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知识点

合集下载

第四节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求

第四节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求
导论、财政学对象
(4)俱乐部物品
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但不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 俱乐部物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通过限定消费资格,将非成员排 除在外,即对外是排他的。但在内部是共享的,一个成员对物品 的消费不会减少另外成员对该物品的消费。 俱乐部物品的排他性是不完全的,在内部又是共享的,有可能导 致成员过多从而产生拥挤:一个人受益的增多可能会减少另一成 员的受益。 这时,可拥挤物品与俱乐部物品相交叉,形成“可拥挤的俱乐部 型物品”。因此,俱乐部物品既存在最优供给问题,又存在最优 俱乐部规模问题。
导论、财政学对象
纯私人物品:
公式表示:
Xj=nΣxij
i=1
式中,Xj为商品的总量;xij为第 i 个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量。
此公式表明: (1)商品Xj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i 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拥有)数量之和; (2)私人物品在个人之间是可分的。
纯公共物品: =x Xn+j in+j
昌天
大 学 游 泳然湖泊

路灯 灯塔
导论、财政学对象
二、公共需要
(一)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 (二)公共需要的特征 (三)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 (四)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历史的、特殊的
导论、财政学对象
导论、财政学对象
(二)区分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基本标准
一、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 在消费者对私人物品付钱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 务所带来的利益。
二、竞争性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 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导论、财
排 私人物品
他 衣服 性 私人汽车

04第四章 公共政策

04第四章 公共政策
标而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二) 政策工具类型
1. 强制性政策工具
强制性政策工具也称为指导性政策工具,它是借助国家或 政府的权威及强制力,迫使目标群体及个人采取或不采取 某种行为。
(1) 规制。
规制指的是一种活动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政府对个人和机 构提出要求或 规定某些活动,并经历一种连续的行政管 理过程。
8)国家行政学院张金马 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
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达的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 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 声明、指示,以及行动计 划与策略等。
9)我国学者陈振明
公共政策是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 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 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 、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三) 公共政策的稳定性是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
追求稳定是任何一个政治系统的基本目标。公共政策作为政 治系统运行的中心、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手段和进行公共管 理的途径,必须保持稳定。
第二节 公共政策系统
一、公共政策主体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公共政策主体的划分是美国学者詹姆 斯·E. 安德森在《公共 政策》一书提出的。他从政策主体 的身份出发,将其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
就美国而言,总统在立法方面的权威显然已经被确定, 委员会导致了国会领导的分散,加之缺少强有力的政党 权威,使国会越来越依赖于总统提出的立法建议。而且 ,国会还常常将一些非常重大的决策权授予总统,特别 是在需要高度集中的外交和军事领域,总统所拥有的合 法权力和行动自由比其在内政方面所拥有的 权力和自由 要大得多。
(四) 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以其合法性为基础的,政策只有合法 化,才能具有对公众的约束力。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知识一览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行政——本质包含者遵从指示和服从的含义。

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功能:计划、决策、指挥、协调、控制。

公共行政: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更多的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二、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政府与企业的区别):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特征。

三、公共物品概念非竞争性——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还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与私人物品相对应。

公共物品的划分:1)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2)有形的公共物品与无形的公共物品3)全国性的公共物品与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扩大化(从政府行政机关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2、更据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3、研究焦点由“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4、涉及大量其他主题5、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6、更具现实性——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概述一、公共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公共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 第4章-公共物品管理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 第4章-公共物品管理
• (二)消费的非竞争性。 • 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rousness),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
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 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三、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 辨别一种物品或服务是否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步骤: • 第一步,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是否具有非竞争性; • 第二步,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 • 第三步,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受益在技术上是否具有非排他
本章学习要点:
• ·公共物品的涵义、特性、类型 • ·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 ·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 • ·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 • ·混合物品的特点、供给 • ·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 ·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 •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两种方式 • ·改革政府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行为
第一节 Xi i 1
• 即某一商品的总量(X)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 商品数量 的总和,这也就是说私人产品是能够在消费者之间 分割的。
• (2)公共物品
• 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X来 说X i ,他个人消费所支配的公共物品 数量 实际上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X),这也就是说公共物品 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
第四章 公共物品管理
公共物品管理是公共管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是 因为公共物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公共 部门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物品上;而且, 市场经济中公共部门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公 共物品或服务有关。政府进行的资源配置、政府所从事的 收入再分配和政府在稳定经济方面所进行的努力及其效应, 也是公共物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对公共物品 的生产、供给与管理的研究,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内 容。

4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4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1.3判断公共物品的步骤
1.4公共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和公共中间品
全球性、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1.5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供给
非竞争性(边际成本极低或为零)和(或)非排他性(把 某个潜在的消费者排除在外成本极高或者根本不可能)带 来的效率损失导致市场机制难以(或有效率的)解决公共 物品的供给
1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类型 2公共物品的供给 3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1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类型
1.1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是具有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1.2公共物品的特性
1受益的非排他性: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付款之人排 除在受益范围之外,或者成本过高(动态的特征) 2消费的非竞争性:对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和减少 他人同时使用
公共管理的物品 及供给
【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 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 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 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 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 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 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 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 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 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的具体表现
进一步在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
探讨政府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行为
教1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
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规模性

自学考试《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03335)复习资料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从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如下重要特点: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责任;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阶段的公共管理学,具有如下值得注意的新特点:一是鲜明的实践导向性。

公共管理学以实践中提出的、传统行政学解决起来力不从心的重要问题为导向。

二是理论上的包容性。

为解决公共管理提出的各种问题,公共管理学兼收并蓄,积极从其它学科吸收理论养分,这使公共管理学呈现出交叉性强的特点。

三是学科的年轻性。

公共管理学从产生至今只有三十多年。

从整体上看,公共管理学科还没有真正成形,还不具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与相邻学科的边界还不清晰,这使得公共管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公共管理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运用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公共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公共管理人才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弄清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明确公共管理学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公共管理学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公共管理学黎民课后答案

公共管理学黎民课后答案

公共管理学黎民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在性质上的差别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私部门管理的目标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私人利益,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者不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活动的目标,而应以实现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休戚相关、私人活动又难以增进的公共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而优先性是通过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威来体现的。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受较多制衡有其必然性:由于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管理组织获得了合法的垄断性,拥有合法的强制力,同时公共管理过程产生的影响也是全社会的。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增进公共利益的立法者与执法者,处在基本社会资源分配的中心,公共决策通常是在多元的、甚至冲突的利益与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和做出抉择。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主要通过政府机制来实现,私部门管理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政府与市场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和控制体系。

2.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用行政学的理论与方法处理当代公共领域的管理事宜时,主要存在着以下局限:(一)理论框架局限。

行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的,行政学以政府管理作为研究内容,无法独立于政治学,而采取管理学的一般的工具取向又会抹杀公共领域特有的政治文化价值。

(二)管理主体局限。

政府或国家行政机构无疑是最重要的公共管理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

现代公共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从根本上突破行政学在管理理念和手段上的局限,成为公共领域管理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

行政管理学讲管理对象确定为两类:一类是政府本身,包括人、体制和过程;另一类是属于政府管辖范围的公共事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课件

公共物品的供给课件

03
公共物品的供效
“搭便车”问题
总结词
指个体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中,不支付任何成本或支付成本较 低,却享受与其他付费者同等的利益。
详细描述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个体在消费时不需要支付全部成 本,因此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外部性
总结词
指个体或组织的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 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带来正面 的外部效应或负面的外部效应。
亚洲国家的警察和消防服务主要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负 责。一些国家正在加强法治建设和打击犯罪的努力。
医疗卫生
亚洲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国家提 供全面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多地依赖 私人部门。
其他国家的公共物品供 给
南美洲
南美洲国家的教育、安全和基础设施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进行再分配。医疗卫生 服务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政府通过保险和补贴等手段进行干预。
医疗卫生合作。
亚洲的公共物品供给
公共教育
亚洲国家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差异,从国家资助到私人办 学都有。许多国家正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特别 是在农村地区。
基础设施
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包括交通、能源和水 务等领域。政府和私人部门广泛参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多 边合作项目也提供支持。
公共安全
市场提供
优点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竞争和创新。
缺点
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和排斥某些消费者, 如低收入群体。
自愿提供
优点
减轻政府和市场压力,促进社会参与和团结。
缺点
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可能受限于资金和人力资源。
混合提供
优点
结合政府保障公平和市场提高效率的优势,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可持续性。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管理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管理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管理:一项全面性分析公共物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益,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公共物品的供给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性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1.供给现状近年来,我国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然而,在某些地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仍然存在不足,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

2.影响因素影响公共物品供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政府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

政府投入是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保障,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此外,人口分布也会影响公共物品的布局和规模。

3.对策与建议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我们建议:(1)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关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多元化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投入外,我们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引入社会资本、发行债券等,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3)提高供给效率: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应注重提高供给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评估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二、公共物品的管理1.管理现状公共物品的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维护、使用、监管等。

目前,我国在公共物品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效率不高、监管不到位等。

2.影响因素影响公共物品管理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

管理体制不健全会导致管理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

人员素质不高会影响服务质量,法律法规不完善则会导致管理无章可循。

3.对策与建议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管理效率,我们建议:(1)完善管理体制: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避免管理混乱和推诿扯皮现象。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公共行政学:是以国家行政系统为对象研究政府自身管理问题,希望自身管理问题解决为政府外部问题解决做保障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是多元治理主体在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合作行为。

侧重点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运营。

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利,有效提供公公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特征:1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上 2.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同于政府管理,它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或个人相互合作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合与责任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1.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2.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3.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4.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与自主性 5.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内涵:1.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及责任等方面3.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4.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公共性5.目标公共性公共管理学产生原因:内因:财政危机、信任危机、治理危机外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化趋势、社会民主化浪潮“新公共管理”运动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发起。

主要内容: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以市场取代官僚组合字,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

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

代表人物及观点:①米尔顿·弗里德曼、哈耶克—“小政府理论”。

②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流程再造理论”,对官僚制进行改造和超越③马克·霍哲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管理工具—政府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④戴维·奥斯本和德勒·盖布勒—“重塑政府理论”—《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新保守主义。

《公共物品的供给》课件

《公共物品的供给》课件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总结词
揭示公共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与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有所不同,因为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人对公共物品 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同一物品的消费。因此,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可能呈现出与价格无关的特性,即随着价 格的升高或降低,需求量可能保持不变。
公共物品的偏好显示机制
总结词
探讨如何有效地显示个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
详细描述
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个体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可能难以直接显示。因此,需要设计有效 的机制来收集和显示个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例如通过投票、市场调查等方式。这些机制需要确保个 体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偏好,并防止虚假表达或策略性投票的出现。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 特点,即无法阻止不付费者享用,且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 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公共物品的特性
非排他性
外部性
公共物品无法排除不付费者享用,一 旦提供,任何人都可以无差别地享用 。
公共物品的消费会产生外部性,即会 对其他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一个消费 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 质量,即增加消费者不会增加生产成 本。
供给效率与公平性的平衡
平衡的必要性
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 既要考虑效率又要兼顾 公平,二者缺一不可。
分类管理
根据公共物品的性质和 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 方式,以提高效率或促
进公平。
政策协调
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 虑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避免冲突和矛盾。
公众参与与监督
鼓励公民参与公共物品 的供给过程,加强社会 监督,促进效率和公平

第四讲 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第四讲 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四、准公共物品与混合物品的供给
(一)准公共物品与混合物品的特点 严格意义上的准公共物品,是指不同时
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只具备其中一个 特征的物品;而混合物品,是指在形式上不具 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或者说在形式上是排 他和竞争的)、因其明显的正的外部性而显现 出某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
第一,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 为其工作目标。公共物品便往往与相对较高的成本相 伴随。
第二,在政府官僚机构中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 物品的竞争,从而会降低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
第三,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社会 成员在对公共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其敏感程度低 于市场价格。
追求公共机构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 规模的极大化。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 而高于其最佳的产量水平。
1. 具有排他性和在一定范围内非竞争的准公共 物品的特点 这类物品的一个特征是,具有排他性, 即以较低的成本不让某些消费者消费这些物 品,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方面,这 类物品有一个饱和界限,在未达到饱和状态 时,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 费者并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从该物品获得收 益,也不会因此而增加产品的成本。但是, 当对物品的消费趋于饱和,即出现拥挤时, 再增加消费者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 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也不为零。
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是收费物品或俱乐部 产品。它的特点是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 竞争性,同时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
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是公共资源。它的特 点是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地排 他。
(二)混合物品和公共中间品
与准公共物品相比,混合物品的主要特 点是具有较大范围的正的外部性。同时,由于 这种外部性,使得这类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 他性变得不完全。这类产物品的种类较多,教 育、卫生、科技都属于这类物品。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公共需要的特点:客观性、社会性、多样性2、通常人们把具有非排他性、不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称为公共资源,将具有非竞争性、不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称为俱乐部产品。

3、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拥挤性公共物品(道路、桥梁)、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公园、文化遗产)4、公共物品:是指完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或者说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

5、准公共物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外部收益的产品。

6、准公共产品的特点:①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②外部性7、准公共产品的分类:①拥挤性准公共物品;②价格排他性准公共物品8、公共事务: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可以直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9、准公共事务的特点:公益性中介性、非营利中介性10、公共事业:是指由特定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以满足社会群体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准公共物品和某些公共物品,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而进行的活动或事物。

11、公共事业的特点: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非营利性12、社会公共事业: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13、社会公共事业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14、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①管理目的不同(公益性/盈利性);②管理的运行轨道不同(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主要在利益轨道上进行);③物质资源来源不同(收入及政府补助/所获取的利益);④绩效评估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5、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①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关);②管理方式不同(在国家政策应倒下提供技术和辅助性服务/等级制);③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直接性管理/间接性管理);④阶级性不同(反映长期历史发展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反映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笔记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笔记

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笔记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笔记(一)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第一章一、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中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本定义的主要内涵:★强调了公共管理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管理的区别。

★突出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所涵盖的范围不同。

★指出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管理的主体上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同。

★公共管理实施的方法与过程与公共行政有所不同。

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切入点——研究途径,主要有两条: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Management Approach)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具有互补性;重视个案研究,以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以任命官员为教学研究对象,重视高层管理者与学术界的沟通。

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公私部门无本质区别,在管理上亦无分别;个案研究与量化研究、试验设计相结合;过程取向,强调组织设计、人事、预算等问题;培养具有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

对僵化的官僚体制的批判官僚制与民主制的冲突对公务员的非人性化要求官僚制并没有预想的高效率关注投入和操作程序忽视产出与效果在对传统行政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逐步出现的新公共行政运动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改革潮流,开始取代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成为主流。

又称“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理论”、“后规制型组织理论”、“后官僚制理论”、“新保守主义”。

这种反传统的潮流很快占据上风,使持这种观点的政治人物上台执政。

如撒切尔、里根等。

这种改革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缩小政府规模和缩减财政规模。

2、减少政府部门的权力。

3、改变行政组织的结构。

4、将部分政府职能和任务交由市场来承担。

5、国有资产私有化。

6、缩减社会福利,更多的公共产品改为有偿提供。

公共管理介绍、公共物品

公共管理介绍、公共物品
#粮
2008 万元 3839350.0 22804.2 6893.9 4030.6 13006.4 1840.0 1382623.0 346773.5 83034.0 592634.8 846311.5 546292.6
2009年为2008年% % 113.1 118.7 51.7 114.9 93.3 119.4 110.4 120.8 109.7 114.8 129.4 89.0
北京市三产百分比折线图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990 1995 2000 一产 % 2005 二产 % 2007 2008 三产 % 2009
北京市农村经济纯收入分项统计
项 目 2009 万元 总营业纯收入 农 业
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第一,偏爱 企业管理的原则;第二,对公、私部门 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第三,除了重视 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公 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在研究 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 方法。
作为同一的公共管理的不同组成部分,P 作为同一的公共管理的不同组成部分,P途径 和B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的眼 光并不局限有行政机关内部,而将关注的焦点放 到公共部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它们都尊重政 治因素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它们都重视经验性 的材料。
三、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四、公共物品的类型 根据以上步骤的识别,我们大致可以区分出 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1 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1)同时具有非排 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2)具有非排 他性与竞争性的公共资源;(3)具有排他性与 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
五、公共物品供给:私人部门供给的无效率 原因: 1.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消费,意味着增加 1.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消费,意味着增加 一个人消费所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按照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资源有效利用原则, 对这一产品消费不应该收费。但是,新增 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并不说明提供 这一研究公共管理部 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 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 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 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 第4章-公共物品管理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 第4章-公共物品管理

• 还存在着另一类公共物品,那就是由那些公共组织供给可以节约成本、从 而使消费更加经济的产品,或者说以公共的方式提供较为经济、具有规模 效应、更有效率的物品。比如消防队,从理论上,任何一个家庭和组织都 可以建立一个消防队,因为都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每个组织都 建立一个消防队显然是不经济的,因为火灾并不是每天都发生,有时候可 能一年甚至几年都用不上,所以一个城市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队就足以应付 这种偶然的灾难,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大家共同出资组建一支消防队。邮 政也是如此,人们最初可能是私人间传递邮件,但是人们意识到一个人一 次只传送一个邮件非常不经济,远远不如同时传递多件邮件,发送邮件的 人每人负担一部分费用,所以邮政逐渐变成了一种公用的事业。类似的还 有垃圾处理、公共卫生、农田灌溉,都具有这样的性质。随着社会文明与 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公共物品日益增多,公共部门的范围越来越广,公共 物品和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地丰富,如公路、桥梁、路灯、城市绿地、城市 公交、天气预报、广播电视、国家安全、基础教育、职业培训、自然科学 与公共技术成果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项目。
性,如果具有非排他性,也就是说该种物品或服务同时具有 了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则这种物品或服务必为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 如果一种物品或服务既不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又不具 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则该种物品或服务必 为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
• 如果一种物品或服务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非 竞争性,但在技术上能够排他,可以进一步分析实现排他的 成本是否较高。如果排他的成本较低,则该种物品或服务属 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如电影院、足球赛、公路和桥 梁等等。这类物品或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提供,同时,政府给 予补贴。

社区·第四章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社区·第四章   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第四章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第一节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从生产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两大类。

(2)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显现不断扩展的趋势。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

(4)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

(5)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三、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四、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一)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两个部分。

所谓其他公共管理主体是指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一般可称为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

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分为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社会问题等。

1.公共资源(1)公共设施、产品。

即特定社区所有人们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质性存在,且它们本身必须是劳动产品,如能源、城市道路、路灯、桥梁、交通标志等。

(2)公共信息资源。

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经济信息,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一.选择及填空
1.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2.公共物品的特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

3.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的是俱乐部产品。

4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的排他。

5.混合物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范围的正的外部性。

6.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规模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无差异,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非均衡性。

7.税收规范的角度,提出了资源如何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的是庇古均衡。

8.政府机构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工作目标,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竞争。

9.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10.庇古均衡的最优供给是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税收的边际效用达到均衡时。

11.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章其所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的是林达尔均衡
12.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在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

13.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结构趋向丰富,供给质量日渐提高。

14.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
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
15.政府供给的两种方式: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
16.公共物品及公共支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增
加是总的趋势
17.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方式:政府与私人签订生产合
同,授权经营,出让经营权,政府经济资助,政府参股
二、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的物质产品和
服务项目。

俱乐部产品: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
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

搭便车:人们都不希望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条件下,享
受通过他人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效益。

三、简答
1.以国防为例分析公共物品的特征。

(1)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

如果在一国的范围内提供了
国防服务,则要想排除任何一个生活在该国的人享受国
防保护是极端困难的,那些在政治上反对发展核武器而
不愿为国防缴纳费用的纳税的人们,及时被投进监狱,
也仍然处在核武器所提供的国家安全保障范围之内。

(2)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

国防一旦建立后,增加一个
受保护人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的受益程度,也不会额外
增加资源投入。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国防
的保护,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个人。

(4)消费的强制性。

国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社会
成员都必须在国防的管辖范围内,受到国防的保护。

2.试分析教育属于什么物品?为什么
教育是混合物品。

混合物品具有较大范围的外部性,
由于这种外部性,使得这类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变的不完全。

一个人接受教育,受益的首先是个人,即
能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
报酬等;同时,教育具有形式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此,按传统的衡量标准,教育是私人物品。

但另一方面,
教育在给个人带来私人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正
外部效应,即将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
给社会,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使他人受益。

这种外部性是非竞争和非排他的。

因此,
在这个层面上,教育有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具
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因此,教育属于混合物品。

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有何不
同?
(1)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
标。

由于追求利润必然要减低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便往往与相对较高的成本
相伴随。

(2)在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
竞争,缺乏竞争意味着缺乏激励,从而会降低公关部门
的服务效率,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因此,社会成员
在对公共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时,其敏感程度肯定低于市场价格。

4.林达尔均衡的概念和假设分别是什么?
概念: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章其所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2)a、每个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应,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而逃避自己应分担成本费用的动机。

b、每个成员都清楚的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类公共物品可为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的边际效益的可能。

5.改革政府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行为?
(1)有进有退,合理调整政府的经济活动领域、
(2)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3)公共物品生产或投资主体多元化
(4)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物品的供给领域
(5)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机制
四、案例分析
昨天上午,小王和未婚妻到公园拍婚纱照,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

当时,在公园入口处有工作人员拦截,并索要50元的入门费。

大热天的,穿着婚纱、礼服本来就不舒服,小王更不想因此坏了拍照的心情,二话没
说缴纳了50元后这才进园。

可更让小王纳闷儿的是, 50
元换来的却是一张票价两元的公园门票。

“本是免费入
园,拍照就要收费,这究竟是什么费用?”拿着这样一
张门票,小王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但因拍照要紧就没多
说什么,进入公园后,小王就开始准备拍照的东西,他
看到路边的花开得非常漂亮于是采了几朵用作拍照道
具,被公园管理人员发现后,硬是要让他交罚款,小王
觉得公园本来就是公共场所,不该收入门费,摘几朵花
也不该教什么罚款,于是和管理人员起了争执,本来的
拍照计划也被搞得一团糟。

小王一气之下向当地部门反映了公园的“敲诈行
为”,工作人员则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50元是对
入园拍照造成绿地、树木等损坏的赔偿。

”据工作人员
介绍,该公园是免费公园,但由于入园拍摄婚纱照的人
太多,对园内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也曾禁止影楼
入园拍摄。

事后,很多影楼主动联系公园,说是订单已
派出,而外景多选择在该公园,协商是否能缴费后入园。

就这样,从今年 6月底,该公园入园拍摄婚纱照需缴纳
50元。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钱是对影楼收取,
每对新人50元,用于园内植被的养护。

”只不过,羊
毛出在羊身上,很多影楼直接交由客户代付。

而对于小
王摘花被罚款的事,工作人员称公园本来就是免费设施,
需要大家共同爱护,公园有硬性规定要求对破坏公物
者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警示游客对公共物品的保护
试分析:
1、结合案例说明公园属于什么类型的物品。

答: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公园是由政府出资所建,
其优美景观,休闲设施是大众共享的,不是以为某一人
的享用而其他人不能使用,故其具有非排他性;而公园
的草皮养护不会因为一人的增加而使养护更加困难成本
大大增加,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可见其具有非竞争性;
而公园的门票是两元,其之所以收取50元的费用是为了
养护草皮,而这正是由于外部效应带来其经营成本长期
得不到补贴而出现的收取相应费用,这也满足准公共物
品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公园是准公共物品。

2、这个案例体现了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出现哪
些问题。

答:由这句话“该公园是免费公园,但由于入园拍摄婚
纱照的人太多,对园内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也曾禁
止影楼入园拍照”我们也可以看出,因为公园是免费的,
具有无偿性,而且其条件又好,所以好多人都来此拍照,
而且在过程中并没有做到爱护保护公共物品,这也是人
们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心理”的表现。

由此我们可以得
出结论这种公益类的准公共物品是当前存在较为普遍的,
诸如收费公路,桥梁,景点等等。

案例中公园对破坏公
物者采取罚款措施,这种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一方面政府
提供资源,同时对游客进行相应制约,以保障游客对公
物的爱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