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和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名校友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名校友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法律人的摇篮,五十多年来,人大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的法治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政法机关的高级领导骨干和著名法学家。
据不完全统计,在毕业生中,担任省部级以上官员20余人、司局级官员500人以上,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院长和祝铭山一级大法官就都是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
此外,自1998年还和最高法院合作,每年举办高级法官培训班,培训了近千名院长、庭长。
全国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暨各审判庭几乎都有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全国法官十杰”、中央确定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先进典型、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宋鱼水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在法学教育领域,也是精英辈出。
担任大学正校长的有4名,教授300多人,国家表彰的“高校百名教学名师奖”,其中法学名师有2人(房绍坤,姚建宗),全部是人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选出的四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共有四位获奖者是人大法学院毕业生(吴汉东、田宏杰、张智辉、李力);中国法学会评选的四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其中人大法学院的教师5人、校友4人(公丕祥、吴大华、谭世贵、邱兴隆)获此殊荣;教育部评选的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奖中有人大法学院教师3人、校友2人(陈兴良、吴大华)。
明法厚德,顶天立地——为北大法学院“院标铭文”献芹
明法厚德,顶天⽴地——为北⼤法学院“院标铭⽂”献芹明法厚德,顶天⽴地——为北⼤法学院“院标铭⽂”献芹⽇前,借北⼤法学院校友来信之缘,有幸读到该院副院长汪建成先⽣为雕刻北⼤法学院“院标铭⽂”写给该院各位⽼师的信及其所拟⼤作四稿,还有该院⽢超英先⽣在此基础上的重拟稿。
兹照录如下——【附录1】汪建成先⽣信:各位⽼师:各位⽼师新近有80级院友李凯花巨资购得奇⽯⼀⽅,赠送我院,拟⽴于陈明楼南侧⾯向凯原楼,背向陈明楼,作为院标。
我们拟在此⽯正⾯雕刻⼀个古体法字,背⾯雕刻院标铭⽂。
本⼈初拟了⼀个铭⽂稿⼦,这个稿⼦主要横读,每⾏⼀个意思,但如果以竖读的⽅式四句连读亦能读出其中的意境。
另全⽂⽤了六个法字,暗合六法和六六⼤顺之意,且将这六个法字曲线相连,近乎草体的天,亦有神鸟之形。
惟本⼈才疏学浅,虽竭尽⼼智,仍不得要领。
现求教于各位同仁,望⼤家全⼒斧正,既可以在原稿上修改,亦可推倒重来。
唯⼀要求是不能多于⼀百字,另外,⼤家在构思这个铭⽂时,不能停留于当下,⼀定要想到千百年后,看到这个铭⽂仍不过汪建成叩请时。
——汪建成【附录2】汪建成先⽣所撰院标铭⽂四稿第⼀、⼆、三稿(略)第四稿⼀九零四,京师学堂,法律门⽴,中华法科,肇始于斯。
神州寰宇,维新变法,⽓象⼀新,英才辈出,安邦济世。
北⼤法学,缘法求道,汇通中西,明辨理性,⼼怀公正。
⽟柱天成,岿然不惊,既往开来,砥励后学,永铭法治!【附录3】⽢超英先⽣重拟铭⽂⼀九零四,国家临渊;民族荣辱,京学其肩;法科初⽴,法学始宣。
缘法求道,道⽴国安;科学民主,正义⽅圆;兼容并蓄,英才如川。
百年风⾬,过往成烟;继贤承圣,⼀往⽆前;若⾮此志,敢如此镌!【附录4】⽢超英先⽣附⾔响应号召,我按照汪院长的前两稿的格式、辞意重拟了⼀下,然后才看到后两稿。
我数了⼀下,⽐汪院长的少两句。
我这样说,不知是否合适,尤其是后四句妥否,请指正。
——⽢超英拜读所录引⽂可见,汪建成先⽣为写作院标铭⽂“竭尽⼼智”,不但着眼于“当下”,⽽且“想到千百年后”“仍不过时”,可谓深谋远虑,挥翰四构其稿,却⾃谦“仍不得要领”,⽽“叩请”“各位⽼师”“既可在原稿上修改,亦可推倒重来”。
人大法学院新院徽意见征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复选作品理念:方正做人,依法做事英文校名全程及建校时间经专业设计而成。
方形寓意着法律的公平正义,红色的线条围城了法的英语拼写“寓意着一个人,三个组合在一起才能支撑起整个法律,变现了学院内师生团结奋进,维护者社会的和平与安稳。
下面的长方形表达了学子们的开拓创新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方形中间寓意着它是沟通学子与法律的桥梁。
最后,最下面的整体表现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高法治、奉献社会。
方,采用三个主色彩白、藏蓝和毅红。
白色寓意着公正、纯色、端庄、正直、少壮、超脱凡尘与世俗的情感,白色代表纯洁、象征圣洁优雅;藏蓝寓意着忠诚与自由;毅力、红寓意着正能量和热情。
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天平象征着公平与正义,法字与麦穗之间各有一只獬豸,它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它怒目圆睁,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也彰显人大法学院深厚历史,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自于宫墙的深红颜色,鲜艳的红色在视觉上显得过于兴奋、包容,寄托了人大希望大红成为今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象征的美好愿望。
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
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支撑点,天平才能维持平衡,这是法律的作用;同时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征。
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獬豸象征着公正,是法律与正义的化身。
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耕耘”院历史深厚、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法学院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反映了法学院学科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特点;徽标中西结合,兼并中国传统与国际视野,体现了学院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特点。
的圆形作为基本图案,带有人民大学的特色。
核心图案采用了法槌,天秤,书三种元素,其中法槌竖直在书本代表法院学子崇尚法治,决心奉献社会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法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变形而来,代表母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目标一致”、“辛勤耕耘”“团结协作”等含义。
二
等
奖
院徽整体呈盾形,上部为徽章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及人大法学院成立时间“1950”,显示了人大法学院的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继。内部图案是“法”的古金文“灋”字的拆解重构:中部为中国古代瑞兽獬豸,代表着明辨是非曲直的司法愿景,下部为水纹,有“法应衡平如水”的寓意,代表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远而视之,则该钟印亦似古之面具纹饰。面具者,在拉丁文则persona,亦意为人格。使自然之人一幻而为法律之人,则法律人格之明确可谓一大关键,不可不知。而面具之状,其乃人之纹饰,此即古谓“人文”也,《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人大法学院,正因其人,故可为大也!所以面具形饰,发扬人文关怀,此乃本设计之三要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华表天平这一图案中,天平的支架及其底座以镜像的方式呈现出了“L”,天平的托盘以及绳索形成了“A”,华表两翼以两个折叠起伏的形状形成了“W”。由此可见,本徽章的中心图案——华表天平将“LAW”这三个字母巧妙地融合进了自身的结构。
2.“REN MIN - LAW”字符
“REN MIN - LAW”是“人民”、“法”的拼音,大写与粗体的格式体现出庄严与肃穆之感。这一字符以英文的形式直接表明了徽章代表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明了。同时黑白两色醒目而庄重,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
3.“1950”数字字符
表明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的时间,运用红白两色与背景相称,富有版画的立体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姜秉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刘续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二
等
奖
标志名称:1950中国神兽
标志采用古代神兽獬豸为设计核心图形,运用西方图腾的表达方式将代表中国传统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表现出来。神兽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法律最重要的载体,他不仅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也是辨识曲直的标准。在此用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徽标里将是一种传统文明的继承,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的期望与延伸。同时图腾神兽獬豸也象征法学院在行业里的权威性。虽然目前有些院校也用獬豸作为元素,但核心的创意点与表现与此不同。这里核心图形运用中西文化的交融表现手法,寓意当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是中国法学骄傲。
王永红(广东省中山市尚东鸿域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三
等
奖
院徽图案由盾牌(书)、天平、獬豸、“法”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盾牌上部是一部翻开的书,代表着真理和知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法院院徽及设计说明
法院院徽及设计说明1、设计宗旨院徽体现库伦旗人民法院司法职能和标识特色。
2、设计颜色整体标志呈圆形环绕状,由红、蓝、白三色构成。
红色象征忠诚,表明法院干警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法治信仰,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蓝色象征超越,表明法院干警将以更强的使命感强化学习,补齐短板,努力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新时代对法院各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积极顺应人民新期待。
白色象征廉洁,表明法院干警时刻牢记“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准则,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3、设计元素标志主体由:红星、红旗、天平、法兽、荞麦花五种元素构成。
红星位于整个标志的顶端,意喻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库伦旗人民法院将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使命、继续奋勇前进。
红旗经延展位于红星的下方,形成一条蜿蜒的红色道路,表明库伦旗人民法院干警不会忘记先辈走过的道路,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落实到切实做好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上,保证方向和道路永不迷失。
法兽能辨曲直,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意喻库伦旗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将秉持司法初心,不负青春韶华,躬行于法治进程之中,耕耘于法律沃土之中,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体现司法的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
荞麦是库伦旗特产农作物,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寓意,荞麦花位于标志的下方,表明库伦旗人民法院将立足于库伦旗地区实际,用自身的行动与努力,为库伦旗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天平是法律的象征,寓意公平正义,天平主体为一座纪念碑,以此致敬为司法工作默默奉献的前辈、同事,左右对称的天平砝码图案则借用法徽上天平的形状并结合传统的云纹图形,表达了库伦旗人民法院将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立足于司法审判职能,准确把握新时代公平正义的新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司法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校标
文档编号:0000 59
VI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
(蓝图VI设计内部资料)
一个优秀的VI设计是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现,是高度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它可以使学校的面貌更加光彩照人,有利于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并将学校形象能得到具体的视觉展示,从而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大学校园VI设计(LOGO)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将大学校园形象要素,包括各种深层的形象和表层形象内涵要素,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形象体系VI,展现给全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并且具鲜明个性特点的高校校园形象。
VI使人们产生联想,并能感受到该学校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中国人民大学校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标志名称:中国人大之天秤
标志采用中文字体“人大”组合成象征法律的天秤为图形,将中国古代神兽獬豸巧妙安排于天秤之上,在此喻意中国人大法学院更强更专业的品质,也借用天秤与神兽獬豸的组合喻意中西法律的交融汇集,在此体现学院的特征,也象征法学院是世界的法学院这一核心思想。标志上方的五星则是中国五星红旗的延伸,喻意法学院是人民的这一主题,也代表中国的权威性。同时图形也恰似中间站立的巨人,分侧站立的神兽獬豸则代表公平与正义。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
徽章图案整体借鉴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并适当加以简化,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
彩色图稿标准色:CMYK颜色模式(C20,M100,Y80,K20)
戴安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黄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权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戴兰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院徽活动策划书3篇
院徽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院徽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共筑院徽荣耀,展现学院风采”二、活动目的通过设计院徽活动,激发全院师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增强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为学院打造一个独特而富有意义的标识。
三、活动对象全院师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安排1. 宣传阶段(1)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院各个重要位置。
(2)利用学院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通知和相关信息。
(3)在班级、教研室等进行口头宣传,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2. 设计阶段(1)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院徽设计作品。
(2)作品可以手绘或使用设计软件制作。
3. 提交阶段(1)参赛者将作品以电子文档或纸质形式提交至指定地点。
(2)提交时需注明个人信息和作品简介。
4. 评选阶段(1)组织专业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2)同时开展网络投票,让全院师生参与评选。
5. 颁奖阶段(1)根据评选结果,确定获奖作品和名次。
(2)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奖项设置设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优秀奖若干名。
七、活动预算包括宣传费用、奖品费用等,具体预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八、注意事项1.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
2. 作品应符合学院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3. 活动组织方对参赛作品拥有使用权和展示权。
九、活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策划部门/个人][具体日期]篇二《院徽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院徽作为学院形象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学院特色、凝聚师生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院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特举办此次院徽设计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征集具有创意和代表性的院徽设计方案,提升学院的品牌形象。
2. 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增强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对象全体师生五、活动流程1. 宣传阶段(1)通过学院官网、官方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介绍活动的目的、要求和参与方式。
法学重镇 国之良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庆祝55周年华诞
养 了新 中 国第 一 批法 学 本科 生 和各 学 科 的硕 士 生 、 士 博 生, 产生 了新 中国 最早 的 一批 法 学家 和 法 律工 作 者 。人 大法律 系 因此被 誉 为“ 中国法 学教 育 的工作母 机 ” 新 。
维普资讯
Dd . 『 mq — , o , ’宁, Q
法 学 镇 凰
辅
中 国人 民 大 学 法 学 院 庆 祝 5 5周 年 华 诞
2 o年 1 05 2月 3 日的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校 园 , 旗 招 展 , 0 彩
5 5年 来 , 人 大 法 学 院 与 祖 国 的 法 制 建 设 同 呼 吸 、 共
一
份 又一 份 合格 的答 卷 。 在新 中 国法学 教 育 和法 治建 设
中谱 写 了璀 璨 的华 章 。 5 5年来 ,法学 院全 体 教师 忠诚 于 党 的教 育事 业 , 教 书育人 、 私奉 献 , 无 先后 为 国家培 养 了各 类 人才 3 0余 万 人 。这里既 走 出 了以最 高人 民法 院院 长 肖扬 首 席大 法官 和祝 铭 山一 级 大 法 官 等为 代 表 的享 誉 国 内 外 的 著名 大 法官 . 也走 出 了 以时代 先锋 宋 鱼 水 为代 表 的优 秀 法律 工
级 学 科 授 予 权 的单 位 。 有 “8 ” 拥 9 5 国家 级 重 点 创 新 基 地 和 3个 国家 级 重点 学 科 ( 宪法 和 行政 法 、 刑法 、 民商法 ) 、 2个 教育 部人 文社会 科 学 重点 研究 基 地 ( 国人 民大 学 中 刑 事 法 律 科 学研 究 中心 和 民商 事 法 律科 学研 究 中心 ) ,
两侧 悬 挂 着 5 5米 长 的 条 幅 : 栉 风 沐 雨 经 五 五 载 , 严 谨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韩大元教授任院长,曾宪义教授任名誉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它也是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人大法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
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
人大法学院关于征集年度“杰出校友”的公告[截止5月25日]
人大法学院关于征集年度“杰出校友”的公告[截止5月25日]2014-4-24法学院校友会各分会、各位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自1950年创办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塑国民表率,育社会栋梁,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法律人才。
如今,我院的一大批校友已经成为祖国的栋梁,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尤其是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充分反映广大校友的杰出贡献,展示我院教育教学成就、宣传学院办学宗旨,弘扬“人大法律人”薪火传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激励和教育更多学子立志成才、奋发进取,法学院自2012年开始向全体校友征集年度杰出校友,每年评选一名,并将在当年毕业典礼上颁奖。
2014年年度杰出校友公告内容如下:一、征集对象及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全体校友,曾在人大法学院学习和工作过的师生员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较大社会贡献,事迹突出,在社会某一领域内取得较大成绩,引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征集方式各校友分会推荐或校友自荐均可。
三、提交内容1、提交个人事迹简介一份。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个人的学习、工作经历;个人的工作成绩和奋斗历程。
要求材料全面,事迹典型,涉及到的具体数字等信息要完整、准确。
2、另附日常工作或生活照片2张(jpg格式)。
四、联系方式联系人:校友办李岸曰老师五、推荐或自荐截止时间请于5月25日前将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提交。
欢迎各校友分会及校友随时与我们联系,积极宣传,提供事迹材料。
我们将会对报送的校友资料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筛选,并在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对当选的校友授予年度“杰出校友”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奖项作品简介作者一等奖此院徽设计,由外双圆、内方印与中英文字组成。
姜秉曦(中国人民大整体而言,此方布局取象天地,外圆内方。
圆者,天学法学院 2014 级硕也、和也、礼也;方者,地也、正也、法也。
外圆者,明士研究生)我院之圆容天下、海纳百川,和为贵也;内方者,张我院之弘扬法道,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正为本也。
法本谦抑,故其在内而不在外;法乃基则,故其在内亦不因时而消磨其棱角,不因势而撼动其底线。
所以天圆地方,兼顾法与学院,此乃本设计之一要也。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
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 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
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
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
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
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远而视之,则该钟印亦似古之面具纹饰。
面具者,在拉丁文则 persona ,亦意为人格。
使自然之人一幻而为法律之人,则法律人格之明确可谓一大关键,不可不知。
而面具之状,其乃人之纹饰,此即古谓“人文”也,《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我人大法学院,正因其人,故可为大也!所以面具形饰,发扬人文关怀,此乃本设计之三要也。
院徽主体为此方印,雅致而大气,以示我院人文气、传统情节。
正所谓,唯有民族方是世界。
而就此徽之着色,其继承发扬“人大红”之校色传统,雍容而喜庆,彰显人大本色。
至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之中英文字标识,其英上中下,汉字在下以显明,英文置上以宣张,进一步显示我院国际化之方向。
二等奖院徽整体呈盾形,上部为徽章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及人大法学院成立时间“1950 ”,显示了人大法戴安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2 级本学院的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继。
内部图案是“法”的古金文“灋”字的拆解重构:中部为中国古代瑞兽獬豸,科生)代表着明辨是非曲直的司法愿景,下部为水纹,有“法应黄阳(中国人民大学衡平如水”的寓意,代表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人大法学院院徽征集公告[截止10月31日]
人大法学院院徽征集公告[截止10月31日]2014-9-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Renmin Law School)(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我国法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六十五载风雨历沧桑,六十五载岁月显峥嵘。
为了更好地彰显法学院的办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学院精神,增强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象辨识度,扩大法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根据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关于征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的决议”,学院现决定面向全院师生、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征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征集的院徽设计方案旨在推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文化建设,增强人大法律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彰显法学院深厚的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发挥弘扬学院精神、传播学院形象的作用。
二、活动对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
三、活动流程第一阶段:院徽征集(7月24日~10月31日)第二阶段:作品评比(11月1日~11月30日)第三阶段:确定院徽方案(12月1日~12月15日)四、作品设计要求1、主题鲜明,寓意深刻能彰显人大法学院深厚历史、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能展现法学院精神的内涵(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献社会),能反映与概括法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公平正义),能折射出时代气息和国际视野(与时俱进、远见大气)。
参加院徽设计者如需对法学院情况作进一步了解,可事先联系院方,学院将积极配合。
2、简约凝炼,美观大方,品位高雅(1)力求用通俗、简明、凝炼的表现手法,使院徽形象鲜明、高雅大气、易于识别、令人印象深刻(力避图案繁复或过度抽象,中英文标志可同时出现);(2)既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又能彰显学院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
法治文化杯作品简介
法治文化杯作品简介法治文化杯系列作品旨在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作品简介:1. 《民法典“法语”》作者:刘恩沛单位:曲江区普法办简介:此作品以曲江区普法办为创作单位,通过轻松愉悦的音乐形式宣传推广民法典,让民法典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
2. 《法治韶城善美和谐》作者:廖悦妍指导老师:庄方敏单位:武江区东岗太阳城小学简介:此作品以法治为主题,展现了韶城在法治阳光下的文明、和谐、友善,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3. 《法治进校园》作者:甘凯铭指导老师:林虹、杨晓珺单位:曲江区九龄小学简介:此作品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通过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和弘扬法治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自觉守法、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校园安全。
4. 《和善和美法治韶关》作者:植晓君指导老师:黎文茜、方韶君单位:曲江区余靖小学简介:此作品以宪法和民法典为背景,体现了构建法治和谐社会的理念,同时通过舞狮子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5. 《宪法伴我们成长》简介:这首歌是“12·4”国家宪法日暨教育系统“学宪法、讲宪法”学习主题活动创作的歌曲,旨在通过郎朗上口的歌曲旋律渗透宪法知识,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宪法的热情。
6. 《暖光》作词:刘秋梅作曲:黄伟娣简介:这首歌曲是获得第二届法治文化节原创歌曲一等奖的作品,由曲江区普法办与曲江区余靖小学联合创作。
它以民法典为主题,通过音乐形式宣传推广民法典,让民法典深入人心。
MV制作过程中以大美曲江的田园风光为背景,融合了普法、学法的温暖画面,展现了法治光辉照耀下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7. 《知法.学法.守法》作者:张红媚单位:马坝中学简介:此作品强调了知法学法守法的重要性,倡导大家共同建设美丽法治乡村,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支撑。
8. 《快板《夸夸民法典》》简介:这首快板作品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介绍了民法典的优点和重要性,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民法典的理念和规定。
以上是部分法治文化杯系列作品的内容简介,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角度宣传了法治精神,提高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素养,有助于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院徽征集活动策划书3篇
院徽征集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院徽征集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现有的院徽已经不能完全体现学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展示学院的形象,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举办此次院徽征集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征集到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艺术性的院徽设计作品。
2. 增强师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促进学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对象全院师生及校友五、活动流程1. 宣传发动阶段(1)通过学院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活动通知。
(2)在学院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传单。
(3)组织召开动员会,向师生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 作品征集阶段(1)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发送至指定。
(2)作品要求:设计简洁、大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体现学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3. 作品评选阶段(1)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2)评选标准:创意性:作品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艺术性: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代表性:作品能够准确地表达学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可行性:作品易于制作和推广。
4. 作品展示阶段(1)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学院内进行展示。
(2)通过学院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宣传。
5. 颁奖仪式阶段(1)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2)邀请学院领导、专家学者、师生代表等参加颁奖仪式。
六、奖项设置1. 一等奖[具体数量]名,奖金[具体金额]元,颁发荣誉证书。
2. 二等奖[具体数量]名,奖金[具体金额]元,颁发荣誉证书。
3. 三等奖[具体数量]名,奖金[具体金额]元,颁发荣誉证书。
4. 优秀奖[具体数量]名,颁发荣誉证书。
七、活动预算1. 宣传费用:[具体金额]元。
2. 评审费用:[具体金额]元。
3. 奖金及证书费用:[具体金额]元。
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元。
八、活动注意事项1. 参赛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如发现抄袭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人大法学院魏副教授、竺副教授荣获“第二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魏副教授、竺副教授荣获“第
二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
10月28日下午,法学院师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在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 10月10日,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诉讼”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论坛上同时举行了“第二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颁奖仪式。
我院魏副教授的专著《背叛程序正义:协商性刑事司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5月版)荣获三等奖,竺效副教授的论文《论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评区域限批制度》(《法学》2014年第6期)荣获提名奖。
“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由中国法学会主办,面向未满40周岁的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在前一年度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著作,强调中国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践,促进我国青年法学人才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同时,加强对董必武法学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据悉,参加此次评审的12位专家均为国内高校、科研机构资深学者和政府部门法务专家。
评奖活动于2014年4-8月举行,活动共征集作品254件,其中专著49种,论文205篇。
评审标准坚持作品的原创性、学术规范性、实效性。
获奖作品应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人大法学院《人大法律评论》LOGO征集公告
人大法学院《人大法律评论》LOGO征集公告2014-3-14《人大法律评论》创立于2000年,是由人大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刊物。
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辑刊。
为进一步扩大《人大法律评论》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示《人大法律评论》良好形象,《人大法律评论》编委会面向全国征集LOGO标识。
本次征集的最终入选作品,将作为《人大法律评论》LOGO标识。
一、作品要求1、作品要体现《人大法律评论》的特色,具有《人大法律评论》作为学生自主办刊的活力以及作为学术期刊的严肃的态度。
既体现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胸怀,也反映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精神。
作品设计应融现代元素、法学元素、人大法学院元素于一体,体现现代法治理念、人文关怀。
2、图案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新性,色彩简洁明快,图案视觉效果皆佳。
作品设计要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创作。
3、作品须为原创,一经采用,知识产权归《人大法律评论》所有。
参赛作品如有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评选小组有权取消该应征者的参赛资格。
二、征集时间2014年3月15日至2014年4月15日。
三、参赛方式1、所有参选作品均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递交。
请将所设计的logo以jpg或gif格式以邮件附件方式发送邮件标题请注明“《人大法律评论》LOGO标识征集”,确保邮件正常投递(2个工作日内回复接收确认)。
2、请在电子邮件正文中注明姓名、联系电话及作品的构思说明。
3、在评出最终获选作品后,作者应根据征稿方要求完成最终设计和制作。
四、奖项设置LOGO标识若被采用,奖金500元。
五、联系方式联系人:于建新欢迎广大关心《人大法律评论》、关心法学研究的人士踊跃参与本次活动,充分发挥您的聪明才智,以最美好的心愿和最优秀的作品留下您浓墨重彩的一笔。
法律的“利剑”之中国政法大学
走进名校rime of life P20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徽以紫荆红为主色调,以白色为辅色,象征着崇尚自由与公平,校徽中包含利剑、天平、橄榄枝等元素,分别寓意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和谐生机,体现法大人“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的庄严承诺。
■文 阮清和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它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
1952年11月23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北京政法学院”校名,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令,任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钱端升为学院院长。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
用校训涵养精神气质校训,是大学精神和价值的集中体现。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是政法精神的凝练表达,集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公共精神为一体。
校训中的“明法”,它不仅是对法科师生的要求,而是对所有政法人的要求。
“明法”,意味着要有法治信仰、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其中法律人还要有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
在政法大学,法法律的“利剑”之中国政法大学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走进名校rime of lifeP21政法大学一角学教育和法治氛围很浓,入学誓词是“我自愿献身政法事业……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积人文之底蕴,昌法治之文明。
”政法大学校园内塑有法鼎、法镜,还有镌刻着“法治天下”的石碑;有宪法大道、婚姻法小径,还有镶嵌着《世界人权宣言》全文的法治广场……具有法治精神是法大人的特质。
正是在“明法”校训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法大人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恪守信仰,践行法治,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彰显了人大法学院历史深厚、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法学院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反映了法学院学科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特点;徽标中西结合,兼并中国传统与国际视野,体现了学院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特点。
兰萌(中国人民大学)
三
等
奖
该设计外形参考了国内国外诸多法学院院徽之外形,采用盾形,象征着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作用无可替代。图形顶端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门见山,点出学校学院。盾形内部,上方是人大法学院英文表达,既利于国外其他法学院了解,又体现了我院国际化的办学方向。英文两侧是我国传统的神兽——獬豸,獬豸本就是我国传统中代表法律威严之兽,此处引用更是表现我们是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人大法学院。中间部分底图仍是祥云云纹,表达了我们追求法治的目的乃是实现和谐社会;云纹之上乃是一架天平,说明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公平正义,使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都能追求个人幸福。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院徽主体为此方印,雅致而大气,以示我院人文气、传统情节。正所谓,唯有民族方是世界。而就此徽之着色,其继承发扬“人大红”之校色传统,雍容而喜庆,彰显人大本色。至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之中英文字标识,其英上中下,汉字在下以显明,英文置上以宣张,进一步显示我院国际化之方向。
姜秉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刘续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二
等
奖
标志名称:1950中国神兽
标志采用古代神兽獬豸为设计核心图形,运用西方图腾的表达方式将代表中国传统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表现出来。神兽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法律最重要的载体,他不仅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也是辨识曲直的标准。在此用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徽标里将是一种传统文明的继承,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的期望与延伸。同时图腾神兽獬豸也象征法学院在行业里的权威性。虽然目前有些院校也用獬豸作为元素,但核心的创意点与表现与此不同。这里核心图形运用中西文化的交融表现手法,寓意当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是中国法学骄傲。
王永红(广东省中山市尚东鸿域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三
等
奖
院徽图案由盾牌(书)、天平、獬豸、“法”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盾牌上部是一部翻开的书,代表着真理和知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天平是众所周知的法律象征,天平中间一个支撑点,各方与中心点距离一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奖项
作品
简介
作者
一
等
奖
此院徽设计,由外双圆、内方印与中英文字组成。
整体而言,此方布局取象天地,外圆内方。圆者,天也、和也、礼也;方者,地也、正也、法也。外圆者,明我院之圆容天下、海纳百川,和为贵也;内方者,张我院之弘扬法道,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正为本也。法本谦抑,故其在内而不在外;法乃基则,故其在内亦不因时而消磨其棱角,不因势而撼动其底线。所以天圆地方,兼顾法与学院,此乃本设计之一要也。
二
等
奖
院徽整体呈盾形,上部为徽章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及人大法学院成立时间“1950”,显示了人大法学院的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继。内部图案是“法”的古金文“灋”字的拆解重构:中部为中国古代瑞兽獬豸,代表着明辨是非曲直的司法愿景,下部为水纹,有“法应衡平如水”的寓意,代表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獬豸俗称独角兽,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獬豸象征着公正,是法律与正义的化身。
法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变形而来,代表母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目标一致”、“辛勤耕耘”“团结协作”等含义。
徽章图案整体借鉴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并适当加以简化,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
彩色图稿标准色:CMYK颜色模式(C20,M100,Y80,K20)
戴安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黄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权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戴兰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在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
标志名称:中国人大之天秤
标志采用中文字体“人大”组合成象征法律的天秤为图形,将中国古代神兽獬豸巧妙安排于天秤之上,在此喻意中国人大法学院更强更专业的品质,也借用天秤与神兽獬豸的组合喻意中西法律的交融汇集,在此体现学院的特征,也象征法学院是世界的法学院这一核心思想。标志上方的五星则是中国五星红旗的延伸,喻意法学院是人民的这一主题,也代表中国的权威性。同时图形也恰似中间站立的巨人,分侧站立的神兽獬豸则代表公平与正义。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