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案宋平平

合集下载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认识周长》篇1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尺子,树叶,卡片等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描一描】1,同学们,天是越来越冷了,到处树叶飘落.老师来的时候搜集到了一些树叶,想欣赏一下吗你收集了哪些(举起来)这些树叶真漂亮,你能在纸上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吗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实物投影展示)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沿着什么,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说得真好!谁再来说(板书:边线)【如果没出现这样的词语,在演示后教师说:我们把这样的一周(手势)的长叫做:边线】【说一说】看我们画的图形,这画的其实就是树叶的什么啊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摸一摸】那我们能一起摸一摸你手中树叶一周的边线吗边摸边说说什么是它一周的边线.(一名展示说)4,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或摸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 这一周边线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师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又让学生用描的方式把图形保留下来描树叶的轮廓,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在不断地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二,通过实例,认识周长【指一指,说一说】我们通过树叶的边线,认识了树叶的周长,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游泳池,),你能指出他的边线吗先指给同桌看看,然后指名上台指.池口边线是什么颜色黑色的一圈就是池口的边线.那么这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我们就叫做池口的什么呢 (周长) 【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周长还有很多,看.(课件出示其他图片)【描一描】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上的边线,那这些平面图形有边线吗如果选择你喜欢描的一幅你选择谁能一笔描出它的边线吗其他人都能吗(课件练习2)打开书翻到62页,拿出水彩笔,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描完后展示.我们同学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谁来说说它们的周长 (长方形先开始)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无论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我们都可以叫做边线,而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练一练】看我们同学学的这么认真,两只小甲虫也来凑热闹拉,它们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只爬的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教师进一步来揭示周长的含义,通过实际物体的边线周长抽象到平面图形的周长,再到数叶的小甲虫围周长的富有童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完善周长的概念,同时为周长的测量引入到实际物体埋下伏笔.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赋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纯真的儿童气息和快乐的生活情趣,而且切实帮助学生建构了对"周长"的理解,加深对"周长"的认识.)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测量周长】1,那么小甲虫到底爬了多远我们有办法测量吗谁来说说 (集体交流)然后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2,试一试:是不是所有的周长都要围一围呢请看,谁先说说它的周长是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周长,同桌各选一个量一量,算一算.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树叶和平面图形周长,说明我们一定是要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直线图形选择直尺比较合适,曲线图形选择围的方法比较好.3,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出示五角星)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呢有不同的方法吗(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先让学生从"数叶的周长的测量"过度到"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这样符合儿童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进而总结出周长的测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曲线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象这样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 【练一练】咱们研究了周长的测量方法,下面图形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要求用算式表达出计算的过程谁来口答 (练一练4)为什么这样就是它的周长这些图形周长你能很快算出来吗要不要用尺子去量为什么小组合作自由解决这个问题.练一练5你怎么算的 (结合学生的算法板书)同学们真聪明,不仅会用各种方法计算周长,还能感借助方格图,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在方格纸上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重点是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渗透了转化,割补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总结评价】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我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你觉的小组里谁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拓展】今天的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课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做树叶书签.今天你们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大家一起记住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我们喜欢的树叶制成书签.在背面写上上课时间.展示(成品)《认识周长》教案篇2教学目标: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和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难点: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感受周长同学们都有在操场上跑圈的经历,如果,我想跑一圈,该怎么跑生:……哦,选好起点,从起点出发,跑一圈回到起点,这就是操场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这有一片树叶,有3只小甲虫,沿着树叶爬了一圈,仔细观察,谁爬的距离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演示)生:第1只……为什么第2只不是 (不够一圈)为什么第3只也不是 (超过一圈)二,动手操作,体验周长刚才我们找到了操场,树叶表面的周长,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图形的周长呢生:长方形,圆形,……请你看看你的周围,什么东西的面就是长方形的生:……拿好你的书,请你摸一摸,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体验门的面也是长方形的,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上台指你能指出黑板表面的周长吗请你来试试.学生上台指为什么黑板这条线段你不指呢生:它不是……(课件出示长方形)哦,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板书)"围成"是什么意思生:封闭.(课件出示正方形)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上台指.正方形的周长是生: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课件出示三角形)那三角形的周长是生: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总长.学生说老师指.(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这么多图形,一个一个说太麻烦了,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它们的周长生:围成图形所有边的总长.(板书)什么是周长学会了吗吹牛吧!那我来试试,这有几个图形,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学生辨析三,探索办法,测量周长认识了周长,现在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我该怎么办生:用尺子量.量几次呢 (3次)再把3次的结果加起来就知道它的周长了.长方形呢它的周长,你觉得要量几次呢生:4次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生:2次为什么可以只量2次呢生:它对边相等.量出一条就知道另一条的长度了.你们听明白了吗如果是正方形,最少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生:1次为什么生:四条边一样长.像这些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用尺子量,那有的边不是直的,(课件出示圆形)我们怎么办生:用软尺,用绳子围……这些办法真不错.不能直接量的,我们可以借助别的东西来量.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你觉得你学得怎么样……想不想继续挑战自己(课件出示思考题)想一想,下面这个图形量几次就能知道它的周长生:……(课件演示)刚才他说的方法就是……,瞧!移完以后,这是个什么图形呢那我们可以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呢下课.《认识周长》教案篇3教学内容:三年级认识周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理周长高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余人合作,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客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的自信.教学过程:一 ,导入:1,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①小朋友围着操场跑了一圈②彩灯沿着心形牌匾走了一圈③老爷爷在白菜地一圈周围上栏杆④在照片四周边上镶了一个相框2,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结:像这样一圈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二,感悟生活中事物面的周长1,3个实物图,指指表示他们的周长(树叶,方巾,红领巾)互相说说,上来指指表示它们是从那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的(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我是从这里开始又到这里结束) 第一个2生指,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小结:不管我们从哪里开始,都是沿着地图走了一周2,找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互相说说,注意语言要规范)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腰围,头围.3,找一找:——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长——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短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周长,而且还有长有短.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1,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指出来,为什么第四个图形没有周长2,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周长吗⑴小组内先商量办法,再用工具试试.⑵合作时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3,交流⑴长方形{a.4条边量后,相加b.只量长宽再分别×2 追问:长方形有4条边,为什么只量2条边,利用长方形特点就可以更方便地求出周长了}⑵圆:{a.用毛线,圈圈,量一量毛线的长度 b.对折,围半圈×2把曲线圆形利用毛线来围,再拉直了量,化直为曲,很方便}⑶{a.量个边长度相加 b.转化成正方形 1条边乘以4求出}小结:刚刚同学们发挥聪明财智用绳,量一量,加一加或转化再量,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求出了它们的周长.四,练习一个人想围甲走一圈,另一个想围乙走一圈,谁走的路长,想想回答,为什么五,你今天学了什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认识周长》教案篇4学习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预设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教案标题:认识周长教学目标:1. 认识周长的概念及其应用。

2.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平面图形的卡片、模型或投影仪展示。

2. 白板、彩色粉笔或幻灯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卡片、模型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每个图形的周长定义是什么。

概念讲解:1. 在白板上列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并给出其对应的周长公式(如正方形:4边相加、长方形:2长边加2短边、圆形:直径乘以π)。

2. 解释周长的定义是图形的边界长度。

示范和练习:1. 选取一个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通过计算每条边的长度并相加,教学生如何计算周长。

2. 让学生尝试计算其他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三角形等,逐步引导他们熟悉使用不同图形的周长公式计算方法。

3.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解决,以巩固他们对周长计算的理解。

应用活动:1. 给出几个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画廊的边界、操场的围栏等,让学生尝试计算实际图形的周长。

2.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图形设计一个花园或房屋的平面图,并计算其周长。

巩固和评估:1. 老师和学生共同复习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给学生一份周长计算的小测验,以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提供个别辅导。

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讨论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加深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 将周长与其他数学概念(如比例、图形变换等)进行联系,鼓励学生应用周长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注:以上只是一个教案的大致框架,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教师:张亚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周长的含义,正确指出封闭图形的周长,掌握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判断、摸周长、指周长、测量周长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身边的实物使学生感受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求周长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实际操作法、合作交流法四、教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圆形镜子,软尺,直尺,细线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师:天气越来越冷了,小明妈妈带着小明去跑步,锻炼身体。

小明妈妈要求小明围着小花坛的边缘跑一圈(课件出示文字:沿着花坛的边缘跑一圈)。

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有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来跑。

并说说你的理由。

播放动画1:小明从起点出发,跑着跑着就沿着花坛中间的小路回了起点。

播放动画2:小明从起点出发,沿着花坛的边缘跑了大半圈就停下不跑了。

播放动画3:小明从起点出发,沿着花坛的边缘跑一圈回到起点(按要求跑)师问生答: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第四次跑和第三次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播放动画4:小明从不同的起点和方向沿着花坛的边缘跑一圈又回到起点师问生答:小明第四次有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跑?师问生答:两次跑的起点和方向都不一样,为什么还说小明这次也按照妈妈的要求跑了?师小结:不管从哪个起点开始跑,也不管从哪个方向开始跑,只要是沿着花坛的边缘跑一圈就可以了。

师引出一周:一圈在数学上,我们称为一周。

(板书:一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动画演示小明跑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直观理解一周,为完善周长的概念作铺垫】(二)探索新知,完善周长的概念1.认识操场的周长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明的运动场地—花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运动场地—操场。

(课件出示)请学生指这个操场的一周师问生答:想一想,除了可以把这里定为起点,还可以把哪里定为起点?师小结:操场的一圈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定为起点,只要从起点出发,沿着边线,最后又回到起点,这就是操场的一周。

认识周长教案(通用7篇)

认识周长教案(通用7篇)

认识周长教案认识周长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周长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周长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理周长高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余人合作,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客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的自信.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①小朋友围着操场跑了一圈②彩灯沿着心形牌匾走了一圈③老爷爷在白菜地一圈周围上栏杆④在照片四周边上镶了一个相框2、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结:像这样一圈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二、感悟生活中事物面的周长1、3个实物图,指指表示他们的周长(树叶,方巾,红领巾)互相说说,上来指指表示它们是从那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的(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我是从这里开始又到这里结束) 第一个2生指,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小结:不管我们从哪里开始,都是沿着地图走了一周2、找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互相说说,注意语言要规范)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腰围,头围.3、找一找: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长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短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周长,而且还有长有短.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1、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指出来,为什么第四个图形没有周长2、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周长吗⑴小组内先商量办法,再用工具试试.⑵合作时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3、交流⑴长方形{a.4条边量后,相加 b.只量长宽再分别2 追问:长方形有4条边,为什么只量2条边,利用长方形特点就可以更方便地求出周长了}⑵圆:{a.用毛线,圈圈,量一量毛线的长度b.对折,围半圈2把曲线圆形利用毛线来围,再拉直了量,化直为曲,很方便}{a.量个边长度相加 b.转化成正方形 1条边乘以4求出}小结:刚刚同学们发挥聪明财智用绳,量一量,加一加或转化再量,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求出了它们的周长.四、练习一个人想围甲走一圈,另一个想围乙走一圈,谁走的路长,想想回答,为什么五、你今天学了什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认识周长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认识周长》精品教案

《认识周长》精品教案

《认识周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指出简单图形的周长。

2.掌握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在探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周长概念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观察。

2.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出周长的概念。

2.新授
1.讲解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2.让学生用手指一指图形的周长,加深理解。

3.小组活动:测量图形的周长。

提供一些图形和工具,如绳子、直尺
等,让学生合作测量并汇报方法。

3.巩固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并说明理
由。

2.实际问题:计算操场、课桌面等物体的周长。

4.总结
1.提问:今天学到了什么?
2.总结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5.作业
1.回家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如碗口、窗户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教学设计
2.学会运用测量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含有周长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封闭图形,让学生尝试描述封闭图形的一周。
(2)教师揭示周长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如测量课本封面、桌子等物体的周长,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3.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周长的概念。
6.课后作业:
(1)布置与周长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查找生活中其他含有周长的物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各种图形,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它们都是封闭的。”
3.教师继续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与这些封闭图形有关的新概念——周长。那么,什么是周长呢?它有什么意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长方形,并解释:“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然后将它们的长度相加,得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6篇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6篇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6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结合具体的图形或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初步学会测量并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对具体图形进行观察、度量、计算,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求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地参与到认识“周长”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已的感性体验,获得对“周长”的理解与掌握;感知图形或事物感知、认识、理解击长的意义,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掌握测量周长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细绳、树叶、平面图形、软卷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一)剪一剪师:请你把最喜欢的卡通头像图片沿着边剪出来。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圆形。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是正方形。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是长方形。

师:请你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夹住图像的边线中的一点处,再用右手的食指沿着图像边线画一圈。

(二)说一说:师:同学们刚才说画一圈之外还可以用别的词语吗?生:画一周。

师:同学们从这一点处形始画,再画一周回到这一点,这个过程封闭吗?生:封闭了。

二、认识周长:(一)画一画。

师:用刚才的方法,请同学们画一画你喜欢的图形或物品。

生:我画了一本数学书的面生:我画了一张桌子的面。

生:我画了一个笔盒的面。

师:请同学们留意这位同学画的过程(没画完的长方形)生:老师这个同学还有一部分没画出来,不完整。

师:总结:从一点开始,最后回到这里结束,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生:没有。

(二)指一指师:桌面、篮球场、书面等等是什么形状。

生:都是长方形。

师:在长方形的图片上指一指周长。

生:我从这一点开始画,沿着长方形的边车一击回到这一点的长度。

(三)摸一摸。

师:示范摸书本一周的边线(强调一周)生:摸桌面、数学书面、笔盒面、黑板面。

认识周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认识周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认识周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测量周长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周长概念的理解。

2. 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1. 周长概念的理解。

2. 周长测量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直尺、线等测量工具。

3. 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封闭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黑板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存在。

2. 提问:这些物品的边缘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边缘都是封闭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形。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不同的封闭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周长的含义。

3. 讲解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或线等测量工具,沿着图形的边缘进行测量,得到图形的周长。

三、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封闭图形。

2. 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沿着图形的边缘进行测量,得到图形的周长。

3. 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上,并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四、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每组将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2. 学生相互比较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强调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房间的周长、计算跑道的长度等。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测量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2. 学生将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记录在作业本上,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边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周长教案(通用6篇)

认识周长教案(通用6篇)

认识周长教案(通用6篇)认识周长篇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教学过程:观察操作,初知周长摸一摸.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快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说明: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周长)出示数学作业本,让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找一找.出示瓷砖,手帕等物件的实物图,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哪里是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指出:游泳池池口黑色的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组织学生先独立指出课桌面,三角尺的边线,再在小组,班级中交流,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围一围.学生拿出钉子板,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围的情况,并指出围成图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反馈做法,从而知道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拿出事先准备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组织学生交流做法.量两算算,理解周长描一描.出示"想想做做"2中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展示交流描的情况,再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量一量.出示"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提问:你能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个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的4.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做"想想做做"的5.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做好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交流想法与做法.实际运用,拓展延伸实际测量.做"想想做做"的3.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树叶,在小组中开展操作活动,量出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但是厘米.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操作的方法及测量结果.解决问题.做"想想做做"的6.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选择简便易行的做法,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说一说,交流选择不同的但是合理并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互相测量腰围长度,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认识周长教案篇2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

认识周长的教案

认识周长的教案

认识周长的教案
教案1:趣味操练学习周长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周长的计算公式。

2. 通过趣味操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计算周长的例题、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好纸、铅笔和计算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用一个贴有不同形状的纸片来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形状的周长有何不同。

2. 深入讲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周长的定义,即一条闭合曲线的长度。

然后,提供一个封闭图形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计算来确定周长。

3. 实践操练: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分发给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封闭图形,并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每个小组完成后,交换图形进行互相检查。

4. 总结归纳: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归纳如何计算周长的规则和公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周长计算中的单位。

5. 拓展应用: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形状的图片或实物,并要求学生估计并计算其周长。

6. 小结任务: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由若干不同形状组成的图形,计算出其周长,并向全班展示。

四、教学反思:
通过趣味的操练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并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此外,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讨论一个与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课本封面的周长。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重点讲解了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理解周长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周长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特别是在处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他们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举例:通过让学生触摸和观察教具,如硬币、纸张等,使其感知周长的存在。
(2)周长计算的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周长知识,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举例:计算操场跑道的周长,需要考虑弯道的部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3)单位换算:学生在进行周长单位换算时,容易混淆单位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强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周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三册第五章第一节“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周长的定义,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周长在实际图形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周长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圆规、直尺、计算器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测量课桌的周长,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2)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

3. 例题讲解:讲解周长在实际图形中的应用,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周长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内的物品,计算它们的周长,并汇报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定义2. 周长的计算方法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测量家中物品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有关周长的拓展题,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教学重点在于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这是因为这是学生掌握周长概念的基础。

《认识周长》教案优秀3篇

《认识周长》教案优秀3篇

《认识周长》教案优秀3篇什么是周长篇一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初步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认识周长。

1、请同学们用一笔划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

2、请学生汇报:你画了那些漂亮的树叶?3、你有办法得出那片树叶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请学生单独测量或者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

4、请学生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5、定义:周长: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二、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周长。

1、讨论:要想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几条边?为什么?2、学生活动。

3、汇报结果。

三、每题中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做出判断。

2、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四、总结:关于周长这个概念你在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周长》教案篇二一、背景介绍《认识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把熟悉的生活现象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案例描述1、片段一: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美景,并解说:同学们,秋天到了,树林真美!形状各异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

师:你会把树叶的边线描下来吗?生:能!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树叶和纸,请同学们用铅笔把树叶轮廓描下来。

学生在认真地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描的?生1:我是沿着树叶的边缘来描的。

生2:我从叶子的尖开始描,一直描到树尖,刚好是一圈。

师:说得好,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

把叶子拿下来,看看它的轮廓。

师:像这样的一圈,我们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叶子的周长。

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认识周长教案「篇一」第四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正确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知识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线?各有什么特征?说一说你学过哪七种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征?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揭示规律。

看书128页下面的图形,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巩固练习教师参照129页练习二十七和129页练习自编练习题。

第三课时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提问: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出示教材128页中间的两幅图。

比较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生:看图回答看图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C=S=S=C=作业完成129页1~11题。

注意:第10、13题是一些联系实际的计算题。

解答时让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

认识周长教案「篇二」【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的例1、例2、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软尺、米尺。

学具:纸杯、长方形纸片、直尺、软尺、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激趣:孩子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和兔子第一次赛跑是谁得了第一啊?那我们来看看两只兔子赛跑,(出示情境图)谁会得第一呢?(让学生猜测)我们来看看比赛现场。

《认识周长》微课教案、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微课教案、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微课教案、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如直接计算、画格子等)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3. 学生能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图片。

2. 学具: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

3. 练习题:不同形状的封闭图形的周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不同的封闭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2. 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周长的计算方法。

4. 应用: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设计思路1. 从生活中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周长的重要性。

2.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总结出计算周长的方法。

3.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4.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周长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周长的重要性。

在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总结出计算周长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练习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说明对周长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周长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解答、实际问题解决等情况进行评价。

3. 评价标准:能正确理解周长概念,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计算周长,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封闭图形的周长?2. 介绍其他表示周长的方法,如长度单位线段、圆形等。

认识周长的应用教案

认识周长的应用教案

认识周长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掌握周长的应用,如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计算;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认识周长1. 引入周长的概念:周长是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界长度,用于测量闭合图形的长度。

2. 示范几个简单图形的周长计算,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周长计算及讨论,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第二步:周长的计算方法1. 介绍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不规则图形,可以用逼近法、分段法或者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2. 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周长,如一块不规则地块的周长。

3. 课堂练:学生分别计算几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讨论并互相检查答案。

第三步:周长的应用1. 引入周长的应用场景:周长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数学工具之一,可用于围墙的修建、绕行路径的规划等。

2. 举例说明周长的应用:如计算围墙的周长以确定所需材料的长度,或计算绕行路径的周长以确定行程时间等。

3. 案例讨论: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周长进行解答,并讨论不同解决方法的优劣性。

教学评估1. 课堂练:在课堂上进行周长计算的小组活动,检查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批改:布置相关作业并批改,检查学生对周长计算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讨论与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平面图形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

2. 计算工具: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周长与其他几何概念的关系,如周长与面积、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等。

2. 鼓励学生运用周长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他数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周长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教学反思பைடு நூலகம்
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周长的意义,本节课中,我组织 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 中,理解了周长的实际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好地体 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 念。我在教这一课时,总体感觉教学效果非常好,这节 课的设计新颖、内容充实,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 跃,知识教学有深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 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各种物体和图形 的周长。 难点:正确、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 角星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等。 学生准备:直尺、线、树叶,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一周” 1、创设情境:(出示十字绣的画)这是老师自 己绣的一幅画,我想裱上漂亮的边框挂起来,但 是我该买多少边框材料,多了浪费,少了不好看, 请同学们帮帮老师,好吗?(指名回答) 2、情景画面,学生用手指出情境中的“一周”, 引出“一周”并板书。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制作人:宋胜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 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 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德育渗透: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观察比较,揭示“周长”的概念 (1)出示两个图形,比较哪一个图形的一周长 些。 (2)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 (3)揭示课题,并板书。 5、举例理解周长的含义
三、探索得到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 1、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探索。 2、上台展示成果。 3、教师小结: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在求和。 四、联系生活,学习反思 1、课件展示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3、拓展练习:两张照片合起来,相框应该镶在 哪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数学



备课
时间
2016.3.21
授课

宋平平
课题
名称
认识周长设计者宋平平课时 1
第一部分核心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通过测量、计算、辨析等活动,帮助学生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2、在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

教学
重难

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

学习任务任务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任务二:动手操作—体会周长本质任务三:观察辨析—深入理解周长




判断题。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备注激
情导课
问题:爸爸为了让小强锻炼身体,要求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

请同学看看小强是怎样跑的,你有什么想法?
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步感知周长
问题:谁能指一指图形的一周从哪到哪?
问题:两个图形的一周,谁的更长一些?
任务二:动手操作—体会周长本质
1、指一指、说一说图形的周长。

要求:指一指自己手中图形的一周,并用手比划一下一周有多长。

问题: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2、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要求:请你测量并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实践,全班汇报交流。

检测导结任务三:观察辨析—深入理解周长
1、将正方形沿曲线分成两部分


你认为:1号图形的周长大于2号图形:1号图形的周长等于2号图形
1号图形的周长小于2号图形2、将等边三角形沿曲线分成两部分


你认为:1号图形的周长大于2号图形
1号图形的周长等于2号图形
1号图形的周长小于2号图形
第三部分辅助设计
教具
与课

三角形、圆形等ppt
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联系
和作业实践作业:
在生活中找一找,哪儿有周长?哪儿用到了周长?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