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小制作课程
1.5设计制作:简易望远镜-沪科教版选修2-3教案
![1.5设计制作:简易望远镜-沪科教版选修2-3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ebb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5.png)
1.5 设计制作:简易望远镜-沪科教版选修2-3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学会制作简易望远镜;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固定透镜的位置和角度;2.调试焦距。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出同轴的透镜和凝视器。
教学内容和方法一、引入1.老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易望远镜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结构和原理;2.老师可以用PPT或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二、制作简易望远镜1.结对活动,每两名同学制作一个望远镜;2.老师提供所需器材:一根PVC管、两个透镜、一个胶管、两个卡扣、白胶和免洗胶等;3.学生根据老师讲授的要点进行制作:–镜筒制作:用PVC削出两段,长度分别为8cm和10cm。
将两段PVC管通过卡扣连接起来;–透镜准备:取两个光滑透镜,将其中一个放在PVC管内朝向远处,另外一个放在胶管朝向眼睛(需要将胶管稍作切割,以适应透镜直径);–定位透镜:固定在8cm的PVC管末端处安装一个透镜支架,将朝外的透镜固定在里面。
拧固时需要注意透镜的角度;–调试焦距:将10cm的PVC管套在另一端,根据自己的视力和距离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和角度。
三、实验探究1.拆开自行车手电筒,拿出其中的凝视器,调试恰好可以安装在制作好的简易望远镜上;2.进行实验观察:学生可在校园内寻找适合观察的物体或者借助教师提供的观察目标;3.总结发现:观察后可进行学生间的互动,总结优缺点和改进意见。
教学评估1.学生制作完简易望远镜后,进行小组间互评和自我评价;2.学生填写“制作过程记录表”,落实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和所发现的问题;3.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并进行简要分析。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的是大量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不断地尝试、失败和尝试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勇于创新的”能力。
在课后总结时,学生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对于课程的持续开展进行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幼儿园科学教育案例:DIY制作简易望远镜
![幼儿园科学教育案例:DIY制作简易望远镜](https://img.taocdn.com/s3/m/406c89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e.png)
幼儿园科学教育案例:DIY制作简易望远镜幼儿园科学教育案例:DIY制作简易望远镜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了解自然规律,发展观察能力,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意识。
本文介绍了一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DIY制作简易望远镜,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光学原理和望远镜的构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材料:纸管、凸透镜、小支架、黑色纸板、牛皮纸、胶水、剪刀、铅笔等。
2.准备环境: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或者户外活动场所,保证活动安全。
3.制定活动方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特点,设计合适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活动过程1.介绍光学原理:教师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向幼儿介绍光学原理,让幼儿了解光线传播的基本规律,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2.制作望远镜: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望远镜的流程和材料,并一步一步地指导幼儿制作。
(1)将黑色纸板剪成两个圆形,直径分别为纸管的一半,用胶水粘在纸管的两端。
(2)将凸透镜固定在小支架上,然后将小支架粘在黑色纸板上。
(3)将牛皮纸剪成两个小圆形,直径略小于黑色纸板,用胶水粘在黑色纸板上,遮住镜筒两端的光线。
3.装配望远镜:教师让幼儿将两个镜筒对接,然后调整凸透镜的位置,让幼儿看到远处的景象。
4.观察天空:教师带领幼儿走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星星、月亮等天体,让幼儿体验到望远镜的功能和魅力。
四、活动总结1.回顾活动过程: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制作望远镜的过程,让幼儿对光学原理和望远镜的构造有更深入的理解。
2.分享成果: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互相欣赏和学习。
3.思考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本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幼儿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反思和总结。
五、活动效果本次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光学原理和望远镜的构造,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活动也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cab1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f.png)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导读:自然观察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幼儿可以培养对环境的关注和好奇心。
而为了更好地进行自然观察,制作一个小望远镜能够帮助幼儿们更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的小望远镜制作教案,帮助幼儿们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望远镜。
一、材料准备(4个步骤)1. 两个纸杯2. 一根塑料管(长度约为15厘米)3. 透明胶带4. 一个小圆镜片(可在手工店购买)二、步骤详解(7个步骤)1. 将一个纸杯底部剪下,并且将剩余部分剪成一条宽度约为3厘米的带状物。
2. 将此带状物从一端开始缠绕在塑料管上,用透明胶带固定。
这个部分将成为望远镜的伸缩部分。
3. 在另一个纸杯的底部剪一个小洞,将塑料管的一端插入这个洞里,用透明胶带固定。
4. 将小圆镜片固定在另一个纸杯的底部,可以用透明胶带或胶水固定。
5. 将两个纸杯的口部对准,并用透明胶带固定在一起。
6. 轻轻伸缩塑料管,调整焦距,使得看到的物体更加清晰。
7. 小望远镜制作完成,可以开始观察大自然啦!三、使用技巧(3个步骤)1. 鼓励幼儿们去户外,找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进行观察。
2. 在观察之前,给幼儿们一些指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观察的对象,比如花朵、树叶、蚂蚁等。
3. 引导幼儿们关注观察对象的细节,比如它们的颜色、形状、运动等。
四、总结回顾小望远镜的制作给了幼儿们更近距离、更清晰的观察大自然的机会。
透过小望远镜,幼儿们可以发现原本难以察觉的微小细节,增强他们对环境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不同的对象,幼儿们还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植物、动物和自然界的知识。
制作小望远镜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自然观察的方式。
个人观点与理解小望远镜的制作教案能够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望远镜,幼儿们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制作完成后,望远镜的使用也能激发幼儿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地进行观察和探索。
初2年级科学实验:制作简易望远镜
![初2年级科学实验:制作简易望远镜](https://img.taocdn.com/s3/m/3f0b49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f.png)
初2年级科学实验:制作简易望远镜初二年级的科学实验:制作简易望远镜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将探索一个令人兴奋的实验——制作简易望远镜。
望远镜是一种能帮助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更近距离地探索天空中的奥秘。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两个透明的透镜,一个较长的纸筒,胶带和剪刀。
这些材料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它们将组成我们的望远镜的重要部分。
首先,让我们把两个透镜放在一起,确保它们能够准确地聚焦。
透镜之间的距离越远,我们的望远镜将能够看得越远。
接着,把这两个透镜固定在纸筒的两端,确保它们不会移动。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望远镜的主体部分。
现在是时候来测试我们的望远镜了!拿起你制作好的望远镜,找一个可以看得远的地方。
将望远镜对准远处的物体,通过看远处的物体来检验望远镜的效果。
你会发现,通过这个简易的望远镜,原本模糊的物体会变得更加清晰,好像它们离我们更近一样。
制作这个望远镜的过程不仅仅是手工技能的展示,更是科学原理的实践。
透镜的光学特性,使我们能够看到被放大的影像。
而调整透镜之间的距离,也是对光学焦距和放大倍数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还深入了解了光学的基本原理。
希望大家在家也能尝试制作这个望远镜,探索更多有趣的实验,让我们的科学之旅更加精彩和充实!。
5.5制作望远镜(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5.5制作望远镜(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11fe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5.png)
假设物体距离物镜很远,请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推理并 论证成像的最佳距离。
最佳成像间距约等于物镜焦距
与目镜焦距之和,即f物+f目。
通过两个凸透镜组合使用,两次成像,可以使我们看清楚 远处的物体。通过光具座可以实现共轴调节。相较于手持望 远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制作及使用望远镜
观察手持望远镜,尝试使用凸透镜、瓦楞纸、剪刀、胶带 等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自制一个望远镜,实现望远功能。
如何准确知道成像 的最佳距离?
确定最佳成像距离
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调节光源、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 使三者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②将F型光源放在 98 cm刻度线处,物镜(f =10 cm)放在20cm 刻度线处,前后调节目镜(f =5cm)直至透过凸透镜看到F型 光源最大、最清晰的像。记录物镜与目镜之间最佳成像距离。
组装好望远镜,测试,看到倒立的实像
[课后学习拓展建议] 1. 为什么用手持望远镜看到的像是正立的?
如何使自制望远镜成正立的像? 2. 如何让望远镜成的像更清楚? 3. 查阅资料,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及其成就。
制作及使用望远镜
①如图所示,分别用瓦楞纸包裹物镜、目镜,制作镜筒。
②根据测算的最佳距离,确定镜筒的长度范围。裁出凹槽, 作为目镜和物镜前后调节的轨道。 ③将两个镜筒嵌套在一起。根据需要,调整目镜镜筒的粗细, 以便实现共轴调节。
物镜
展示: 1. 自制的望远镜能否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2.简要介绍如何制作的镜筒; 3. 介绍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4. 该望远镜还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简要谈一谈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认识物镜、目镜
望远镜的 放大倍数
f物
=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c371d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b.png)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学习新课一、制作望远镜望远镜种类很多,其中一种是由两组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组成。
1. 探究望远镜的原理【实验器材】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实验步骤】①先用一个凸透镜(焦距大的)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像情况。
②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焦距小的)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③将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再观察远处的物体,对比两次成像的大小。
【分析论证,归纳结论】①将焦距较大的透镜放在焦距较小的透镜前面,观察物体,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像,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放大了。
②将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将焦距较小的透镜放在焦距较大的透镜前面,再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像。
【演示实验】——《模拟望远镜》2. 望远镜的构造【播放ppt进行讲解】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叫物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叫做目镜。
望远镜示意图双筒望远镜我们见到的普通望远镜和军事望远镜都是双筒的,是双筒望远镜。
它的两个镜筒都是拐了弯的,在拐弯处分别安装了两个“全反射棱镜”。
这种设计一方面缩短了镜筒的长度,另一方面经过那两块棱镜的两次反射也能使本来倒立的像正立过来。
3. 望远镜的原理【边画光路图边讲解】(1)物镜与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两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
(2)望远镜的成像光路图注意:①目镜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放大。
目镜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对于物镜所成的像而言的。
最后成像与物体本身比,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②物镜和目镜的距离等于两个透镜的焦距之和。
(由于物体距望远镜的距离很大,第一次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且无限靠近焦点,可以近似地认为在焦点处,要使目镜的放大倍数尽可能最大,则这个像要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且尽可能靠近焦点)。
(3)视角【提出问题,引出视角的概念】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这样的像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像被放大了?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视角越大,对物体观察越清楚。
幼儿园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教案实施与反思
![幼儿园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教案实施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113ba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6.png)
幼儿园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教案实施与反思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动手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共享一篇幼儿园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的教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案实施1. 教学目标1.1 认识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
1.2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2. 教学准备2.1 准备材料:空纸卷筒、双面胶、透明胶带、彩色透明塑料纸。
2.2 准备实物展示:展示一些望远镜的图片、实物,让幼儿对望远镜有初步的了解。
3.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向幼儿介绍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第二步:指导幼儿用纸卷筒和透明塑料纸制作望远镜的外壳。
第三步:幼儿用双面胶粘贴透明塑料纸,并用彩色透明塑料纸装饰。
第四步: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使用制作好的简易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4. 教学反思4.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观察和讨论,幼儿基本掌握了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达到了教学目标。
4.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亮点是教师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动手制作的环节很受欢迎。
不足是部分幼儿制作过程中的细节操作需要更多耐心的指导。
4.3 对教学过程的改进意见下次实施时,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讲解,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望远镜的原理。
5. 总结通过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的教案实施,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对望远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也增加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观点和理解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教学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既能够在动手制作中锻炼操作能力,又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增加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讨论,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幼儿园探索者:简易望远镜手工制作教学案例
![幼儿园探索者:简易望远镜手工制作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bf11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8.png)
幼儿园探索者:简易望远镜手工制作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启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兴趣非常重要。
通过手工制作简易望远镜,可以引导幼儿对天文、自然等领域产生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本教学案例将介绍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简易望远镜手工制作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天空、观察自然景观等活动来增强他们的科学认知能力。
一、材料准备1. 空纸卷筒、纸盒或塑料瓶;2. 透明塑料薄膜;3. 胶带、剪刀、彩色纸、胶水;4. 帽子或头带。
二、制作步骤1. 将纸卷筒或纸盒的一端粘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望远镜的镜片;2. 在望远镜的另一端剪一个小圆孔,这是幼儿通过望远镜进行观察的窗口;3. 用胶带将望远镜固定在帽子或头带上,让幼儿能够戴在头上进行观察。
三、教学活动1. 介绍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引导幼儿对望远镜产生兴趣;2. 组织幼儿进行望远镜的手工制作,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加强对望远镜的认知;3.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云彩、日月星辰等,让他们感受望远镜的魅力;4. 带领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使用望远镜观察植物、昆虫等,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5. 结合幼儿园的科学游戏和实验活动,引导幼儿运用望远镜进行简单的科学观察和实验。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手工制作望远镜的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在动手操作中增强了对望远镜的认知,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在未来的教育中,可以引导幼儿围绕望远镜展开更多的科学探索活动,比如观察天体、观察微观世界等,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
我对这个教学案例的理解是,通过手工制作简易望远镜,不仅可以让幼儿亲身参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索,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这个教学案例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开科学探索的平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教学案例,幼儿可以在趣味中学习,增强对自然和科学的认知,同时也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DIY望远镜制作教案
![幼儿园DIY望远镜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28d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4.png)
幼儿园DIY望远镜制作教案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部分。
其中,望远镜制作教案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制作一架望远镜不仅会让孩子们掌握一些科学原理,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1. 简介与目标在开始具体制作教案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个教案的目标进行一个明确的概述。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望远镜来加深他们对此的理解。
2. 原理与知识在制作望远镜之前,我们需要向孩子们介绍望远镜的原理和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可以简要解释光线的传播和折射,以及望远镜通过透镜的工作原理实现物体放大的原理。
3. 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教案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清单:- 两个纸杯- 一张黑色卡纸- 铅笔- 塑料透明薄膜- 胶水- 剪刀- 胶带4. 制作步骤4.1 准备工作在开始具体制作望远镜之前,我们需要先将两个纸杯的底部剪掉,确保纸杯能够互相套合。
将黑色卡纸剪成小圆片,直径与纸杯底部相等。
4.2 镜筒制作将一个纸杯倒置放在桌子上,将另一个纸杯底部朝上套在它的上方。
使用胶水将两个纸杯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这就是望远镜的镜筒。
4.3 透镜制作将剪好的黑色卡纸小圆片粘贴在透明薄膜的中间,并用胶带将其固定在透明薄膜上。
这就是我们的透镜。
4.4 装配望远镜将透明薄膜轻轻地放在套合的纸杯的顶部,并用胶带固定住。
确保透明薄膜紧贴在纸杯的底部,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4.5 调试与测试需要注意的是,透镜与物体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产生放大效果。
调整透镜和目标物体的距离,然后让孩子们观察远处的物体,看看他们能否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5. 总结与回顾游戏的结束并不代表活动的结束,我们应该对这个教案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孩子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改编版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改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a4d5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c.png)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改编版一、引言幼儿园自然观察,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自然观察,幼儿可以接触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并且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自然观察活动中,小小望远镜制作是非常有趣和实用的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自然界的一切。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自然观察中的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进行改编,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
二、小小望远镜制作材料准备1. 空纸卷:将废弃的纸巾卷或其他空纸卷作为望远镜的主体材料,这样可以节约资源并且更符合环保理念。
2. 耐用的双面胶或胶水:用于固定望远镜上的镜片和装饰材料。
3. 透明塑料镜片:这可以是一些塑料袋或者塑料瓶身上的透明材料,用于制作望远镜的镜片。
4. 装饰材料:彩纸、彩笔、贴纸等,用于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装饰他们自己的望远镜。
三、小小望远镜制作步骤1. 将透明塑料镜片剪成合适的大小,并固定在空纸卷的一端,这样就制作好了望远镜的镜片。
2. 将双面胶或者胶水涂抹在空纸卷的外侧,然后让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彩纸、贴纸、彩笔等装饰材料来装饰他们自己的望远镜。
这样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小小望远镜的使用1. 在自然观察活动中,指导幼儿使用小小望远镜观察周围的一切,在观察过程中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
这样既可以增强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开展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小小望远镜观察游戏,比如寻找指定的花草、动物等,这样既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又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的改编,可以使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自然观察,幼儿可以建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这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六、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幼儿园自然观察中的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进行了改编,使它更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
幼儿园手工制作双筒望远镜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双筒望远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511c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a.png)
幼儿园手工制作双筒望远镜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手工制作双筒望远镜教学对象:幼儿园小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2.学习手工制作双筒望远镜的方法3.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教学工具:1.卡纸2.透明胶带3.彩色纸4.包装纸筒5.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用图片或简单的语言介绍什么是望远镜,并让幼儿园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带来的望远镜。
第二步:知识探究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探究望远镜的基本原理,鼓励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老师可以向小朋友们介绍望远镜的原理:利用镜子或物镜的焦距和眼睛的焦距,让远处的物体在眼睛所在的位置看起来变大,从而实现观察远处物体的目的。
第三步:动手制作双筒望远镜1.准备材料:卡片、透明胶带、包装纸筒、彩色纸2.把卡片剪成两个向中间弯曲的弧形,用透明胶带粘好成型,并且将它们固定在纸筒两端。
3.拿出彩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将纸粘贴在双筒望远镜的表面。
4.制作调焦机构,用卡纸切割成卡槽,将一张小卡片移动,另一张卡片跟随移动,从而调整望远镜焦距。
5.将制作好的眼睛相互对准,用双筒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第四步:分享体验让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制作双筒望远镜的经验和感受,可以通过麦克风、PPT、小黑板等方式进行分享。
第五步:总结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总结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原理,巩固幼儿园小朋友们对望远镜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价:1.参与度: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活动和讨论。
2.动手能力:小朋友们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出双筒望远镜。
3.观察力:小朋友们通过双筒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
4.记忆力:小朋友们能够简单地总结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原理。
教学扩展:1.让小朋友们自己带着双筒望远镜去户外观察周围的风景。
2.通过PPT或小黑板等方式展示一些星座的图片,用双筒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星座。
3.了解望远镜的更多知识,通过讲解和观察更多的望远镜来增加他们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如何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望远镜
![小学科学实验如何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望远镜](https://img.taocdn.com/s3/m/d7d88b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0.png)
汇报人:
01 准 备 材 料 03 注 意 事 项
02 制 作 过 程 04 实 验 总 结
准备材料
镜片:选择两个相同大小的镜片, 最好是凸透镜
胶带:用于固定镜片和连接镜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镜筒:选择一个硬纸筒或塑料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剪刀、尺子等工具
凸透镜:用于放大远处的物体 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 镜片纸:用于擦拭透镜,保持清晰度 胶带:用于固定透镜
实验材料有限, 无法制作更高级 的望远镜
实验步骤较为繁 琐,需要进一步 简化
实验效果不够理 想,需要改进透 镜的组合方式
实验时间较短, 需要更多的实践 机会来提高技能
实验材料:纸筒、 放大镜、胶带
实验步骤:将放 大镜放入纸筒一 端,用胶带固定, 然后将纸筒另一 端对准目标物体
实验结果:观察 到目标物体被放 大,清晰可见
完成组装后,可以尝试通过望 远镜观察远处物体,调整焦距,
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将两个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并确保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将望远镜对准远处目标,旋转调节轮,使目标清晰。 调整两个纸筒之间的距离,使目标更加清晰。 重复步骤3,直到达到最佳的焦距效果。
观察远处物体:确认望远镜能否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调整焦距:通过旋转目镜,使望远镜的焦距与眼睛的焦距相匹配,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对比测试:将望远镜与裸眼观察进行对比,以评估望远镜的放大效果。 多角度测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以确认望远镜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实验总结:通过 简单材料制作简 易望远镜,可以 观察远处的物体, 提高观察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
汇报人: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尖锐的物品 确保实验材料干净卫生 实验过程中不要离开操作台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
幼儿园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
![幼儿园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0c4ef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3.png)
幼儿园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2. 培养幼儿动手制作的能力和艺术创造力;3. 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准备材料:纸卷筒、双面胶、铝箔、打孔机、透明胶带;2. 准备实物或图片,让幼儿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3. 制定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让幼儿了解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楚。
2. 制作望远镜筒a) 将纸卷筒剪成适当长度,用双面胶固定;b) 用透明胶带把铝箔贴在一个纸卷筒的一端;3. 制作透镜a) 用打孔机在一个纸卷筒的另一端打一个小孔;b) 用双面胶将一片透明塑料固定在小孔上。
4. 整合望远镜将制作好的望远镜筒和透镜组合起来,一个简易的望远镜就制作完成了。
5. 教师指导老师演示制作步骤,让幼儿跟着操作;注意安全和卫生。
6. 实践操作让幼儿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制作,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完成。
7. 总结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让他们说出制作的过程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2. 制作过程中是否需要老师的更多指导和帮助;3. 教学方法和步骤的灵活多样性。
五、延伸拓展1. 让幼儿观察远处的物体,感受望远镜的作用;2. 带着幼儿去户外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和云彩;3. 给幼儿讲解有关天文知识,引导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小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不仅了解了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而且培养了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工制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工艺品,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继续探讨幼儿园动手制作望远镜的教育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在制作望远镜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科学教案:制作简易望远镜
![幼儿园科学教案:制作简易望远镜](https://img.taocdn.com/s3/m/547f839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6.png)
幼儿园科学教案:制作简易望远镜1. 文章导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通过动手制作简易望远镜,可以帮助幼儿们了解望远镜的原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帮助幼儿们了解镜片、光线的传播等基本概念,并通过观察天空、观察远处物体等实践来感受望远镜的奥妙。
2. 教学目标•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与组成结构;•掌握制作简易望远镜的方法和步骤;•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兴趣。
3. 教学准备•空心纸筒(如卫生纸筒或厨房纸巾筒);•小平凸透镜或反光镜;•单面胶带;•剪刀;•手电筒;•纸片;•水彩笔。
4. 教学内容4.1 望远镜的原理和构成望远镜是一种用来放大远处物体的工具。
常见的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通过光学元件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到眼睛观察到的位置,从而使远处物体变得更加清晰和大。
4.2 制作简易望远镜的步骤4.2.1 制作镜筒1.准备一个空心纸筒,可以使用卫生纸筒或厨房纸巾筒,确保筒内没有杂物。
2.在纸筒一侧的中间位置剪一个小窗口,大小约为1cm x 1cm。
4.2.2 固定透镜或反光镜1.准备一个平凸透镜或反光镜,透镜可以用小平凸透镜代替,反光镜可以用银纸包裹的硬纸板代替。
2.将透镜或反光镜用单面胶带固定在纸筒窗口的对面位置,确保略微倾斜。
3.确保透镜或反光镜贴合纸筒,不留空隙。
4.2.3 调整焦距1.准备一张白纸,可以使用A4纸,剪成适合纸筒口径大小的圆形。
2.用水彩笔将纸片涂成不同颜色的圆环,以便观察焦点的变化。
3.将纸片放在纸筒的另一侧并对准透镜或反光镜。
4.同时将纸筒对准光线源(如手电筒)。
5.调整纸筒与透镜或反光镜的距离,观察纸片上的焦点变化。
4.3 实践应用4.3.1 观察天空1.带领幼儿们到空旷的地方,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日出、日落等。
2.使用制作好的简易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细节,比如云朵的形状、颜色等。
4.3.2 观察远处物体1.在操场或教室的窗户边设置一个视觉参照物,比如一颗树或一块墙。
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亲手制作简易望远镜
![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亲手制作简易望远镜](https://img.taocdn.com/s3/m/8551c7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e.png)
本节课主题为“亲手制作简易望远镜”,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制作望远镜所需的材料:两个有规律条纹的塑料卡片、纸卷筒、透明胶带、剪刀、尺子。
2.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准备好PPT,介绍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构成和使用方法,为学生制作望远镜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展示图片或道具,让学生猜测课程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理论讲解通过PPT等教具,讲解望远镜的构成和原理,包括物镜、目镜、倍率、焦距等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望远镜的组成和用途。
3.制作望远镜老师给学生讲解望远镜的实际制作过程,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
同学们先测量纸卷筒的长度,然后把两张塑料卡片用透明胶带粘在一起,形成一张厚片。
再将这张厚片卡片折成半,从中间将纸卷筒插入,装备着一个端子盖子,整理好布局,以便使用游览。
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指导学生,注意安全,确保学生能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望远镜。
4.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望远镜的实践操作,包括调节望远镜的运用、掌握目镜和物镜的作用、放大和缩小影像内容、调整寻找天体仪式、定位、观察等。
5.总结复习学生在制作好望远镜后,老师可以让他们互相观察,以此来检验望远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们对望远镜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和理解。
老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复习,让学生了解到使用和制作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望远镜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等物体。
2.让学生亲手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了解望远镜的制作过程;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心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了解望远镜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并且亲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探索自然奇妙之旅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探索自然奇妙之旅](https://img.taocdn.com/s3/m/a4689a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3.png)
幼儿园自然观察——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探索自然奇妙之旅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自然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观察自然,幼儿可以增加对世界的认知,培养对自然的兴趣,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
而制作小望远镜,则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参与自然观察活动,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共享一套小小望远镜制作教案,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为孩子们打造一次探索自然奇妙之旅。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望远镜的原理和作用。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 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教学准备- 空纸卷筒、透明胶带、双面胶、黑色纸、铅笔等材料。
- 班上或家中可观察的自然景物,如树木、花草、星星等。
3.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
在课堂上或家中,教师或家长可与幼儿一起观察望远镜,并引导他们讨论望远镜的作用和原理。
可以通过比喻或图片等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望远镜的功能。
- 步骤二:制作小望远镜1) 将空纸卷筒用黑色纸包裹,用双面胶粘贴。
2) 在纸卷筒两端分别粘贴透明胶带,制作出望远镜的镜头和目镜。
3) 调节镜头和目镜的位置,使之符合视觉效果。
- 步骤三:观察自然景物教师或家长带领幼儿外出,观察班上或家附近的自然景物。
可以观察树木、花草、小动物,也可以观察天空中的星星、月亮等。
幼儿可以通过自制的小望远镜,更清晰地观察这些自然景物,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 实施效果评估- 评估幼儿对望远镜原理和制作过程的理解。
- 评估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发现。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小望远镜制作教案,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望远镜的原理和作用,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自然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制的小望远镜更清晰地观察和记录自然景物,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的奇妙之处。
作为教师或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更多关于自然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