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调技术
中餐烹调技术
中餐烹调技术中餐烹调技术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烹调方式和技巧。
这些技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饮食观念的影响,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中餐烹调技术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中餐烹调技术的核心是“火候控制”。
火候是指食材在烹调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和时间变化。
掌握火候的好坏,关系到菜品的色香味和食材的质地口感。
中餐烹调技术主要分为高温烹调和低温烹调两大类。
高温烹调是指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快速烹调,常见的方法有煎、炒、炸、烤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炒菜,炒菜是中餐烹调的灵魂和代表。
在炒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巧是火力的控制和炒勺的运用。
火力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食材和烹调时间来调整,一般遵循先大火快炒,后小火保温的原则。
炒勺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翻炒手法来使食材均匀受热,提高菜品的口感。
低温烹调是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慢烹调,常见的方法有炖、熬、煮、蒸等。
低温烹调主要用于烹调海鲜、肉类等食材,可以保持原料的嫩滑和鲜美。
其中,蒸是中餐烹调中常用的低温烹调方法之一。
蒸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的温度将食材加热,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蒸的技巧包括蒸锅的选择、蒸锅的加盖和蒸时间的掌握。
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蒸时间,可以根据经验或者菜谱来进行调整。
此外,中餐烹调技术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烹调方式,如爆炒、溜炖、烹炸等。
这些特殊的烹调方式在烹调过程中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经验积累。
例如,爆炒是指将食材迅速加热至火候,使其外焦里嫩;溜炖则是指利用火候和水的加热方式来烹调食材,使其达到熟透而不过分损失水分;烹炸则是将食材蘸上面糊或者面粉后,放入锅中迅速炸熟,使其保持脆口和鲜嫩。
总之,中餐烹调技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
烹调技术的基本原则是火候控制,掌握好火候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对于菜品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通过高温烹调和低温烹调,以及特殊的烹调方式,可以使食材发挥出最佳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完整版)中餐烹调技术教案
05
面点制作技术
面点原料及辅助材料介绍
面粉
中筋面粉、高筋面粉、低筋面粉 等,用于制作不同口感和质地的
面点。
水
和面时用的清水,影响面团的软硬 度。
酵母
掌握卤汁和酱汁的调制方法,制作如卤牛肉、酱鸭翅等冷菜。
拼盘和雕刻技法
学习食材的切割和雕刻技巧,制作精美的冷菜拼盘和雕刻作品。
面点制作实践训练
面团调制和发酵技法
学习面团的调制方法和发酵技巧,制作馒头、包子等面点。
馅料制作和包裹技法
掌握各种馅料的制作方法和包裹技巧,制作饺子、汤圆等面点。
面点熟制技法
学习蒸、煮、煎、炸等面点熟制方法,制作如蒸饺、油条等面点。
烤制
将面点放入烤箱中 烤熟,如烤面包、 烤月饼等。
蒸制
利用蒸汽传导热量 使面点成熟,如蒸 馒头、蒸包子等。
炸制
将面点放入热油中 炸熟,如炸春卷、 炸油条等。
煎制
将面点放入平底锅 中煎熟,如煎饺、 煎饼等。
06
中餐烹调实践训练
热菜烹调实践训练
炒、爆、熘等烹调技法
01
掌握火候、油温、翻炒等基本技巧,学习制作经典炒菜如青椒
04
冷菜制作与拼盘艺术
冷菜特点及分类
冷菜特点
口感清爽,色泽鲜艳,开胃提神, 营养丰富。
分类
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可分为卤制、 腌制、熏制、炸制、拌制等。
冷菜制作技巧与方法
选料
选择新鲜、无异味、质地紧实的原料。
调味
掌握调味的比例和时机,根据不同菜肴的特 点,使用适当的调味料。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掌握烹调基本功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掌握烹调基本功在中国文化中,食物一直都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项。
在中国餐饮文化中,烹调技术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基础。
中餐的烹调技术非常丰富,而烹调基本功则是每一位厨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餐烹调技术教案,帮助大家掌握烹调基本功。
一、烹调基础知识1.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烹调的基础。
在烹调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热传递和温度控制的原理。
热在食物中的传递可以分为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在掌握这些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烹调温度和烹调时间,以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口感。
2.食材选购食材的选择是烹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质量优良的食材可以更好地保证食物的口感和健康。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食材属性和食物材质进行处理,以确保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3.调味品的运用在烹调过程中,调味品的运用非常重要。
过多或不足的调味品都可能影响到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厨师们在运用调味品的时候,需要根据所烹制的菜品和口味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搭配和调整。
二、烹调的技巧1.刀工技巧中餐烹调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就是刀工技巧。
厨师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食材,熟练掌握各种切法和刀法,以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口感。
2.功夫火候功夫火候是中餐烹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菜品需要不同的火候控制,以确保食材嫩滑、口感丰富。
厨师们需要精确控制火候,让食材不过生不过熟,达到最佳口感。
3.油盐酱醋中餐的味道离不开油盐酱醋。
在烹调过程中,油、盐、酱和醋都被广泛使用。
但是,过多的油盐酱醋会影响到食物的健康和口感。
厨师们需要根据食材的不同,适当地控制油盐酱醋的使用。
三、烹调的方法1.煮煮是中餐烹调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将食材用水或汤煮熟后,配以不同的调料,即可完成一道美味的菜品。
煮的技巧在于掌握火候和时间,以确保食材的健康和口感。
2.炒炒是中餐烹调中最为难易掌握的技巧之一。
炒菜需要掌握火候,同时还要兼顾原材料的质地和口感。
在烹调过程中,厨师们会使用高温炒锅进行炒菜,以达到快熟和锁住食材的香味的效果。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PPT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5
一、果蔬原料的变化特征
(一)风味的变化 (二)质地的变化 (三)色泽的变化 (四)成分的变化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6
二、禽畜原料的变化特征
(一)风味的变化 (二)肉色的变化 (三)质地的变化 (四)成分的变化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6
三、以水蒸汽为传热介质
(一)水的汽化 (二)水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特点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7
四、其他传热介质
(一)金属 (二)盐 (三)空气及无介质传热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8
第三节 传热方式与传热过程
一、传热方式 二、传热过程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9
一、传热方式
(一)热传递的概念 (二)传导 (三)对流 (四)辐射
教学重点 烹饪、烹调的概念, 中式菜肴的特点, 风味流派形成的原因与
特征, 常用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勺工的基本操作要领。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4
第一节 烹调的起源与发展
一、烹饪、烹调的含义 二、烹调的起源 三、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5
一、烹饪、烹调的含义
(一)烹饪 (二)烹调 (三)烹调的作用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3
二、加热对烹饪原料的影响
(一)以油为加热介质 (二)以水为加热介质 (三)以蒸汽作加热介质 (四)烘烤的方法 (五)电子加热的方法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4
第五节 烹饪原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特征
一、果蔬原料的变化特征 二、禽畜原料的变化特征 三、水产原料的变化特征 四、调味原料的变化特征 五、传热介质对原料风味和成熟的影响
第三节 烹调的主要设备与用具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doc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系统地介绍中餐烹调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餐烹调的基本方法,了解中餐食材的特性,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烹调中餐的能力。
教案内容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本部分为第一至第五章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餐烹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餐烹调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熟悉中餐食材的特性及运用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中餐烹调概述1.1 中餐烹调的基本概念1.2 中餐烹调的特点与魅力第二章:厨房工具与设备2.1 常用厨房工具介绍2.2 厨房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第三章:食材处理技术3.1 食材的选购与保存3.2 食材的切割与加工第四章:烹调基本技法4.1 炒4.2 炖4.3 烧4.4 蒸4.5 煮第五章:火候与调味5.1 火候的掌握5.2 调味的原理与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餐烹调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原理。
2. 演示法:现场演示食材处理和烹调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烹调过程。
4.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餐烹调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作品展示:欣赏学生创作的中餐菜品,评价其烹饪技艺。
4. 小组评价: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餐烹调技术》2. 厨房工具与设备:刀具、锅具、砧板等3. 食材:肉类、蔬菜、海鲜等4. 演示视频:优秀中餐烹调技艺视频素材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4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八、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知识,总结学习中餐烹调的要点。
2. 观察家庭或餐馆的中餐烹调过程,分析其技法与特点。
3.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烹制一道中餐菜品,分享烹饪心得。
六、第六章:烹调技法拓展6.1 煎6.2 炸6.3 烤6.4 蒸馏6.5 冷菜制作七、第七章:地方特色菜系7.1 川菜7.2 粤菜7.3 鲁菜7.4 苏菜7.5 浙菜八、第八章:中餐宴会设计8.1 宴会主题与布局8.2 菜单设计8.3 烹调流程与服务九、第九章:食材搭配与营养均衡9.1 食材的营养成分9.2 食材的搭配原则9.3 营养均衡的烹饪方法十、第十章:中餐创新与烹饪艺术10.1 中餐创新的意义与方法10.2 烹饪艺术的表现形式10.3 烹饪美学与饮食文化十一、教学方法与评价6. 教学方法:6.1 讲授法:讲解烹调技法的原理与要点。
最新中餐烹调技术
• 4)拍压法 是用排勺的底部拍压原料,使原料均匀的覆
着锅底,受热均匀。
• 5)淋浇法 是用排勺将铁锅中的汤汁或油舀起,浇淋在
原料露出汤汁或油的部位上,使原料成熟、入味均匀。多 用于汤汁较多或炸制的菜肴。
• 二、中国菜肴的属性 • 所谓菜肴属性,就是衡量菜肴的质量标准。具体内容包括:色、香、
味、形、器、质、养、量、洁、意。
• 1、色 传统认为是菜肴的色泽,就是构成菜肴主、辅料颜色的调和
及菜肴成品汁、芡等色彩的纯净。
• 2、香 指菜肴上桌时,人们嗅觉感受到的气味和在口中的感觉,此
外,还有个别用煲、铁板等盛装的菜肴在上桌时,汁液浇淋在上面所 产生声响及所散发出来的香气。
操作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9、讲究盛器 中国饮食器具之美,美在质,美在形,美在装饰、美在与馔品的谐合。美器
之美还不仅限于器物本身的质、形、饰,而且表现在它的组合之美,它与菜 肴的匹配之美。 10、注意造型 中国菜肴造型美的追求是有悠久传统的。造型在菜肴的质量评价中是相当重 要的。菜肴的造型美主要由色和形两部分组成。色对菜肴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增进食欲,二是视觉上的欣赏。形包括原料的形态、成品的造型 或图形等外观形式。 11、中西交融 吸收西餐的长处,洋为中用,是提高和改进中国烹饪的一个可行的方法。西 菜的注重营养搭配,清洁卫生,分食制,以及某些烹调特色,都可以借鉴到 中国烹饪中来。 12、地方性强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饮食原料的不同,饮食习 惯就有明显的差异。各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
中餐烹调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本课程是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适用于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属于B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对中餐烹调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对中餐相关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掌握中餐的基本制作技术,对当前中式菜肴的相关技能有较清晰的认识。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尽快掌握中餐制作基础知识、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出肉及整料去骨、干货原料的涨发、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热菜的配菜、火候知识、调味、制汤、上浆、挂糊和勾芡、菜肴的烹调方法、热菜装盘、宴席知识等知识,为以后烹饪专业的其他课程和专题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建议先修《烹饪原料知识》与《烹饪概论》课程;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中式烹调概述教学内容:第一节烹调概述第二节中式菜肴的特点及风味流派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掌握中式菜肴的特点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第2章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第二节水产品的初步加工第三节家禽、家畜内脏和四肢的初步加工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新鲜蔬菜、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过程,熟悉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原则,掌握常用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第3章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刀工刀法第二节勺工技术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烹饪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熟悉常用刀具、勺等设备的用途及保养方法,掌握刀工、勺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掌握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并能根据烹调和食用的要求运用各种刀法,将烹饪原料加工成不同的形状。
第4章出肉及整料去骨教学内容:第一节常用水产品的出肉加工第二节整料去骨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出肉加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烹饪原料的出肉加工、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DOC 54页)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DOC 54页)第一章烹饪技术概述[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烹饪技术的含义,理解我国菜肴的特点和我国菜的组成。
[教学重点] 我国菜肴的特点[教学难点] 我国菜肴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烹饪技术的内涵1.烹饪技术的含义烹饪技术在使用上,是指菜肴的制作技术。
烹饪技术包括烹调技术和面点技术。
2.烹饪技术和面点技术3.烹饪技术的工艺特点(二)我国菜肴的特点1.选择原料广,制作精细2.制作方法多,随意性大3.调味灵活,口味突出4.风味特色多、地方性强5.搭配合理、营养丰富(三)我国菜的组成1.地方风味1) 山东菜2) 四川菜3) 广东菜4) 江苏菜2.民族风味1) 清真菜2) 朝鲜菜3.素菜特点:1) 选料应时,并以烤麸、素鸡、腐衣、豆腐、粉皮为主要原料。
2) 制作考究,技术精湛。
4.宫廷菜特点:1) 用料广泛、珍贵猎奇2) 讲究菜肴的造型3) 菜名寓以吉祥富贵4) 餐具华贵独特5.官府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达官贵族家庭所使用的菜肴。
三、小结本章讲述了烹饪技术的内涵,我国菜肴的特点,我国菜的组成四、布置作业1.简述我国菜肴的特点2.简述素菜的特点3.简述宫廷菜的特点第二章刀工技术[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刀工的作用,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刀法及原料的成型方法[教学内容] 刀工技术[教学重点] 直刀法,平刀法[教学难点] 花形原料的切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刀工的基本作用及基本要求1.刀工的作用1) 便于烹调和饮食2) 可使菜肴的外形千姿百态2.刀工的基本要求1) 必须掌握原料的不同特性2) 必须使改刀后的原料整齐划一,清爽利落。
3) 必须与烹调方法相适应4) 操作姿势必须准确(二)刀法1.直刀法1) 切2) 剁3) 坎2.平刀法3.斜刀法4.锲刀法(三)原料的成型方法1.片1) 切法2) 片法2.块1) 切法2) 砍法3.丝与条4.段5.丁、粒、末6.茸7.花形原料的切法1) 麦穗花刀2) 菊花花刀3) 梳子花刀4) 荔枝花刀5) 蓑衣花刀6) 卷筒花刀7) 牡丹花刀8) 斜双十字花刀9) 多十字花刀10) 柳叶花刀11) 一字花刀三、小结本章学习了刀工的基本作用及基本要求,刀法,原料的成型方法四、布置作业1、刀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练习各种刀法3、练习原料的成型方法第三章原料的初步加工技术[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蔬菜初加工的要求,理解蔬菜初加工的方法,理解鱼类初步加工的工序,掌握整鱼出肉出骨的方法,理解贝、虾、蟹及其它水产品的初步加工,理解家禽初步加工的工序,掌握家禽整料出骨的步骤,了解家禽初步加工的洗涤方法,理解鸡、猪、牛、羊肉的分档取料及用途[教学内容] 原料的初步加工技术[教学重点] 蔬菜、鱼类、家禽初步加工的工序[教学难点] 整鱼出肉出骨的方法,家禽整料出骨的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蔬菜的初步加工1.蔬菜初加工的要求1) 摘除不可食的部分2) 去掉污物3) 要先洗后切4) 注意器皿的卫生5)要随用随加工6) 厉行节约2.蔬菜初加工的方法1) 叶菜类2) 根菜类3) 瓜果类4) 豆类5) 花菜类(二)水产品的初步加工1.鱼类的初步加工1) 刮鳞2) 去鳃3) 去内脏4) 洗涤2. 鱼类初步加工的实例1) 黄鱼2) 鲥鱼3) 鲳鱼4) 带鱼5) 鲨鱼6) 鲤鱼7) 鲶鱼3.鱼出肉出骨的方法1) 出肉的方法2) 整鱼出骨A.口除法B.背除法4.贝、虾、蟹及其它水产品的初步加工1)贝类2) 虾类3) 蟹类4) 甲鱼5) 鳝鱼(三)家禽的初步加工1.宰杀2.褪毛3.开膛取内脏4.内脏洗涤5.家禽的整料出骨1) 划开颈皮,斩断颈骨2) 出翅膀骨3) 出躯干骨4) 出鸡腿骨5) 翻转鸡皮(四)家畜的初步加工1.盐醋搓洗法2.里外翻洗法3.刮剥法4.漂洗法5.灌水冲洗法(五)分档取料1.鸡的分档取料及用途1) 脊背2) 鸡腿肉3) 胸脯和里脊肉4) 翅膀5) 鸡爪6) 鸡头7) 鸡脖2. 猪肉的分档取料及用途1) 前槽2) 腰排3) 后秋3.牛肉的分档取料及用途1) 牛头2) 牛尾3) 上脑4) 前腿5) 颈肉6) 前腱子7) 脊骨8) 腑肋9) 胸脯10) 米龙11) 里仔盖12) 仔盖13) 后腱子4.羊肉的分档取料及用途1) 羊头2) 羊尾3) 前腿4) 颈肉5) 脊背6) 肋条7) 胸脯8) 后腿9) 前腱子10) 后腱子三、小结本章讲述了蔬菜初加工的要求和方法,水产品、家禽、家畜的初步加工以及分档取料四、布置作业1、简述蔬菜初加工的要求2、练习鱼类初步加工3、练习整鱼出肉出骨4、练习家禽初步加工5、简述家禽整料出骨的步骤第四章干货原料的泡发技术[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干货原料的泡发要求,掌握干货原料的泡发方法[教学内容] 干货原料的泡发技术[教学重点] 水发、油发[教学难点] 水发、油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干货原料的泡发要求1、熟悉原料的产地和性质2、掌握干货泡发的各种方法3、要了解泡发过程中相关的因素4、要选择合适的容器(二)干货原料的泡发方法1. 水发1) 冷水发2) 温水发3) 沸水发2. 油发1) 油汆2) 水浸3) 漂洗3. 碱发1) 碱发工序:水洗、碱液浸泡、漂洗2) 碱液配制4. 盐发5. 火发(三)干货原料的泡发实例1. 燕窝的泡发2. 鱼翅的泡发3. 熊掌4. 海参的泡发5.鱼肚的泡发6. 鱿鱼泡发7. 鲍鱼的泡发8. 鱼皮、鱼唇的泡发9. 明骨的泡发10. 海蜇的泡发11. 不干杯的泡发12. 乌鱼蛋的泡发13. 哈士蟆的泡发14. 冬菇、口蘑的泡发15. 猴头蘑的泡发三、小结本章讲述了干货原料的泡发要求,干货原料的泡发方法,干货原料的泡发实例四、布置作业练习:水发、油发、碱发、盐发、火发第五章食品雕刻技术[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雕刻的意义,了解食品雕刻的工具,理解食品雕刻的表现方式,掌握食品雕刻的刀法,了解食品雕刻的操作程序,了解雕刻品的使用与保管[教学内容] 食品雕刻技术[教学重点] 食品雕刻的刀法[教学难点] 食品雕刻的表现方式,食品雕刻的刀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授(一)食品雕刻的意义它是美化宴会,追求“美食”的一种造型艺术。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厨房安全及卫生要求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厨房安全及卫生要求一、前言烹制出一道美味的中餐需用到许多技术和工具。
而在烹饪中,厨房安全和卫生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系统介绍中餐烹调技术中的厨房安全及卫生要求,以期让大家在烹饪中少走弯路,更加安全、健康。
二、厨房安全1. 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饮食卫生不仅为自身的健康负责,同时也是对家人和朋友的尊重。
在选择食材时,要挑选新鲜、干净、没有病虫害和变质的食品。
在烹制过程中,要注意加热杀菌、烹饪熟透及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在接触其他食品、水源或者不洁的表面后,表面和内部就容易受到细菌等的污染,从而带来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在烹调过程中,应尽力减少这种污染的可能性。
2. 正确使用刀具在烹调时,刀具是必需品,必须正确使用和保持锋利。
使用刀具时必须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和切割姿势。
同时,不应在切割时过度用力,以免刀具滑落或者对手部造成伤害。
使用完毕后,应将刀具清洁干燥并置于安全区域。
3. 避免食物跑油溅烫在烹饪过程中,油烟会滚滚而起,这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会导致人员受伤。
在烹饪前应选用适当的烹调设备和工具,合理安排使用空间,避免互相干扰,尤其要注意烹调的时候,油和水气的交汇,以防跑油、溅烫等情况发生。
4. 使燃气液化气安全发挥功效在烹调中,有许多烹调方式需使用燃气和液化气设备,这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在使用这些工具之前,应先了解其安全设置,并遵守操作规定,如关闭燃气开关等。
5. 环境清洁卫生环境清洁卫生是常识,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有效预防细菌产生。
在使用完毕后,应将烹调设备和工具清洗,有条件的可进行消毒处理。
三、厨房卫生1. 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
在烹调前,应用清洁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双手,避免直接接触生食材料,尤其是肉类、海鲜等,以免手指上的微生物在食品中留下氧化物。
烹调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揉搓眼睛或做与食品无关的活动,保持双手清洁。
2. 厨具和配制区的卫生铁锅、刀具等要用刷子刷干净,地面,墙面、油烟机等应常清洗、常擦拭。
《中餐烹调技术》教学大纲
JSD-0504-18《中餐烹调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于烹饪专业2014年 76学时 6学分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烹饪专业中一门主要专业课,在其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学习烹饪的必修课内容涵盖了中国烹调技术的内容及特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式烹调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对中国烹饪是文化和科学、是艺术的深刻理解及认识,从而热爱烹饪专业具有科学烹调技术的兴趣,力掌握其技能。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中餐烹调技术》主要讲述了中式烹调技术的知识内容包括中国烹调技术特点,烹调基本功训练、火候、初步熟处理、挂糊、上浆、勾芡、熬汤、烹调方法。
菜肴盛装等。
通过学习了解烹调技术的内涵,使学生即精通烹调技术理论知识及掌握中式烹调技术。
2.教学方法工学结合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第一章中式烹调概述⑴教学内容1-1.烹饪与烹调的概述1-2.中国烹饪的起源1-3.中国菜肴的特点1-4.我国主要地方风味流派⑵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烹饪与烹调的概念,烹饪与烹调的区别,了解烹饪的作用。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中国菜肴的特点,深知我国主要地方风味流派及其特点。
⑶重点和难点重点:烹饪、烹调、烹调作用、中国菜肴特点难点:烹调的发展、风味流派的界限第二章火候⑴.教学内容2-1. 火候的概念及应用2-1--2 传热介质与传热方式2-1-3.加热对原料的影响⑵.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火候的概念及应用,掌握用火候的一般原则,理解常用的传热介质及传热方式,理解加热对原料的影响,达到能按照不同原料,不同菜肴,采用相应的火候的学习要求。
⑶.重点和难点.重点:火候的概念及应用.难点:传热介质,传热方式第三章调味⑴教学内容4-1. 味觉和味的分类4-2. 味的相互作用4-3. 调味的阶段和原则.⑵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味觉的其感受过程,熟悉味的分类和味的相互作用,理解掌握调味的阶段和原则,系统地掌握调味知识。
⑶重点和难点重点:味觉和味的分类,调味的阶段与原则.难点:味觉的相互作用.第四章原料的初步熟处理制汤初步熟处理的意义4-1. 焯水4-2 走油4-3 气蒸和水煮4-4 走红<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原料初步熟处理在烹饪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并掌握原料初步熟处理的各种方法特点及基本要求,达到能根据不同原料采用相应的初步熟处理方法的要求。
《中餐烹调技术》课程建设方案
《中餐烹调技术》课程建设方案《中餐烹调技术》是我校中餐烹饪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适用对象为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一、二年级学生。
该课程是一门实训课。
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烹调技艺的历史及方法,并具备选择菜肴制作的食材,根据主料搭配配料、调制特色调料,学习菜肴文化底蕴进行成品装饰等的基本能力;灵活运用多种烹调方法来制作菜肴。
一、建设目标根据《广西商业学校课程诊改实施方案》、《广西商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广西商业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标准》和《中餐烹调技术》课程建设标准等要求,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通过一年的建设,使课程达到在线普通课的等级;教学实施过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使课程被评定为学校三级课。
二、建设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三、课程团队四、建设内容根据《中餐烹调技术》课程2021年度建设计划,按照在线普通课程修订了《中餐烹调技术》课程教学文件,丰富了教学文件的内容,大力开发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通过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中餐烹调技术》课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逐步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烹饪教学内容,解决现行教学模式中的单一弊端。
待在线课程完善后,在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推广应用。
五、主要举措1.课程调研:我们了解到课程内容适用当前就业岗位的情况,调查其他学校该课程的建设情况,有学校已做了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库,我们可以借鉴,引用。
2.内容设计:课程标准已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修改,确定广西商业学校《中餐烹调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文件需修改;课程内容基本符合技能要求,但是一些框架要进行删减补充改进;课程资源不大足够,将通过网络、向兄弟院校求助,借鉴他们的课程资源加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设计也要改进,增加师生互动,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加以改进等。
3、内容开发:4、任务分工:5、检查预警:检查周期为每三个月(3月、6月、9月、12月)设置一个监控点,年度共四个监控点,预警值依次为20%,50%,80%,100%。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doc教案章节:第一章烹饪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餐烹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中餐烹调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3. 培养学生的烹饪兴趣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中餐烹调的定义和特点2. 中餐烹调的基本原理3. 中餐烹调的基本技巧和手法4. 中餐烹调的美学价值三、教学重点:1. 中餐烹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中餐烹调的基本技巧和手法四、教学难点:1. 中餐烹调技巧和手法的实际操作2. 中餐烹调美学的理解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相关烹饪设备2. 准备相关的烹饪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案章节:第二章烹饪工具与设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餐烹饪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使学生掌握这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安全、卫生地使用烹饪工具和设备。
二、教学内容:1. 中餐烹饪常用工具和设备2. 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 工具和设备的安全、卫生使用三、教学重点:1. 中餐烹饪常用工具和设备2. 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四、教学难点:1. 工具和设备的安全、卫生使用2. 学生实际操作五、教学准备:1. 准备烹饪工具和设备2. 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案章节:第三章食材处理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餐烹饪中食材的处理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各种食材的处理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食材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食材的分类和特性2. 常见食材的处理方法3. 食材处理技巧的实际操作三、教学重点:1. 食材的分类和特性2. 常见食材的处理方法四、教学难点:1. 食材处理技巧的实际操作2. 学生对食材特性的认识和理解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食材2. 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案章节:第四章烹饪基本技巧(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餐烹饪的基本技巧。
2. 使学生掌握烹饪技巧的实际操作。
3. 培养学生运用烹饪技巧创作美味佳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切割技巧2. 烹饪火候掌握3. 烹饪时间控制三、教学重点:1. 切割技巧2. 烹饪火候掌握四、教学难点:1. 切割技巧的实际操作2. 烹饪火候的掌握五、教学准备:1. 准备切割工具和食材2. 准备烹饪设备教案章节:第五章烹饪基本技巧(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餐烹饪的基本技巧。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ppt课件
四、烹饪原料的热物理特性
(一)比热容 (二)热导率
.
第二节 传热介质
一、以水为传热介质 1、水的理化性 2、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特点 二、以油为传热介质
.
一、以水为传热介质
(一)水的理化特性 (二)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特点
.
二、以油为传热介质
(一)油脂和脂肪酸的物理性质 (二)影响油加热状态的因素 (三)油作为传热介质的特点
.
三、以水蒸汽为传热介质
(一)水的汽化 (二)水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特点
.
四、其他传热介质
(一)金属 (二)盐 (三)空气及无介质传热
.
第三节 传热方式与传热过程
一、传热方式 二、传热过程
.
一、传热方式
(一)热传递的概念 (二)传导 (三)对流 (四)辐射
.
二、传热过程
(一)食物外部传热 (二)食物内部传热 (三)食物的热容量
.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烹调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明确中式菜肴的特点、各
个地方风味流派的成因与特征, 明确烹饪和烹调的含义, 熟悉烹调 的主要设备和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学习要求 通过对中餐烹调技术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学习, 加深对中国烹饪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理解;通过明确中式菜肴的特点及风味流派的 有关情况来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熟悉烹调的主要设备和用具, 掌 握勺工的操作要领, 为加强烹调技术的基本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第五节 烹饪原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特征
一、果蔬原料的变化特征 二、禽畜原料的变化特征 三、水产原料的变化特征 四、调味原料的变化特征 五、传热介质对原料风味和成熟的影响
.
一、果蔬原料的变化特征
(一)风味的变化 (二)质地的变化 (三)色泽的变化 (四)成分的变化
中餐烹调技术(高教版)授课教案:学习烹调技术的方法和要求
4、灵活掌握火候
火候的大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很难掌握的,在制作一道菜肴时火候都是有所变化的,要根据菜肴大小、老嫩程度、形状的不同,掌握好火候。
5、勾芡恰当
6、翻锅自如
7、出锅及时
8、装盘熟练
中餐烹调技术(高教版)授课教案
讲授新课
课后小结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提问
§1-3 学习烹调技术的方法和要求
一、学习烹调技术的方法
二、学习烹调技术的一半要求
三、厨师的基本要求
(一)厨师的职业道德
1、服务精神
2、敬业精神3ຫໍສະໝຸດ 创造精神4、协作精神(二)厨师的技艺
(三)身体素质
四、烹调基本功的一般要求
(一)一般要求
1、投料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投料数量上的准确,一个是投料时间的准确,这两者缺一不可,争取做到“一勺准”。
2、挂糊、上浆适度均匀
糊浆的不厚,直接决定菜肴的成品质量,挂糊过厚或挂不上糊在以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是比较常见的错误,如何能够避免这一类错误的发生时非常重要的。
3、正确识别和掌握油温
什么叫火候?研究火候有什么意义?
热传递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1、注意身体的锻炼,增强体力和耐力,特别要加强臂力的训练。
2、操作姿势要正确而自然,只有如此,工作效率才能提高。
3、熟悉各种设备及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与保养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4、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动作敏捷、灵活,注意安全。
5、取放调味品干净利落,并随时保持台面及用具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
(二)基本功训练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doc教案章节一:中餐烹调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餐烹调的历史和发展2. 掌握中餐烹调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熟悉中餐烹调的主要技法和特点教学内容:1. 中餐烹调的历史和发展2. 中餐烹调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中餐烹调的主要技法和特点教学活动:1. 讲解中餐烹调的历史和发展2. 演示中餐烹调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实践中餐烹调的主要技法和特点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餐烹调历史和发展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中餐烹调基本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餐烹调主要技法和特点的熟悉程度教案章节二:刀工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中餐刀工的基本技巧2. 学会使用不同的刀具进行切割3. 熟悉刀工对于食材的影响和美感呈现教学内容:1. 中餐刀工的基本技巧2. 不同刀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刀工对于食材的影响和美感呈现教学活动:1. 讲解中餐刀工的基本技巧2. 演示不同刀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实践刀工对于食材的切割和美感呈现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餐刀工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不同刀具使用方法和技巧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刀工对于食材影响和美感呈现的理解程度教案章节三:烹饪技法之一:炒教学目标:1. 掌握炒的技法和要领2. 学会使用炒锅和炒铲3. 熟悉炒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内容:1. 炒的技法和要领2. 炒锅和炒铲的使用方法3. 炒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活动:1. 讲解炒的技法和要领2. 演示炒锅和炒铲的使用方法3. 实践炒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评价:1. 学生对炒的技法和要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炒锅和炒铲使用方法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炒的火候和时间控制的掌握程度教案章节四:烹饪技法之二:炖教学目标:1. 掌握炖的技法和要领2. 学会使用炖锅和炖料3. 熟悉炖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内容:1. 炖的技法和要领2. 炖锅和炖料的使用方法3. 炖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活动:1. 讲解炖的技法和要领2. 演示炖锅和炖料的使用方法3. 实践炖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评价:1. 学生对炖的技法和要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炖锅和炖料使用方法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炖的火候和时间控制的掌握程度教案章节五:食材处理和配菜教学目标:1. 学会处理不同类型的食材2. 掌握配菜的原则和技巧3. 熟悉食材处理和配菜的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 处理不同类型食材的方法2. 配菜的原则和技巧3. 食材处理和配菜的注意事项教学活动:1. 讲解处理不同类型食材的方法2. 演示配菜的原则和技巧3. 实践食材处理和配菜的注意事项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处理不同类型食材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配菜原则和技巧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食材处理和配菜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教案章节六:烹饪技法之三:烧教学目标:1. 掌握烧的技法和要领2. 学会使用烧锅和烧料3. 熟悉烧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内容:1. 烧的技法和要领2. 烧锅和烧料的使用方法3. 烧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活动:1. 讲解烧的技法和要领2. 演示烧锅和烧料的使用方法3. 实践烧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评价:1. 学生对烧的技法和要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烧锅和烧料使用方法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烧的火候和时间控制的掌握程度教案章节七:烹饪技法之四:蒸教学目标:1. 掌握蒸的技法和要领2. 学会使用蒸锅和蒸架3. 熟悉蒸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内容:1. 蒸的技法和要领2. 蒸锅和蒸架的使用方法3. 蒸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活动:1. 讲解蒸的技法和要领2. 演示蒸锅和蒸架的使用方法3. 实践蒸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评价:1. 学生对蒸的技法和要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蒸锅和蒸架使用方法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蒸的火候和时间控制的掌握程度教案章节八:烹饪技法之五:煮教学目标:1. 掌握煮的技法和要领2. 学会使用煮锅和煮具3. 熟悉煮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内容:1. 煮的技法和要领2. 煮锅和煮具的使用方法3. 煮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活动:1. 讲解煮的技法和要领2. 演示煮锅和煮具的使用方法3. 实践煮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评价:1. 学生对煮的技法和要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煮锅和煮具使用方法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煮的火候和时间控制的掌握程度教案章节九:中式调味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中式调味的基本原则2. 学会使用中式调味料和调味品3. 熟悉调味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内容:1. 中式调味的基本原则2. 中式调味料和调味品的使用方法3. 调味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活动:1. 讲解中式调味的基本原则2. 演示中式调味料和调味品的使用方法3. 实践调味的火候和时间控制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式调味基本原则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中式调味料和调味品使用方法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调味火候和时间控制的掌握程度教案章节十:食品安全与卫生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2. 掌握食品卫生处理的基本方法3. 熟悉厨房操作的卫生规范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2. 食品卫生处理的基本方法3. 厨房操作的卫生规范教学活动:1. 讲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2. 演示食品卫生处理的基本方法3. 实践厨房操作的卫生规范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重要性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食品卫生处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厨房操作卫生规范的熟悉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章节一:中餐烹调概述补充说明: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餐烹调的历史和发展,掌握基本原则和技巧,熟悉主要技法和特点。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doc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中餐烹调概述1.1 了解中餐烹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2 熟悉中餐烹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3 掌握中餐烹调的主要烹饪技法第二章:烹饪工具与设备2.1 熟悉常用的烹饪工具和设备2.2 了解不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3 学会正确清洁和保养烹饪工具和设备第三章:食材的选用与处理3.1 学习食材的分类和特点3.2 掌握食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3.3 了解食材的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四章:调味品的使用4.1 熟悉常用的调味品种类和特点4.2 学习调味品的使用方法和技巧4.3 掌握调味品的搭配原则和口味调整第五章:烹饪基本技法5.1 熟悉烹饪基本技法:炒、炖、烧、烤、蒸、煮等5.2 学习不同技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5.3 掌握不同技法的适用菜肴和口感特点第六章:刀工技术与切割方法6.1 学习刀工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6.2 掌握常用切割方法:切、切片、切丁、切末等6.3 熟悉不同食材的切割技巧和应用第七章:烹饪技法进阶7.1 学习烹饪技法的进阶技巧:炸、熘、炖煮、烧烤等7.2 掌握不同进阶技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7.3 探索进阶技法在创新菜肴中的应用第八章:中式烹饪技法实战8.1 学习中式烹饪技法:炒菜、红烧、蒸鱼、煮汤等8.2 掌握中式烹饪技法的特点和口感要求8.3 练习制作经典中式菜肴,提升烹饪技能第九章: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9.1 了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重要性9.2 学习烹饪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技巧9.3 掌握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检查和食品安全标准第十章:中餐烹调技巧提升10.1 学习中餐烹调的进阶技巧和特殊技法10.2 掌握烹饪过程中的调味技巧和火候控制10.3 探索中餐烹调的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第十一章:中式烹饪的传统菜肴11.1 学习中式烹饪中的经典菜肴制作方法11.2 掌握不同地域特色菜肴的烹饪技巧和风味特点11.3 练习制作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中式传统菜肴第十二章:中式烹饪的现代创新12.1 了解中式烹饪在现代社会的创新趋势12.2 学习现代创新菜肴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12.3 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式创新菜肴第十三章:中餐摆盘与装饰艺术13.1 学习中餐摆盘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3.2 掌握中餐装饰艺术的方法和常用装饰材料13.3 练习制作美观可口的中式摆盘作品第十四章:中餐烹调的综合实践14.1 学习组织一次中式烹饪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14.2 掌握烹饪团队协作和沟通的技巧14.3 进行一次中式烹饪综合实践,提升综合烹饪能力第十五章:中餐烹调的未来发展15.1 了解中餐烹调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15.2 学习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中餐烹调技能15.3 探讨中餐烹调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餐烹调概述、烹饪工具与设备、食材的选用与处理、调味品的使用、烹饪基本技法、刀工技术与切割方法、烹饪技法进阶、中式烹饪技法实战、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中餐烹调技巧提升、中式烹饪的传统菜肴、中式烹饪的现代创新、中餐摆盘与装饰艺术、中餐烹调的综合实践以及中餐烹调的未来发展。
《中餐烹调技术》课程标准
《中餐烹调技艺》课程标准制作人:唐良德一课程名称:《中式烹调技艺》。
二对象:三年制中职厨师专业学生。
三课时:174四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食品加工与厨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热菜烹调的概念及基本原则,传统名菜制作的技艺;训练基本菜品的操作技能,为学生继续提高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烹饪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热菜烹调技术,熟练掌握刀功基础、火候、调味和常用的热菜烹调技法,具备设计、制作宴席、制作一定数量的风味菜、特色菜的娴熟技能和一定的菜肴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和应用专业技术;2、正确理解中式热菜制作过程中烹调技法对菜肴制作的重要性;3、具有根据菜品需求变化更新和发展菜品的能力;4、能熟练运用热菜制作技术制作传统名菜;5、掌握制作宴席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合理搭配宴席菜品;6、具有勤学苦练、爱岗敬业的意识。
五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由联办单位专家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定位,以中式餐饮业相关业务为引领,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
课程设计依据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适当加以拓展,使学生掌握中餐烹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旨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达成目标。
六内容纲要序号项目名称课时项目一中餐烹调常识 2项目二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12项目三刀工刀法16项目四勺工技术 6项目五出肉及整料去骨10项目六干货原料的涨发16项目七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14项目八热菜的配菜8项目九火候知识8项目十调味 6项目十一制汤18项目十二上浆、挂糊、勾芡10项目十三菜肴的烹调方法28项目十四热菜装盘 6项目十五宴席知识 4164 机动13177项目一中餐烹调常识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举例说出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 能阐明中式烹调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能概述中式菜肴的特点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4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传统烹饪技艺。
中餐烹调技术(精品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食源进一步扩大,不仅家畜野味共登盘餐,蔬果五谷
俱列食谱,而且注意水产资源的开发,在南方的许多地区鱼虾龟蚌与
猪狗牛羊同处于重要的位置,这是前所未有的;炊具出现了铁制器皿,
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与此同 时,动
物性油脂和调味品,也日渐增多,花椒、生姜、桂皮、小蒜运用普遍,
17
二、勺功的基本要求 1、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和持久的臂力
和腕力,坚持不懈地进行基本功训练,提高熟练 程度,掌握各种勺法的操作技能。 2、操作规范,操作时思想要集中,动作要准确、 敏捷、利落,注意安全。 3、注意清洁卫生和各种用具的正确使用,要注意 对器具的维护与保养。 4、掌握和熟练烹调方法,根据烹调方法和制作的 菜品不同,灵活运用各种勺法。 5、要有正确的操作姿势,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就要 养成文明生产和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18
• 三、勺功的基本操作姿势 • 关于勺功的基本操作姿势,主要是从方便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劳和确保身体健康等方面 考虑。
• 一般临灶操作时,两腿自然分开站稳,上身略倾
向前,切勿弯腰曲背,身体与炉灶保持一定的距 离,目光注视着锅中食物的变化,两手紧随着铁 锅内食物的变化而有节奏的操作。
2
• 烹调技术就是将经过恰当选料,初步加工整理切
配成形的食物原料,通过加热和调味等综合技法, 制成符合预期规格风味要求的菜肴的操作过程。
• 烹调技术对人类从漫长的原始野蛮时代进入文明
时代,曾有过重大的影响及推动作用。在人类社 会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烹调技术作为一 门具有高度技术性和一定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技 术,在不断改进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开 展交际等社会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逐渐走向文明。
• 4、养成了定时饮食的习惯,有更多时间从事劳动,生产力得到了发
展。
• 5、随着烹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逐渐趋于文明,
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孕育并形成了独特而又灿烂的饮食文化。
·
5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食源进一步扩大,不仅家畜野味共登盘餐,蔬果五谷
俱列食谱,而且注意水产资源的开发,在南方的许多地区鱼虾龟蚌与
猪狗牛羊同处于重要的位置,这是前所未有的;炊具出现了铁制器皿,
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与此同 时,动
物性油脂和调味品,也日渐增多,花椒、生姜、桂皮、小蒜运用普遍,
• 筵席发展到明清,已日趋成熟。餐室富丽堂皇,环境雅致
经开始把烹调技术作为专门学问而加以研究。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关 于烹调技术的著述,如西晋•何曾的《安平公食学》、北齐•谢讽的 《食经》、南北朝时南齐•虞棕的《食珍录》等书,都是世界上最早 的有关烹调技术的著述。
·
7
三、发展时期 此阶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先后经历过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
西夏、南宋、金、元等20多个朝代。是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 潮。 在烹饪原料方面,从西域和南洋引进的品种更多,同时国内食物资源 也进一步开发,尤其是海产品用量激增。 炊饮器皿向小巧、轻薄、实用的方向发展。 从燃料看,这时较多使用煤炭,部分地区还使用天然气和石油;有了 耐烧的“金刚炭”(焦煤)、类似蜂窝煤的“黑太阳”,以及相当于 火柴的“火寸”。 在烹调技法方面,隋唐宋元的突出成就是工艺菜式(包括食雕冷拼和 造型大菜)的勃兴。这一时期加工工艺开始变得精细,出现了刻刀技 术和炒、爆技术。菜点品种显著增多,宴席华贵丰盛,菜肴外型美观 更为世人所重视。餐饮市场繁荣,风味菜点相继问世。 烹饪理论方面,又出现了一批颇有价值的食谱。如“药王”孙思邈的 《千金药方•食治》、孟诜的《食疗草本》、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的 《 三、发明烹调的重大意义 • 1、彻底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从远古人类的生吞活
剥的野蛮生活,发展到烹熟而后食的饮食方式,这一主要的生活方式 的转变,使人类开始区别于普通动物。
• 2、烹调而后食,可以杀菌消毒,保障健康,改善营养,帮助消化,
为人类体力和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菜肴制法和味型也有新的变化,并且出现了简单的冷饮制品和蜜渍、
油炸点心。
·
6
• 二、形成时期 • 在烹饪原料方面,在先秦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的基础上,
汉魏六朝的食料进一步扩充。张骞通四域后,相继从阿拉伯等地引进 了茄子、大蒜、西瓜、黄瓜、扁豆、刀豆等新蔬菜,增加了素食的品 种。特别重要的是,从西域引进芝麻后,人们学会了用它榨油。从此, 植物油便登上中国烹饪的大舞台,促使油烹法的诞生。
中餐烹调技术
·
1
第一章 烹调绪论
烹调是制作菜肴的一项专门技术,专业习惯 称“红案”,泛指菜肴的制作。它是研究如 何通过恰当的控制温度(用火)、合理的调 味、科学的烹制方法,把加工整理、切配成 形的食物原料,烹调成合乎营养卫生、美观 可口的菜肴,并使原料的使用节约而合理。 是一门具有一定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技术学科。
• 在烹饪用具方面,铁器取代了铜器,并已逐步向轻薄小巧的方向发展。 • 在烹调方法方面,汉魏时期出现了两次厨务大分工,首先是红白两案
的分工,接着是炉与案的分工。这有利于厨师集中精力专攻一行,提 高技术。在烹调技法上,也比先秦精细,已广泛应用油炸法、油煎法 等。
• 烹饪理论方面,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由“术”到“学”的飞跃阶段,已
·
2
• 烹调技术就是将经过恰当选料,初步加工整理切
配成形的食物原料,通过加热和调味等综合技法, 制成符合预期规格风味要求的菜肴的操作过程。
• 烹调技术对人类从漫长的原始野蛮时代进入文明
时代,曾有过重大的影响及推动作用。在人类社 会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烹调技术作为一 门具有高度技术性和一定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技 术,在不断改进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开 展交际等社会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一、萌芽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 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调味品主要是粗盐;炊具是陶制的鼎、甑、 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 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与水煮、汽蒸并重,较为粗 放。
在夏商周时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 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 如“五谷”(稻、黍、稷、麦、豆), “五菜”(葵甘、藿碱、薤苔、 葱辛、韭酸),“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 李、栗、杏、桃),“五味”(酸、甜、苦、辣、咸),“五香” (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茴香子)之类;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 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出现了烘、烤、烧、煮、爆、蒸等烹 调方法。
·
8
• 四、成熟时期 • 是指明清历史时期,这一阶段政局稳定,经济上升,物资
充裕,饮食文化发达,是中国烹饪史上第三个高潮,硕果 累累。
• 烹饪原料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使食源更为充沛,从陆产
到水产,各种原料无所不用。
• 烹调方法空前增多,工艺规程日益规范,菜点质量更上一
层楼。中国的烹调技术在明清时期已由量变转为质变,开 始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
3
第一节 烹调的含义及作用
一、烹调的含义及起源 (一)烹 即烧、煮。就是对食物原料加热,使之成熟,起源于火的利用。 (二)调 就是调和滋味。起源于盐的利用。 二、烹与调的作用 (一)烹的作用 1、杀菌消毒,保障食用安全 2、分解养料,便于消化吸收 3、生成香气,增强饮食美感 4、合成滋味,形成复合的美味 5、增色美形,丰富外观形态 6、丰富质感,形成各式风格 (二)调的作用 1、除去异味,增进美味 2、确定滋味,丰富色彩 3、使味重的原料减味 4、使味淡的或无味的原料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