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ppt
合集下载
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PPT模板
输入小标题
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此处填写具 体条目内容,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 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
05
04
输入小标题
输入小标题
03
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此处填写具 体条目内容,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 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
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此处填写具 体条目内容,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 此处填写具体条目内容,
完成80%
添加会议主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 余的文字修饰
添加会议主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 余的文字修饰
添加会议主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 余的文字修饰
添加会议主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 余的文字修饰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2014
2013
2015
2016
2015年度利润对比表
添加会议副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 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 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 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 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标题
32500 12340
80%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 文字修饰。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吴忠民PPT课件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吴忠民
主要内容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重要意义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四、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五、应对思路和对策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一、社会风险与中国社会的高风险期
判断
1、中国现阶段社会安全运行状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
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 因
、
与民争利现象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税收。 (2)名目繁多的收费。 (3)金融领域高收益。 (4)土地高收益。 (5)国企少缴利。
四、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1、民生需求重于政治诉求
(2)社会保障能力的低下。
谢谢大家
2、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某直辖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
、
第一,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很小,一个 时期当中的平均水准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一。
第二,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高居世界第
SUCCESS
THANK YOU
2019/8/8
三、应对思路与措施
、
3.与民争利现象比较明显
由于政府的职能定位没有完全转为公共服务型政 府,由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共权力与民争利的现象。
法局、市政管理委员会培训中心培训教材,国家某出版社 2006年版):
——不要在公众面前控制相对人的暴力抗法行为。如果无 法避开围观者,就以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
——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局部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 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 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阻止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 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使用上。
吴忠民
主要内容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重要意义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四、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五、应对思路和对策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一、社会风险与中国社会的高风险期
判断
1、中国现阶段社会安全运行状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
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 因
、
与民争利现象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税收。 (2)名目繁多的收费。 (3)金融领域高收益。 (4)土地高收益。 (5)国企少缴利。
四、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1、民生需求重于政治诉求
(2)社会保障能力的低下。
谢谢大家
2、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某直辖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
、
第一,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很小,一个 时期当中的平均水准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一。
第二,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高居世界第
SUCCESS
THANK YOU
2019/8/8
三、应对思路与措施
、
3.与民争利现象比较明显
由于政府的职能定位没有完全转为公共服务型政 府,由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共权力与民争利的现象。
法局、市政管理委员会培训中心培训教材,国家某出版社 2006年版):
——不要在公众面前控制相对人的暴力抗法行为。如果无 法避开围观者,就以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
——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局部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 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 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阻止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 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使用上。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PT课件
一、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首先是要发展经济,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物质基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在于依靠自 己的发展。(十七大报告: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的重要基础。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 现。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 国发展和进步和客观要求(是由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只有把解 决民生问题,切实尊重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意 志和行动,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同心同德地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始终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国家政权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重视解决民生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 革和发展的成果。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如国家建 立廉租房制度,建立医疗保障制度。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助于尊重和保护人权。对于一个国有 和民族来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党和国家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保障 的人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为其他权利的行使奠定的基础。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解决好民生问 题,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激发政治参与热情,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改善民生PPT课件
改善民生之我见
1
改善民生
重要地位 现实价值 改善之道
2
重要地位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 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必 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保障和 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8
•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 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话干,有学上,有 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 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19
• 我们认为,民生问题的解决,一靠发展,二靠 党的政策。民生的改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最 终还是要靠发展、靠改革来促成。但是,这种 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统筹经 济与社会发展,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问题 的解决,促进民生的不断改善。确实,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 展,但又存在着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未能对民生予以高度重视, 积淀下许多民生问题,有时甚至相当突出。
20
•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 经济发展统一起来,真心实意从关注和解 决民生问题出发,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 多就业机会,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 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 民生安定才有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当 以民生为先才是,发展、改革都要有利于 促进民生的改善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决不 可以无视民生,更不可以以发展和改革为 由而伤害民生。
17
• “稳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说“稳定”是 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 “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 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 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 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 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 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 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1
改善民生
重要地位 现实价值 改善之道
2
重要地位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 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必 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保障和 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8
•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 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话干,有学上,有 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 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19
• 我们认为,民生问题的解决,一靠发展,二靠 党的政策。民生的改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最 终还是要靠发展、靠改革来促成。但是,这种 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统筹经 济与社会发展,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问题 的解决,促进民生的不断改善。确实,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 展,但又存在着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未能对民生予以高度重视, 积淀下许多民生问题,有时甚至相当突出。
20
•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 经济发展统一起来,真心实意从关注和解 决民生问题出发,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 多就业机会,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 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 民生安定才有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当 以民生为先才是,发展、改革都要有利于 促进民生的改善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决不 可以无视民生,更不可以以发展和改革为 由而伤害民生。
17
• “稳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说“稳定”是 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 “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 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 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 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 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 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 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课件
例:2012年安徽高考第38题第一问的第(1)小问侧 重考查分配公平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 2012年天津天津高考第 5题侧重考查关于社会保障的 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生活模块考点链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 2、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的
措施;劳动者的权利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3、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分配方式;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
2013年要关注的民生热词:中国梦、美丽中国、生 态环境、食品安全、社会道德、校车安全、政务微博、反 腐倡廉、收入公平、房产调控等等。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既有选择题,更有可能是主观 题。如果以主观题形式呈现,可能以图表数据或某个具体 案例(本年度热点)为背景设置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试 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读图能力、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和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2年,国家财政继续对民生方面做重点安排。从中央 财政预算安排来看,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教育、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 的民生支出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今年我们将 根据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运用上面各项民生方面经费, 集中财力进一步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
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完善执业药 师制度、加强执业药师配备使用管理方面作出重大部 署 ,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加快推 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逐步实 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 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围绕“民生问题”将是今后几年政治高考命题的一个 持续性热点问题,其中涉及的知识将成为高考的常考 考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生活模块考点链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 2、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的
措施;劳动者的权利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3、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分配方式;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
2013年要关注的民生热词:中国梦、美丽中国、生 态环境、食品安全、社会道德、校车安全、政务微博、反 腐倡廉、收入公平、房产调控等等。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既有选择题,更有可能是主观 题。如果以主观题形式呈现,可能以图表数据或某个具体 案例(本年度热点)为背景设置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试 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读图能力、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和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2年,国家财政继续对民生方面做重点安排。从中央 财政预算安排来看,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教育、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 的民生支出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今年我们将 根据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运用上面各项民生方面经费, 集中财力进一步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
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完善执业药 师制度、加强执业药师配备使用管理方面作出重大部 署 ,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加快推 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逐步实 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 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围绕“民生问题”将是今后几年政治高考命题的一个 持续性热点问题,其中涉及的知识将成为高考的常考 考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
10.4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PPT幻灯片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实
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9
3.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3.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①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我国的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 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 建共治共享格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本章内容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
3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①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 ⑤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思考:“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
16
5.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7
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8
存与生活需要。 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事业、养老问题、住房问题。
7
8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
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民生涉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再审的利益问题。 内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GDP → 民生 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形势与政策》——-关注民生PPT课件
❖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 比2006年增加了145.36亿元,增长86.8%。增幅列 各项事业之首。对此,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的评价 是:“我非常高兴,但是还远远不够!要想解决老 百姓的就医难题还需要一个逐步增加投入的过程。”
15
3、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 整个医疗保障覆盖面小,仅有48.8%的城市人口, 20.9%的农村人口得到医疗保障。
关注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问题 二、为什么要重视民生 三、改善民生靠什么
1
一、什么是民生
❖ 所谓民生问题,顾名思义,即有关民众生计的问题。 ❖ 孙中山曾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 ❖ 改革前,民生问题主要是老百姓的衣食之忧 。 ❖ 改革后,民生问题主要是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更高
层次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7
三、改善民生靠什么
❖ 第一、要靠政府的力量。 ❖ 第二、要靠市场的力量。 ❖ 第三、要靠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
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单位:%)
社会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 就业失业 收入差距过大、 贫富分化 贪污腐败 养老保障 教育收费 住房价格过高 社会治安 社会风气
百分比
57.95 33.45 32.06
固邦宁”。 ❖ 《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
固,本乱则国危。” ❖ 《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6
❖ 其次,民生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第三、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 按照汉语《说文解字》的原理:和者,人人
有饭吃;谐者,人人敢说话,用今天的话说 就是丰衣足食,畅所欲言,这就是对“和谐 ”最本原和通俗的诠释。
15
3、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 整个医疗保障覆盖面小,仅有48.8%的城市人口, 20.9%的农村人口得到医疗保障。
关注民生
一、什么是民生问题 二、为什么要重视民生 三、改善民生靠什么
1
一、什么是民生
❖ 所谓民生问题,顾名思义,即有关民众生计的问题。 ❖ 孙中山曾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 ❖ 改革前,民生问题主要是老百姓的衣食之忧 。 ❖ 改革后,民生问题主要是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更高
层次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7
三、改善民生靠什么
❖ 第一、要靠政府的力量。 ❖ 第二、要靠市场的力量。 ❖ 第三、要靠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
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单位:%)
社会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 就业失业 收入差距过大、 贫富分化 贪污腐败 养老保障 教育收费 住房价格过高 社会治安 社会风气
百分比
57.95 33.45 32.06
固邦宁”。 ❖ 《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
固,本乱则国危。” ❖ 《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6
❖ 其次,民生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第三、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 按照汉语《说文解字》的原理:和者,人人
有饭吃;谐者,人人敢说话,用今天的话说 就是丰衣足食,畅所欲言,这就是对“和谐 ”最本原和通俗的诠释。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PPT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保障和改善民生 的主要内容
本PPT文件下载后可正常编辑文字、图片元素、 艺术字等,非整张图片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和 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 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 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 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 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 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 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 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 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 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 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 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 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 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 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 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 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 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 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保障和改善民生 的主要内容
本PPT文件下载后可正常编辑文字、图片元素、 艺术字等,非整张图片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和 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 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 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 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 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 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 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 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 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 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 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 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 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 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 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 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 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 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 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社会建设为什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PPT课件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做到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
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
通过学习教育,使老年人圆年轻时期的梦,继续为社会发展做 出贡献,过上有情趣的晚年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 量,使老年人回归社会、充实人生,赋予新的生命力。
在“十三五”规划中,老年教育是纳入学习型社会建设之中, 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安排的。说明老年教育不是传统正 规的国民教育,但又是社会所必需的继续教育,是可以作为现 代社会的大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的。发展老年教育,也自然 成为打通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的有力冲击波,成为实现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江泽民在强调民主建设的同时,提出了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用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用法治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这就形成了经济、
文化、政治“三位一体”的民生建设战略布局。
现代民生
现代民生是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物质 生活为基础、以文化与社会生活为支撑、 以政治生活为保障、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 有序生活系统。
重大民生问题。
SUCCESS
THANK YOU
2021/3/24
为什么要重视老年教育
首先,应该说老年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是 新时期历史时代的产物。当代老年人的身上和其他人群 一样,鲜明地体现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特征。
其次,我国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Eg.到目前为止,已 有2亿多60岁以上老人,已是名副其实的老龄社会,老 年人这一白发银族越来越庞大,退休后的老年人如何展 开自己的生活,则成为突出的全社会的普遍问题。
《关于民生建设》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
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提高民生建设水平。
加强民生建设的社会参与和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民生建设。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民生建设的情况和进展。
强化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应强化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民生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和评估。
发挥媒体和舆论监督作用
政府应发挥媒体和舆论监督作用,对民生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曝光和监督。
05
结论与总结
对民生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民生 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
民生建设需要注重公平和公正,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
《关于民生建设》ppt课件
目录
• 民生建设概述 • 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 • 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案例 • 民生建设的未来展望 • 结论与总结
01
民生建设概述
民生建设的定义与特点
民生建设定义
民生建设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政 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 活质量,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民生建设特点
民生建设具有普惠性、基础性、 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旨在 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人文化
未来民生建设将更加注重人的 需求和文化传承,如公共文化
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等。
提高民生建设水平的政策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 投入民生建设领域。
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民 生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和谐社会改善民生教学课件ppt
“十个更好”
“十个更好”: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 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 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 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本课时内容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一般是结合时 政材料、结合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考
查民生问题的表现、改善民生的目标,为什 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怎样解决民生问 题等内容。翻阅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到这
党和政府为什么着力改善民生?
(二)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
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有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利
展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
谐社会
缓解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提 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主题词: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建设
民生问题面面观
民生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实例
苏丹红鸭蛋 三聚氰胺奶 粉及牛奶 瘦肉精
地沟油
假牛肉
染色花椒
广药维C银 翘片
心系民生
材料透视
心系民生
材料透视
(一)当前我国面临着那些突出的民生问题
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房价居高不下、就业形势严峻、 食品安全问题 教育不公平问题、农民工权利保 障问题、看病就医难等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谈幸福 话民生
走基层 百姓心声:你幸福吗?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ppt课件
存与生活需要。 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事业、养老问题、住房问题。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
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实
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学生资助制度,普及高中段教育。 问题:择校,学区房。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
民生涉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再审的利益问题。 内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GDP → 民生 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本章内容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①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5.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宗教
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 ⑤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事业、养老问题、住房问题。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
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实
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学生资助制度,普及高中段教育。 问题:择校,学区房。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
民生涉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再审的利益问题。 内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GDP → 民生 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2.如何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本章内容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①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5.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宗教
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 ⑤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着力改善民生》教学实用课件
就业政策与措施
总结词
提高就业质量
详细描述
政府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等措施,以提高就业 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劳动者收入。
就业政策与措施
总结词
优化就业结构
详细描述
政府通过引导劳动者向新兴产业、高技能领域转移,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就业政策与措施
总结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 标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完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合理缩小不同 岗位间工资差距。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 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 共服务。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总结词: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 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01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 进教育公平。
03
02
详细描述
04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健全支持 学前教育发展财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加强乡村学校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总结词: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 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
保障体系。
详细描述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 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扩大 参保覆盖面。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 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完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落实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努力改善民生专题课件
第四,社会焦虑
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特征
第一,社会整体利益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第二,社会经济领域往往缺乏正常的秩序和健全的规 则体系。
正是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党现在把改善民 生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胡锦涛:“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 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 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应对思路与措施
三、应对思路与措施
1、确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邓小平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 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
“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 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 发展。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 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 些问题。”(《邓小平年谱》1364页)
精英群体分三部分:经济精英群体、政治精英群体和 知识经济精英群体。
(2)三大精英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大精英群体相互关系和互动规则应当是:分工明 确,边界严格。
(3)如何判断中国现阶段精英群体的基本状况
客观地看,中国现在精英群体的发展就总体而言还是 健康、正常的。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三大精英群体呈现出一种同步化发展的局面, 改变了以往一枝独秀的局面。 第二,精英群体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第三,精英群体的改革意识和敬业精神都十分强烈。 在中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精英群体起着不可替 代的、甚至是引领性的作用。
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初步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
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 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ppt
谢谢观赏
21
(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居民收入要倍增,更要缩短差距。
调高、扩中,提低
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意味着到 2020年将有7亿中国人步入中等收入阶层, 人均年收入最高可达2.3万美元
从全球视角来看,“橄榄型”社会具 有较强的稳定性。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助于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由这种差距引致的对 立情绪和社会矛盾。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019-8-29
谢谢观赏
7
大“三步走”战略
温饱 小康
新三步走战略
(2)全面小康
十七大提
出2020
年人均比
(1)
2000年
2010年比 翻两番
2000年翻
一番,小
康生活更 18大提出
加宽裕 全面“建
成”小康
社会
(3) 基本实现 现代化
2019-8-29
谢谢观赏
13
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扣除价格 因素,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 2000年翻了一番多,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为5919元,其年均增速分别为约9%和8%。
2019-8-29
谢谢观赏
14
按照统计学规则,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 标,虽然还很难确定届时的绝对数额,但 它的实际购买力可以获得保证。
2019-8-29
谢谢观赏
18
(3)我国实现收入倍增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实现收入倍增有坚实物质基 础。从1979年到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 平均增长7.4%,超过了十年收入翻番所需 要的7.2%-7.3%的速度。2010年的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2.73倍。尤其是近 两年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已经为实现 十年收入倍增计划开了一个好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整合 1.春秋战国 (1)儒家: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调整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已;提 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政在得民”,反对 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③荀子:主张施行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道家: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②庄子痛恨“窃钩 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现象。 (3)墨家: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4)法家: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 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制约,“法不阿贵”。
2.西汉——董仲舒:发挥仁政,提出限田、薄敛、省役。 3.宋明理学: 二程“仁与万物俱生”;王阳明“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 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 之“耕者有其田”。 5.历代统治者的“民本”思想与实践: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古代社会全面发展或鼎盛 时期的特点。如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开 创了“贞观之治”。
【思维拓展】近代农民阶级、资产积极民生方案都无法真正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原因:(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2)提不出科学实际的方案;(3)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实施条件。 认识:(1)受阶级和时代局限,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解决中国民生问题;(2) 民生政策必须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3)国家独立、社会稳定、经济发 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障。
2.资产阶级——民生主义(均富思想) (1)维新派: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2)革命派: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924年“新民生主义”增 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评价: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制度,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 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新三民 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思想,也反映了孙中山以民为本、与时 俱进的品质。
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 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 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2010“两会热点”:环境治理、依法拆迁、低碳经济、网络扫黄、教育公平、 薪酬待遇、房价调控、就业问题、公共交通、户籍改革、反腐倡廉、司法公正、 贫富差距、医疗改革、养老保险、网络问政。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强化小农经济,阻碍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剥削沉重,吏治腐败,小农经 济本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
二、近代中国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 1.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 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农民 阶级朴素的均富思想,但绝对平均主义又是不符合农民阶级需要的。 (2)洪仁玕《资政新篇》,主张依法治国,发展工商业,办医院,禁止人口贩 卖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超越了农民阶级革命 运动的要求。
◆复习策略 1.民生含义:《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资产阶级的 政治理想“民有、民治、民享”。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当今民 生五大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 “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 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专题: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
◆问题背景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 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 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 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 ◆ 2009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的新政策新措施,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50亿元, 实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减 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报告中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关注民 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收入分配、房价、社 保、就业、医改等民生热点问题做出了全面回应,反响热烈。
【思维拓展】:比较明朝之前的思想家及统治者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民本思想的根 本区别。
前者根本目的在于治民,维护专制统治。后者是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但也未从 根本上突破儒学的思想体系.
(二)民生问题 1.基本特点:重农。 2.目的:保证财政收入,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 秦朝:奖励耕织; 唐太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均田制、பைடு நூலகம்庸调制; 王安石: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4.评价: 积极: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巩固统治。
◆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 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 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 着眼维护公正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注农民工权益。当前,各地政府积极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