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

合集下载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课件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课件

学习交流PPT
13
伪蝎
蛛形纲伪蝎目。形似 蝎,但无尾,体长仅 1∼7.5毫米。螯肢有丝腺 孔,须肢为毒钳。除寒冷 地区外广泛分布。多数栖 于树皮或石下,有的见於 书籍或旧箱柜中。在丝巢 中蜕皮、孵幼和越冬。
学习交流PPT
14
原尾虫
最原始的小型昆 虫,长0.5∼2毫米, 灰白,无翅,无眼。 约150种,生活在湿 土中潮湿的草土内、 树皮及砖石下 ,以 腐败有机质为食。
学习交流PPT
6
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 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 动危害。马陆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 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 原活动。马陆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 苗和嫩茎、嫩叶。马陆的卵产于草坪土表,卵 成堆产,卵外有一层透明粘性物质,每头可产 卵300粒左右。在适宜温度下,卵经20天左右 孵化为幼体,数月后成熟。马陆1年繁殖1次, 寿命可达1年以上。
在野外翻动石块的时候,有时土壤中 会有非常相近的白色虫子迅速爬行,但仔 细观察就很容易辨别,只有三对足的才是 双尾虫。
学习交流PPT
17
群落的演替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19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
以1883年8月7日的大爆发最猛烈。 喷出大量石英安山岩质浮石及火山灰,使原 有75 平方千米的海岛(火山所在地)崩毁2/3。火 山灰直达80多千米的高空。火山爆发时,3500千 米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 了下落的火山灰。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 毁了1300千米以外位于马来半岛吉兰丹与丁加奴 两州的部分森林。火山爆发之后,在残余的岛屿 之上覆盖了厚达100米的火山灰及浮石层。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期中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蟋蟀)。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9、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10、(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11、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12、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13、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

14、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15、(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16、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17、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18、(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9、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长出的植物(茁壮、呈绿色),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枯黄)。

20、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上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1.土壤里有植物的根、落叶、石头、小动物和它们的遗体以及大小不同的颗粒等物质。

2.蚯蚓、青蛙、蚂蚁、屎壳郎是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

3.小动物在土壤里生活觅食,土壤是它们的栖息地。

4.土壤看起来像面团,摸起来感觉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5.小草的根为什么能长那么长?答:因为小草的根吸收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所以能长那么长。

6.观察土壤时应注意些什么?答:观察土壤最好到田野、花圃、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要注意安全,不到危险的地方;要选择好天气,不能在雨后潮湿的土地里去挖土壤;发现小动物时,不要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更不能伤害它们。

7.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黏土、空气、沙及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8.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可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9.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10.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强的是沙土,渗水性最弱的是黏土。

11.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发现颜色变白、气味变浓、土块变硬。

12.怎样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答:用放大镜看:黏土比沙土颗粒小,颜色比沙土深;用手摸:黏土比沙土潮湿;用手捻:黏土比沙土软,比沙土细腻;和点水握:沙土握不成团,而黏土能握成团。

13.用什么办法鉴别家乡的土壤?答:用放大镜看土壤颗粒的大小、颜色的深浅;用手捻,感觉土壤的硬度、黏度、粗糙程度等;到图书馆查资料;向当地农民伯伯请教。

14.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5.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

16.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修筑梯田、种植绿肥、手机落叶粪便沤肥。

17.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4土壤里的小动物

14土壤里的小动物

蜣螂
qiang lang
昆虫的一种。俗名屎蛒螂。中药名蜣螂虫。广 布于中国 。体长23.7~40毫米,宽16.8~23毫 米。大型甲虫,体短阔,椭圆形,背面十分圆 隆,体黑或黑褐。常见粪食性甲虫,药用昆虫。
鼠妇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常能卷 曲成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 活的动物,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 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杂食性,
螳螂。
蜈蚣
是节肢动物。又名百脚、百足虫。身体由21节 组成,背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每节上 都生长着一对足。有的有毒,蜈蚣生活在腐木 和石隙中间,行动十分敏捷,每当晚上外出捕 食小动物,白天闭门不出。蜈蚣在中医学上有 重要的医药价值。
马陆
又称北京山蛩虫。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 体长而稍扁,长约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 步肢呈赤黄色。躯干分20节。第2~4节各有1对 步肢,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肢。臭腺孔在第5、 7、9、10、12、13、15~19节的两侧。栖息在潮 湿耕地或石堆下,常成群活动。以腐植质为食。 有时损害农作物。
蜘蛛
蜘蛛有的有毒,都是食肉动物,它们吞 食了 80% 的昆虫,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害 虫的数量。如果没有蜘蛛,害虫将会泛 滥成灾。所以,蜘蛛是对人有益的动物。
蟋蟀
俗称"蛐蛐",又叫"促织"。体长15~40毫米, 触角比身体还长。雌虫三尾,中间一尾为产卵 管。雄虫二尾,生性好斗,得旺时会摩擦翅膀 鸣叫。吃庄稼的根、茎和叶,是害虫。蟋蟀穴 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或土中。
想一想:
蚂蚁的家在哪里?
14 土壤中的小动物
想一想:
你们观察过蚂蚁吗?
说一说:
你们你们与这些小动物之间有趣的 事?

小学 一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4课土壤中的小动物教学课件PPT

小学 一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4课土壤中的小动物教学课件PPT
3.土壤和土壤中的小动物息息相关
……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对 土壤中的小动物进行跟踪研究,为我们 揭开更多土壤中的小动元
14 土壤中的小动物
不管翻地或打洞, 天生爱动到处钻, 松松土来施点肥, 人人称我为地龙。
打一动物名称
一、初步了解 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蚂蚁:
蚂蚁是地球上最 常见的一类昆虫,蚂 蚁一般会在地下筑巢, 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 大。
西瓜虫:
西瓜虫生活在潮湿 的陆地,受惊后立即 卷缩成“西瓜”状。
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观察记录单
温馨提示:
1.外出活动请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和手套。 2.只看、不捉、不伤害小动物。 3.不破坏土壤环境。
三、交流提升 说说土壤中小动物的特点
同学们,观察完室内外土壤中 的小动物后,你一定有了许多 收获。 快和你身边的人说说吧!
1.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
2.土壤为小动物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住所(家)、水、食物等。
田鼠:
田鼠是仓鼠科 的一类,多为地栖种 类,它们擅长挖掘地 下通道做窝。
思考:
小动物为什么喜欢生活在土壤中呢?
住所(家)
水、 食物等
思考:
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对土壤有什么影响呢?
疏松土壤
为土壤 提供 肥料
小资料:
1平方米土壤中 可以搜集到几千至上 万只土壤动物,其中 表层土壤中数量最多, 下层土壤中很少,也 就是说在野外,我们 每走一步脚下就可能 有几百只土壤动物, 它们世世代代在土壤 中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二、实地观察 哪些地方的土壤中生活着小动物?
你最想去哪里寻找呢?
菜园里
石头下
草丛里
大树下
思考:
1.寻找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工具? 用什么方法寻找?

土壤里的小动物

土壤里的小动物
根据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 我们发现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丰富。 常见的有 环节动物 ,如蚯蚓;
有 昆虫 类,如蚂蚁;
有 蜘蛛 类,如蜘蛛;
有 甲壳 类,如鼠妇; 还有 多足 类,如蜈蚣。
蚯蚓属于 环节动物 动物,身体由
许多彼此相似的 环状体节 构成。
蚯蚓一般生活在 潮湿 、 疏松 、 富含有机质 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 有机物或地面上的碎叶等作为食物。
2. 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
这是因为
A.雨后土壤中缺少氧气,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3.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 要快,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体壁肌肉发达 B 纸面粗糙利于刚毛固定作用 C .肌肉收缩促使它运动 D .身体分节是它能运动的主要原因

前端 有脑
体节 环带
外部
蚯蚓 形态 适应
土壤
生活 的基 结构 本特 与生
征理
体色 与土壤相近,是一种保护 色
体形
圆柱形,有利于 减少 钻土 时的阻力
分泌 黏液 ,可以减少身体 体表 与土壤的摩擦
呼吸 依靠 湿润的体表 进行气体交 换。
依靠 肌肉的收缩和
运动
刚毛 的协调
反应 对外界刺激反应 灵敏准确
蚯蚓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称蚯蚓是大自然的园丁, 那么蚯蚓能够改善土壤吗? 它对土壤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能
分解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肥力
除此之外,你知道蚯蚓还有哪些作用呢?方
便的是根据 A.环带的位置 B.体节的形状
A
C.刚毛的长短 D.口和肛门的区别
D
二、拓展题
1. 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

12.1土壤里的小动物

12.1土壤里的小动物
4.你快觉慢得顺蚯蚯序蚓是蚓在什对玻么于璃?我板们、来硬纸说板是、那和么土熟壤悉上和爬行普的速度 5.蚯蚓通比,较以低至等于,那我么们它常能常对忽外略界它的刺。激作出反应吗?
你怎么验证? 6.蚯蚓没有呼吸器官,你认为蚯蚓靠什么来呼吸?
蚯蚓的形态结构
体环
肛 门
节 带口
后端Βιβλιοθήκη 前端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 含有机物的环境中,15℃-25℃ 为最佳温度,土壤的含水量一般 在6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
土壤里的小动物
学习目标:
(1)能分得清土壤里各种小动物 的类型
(2)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运动 方式、繁殖方式等
(3)学会探究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自学指导1
对照课本P98表格,请同学们给一下动物分类
1.蝼蛄 2.蟋蟀 3.蜈蚣 4.蜘蛛 6.鼠妇 7.蜣螂 8.马陆 9.蚯蚓 11.圆蛛 12.蠼螋 13.竹节虫
讨论:下雨天蚯蚓为什么都爬上地面? 呼吸
讨论:为什么夏天易在土壤表面挖 到蚯蚓,而冬天却要在深层挖?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冬天深层 土壤的温度较高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1、蚯蚓生活在 、 、 的土壤中,以
为食
2、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体型:有许多环状 体节 构成,
体表:湿润粘滑,可减少与土壤间的摩擦;
5.蚂蚁 10.蚰蜒
属于环节动物的有:9 属于昆虫的有: 1、2、5、7、12、13
属于蜘蛛类的有:4、11
属于甲壳类的有:6
属于多足类的有:3、8、10
蚰蜒
蠼螋
蝼蛄
圆蛛
自学指导2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9及信息库P110蚯蚓, 结合老师播放的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蚯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生活习性怎样?以何为食? 2.蚯蚓为什么称为环节动物?前端的环带你觉得是干什 么的? 3.蚯蚓体表有很多细刺,你觉得这些细刺有什么用处?

《土壤中的小动物》导学案

《土壤中的小动物》导学案

《土壤中的小动物》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和功能。

2. 掌握土壤中小动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的关系。

3. 激发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课前预习:1. 请阅读相关教科书或网络资料,了解土壤中的小动物有哪些种类和功能。

2. 思考土壤中小动物和土壤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导学内容:一、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和功能1. 土壤中的小动物主要分为三类:微生物、节肢动物和蠕虫。

2.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它们是土壤中最小的生物。

3. 节肢动物包括蜈蚣、螃蟹和昆虫等,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和改良土壤质地起到重要作用。

4. 蠕虫是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它们通过吃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促进土壤通风和团聚。

二、土壤中小动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的关系1. 土壤中的小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养分供植物吸收,维持土壤肥力。

3. 节肢动物和蠕虫通过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水分渗透和气体交换,有助于维持土壤健康。

4. 土壤中小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土壤生态平衡。

三、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培养1. 土壤中小动物的多样性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2. 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对土壤中的小动物造成危害,影响土壤生态平衡。

3. 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耕作和施肥措施,保护土壤中小动物的多样性。

4. 增加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抗灾能力。

导学口令:小小的土壤中隐藏着无尽的生机,微生物、节肢动物和蠕虫们在这里建立起了微妙的生态系统。

让我们一起探索土壤中的小动物,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吧!扩展学习:1. 实地观察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态环境,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2. 组织参与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志愿者活动,为创建绿色校园贡献一份力量。

3. 阅读与土壤中小动物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增进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认识。

小学科学知识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小学科学知识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物质,促进物质循环,维
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03
土壤小动物可以改善土壤 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 进植物生长。
04
土壤小动物还可以作为生
物指标,反映土壤质量和
生态环境状况。
谢谢
小学科学知识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演讲人
目录
01. 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 02. 土壤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03. 土壤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
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
昆虫类
蚂蚁:群居性昆虫,种类繁多,善于
01
搬运食物 甲虫:种类繁多,如金龟子、天牛等,
02
具有坚硬的外壳 蝴蝶:色彩鲜艳,善于飞行,生命周
03
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蜜蜂:社会性昆虫,善于采集花蜜和
04
花粉,对人类有益
蠕虫类
蚯蚓:土壤中的主 要分解者,有助于
土壤养分的循环
蜗牛:以植物为,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蛞蝓:以植物为食,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线虫:土壤中的主 要分解者,有助于
土壤养分的循环
钩虫:以植物为食,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蛔虫:以植物为食, 有助于土壤有机质
的分解
其他小动物
02 土壤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密切,如蚯蚓可以疏松土 壤,促进植物生长。
03 土壤小动物的消失可能导 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人 类生产生活。
04 人类活动可能对土壤小动 物造成影响,如过度使用 农药、化肥等。
农业影响
01 土壤小动物在土壤生
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
色,如蚯蚓可以疏松
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02 土壤小动物可以控制
蜗牛:土壤中的主要植食者,有 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土壤微生物种类

土壤微生物种类

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和古细菌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微生物种类:
1. 细菌:土壤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土壤类型中。

细菌可以进行多种代谢途径,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氮循环、磷循环等关键生态过程。

2. 真菌:土壤中的真菌以及它们的菌丝体和孢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微生物组成部分。

真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结构形成,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养分和保护作用。

3. 放线菌:放线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外形像细菌,但在生物学分类上更接近真菌。

放线菌在土壤中起到重要的分解有机物质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4. 原生动物: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包括纤毛虫、鞭毛虫、阿米巴等单细胞生物。

它们是土壤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参与有机物分解、养分循环和土壤结构形成。

5. 古细菌:古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与真细菌和真核
生物有所不同。

它们常见于一些极端环境的土壤中,如高温、高盐或低氧条件下的土壤。

这只是土壤微生物中的一小部分常见种类,实际上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每种土壤类型、生境条件和植被类型都可能存在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土壤质量、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都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小动物的采集方法

土壤中小动物的采集方法

土壤中小动物的采集方法
土壤中的小动物采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采样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般来说,常见的土壤中小动物包括蠕虫、昆虫幼虫、蜘蛛、螨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壤中小动物采集方法:
1. 手工采集法,这是最简单的采集方法,可以直接在土壤中进行观察和手工捕捉。

例如,可以利用镊子、铲子等工具在土壤中仔细地寻找并捕捉目标小动物。

2. 钻取法,利用土壤钻或者土壤取样器从土壤中取样,然后在取样中筛分或者分选出目标小动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大量样品的研究。

3. 饵盒法,在土壤中设置带有诱饵的饵盒,吸引小动物进入饵盒内,然后定期检查饵盒内的小动物情况并进行采集。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土壤中特定小动物种类感兴趣的研究。

4. 饲养法,将土壤样品放入容器中,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观察并等待土壤中的小动物自行活动或繁殖,然后进行采集。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对土壤中小动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采集时,应该注意保护现场环境,避免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另外,在采集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

几年
小草
蜘蛛
1909年
202种动物
1919年
621种动物
1934年 小树林 880种动物
有可能恢复原来的 群落结构吗?
群落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 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
做演替。
裸岩上的演替
裸 岩 阶 段
地衣阶段
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 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 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 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鼠妇又称“潮
虫”,属无脊椎动物节
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
目。鼠妇的种类较多,
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
子形,长5—15毫米,
背腹扁平十分显著,
呈灰褐色、灰蓝色;

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

团,是草食的陆栖类 群,口器是咀嚼式口

鼠妇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 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鼠妇 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 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 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 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 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 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 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 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
地衣首先能环境极其 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 并改造那儿的生存条 件,为其它生物的进 驻提供物质基础。
苔 藓 阶 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裸岩上的演替
思考
演替过程中的生物来自何处? 荒废农田的演替是否和裸岩相同?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土壤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它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家园,也是许多微小生物和
动物的栖息地。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土壤之中,隐藏着许多生命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们吧。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土壤中的蚯蚓。

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居民之一,它们
通过不断地钻动和翻动土壤,帮助土壤保持透气性和肥力。

蚯蚓的生活习性十分有趣,它们会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将有机物质吞食后再排泄成为有益的腐殖质,为土壤的肥力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除了蚯蚓,土壤中还有许多微小的生物,比如蠕虫、细菌、真菌等。

它们在土
壤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相互之间通过食物链和共生关系相互影响。

这些微小的生物虽然不起眼,却在土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保持着土壤的健康和生命力。

除了微小的生物,土壤中还有一些昆虫和小型动物。

比如蚂蚁、蜈蚣、蜘蛛等,它们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建造巢穴,繁衍后代。

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对土壤的结构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们虽然不如大型动物那样引人注目,却在土壤生态系统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自己的生活活动,为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我们更加关注和珍惜这些微小的生命,共同保护好我们生活的土壤吧。

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

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

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支撑着植物的生长,也是许多动物的家园。

虽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昆虫在土壤中活动,但实际上,土壤中还有许多其他微小的生物,它们构成了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土壤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包括蠕虫、昆虫、蜘蛛、细菌、真菌等。

这些动物和微生物在土壤中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护着土壤的健康和生命力。

蠕虫是土壤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它们以有机物为食,通过吞食土壤中的有机废物和微生物来促进土壤的通风和排水,促进土壤中的养分循环。

蠕虫的活动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除了蠕虫外,土壤中的昆虫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蚂蚁是土壤中常见的昆虫之一,它们通过挖掘土壤和搬运食物来促进土壤的通风和排水,同时也会吞食土壤中的有机废物和微生物。

蚂蚁还会在土壤中建造巢穴,为土壤的通风和排水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此外,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细菌和真菌通过分解有机废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和循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来源。

同时,它们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有害生物,保护植物的健康。

总的来说,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生态系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护着土壤的健康和生命力。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共同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家园。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的主要成分研究性学习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的主要成分研究性学习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的主要成分研究性学习
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

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等等。

大多数土壤动物实在太小了,所以我们很少注意它们。

然而,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笑,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制定相应的计划表填入即可。

4、实施计划:
(1)准备:制作取样器。

可选择直径为5cm的硬质金属饮料罐,在高度为5cm处剪断。

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为100mL。

(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

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

注意:
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

土壤动物知识点总结

土壤动物知识点总结

土壤动物知识点总结一、土壤动物的分类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和生态功能,土壤动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蠕虫:包括蚯蚓、蚓虫等。

它们是土壤中常见的一类动物,对土壤的通气、水分保持、有机质分解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昆虫:包括蚜虫、蚊虫、蚂蚁等。

这些昆虫在土壤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功能,例如蚂蚁可以促进土壤的松散化和通气,蚊虫可以进行腐生物质分解。

3. 节肢动物:包括蜈蚣、蜘蛛等。

它们在土壤中担当着食肉、食腐等重要角色。

4.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氮循环、磷循环等重要作用。

二、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土壤动物在土壤中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分解有机物:土壤中的动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将有机质分解成更小的颗粒,使得有机质的养分更易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2. 通气和水分保持:蠕虫等土壤动物的活动可以促进土壤的通气和排水,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动物的活动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结构,使得其更加松散和透气。

4. 控制害虫和病原物:土壤中的一些动物可以捕食害虫和病原物,起到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作用,保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5. 养分循环:土壤动物可以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例如蠕虫可以将土壤中的养分从深层带到表层,促进植物的生长。

三、土壤动物的生态学意义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土壤的结构、肥力、水分和环境的维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保护土壤动物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保持土壤肥力:土壤动物通过分解有机质、促进养分循环等活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得植物更容易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2. 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动物的活动可以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的品质。

3. 控制害虫和病害:土壤中的一些动物可以捕食害虫和病原物,起到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作用,保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群落的演替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裸岩上的演替
裸 岩 阶 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地衣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 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 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 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地衣首先能环境极其 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 并改造那儿的生存条 件,为其它生物的进 驻提供物质基础。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苔 藓 阶 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草本植物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灌木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森林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阶段
裸岩上的演替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思考
演替过程中的生物来自何处? 荒废农田的演替是否和裸岩相同?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几年 1909年 1919年 1934年
小草
蜘蛛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小树林
880种动物
有可能恢复原来的 群落结构吗?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群落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
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
做演替。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鼠 妇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鼠妇又称“潮 虫”,属无脊椎动物节 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 目。鼠妇的种类较多, 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 子形,长5—15毫米, 背腹扁平十分显著, 呈灰褐色、灰蓝色; 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 团,是草食的陆栖类 群,口器是咀嚼式口 器
马陆
无脊椎动物,多足纲,倍足亚纲,山
蛩虫科。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 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 动危害。马陆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 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 原活动。马陆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 苗和嫩茎、嫩叶。马陆的卵产于草坪土表,卵 成堆产,卵外有一层透明粘性物质,每头可产 卵300粒左右。在适宜温度下,卵经20天左右 孵化为幼体,数月后成熟。马陆1年繁殖1次, 寿命可达1年以上。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双尾虫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多为白色,通常身 体非常柔软,两根尾须 通常较长,与长长的触 角首尾呼应。常见的双 尾虫身体一般有5-10mm 长(不含触角和尾须的 长度)。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双尾虫多生活在腐殖质较好的土壤表 层以及腐烂的树叶层中,有时也可见于腐 烂的木料内,在一些洞穴中也可以见到双 尾虫的踪迹。 在野外翻动石块的时候,有时土壤中 会有非常相近的白色虫子迅速爬行,但仔 细观察就很容易辨别,只有三对足的才是 双尾虫。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蜈蚣
在自然条件下, 蜈蚣一般栖息在山 坡、田野、路边或 杂草丛生的地方, 或栖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砖瓦缝隙间,特别 喜欢阴湿、陈旧的地面。活动的基本特点昼 伏夜出。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 进入冬眠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如我国南方的“土著”物种四大家鱼,如 果被引入云南、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区的水 域中,它们就成了外来物种。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蚯蚓
蚯蚓生活有潮湿、疏松、 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 天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 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 地面上的落叶。采集蚯蚓的时间,一年之中, 以春末夏初最好,此时蚯蚓数量较多,活动旺 盛;一天之中,以早晨最好,此时气温适中, 光照较弱,近地面空气温度较大,蚯蚓大多集 中在上层土壤中活动。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蜘蛛
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 蛛、多足类为食,部分 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 食。跳蛛视力佳,能在 5或10公尺内潜近捕获物,猛扑过去。蟹蛛在 与其体色相近的花上等候猎物。穴居在土中的 地蛛筑衬以丝的地穴,洞口有夜间打开的活盖, 捕食从洞口经过的昆虫。漏斗蛛织一张平网, 昆虫落网即引起振动;蜘蛛本身居于丝管内, 末端窄而通入植物丛或石缝中。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在一个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 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的
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 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 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烧演替、弃耕演替、放牧演替等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多年生杂草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一年生杂草
小灌木丛 乔木蔚然成林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森林阶段
拓展延伸
类型 内容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起点 速度 时间 影响 因素
无植被
缓慢而历时漫长 自然因素为主
植被少
较快而历时短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
以1883年8月7日的大爆发最猛烈。 喷出大量石英安山岩质浮石及火山灰,使原 有75 平方千米的海岛(火山所在地)崩毁2/3。火 山灰直达80多千米的高空。火山爆发时,3500千 米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 了下落的火山灰。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 毁了1300千米以外位于马来半岛吉兰丹与丁加奴 两州的部分森林。火山爆发之后,在残余的岛屿 之上覆盖了厚达100米的火山灰及浮石层。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非常大,素 有“黄花开处百花杀”的说法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生物入侵
水葫芦(凤眼莲)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生物入侵
福 寿 螺
“外来”这个概念不是以国界,而是以 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跳虫
跳虫终生无翅,仔虫酷似成虫,大多数种 类分布于温带及极区,跳虫是一种小型的无翅 昆虫,它们之所以能跳,是靠腹部下力的弹器 抵住所栖息的地面,再腾空跃起。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隐翅虫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鼠妇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 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鼠妇 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 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 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 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 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 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 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 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思维拓展:
还有哪些人类活动影响群落的演替?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蜗牛
蜗牛有一个比较脆弱 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 种类的壳有左旋或右旋的, 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 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 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 动缓慢。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在 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在寒冷地区生活 的蜗牛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 会休眠,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干 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 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一般蜗牛以植物 叶和嫩芽为食,因此是一种农业害虫。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外来物种入侵
(一)自然入侵 (二)无意引进 (三)有意引进 外来物种: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而言,原 来并没有该物种的存在,是借助人类活动越 过不能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而进入该生态系 统的物种。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生物入侵
加拿大一枝黄花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