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说课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引言《最后一次讲演》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散文课文。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位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的最后一次演讲。
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演讲中的思考和感悟,以及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不舍,课文意义深远,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成长和离别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散文的特点,能够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理解本文主旨,把握散文的情感表达,理解离别的感悟。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够运用于日常口语和写作中。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深入解读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己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成长和离别的主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增强对友情和师生情感的感恩之情。
•激发学生积极面对离别和成长的态度,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文中的情感表达。
•学习和掌握生词和短语,运用于日常口语和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情感解读,培养学生对自己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思考离别和成长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转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预习(5分钟)•创设情境,通过展示校园风景照片和毕业典礼现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自己的毕业典礼经历。
•提问学生对毕业典礼的感受和离别的情感,预热学生情感话题。
2. 教学展开(35分钟)步骤一:整体感知-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播放音频或由学生诵读课文《最后一次讲演》。
- 学生跟读或阅读课文,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和基本情节。
步骤二:文本解读- 引导学生分小组,就文中的重要段落展开讨论,共同解读文章。
- 分析文中的议论文风格,如修辞、排比、对比等手法对表达的帮助。
步骤三:语法与词汇- 引导学生标记生词和短语,并逐个进行解释和示范运用。
- 帮助学生构建上下文语境,掌握词义和用法。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著名的战士闻一多。
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家的危难和民族的命运,勇敢地站在讲台上,用他的智慧和激情唤起民众觉醒,为事业奋斗到底的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闻一多坚定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的精神,体会演讲稿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对演讲稿这一文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训练。
同时,学生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运动的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前进行必要的补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闻一多和本文的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演讲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闻一多的爱国情怀和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闻一多和本文的背景知识,课文内容的理解,演讲稿的特点。
2.难点:对闻一多爱国情怀和精神的深入理解,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表演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历史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闻一多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展示: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课文朗读和演讲,展示学习成果。
5.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合集5篇)
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合集5篇)【篇一】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3.体会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记住词语写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卑劣():卑鄙恶劣。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2.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3.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4.本文语言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其表现如下:(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
(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
(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对应语句。
二、合作探究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7.文章第一段中“这成什么话?”第二段中“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篇二】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分析能力。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分析能力。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精编】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家鲁迅先生在1930年的一次演讲,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着当时的社会现状,批判了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和资本主义三种势力,并呼吁人们起来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词语,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思想观点。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理解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和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对我国文学的贡献。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内容分析: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鲁迅先生的观点。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讲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听过或参与过一次重要的演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演讲的艺术和魅力。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如讲演者的身份、讲演的场合等。
2.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3.通读全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讲演者的情感。
4.分析课文的结构,学习讲演的技巧和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是一种公开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活动。它是传递信息、影响听众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演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观点、感染他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演讲的结构和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把握演讲的节奏和情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演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演讲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无论是表达个人观点还是在公共场合进行演讲。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新课环节的问题,我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在理论介绍和新课讲授部分,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演讲的概念和技巧,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演讲的魅力。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斗争,最终牺牲的感人事迹。
本文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对于叙事作文和议论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讨论和演讲,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英勇牺牲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英勇牺牲精神,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演讲法:教师学生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课文内容、历史背景、人物事迹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3.教师准备演讲题目和评分标准,以便在演讲环节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最后一次讲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活动·探究”,旨在通过学习演讲词,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的即兴演讲。
在演讲中,闻一多先生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表达了对李公朴先生的深切悼念和对民主和平的坚定追求。
这篇演讲言辞激烈,情感充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词范例。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演讲词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演讲词的语言特点、情感表达和演讲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分析文本等方式,深入理解演讲词的特点和内涵。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2)分析文本,理解演讲词的结构和内容。
(3)学习演讲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2)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 教学难点(1)掌握演讲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理解演讲词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2.学会本课的字词,体会本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章的主旨。
4.本文讲演语言爱憎分明,要认真体会增强语感。
5.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体会其革命豪情。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本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体会其革命豪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了解作者及作品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1 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人中国的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
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的现实极端的恨.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二.写作背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它体现了闻一多的爱国决心和献身精神。
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
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三.讲演及讲演词讲演又叫演讲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锦集三篇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锦集三篇第1篇: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背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疯狂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他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有人劝闻一多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事前他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讲演.三个小时后,他被特务暗杀了.课文就是根据这次讲演记录整理的.(二)课型:听说能力训练课(三)教学目标1、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学习他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2、理解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3、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注意场合与对象.4、能运用口语,进行即兴简短讲演.四、重难点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1二、说教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讲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也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双主原则”.鉴于此,教学本文的指导思想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参与.具体做法:(1)本文是一场讲演.它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但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忽视,所以设置教学情景很重要.课前学生致辞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教师范读前学生看预习提示,了解背景,让学生明确当时的听众有哪些,在什么场合,揣摩闻一多先生讲演时的爱憎情感.教师范读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感染打动学生,让其身临其境.(2)感叹句、反问句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范读后让学生品味,再找出自己感受深的,表达力强的句子,学生自己谈感受,朗读,变换句式,进行比较归纳,既是能力训练,也是思维方式的训练.三、学法本文语言感情充沛,表现在运用了不同句式、修辞手法和反义词等,这些句式,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句式变换,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自己动口动手,置身其境,在实践中理解提高.以教师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以后遇到此类问题,会运用朗读,发问,讨论,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四、教学程序(一)新课导入(3分钟)1、学生致欢迎辞导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2、出示单元学习目标课题及学习目标(投影)(教学目标定向,引起学生有意注意)二、新课学习1、这次讲演为什么是最后一次请大家阅读预习提示,然后作简单回答.(以速读方式,让学生简明、扼要介绍作者与背景,听说训练兼顾阅读能力培养)2、谁能介绍一下闻一多先生讲演的场合对象(板书场合与对象)明确本文讲演的特定场合与对象3、教师范读,提出听的要求.(1)闻一多讲了哪些内容(2)表现了他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板书)(此问完成目标1)4、学生揣摩闻一多爱憎之情,模仿讲演语气,每人朗读一段文章,然后谈感受:你认为哪句话最有力量说课稿网站特邀请一线专家、名师、学者为广大新教师整理编辑了部分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让学生感知不同句式、修辞手法在口语中的表达作用.讨论自由发言,激发学生思维与参与热情.5、教师小结,明确哪些句子有力量,为什么有量.(投影出示语言特点与表达上的作用)学生进行句式变换,比较.先让学生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朗读到讨论,由比较到归纳,也是对学法的指导.(完成目标2)6、教师小结过渡到口语运用要注意场合与对象:闻一多先生的这篇讲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吓得敌人胆战心惊,听得人民群众精神振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闻一多先生讲演时注意了场合与对象,根据场合与对象来确定讲演的内容,增强了讲演的战斗力.(投影出示板书二) 三、分析语言实际运用中“得体”的要求教师举语言运用不注意场合与对象的例子,学生分析不当的原因,再让学生补充例子.这样设计是由现象到原因,再到现象,不是简单机械的循环,而是举一反三,是由理解到运用.(完成目标3)四、实践与拓展我们今天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以《学习所想到的》为题准备讨论准备三分钟,作一次讲演.此练习设计的目的,一是文道统一,二是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五、教师小结.结束全课讲演能力是日积月累练出来的,我们今天只是一个开头,大家要勤学苦练,十年后,希望你们当中能有演讲家出现!第2篇: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教学目标】1.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八年级统编版《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八年级统编版《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积累“卑劣、污蔑、蛮横”等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作者在演讲中运用的对比、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为正义献身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闻一多先生演讲的内容,理解其对反动派的愤怒谴责和对李先生的高度赞扬。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演讲词的感染力。
2.教学难点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演讲内容和情感表达的影响,体会作者在复杂环境下的无畏精神。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播放一段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视频资料,展现他的生平事迹和在历史关键时刻的表现,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闻一多先生吗?他是一位伟大的学者、诗人,更是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最后一次讲演》,这是一篇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演讲词。
”(二)背景介绍(5分钟)详细讲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即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先生不顾个人安危,出席追悼大会并发表这篇演讲。
让学生了解当时白色恐怖的社会环境,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以及爱国民主人士为争取民主自由所面临的危险,为理解演讲内容和情感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节奏,感受演讲词的情感力量。
例如,读出“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一句中强烈的情感对比。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之后请几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重点强调“卑劣(bēiliè)、挑拨离间(ti ǎobōlíjiàn)”等字词的读音。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20分钟)1.分析演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演讲词围绕什么展开?让学生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最后一次讲演》 说课稿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一次讲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演讲词。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演讲词,旨在让学生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这篇演讲词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即兴演讲,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和为正义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文章语言犀利,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演讲词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
他们可能对闻一多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不够深入,对于文中所表达的强烈情感和深刻思想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爱憎分明的情感,体会演讲者的强烈情感和坚定信念。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为正义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爱憎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对比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2)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文本。
(3)朗读品味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力量。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一次演讲》教案(精选五篇)
《最后一次演讲》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最后一次演讲》教案最后一次演讲预习目标:1、扎实掌握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3、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预习重点:1、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的扎实掌握2、本文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预习难点:1、结合本文理解演讲的特色2、演讲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卑劣()诬蔑()卑鄙()离间()蛮横()赋予()......2、解释下列词语:(4分)(1)卑劣:(2)毒手:(3)诬蔑:(4)蛮横:3、文学常识填空:(1分)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学者、。
湖北省浠水县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3分)3、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略2、(1)卑鄙恶劣(2)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3)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4)(态度)粗暴而不讲理3、民主战士二、1、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3、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
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导学案学习目的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设想一、本文是一篇讲演词,可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讨论,课后练习,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要让学生体会本文口语的特点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闻一多先生演讲的爱国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语言特点分析方面,通过课文中“你们可以杀我,但不能杀真理”等句式,让学生认识到设问的修辞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爱国主义精神领悟方面,通过闻一多先生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让学生理解爱国的具体体现,如为国家繁荣而努力学习。
2.教学难点
-对讲演结构的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讲演的结构和层次,需要教师引导分析。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次讲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情况?”(如学校演讲比赛、班会发言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演讲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讲演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领会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精神。、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讲演的气势和感染力。
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感悟讲演稿中的美,学会欣赏和评价不同文体的文学艺术价值,尝试创作富有感染力的演讲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朗读:正确把握讲演的语气、节奏和情感,理解讲演的整体氛围。
-生字词掌握: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殉”、“慷慨”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13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昆明,面对国民反动派的暴行,毅然发表的演讲。
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的演讲稿,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他对的追求。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的历史教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理解他对的追求和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英勇无畏、追求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理解他对的追求和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以及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历史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优质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是作者在最后一次讲演中,向学生们传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学生们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课文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文章内容。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背诵课文《最后一次讲演》。
2.能够分析和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中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最后一次讲演》。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卡片: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们介绍课文作者和课文背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导入课文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课文文本,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并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们就课文中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们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们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逝世前为学生所作的一篇演讲。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也有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教育观,以及他对学生的真挚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师的尊敬。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文字,而是能够深入到文章的内涵。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可能对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师的尊敬,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2.原因:学生可能对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写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陶行知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陶行知先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5.写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教育感悟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5篇)
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5篇)第一篇:最后一次的讲演教案写一篇演讲词教学目标1通过总结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及特点;2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3鼓励学生充满自信,扬起自信的风帆,乐观的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1通过总结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2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教学难点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本单元的课文文体及特点导入闻一多的《最后一次的讲演》、谢冕的《富有的是精神》等都是演讲词。
那么什么是演讲词?演讲词俗称演讲稿、讲话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供演讲时使用的,用来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稿。
一篇出色的演讲词可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感染、打动读者或听众。
怎样写好演讲词呢?二把握特点小组结合本单元课文,讨论演讲词有哪些特点?1、针对性。
演讲要考虑特定的听众、演讲的环境、场合。
听众不同,环境场合不同,演讲就有不同的内容、方法。
2、鲜明性。
演讲要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就要立场鲜明、态度明确。
3、通俗性。
演讲是给人听的,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
要使听众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用简短的句子、口语化的语言,明白晓畅地表达。
4、鼓动性。
要达到宣传教育作用,演讲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富有鼓动性。
三演讲词的结构演讲词的结构,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部分:称谓-先外后内开端-开门见山/设问提要/引用名言警句/以故事、新闻、历史作引子正文/主体-从多方面/角度阐释讲题结尾-总结要点/赞扬勉励/感谢祝颂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一、导入新课:用生命写成的演讲词。
(背景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演讲思路。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归纳:闻一多演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再读课文,讨论归纳:可分几个部分?说说作者思路。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析归纳:(1)慷慨激昂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
(2)语言形式:褒贬对比;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口语化语言。
3、模拟演讲:(1)小组准备(2)模拟演讲(3)讨论评价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这篇文章共715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践与拓展
我们今天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以《学习<最后一次讲演>所想到的》为题准备讨论准备三分钟,作一次讲演.
此练习设计的目的,一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3分钟)
1、学生致欢迎辞导入
(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
2、出示单元学习目标课题及学习目标(投影)
(教学目标定向,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二、新课学习
1、这次讲演为什么是最后一次?请大家阅读预习提示,然后作简单回答.
(以速读方式,让学生简明、扼要介绍作者与背景,听说训练兼顾阅读能力培养)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
李阳
《最后一次讲演》是初二语下册第13课,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疯狂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他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有人劝闻一多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事前他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讲演.三个小时后,他被特务暗杀了.课文就是根据这次讲演记录整理的.
6、教师小结过渡到口语运用要注意场合与对象:
闻一多先生的这篇讲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吓得敌人胆战心惊,听得人民群众精神振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闻一多先生讲演时注意了场合与对象,根据场合与对象来确定讲演的内容,增强了讲演的战斗力.(投影出示板书二)
三、分析语言实际运用中“得体”的要求
教师举语言运用不注意场合与对象的例子,学生分析不当的原因,再让学生补充例子.
(二)课型:听说能力训练课
(三)教学目标
1、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学习他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2、理解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3、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注意场合与对象.
4、能运用口语,进行即兴简短讲演.
四、重难点
重点:目标2、3
难点:目标1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讲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也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双主原则”.鉴于此,教学本文的指导思想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参与.
五、教师小结.结束全课
讲演能力是日积月累练出来的,我们今天只是一个开头,大家要勤学苦练,十年后,希望你们当中能有演讲家出现!
2、谁能介绍一下闻一多先生讲演的场合对象?(板书场合与对象)
明确本文讲演的特定场合与对象
3、教师范读,提出听的要求.(1)闻一多讲了哪些内容?(2)表现了他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板书)
(此问完成目标1)
4、学生揣摩闻一多爱憎之情,模仿讲演语气,每人朗读一段文章,然后谈感受:你认为哪句话最有力量?说课稿网站特邀请一线专家、名师、学者为广大新教师整理编辑了部分精品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三、学法
本文语言感情充沛,表现在运用了不同句式、修辞手法和反义词等,这些句式,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句式变换,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自己动口动手,置身其境,在实践中理解提高.以教师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以后遇到此类问题,会运用朗读,发问,讨论,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1)本文是一场讲演.它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但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忽视,所以设置教学情景很重要.课前学生致辞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教师范读前学生看预习提示,了解背景,让学生明确当时的听众有哪些,在什么场合,揣摩闻一多先生讲演时的爱憎情感.教师范读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感染打动学生,让其身临其境.(2)感叹句、反问句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范读后让学生品味,再找出自己感受深的,表达力强的句子,学生自己谈感受,朗读,变换句式,进行比较归纳,既是能力训练,也是思维方式的训练.
让学生感知不同句式、修辞手法在口语中的表达作用.讨论自由发言,激发学生思维与参与热情.
5、教师小结,明确哪些句子有力量,为什么有量.(投影出示语言特点与表达上的作用)学生进行句式变换,比较.
先让学生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朗读到讨论,由比较到归纳,也是对学法的指导.(完成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