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2024年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7篇
2024年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7篇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班级人数,50人。
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是两级分化比较明显,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个别学生仍需提高。
二、教材分析:在语文学习上,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语文学习中,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数学学习中,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图形图形和变换.四、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3、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4、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6、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7、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二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4篇
二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4篇二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逐步提升学生吐字清晰,能结合动物的特点说清楚的能力;培养礼貌提问和等别人说完再补充的习惯,做到问明白、说清楚。
课前准备:动物头饰、动物的视频、PPT课件、学生课前准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激趣,理解交际内容板块1.导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位,大家来猜一猜:勾勾嘴儿巧,身穿彩色袍,鸟类里面找,学舌逗人笑。
2.学生猜一猜:鹦鹉。
3.引导学生说说是如何猜出谜底的。
4.老师小结,鹦鹉真是有趣的动物。
(板书:有趣的动物)板块二:创设情景,设置互动问答1.导语:动物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通过提前查阅资料一定有很多话想和同学们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动物园中的讲解员,看谁能把有趣的动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它。
2.怎么讲?讲什么?老师先和同学们说清要介绍的动物名称,然后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独特的功能等方面说明它新奇有趣之处,也就是把它独有的特点说出来,吐字要清楚。
3.老师说清要求后开始讲解——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鹦鹉,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它还可以学人说话。
4.学生评价老师的讲解,根据学生的不满意引发提问或补充的主动性。
讲明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5.模拟问答。
(1)预设:“阿姨您好,请问为什么鹦鹉会学人说话?”老师顺势引导:“你可真是会思考的孩子?”(2)请调查过得孩子来补充,老师顺势指导补充的学生有序补充。
预设:“阿姨,这个问题我可以来补充,鹦鹉的舌头很发达,就好像人的舌头一样,转动灵活,舌头很肉质,特别的圆滑,而且很厚,也很软,前端是细长月状的。
一般来说,那些野生的鹦鹉都不会说话,那些家养的鹦鹉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说话。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德育意识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德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道德素养水平;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2.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与技能;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德育教材和案例;2. 教师准备与德育相关的语文教材和教具;3. 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幅描绘美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德育的思考与讨论;2.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的内容,复习已学的语文知识。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课文或相关材料,讲解德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介绍与德育相关的语文学科知识和技能。
三、德育渗透(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德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2. 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德育相关的课文或文章,自主学习并找出其中体现的德育价值观;3.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合作撰写一份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案。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教学方案;2.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德育渗透教学的理解和思考。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德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课后进行德育主题的研究,并撰写一份德育渗透的教学设计;2.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德育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语文学科中深入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此外,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教案
初中语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德育元素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德育元素的概念和内涵;
2. 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德育元素;
3. 渗透德育元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 利用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德育元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德育的理解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
1. 介绍初中语文课程中常见的德育元素,如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奋好学等;
2. 分析这些德育元素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步骤三:案例分析
1. 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德育元素,并讨论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德育元素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步骤四:渗透实践
1. 在语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本,如诗歌、小说、文章等,以展示德育元素;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感受并理解德育元素的内涵。
四、教学评价与总结
1.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表现、作业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
况进行评估;
2. 总结学生对德育元素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在语文教学中
的发展。
五、扩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等,以
培养实践德育;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德育元素。
---
以上为初中语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您
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案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案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新课程强调:“不应该把德育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德育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善于挖掘语文书本中的德育素材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很多优异作品无不从不一样的侧面、不一-样的角度,反应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国度的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庶_平凡而佳大的人生折理。
作为语立老师。
切合实际,实施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入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教学中要认真寻求最好结合点和含有丰富内涵的知识点,使之附着有物,“牵-发而动全身”。
比如在讲解《冯婉贞》--文时,要紧紧抓住她的“情”"谋”"志"智”四个方面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她的“吾村将齑粉乎”的“戚然”之情,“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之谋,“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之志,“急逐弗失"之智,无不是中国人民近代抗暴斗争的光辉写照,强烈地感染着学生,使她们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唤起她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另外,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德育经典:在秋风中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大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在岳阳楼高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改革家范仲淹;在黑暗中疾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一孺子牛”的斗壮鲁迅。
教材内容亦丰富多彩:学生能够从《最终--课》的小弗朗士身上学会怎样爱国;能够从《向沙漠进军》-文中知道保护环境的主要性;能够在《斑羚~飞渡》一文中体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在《白蝴蝶之恋》中学会尊重生命;在《两小儿辩日》中知道谦虚好问;在《散步》中学会尊老爱幼,培养道德责任感,等等。
学生经过对课文的学习,思想感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会沿着课文所指导的正确方向慢慢形成。
所以,语文书本能够成为引导学生道德成长的教材,每一堂语文课全部是形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语文德育渗透教学计划
语文德育渗透教学计划语文德育渗透教学计划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思想智慧的精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德育渗透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语文德育渗透教学计划1一、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1、注重“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寄寓于知识之“宅”中,呈“隐”性状态。
只有充分驾驭教材,入其“宅”,才能悟得其“育人”之真谛,探寻到这些“潜”于知识“地下河流”中的“泉眼”——“育人点”,即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1佳“融合点”,这就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而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教书育人”必须既要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
2.抓住“时机”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必须从教材出发,才能觅到源头——“渗透点”。
引出源远流长的“活水”。
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一厢情愿来随意安排。
也就是说施教者有了“渗透”这一明确的目标意识并以此为指向成功地挖掘到了“渗透点”,还不行,还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的位置、层次、地位来安排教学过程,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
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
3.控制“度”如果说找准“渗透法”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那么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则是为了解决什么时间、怎样“突破”的问题。
显然,教学中的“渗透点”与最佳“时机”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的教学与思想的教育两不误,还要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关系。
五年级语文渗透德育教案5篇
五年级语文渗透德育教案5篇五年级语文渗透德育教案5篇教案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五年级语文渗透德育教案1《纸的发明》【教学设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过程】一、质疑揭题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
(出示课题)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0分)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
(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
3、根据课后习题1的图表,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10分)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3)3、轻声读一读这几节,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4、交流。
抓住以下句子:(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帛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6、齐读1-3自然段。
7、师生对读1-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15分)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看课件理解)(2)(课件练习3)。
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
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时代的纸棉絮和麻做成的蔡伦树皮和破布为原料西汉时代的纸轻薄便宜比较粗厚价钱有点贵一千九百多年前(3)重点理解:蔡伦发明的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它以树皮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2023最新-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优秀10篇】
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为大家整编的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优秀10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德育主题班会教案篇一德育主题班会教案老师,我们爱您!活动要求:1、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掌握有关教师节的知识。
2、通过学习、交流,了解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
3、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尊敬老师的思想,以实际行动庆祝教师节。
教学过程:一、序。
出示谜语:秋高气爽节日到,落叶翩翩来祝贺。
校园处处喜洋洋,辛勤园丁好快乐。
打一节日名称(谜底:教师节)教师:很好,同学们都猜得很正确。
那么今天我们这节班会课的内容就是“庆祝教师节”。
二、教师节来历:“教师节”这个节日我们并不陌生,你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现在老师讲讲,看谁听得最认真。
“6.6”教师节。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8.27”教师节。
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5.1”教师节。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9.10”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三、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
导语: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上课,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谁来讲讲?(请几位同学讲)四、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师:老师的工作很辛苦,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要真心祝老师节日快乐。
请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五、欣赏音乐伴奏诗歌:《一株紫丁香》。
六、讲述从古到今伟人尊师重教的感人故事。
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背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必修科目之一,既是知识学科,也是德育学科。
在实施德育渗透计划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道德情感,使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获得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等好品质,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三、实施步骤1.设立明确的德育课程目标制定明确的德育课程目标,明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和效果。
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等。
2.教材的选择与使用选择符合德育需求的教材,注重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德育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价值、道德等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善良、正义、友爱等美好品质。
3.课堂教学的设计语文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设计与德育相关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
例如,在《红楼梦》中,让学生分析贾宝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就自己的人生观进行反思和思考。
4.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评价与总结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志、作文、平时表现等方面,来评估学生成长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提高计划。
四、资源保障1.教育部门的支持教育部门应明确德育渗透计划的重要性,为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促进计划的顺利实施。
2.教师的培训与发展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德育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提供帮助。
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语文德育渗透教案【教案名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能力。
2.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
3.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通过讨论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评估。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10分钟)1.播放一段与道德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提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道德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知识讲解(约15分钟)1.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如《红楼梦》中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分析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让学生理解人物的道德取向和行为规范。
三、小组探讨(约20分钟)1.分为小组讨论,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就一些社会现象或道德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
2.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四、展示与分享(约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2.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进行意见交流和互动。
五、总结与反思(约10分钟)1.老师进行总结和引导,强调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道德意识方面的提升和不足之处。
【教学方法】:1.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情况,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意识。
2.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和解决方案,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第一章:爱国主义教育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选取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文章,如《我爱这土地》、《我的中国心》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章,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1.3 教学活动阅读和讨论选取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爱国故事或经历。
鼓励学生创作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作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章:感恩教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通过语文教材中的故事和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他人的帮助和关爱。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选取与感恩相关的文章,如《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章,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学会感激和回报。
2.3 教学活动阅读和讨论选取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恩之情。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感恩的故事或经历。
鼓励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诚信教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通过语文教材中的故事和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3.2 教学内容选取与诚信相关的文章,如《诚信的重要性》、《一诺千金》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章,让学生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诚实守信、遵守诺言等。
3.3 教学活动阅读和讨论选取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关于诚信的故事或经历。
设计诚信相关的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诚信意识。
第四章:团结合作教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第一章:导入与目标设定1.1 教学背景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生对德育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深化1.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的语文教材,包括古诗、散文、小说等结合德育主题,选取有关道德、品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章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第三章:德育教学设计与实施3.1 德育教学设计确定每个课文的德育主题,如诚信、友善、尊重他人等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2 德育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德育元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四章:德育教学评价与反馈4.1 德育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法,如口头提问、小组讨论、作文写作等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态度、参与度、思考能力等4.2 德育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德育素养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措施5.2 教学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案例,涉及不同年龄层和社会背景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及其背后的道德观念6.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七章:小组合作与实践活动7.1 教学内容设计小组合作项目,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安排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7.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德育知识付诸实践第八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8.1 教学内容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的相互作用分享成功案例,分析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点8.2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法,邀请专家或家长分享经验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方式第九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9.1 教学内容探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分析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9.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第十章:教学评价与反思10.1 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法,如德育知识测试、心理素质评估等对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10.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与目标设定补充和说明: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德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篇一: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案】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案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九年一贯制学校刘冬梅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案一、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
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古人早就提出过“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又有“文以载道”的说法。
可见,智的发展促成了德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与美育教育,既是语文教学教材中美的因素所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既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是开拓语文教学视野的探索课题。
至于此,语文科教学要让学生在学到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品德修养,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素质较差,有较多的学生在品行方面存在缺陷,比如:开学的第一周就出现学生不交作业,不做笔记的现象,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现把目标分列如下:(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进而能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
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二)、加强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带领学生实现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
(三)、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措施方法:(一)、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认真督促学生的一言一行,使其都能符合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甚至做得更好。
(二)、学应用“感情”这根主线,把教材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达到教育人的良好效果。
充分发挥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语文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3篇)
语文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3篇)语文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选3篇)语文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篇1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很多的优越条件。
我们要讨论德育在学校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依据学校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育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学校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一)课堂教学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
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骄傲感等。
所以,应当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
乐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进展同学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育同学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同学去读。
老师应当针对同学的年龄特征、爱好爱好、思想实际,向同学推举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同学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爱好,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殊是评价与观赏的方法,使同学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高校生的学问面,提高学习成果,而且还能培育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当鼓舞同学订阅书刊杂志,使同学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语文课外活动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有位特级老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绝大多数同学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
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
很多同学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
老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
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等。
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同学的写作热忱,而且能培育同学的制造精神和独立工作力量。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7篇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7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一、前言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不仅仅是教授识字、表达和理解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学科的渗透德育工作至关重要。
本计划旨在通过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目标1. 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不仅仅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2.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处世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往直前的品质。
三、实施方案1. 教材精选选择具有道德故事、正能量文学作品的语文教材,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故事和名篇美文,引导学生认识美好情感、尊重生命、正确认识人生,对人生的态度和处世的原则等。
2. 课程设置将德育主题融入语文课程中,例如设置“诚实守信”、“友爱互助”、“感恩生活”等主题课程,通过讲故事、看视频、写作、朗诵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培养语文师资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课程,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的德育观念和德育知识水平。
4. 融入班级管理通过班级活动、班会、晨读、课间活动等各种形式,强化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全员的德育教育。
5. 家校合作积极开展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教育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形成密切的德育教育联动。
四、工作措施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德育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德育渗透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式。
2. 落实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自觉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情感和综合素质,并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每堂课中。
3. 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突出德育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4. 深入学生生活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深入学生的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创设与学生情感、心理、生活贴近的德育教育环境。
渗透德育语文教案
渗透德育语文教案篇一:语文渗透德育教案语文渗透德育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重点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策略:1、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学习。
2、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
3、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播放课件)这是谁?板书小鱼,请你们用最甜最亮的嗓子叫叫它。
2、小鱼儿在干什么呢?(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鱼儿玩了一整天,它说:“玩累了,要睡了。
”于是,小鱼儿进入它那甜甜的梦乡。
3、学生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梦”字,谁来读读这个字,注意后鼻音。
4、齐读课题。
小鱼做了一个怎样梦呢?听——课文配乐朗读。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喜欢这首儿歌吗?轻轻打开书翻到P72,先择自已喜爱的方式读儿歌,可以小声读,大声读,也可以捂着耳朵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圈出。
可以想哪些办法?(问老师、请教同学、看拼音、看查字表)好,开始吧!看谁读得最过瘾!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瞧,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带着微笑来到了我们身边,快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出示生字)老师出示一幅图,根据图来猜猜是什么字?可要认真看!看图猜“落”字,用“落下来”练习说话。
看图猜“睡”字,“目”与眼睛有关。
看图猜“尾巴”,“嘴”。
b、加笔画的游戏问:“力”字加两笔可变成什么字?(办、为)怎么记住它们?猜谜:一点在外,一点在内,为啥分开,全靠有力。
打一字(为)总结:“办”与“为”两点的位置不同,书写顺序不同,让学生拿出写字本写“办”与“为”各一个。
C、看你们写得真认真,现在,我们轻松轻松,跟生字宝宝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三、细读品悟。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篇一: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姚集中学刘立二〇一四年三月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教文育人,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挖掘文章内涵和美学情趣,以美怡情,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净化、陶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下面我仅就《骆驼赋》一课浅谈一下是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
《赂驼赋》是一篇震撼人心,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作者借物喻人,通过对顽强坚忍的骆驼和英勇献身的驼工刻画,热情歌颂了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公共财产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以及为勘探和开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们。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
在教学中,我分别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德育渗透。
1、从简介时代背景中进行德育渗透本文叙述的是1954年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简介这一内容时,我把事先搜集好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图片资料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归纳,在那个时代,我国石油工人都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学生讨论后得出,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德育渗透。
二、在分析细节中进行渗透本文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而是通过感人的细节展示人物美好的心灵,因此,在分析本文的主旨,把握人物形象时,我抓住细节描写分析这一环节,随机进行德育渗透,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时,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当骆驼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了起来,?迈着沉重但充满无限希望的驼步,一步步向勘探队走来时……”和他跪倒在地?紧紧地抱着队长的双腿??失声大哭?那些细节,来充分感受驼工那金子般善良的爱心,通过对?他的上衣袋中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他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这个细节描写分析,了解他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从中认识到小人物也有大境界。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3篇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3篇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更应该根据其科学性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公要求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还要求学生从学习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地安排到语言文字训练中,从而提高德育常渗透强度。
一、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德育渗透。
无论哪能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行制定教学目标,语文课也一样,但平常所说的目标一般都指学科知识教学目标,其中的思想品德大多象征性的点到为止,不作目标硬性要求,认为学科知识达标就算完成任务。
其实则不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是:“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也就是说,德育也是语文教学的必要部分。
因此,语文教师课前也应该制定好德育教学目标,以便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恰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中围绕目标创设感染情景,激进情感震动。
小学阶段是发展儿童随意注意的主要时期,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者必须在教学中创设独特的感染情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去组织自己的注意,激起情感震动。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语文教学中创设感染情景,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震动,启动学生的情感闸门,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定期约束自己,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如上《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哀乐,读完后再看总理和人民在一起的录像。
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震动,从悲痛中升起对革命领袖的无比爱戴之情。
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在各类型课文中的具体体现。
小学阶段,语文包括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诗歌教学、作文教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教学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可结合课文内容,从如下几个方面相机渗透。
一、激爱国之情。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不负祖国之望,不负人民之托,在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他知难而进,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原计划提早两年完成了修筑任务,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
教学时,我结合这一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二、树民族之魂。
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从而树立民族自尊感。
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中告诉我们: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侮。
当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好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妄想控制我国的北部。
他们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百般阻挠,无理要挟,鄙视嘲笑,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教学时,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
我抓住了这个火候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
过去屈辱的历史让它永远过去,不再复返。
我们要铭记在心,洗雪耻辱,树民族之魂,振中华之威,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兴旺发达而勤奋学习。
三、指做人之道。
《小学教育学》指出:“榜样教育又称示范教育,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应少年儿童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积极向上的特点。
”教学时,我抓住詹天佑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勘测线路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教育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教育学生学习詹天佑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精神;他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山顶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
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
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教育学生具有踏实肯干,身体力行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
四、立创造之志。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教育学生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然而,小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使他们从小就要有一种创造的志向。
詹天佑在当时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工期,在开凿隧道中,结合实际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
从而提高了工效;为了使火车爬上陡峭的山坡,他又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詹天佑非凡的创造精神。
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我帮詹天佑想办法”的专题讨论,让大家开动脑筋,充分发表意见。
从而形成了一种创造意识,使得为四化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奇迹的远大志向播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0一三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