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器

合集下载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络 的非 线性拟 合性 , 建一 个神 经 网络预 测 器 ( 构 NNP 来预 测 模 型 未 来 时刻 的 输 出值 . ) 然后 利 用神
经网络 控制 器( NNC 实现基 于模 型 的预 测 控 制. 真 结果表 明此 方 法 具 有较 好 的 控 制 效 果 , ) 仿 并且 在 有扰 动和模 型 失 配的情 况 下 , 现 了良好 的 鲁棒性 . 表
Ke r s:no i a ys e ;n ur lne wo k;p e i tve c nt o y wo d nl ne r s t m e a t r r dci o r l
控制, 已经成 为 了预测 控制 的研究 特点 之一 , 并且 已
0 引 言
预 测控 制也 被称 为基 于模 型 的预测控 制 或模 型
Ab t a t n t s p e ,a RBF ne a t r s d no i e r mo lp e i tve c ntoli o sr c :I hi ap r ur lne wo k ba e nln a de r d c i o r s pr —
预测 控制 , 它具 有基 于模 型进行 预测 的特 征. 经典 的
经 出现 了 多 种 基 于 神 经 网 络 的 预 测 控 制方 法 ] .
这些 方法一 般都 是通 过神 经 网络建 立对象 的非 线性
模型 , 然后 利用 非线 性 解 析 求解 或 线 性 化 处 理 的方 法求 取最优 控 制律 . 目前 非 线 性解 析 解 的求解 结 果 比较 精确 , 但是 求解 过程 比较 困难 , 也缺 乏一 定 的理
基 于 R F神 经 网络 的非 线 性 模 型预 测 控 制 B
陆冬 娜 。 马英 杨

现代控制工程第13章神经网络控制

现代控制工程第13章神经网络控制

13.3.2 BP学习算法
▪ 两个问题:
(1)是否存在一个BP神经网络能够逼近给定的样本或者函数。
( 2)如何调整BP神经网络的连接权,使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与 给定的样本相同。
1986年,鲁梅尔哈特(D. Rumelhart)等提出BP学习算法。
13.3.2 BP学习算法
1. 基本思想
目标函数:
x1
y1m
x2
y2m
x p1
y
m pm
13.3.2 BP学习算法
2. 学习算法
d y wikj1
k i
k 1 j
d y y u m ( i
m
i
)
si
fm
(
m)
i
——输出层连接权调整公式
d u d k i
fk (
k)
i
w k 1 k
l
li
l
——隐层连接权调整公式
13.3.2 BP学习算法
2. 学习算法
13.2 神经元与神经网络
13.2.1 生物神经元的结构
人脑由一千多亿(1011亿- 1014 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交织 在一起的网状结构组成,其中大 脑皮层约140亿个神经元,小脑皮 层约1000亿个神经元。
神经元约有1000种类型,每个神经元大约与103- 104个其他 神经元相连接,形成极为错综复杂而又灵活多变的神经网络。 人的智能行为就是由如此高度复杂的组织产生的。浩瀚的宇 宙中,也许只有包含数千忆颗星球的银河系的复杂性能够与大 脑相比。
13.2.1 生物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
▪ 生物神经网络( natural neural network, NNN): 由中枢神经系 统(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等)所 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其中最重要的是脑神经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模拟人脑神经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大量简单处理单元经广泛连接而组成 的人工网络系统。

电子设计中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电子设计中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01
自适应能力强,能够处理非线性系统,具有强大的学
习和优化能力。
神经网络在控制器设计中的常见应用场景
02 非线性系统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等。
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实现方式
03
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神经网络参数,实现控
制器的优化设计。
控制器设计中的优化方法
优化目标
01
在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降低控制器的复杂度和成本,
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常用优化方法
02
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优化流程
03
定义优化目标函数、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计算、评
估优化结果等。
03
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应用
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机器人运动控制
利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对机器人的 关节角度、速度和加速度进行精 确控制,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和稳定性。
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电子设计中的神经网络控制 器设计与应用
作者:XXX 20XX-XX-XX
目录
• 神经网络基础 • 电子设计中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 • 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应用 • 神经网络控制器的优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01
神经网络基础
神经网络定义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计算模型,由多个神经元 相互连接而成。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控制
利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对生产线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精确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故障诊断与预测
通过神经网络控制器对生产线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实现故障预 警和预测,降低维护成本。

预测控制模型结构

预测控制模型结构

预测控制模型结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预测控制模型的核心部分,它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基于历史观测数据来预测未来的系统状态。

常见的预测模型有以下几种:1.线性模型:基于线性系统的假设,使用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或ARMA模型等进行预测。

2.非线性模型:考虑非线性系统的特性,使用非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进行预测。

3.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拟合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预测。

4.ARIMA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用于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变化。

5.状态空间模型:将系统的状态和观测变量表示为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通过状态估计和观测估计来进行预测。

控制器控制器是预测控制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根据预测模型的输出进行控制决策。

常见的控制器有以下几种:1.模型预测控制器(MPC):基于预测模型的输出,通过优化控制问题得到最优控制系列,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操作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可以根据误差信号调整控制输出。

3.神经网络控制器:使用神经网络来估计系统的输出,然后根据估计值进行控制决策。

4.最优控制器: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得到最优控制输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模型结构预测控制模型的结构是指预测模型和控制器的组合方式。

一般来说,预测模型和控制器之间存在以下两种结构:1.串级结构:预测模型和控制器按照串联的方式连接,预测模型先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进行控制决策。

输入数据>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控制器>控制输入2.并行结构:预测模型和控制器同时运行,预测模型负责预测系统状态,控制器负责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决策。

输入数据>预测模型>预测结果|V控制器>控制输入。

山武阀门定位器自整定方法(一)

山武阀门定位器自整定方法(一)

山武阀门定位器自整定方法(一)山武阀门定位器自整定介绍山武阀门定位器自整定是一种用于自动调整阀门位置的技术。

它可以根据流体压力和流量变化,自动调整阀门的开度,以保持设定的流量和压力稳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现阀门自整定的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方法一:PID控制器•使用PID控制器是最常见的阀门自整定方法之一。

PID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目标值和反馈信号计算出一个控制信号,以驱动阀门开度的调整。

•优点:PID控制器结构简单、调节方便,适用于各种流体控制系统。

•缺点:对于复杂、非线性的控制系统,PID控制器的性能可能不够理想。

方法二: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通过将模糊规则映射到控制输出,实现对阀门开度的自整定。

•优点:模糊控制器对于非线性和模糊的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

•缺点:模糊控制器的规则设计和参数调节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方法三:自适应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是一种能够根据系统动态特性自动调整控制策略的方法。

它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或者神经网络来估计系统的动态模型。

•优点:自适应控制器能够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缺点:自适应控制器通常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和较复杂的计算,不适用于所有应用场景。

方法四:模型预测控制器•模型预测控制器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预测系统未来的状态和输出,优化控制策略。

•优点:模型预测控制器能够通过对未来状态的预测,提前调整控制策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缺点:模型预测控制器的实现需要精确的系统模型和较大的计算开销。

方法五:遗传算法优化控制•遗传算法优化控制是一种基于进化算法的优化方法,通过不断迭代搜索最优解,实现对阀门开度的自整定。

•优点:遗传算法优化控制能够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找到最优的控制策略。

•缺点:遗传算法优化控制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一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总结•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山武阀门定位器的自整定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的。

神经网络在预测模型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在预测模型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在预测模型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系统运行的数学模型,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高度自适应的算法,神经网络在预测模型和控制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神经网络在预测模型中的应用预测模型包括了诸如时间序列预测、金融市场预测、自然灾害预测等各种领域,对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而神经网络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过去的数据,提取出其中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预测未来的数据。

以时间序列预测为例,神经网络可以利用历史上同期的数据,进行训练,并得到一个预测模型。

这个预测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时期的数据。

相比于传统的模型,神经网络可以更好地处理非线性数据关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

除了时间序列预测,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神经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很高,而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处理这种波动。

通过学习历史上的股市数据,神经网络能够建立出股市走势的预测模型。

这个预测模型可以用来预测股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这些预测结果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控制系统是一种可以监控、管理和控制工程和科学系统的集成体系。

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利用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监控和控制。

而神经网络可以帮助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在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可以利用历史上的数据,建立出一个预测模型。

这个预测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结果。

比如,对于一个复杂的航空控制系统,神经网络可以对机器状态进行监控,并预测出机器的可能故障。

这些预测结果可以提前告知维修人员,帮助他们事先准备好所需的维修工具和零件。

在制造业中,神经网络也可以用来进行过程控制。

利用多个神经网络,可以对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控和控制,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比如,在纺织生产中,神经网络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控。

通过对过去数据的学习,神经网络可以建立出一个精准的控制模型,并自动调整参数,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复杂系统的控制和优化需求越来越高,而神经网络技术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航空、军工等领域,其高效、灵活的特性赢得了用户的认可。

但是,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并介绍几种常见的优化方法。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构成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神经网络模型、控制器和被控对象。

神经网络模型是一个多层前馈神经网络,通常包含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接受外部信号,隐含层进行信息处理和转换,输出层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到控制器。

控制器是神经网络的核心,其作用是根据输入信号调整神经网络参数,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被控对象是待控制的系统,通过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神经网络,由神经网络输出的控制信号对其进行调节。

针对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是指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优化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1)神经网络模型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是实现系统优化设计的第一步,其目标是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

优化方法包括神经元数目的确定、激活函数的选择、权值初始化、学习率的调整等。

通过多次试验和反馈,找到最佳的神经网络模型,将大大提高系统的控制能力。

(2)控制器优化控制器是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效果。

控制器的优化目标是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器优化方法有连续控制器和离散控制器,其中离散控制器在实时控制中更具优势,因为它能够快速响应变化,同时消除掉噪声信号带来的干扰。

(3)被控对象优化被控对象的优化是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被控对象通常是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优化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

被控对象的优化方法包括系统参数的调整、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信号处理和滤波,通过对被控对象的优化,系统的性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

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

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

本文将介绍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实现对系统的准确控制。

其基本原理包括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训练和控制。

1.1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采样和处理,建立起系统的模型。

常见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前馈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它们通过各自的网络结构和神经元连接方式来模拟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1.2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是指通过对已知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学习,调整神经网络模型的连接权值和阈值,使得模型能够准确地拟合实际系统的动态特性。

常用的训练算法包括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网络算法等。

1.3 神经网络模型的控制神经网络模型的控制是指根据系统的状态信息,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系统的输出进行调整,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和目标来设计,常见的方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等。

二、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的应用领域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能够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2.1 工业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机械控制、化工控制和电力系统控制等。

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地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实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精确控制。

2.2 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在交通灯控制、路径规划和交通流优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交通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提高交通效率。

2.3 机器人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控制方法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能够实现对机器人动作和决策的精确控制。

现代控制知识点总结

现代控制知识点总结

现代控制知识点总结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自动化系统中,控制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控制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生产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自动化。

本文将从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器的类型、现代控制技术等方面对现代控制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的基础,它主要研究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

在控制理论中,最经典的理论是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PID控制器基于误差信号的比例、积分和微分来调节控制变量,它的简单结构和良好的稳定性使得它在工业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PID控制器,控制理论中还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现代控制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不同的控制策略和算法来实现对复杂、非线性的系统控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执行对象组成的。

传感器用于采集控制对象的状态信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送入控制器;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执行对象的动作;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其送至执行器。

控制系统的组成非常复杂,不同的控制系统需要不同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来实现。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控制系统的组成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运用各种现代控制技术来实现对各种复杂对象的控制。

三、控制器的类型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按照控制对象的状态信息,计算出控制信号来实现对执行对象的控制。

根据其控制策略和算法的不同,控制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开环控制器:开环控制器没有反馈环节,它根据固定的控制规律来生成控制信号。

开环控制器简单、成本低,但不能对外界的干扰进行修正,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 闭环控制器:闭环控制器有反馈环节,它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进行计算和修正,实现对控制对象的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器有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等。

3. 数字控制器:数字控制器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控制器,它使用数字信号进行控制计算和处理,能够实现对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控制,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精确性。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在现代技术领域中,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系统控制的方法。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类大脑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构建的计算模型,通过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能够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

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神经网络的强大学习能力和非线性映射能力,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建模成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通过训练神经网络使其学习到这个函数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金融交易系统等。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神经网络控制可以根据传感器信息和环境数据实时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使其具备更加智能的驾驶能力。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控制可以用于优化控制器的参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金融领域,神经网络控制可以根据市场数据和交易历史预测股市走势,指导投资决策,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神经网络控制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例如适应复杂非线性系统、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等,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训练时间长、成本高是其中的主要问题。

此外,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不透明性,难以解释其决策过程和逻辑,这在一些对解释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可能会成为障碍。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神经网络控制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改进。

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如何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泛化能力,以及如何解决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解释性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神经网络控制在系统控制领域的作用。

综上所述,神经网络控制作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系统控制方法,在现代技术领域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改进。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相信神经网络控制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可视化神经网络模型参考控制器的设计

可视化神经网络模型参考控制器的设计

络 . 先 , 系统 模型进 行 辨识 ; 后 , 练控 制器 神经 网络 , 得 系统输 出跟 踪 参 考模 型 的 输 出 . 面用 一个 首 对 然 训 使 下
实例 说 明其应 用的方 法和 注意 的问题 .
2 单 连 接 机 械 臂 的 仿 真
2 1 单 连接机 械臂 的数 学模型 . 以一个单 连接 机械臂 为例 , 目的是 控制 它 的运动 . 单连 接机 械臂 的运 动方 程式 如 下 ( ) : 1式
神经 网络 的应用 领域非 常广 泛 , 特有 的非线 性适 应性 信息 处理 能力 , 服 了传 统 人 工 智能 方 法 对 非结 其 克 构 化信息 处理方 面 的缺 陷 , 使神经 专家 系统 、 模式识 别 、 智能 控制 、 合优 化 、 组 预测 等 领 域 得到 成 功 应 用 . 人工
义误 差也 趋 向极小或 减少 至零 .
图 1所示模 型参 考 自适 应控 制系统 由参 考模 型 、 调 系统和 自适 应机 构 三部 分 组成 , 可 这里 可 调 部 分包 括
被控 对 象 、 经网络 控制 器和神 经网络 识别 器 . 可 调 系统 的 特性 要 求 , 神 对 由参 考 模 型直 接 规 定 . 因此 , 考 模 参 型 实质 上是一 个理 想的控 制 系统 . 它反 映 了被控 对象应 如 何理想 的 响应 指令信 号 .
参 考模型 与 可调系统 两者 性能之 间 的一致性 由 自适 应 机构 保证 , 以 自适应 机 构 的 设计 十 分 关键 , 文 所 本
采 用 神经 网络结构 来实 现 . 能一致 性程 度有状 态误 差 向量 e( ): ( ) ( ) 和输 出误差 e = y ( ) 性 ,£ £ 一 £, n£一 ( )度量 . 只要误 差 向量不 为零 , 自适 应 机构就 按减 少误 差方 向修 正 或更 新 控 制率 , 以便 使 系统 实 际 性 能指

基于启发式遗传算法的非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

基于启发式遗传算法的非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

自从 8 0年 代 Ca e提 出 广 义 预 测 ( eeaz lk r Gnrle i
P d te ot1 r ii no 控制算法以来 , e cv C r ) 基于参数模型的预
测控制算 法得 到 了很 大 的 发展 , 同时 在 工 业过 程 控 制 中获得 了很 多成 功 的应 用 , 并且 应用 领域 也 不 断 拓 宽 。而在另 一方 面 , 对 非线 性 系统 的模 型预 测 针 控 制 的研 究也 越来 越为人 们关 注 。由于常规 的模 型 预测控 制理 论都 是基 于 线 性 系统 而 提 出 的 , 以如 所 何根据 非线 性 系统 的特 点 , 研究 可 靠 的 多 步 预测模 型和有 效 的控 制算 法成 为解决 这一 问题 的关键 。 近年 来 , 由于 人 工神 经 元 网络 在非 线 性 系统 的 辨识 和控 制 中发 挥 了独 特 作用 , 使其 成 为研究 非 线 性 预测 控制 的 一种 新 的 工 具 。文 献 [ ] B 1用 P神 经
2 非 线性 预 测 控 制 的基 本 思 想
设一非线性系统用离散时间模型描述为 : () [ ( 一1, , ( :F , t )… Y —n , ( ) M 一1 , , )…
( 一d—m) £ ] (— 1 2 ) 其 中 n和 m 分别 为输 出 y £和输 人 u £的阶 () () 次, d是非 线 性 系 统 的 时滞 , ・是 未 知非 线性 函 F( ) 数 由式 ( —1 表达 的被控 对 象 在 £ 2 ) +1时刻 的 输
mu i e rd cie mo e . e h u s c g n r l r h i h s p p e it d 1 t v e r t e e c ag i m s叩 e o p r rt g te o l e n n ie ro t ii i o t d t ef a n n i o l a p i o i h n n — mi t n t n a c e c m, g n 。 e d a d s lt n a c rc . i l t n rs l e n t t efa i i t f z i e h n e t o e e t p e n o u i c u a y Smu ai e ut d mo sr et sbly o ao o h r o o s a h e i h rp  ̄ t ep o o l rh a o tm . gi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教程PPT(MATLAB基于Simulink的三种典型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学习资料)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教程PPT(MATLAB基于Simulink的三种典型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学习资料)
22
1. 基于传统控制理论的神经控制将神经网络作为传统控制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用以充当辨识器,或对象模型,或控制器,或估计器,或优化计算等。这种方式很多,常见的一些方式归纳如下:
22
(a)
(b)
图3-3 神经直接逆动态控制系统
1).神经直接逆动态控制神经直接逆动态控制采用受控对象的一个逆模型,它与受控对象串联,以便使系统在期望响应(网络输入
22
(2)神经间接自校正控制间接自校正控制一般称为自校正控制。自校正控制是一种利用辨识器将对象参数进行在线估计,用控制器实现参数的自动整定相结合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它可用于结构已知而参数未知但恒定的随机系统,也可用于结构已知而参数缓慢变化的随机系统。
图3-4 神经自校正控制系统
22
神经自校正控制结构如图3-4所示,它由一个自校正控制器和一个能够在线辨识的神经网络辨识器组成。自校正控制器与被控对象构成反馈回路,根据神经网 络辨识器和控制器设计规则,以得到控制器的参数。 可见,辨识器和自校正控制器的在线设计是自校正控 制实现的关键。
22
上述两种分类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后者划分更细一些,几乎涉及到传统控制、系统辨识。滤波和预报等所有方面,这也间接地反映了随着神经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将向控制领域、信息领域等进一步透。为了更能从本质上认识神经网络在实现智能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1998年李士勇将神经网络控制从它与传统控制和智能控制两大门类的结合上考虑分为两大类:即基于传统控制理论的神经控制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两大类。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1
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基于Simulink的三种典型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概括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40 60年代的发展初期; 70年代的研究低潮期;80年代,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神经网络控制是将神经网络在相应的控制系统结构中当做控制器或辨识器。神经网络控制的发展,虽仅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已有了多种控制结构。

智能控制的基本类型

智能控制的基本类型

智能控制的基本类型
智能控制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
1. 逻辑控制:采用逻辑判断、条件分支和循环等方法实现控制,如逻辑控制电路、逻辑控制程序等。

2. 模糊控制:采用模糊逻辑进行控制,能够处理模糊、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如模糊逻辑控制器。

3. 神经网络控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控制,通过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使其具备自适应、自学习和自优化能力,如神经网络控制器。

4. 遗传算法控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控制优化,通过模拟自然界进化过程,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和搜索,如遗传算法控制器。

5. 自适应控制:根据系统状态和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控制策略和参数,以适应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如自适应控制器。

6. 模型预测控制:建立系统模型,并使用预测方法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从而实现优化控制和鲁棒控制,如模型预测控制器。

这些基本类型可以单独应用于控制系统中,也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综合型智能控制方法。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

水下航行器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无人机,能够在水下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例如海洋探测、水下作业和资源勘测等。

路径跟踪控制是水下航行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目标是让航行器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路径进行准确而稳定的导航。

RBF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

与传统的神经网络相比,RBF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逼近能力和泛化能力,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控制。

因此,我们选择RBF神经网络作为路径跟踪控制器的建模方法,并通过模型预测的方式来实现精确的运动预测。

在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路径跟踪控制中,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航行器动力学模型。

这个模型需要考虑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航行器的运动特点。

通过对水下环境的观测和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获取到航行器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例如位置、姿态和速度等。

这些信息将被用作RBF神经网络的输入。

接下来,我们需要训练RBF神经网络来建立航行器动力学模型。

训练数据可以通过在真实水下环境中进行试验来获得,也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生成。

这些数据包括航行器的当前状态和对应的控制指令。

通过反复训练,RBF神经网络能够逐渐学习到航行器的动力学特性,并建立一个准确的模型。

一旦我们得到了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就可以将其应用于路径跟踪控制中。

通过给定目标路径的参数化表示,我们可以将目标路径转化为一系列的路径点。

每个路径点都包含了位置信息以及相应的目标速度和加速度。

基于当前航行器的状态和RBF神经网络的输出,我们可以计算出控制指令并发送给航行器。

为了实现路径跟踪控制,我们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路径规划问题,即如何确定合适的目标路径。

这可以通过离线规划算法或在线规划算法来实现。

其次是航行器定位问题,即如何准确地获取当前位置和姿态信息。

模型预测控制 技术路线

模型预测控制 技术路线

模型预测控制技术路线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它结合了动态模型、优化方法和实时测量反馈,用于实现对动态系统的高性能控制。

MPC技术路线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动态系统建模,首先需要对待控制的动态系统进行准确的建模。

这可能涉及从物理原理出发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或者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构建黑盒模型,如神经网络或系统辨识技术。

2. 优化问题建立,MPC使用优化方法来求解控制问题,因此需要将控制目标、系统约束和性能指标转化为数学优化问题。

这通常涉及到定义系统的状态变量、控制输入、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并将其转化为适合优化求解的形式。

3. 预测模型设计,MPC需要使用系统模型进行预测,以便在优化问题中考虑未来时刻的系统响应。

这可能涉及将系统模型离散化,选择合适的预测时域和优化时域,并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

4. 优化求解,MPC通常使用迭代优化方法来求解控制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和求解器。

常用的算法包括线性二次规划(LQP)和非线性优化方法,如序列二次规划(SQP)或者内点法等。

5. 实时实现,MPC需要在实时系统中实现,这涉及到将优化问题在线实时求解,并将优化结果转化为实际的控制指令。

这通常需要考虑计算效率、数值稳定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MPC技术路线涉及动态系统建模、优化问题建立、预测模型设计、优化求解和实时实现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控制理论、数学优化、计算机实现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目标和系统特性进行具体的技术路线设计和实现。

常用自动控制策略

常用自动控制策略

常用自动控制策略
常用自动控制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PID控制:PID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通过比例、积分和微
分三个环节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2.模糊控制:模糊控制器通过模糊逻辑和模糊集合理论对被控对
象进行控制。

3.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器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的结构和
功能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4.鲁棒控制:鲁棒控制器通过设计控制律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使得系统在受到不确定因素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

5.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器能够根据被控对象的变化自动调整
控制参数或控制律,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6.预测控制:预测控制器通过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被控
对象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策略。

7.滑模控制:滑模控制器通过设计滑模面并使系统状态沿滑模面
向稳定点滑动,具有快速响应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8.智能控制:智能控制器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原理对
被控对象进行智能化控制。

这些自动控制策略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

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神经网络自校正一步预测控制器

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神经网络自校正一步预测控制器

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神经网络自校正一步预测控制器
林茂琼;陈增强;贺江峰;袁著祉
【期刊名称】《控制与决策》
【年(卷),期】1999(14)2
【摘要】针对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遇到的模型结构选择及模型参数辨识问题,采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去逼近任意的非线性系统,并使用收敛速度快且稳定性好的阻尼最小二乘法在线学习网络的权值。

基于估计的神经网络模型,依据辨识与控制的对偶原则,设计了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一步向前预测控制器。

仿真研究表明,这种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器不仅具有很好的性能,而且不会产生参数爆发现象。

【总页数】4页(P165-168)
【关键词】神经网络;阻尼最小二乘法;自校正控制器;控制器
【作者】林茂琼;陈增强;贺江峰;袁著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571;TP273.2
【相关文献】
1.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煤层裂隙P波方位属性预测 [J], 张亚兵;陈同俊;崔若飞;秦轲
2.基于Davidon最小二乘法的神经网络PID自校正控制器 [J], 陈增强;卢钊;袁著祉
3.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鲁棒自校正预测控制器 [J], 林茂琼;陈增强
4.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神经网络预测偏差补偿自校正控制器 [J], 林茂琼;陈增强;袁著祉
5.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前馈补偿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 [J], 李翔;陈增强;袁著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器摘要:本文将神经网络控制器应用于受限非线性系统的优化模型预测控制中,控制规则用一个神经网络函数逼近器来表示,该网络是通过最小化一个与控制相关的代价函数来训练的。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构造任意结构的控制器,如减速优化控制器和分散控制器。

关键字:模型预测控制、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1.介绍由于非线性控制问题的复杂性,通常用逼近方法来获得近似解。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即模型预测控制(MPC),这可用于解决在线优化问题,另一种方法是函数逼近器,如人工神经网络,这可用于离线的优化控制规则。

在模型预测控制中,控制信号取决于在每个采样时刻时的想要在线最小化的代价函数,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受限的多变量系统和非线性过程等工业控制中[3,11,22]。

MPC方法一个潜在的弱点是优化问题必须能严格地按要求推算,尤其是在非线性系统中。

模型预测控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线性MPC问题中[5],但为了减小在线计算时的计算量,该部分的计算为离线。

一个非常强大的函数逼近器为神经网络,它能很好地用于表示非线性模型或控制器,如文献[4,13,14]。

基于模型跟踪控制的方法已经普遍地应用在神经网络控制,这种方法的一个局限性是它不适合于不稳定地逆系统,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优化控制技术的方法。

许多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已经提出了应用在优化控制问题方面,该优化控制的目标是最小化一个与控制相关的代价函数。

一个方法是用一个神经网络来逼近与优化控制问题相关联的动态程式方程的解[6]。

一个更直接地方法是模仿MPC方法,用通过最小化预测代价函数来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器。

为了达到精确的MPC技术,用神经网络来逼近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且通过离线计算[1,7.9,19]。

用一个交替且更直接的方法即直接最小化代价函数训练网络控制器代替通过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来逼近一个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这种方法目前已有许多版本,Parisini[20]和Zoppoli[24]等人研究了随机优化控制问题,其中控制器作为神经网络逼近器的输入输出的一个函数。

Seong和Widrow[23]研究了一个初始状态为随机分配的优化控制问题,控制器为反馈状态,用一个神经网络来表示。

在以上的研究中,应用了一个随机逼近器算法来训练网络。

Al-dajani[2]和Nayeri等人[15]提出了一种相似的方法,即用最速下降法来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器。

在许多应用中,设计一个控制器都涉及到一个特殊的结构。

对于复杂的系统如减速控制器或分散控制系统,都需要许多输入与输出。

在模型预测控制中,模型是用于预测系统未来的运动轨迹,优化控制信号是系统模型的系统的函数。

因此,模型预测控制不能用于定结构控制问题。

不同的是,基于神经网络函数逼近器的控制器可以应用于优化定结构控制问题。

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应用于非线性优化控制问题的结构受限的MPC类型[20,2,24,23,15]。

控制规则用神经网络逼近器表示,最小化一个与控制相关的代价函数来离线训练神经网络。

通过将神经网络控制的输入适当特殊化来完成优化低阶控制器的设计,分散和其它定结构神经网络控制器是通过对网络结构加入合适的限制构成的。

通过一个数据例子来评价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性能并与优化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比较。

2.问题表述考虑一个离散非线性控制系统:其中为控制器的输出,为输入,为状态矢量。

控制目标是保持输出接近参考轨迹,一般地控制目标是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来实现的:同时约束条件为:其中为k时刻预测状态和输出的函数,这里,由将来的输入组成:为输入增量:在方程(2)中,Q和R输入与输出权值矩阵,为非负终止条件。

根据动态编程的优化原则[6],必须最小化代价函数(2),当终止条件为在K+N时刻时的无穷小,得出当时的无穷优化控制问题的解,同样就能得到有穷优化问题。

对于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问题一般无闭式解,因此,本文研究强力和不最理想的方法。

在模型预测控制(MPC)中,控制信号的确定是通过在每个采样时刻输入序列为时,最小化代价函数(2)。

只有优化输入序列的第一个元素u(k)作为系统的输入,在下一个采样时刻k+1,新的优化问题是对于给定的优化控制问题而言的。

在这种方法中,终止条件可以看作是一个当时刻K+N趋于无穷时最小化代价函数的逼近器,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用于保证闭环的稳定性。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有一个非线性的缺点,且需要通过在每个采样时刻得到受约束的优化问题,同时需要通过在线计算来实现。

为了减小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确MPC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计算的部分是离线进行的。

对于非线性系统,优化的MPC方法应该由离线计算进行映射,且用一个函数逼近器表示。

更准确地,控制策略是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2)定义控制信号,或等于它的增量:其中作为计算代价函数(2)中的。

对于任意,最小化代价函数(2)来评估方程(6)。

从而通过离线训练来获得函数逼近器作为优化策略,尽管这种方法非常有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因为MPC策略是基于信息来计算预测输出,这种不能很好的表示阶次递减或定结构的控制器。

另外,计算还要求产生训练的数据非常广泛,这些每个训练数据点都需要一个MPC优化问题的解。

3.神经网络优化控制器在本节中,研究了构成第2节所述的控制问题的一个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器的问题。

这里我们采样一个训练数据集作为直接训练代价函数(2)的控制器,而没有计算优化MPC控制信号的离线优化问题。

控制器表示如下:其中为神经网络函数逼近器,I(k)为k时刻控制器的有效信号,W为逼近器参数(即神经网络权值)。

假设状态信息,如I(k)=时,控制器(7)可以看作是优化MPC策略(6)的函数近似。

在本文中尽管研究的是这个方法,但控制器并没有完全受到状态信息的限制,而是把I(k)当成由许多输入u(k-i)与输出y(k-i)的过去值组成。

,并将其作为参考信号的设定值。

这种方法可以构成高阶系统的较为复杂的控制器。

I(k)值的不同选取方法将在第四节通过例子讲述。

Remark 1为了降低控制器的复杂性,控制器的结构可以利用映射函数来确定,例如,假设信息I(k)为:,一个分布式控制器为:,控制器的结构为:为了用控制规则(7),即最小化代价函数(2)来确定控制器的参数W,需要知道训练数据:利用控制策略(7),系统的更新如下所示:用训练数据定义联想代价函数:逼近器(7)的训练,最小化优化问题的平方为:约束条件为:训练问题可以通过梯度算法来最小化优化问题的平方,如LM算法,从方程(11)可以得到代价函数的梯度为其中:其中为神经网络输出关于网络参数的偏导数,它取决于网络的结构,可以根据下式得到:Remark 2代价函数(11)用于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器,与模型预测控制中代价函数类似,本文提出的控制器可以作为精确的模型预测控制器。

注意到,对于一个给定的控制器的复杂性,计算量取决于优化控制器的参数W,而不是控制器的长度N。

因此可以比模型预测控制能更灵活地用控制器的长度,从而被优化的参数也能成比例地增加。

4.仿真例子在本节中,用例子仿真来说明第3节中所讲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器,在所有例子中,控制规则(7)用一个前馈神经网络来表示,该网络含有一层隐含层,用双曲正切函数作为激活函数。

这种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所有连续非线性函数[12]。

I(k)作为输入,为输出,训练算法为LM算法[21],用来解决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12),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中的常规函数lsqnonlin来计算。

在所有的例子中,优化范围N为足够大,这样对于闭环系统就能达到平衡,因此,用一个零终止条件作为代价函数(11)。

例1在本例中,我们仿真一个pH中和过程[10,18,17,1],在文献[1]中,应用了一个神经网络来逼近优化MPC策略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来表示,该过程的表达式如下式所示[17,1]:式中,输出y(k)由pH值控制,u(k)为输入流量,用于控制,系统还有确定性扰动d(k)、相互独立的随机白躁声扰动v(k)和n(k)(分别用Rv和Rn表示)。

采样时间为0.2分钟,时延为L=5,系统矩阵表示为输出的函数,如下所示。

状态参数表达式为:其中这些系统参数的函数表达式在文献[1]中已有研究。

根据方程(17),预测输出根据下式确定:其中状态参数根据Kalman滤波原理得到:,其中K(k)为Kalman滤波增益:优化控制策略为预测状态的函数,参考轨迹为,i=1,….N 假设参考轨迹由参考模型给出:式中为设定值,为阶跃响应。

控制策略为在k+L时刻时预测系统状态,参考模型的状态,设定值等的函数,控制器(7)的信息I(k)为:参数的选取根据文献[1],代价函数(11)中的权值为:Q=1,R=1。

白躁声变量:,用于Kalman滤波方程(19)中,参考模型(20)为一个二阶系统,增益为1,一对极点,均为0.9由于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为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获得优化控制器的精确特性,需要大量的数据集。

与非线性系统辨识相比较,仍需要长的训练集[16]。

训练数据(9)用于训练控制器,包括轨迹跟踪和扰动抑制(将输出pH的范围控制在)。

因此训练数据有两种类型。

对于轨迹跟踪,训练数据由以下构成:初始状态作为稳定状态响应,设定值的改变,八个相等的初始pH值,14个设定值,给定的14个参考轨迹。

代价函数(11)的控制范围设定为N=150,这个足够使新的设定到达参考模型(20)所定义的参考轨迹。

对于扰动抑制,训练数据由以下构成:常量设定值,参考信号,初始状态对稳定状态的响应。

同样有14个不同的常量设定值,用于轨迹跟踪,且有28个初始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范围为N=25步,这就使系统能达到设定值的一个初始偏值。

初始状态和参考轨迹的总数为M=42。

训练集中的每个元素包括了N个数据点,总的数据点数为2800。

根据一个独立的测试数据集来选取优化网络的大小,测试数据有36组2400个数据点,均是均相同的方法产生训练数据,6个范围在的初始pH值以及6个范围在的设定值。

为了找出一个最小测试数据集,网络的大小不同,训练的结果如表1所示。

当网络中含有11个隐含节点时,测试数据中的代价函数为最小,而当增加网络大小时该值不会减小,因此,以下仿真中网络的结构为11。

这个结果与[1]中一致,即当用于逼近MPC策略时网络的大小也为11。

同时,表1也表明了用一个非线性MPC的结果。

MPC策略的预测和控制范围为N=20步。

为了避免局部收敛特性,需要用不同初始点来优化网络的权值。

在本例中没有遇到局部最优化值的问题。

一般来说,网络权值在第400-500代时就已收敛。

所需要的代数与优化MPC 策略中神经网络的代数相同[1],且用相同的数据点。

然而,当对每一代的轨迹(10)和联想代价(11)进行评估时,用于训练的计算量将比直接逼近要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