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试讲课题

合集下载

安徽教师面试试讲课题

安徽教师面试试讲课题

安徽教师面试试讲课题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考官,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进行安徽教师面试试讲,我试讲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背景。

这四大发明指的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

它们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四项发明。

首先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辨别方向的重要工具。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和地形来确定方向,但这种方法在复杂地形中并不可靠。

指南针的出现,使得航海和探险变得更加安全和准确。

其次是火药。

火药的发明,最初是用于医药和宗教仪式中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火药在军事上的巨大潜力,从而推动了战争方式的变革。

第三是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保存。

在此之前,人们使用竹简、丝绸等材料记录文字,这些材料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不易保存。

造纸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制作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

最后是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是信息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

它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快速和准确,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和知识的普及。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物展示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创新精神,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语文课文及题目(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语文课文及题目(真题)

小学语文:1.北大荒的秋天(指导学生朗读,注意生字词)2.哪里的房子最漂亮?(写生字,指导朗读)3、《我是什么》一年级要求:学习两个汉字,朗读课文,让学生知道,云,雨,冰雹和学都是由水变成的。

4、《村居》二年级要求: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5、《爬天都峰》(三年级)要求:复习生字;带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情感;适当板书。

6、《小镇的早晨》(三年级)要求:体会作者赞美感情和感受语言之美。

7、《西湖》(三年级)要求:试讲10分钟左右。

让学生理解“镶嵌”、“心旷神怡”等词语。

适当板书。

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指导学习。

8、《石榴》(苏教三年级)要求:第三段,指导学生学习石榴的成熟过程和特点;.指导学生仿照第三段写一种水果;适当板书。

9、《小露珠》(苏教三年级)10、《第八次》(苏教三年级)11、《金色的蒲公英》(三年级)12、《海底世界》(人教三年级)13、《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14、《金色的草地》(人教三年级)要求:理解文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5、《拉萨的天空》(苏教版三年级)16、《长城》(四年级)要求:引导学生知悉长城的特点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鸟的天堂》(人教版四年级)1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四年级)19、《去年的树》(人教版四年级)要求:试讲时间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童话的语言特色;训练学生给鸟儿写几句话;写出有关教学板书。

20、《蟋蟀的住宅》(人教版四年级)要求:教学生会认会写生字。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蟋蟀如何建造住宅。

21、《观潮》(人教版四年级)要求: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和“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22、《呼风唤雨的世纪》(四年级)23、《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要求:重点讲爬山虎的叶子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24、《触摸春天》(四年级)要求: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互动;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感受春天的美好。

《散步》试讲教案【精选5篇】

《散步》试讲教案【精选5篇】

《散步》试讲教案【精选5篇】语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产生诗、词、曲、赋、故事等文学作品的根本基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散步》试讲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散步》试讲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数”这个多音字。

2、熟读课文,了解春风带给大自然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点,抒发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识记11个要求会认的字。

指导学生对要求会写的8个字形书写。

其中“步”字容易多点,指导时要特殊强调;“带”字上面共有三竖,学生易错。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今天我们就要和春风一起,去看看春天的美景。

请学生一起读课题。

3、走吧,我们出发。

二、播放课件:春天的美景。

请同学说说刚刚看到的春天什么样?春天有哪些特点?三、学生练习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拼读生字。

2、练习朗读课文,弄清每一个生字在文中的位置,并结合文章内容弄清每个生字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

特殊指导“步、带、梢”。

五、指导学生弄清“数”的两个读音及其区分方法。

六、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上学片。

2、读词语卡片:外套、淡水、脱口而出、皮带、兰花、散步、格格不入、心中有数。

七、再次练读课文,争取做到流利地朗读下来。

八、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学生认读。

2、和春风一起散步,你们都看到什么了?二、朗读课文,并逐段来学习。

1、春风来了,你怎么知道的?他在对我们说什么?2、那我们就和春风一起去散步吧。

不过可别忘了,要一边走一边看。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事物在发生着变化?(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板书春风呼唤我脱掉(棉衣、棉帽、手套)小草变绿二月兰浅紫色白杨树睁着眼喜鹊筑巢孩子放风筝风筝飞向蓝天三、结合板书,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抓准春天的特点,感受奏的美。

复习课试讲教案

复习课试讲教案

复习课试讲教案导语:复习课是巩固学生已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复习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确认学生已学内容,强化记忆。

2. 解答学生对知识点的疑问,提高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思维水平。

二、教学重点1. 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2. 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师如何巧妙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提高理解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简要介绍。

2. 复习(15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复习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点。

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回答、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巩固记忆。

3. 解答疑问(15分钟)教师提前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这一环节进行解答。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4. 拓展思维(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

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同时,提醒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巩固和反思。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复习成绩以及对难点知识的理解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复习课试讲教案是一份帮助教师组织复习课的重要教学工具。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考一轮复习公开课 - 试讲学案

高考一轮复习公开课 - 试讲学案

高考一轮复习————向量数量积学案C 级考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一、近五年江苏高考向量考点: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以下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①遇模平方——利用公式22a a =,将模的运算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②方程思想——利用向量垂直和平行的条件构造方程,是求参数常用的方法; ③建系——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通过建系简化运算,明晰思路。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向量的数量积难点:向量问题的两种处理方式:纯向量式和坐标式的灵活运用和相互补充。

四、重点知识点回顾:1、a b ⋅= ([]0,θπ∈)(注:0a =) 2、若1122(,),(,),a x y b x y a b === 则 。

3、设(,)a x y =,则a == 。

4、设非零向量1122(,),(,),a x y b x y == a b 与的夹角为θ,则有cos θ= ,5、设非零向量1122(,),(,),a x y b x y == 则a b ⊥⇔ 。

五、基础训练:1、若向量,a b 满足2,3a b == ,且a b 与的夹角为23π,则a b ⋅= ,a b += .2、若2,3,3a b a b ===-,则a b 与的夹角θ= 。

3、已知向量(1,2),(3,),OA OB m OA AB =-=⊥ 且,则m 的值为 。

4、若→→21,e e 是夹角为3π的单位向量,且12122,32,a e e b e e →→→→→→=+=-+ 则a b →→= 。

5、已知等边△ABC 边长为2,则AB →·BC →=六、典例选讲:例1、(导航)已知,a b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向量,其中a =(1.2),若b = ,且 22a b a b +- 与垂直,求a b 与的夹角θ。

【直击高考】(2011江苏)已知→→21,e e 是夹角为π32的两个单位向量,,,22121→→→→→→+=-=e e k b e e a 若0a b →→= ,则k 的值为 。

初中化学试讲经典题目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经典题目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经典题目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课题: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了解酸、碱的性质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3.能够正确运用化学式和平衡方程式描述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重点:
1.酸碱的性质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2.酸碱中和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教学难点:
1.正确运用化学式描述酸碱中和反应;
2.正确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平衡原理。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PH试纸等;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子白板、实验仪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并向学生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内容
1.学生学习酸碱的性质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2.学生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三、课堂实践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并由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并运用化学式描述酸碱中和反应。

四、巩固练习
教师布置与酸碱中和反应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回顾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并督促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正确运用化学式描述酸碱中和反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桥的备用试讲科目

桥的备用试讲科目

《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课前准备】《桥》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质疑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二、以“桥”为切入口,一读文本,初步积淀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3、二读课题。

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师:同学们,你读过课文吗?读了几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老师相信,这堂课你们会有非凡的表现,有信心吗?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里的老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交流。

三、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肆没腿深拥戴清瘦沙哑揪出1、这是课文上的词语,谁来读?你发现了什么?2、请在第一排前每个词前加上“洪水”两字读一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洪水?四、走近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特殊的黎明时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1到6段,划出描写山洪的语句,想一想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三、走进“山洪”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初中物理试讲面试教案

初中物理试讲面试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试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的概念。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面镜成像?2. 新课讲解:(1)讲解平面镜成像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平面镜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像。

(2)讲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理解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如穿衣镜、哈哈镜等,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4.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四、教学反思:在试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要清晰,语言要简练,让学生易于理解。

2. 注重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堂练习要适量,难度要适中,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4.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课堂充满活力。

5. 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试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物理,感受物理的魅力。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教案

初中物理试讲题目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定律,能够解释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2. 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具(如玻璃棒、水杯等)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光的折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折射定律的内容。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筷子弯折、池水变浅等,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环节:让学生自己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实验现象。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布置一些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十、教学资源:1. 教具:玻璃棒、水杯、实验器材等。

2. 教学课件: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等。

3. 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材料:水、玻璃棒、透明塑料等。

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精选7篇】

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精选7篇】

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精选7篇】教案对于老师在熟识不过吧,看一下怎么写吧。

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盼望大家喜爱!高中数学面试10分钟试讲教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正弦定理》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也是三角形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学校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亲密的联系。

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过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学问储备已足够。

它是后续课程中解三角形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实际生活中很多测量问题的工具。

因此娴熟把握正弦定理能为接下来学习解三角形打下坚实基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敏捷变通。

二、教学目标依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学问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理解并把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力量目标:探究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并能把握多种证明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同学感受数学公式的干净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究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推断解的个数。

四、教法分析依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同学的熟悉规律,本节学问遵循以老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纳与同学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命题教学的发生型模式,以问题实际为参照对象,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奇怪心和求知欲,让同学的思维由问题开头,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并且运用例题和习题来强化内容的把握,突破重难点。

即指导同学把握“观看——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

同学采纳自主式、合作式、探讨式的(学习方法),这样能使同学乐观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通用10篇小学数学试讲教案1 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展计算,并能正确进展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展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展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展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32-10-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观察画面,搜集信息2、分析^p 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3、独立考虑,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展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 ?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应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老师板书)5、比拟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老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好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三)稳固练习、深化新知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高中数学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数学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数学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一、内容简述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概念、定理公式、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讲解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难点逐一攻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1. 阐述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分支,更是现代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基础支撑。

高中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内容不仅涉及到数学基础知识的普及,还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中。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都离不开数学作为基础支撑。

无论是科学研究、工程开发还是日常的生活问题处理,数学都是必备的工具之一。

高中数学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公式推导和问题解决过程,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高中数学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理工科还是经济管理等专业,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教资初中数学面试试讲典型真题

教资初中数学面试试讲典型真题

初中数学《有理数加减法则》1、题目:有理数加减法则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中注意渗透转化思想。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4)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有理数加法法则和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关系?2学习有理数加减法则的意义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有理数加法法则和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关系?【参考答案】有理数加法的学习是有理数减法法则学习的基础,有理数加法法则分别阐述了同号、异号、加0三种情况的有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将被减数取相反数转化成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的,二者具有递进关系。

2.学习有理数加减法则的意义?【参考答案】有理数加减法则是学习初中数学运算的基础,是引入整式、分式的准备知识。

有理数加减法则的正确掌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感,是学习有理数乘除法前提,并且直接影响整式分式运算的学习。

初中数学《中位数的应用》1、题目:中位数的应用2、内容:3、基本要求(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理解中位数的意乂,并能够利用中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怎么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什么时候用中位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2常见数学思想有哪些?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课件展示问题2中某公司员工月收入数据资料表格。

提问:如何得到数据的平均水平?预设:平均数。

追问:是否还有其他量可以刻画相关数据特征?引出本节课课题——中位数的应用。

(二)讲解新知1.中位数的概念沿用导入环节的情境,根据表格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计算员工收入的平均数。

预设:平均数是6276。

提问:计算的平均数能否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为什么?学生思考,和同桌交流,汇报。

教资万能试讲逐字稿模板《数学篇》

教资万能试讲逐字稿模板《数学篇》

教资万能试讲逐字稿模板《数学篇》开场语: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我是来面试小学/中学数学的X号考生,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XXXX》,接下来开始我的试讲:1、复习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迁移】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找生活中的例子代入即可。

师:很好,看来大家下去都有很好的复习。

现在请大家看黑板,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知道______________吗?【迁移】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和本节课有关的图片/习题师:大家不知道没有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的内容_________。

(板书课题)2、合作探究师:现在请大家仔细的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你可以观察到什么?请第三排靠窗户的男同学你来回答。

【迁移】1、观看PPT或者大屏幕都可以。

2、观看图片视频等。

(内容必须和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师:观察的很仔细,不错,请坐。

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师:非常正确。

大家现在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说的对不对?【迁移】验证方式可以是计算(数与代数类),阅读课本的定义或者是动手操作(图形与几何类)师:是对的,看来大家现在的观察能力是越来越强啦。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来观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很好,刚刚这位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复述内容),还有什么呢?师;对,那它们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大家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的很快。

这其实就是我们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它的概念。

(板书)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展示几个不同的说法/算法,大家来判断一下这几种说法/算法是否正确。

师:看来大家对这几个概念还有些疑问,现在我们四人为一小组,___________,稍后老师会请组内代表来谈一谈你们小组的看法。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初中数学试讲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试讲人:XXX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重点、难点:二元一次方程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教学形式:例题演示,加深印象!学完即用,巩固记忆!你问我答,有来有往!1、自我介绍:30s大家下午好!我叫XXX,20XX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学的行政管理,现在教的是初中数学,希望能与大家有一个愉快的下午!2、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系数、根的判别式:8min30s我们今天的课堂内容是复习一元二次方程。

首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4个等式,请判断等式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请说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1)x -10x+9=0 是 1 -10 9(2)x +2=0 是 1 0 2(3)ax +bx+c=0 不是 a必须不等于0(追问为什么)(4)3x -5x=3x 不是整理式子得-5x=0所以为一元一次方程(追问为什么) 好,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们所说的`一元二次方程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它的名字可以得出它的定义!一元:只含一个未知数二次: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2方程:一个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bx+c=0 (a ≠0)其中,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记住,a 一定不为0,b 、c 都有可能等于0,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大家要注意找系数时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至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没有根怎么判断,有同学能告诉老师吗?(没有就自己讲),好非常好!我们知道Δ是等于2-4ac 的,当Δ>0时,方程有2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根。

初中地理题库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题库试讲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初中地理《气候的影响因素》2. 课时安排:2课时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掌握地形、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影响因素(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脉的阻挡作用、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的特点。

(2)纬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3)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2. 实例分析:以我国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为例,分析地形、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发学生对气候影响因素的思考。

环节二:新课讲授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教师讲解山脉的阻挡作用、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的特点。

(2)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 纬度对气候的影响(1)教师讲解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的原因。

(2)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3.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1)教师讲解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的原因。

(2)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环节三: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教师提问学生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气候的影响因素。

环节二:实例分析1. 教师以我国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地形、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2. 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加深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

环节三: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环节四:总结课堂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候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初中“压强与浮力”一章复习课。(苏科版)
– 目的:帮助讲习题)
• 4、初中“物态变化”一章复习课。 (苏科版)
– 目的: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 方法:通过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结构。 – (不讲习题)
复习课试讲课题
要求: 1、本周五下午,时间10分钟 2、4个课题任选之一
复习课试讲课题
• 1、“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 比较复习课。 (人 教版)
– 目的:通过比较加深对两者的了解。 – 方法:通过习题比较。
• 2、高中“磁场”单元复习课(教科版)
– 目的: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本章所有运动学公式。 – 方法:通过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结构。(不讲习题) – (不讲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