)(3)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①分组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②分组实验:用硬纸片快慢不同的拨动梳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③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4)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频率的概念①我们把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 Hz( 板书)。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1)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1)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声音的特性”。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基本概念,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2. 学会运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重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音叉、电子琴、尺子、粉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个调音笛、尺子、铅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美感,进而引入声音的特性。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使学生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调音笛、尺子等学具,观察和体验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

4. 知识巩固:讲解声音传播条件,分析生活中声音的应用实例。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声音特性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基本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 影响因素:振动频率、振幅、发声体材料和结构3. 声音传播条件:固体、液体、气体4. 声音应用实例:音乐、通信、医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2)举例说明声音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音调与振动频率成正比,响度与振幅成正比,音色与发声体材料和结构有关。

(2)如:音乐中的音阶、音色变化;电话通信中的声音传递;医学检查中的超声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环保问题,如噪声污染、听力保护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音特性的定义及其关系2. 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3.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取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点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尽性一、声音特性的定义及其关系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大特性。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4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4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4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u 课型:新授课u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u 学问与技能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凹凸是由物体振动频率打算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u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试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学讨论问题的方法。

u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喜爱世界,喜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解析u 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

u 难点音调的凹凸是由物体振动频率打算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调、响度和单色三者的区分。

教学预备师:收录机、乐器(电子琴、小鼓等)、钢尺、发音齿轮、音叉、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机及喇叭生:自带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钢尺、塑料尺等)、音叉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制造学习氛围,使同学产生剧烈的探究愿望)(约4 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用收录机播放一曲交响曲。

(如《命运》交响曲)2.叙述:同学们刚才观赏到的震撼人心的乐曲,表达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

有的地方音调低沉,有的地方单调昂扬;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钢琴和其它乐器组合演奏出了宏大的乐章。

为何能奏出如此变化多端的曲子来呢?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

老师板书出课题:“声音的特性”1.观赏乐曲,受到剧烈的音乐感染。

2.听讲,产生探究声音奥妙的迫切愿望。

二、音调:(让同学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但不肯定要求面面俱到)(约 16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演示:拿出一个乐器(用简易的儿童乐器也行,没有乐器可用试验室不同的音叉)演奏音调凹凸不同的音符。

叙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们也知道,按动钢琴的琴键,从左到右,音调渐渐增高。

我们把声音的凹凸叫做音调。

《声音的特性》说课课件(全国大赛获奖案例)

《声音的特性》说课课件(全国大赛获奖案例)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 动等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 结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探 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能从中 体验转换法这种探究方法。
从活动中激发和培养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 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方 法的意识,并能激发 学生勇于探索的决心
反 思 PREFACE
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掌握声音的三种特性及 其影响因素,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从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体会了转换法。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建立了科学理念,增 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动手动脑的 能力,提升了核心素养。
感谢您的观看
声音的特性
06教学反思 05教学过程
01教材分析
说课 结构
04教学重难点
02学情分析 03教学目标
0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于把握 规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感性、易 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
0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音 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 幅(以及距离声源远近)有 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
和信心。
0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声音的三种特性及其 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区分声音的三种特性。
0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Hale Waihona Puke 情境导入学生小乐团演奏
教学过程——实验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创新科:学用探有究档:位音的调手和持频小率风的扇关、系塑料垫板改造成发音齿轮替代钢尺
难以控制拨动钢尺力度相同 难以分清钢尺振动快慢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声音的特性》。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声音的三个主要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这堂课程,学生们将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理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过程。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更好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如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听到对方的声音?为什么不同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它们对声音感知的影响。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声音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特性。

3.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声音特性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特性。

4.小组讨论:学生们将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声音特性的应用实例,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首先,我将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引导学生们进入新课。

我将准备一把吉他,先弹奏一些音符,并让学生们比较不同音符的特点。

然后,我会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能区分不同的音符?”借此引出本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

2. 新课教学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首先,我们将探讨音调的定义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对声音的感知。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调,我将使用钢琴进行演示。

我将分别弹奏高、中、低三个音区的音符,让学生们感受不同音区的声音特点。

然后,我将解释音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高音区的声波频率较高,低音区的声波频率较低。

响度接着,我们将学习响度。

我将通过播放不同响度的声音片段来让学生们感受响度对声音感知的影响。

然后,我将解释响度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为了加深学生们对响度的理解,我将邀请学生们参与一个实验,通过改变声波的振幅来观察响度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吃透其精神,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对于本节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实验器材】一、教师演示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二、学生分组钢锯条(25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白话文○(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声音的特性”。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振幅与响度的关系;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 了解频率与音调、振幅与响度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辨不同物体的音色差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频率与音调、振幅与响度关系的理解;音色的分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叉、鼓、吉他、音响、麦克风、示波器、频率发生器。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片段,让学生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

2. 理论讲解:a. 音调:介绍音调的定义,通过音叉振动频率的变化演示音调的高低;b. 响度:讲解响度的概念,通过鼓的敲击演示振幅与响度的关系;c. 音色:分析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特色,引导学生分辨音色差异。

3. 例题讲解:a. 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频率的波形,解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 演示不同振幅的鼓声,让学生理解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的音色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4. 不同物体的音色差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频率与音调的关系;b. 举例说明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 分析生活中不同物体的音色特点。

2. 答案:a.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b.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c. 例如:小提琴的音色清脆,大提琴的音色浑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音色的分辨仍存在困难。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声音的特征。

2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3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讨论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体验目标体会现实世界的声音是丰富多彩的,使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二、教学设想1 重点、难点、疑点(1)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知道音调与响度的决定因素。

(2)区分音调与响度的概念。

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采用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听录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发音齿轮、钢尺、鼓、锣、吉他、音叉、示波器、学生电源、小纸团、驱蚊器、美声唱法磁带、瓷碗。

四、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1.复习(1)人怎样才能听到声音?(2)听自己的讲话声与录音一样吗?2.课前热身听一段录音(事先录制好),体验蚊子与老牛的叫声有何区别?伴奏的乐器是什么?(二)进行新课1.整体感知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频率。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 Hz~20 000 Hz,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源振动幅度。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教学互动互动1:区别声音的高低。

明确通过比较男女生声音、鼓声与锣声、拨动吉他六根弦的声音等活动,体验声音有高有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一般情况下男生音调低于女生。

前面录音中蚊子叫声的音调就高于牛叫声的音调。

互动2:观察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明确观察发音齿轮、钢尺发音实验,归纳出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教案篇1第三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本资料源自--智源教育网声音的特性.教案12是:智源教育网学习资料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欢迎下载。

智源教育网希望能对家教、网上学习、培训、培优、补习提供方便。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二、进行新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本页内容为原文件的部分预览内容,完整内容预览,请电击下方红色的“资料预览”,请点击下方红色的“立即下载”下载声音的特性.教案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章声音的世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八年级物理
教师:徐晓佳
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
时间:2013年7月9日
- 1 -
- 2 -
- 3 -
- 4 -
- 5 -
新课教学

响度影响
因素(13分
钟)1.响度大小影响因素
1.1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学生实验1:利用钢尺探究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的
关系。

拨动钢尺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发声体振动情
况,想一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响度大小呢?
(2)学生实验展示。

2位同学为一组进行交流和实验
学生展示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控制变量。

(若学
生注意到控制变量则通过表扬强化)
(3)学生实验2:观察音叉响度不同时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介绍声音传感器和波形图。

学生实验,观察,思考,交流
学生展示拨动钢尺的实验,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

思考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具体关系
初步发现: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

用手感觉,音叉发声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
学生观察波形图,认识到声音的变化会引起图形的变
声音传感器
设备
投影波形图
学生通过
亲历探究
过程,近距
离观察、小
范围讨论,
在感性认
识基础上
得出结论
- 6 -
横轴是时间轴,表示振动时间的长短。

纵轴显示采集器接收到声音的振动幅度大小。

其它条件不变时,图形的起伏可以反映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

请同学配合老师采集数据,讨论分析波形图
1.2探究响度与距离发声体远近的关系
除了重敲音叉增大振动幅度的办法增大响度,还有什么办法增大响度?
用音叉来做这个实验是否严密呢?如何设计实验呢?
演示实验1:与声源距离对响度的影响
闹铃逐渐靠近传感器,观察波形图变化。

化,距离不变时,音叉振动幅度越大,波形起伏越大。

学生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
越大,响度越大。

思考,猜想出与声源距离影响响度
思考回答:需要振动情况始终不变的发声体。

观察波形图总结得出:响度大小与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
投影波形图
投影图片
学生初步
了解波形

启发学生
认识控制
变量方法
联系生活
实际,体现
从物理走
向生活的
教学理念
- 7 -
1.3探究响度与声音分散程度的关系
旷野里我们要喊一个人,手势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呢?
演示实验2:声音分散程度对响度的影响
对比闹铃有否用纸筒罩住观察波形图变化。

生活中有没有减小声音分散程度增大响度的例子呢?思考,声音分散程度影响响度
观察波形图得出结论:响度大小与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学生联想到听诊器
2.音调大小影响因素2.1音调概念
演示实验3:高脚杯发声
学生和老师一起让高脚杯发声。

(高脚杯装水量不同,抚摸杯沿发声音调不同)
活动1:听两段音频,判断谁的音调高谁的音调低。

活动2:辨析音调和响度。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高”“低”分别指的什么。

学生聆听,并结合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调
高低,声音尖细音调高,声音低沉音调低。

理解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不能产
生歧义
播放音频
新奇实验
过渡,激
发学生学
习热情
强化音调
概念
- 8 -
新课教学

音调的影响因素(14分钟)2.2探究物体振动快慢对音调的影响
(1)演示实验4:发音齿轮实验
老师利用自制的发音齿轮让纸板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
音。

引导学生
(2)学生实验3:体会物体振动快慢对音调的影响
如何用塑料片拨梳子的梳齿,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3)演示实验5:观察不同频率音叉波形图
采集不同频率音叉波形图
高脚杯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分析影响音调的因素,从声音产生原因入手,观察纸板
振动情况。

观察齿轮齿数,分析纸板的振动快慢和音调高低的关
系。

得出结论: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
动越慢音调越低。

体会快拨和慢拨梳子可以控制音调高低
讨论分析波形图,发现波形疏密可以反映出音调高低
播放高脚杯
演奏视频
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
能力
进一步认
识波形图,
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
的能力
- 9 -
- 10 -
教学流程图
-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