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教案
五年级上学期课外阅读《围城》教案(共3课时)
五年级上学期课外阅读《围城》教案(共3课时)课时一:小说简介与背景介绍目标:通过本课时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围城》这本小说的基本信息,并认识到其中的文化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围城》这本小说的作者和出版时间。
2. 简要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分享有关上海滩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教学步骤:1. 引入小说:向学生展示《围城》的封面和作者照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述小说的作者:简要介绍钱钟书先生的背景和创作经历。
3. 介绍小说的出版时间:解释小说出版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
4. 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简要叙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5. 分享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上海滩和五六十年代社会的特点和风貌。
教学评估:在本课结束时,可以进行以下形式的评估:- 学生口头回答问题:询问学生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和主要情节等,检查他们对于内容的理解程度。
- 学生写作: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简要写一篇关于《围城》的读后感,以检验他们对于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课时二:关键主题解析与深度思考目标:通过本课时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分析《围城》中的关键主题,并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介绍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主题,例如城市生活、婚姻观念、社会角色等。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小说中的问题和观点。
教学步骤:1. 回顾前一课时:简要复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和主要情节。
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向学生讲解几个关键主题,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3. 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主题的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 整理学生的思考结果: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成果,可以进行小组展示或个人陈述等形式。
教学评估:在本课结束时,可以进行以下形式的评估:- 学生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于主题的理解程度。
《围城》 精品教案
《围城》精品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围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引发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教学内容:
1. 理解小说《围城》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心理活动
3. 探讨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观察
4. 讨论小说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文学手法
教学活动:
- 阅读小说《围城》的相关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写作动机。
- 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并根据文中的描述和对话进行角色分析。
- 进行小组讨论并开展辩论,探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例如家庭关系、婚姻观念等。
- 阅读小说中的名句和段落,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并展开讨论。
-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可以通过朗读、演讲或展板等形式表达。
教学评估:
- 课堂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
- 对小说主要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写作
- 对小说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的讨论记录和总结
教学资源:
- 《围城》文本
- 相关背景资料
- 讨论记录表
- 展示用的媒体设备
教案结束后,希望学生对《围城》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围城》公开课教案-围城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高中语文《围城》公开课教案-围城教案公开课一等奖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围城》的背景及作者钱钟书的生平;- 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活动;-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围城》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复杂心理活动。
三、教学准备- 电脑、投影仪;- 《围城》的电子版或纸质版教材;- 相关课外资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钱钟书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简要介绍《围城》的背景。
步骤二:导读(10分钟)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小说的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步骤三:解读主要人物(15分钟)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方鸿渐、卫卓、孙少安等,通过文字分析及相关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特点和内心矛盾。
步骤四:解读情节(20分钟)以小说的关键情节为线索,带领学生逐步解读小说的主要情节,包括方鸿渐的求学经历、爱情纠葛等。
步骤五:讨论主题(15分钟)围绕小说的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人生观、爱情观等主题,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步骤六: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思路,帮助学生对《围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五、教学延伸- 给学生推荐其他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倾听、交流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情况;-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的书面作业,如读书笔记、读后感等。
参考资料- 钱钟书.《围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围城》教育部推荐本. 北京出版社, 2012.。
围城课文教案
围城课文教案教案标题:围城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围城》这一文学作品,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围城》的主题和情节。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心理变化。
3. 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心理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1. 《围城》原著小说及相关资料。
2. PPT演示文稿。
3. 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分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围城》这一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于小说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围城》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回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围城》相关章节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 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人物分析(20分钟)1. 通过PPT演示,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心理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和心理变化的原因。
3. 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其性格特点和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四、批判性思维培养(15分钟)1. 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和批判。
2. 提问学生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符合现实,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论。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于继续学习《围城》的兴趣。
教学延伸:1. 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围城》的其他章节,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2. 鼓励学生进行小说的改编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完整版)《围城》名著导读教案
(完整版)《围城》名著导读教案《围城》名著导读教案1. 引言《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盲目追求和人性的困境。
本导读教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著作。
2. 教学目标- 理解《围城》的背景及作者钱钟书-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及其形象- 探讨小说展现的社会主题和思想内涵- 感知小说中的幽默和讽刺手法3. 教学内容3.1 背景介绍- 钱钟书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围城》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3.2 主要角色分析3.2.1 陈寺福- 描述陈寺福的性格特点和经历- 陈寺福在小说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3.2.2 露西- 分析露西的个性和心理活动- 露西在小说中的角色转变和对其他角色的影响3.2.3 侯宝林- 探讨侯宝林的社会地位和经历- 侯宝林的形象塑造和与陈寺福的对比3.3 社会主题和思想内涵- 分析小说中的婚姻观和爱情观- 探讨小说中的社会压力和个体困境- 思考小说中对幸福和自由的思考和反思3.4 幽默和讽刺手法- 分析小说中的幽默和讽刺手法- 探讨幽默和讽刺对小说的作用和效果4.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针对每个主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 阅读和理解练:给学生分发相关章节,让他们阅读并回答问题,以提高对小说的理解。
- 课堂展示: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或主题,进行课堂展示和分享。
- 电影赏析:观看与小说相关的电影,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小说的情节和氛围。
5. 教学评估-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阅读理解:以小说相关问题的答案为基准,评估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
- 创造性思考:评估学生对小说思想和主题的深入思考和个人见解的表达。
6. 总结本导读教案旨在通过对《围城》的导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文学经典。
通过分析角色形象、思考社会主题和品味幽默讽刺,学生将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提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围城》阅读课课例
《围城》阅读课课例围城阅读课课例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主题与意义。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将探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作者所探讨的社会现象,以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课程目标- 理解小说《围城》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描画- 探讨小说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情冷暖-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课程安排第一课:《围城》背景介绍及主题分析- 学生了解《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和其创作背景- 老师简要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小说主题的初步理解第二课:人物形象与心理描画初探- 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写- 老师引导学生探讨人物形象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第三课:社会现象与人情冷暖的揭示- 学生讨论小说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官僚制度和婚姻观念等-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人情冷暖问题- 学生个别或小组分析具体情节,展示他们的观点和理解第四课:文学鉴赏与批判思维- 学生分享对小说的整体鉴赏和心得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针对作品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和观点- 学生展示他们对小说的独特解读,并进行讨论和辩论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围城》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社会现象。
同时,学生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水平。
以上课程安排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围城》这一经典之作。
初二语文现代小说鉴赏教案钱钟书的围城
初二语文现代小说鉴赏教案钱钟书的围城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经典的现代小说,被广泛用于中学语文教学。
本文将为大家设计一个初二语文的现代小说鉴赏教案,通过教学活动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这部作品。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及其作品背景,掌握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现代小说的鉴赏能力,包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文学语言的分析与欣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价值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析小说的文学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活动导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熟悉钱钟书吗?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哪部吗?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2. 欣赏与分析学生阅读小说的部分章节,导师指导学生关注以下方面:a) 主题: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言行和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b) 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手法。
c) 文学语言:引导学生观察小说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对话和描写等。
3. 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a) 梳理故事情节:将小说的主要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来,可以使用时间轴或者脑图等方式呈现。
b) 人物剖析: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c) 阅读摘录与解读: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自己喜欢或者觉得有深意的文学语言,进行解读并解释其对整个故事的意义。
d) 主题探究:小组讨论围绕主题的问题,如城市与乡村、自由与束缚、婚姻与个性等,展开思考与交流。
4. 总结归纳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学生将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导师适时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学《围城》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及作品背景。
2. 理解《围城》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通过阅读《围城》,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围城》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教学难点:1. 理解《围城》中的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
2. 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1. 《围城》原著2. 教学课件3. 白板或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及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围城》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二、阅读分析1. 学生阅读《围城》原著,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 分析方鸿渐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b. 分析苏文纨、孙柔嘉等人物形象,探讨其与方鸿渐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c. 分析《围城》的主题思想,探讨小说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三、课堂讨论1. 学生代表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以下问题:a. 《围城》中的讽刺手法和幽默风格有哪些?b. 《围城》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有哪些?c. 你认为《围城》对现实社会的启示是什么?四、写作训练1. 学生根据阅读《围城》的感受,撰写一篇读后感。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修改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围城》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强调《围城》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阅读《围城》,使学生了解了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写作训练环节,学生通过撰写读后感,提高了写作能力,锻炼了表达能力。
《围城》教案
《围城》教案
围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围城》的作者和背景。
2. 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意义。
4. 掌握一些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技巧。
5.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作者和背景介绍
- 介绍茅盾,他的作品和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 小说梗概
- 简要介绍《围城》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人物和事件。
3. 主题和意义分析
-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如个人选择与社会压力、中产阶级的迷茫等。
4. 社会背景分析
- 探讨小说背景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情况,如封建社会的崩溃和新兴社会的冲突等。
5. 阅读和分析技巧
- 提供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指导和技巧,如注重细节、分析人物动机和撰写读后感等。
6. 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
- 引导学生撰写关于《围城》的短文或读后感,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 知识讲解和解读
-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 个人思考和写作练
四、教学评估
- 随堂练和作业:包括对小说的理解、分析和写作等方面的评估。
-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
-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围城》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围城》教案的大致内容和组织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大学语文《围城》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围城》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钱钟书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2. 掌握《围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围城》的主题思想2. 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1. 对《围城》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2. 对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的把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及其作品背景。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围城”?《围城》为何被称为“围城”?二、阅读课文,分析主题思想1.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分析主要人物形象1. 分析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特点,如:善良、真诚、懦弱、自私等。
2. 分析其他主要人物,如:苏文纨、鲍小姐、赵辛楣、孙柔嘉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四、课堂讨论1. 讨论方鸿渐在《围城》中的成长历程,分析其性格变化的原因。
2. 讨论小说中的爱情观,分析方鸿渐与苏文纨、鲍小姐、孙柔嘉等人的感情纠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讨论要点。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围城》中的哪个人物最具代表性?为什么?二、深入探讨主题思想1. 分析《围城》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2. 讨论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分析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围城》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围城》的读书笔记,重点分析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围城》的理解程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围城》名著导读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围城》名著
导读教案
一、导读目标
通过本导读教案,使学生能够了解《围城》这部名著的背景和作者,并能初步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简要介绍《围城》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围城》的主题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
1. 《围城》这部小说的文本。
2. 有关《围城》的背景资料。
3. 有关《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的简介。
四、教学过程
1. 这部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简介(10分钟)
-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围城》的背景和作者钱钟书的基本情况。
-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以简短的形式做一个小报告,介绍《围城》的背景和作者。
2. 重点章节导读(20分钟)
- 教师选择本书中的几个重点章节进行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 学生可以就导读的章节提出疑问和观点,并进行讨论。
3. 主题和意义探究(15分钟)
-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梳理出《围城》的主题和它对社会和人的影响。
-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展示他们对主题和意义的理解。
4.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回顾学生对《围城》的理解和感受。
-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他们对这部名著的喜爱和思考。
五、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围城》并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名著进行导读和研究,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简要介绍《围城》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围城》的主题和意义。
《围城》教案
围城教案(6课时)民族教育学院二分院向沁教学要求⒈作品得多层意蕴及讽刺特征。
⒉《围城》在现代小说发展史上得地位。
一、作家介绍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书香世家、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3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
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得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
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得写作。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在其后得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得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
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
1998年12月19日,逝世于北京。
二、作品分析《围城》就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得讽刺小说。
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得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得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
作者在《围城》初版得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得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瞧到,作者着意表现得就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得众生相。
全书共九章。
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得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得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得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得彷徨与空虚。
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得题义说:这就是从法国得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得,即“被围困得城堡”。
围城的课教案
围城的课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进行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并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深入探讨小说中涉及的人性、爱情和社会问题。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语文教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围城》的背景和作者2. 掌握《围城》的基本情节和主题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4.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深入讨论和角色扮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围城》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四、教学过程引入活动: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围城》的背景,包括小说的作者钱钟书和小说的创作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者手写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
基本情节了解(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小说《围城》的第一章,并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描述小说中的基本情节。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或者合作分组完成。
主题与人物分析(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小说中涉及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 男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剧情的影响- 女主人公小围城的形象与意义- 小说中反映的社会问题以及作品的社会批判意义角色扮演活动(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人物,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关键情节或者场景进行演绎。
演绎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评论。
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分享。
学生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你对《围城》有什么新的认识或者感悟?- 在讨论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的见解?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2. 学习效果:学生是否基本掌握了小说《围城》的基本情节和主题3. 合作学习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合作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六、教学延伸1. 阅读《围城》的其他章节,深入探讨小说的更多主题和人物形象2. 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和文学特点,进行创作或者写作练习3. 了解《围城》的影视改编,比较原著和改编作品的异同之处七、教学资源1.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2. 教师准备的PPT或者手写的背景介绍3. 角色扮演活动所需的素材和道具八、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效果,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反馈,并做好教学调整和优化。
七年级上册 语文名篇导读《围城》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篇导读《围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围城》的作者和背景;2. 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3.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4. 研究和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5.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对《围城》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了解作者和背景(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围城》的作者钱钟书以及写作背景。
3. 认识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0分钟)通过抽取小说中的几个代表性人物和情节,让学生对小说的基本情节有个初步了解。
4. 分析主题和思想(1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言行举止等方面,让他们透彻理解小说传递的主题和思想。
5. 阅读技巧训练(20分钟)针对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段落,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推理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文学鉴赏(15分钟)通过欣赏小说中的一些经典句子和描写,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7.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阅读《围城》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读完指定章节,并准备相应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1. 《围城》小说原文;2. 课件和活动设计材料;3. 课堂讨论的题目和指导问题;4. 阅读技巧训练的练材料;5. 文学鉴赏的经典句子和描写。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的表现和参与度;2.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3. 文学鉴赏的分析和品味程度;4. 布置的阅读任务完成情况。
以上是《围城》的名篇导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说解读教案围城
小说解读教案围城一、教案概述《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评价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解读《围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结构、文学风格等方面,并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围城》的主题和内涵;2.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3.掌握小说中重要人物形象与刻画方法;4.了解小说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重难点1.小说主题及内涵的解读;2.小说结构特点的分析;3.重要人物形象刻画的探究;4.小说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的介绍。
四、教学方法和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
第二步:主体阐释1.解读小说主题及内涵: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对话、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主题,并对其内涵进行深入解读。
2.分析小说结构特点:探究小说的时间、空间结构,以及回忆、倒叙、插叙等手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结构对情节推进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3.探究重要人物形象刻画:针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角色,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语言描写、行为表现等元素,了解作者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4.介绍小说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作家的人生经历等方面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意义,进一步认识小说作品的价值。
第三步: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小说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步:归纳总结通过整理学生的讨论成果,归纳总结小说的核心观点和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涵。
五、教学评估方式1.个人写作:要求学生根据对小说的理解,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小说主题的解读;2.小组展示: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对话表演,模拟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展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刻画;3.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说鉴赏教案围城
小说鉴赏教案围城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围城》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生对小说的鉴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对小说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围城》的作者鲁迅及其时代背景,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和意义;2. 分析小说的文体特点和结构安排,理解小说的叙事方式;3.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剖析时代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4.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深入探讨人物形象背后的深层意义;5.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鲁迅先生的事迹和文学成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目标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及其时代背景,了解《围城》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三、学习重点1. 了解鲁迅先生及其时代背景;2. 了解《围城》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鲁迅先生的事迹,引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兴趣。
2. 组织学生阅读《围城》的相关资料,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的理解。
4. 教师讲解,梳理学生讨论的结果,并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回顾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围城》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目标学生分析小说的文体特点和结构安排,理解小说的叙事方式。
三、学习重点1. 分析小说的文体特点;2. 理解小说的结构安排;3. 掌握小说的叙事方式。
四、学习过程1. 引导学生分析《围城》的文体特点,并找出相关文本支持。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安排,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
3. 学生通过阅读小说片段,分析小说的叙事方式,探讨作者借助叙述手法传递的信息。
4. 小组合作,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对《围城》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小说的进一步思考。
围城教案设计模板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模板一、课题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课题背景,明确学习内容。
(2)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题的核心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对课题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课堂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提问、作业、测试等。
2. 评价内容: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
二、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存在理解不够深入、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教学不足1. 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运用能力不足。
3.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未能及时给予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错误。
三、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围城》教案
《围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围城》这部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思想内涵。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围城》一书及相关资料。
2. 幻灯片或电子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围城》一书的背景和作者钱钟书,让学生了解这部小说的重要性和作者的影响。
2. 情节梳理(15分钟)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让学生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可以以图表或时间线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人物形象剖析(20分钟)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方鸿渐、孙小姐等。
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绘手法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4. 社会问题分析(20分钟)探讨小说中揭示的社会问题,如爱情、婚姻、女性地位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5. 思想内涵解析(20分钟)分析小说中的思想内涵,如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等。
通过引用小说中的经典语句和情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感悟。
6. 阅读活动(20分钟)分发相关选段,让学生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理解文本,识别语言特点,并提出个人见解和评论。
7. 总结回顾(1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对《围城》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小说鉴赏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更多优秀作品,并进行文学评论和交流。
2. 作文写作:引导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围城》的读后感或文学评论。
七、课堂作业请学生根据本节课的讨论和思考,写一份关于《围城》的读后感或书评,字数不少于500字。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围城》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围城优秀教案
围城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围城》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及其作品背景;2. 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心理变化;3. 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心理变化;2.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1. 《围城》原著小说及相关研究资料;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围城》的封面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 向学生简要介绍《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及其作品背景。
二、阅读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阅读《围城》第一章,并展开讨论,了解主要人物的形象和背景;2.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关键情节,总结主要情节线索;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原因。
三、文学鉴赏与写作(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围城》的主题和文学价值;2. 学生分组进行文学鉴赏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支持;3.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围城》的读后感或评论。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后感或评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指导,提供反馈意见。
五、拓展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推荐其他与《围城》主题相关的作品,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2. 学生自由阅读与《围城》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并撰写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围城》的作者和作品背景,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得到了促进。
在拓展与延伸环节,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城教案(6课时)民族教育学院二分院向沁教学要求⒈作品的多层意蕴及讽刺特征。
⒉《围城》在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作家介绍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书香世家。
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3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
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
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
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
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
1998年12月19日,逝世于北京。
二、作品分析《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全书共九章。
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
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
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作品对抗战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群进行了刻意的描绘。
男主人公方鸿渐,与他发生瓜葛的四位女性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以及战时大学界的知识投机家李梅亭、顾尔谦等,组成一个人物系列。
方鸿渐的性格和顺,有天赋的想象力,看穿恶劣环境而不能自拔,嘴上机敏而内心懦弱无能,是一个弱质知识分子形象。
其他人物如孙柔嘉于柔顺之下深藏心机,苏文纨的矜持与女才子的矫情,学术骗子李梅亭的庸俗、贪财,都写得可见其人。
三闾大学内部人事上的明争暗斗,道出中国知识社会某种官场化的内幕。
《围城》表现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的文人的宿命感。
三、《围城》的多重意蕴一部好的小说,一部意蕴深刻的小说,是可以不断地被解读,不断地进行剖析,见仁见智。
《围城》也有这种值得被不断解读丰富深刻的意蕴。
⒈社会反映的层面用比较常见的社会学批评,即反映论的方式来看,《围城》有深入写实的一面,即反映生活的一面。
它的生活描写,能够体现40年代中国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情景。
比如抗战时期教育界的情况,城市的情况,知识分子的状态。
钱钟书的序言说他写现代中国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也就是表明自己要在作品中展现世态人情。
从这个角度看,《围城》所写的是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漩涡,曲折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社会的一个角落,是行将崩溃的社会生动的写照,是对那个腐朽社会的抗议。
这是《围城》揭露性的一面。
从社会学批评这个层面理解,《围城》生活描写的层面,对中国社会40年代那种落后、闭塞、混乱的揭示,自有深刻的认识作用。
但是这个生活描写的层面,一般小说都有,是比较浅层的。
⒉文化批判的层面《围城》所构筑的文学世界,包含有钱钟书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看法,这种看法是带有他的文化立场的。
他写这个小说,有他的出发点,或者叫“视点”,好的小说,往往都有独特的“视点”。
钱钟书是以他的视点来构筑这个文学世界的,那就是文化批判,或者批判文化。
钱钟书更多的时候是批判文化,他对现代中国的文化,不管是残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从外国进来的新文化,是老的还是新的,是流行的不流行的,一概批判,而且批判是非常辛辣,甚至刻薄。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揭露的是科举制度的丑恶现象。
钱钟书的《围城》第二个层面,实际上是写新的“儒林”。
“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大都是英雄,是社会发展的先知先觉者,知识分子地位很高。
但是《围城》的知识分子则处在被讽刺、被批判的位置。
钱钟书的批判对象大都是新式的知识分子。
他写知识分子的困境、弱点,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新”,通过对人物的文化心态剖析,来看他们身上最旧的、最可怜的东西。
第一号人物就是方鸿渐。
方鸿渐是个不好也不坏的人。
他善良,可也骗人,但是好像是有限度的;他老实,不切实际,聪明而没有勇气,没有什么用处,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
他博闻识浅,知道的东西太多,能侃,但是没有自己的见识;能言善道,没有自己主意,碰到什么事都优柔寡断。
苏文纨说他大地方玩世不恭,小地方挺认真。
赵辛楣是他的好朋友,所谓“同情兄”则说他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刘东方的批评他说,本质太坏,人还算伶俐。
孙柔嘉说他喜欢自做聪明,但是最终弄巧成拙。
总之,方鸿渐是善良而没有用处,聪明但优柔寡断。
在生活面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怯懦,碰到事拿不定主意,喜欢乱说,所以不断地失去机会。
方鸿渐上大学的时候,看到新式恋爱他很羡慕,但是老父亲一吓他,就缩回去了,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他对苏文纨的态度也这样:不喜欢苏文纨,那就明说好了,但是他非常怯懦,明明自己不愿做的事还迫于情势做下去,结果自己落到那个套里边了。
小说里边写一个情节,说方鸿渐虽然并不喜欢老姑娘苏文纨,但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就跟苏小姐约会,在花前月下,不能自持啊,就吻了苏文纨。
吻的面积非常小,轻轻地一点,就像清朝场面上喝大盖碗的大碗茶,轻轻地拿嘴在茶杯的边上这样碰一下,表示意思了。
最终苏文纨知道了真相,就在方鸿渐真心爱恋的唐晓芙跟前中伤方鸿渐,致使两人关系破裂。
但是如果我们只把它看做一般的三角恋爱就浅了,这里面有一种文化批判。
方鸿渐爱情问题上所代表这种性格,这种处世的原则,就出于一种文化。
在钱钟书的心目中,是中西文化的合璧,结晶了这样的一个方鸿渐,优柔寡断,没有主见。
另外对方鸿渐的一些描写,很显然钱钟书是批判的。
比如说方鸿渐非常懒,不想做事,喜欢得过且过,自我安慰,有点像阿Q,这恰是一种文化的惰性。
这也显示出钱钟书的看法,认为传统文化再加上西洋文明,结合以后所形成的一种慵懒的性格,名份上很新,也喝牛奶喝咖啡吃面包,跳舞,但骨子里很旧,或者说是新旧杂拌。
方鸿渐对传统文化是看不起的,但又很留恋,他的心态实际上是中外文化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心态,无所依持,没有主心骨。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现在的社会生活里也有很多人具有这种精神状态,无所依持,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即便定下一个目标,在目标达成后,仍旧无所依持,而目标本身却幻化为一个“围城”,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嘲讽。
钱锺书写方鸿渐,实际写出了他对文化的一种思考,一种批判。
这种批判是个别的,尖刻的。
他不再追捧“五四”,像当时一般作家,认为“五四”所带出来的一切都好,个性解放是好的,民主是好的,西方来的也是好的。
钱锺书有批判,写方鸿渐实际上就是写一种文化现象。
另外,小说里面大量地描写那些最新式的知识分子,其实都带有某种乡村都市化特点,所谓落后的时髦。
钱钟书用一个比喻,说就像是一个中国的裁缝做了仿造的第一件西装,乡村都市化,什么都学外国,但学的又不像;表面上还去批评西方。
钱钟书在小说中对此也有辛辣的讽刺批判。
比如他讽刺的那些假博士假文凭,在这种讽刺的背后,就带有钱钟书的一种批判的眼光。
干嘛什么事都要崇洋呢,崇洋本身就是一种迷信。
当然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文明科学技术,一些好的制度,是可以学习的。
但一切都好,往往学的又是一种皮毛的东西,那么就没有自己的主心骨,是乡村都市化的心态。
对方鸿渐包括他周围的那些人物都带有这种文化批判。
这种批评当然主要是针对40年代的,但对现在也还有启示意义。
小说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是孙柔嘉。
在孙柔嘉身上,钱钟书又带有他很深刻的思考。
本来这个大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但在钱钟书笔下,这个小女孩显得特别老练,城府颇深。
方鸿渐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孙柔嘉这个人物是左右了方鸿渐一切的。
小说一开头就写这个少女,柔弱,天真,温顺,怕生得说一句话脸腾的就红了;但是另一方面又很做作,矫饰。
钱钟书对此给予尖锐的批评。
结婚以前,孙温顺而柔弱;结婚以后完全换了一个人,变得非常专横,妒嫉、自私、刻薄,不容许方鸿渐跟外面任何人结交。
不光是不能跟女的结交,连跟男人交往也不行。
从心理学来分析,也许可以谅解,但是钱钟书是从文化批评角度来写的。
孙柔嘉本来也是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教育,但是骨子里面很旧,她也不是东方女性美,完全是刻薄,在家庭生活里面纯粹是一种占有欲。
但是作者是否有点过火呢?女孩有时候撒娇,是特定身份的一种显现,也许在她的男朋友或者她的长辈看来这是很正常、很美好的一种东西,虽然有点做作。
但钱钟书不能容许,原因在于他是为了作文化批判,就是一种文化反思。
像方鸿渐、孙柔嘉这些都不是坏人,都是生活区中普通的人物,是“非英雄”。
回顾我们的现代文学,“五四”以后英雄太多了,而在钱锺书、老舍等人笔下,这些人物都“非英雄”化了。
这“非英雄”带有一种新的文化视点,一种批评,这些“非英雄”,这些普通人,就构成了作者所要审视批判的新的“儒林”。
实际上是在新旧文明、中外文明冲突之下的一群人物。
我们当然可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批判钱锺书,认为他在创作中没有性别平等意识,但作为文化批判和反思脉络中的人物,孙被塑造得相当成功。
在写作视点上,钱钟书很特别,他要通过这些新式的知识分子、留学生、大学生,通过对他们的心态的刻画,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评,同时对新文化也进行批评。
他认为新文化也有很多毛病,特别是从西方照搬过来的。
这种角度跟其它作家不一样,他的批判站得比较高,写作比较从容。
钱钟书用这样一个特殊的写作角度,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描摹,写出他们骨子里边的东西,写出自己对中外文化交汇中知识分子的思考。
⒊哲理思考的层面第一层用社会学批评,第二层用文化心理的批评。
如果用结构主义或者符号学的方法,我们将会看到哲理思考的层面。
我们所用的结构主义方法,不考虑具体描写的细节,它是把一部作品非常粗略的、宏观的进行分析,看它里边有几个组成部分,化繁为简,充分地简化,非常简练地把一部作品最基本的元素给抽离出来,然后看作家要写什么?他的盲点是什么?这是结构主义的大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