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

合集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提要公司治理是决定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公司治理自然也是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

本文将主要探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措施。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一种制度,涉及指挥、控制、激励等方面的内容,即借以处理企业各种合约的一种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

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产权结构、资本结构、制衡结构、激励机制、信息披露制度等。

外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充分竞争的市场、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与一般的公司不同,商业银行具有很多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其公司治理结构与一般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差异。

主要表现在:(一)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

除一般公司治理所需解决的问题外,商业银行的治理还要解决贷款人、存款人、监管者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所以,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更多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本身。

(二)作为风险的聚合点,商业银行有特殊的经营目标:既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要追求金融风险的最小化。

同时,由于银行的并购更多地发生在金融危机过程中,银行的经营不善往往和和信用危机联系在一起,这些都要支付巨大的社会成本。

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的核心,进而是整个经济的核心。

所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还应包括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

(三)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负激励。

存款保险制度弱化了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管机制,公司治理来自债权人的约束功能大大降低了。

同时,银行提供的人力资本密集的产品难以说是充分竞争的,这样来自产品市场的约束机制相对于一般产品弱。

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即可,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中小散户,这使得银行缺少一般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面:
是这样的联系和影 响 ,使得商业银 行受到来 自经济与社 会的 ,远比工商企业更 多 、 复杂也更难 测的风险因素 更 的影响和制约。第三 , 业务 活动中的高负债率 , 商业 使
[ 收稿 日 ]2o—O一 人利益保 护。对存款 人利益的保 护是商 业银 行完善公 司治理结构 与机 制建设 中有别于一般公 司 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结构 与 机制的设计 ,必须充分考虑促使商业银 行在业务经营过 程中 ,有效地 衡对盈利 的追逐与 资金流动性需要之 间
风险。
二 、商 业银 行 公 司 治 理 的 特 殊 性
人士。
第二 ,社 会商 品的运 动是商品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
即货币运动的统一。由于货币克服了商品实物不利于运 动 的诸多 缺陷 , 而使得 货币与一般商品实物相 比,有着
“ 时不在 ,无孔 不入” 的 巨大 的运动领 域和空 间 ,这 无 就决 定了商业银行 的经营活动与经济的各行各业 ,社会 的千家万户有着十分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和影响 ,而也正
等 ,同样适用于它 。但商业银行 与工商企业相 比 ,又却 有其特殊性 ,这就 决定了其公司治理所相应具有的特殊 性 。对这一问题加 以充分认识和把握 ,在当前 我国商业 银行 。 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已走向股份制改革之路 ,及 强力重构其 内部治理结构的现实情况下 ,无疑具有非常 重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根源于其业务经营对象—— 货 币与其他商品相 比具有 的特殊性 ,而这种特殊性对商 业银行 而言集 中体现在其经营活动 的高风险性上 ,因而 强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的健全和完善 ,对 于 商业银行来 说 ,也就 具有 远 比工商 企业 更为 重要 的意 义。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 面来加 以分析 :第一 ,市场经济社会中 ,货币作为商 品 价值的一般代表,社会财富的一般象征,在货币拜物教 客观存在的现实社会 中,决定 了专 门以货币为经营对象 的商业银行 ,特别容易成为来 自银行 内外不法分子集 中 侵犯 的对象 。从过去到现在 ,国内到国外所发生的无数 的商业银行风险事件 中,我们都可 以找到这些不法分子 的踪迹 ,而且往往 不乏所谓道貌岸然的社会高层或知名

(完整)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

(完整)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决不是公司治理理论的简单应用,除了遵循一般公司治理理论之外,还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需要我们在完善商业银行治理改革时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1.公司治理的更大外部性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的命脉,一家银行的倒闭往往会殃及池鱼,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严重的则可能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如果商业银行治理不善,使得其治理风险日积月累,最终可能会以风险事故的形式爆发出来。此外,商业银行本身在充当被治理者角色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业务对象发挥治理者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银行的专家式债权监督。因此,商业银行倒闭的重大社会影响和双重治理问题使得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企业治理具有更大外部性。2。

薄弱的外部债权治理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公司价值,而且还通过不同的股权和债权的构成来影响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的不同控制程度、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但是,在这一方面,商业银行和其他行业的公司截然不同,商业银行运作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储户的存款,其自有资本金在其资本总额中的比重极低。储户有成千上万,每个储户,即使是一个大的机构存款者,其存款比例也只不过占到银行存款总额的一个极小比例,银行的绝大部分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和足够的信息去监督银行资金的使用情况或者对银行施加额外的控制,众多的储户好比股票市场中的众多中小股东一样,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也有着隐性担保作用。这些使得债权人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甚微,远远不如一般企业的债权人——银行对债务企业的监督效果。因此,薄弱的外部债权的监督是商业银行治理区别于其他行业公司的特殊之处。3.实施外部治理可能导致较高的治理成本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股票市场的约束。有效的股票市场中股价能较好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如果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恶化或者从事了太多的高风险业务,股东可能就会抛售该银行的股票,迫使公司管理层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营稳健性。(2)来自存款人的治理。如果银行经营中存在较高风险或出现不利于银行的传言,存款人就会从银行取款,严重的可能造成挤兑,导致银行破产。(3)来自贷款人的治理。如果银行的经营风险性很高,优质贷款客户可能不会愿意和这种银行发生业务交易,因为,贷款客户还可能考虑到与贷款相关的其他业务,如银行可能提供的咨询服务以及在贷款出现问题的重组服务等。这些外部治理机制的存在使得它们在督促银行董事会关注公司治理和管理层改善公司经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外部治理机制,有些只对上市银行才有用,有些一旦实施起来,将会引起银行业的动荡,尤其是当存款人都来取款时,势必会造成金融恐慌。因此,某些外部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治理可能会带来外部负效应,其约束作用有限。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应对措施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较大外部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该兼顾到其与一般企业的共性和特殊性,从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1.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避免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如贷款的信用风险和经营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众多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也对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核心主体的董事会应该将风险审核和控制作为其重要使命,相应的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就担负着更甚于一般公司中同类机构的使命。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强化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确立董事会在管理和控制风险中的权威性。。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合集五篇)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合集五篇)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合集五篇)第一篇: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公司治理结课论文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指导教师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学生学号xx xxxx xxx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xxx 摘要: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稳步推进,改善银行公司治理成为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由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银行公司治理与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四大商业银行顺利完成股改上市,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纷纷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初显成效。

未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明晰委托—代理关系,提高董事会治理水平;二是健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体制,理顺职责关系,规范治理架构;三是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此外,要进一步拓宽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搭建成熟的银行职业经理人市场,构建公平规范、良性竞争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

关键词:银行;公司治理;银行公司治理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背景(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直接波及中国内地,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两方面的思考:其一,金融风险的严重性、危害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加强公司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二,对照发生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使得政府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危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改革的决心和动力,由此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明显加快。

(二)、加入WTO后,银行的对外开放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加入WTO时开放银行业市场的承诺,为中国银行带来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是竞争压力,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主要的竞争对手由国内银行转变成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给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同业竞争压力,由此通过体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以提高竞争力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内在动力;二是时间压力,加入WTO的开放市场的时间承诺为国内银行业采取上述措施树立了倒计时牌。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对策思考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对策思考

STUDY AND EXPLOR E研究与探索·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称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在银行法人资产的委托—代理制度下,通过组织程序(通常以公司章程的形式)明确的关于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体系,旨在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确保银行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确立和实施,并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现代商业银行在产权结构上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两权分离后,商业银行所有者与经营者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作为委托人,企业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可避免地产生两个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为解决这种问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规范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减少代理人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公司治理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因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又为解决银行委托—代理关系而服务。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通过指挥、激励、控制、约束等手段协调所有者(股东)、法人及其代表(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抑制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90年代中期之前,虽然银行一词频繁地与公司治理联系在一起,但人们更多地是从一般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到银行,银行是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监督力量参与其中。

著名的日本主银行制和德国的全能银行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但1997年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增加了人们对银行业的关注。

银行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危机原因的分析和危机过后的恢复调整,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稳健的银行体系的重要性,而这又与银行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由此银行业自身的治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

这样,银行不仅是一般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而且成为了公司治理理论应用的对象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9年5月推出了《OECD 公司治理原则》,并于2004年5月完成了该原则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巴塞尔委员会更是在其颁发的一系列专题文件中强调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重要性,这些文件包括《利率风险管理准则》(1997年9月)、《银行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1998年9月)、《增加银行的透明度》(1998年9月)和《信用风险管理准则》(1999年7月),其均强调应有一个稳健的银行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1)

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1)

责,形成相互制衡的权力约束机制;然后 要确保各方的权力得到有效施展。做好董 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选拔工作,明确其权 利和义务,保证为其提供详尽的所需信 息,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政府的监管是 银行治理中重要的一环,精简监管机构, 合理分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 监管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监管水平,切实保 护相关者利益。 配套措施主要有 #" 配套措施的跟进。 、 如下内容:! 政府要尽快修订《公司法 》 《商业银行法 》 《破产法 》 《并购法 》 、 、 等相 关法规条例,为商业银行的治理和监管提 供法律依据。" 加强和改进政府部门的外 部监管,促进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向公 众提供准确、 及时、 全面的信息, 以对银行 的经营者构成可置信的威胁机制。# 尽快 建立存款保险体系,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使银行为其经营风险承担相应的风险,减 轻对国家信用的依赖。$ 大力发展资本市 场,为银行的外部治理提供良好的市场环 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受资本市场 发展不完善和法律法规对投资者保护不 足等因素影响,使得如并购、破产保护等 治理手段在银行业内难以有效运作,目前 还不能做到多种治理措施结合使用。但从 国外的经验来看,目前还不存在一种最好 的完美的治理机制,需要多种形式的治理 手段并用才能达到有效治理。因此,政府 应致力于为各种治理机制提供外部支持, 多种治理措施并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作者单位: 广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系
挥。具体建议如下: 改善股权结构。银行 $" 所有者归位, 的经营特点使得管理者的内部人控制行 为不容易被发现,再加上没有真正意义的 所有者在位对管理者监管,委托代理问题 “经济人 ” 就更加严重。在 假使前提下, 无 论指派的董事还是任命的经理人,都不可 能做到一切从股东或存款者利益出发做 决策。针对中国的情况,要使所有者权利 得到体现可以有两步措施:一是政府成立 一家控股公司,按公司规范运作,到各银 行行使国有资本的代表权。二是转让部分 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与国有股代表相 互制约、 监督, 共同提高银行经营业绩。引 入战略投资者是最近外国公司治理的主 要趋势之一,它有助于强化对经理人的监 督,加快我国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进程和 补充资本金。 建立 %" 引入市场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目前银行这种官本 位的人事制度使经营者的目标在追求升 官(私人利益 )和追逐股东利益最大化之 间左右徘徊,造成其行为的扭曲。尽快消 除经营者的干部身份和行政级别,强化职 能差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选出有 能力的人才。选出了好的人才,还需有有 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人力资本的 发挥,以防止人才的流失。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市场后,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最激烈的 一环,并且是影响中国商业银行长远发展 的重要因素。只有把人力资源当作一种资 本,使其报酬能体现其努力程度以及经营 成绩等因素,而且要与其承担的责任相对 称, 责任大, 报酬就高; 相反, 要是经理人 做出失职行为, 就要受到处罚。目前, 国际 上对高级经理人激励约束常用的做法有 两种:把经理人利益与股东利益联系起来 (如股票期权 ) 和声誉约束。对普通员工的 激励也不能忽视,设立团队奖金和个人奖 金, 既强调团队合作又鼓励个人创新。 加 !" 建立权责明确的内部治理结构, 强外部监管,切实保护各利益相关者。一 个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两方面:首先 是要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透析近年来,美国多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相继倒闭,以及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银行治理上。

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符合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

资本结构及信息严重不对称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治理。

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区别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以上两种特殊性是研究与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一、商业银行相比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一)商业银行特殊的资本机构,财务杠杆高,股东、债权人与代理人相互制约的治理机制作用有限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融资来源,因此与普通公司“高股权、低债权”的财务结构不同,银行具有“低股权、高债权”的财务结构。

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最低的资本充足率为8%,这比各国《公司法》所要求的企业自有资本比率要低得多,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时刻处于高负债的运营状况之中,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采用的是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需要完全的保证偿付能力,银行商业银行的股东更易形成承担更多风险的冲动:因为即使银行因风险过大而倒闭,较低的自有资本充足率使得债权人利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利益的损失;如果银行承担过多,储户能够获取的只是固定比例的存款利息,高风险所伴随的高收益则会给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带来丰厚的风险回报。

另一方面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储户作为银行最主要的债权人,他可以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债权人一般都不会主动的参与银行的管理与控制,一般采取的是“用脚投票”的策略,消极的对公司治理差的银行进行惩罚。

银行特殊的资本结构使得债权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无法发挥在一般企业公司治理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债权人、股东与代理人之间的制衡关系受到很大弱化。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知识文章格式】创立于20世纪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曾以其行业垄断地位和稳定的金融业务成为国内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公司治理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其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向。

一、背景介绍1. 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核心机构,以其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庞大资产规模,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其垄断地位和特殊性质,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2. 公司治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司治理是一种组织结构和流程,旨在建立透明、问责和有效的企业管理体系。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公平。

二、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挑战3. 机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相对复杂,权力分散、层级众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决策质量参差不齐。

4. 信息不对称和廉洁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容易导致搭便车行为和利益冲突。

腐败行为可能侵蚀国有商业银行的声誉,影响其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5. 股权结构和股东权益保护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相对复杂,存在多元化股东和股东权益保护不完善的情况。

这种状况容易引发利益冲突和决策拖延,对公司治理形成障碍。

三、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方向6. 强化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为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推进权力下放,减少层级,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机制。

7. 建立信息披露和审计机制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审计监督,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提高信息对称程度,减少搭便车现象,并规范操作行为。

8. 完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股东权益保护,加强监管和监督,确保股东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降低利益冲突的风险。

四、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9.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认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文将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1.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商业银行是受到金融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其公司治理需要遵守大量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金融法律法规、证券法律法规等。

商业银行需要确保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并遵守相应监管规定。

2.股东结构复杂:商业银行的股东结构复杂,可能包括国有股东、民营股东、境外股东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这种股东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需要平衡不同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治理的公平合理。

3.金融风险管理要求高:商业银行面临着较高的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因此,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加强内部控制。

4.盈利与责任的平衡: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需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平衡盈利与责任,确保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能够符合社会和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应对策略1.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

在构建治理结构时,应根据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治理机制和规则,并注重独立性和透明度。

2.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团队,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3.加强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商业银行通过加强公司治理的合规性,确保公司遵守金融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减少风险。

商业银行应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强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检查。

4.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不同类型股东的沟通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应公开透明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回应市场疑虑,维护投资者权益。

5.建立社会责任体系:商业银行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的社会责任体系。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研究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研究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研究【摘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是当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重点。

本文总结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紧密联系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实际状况,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措施,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加稳健、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从国务院1986年9月批准重新建立交通银行开始,我国以股份制为主的银行体制得以确立和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正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支持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国有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已采取了公司化的形式,在组织架构上也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上还很不完善,因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是当前制度创新的重点。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可对公司治理的定义为:公司治理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制度。

公司治理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其中:公司治理结构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主体所形成的公司治理架构、各自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决策程序,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及为确保其权利、义务有效实施的制度安排。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指在一定的公司治理架构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相互制衡机制、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内部管理控制机制。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资金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功能就是通过存贷款在不同的时间、地区和行业之间提供经济资源转移的途径。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1、政治属性强国有银行的股权由国家持有,银行的操作、管理、监督都受政府的影响,政治因素更容易影响公司治理。

2、国家利益优先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中,时刻要考虑到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市场利益,这也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相悖。

3、高层领导的干预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高层领导的干预更为频繁,这也给公司治理带来了困难。

4、行业地位突出国有银行在银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公司治理难度。

5、员工利益的博弈国有银行以高工资、高福利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员工的利益诉求更容易导致公司内部的利益博弈,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较大。

二、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1、完善的内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较为严谨的操作规范、管理模式和监管措施,有效防止内部管理失控的情况发生。

2、合理资本结构银行的资本结构对于公司治理至关重要,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使银行财务自律、内控有力,在保障既定的利润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为银行的管理层应对各种风险提供有益的保障,维护公司治理的稳定和健康。

3、优化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构成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是银行治理的中枢系统,他们的职责是制定、执行并监督银行运营的战略和政策。

因此,在优化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构成上,需要注重其专业性、能力和经验,以及精益细化的一系列运营流程,以便更好地推进公司治理的进程。

4、规范经营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要遵循市场原则,实行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增强风险意识,推行科学合理的业务创新,在不断提升经营效益的同时,控制角色、过往式管理和柿子流程等行业问题,优化绩效管理系统,加强业务管理。

5、外部治理监督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受到更为严格的外部监管,才能规避经营风险和内部管理漏洞。

在制定治理机制的同时,应当注重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范,加大法律道德人力等方面的外部监督力度,保证国有银行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稳定的运行。

【推荐下载】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研究

【推荐下载】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研究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研究随着中国农业银行IPO 的进行,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陆续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研究。

自2004 年9 月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按照监管部门的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在遵循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上,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了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加入WTO 之后,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其中公司治理的制度建立功不可没。

但是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缺陷,全球金融危机也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前者指商业银行的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层之间的协调和制度安排;后者还包括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存款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关系的协调。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9 年9 月颁布了动口强银行机构公司治理》,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to。

从世界范围来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仍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

2002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正式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概念,并初步规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标准。

此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

当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对于商业银行究竟是否适用。

针对这一问题,理论界普遍认为,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具有许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与一般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较大的不同。

浅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浅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浅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摘要: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特殊性分析,提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一组联结并规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保障商业银行外部业务和内部事务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话题。

银行作为各种市场活动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其经营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储户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由于银行业强大的外部性,一家银行发生挤兑或破产可能引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

因此,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与否,较其它行业就显得更为重要。

商业银行作为公司,其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治理框架符合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特性,但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又具有区别于一般公司制企业的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其治理结构与一般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差异,这些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商业银行治理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当更多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股东本身。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商业银行,其经营活动的成败不但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储户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高负债率企业。

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为8%,商业银行的绝大部分营运资金来源于存款人的存款。

商业银行资本的高杠杆性和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资本获厚利的可能性增加,而资本运营和经营道德风险也在增加,由于商业银行股东和经理层基于个人利益的短期行为而损害存款人的利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特别是在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包括存款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该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更多地被关注和考虑。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点与未来走向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点与未来走向

上海证券报/2012年/10月/16日/第A0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点与未来走向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樊志刚赵幼力杨荇2008年以后,随着四大商业银行顺利完成股改上市,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纷纷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初显成效。

未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明晰委托—代理关系,提高董事会治理水平;二是健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体制,理顺职责关系,规范治理架构;三是完善外部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此外,要进一步拓宽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搭建成熟的银行职业经理人市场,构建公平规范、良性竞争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其核心是建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与制衡机制,其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金融体系制度的建立而逐步推进的。

1986~1996年,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一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成立。

2003~2009年,中、农、工、建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推进,中小金融机构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和探索也进入了普及化、多样化、创新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进展及特点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800家,从业人员319.8万人。

主要包括5家大型商业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下简称“五大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指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深发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3家政策性银行和1家邮政储蓄银行,635家村镇银行等等。

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一)

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一)

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一)摘要: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但其公司治理仍存在诸多缺陷。

本文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治理结构随着中国农业银行IPO的进行,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陆续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

自2004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按照监管部门的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在遵循‘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上,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了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加入WTO之后,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其中公司治理的制度建立功不可没。

但是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缺陷,全球金融危机也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前者指商业银行的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层之间的协调和制度安排;后者还包括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存款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关系的协调。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9年9月颁布了动口强银行机构公司治理》,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to。

从世界范围来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仍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

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正式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概念,并初步规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标准。

此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

当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对于商业银行究竟是否适用。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其优劣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近年来我国众多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探讨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深入推动商业银行按照新的营运框架有效运行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基本要素及现实意义(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在银行法人资产的委托代理制度下,一组联接并规范所有者(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

它规定了商业银行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明确了决策商业银行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其核心是在商业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商业银行代理成本,实现股东利益和公司利润最大化。

(二)良好银行公司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及特殊性经合组织(OECD)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应包括股东权利、股东平等待遇、利益相关者作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董事会职责五个方面的内容。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5)主张良好的公司治理内容应包括:确立银行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在全行传达贯彻;制定并在全行贯彻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董事会成员称职,清楚理解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并对银行的各项事务做出良好的独立判断;确保高级管理层实施适当的监督;充分认识并有效发挥内外部审计及其他控制部门对稳健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确保薪酬政策和具体做法与银行道德价值观念、目标、战略及控制环境相一致;保持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持续了解银行的运营框架。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多元化。

既要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又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复杂性,使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利益冲突和所要解决的问题随之复杂化,从而增大银行公司治理难度;主要依靠内部治理发挥作用,外部治理作用有限;存款保险制度附带产生的代理成本加大和存款人外部监督机制弱化的负激励;商业银行高负债、低资本金比率运营的资本结构及银行并购成本大大超过一般企业等。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发展思路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发展思路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及发展思路浅析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而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银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显。

笔者试图通过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功模式,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为了应对我国加入WTO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日趋加剧的金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一)形式上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委托人公司的股东一般通过其在公司内部的股权代表——董事会来建立与公司经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往往是形同虚设,这样就使得作为出资者的国家相当于直接将国有金融资产委托给代理人即国有商业银行经理层进行经营。

从法律上来看,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是明确的,但实践中却并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来体现这个所有权,使得国家这一抽象存在难以明确为具体的或人格化的所有权主体。

这也就意味着在现实中未能有一个明确、真实的主体来履行国有金融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作为没有真实委托人委托的“代理人”,其行为无法得到真正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监督与控制,势必会形成实际上的商业银行管理者“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二)激励机制不合理《巴塞尔协议》将薪酬计划列入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董事会应当审批高级管理层和其他重要管理人员的薪酬,并确保其薪酬与银行的企业文化、目标、战略和控制环境相一致,以及高级管理层和其他重要管理人员为银行利益最大化服务。

为避免银行管理人员从事高风险经营,薪酬应当设定在银行总的经营政策尺度内,避免管理人员薪酬过分依据短期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应对策略分析(一)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决不是公司治理理论的简单应用,除了遵循一般公司治理理论之外,还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需要我们在完善商业银行治理改革时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1.公司治理的更大外部性
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的命脉,一家银行的倒闭往往会殃及池鱼,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严重的则可能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如果商业银行治理不善,使得其治理风险日积月累,最终可能会以风险事故的形式爆发出来。此外,商业银行本身在充当被治理者角色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业务对象发挥治理者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银行的专家式债权监督。因此,商业银行倒闭的重大社会影响和双重治理问题使得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企业治理具有更大外部性。
2.薄弱的外部债权治理
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公司价值,而且还通过不同的股权和债权的构成来影响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的不同控制程度、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但是,在这一方面,商业银行和其他行业的公司截然不同,商业银行运作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储户的存款,其自有资本金在其资本总额中的比重极低。储户有成千上万,每个储户,即使是一个大的机构存款者,其存款比例也只不过占到银行存款总额的一个极小比例,银行的
绝大部分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和足够的信息去监督银行资金的使用情况或者对银行施加额外的控制,众多的储户好比股票市场中的众多中小股东一样,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也有着隐性担保作用。这些使得债权人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甚微,远远不如一般企业的债权人——银行对债务企业的监督效果。因此,薄弱的外部债权的监督是商业银行治理区别于其他行业公司的特殊之处。
3.实施外部治理可能导致较高的治理成本
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股票市场的约束。有效的股票市场中股价能较好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如果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恶化或者从事了太多的高风险业务,股东可能就会抛售该银行的股票,迫使公司管理层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营稳健性。(2)来自存款人的治理。如果银行经营中存在较高风险或出现不利于银行的传言,存款人就会从银行取款,严重的可能造成挤兑,导致银行破产。(3)来自贷款人的治理。如果银行的经营风险性很高,优质贷款客户可能不会愿意和这种银行发生业务交易,因为,贷款客户还可能考虑到与贷款相关的其他业务,如银行可能提供的咨询服务以及在贷款出现问题的重组服务等。这些外部治理机制的存在使得它们在督促银行董事会关注公司治理和管理层改善公司经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外部治理机制,有些只对上市银行才有用,有些一旦实施起来,将会引起银行业的动荡,尤其是当存款人都来取款时,势必会造成金融恐慌。因
此,某些外部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治理可能会带来外部负效应,其约束作用有限。
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应对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较大外部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该兼顾到其与一般企业的共性和特殊性,从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
1.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避免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如贷款的信用风险和经营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众多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也对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核心主体的董事会应该将风险审核和控制作为其重要使命,相应的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就担负着更甚于一般公司中同类机构的使命。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强化银行董事会的独立性,确立董事会在管理和控制风险中的权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