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历年高考真题之中亚高清

合集下载

历年高考真题之中亚高清

历年高考真题之中亚高清

测试题4 中亚(2015上海十八)中亚就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得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得重要性。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43、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得影响。

(2015·北京卷)40.(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图12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陆上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交往得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得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得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得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得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与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

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得稳定通道。

(2)在上图得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得自然地理条件。

(12分)(2014四川)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得就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得比例A 、草地>荒地>林地B 、耕地>林地>荒地C 、荒地>草地>耕地D 、林地>耕地>草地(04全国卷一)36.(36分)图6所示得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古有较多得盐尘,该地区得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2004浙江卷)(1)R1与R2两河得主要补给就是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得主要自然因素就是___________。

(6分)(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得主要外力就是____________。

(3分)(3)20世纪50年代,在L 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4)在开垦得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高考地理:中亚

高考地理:中亚

2020届高三地理校本练习——中亚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图7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回答第3题.3.在图中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4.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分)(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________海峡,E处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分)(3)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________(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本题为选做题,只可从A、B两题中选做一题,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5分)A题: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

专题18中亚-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原卷版)

专题18中亚-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原卷版)

专题18 中亚【命题思路】中亚(Central Asia)是中亚细亚的简称,指亚洲中部内陆地区,该概念最早由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

“中亚五国”指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此地。

冷战结束后,中亚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其地缘政治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常以区域图、地形图、统计图表、热点材料等为载体,考查中亚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础知识】1、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

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2、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

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4、水文: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北冰洋,冰雪融水、降水)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5、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

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

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农业生产的优点:①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②有水源灌溉③土地平坦开阔④土壤肥沃缺点:①气候干旱,灌溉不合理导致土地盐碱化。

②过度放牧破坏草场,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冬季寒潮,低温冷害。

6、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没与里海靠上)、土库曼斯坦三国。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亚》(共44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亚》(共44张PPT)
③促进中国西部大开发。 ④开辟一条更安全的内陆石油通道,减少石油进 口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⑤深化中、哈、俄三国的能源合作。 ⑥“泛亚全球能源大陆桥”战略逐步成为现实。
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 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B、西风带来的 水汽可在东南部 高原山区形成地 形雨。
平原 和________ 丘陵 为主。 ①地形以________ 高 西____ 低 ,地形起伏较___ 大 。东南部为 ②地势东____
帕米尔 高原。 ________
土尔扈特是蒙古族一个古老的部落,17世纪初迁到伏尔加河 下游沿岸,与1771年重返新疆。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 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地理位置 (交通位置) 亚欧大陆桥
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 中亚地区是联系亚欧两地(连接太平洋西岸和大西 洋东岸)的陆上交通要道。
二、范围与国家(及邻国)
哈 萨 克 斯 坦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三、地形特征
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分析地形特征对 中亚气候的影响。 A、阻挡了来自 印度洋和太平 洋的水汽。
地处中纬度西风带,西风受东部山地抬升,降水多;东部山区 气温低,蒸发量小;东部植被覆盖度较高,涵养水源效果好。
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 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 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考地理中亚复习课件与必刷题(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共41张PPT)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考地理中亚复习课件与必刷题(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共41张PPT)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有“牧草 之王”美称。紫花苜蓿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 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紫花苜蓿被 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
(1)简析费尔干纳盆地农业种植用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河水);地下水。 (2)分析费尔干纳盆地适宜大量种植苜蓿的原因。 该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足;种植紫花苜 蓿可以改良土壤;该地区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耗 量大,且适宜发展畜牧业,紫花苜蓿为优质牧草。
双重内陆国即为本国是内陆国家而周围邻国也 是内陆国家的国家。世界上有乌兹别克斯坦共 和国和列支敦士登公国为双重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第一站,我们从 哪些方面可以促进中哈之间的发展与合作?
农业方面: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交通方面:修建公路、 铁路,改善交通条件,完善第二亚欧大陆桥,促进两国贸易, 输油管道网建设;工业:石油加工,棉纺织工业。基础设施 建设,电力,帮助哈萨克斯坦构建国家电网,如利用伊犁河 水利发电,然后输送到哈萨克斯坦,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1.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湖泊北部山脉阻挡 了冷空气的侵入;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 水不易结冰;湖泊水位深,水量大。2.伊塞克湖东 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 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 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海拔高,气温 低,积雪不易融化。
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 力巨大的跨区域多边综合性组织,为维护地区 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里海沿岸能源大国,深处内陆的粮食出口国 哈哈 萨萨 克克 斯斯 坦坦
桑与棉编织的国度,瓜果天堂
中亚地缘政治的边缘
古有汗血宝马,今有油气资源

历年高考真题之中亚高清

历年高考真题之中亚高清

测试题4中亚(2015上海十八)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高原kA | 山fl'K1 O 1湖泊二城血图I中<E地IX地理简43.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5 •北京卷)40. (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图12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O#0 民Jft建布無I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

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2)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12分)(2014四川)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6O808444 4230001000J£3000400i5000100050001000④③②■- 3000 -4000 '<>4000/300040003000图3Ax河流:二湖泊-■--时令河[6995山峰及高程f 1000\等高线及高程7. 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 ②地C.8. 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 耕地〉林地〉荒地C.③地D. ④地荒地〉草地〉耕地D. 林地〉耕地〉草地(04全国卷一)36. (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中亚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中亚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中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吉尔吉斯斯坦是山地之国,其1/3的地区海拔在3000一4000米。

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并在中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该国森林资源被过度砍伐。

下图为吉尔吉斯斯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 该国海拔3000米处生长森林类型是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高山针叶林D. 落叶阔叶林2. 图中河流流域的森林覆盖率A. 上游高于下游B. 下游高于上游C. 谷地高于坡地D. 河源高于谷地3. 该国森林资源的破坏,对中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是A. 高山雪线降低B. 加剧土壤盐碱化C. 洪涝灾害频发D. 加剧水资源短缺【答案】1. C 2. A 3. D【解析】1.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大体上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由当地自然带至极点处的分异状况。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植被没有常绿林。

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该地均无这两种气候,AB不对;该地区山麓处植被应为草原荒漠,而3000米的海拔高度,虽较高的海拔处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地形雨),但热量条件较差,不应该是落叶阔叶林,c不对;按山地地域分异规律,这里可以有针叶林存在(针叶林对热量的要求较低),所以该国3000米海拔处生长的森林类型应是高山针叶林,C正确。

2.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河流下游为沙漠,而上游则为山地或河谷地带,受山地降水及冰雪融水的影响,上游处土壤水分较充足,所以下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A对,B不对;河源处有的海拔高达5000米,水热条件不足,森林的覆盖率较少,不如海拔低水分较充足的谷地,D不符;谷地因人类活动,农业耕作的影响,森林覆盖率不如坡地,C不符。

据此分析选A。

3. 该国森林资源分布在山地河流上游地区,但该国森林资源在中亚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

森林资源的破坏将导致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加快、局部气候变干等,高山雪线的升降受降水及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当气候变干时,高山雪线会升高,而不会下降,A不对;森林资源破坏,山地气候变干,山地冰雪的补给可能会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上游的河水蒸发旺盛,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现象,D符合;土壤盐碱化是由于蒸发旺盛,盐分累积而形成的,主要是在下游河流两岸存在,由于源头处水源减少,上游来水减少,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实际蒸发量弱,甚至可能会出现无水可蒸发的现象,基本不会加剧土壤盐碱化,B不符合;严格的来说中亚地区洪灾可能会有,夏季气温过高,冰雪融水过多造成,但涝灾基本上没有,如果从另一角度分析:C不符。

历年高考真题之 南亚 高清

历年高考真题之   南亚  高清

测试题3(2015 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图15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16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2分)(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4分)(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白然原因是、、。

(3分)(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2分)(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3分)(2012年高考四川卷)(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图11(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其成因是。

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F是。

(8分)(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2分)(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图示意图。

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6分)(4)图10中M 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

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6分)(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

(表见答题卡)(8分)(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6分)(2011年高考全国卷)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0 51.02.03.04.0122° 124° 126°128° 130°经度盐度(%) 冬季夏季图13海拔(m)15001000500东西图 12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中亚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中亚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中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吉尔吉斯斯坦是山地之国,其1/3的地区海拔在3000一4000米。

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并在中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该国森林资源被过度砍伐。

下图为吉尔吉斯斯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 该国海拔3000米处生长森林类型是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高山针叶林D. 落叶阔叶林2. 图中河流流域的森林覆盖率A. 上游高于下游B. 下游高于上游C. 谷地高于坡地D. 河源高于谷地3. 该国森林资源的破坏,对中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是A. 高山雪线降低B. 加剧土壤盐碱化C. 洪涝灾害频发D. 加剧水资源短缺【答案】1. C 2. A 3. D【解析】1.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大体上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由当地自然带至极点处的分异状况。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植被没有常绿林。

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该地均无这两种气候,AB不对;该地区山麓处植被应为草原荒漠,而3000米的海拔高度,虽较高的海拔处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地形雨),但热量条件较差,不应该是落叶阔叶林,c不对;按山地地域分异规律,这里可以有针叶林存在(针叶林对热量的要求较低),所以该国3000米海拔处生长的森林类型应是高山针叶林,C正确。

2.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河流下游为沙漠,而上游则为山地或河谷地带,受山地降水及冰雪融水的影响,上游处土壤水分较充足,所以下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A对,B不对;河源处有的海拔高达5000米,水热条件不足,森林的覆盖率较少,不如海拔低水分较充足的谷地,D不符;谷地因人类活动,农业耕作的影响,森林覆盖率不如坡地,C不符。

据此分析选A。

3. 该国森林资源分布在山地河流上游地区,但该国森林资源在中亚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

森林资源的破坏将导致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加快、局部气候变干等,高山雪线的升降受降水及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当气候变干时,高山雪线会升高,而不会下降,A不对;森林资源破坏,山地气候变干,山地冰雪的补给可能会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上游的河水蒸发旺盛,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现象,D符合;土壤盐碱化是由于蒸发旺盛,盐分累积而形成的,主要是在下游河流两岸存在,由于源头处水源减少,上游来水减少,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实际蒸发量弱,甚至可能会出现无水可蒸发的现象,基本不会加剧土壤盐碱化,B不符合;严格的来说中亚地区洪灾可能会有,夏季气温过高,冰雪融水过多造成,但涝灾基本上没有,如果从另一角度分析:C不符。

历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亚洲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亚洲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亚洲真题汇总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属于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

20 世纪50 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 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产卤虫的原因( 6分)
[答案]: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3分)
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3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娇小的原因( 4分)
[答案] :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 ; (2 分)
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

(2 分)
3、说明早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8分).
[答案] :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 ( 2分)市场需求增大; (2分)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2分)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2 分)。

专题09 中亚(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必刷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09 中亚(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必刷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专题03 中亚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23高三下·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在帕米尔高原上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如图所示)。

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棉花种植业在农业中举足轻重,尤以出产优质细纤维棉花闻名于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拥有数千湖泊、河流、美丽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A.波罗的海B.咸海C.地中海D.贝加尔湖2.塔吉克斯坦棉花质优的主要原因是()A.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优良B.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丰富C.昼夜温差大,棉花有机质积累多D.海拔高,棉花生长期长【答案】1.B 2.C【解析】1.根据图示位置信息和所学知识,塔吉克斯坦的北面有天山山脉阻挡,东面有昆仑山西端阻挡,南面有兴都库什山脉阻挡,只有西面地势低,所以河流只能向西,流入咸海,B对;波罗的海、地中海、贝加尔湖与该国之间有高山相隔,并且距离太远,A、C、D错。

故选B。

2.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优良,不是棉花优质的主要原因,A错误;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丰富,与棉花品质优秀无关,B错误;棉花喜光照,昼夜温差大,而塔吉克斯坦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有机质积累多、品质高,C正确;海拔高,棉花生长期长,品质较高,但不是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C。

(23-24高三下·四川成都·期中)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

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3.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A.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B.离海洋较近C.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D.有很多大河流经4.中亚地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①大西洋①印度洋①北冰洋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3.C 4.D【解析】3.塔吉克斯坦位于39°N附近,属于中纬,且为内陆国家,不会受洋流影响,A错误。

历年高考真题之---东南亚--高清

历年高考真题之---东南亚--高清

历年高考真题之---东南亚--高清27.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28.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29.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2008 山东文科综合)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2008•广东地理)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

读图7回答24~25题。

(双选) 24. 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A. 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B.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C. 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D. 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查亚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25. 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交通发达 B. 低廉劳动力成本苏门答腊岛示意图苏门 答 腊岛雅加达º图7C. 热带雨林气候条件D. 当地市场需求大(2008·广东文科基础)44.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 B .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C.新加坡多对流雨 D. 新加坡(103°50´E,1°17´N)海峡波浪滔天(2013高考题广东卷)(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90°E班达海 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 马来西亚 爪哇岛伊里安岛 (新几内亚岛)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拉弗拉海东帝汶爪哇海 苏拉威西海南海 新加坡 苏门答腊岛马 来西 亚 文莱澳大利亚120°E150°E°°S8°S0°图8太平洋印度洋 印 度尼西 亚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第1-2题中亚-2023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第1-2题中亚-2023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题组一第12题:中亚〖真题回顾〗(2023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

下图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

完成1、2题。

1.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2.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矿产 C.水源D.土壤【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国的人口密度土库曼斯坦为12.6人/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为7.0人/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为33.7人/平方公里、塔吉克斯坦分布为69.2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哈萨克斯坦,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2题详解】中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使得水资源成为限制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东南部地区降水量稍多,且有河流发育,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人口分布较多,C正确;热量、矿产、土壤不是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BD成为。

所以选C。

【点睛】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

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基础知识〗一.范围: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1.哈萨克斯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地跨亚洲和欧洲。

2.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二.地理位置1.经纬位置(1)纬度位置:35°N55°N,全部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北温带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题4 中亚(2015上海十八)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43.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5·北京卷)40.(24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图12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

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2)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12分)(2014四川)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04全国卷一)36.(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2004浙江卷)(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

(6分)(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

(3分)1000图310003000 4000 50005000 500030004000 6995300040003000 1000 4000 3000 30001000④①③② 44421000 等高线及高程山峰及高程 时令河湖泊河流(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9分)(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6分)(10年全国卷文综Ⅱ)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

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

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

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

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材料二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

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

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

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16分)(3)图5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4 分)(提示:sin45°≌ 0.71)A. 1 300 kmB. 1 800 kmC. 1 000kmD. 2 100km(2008全国卷1)39.(60分)根据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771年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

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

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

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余人。

图7 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⑴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

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12分)⑶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26~27题。

26.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1:位于哈萨克与乌兹别克交界的咸海曾为世界第4大湖,面积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英格兰大,但过去50年来水量已减少90%。

2010年4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巡视过咸海后,形容是“最震撼的环境灾难之一”,呼吁中亚各国领导人合作解决问题。

材料2:卫星图像显示咸海面积不断萎缩。

材料3: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因沙尘中含有大量盐尘)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分析咸海面积缩小、水量急剧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分)(3)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4分)(2015海南)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A.湖面少风浪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冬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16.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A.①B.②C.③D.④17.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D.出湖河水量增大【答案】2015上海(十八)(本题14分)43、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

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

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300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mm以上。

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

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

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

这是因为该地区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2015北京卷)40.(24分)(2)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2014四川)7 C 8 C(04全国卷一)36.(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风力)(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解析】(1)根据此区东南部为高原、山地,为河流源头,判断河流补给类型及影响流量变化因素。

(2)图示平原地处中亚干旱地区,主要外力作用应为风力作用。

(3)此区气候干旱,沿湖大规模垦荒会导致土地沙漠化。

(4)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5)、(6)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分析。

(10年全国文综卷II)39.(20分)(2)分布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2分)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分布在西部(里海附近)。

(2分)成因:苏联工业转移以机械工业为主,同时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因当时时国防需要及相关资源分布,上述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8分)21世纪快速发展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有极大依赖性,故主要分布在西部(里海附近)。

(4分)(3)B(4分)(2008全国卷1)39.(60分)(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3)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2013高考题安徽卷)26. C 27. C37.答案:(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量增大;人为原因:大量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2)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咸海的面积缩小,使周围气候更加干旱、沙尘增加,土壤退化、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渔业生产环境恶化。

(3)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2015海南)15.B 16.D 17.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