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规模的适度性

合集下载

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

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

2. 国债政策应与财政政策 (financial policy)、货币政策(moneytary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policy)紧密协调配合。 )紧密协调配合。 3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国债必须进入证券市场参与交易,这是由商品的基本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 完善国债交易市场 国债必须进入证券市场参与交易, 属性及商品经济的规律决定的。 属性及商品经济的规律决定的。
1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
国债发行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国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GDP)等诸多 因素,而且最重要的是考虑国债余额。当然,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度性还 必须考虑财政的需要、人民储蓄水平、偿付债务能力等因素。只有合理 适度确定发行规模,才能有效发挥国债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 国债供不应求。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日渐好
转,银行存贷款利率连续调低,城乡居民储蓄的热情 有所降低,而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变现性 较强等优点而倍受广大市民青睐,人们逐渐把目光转 移到了国债市场,全国各地出现了争相购买国债、销 售异常、供不应求的局面。
2. 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在国债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
①长、中、短期相结合,合理分配短期和长期国 债的比重。 4.国债品种多样化 国债品种多样化 ②专项国债增加。 ③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充分发挥不同国债持有 者对国债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不同作用和影 响。
5. 加快国债的立法工作
我 国 国 债 规 模 分 析
PPT制作:谢杭波 制作: 制作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谢杭波 杨 奇 宋伟洲
什么是
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它 是中央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 照有借有还的原则,通过借款或 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或国外筹 集资金,而同有关各方构成的债 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形式,也是政府信用的一种主要 形式。

公债规模理论

公债规模理论
返回
2)市3)市场弹性,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恢复均衡的速度
(二)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制度安排 1、市场流动性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2、公债市场可以作为核心的金融市场 1)公债规模巨大
2)发行主体同一,不同公债的替代性或同质性强
返回 3)公债零风险,是其它资产定价的基准和众多
公债规模理论
一、公债适度规模:财政角度
凯恩斯主义:“国债非债”,没有规模限制 詹姆斯· 托宾、本杰明· 弗里德曼:公债规模的大小主要 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及赤字弥补方式(或盈余 的使用); 《马约》:一系列国际公认警戒线 (一)公债适度规模的理论分析 国债的适度规模:国债净收益最大化时的国债规模
衍生金融资产的基础资产
(三)公债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 1、公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对象,是贯彻实施 货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2、公债市场上形成的利率期限结构,能够反映利率的 长期变化和人们对长期价格变化的预期,为货币政策 的实施提供信息 (四)公债的规模应考虑到金融市场的需要
公债是金融市场有效的润滑剂
国债的最大规模:国债净收益为零时的国债规模
返回
(二)影响公债规模的现实因素 1、宏观经济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 2)当时的经济周期区位 3)经济增长率和效益指标 4)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 5)全社会投资规模和结构合理性程度 6)财政收支状况和金融深化程度 2、公债自身运作方面 1)国债的管理水平与结构状况
2)公债资金的使用方向与效益 (三)影响公债规模的政府性因素
1、政府管理水平
只要公债的使用效益能够达到“帕累托改进”效果, 债务规模没有绝对界限
2、政府信誉
公债规模的警戒线经验指标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政 府行为的指标
返回

我国国债规模的适度性分析

我国国债规模的适度性分析
成本 不变 。
l (C PI) L



0 Q I

。 2 Q 3


总 值 G P的 比率 , 量 的是整 个国 民经济 D 衡 对 国债 的承受 能 力的指标 。 际 上. 国 欧洲货 币联盟规 定 的比率 为 6%。近年 来 欧美 发 0 达J 业 化国家 国债 负担 率普 遍较 高 ,均 在 二 5 % 以 } 但 需要注 意的 足, O : 。 其它 国家 的 商 国债 负 率足债 务 余额 流动 儿十年 甚至 E 百 的结果 , 年 而我 国举债 历史/ 长 , 有 2 1 只 O 余年 的历史 , 以不能够将 我 国的国债余额 所 与 两方 发达 国家 国债 余额作 简 单的 比较 。 随着 国债 规模 的扩大 , 国的 国债 负担 我 率 出现 了较 快 的增 K趋势 ,2 0 年 国债 负 08 担率 是 19 90年 的 3 5倍 ,19 年 到 2 0 . 4 94 02 年州 国债 负担率 均 年增长率 约为 1%, 8 大 大超 过 了财政 收入 的增 长率和 国 民生产 总 值 的增 长率 。如 果 我国 的国 债规模 照 目前 的势 头发展 下去 , 不 利于经 济 的发展 。 将 2 国债 借债 率 、 圉债 借债 率 足指 当年 圉债 发行额 与 当 年 G 的 比率 , DP 它反 映当年 增最 G P 当 D 对 年圉债 增餐 的利 用程度 。两方 发达 国家 的 借 债 率 ‘ 在 3 1%之 问 。我 国借 债 率 般 %.0 直处 于较低 水平 , 0 为 1 6 2 0 19 年 9 . %, 0 8 0 年 为 2 5 普遍低 于发达 家水平 。 . %, 8 因此 , 从 民经济 全局来看 , 我吲的 圜债 发行规模

国债法律制度

国债法律制度

国债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下,政府需要满足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公共需要。

如此种类繁多、项目庞杂而经济效益又非常隐性的公共物品决定了政府用来满足这类支出的财政收入就必须具有稳定可靠、数额庞大等特征。

与国债相比,税收恰好具有这一特性。

税收凭借其强制性、固定性与无偿性这三大特性稳居财政收入的第一位,相形之下,国债的特征则是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

自愿性是建立在群众自愿承受的基础上的。

所以其收入的量不是很稳定可靠。

有偿性是任何债务本身都具有的一大特征,借债就必须偿还。

灵活性则是指国债的确立是以财政收支之间的差额为依据的,既不具有发行时间的连续性,也不具有发行数额的固定性。

国债在财政收入中所承担的角色就决定了国债应有的规模。

从理论上讲,一国在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规定性,也就是说,在这一规模上,国债功能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对经济生活的正面积极影响作用最大,相对而言负面的不利作用最小。

在现实生活中,决定或影响适度债务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市场健全程度,国债的结构状况、筹资成本与所筹资金的使用效益等等。

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对国债总量的把握。

因此,国债的法律制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如何通过实体、程序上的各种规定以保证、维持国债的发行最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熊比特在1918年发表的《税收国家的危机》一文中,最早提出了税收国家危机的理论,其基本理念即在于由于国家职权的过度扩张,导致国家的支出大量扩充,无法由常规的税收收入来支应,最终将导致国家过度举债。

如何避免这种危机是国债法的根本任务所在。

国债法是调整在国债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就十分重视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政府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但至今,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国债立法,有关国债的法律规定,基本上是发行一次国债,就对此进行一次的国债立法,在效力层面上也主要集中在法规和规章的层面上。

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适度

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适度

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适度我国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适度性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焦点,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出现可喜变化的情况下,更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对我国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适度性问题的分析论文网关于我国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适度性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必须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指标入手进行分析。

从国民经济大范围看,我国的债务负担率和与国际比较同口径的赤字率都在国际公认警戒线内,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仍很大;从财政收支角度看,由于国债依存度较高,财政债务规模偏大,进一步拓展的余力十分有限。

二是研究赤字与债务适度性问题,没有必要考虑有关财政性指标,只要将赤字率与债务负担率控制在3%和60%范围内即可。

绝大多数国家也正是依据总量指标制定财政和债务政策的(在我国,3%和60%两项财政风险预警指标已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推崇)。

三是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因经济紧缩采取的“反周期”调控措施,其出台之时财政已面临了多年困境。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不断持续,中央财政赤字增加较多。

从长远看,如果继续扩大赤字和国债规模,将损害经济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可考虑从现在起逐步淡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中长期目标仍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毕业论文上述三种观点都有道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赤字与债务问题在我国财政乃至经济全局中的重要性。

但关于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适度性的预警指标问题,既不宜单纯就财政论财政赤字与债务,也不宜单纯考虑宏观需要而忽视财政面临的困境。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即使依据上述指标计算我国的赤字与债务指标,目前仍得不出赤字与债务规模不适应的论断。

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1.从历史的角度和财政与经济的辨证关系认识赤字和债务问题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将财政状况放在整个经济中加以权衡并制定财政政策,很少单纯就财政论财政,在具体分析赤字政策与债务政策利弊时,也着重从财政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来分析,这种置财政问题于宏观经济范畴内的政策选择方式,与这些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强的状况基本吻合。

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和偿债能力

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和偿债能力

很多学者都主张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应控制 在8~10%,可见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已经 超过了公认的安全线。我国在1994年以前, 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不大,国家财政收入 用于债务支出的也就不多,偿债率较低, 如1990年不过是6.5%。但从1994年起, 国债的发行规模剧增,由此导致的债务支 出总额迅速上升,国债偿债率从1994年的 9.6%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74%,大大 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
在作比较 分析 时,实际上是拿中央财 政债务依存度(即年度国债发行额与中 央财政支出之比)与西方国家财政债务 依存度来作对比。
我国的债务依存度是非常高的, 1998年度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 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高达 29.65%和71.12%,几乎高出日本、 英国和美国的3-10倍。 目前 各 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10% -20%之间,日本政府即使在最困 难时期债务依存度也不过37%。
国债规模之比较
国债的规模是指国债的总水平。国债 作为弥补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增长 、 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 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国债的发行不 是无限制的,国债规模存在一个适度 的问题。如果国债规模失控,不但难 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反而会给 国家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带来 消极的影响。
(四)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
财政赤字口径按当年财政收支差额加上债务利 息进行计算。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3%,其上 限是4%。《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的财 政赤字不能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布的历年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为1%~2%,但是世界银行和其他学者 的研究表明,我国的财政赤字在改革开放期间 平均占GDP的8%~9%,他们把养老金支付缺 口和银行不良贷款均划为财政赤字。
(二)国债偿债率

浅析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

浅析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

浅析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摘要】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国债规模急剧膨胀,其适度规模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

本文通过介绍评价国债适度规模的指标,对我国国债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字】国债适度规模财政赤字偿债能力负担率一、国债适度规模的理论分析国债适度规模是指国债在国民经济这一大参考系下国债最合理数量界限,这一数量界限是一个合理区间,而非一个具体数值。

一方面它取决于政府需要。

国债是弥补政府预算差额的重要手段,加强国家职能而导致经费的膨胀致使财政支出加大,发行国债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国债适度规模的大小。

因此,在国债规模的考察上,既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又要充分估计现有经济实力的承受范围;在国债运用上,要同时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国债适度规模指标分析(2)国债负担率(3)借债率。

借债率是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当年增量gdp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与当期的债务状况。

1994年,我国借债率有明显增大,从1993年的1.1%上升到2.4%,增幅超过一倍,并在1998年又从3.2%跃升到4.9%,至今我国借债率仍普遍低于发达国家,说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存在一定的空间。

(4)偿债率。

偿债率是一国当年到期债务本息与出口收入的比,主要用于测度一个国家的债务负担,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标准是25%。

我国自1985年至2005年,偿债率波动大,最低不到3%,最高是在1986年达到15.4%,但整体上处于安全区之内。

从偿债率衡量我国现在债务负担较轻,但表面上较低的偿债率,实际上是把债务负担和压力留给了以后各期。

三、对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政策建议(1)确保偿债的资金来源。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保障发行的债券,所以应保证其偿债能力,确保偿债资金来源,降低偿债风险。

为了保障资金的充足,可以建立偿债基金,从国债资金支持的盈利性较高的项目中提取部分资金,或从当年财政收入中提取部分充作基金来源,这样,国债资金的有偿使用可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让国债资金使用受益的地方财政适度缴纳,以及偿债基金中的增值部分继续留存在基金之中,确保偿还时的资金来源。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研究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研究

国家综合负债率定义为 : 国家综合 负债率 = 政府内债 余额+ ( 银
异 同点来看 ,国债发行是有偿 的而税 收是
无偿 的。 国债 的发行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 ,
的同时 , 为政府发行国债 的规模设定 了 也 约束 条件 。首 先 , 政府 通过 发行国债 的方
式来扩张财政 支出 ,刺激经济的发展 ,这
济学涵义是不 同的 ,等号左边的 c表示消
经济应债能 力的一个 补充。为了更为准确 的研究 国债 的适度规模 , 樊纲教授 ( 9) 19 9
费需求 ,等号右边 c 示消费供给 ,他们 表
在社会供求达到均衡 时数值是相等 的。这 样根据 3 , 得到:, G 式 简 十=
G— T=S— … … 4 l
首先 , 国债 的承购者 的应债 能力来看 , 从 一 定 的时期 内 ,在承购者可 以购买 的国债数
量方面有个极值 存在 ,而这个极值一面 由
承 购 者 的主 观 意 愿 决 定 ,另 一 面 则 受 经 济
政府赤字规模 不可 以超过社会 总储蓄与总
投资 的差额 ,即当年发 行的国债规模 不得 超过社会总储蓄 的增加价额 和最 大贷款增
债 务、银行坏账和全部外债 。为了更为全 面的评 价我 国存在 的金融风险 ,本 文中把
, 移项 得:
通过 对4 式的分析 , 以看到 , 可 在把赤 字和债 务引入宏 观经济均 衡 的模 型 中后 , 在为宏观经济模型的均衡提 供了解决措施
种意义上说 ,国债是税 收的替代 方式 ,从
▲ 本 文 是 北京 市教委 科研 计 划 项 目 “ 中国经 济刺 激方 案 与积极 财政 政
策风 险 控 制 研 究 ”( 目编 号 0 4 1 5 7 0 2 项 0 9 0 6 1 1 5)阶段 性 成 果

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

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

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
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财政偿债能力:公债的发行和偿还都需要财政资金的保障,因此财政偿债能力是确定公债适度规模的重要标准。

如果财政偿债能力不足,会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增加,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2. 经济增长率:公债规模的扩大应该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

如果公债规模过快增长,会导致财政负担加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3. 居民收入水平:公债的发行和偿还都需要居民的承担,因此居民收入水平也是确定公债适度规模的重要标准。

如果公债规模过快增长,会导致居民负担加重,对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4. 政府支出规模:政府支出规模是确定公债适度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政府支出规模过大,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进而增加公债规模。

因此,政府支出规模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5. 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是指公债余额与财政支出的比例。

如果债务依存度过高,意味着财政支出严重依赖于公债,因此需要控制债务依存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6. 宏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是确定公债适度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公债规模过快增长,会导致经济负担加重,对宏观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控制公债规模在经济承受范围内。

总之,确定公债适度规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财政偿债能力、经济增长率、居民收入水平、政府支出规模、债务依存度和宏观经济效益等。

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公债政策,控制公债规模在适度的范围内,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财政的可持续性。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供保 障。
[ 关键 词] 国债依 存 度 ; 国债 负 担 率 ; 国债 偿 债 率 ;时 间指 数 模 型 ;AR MA 模 型 ;K MV
模 型
[ 中图分类号]F 8 1 0 . 5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 o o o -5 9 6 X( 2 0 1 3 )1 o —O o 5 0 一l 1
化 的最 主要 因 子 。 【 1 1 ] 胡 晖 首 先 引 入 了评 价 我 国 国
在前人的研 究 中,关 于国债规模 的讨论历来 是 一个 热 点 问题 。古 典 经 济 学 对 于 国债 一 直 持 否 定 态度 ,很多 学 者 都 曾 阐 述 了 国债 危 害 经 济 发 展
的理论 。而 2 O世 纪 3 O年 代 后 , 随着 经 济 大 萧 条 以及 凯 恩 斯 主义 的 盛 行 ,学 界 普 遍 认 为 国债 发 行 对 于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关 键 性 的促 进 作 用 。 [ 1 ] 之 后 西 方 学 者 对 于 国债 规 模 决 定 因素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三 个 方 面 :一 是 跨 期 理 论 ,汉 密 尔 顿 ( Ha mi l t o n )
模 是否 位 于合 理可 控 的范 围 内 ,并分 析 未来 的走 势
其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 。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规定 政府 不 能 向中央银 行透 支 弥补财 政赤 字 以后 ,国债
顺理 成 章地成 为 了筹 集 财 政 资 金 、平 衡 财 政 收 支 、 弥补 财政 赤字 的最主要 途 径 。然而 ,在 刺激 经济 增 长 、支持 经济 建设 和 维持 政府有 效 运转 的 同时 ,逐 [ 收 稿 时 间]
通 过 拉 美 国 家债 务 危 机 的研 究 得 出结 论 ,一 国 的

我国国债发行适度规模研究

我国国债发行适度规模研究
国 民生 产总 值 的 比例 ,在这 个公 式 上面 可 以看 到 ,当国 民生 产总 值
1 、减低 国债 偿债 率和依 存度 。直 接有效 的方式 是增加 国家 财政 收入 ,对 于偷 税漏 税逃 税 的行 为进 行 严惩 ,并 且加 强税 收 的征 收管 理 工作 ,结合 合理 的我 国政策 ,扩大 税种 和税基 。 2 、财政 支出合理 化 。必 须合 规范 财政支 出 的项 目和 范 围,进行 结 构 性 的调整 ,财政 投 入退 出市场 经 济 ,缩减 财政 补 贴支 出 ,减少 对 市场竞 争 的干预 ,让市 场机 制健康 成 长。 3 、国债 资金 的管 理 。对 于 国债规模 来说 ,历年 的 国债 发行 总额
2. 适度 规模 指标
长 ,而 国债 余 额 的增长 速度 是 百分 之六 十 。意 味着 我 国的居 民应 债
力 非常强 。
3 . 控 制 适度规模
今 年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快 速 发展 ,GDP 稳 步 上升 ,但是 受 到0 8 年 的金 融危 机影 响 ,国 际大 环境 经济 增 长缓慢 ,我 国投 入 四 万亿 元 振
题 如果 按照 我 国改 革开 放后 的 举债 情况 看 ,有 着难 以控制 的 发展 势
头。
保 障国债 利率 小 于经 济增 长 率 。如果 国债 利率 偏 高 ,超过 了经 济增 长速 度 ,那 么 国债 的负担 率 就会 降低 。所 以在 国债发 行之 时 ,需要
国债 发行 量 多少 决 定的 因素 主要 为 国 民经 济 、政府 预计 建 设 和 财 政 的收 入 ,而发行 规模 需 要有 一 个适 度 ,那 就是 国家 的上 限 ,而 这 国债 的适 度规模 主要 由历 年积 累 的债 务总 规模 、该年 发行 的国债 总额 和该 年 到期 需还 本 付息 的债 务 总额 决定 的 。通 过这 三 个决 定 因 素 ,能够 衡 量 出国 际上 四个 惯用 的 指标 ,这 四个指 标组 建 成 为一 个 国债适 度规 模 的形态 。 1 、国债 负担 率。负 担率就 是政 府债 务所 肩负 的程度 在 国民生 产 总值 的 比重 ,这 个 基本 指标 能够 看 出我 国 国债 风险 积 累 的情 况 ,历 年积 累 的债 务 总规模 过 大 .会 导致 国家 负担 过 重 ,影 响经 济 的 发展 和社 会 的稳 定 。 国债负 担率 的计 算 方式 是 当年 国债 的余 额 占当年 的

关于国债市场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于国债市场若干问题的探讨

国 融 是 债 资 我国 长 重 的 资 式 期 要 融 形
国内有一种较有代表性 的见解 , 即国债融资不应成为我国筹集建设资 金的长期重要手段 。其理由很简单 ,

国债已被赋予了新 的功能 ,如1 9 年 组成部分 。第四,把发行国债作为我 96 公开市场业务的出现 ,国债市场增加 国筹集建设资金的长期重要手段是由
我国 债 场 模 上 确 国 市 规 的 限 定
长久以来 ,国 内有不少学者从我 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均国民收入在
企业债券市场地位的提升 ,国债市场 第三 ,把发行 国债作为筹集建设资金 世界上排名靠后这 一国情出发 ,认为 在证券市场中的传统主导地位会有所 的长期重要手段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 我 国国债规模的适度标准只能按世界
大于支 ;收等于支 ;收小于支 。因收
不抵支不是一种常态,从而也就决定
了发行国债只能是偶尔为之 。二是认 (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政府 ,而组织存款 承担的建设任 务十分繁重 ,从东部优 为从筹资的角度考虑,发行国债与银 行组织存款并无实质性区别,3 年 45 的主体是银行) 表现形式的不同( 国债 筹资是以债券作 为筹资工具 ,而银行 先开放到中部崛起 ,从西部开发到经
上限可确定为4 %。二是 目前世界上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债负担率( 国债余额/ 当年国民生产总 值) 下限标准约 为2 %,中限标准为 0 40,高限标准为6%,中高限标准为 00 / 0 5%,我 国国债负担率 的上限可 以确 0
定为5 。也就是说,根据2o 年我国 % 0 0O
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状况 ,只
了调节货币量的功能;19年20 亿特 我国现实经济环境所决定的。一方面 98 7o 种国债 的发行 ,增加了国债补 充国有 财政收入 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太低 ,如 商业银行资本金 ,防范金融风 险的功 1 7 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 P 98 D 的比重曾 能 ;此外 ,利用增发国债推行积极 的 高达3 .%,而1 9 年则 降低 到了 16 6 9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帕累托改善::是指如果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使某个人(或某些人)处境变好的同时,却不导致任何其他人的处境变差。

2、帕累托最优:是指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3、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转不灵,即只靠自由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4、政府失灵: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陷和混乱加重,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

简言之,政府做出了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5、公共选择:是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或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6、中间投票人:就是对提案或公共产品需求规模持中间立场的投票人。

7、公共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

8、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等方面的支出。

9、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使用财政性资金,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0、税收:国家(或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纳而取得的收入。

11、行政事业性收入: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法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向特定服务对象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或提供特殊服务时,按照非盈利原则收取的费用收入。

12、政府间财政收入:是指一国之内不同级别政府之间或同级政府内部财政收支和权限的划分关系。

13、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14、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断增加 ,国债 余额像滚雪球一样地产 生累
积 效 应 ,使 得 每 年应 偿 付 的到 期 国债 及 利
我 国 适 规 国 债 度 模
影响因 计量分析 素的
■ 胡 晖 副教授 ( 首都 经济 贸易大学经济 学院 北 京 1 0 7 0 0 0)
▲ 本 文 是 北 京 市 教 委 科 研 计 划 项 目 “ 国经 济 刺 激 方 案 与 积 极 财 政 政 中 策 风 险 控 制 研 究 ”( 目编 号 0 4 1 5 7 0 项 0 9 ( 6 1 15)阶 段 性 成 果 ) 2 ◆ 中 图分 类 号 :F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80
新 的 规 定 ,财 政 不 能 够 向 中央 银 行 透 支 的
内容 摘 要 :本 文 从 促 使 国债 适 度 规 模 扩 大 和 制 约 国 债 适 度 规 模 的 两 个 角度
息 额逐 年 增 加 。 对 国 债 及 利 息 的偿 还 的基 本 方 式 是 财 政 盈 余 、增 加 税 收 以及 举 借 新
速增长 。
个 问题从根本 上说还 是要使 得国债的发行
规 模 与 经 济 发 展 的 水 平 相 一 致 。这 也 就 是
搭配 、偿还方 式、应债 来源 以及 国债 资金 的使 用效 益及使用范 围 ,这些 因素都 很大 程度上影 响着国债适度规模 。下文分 两个
角度 来 讨 论 影 响 国 债 适 度 规 模 的 因 素— — 促 使 国债 适 度 规模 扩 大 的 角度 、制 约 国债 适 度 规 模 的 角 度 响 我 国 国债 发 行 规 模 的影
在 现 实 的 经 济 中 , 国债 发 行 的 适 度 规 模是 受 多 个 层 次 和 方 面 的 因 素 影 响 和 决 定

国债理论限度与实践分析

国债理论限度与实践分析

国债理论限度与实践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新中国国债发行始于1950年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4年至1958年又相继五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终止了政府举债融资,成为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1981年政府恢复了国债融资,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从1994年起,国家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规定财政赤字不能向银行透支,财政收支“缺口”依靠政府融资解决,导致当年国债发行突破1000亿元大关。

并在以后逐年增加发行量,至2000年发行达4180.1亿元。

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规模如此迅猛扩张,引起了理论界和业务部门的高度关注,中国国债发行还有多大空间,中国经济能够承受累积的债务负担吗?中国会不会导致债台高筑,引发债务危机?对此,专家学者近年来发表了大量文章,见仁见智。

一、国债限度的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制约政府举债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许多因素之间又相互交叉牵连、错综复杂。

例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国债利率水平,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发行方式、社会闲置资金拥有量,以及政府财政的偿还能力等等,均无一不影响到国债发行规模。

在众多制约举债因素中,我们认为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外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状况;社会大众拥有闲置资本总量和财政偿还能力四个方面。

一国政府举债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综合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从长期看,政府举债限度的波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两者之间成正比走势。

因为政府通过举债方式筹集财政资金,实质上是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配和再分配。

直观地说,也就是对现有生产物的价值分配,是对价值实体所进行的再一次分割。

适度国债规模研究

适度国债规模研究
维普资讯
理 论 探
适 度 国 债 规 模 研
19 9 8年 以 来 , 国 采 取 的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我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拉 动 了 国 内需 求 和 经 济 增 长 与 此 同 时 , 们 应 注 意 到 我 国 的 国 债 规 模 正 我 在 急 剧 扩 大 。 我 国 国债 的发 行 规 模 和 国 债 余 额 的增 长 速 度 远 远 超 过 了 国 民 经 济 的 增 长 率 。事 实 使 我 们 不 能 不 看 到 : 债 政 策 对 于 国 财 政 政 策 的 制 约 作 用 正 在 不 断 加 大 。 国 债 政 策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 用 恰 当 能 促 进 经 济 的 发 运 展 , 用 不 当 会 拖 累 经 济 发 展 。 随 着 我 国 国 运 债 规 模 的 迅 速 扩 张 , 债 风 险 问 题 日益 突 出 。 国 国 债 规 模 风 险产 生 的 动 因 1 财 政 赤 字 居 高 不 下 是 我 国 国 债 规 模 . 风 险 产 生 的 主 要 原 因 。 近 l 来 , 国 财 政 0年 我 赤 字 增 长 的 根 源在 于 我 国 经 济 体 制 选 择 的模 式 上 , 革 每 向 前 迈 进 一 步 都 要 以 财 政 上 的 改 减 税 让 利 为 代 价 。 同 时 , 推 出 一 项 新 的 改 每 革 措 施 , 乎 都 伴 有 对 在 该 项 改 革 中 受 损 失 几 或 似 乎 受 损 失 的微 观 经 济 主 体 的 补 偿 或 是 减 免 税 收 , 是 提 供 直 接 财 政 补 贴 。 随 着 改 革 或 的不 断 深 化 , 政 赤 字 也 不 断 扩 大 , 样 的 财 这 “ 口 ” 往 依 靠 不 断 扩 大 的 国 债 规 模 来 弥 缺 往 补 , 其 是 19 尤 94年 以来 , 了抑 制 通货 膨 胀 , 为 国 家 财 政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中 规 定 , 政 赤 字 不 财 能 再 用 向银 行 透 支 的 方 法 来 解 决 , 能 由 发 只 行 国债 来 弥 补 , 是 形 成 了 国 债 规 模 跳 跃 式 于 扩 张 的格 局 。 2 支 柱 产 业 和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的 资 金 投 、 入 是 推 动 国债 规模 风 险 的 主 要 因 素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经 过 了 1 年 的 高 速 增 长 之 后 . 础 0多 基 设施 建设 不 足 的矛 盾暴 露得 越来 越 明显 . 急 一 Nhomakorabea究

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控制

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控制

的国债问题又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 门话题 , 国债
规模 问题 再 度成 为理 论 界 争 论 的焦 点 。本 文试 图
从 数量分 析人 手 , 我 国 的 国债 发 行 规 模 进 行 判 就
断, 并对我国近期 的国债对策进行探讨。
这些年来 , 国家运用国债资金进行投资 , 增加 了社会资本总量 , 直接扩大了经济规模。据测算 , 1 元 国债投资可拉动 1 O元社会 投资。因此 , 国债投 资间接增加 的社会资本总量更加 可观。据有关 部 门的测算 ,9 8年 国债项 目拉 动经 济增 长 15个 百 19 .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3期 20 0 6年 9月
东华 理工 学 院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Vo 5 N . L2 o 3 So 06 e .2 0
J OURNAL OF E T CHI I S I UI OF T CHNO OGY AS NA N T E r ’ E L
方发 达 国家不 能 同 日而语 。 如果 不 顾 中 国特 点 , 简
单套用 6 %的国债负担率警戒线 , 0 狂热地扩张同债
共 同经 验和普 遍选 择 。 我 国发行 和运用 国债 , 经 济和 社 会发 展 的作 对
用最少 有如下 几点 。 1 1 发行 国债 增 加 了财 政收 入 , 证 了财 政 收 支 . 保
平衡
13 国家利 用 国债 , 效调 节 经济 , 证 了我 国 国 . 有 保
民经济 的持 续稳 定增 长
的手段 。 如果 19 94年 一20 05年 , 没有 累计 发 行 的 4 6 . 62 83亿元 的 国债收人 , 政赤 字 就必 然 急速 膨 财 胀 , 至有 可能演 化 为财政 危机 … 。 甚 12 发行 国债 , . 扩大 了投 资规 模 和 经 济建 设规 模 ,

用统计方法分析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

用统计方法分析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
表1 1 9 9 1—2 0 年 影响 国债 规模的 因素 02 年份 国债发 G P( N 亿 城乡储 财 政赤 国债还本 基本 建设 行量 ( 亿 元 ) 蓄额 ( X1 亿 字 ( 亿 付息额 ( 亿 支 出 ( 亿
元) Y
l 9 9 l l 9 4 07 92 6 .7 l 9 9 3 3 13 8 .2
元) 2 元) 3 X X
2 7 1 3 .0 2 6 19 1 5 5 4 2 8 8 6 5 .0 4 .0 1 5 -0 3 5 05 1 2 35 2 34 4 6 .0 5 0 .0 9 .0
元 )4 X
l .0 67 3 24 4 .0 2 43 2 .0
中图 分类 号 :F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6 12 1)2 02 —2 24 09 83 (0 00 — 0 4 0
所 谓 国债 ,就 是 以国家财 政承担 还本 付息 为前提 条件 ,通过借
Compo e a rx n nt M ti
Co p n n m oet l R0 0 3 0 0 R0 0 4 0 0 R0 0 5 0 0 R0 0 6 0 0 R0 07 0 .5 9 8 .9 9 2 .6 9 0 .5 9 2 .5 80 2 一 71 . 2 3 ..9 0 59 E. 2
3 5O 6 .0
元) 5 X
5 96 5 .2 5 59 5 .0 5 19 9 .3
6 97 3 .2
2 .7 812 2l 6 . 0 9 l 3 6 25 l 0-0
Ex r c i nM eh d P i cp l o p ne t a y i . ta t t O : r力 j a m o n An l s s o C Ro a i nM eh d Va i a i ie a ia i n t t t o : rm xw t Ka s r o h Nor lz t . m o

第四节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第四节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国债规模还受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财政承受 能力是指财政偿债能力抵补其债务负担的程度。
2、评价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
①财政承债能力指标 国债依存度 国债偿债率
国债负担率 ②社会应债能力指标
居民应债率
国内国债规模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
年度 国债依存度 国债偿债率 国债负担率 居民应债率
衡量国债规模的两类指标:一类是绝对量指标, 它包括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另一类是相对量指 标,主要指国债总额占GDP的比重、国债发行额占财 政支出的比重、国债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支的比重等。
国债规模首先受社会应债能力制约。应债能力 是指一定时期各类国债的发行对象承购国债的能 力总和。
一、国债的负担 1、国债负担的实质 2、国债负担的分类 ①国债的债权人负担和债务人的负担 ②国债的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 ③国债的当代负担和后代负担 ④国债的国内负担和国外负担 ⑤国债的货币负担和实际负担
二、国债的限度
1、国债限度的制约因素 国债的限度源于国债的负担,它是指国家债 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
23.30
8.10
13.09
1998 60.40
23.90
10.80
14.42
1991 34.48
7.80
5.41
1992 41.57
12.60
5.25
1993 44.85
7.70
5.50
1994 52.41
9.60
5.21
1995 53.28
14.20
5.45
12.80 12.10
11.80 11.50 10.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债规模的适度性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规模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来分析国债规模的适度性,并对控制国债规模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债国债规模适度
国务院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立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初步估算2009政府投资比2008年多5000亿以上。

2007年全国财政盈余1700亿左右,2008年名义gdp预计在29万亿左右,假设2009年全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达到2%左右,且财政赤字靠新增国债弥补,则预计2009年新增国债规模至少在5000—6000亿,考虑到2009年到期国债规模7900亿,则可判断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至少在13000亿以上。

从以往几年国债发行来看,不考虑2007年特别国债影响,04年以来每年新增国债发行规模均在2000—3000亿,从绝对量来
看,2009年新增国债规模(主要是长期国债)跟以往几年比几乎翻番。

那么,国债规模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这些因素对国债规模的影响程度又如何呢?这些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国债规模管理是国债管理的首要内容,适度的国债规模既是优化国债结构、提高国债使用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防范财政风险的关键因素。

一个国家的国债规模,既要受认购者负担能力的制约,又要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影响。

因此,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包括应
债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两大类,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

一、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
(一)我国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
国债发行规模首先受到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制约。

国债的应债来源,从国民经济层面看,主要是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微观应债主体看,就是社会居民储蓄存款。

反映一个国家应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国债负担率、国家借债率和居民应债率。

1、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由国债余额与gdp的比率来衡量,是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应债能力和国债规模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国际上一般以欧洲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作为该指标的警戒水平。

我国国债负担率并不高,1990到1997年仅在
4.8%-7.4%之间,即使1998年以后,也只有10%-1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国际警戒线。

以此而言,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仍有较大空间。

但是需要指出,我国国债负担率的增长速度过快,仅1991到2001十年间,就从4.79%增长到16.05%,增长了2倍多,而同期西方发达国家该指标的增幅都在1倍以内。

再者,必须考虑到我国达到当前的国债规模仅用了短短20多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规模则是由上百年累积而成。

2、国家借债率。

国家借债率由当年国债发行量与gdp的比率来衡量。

我国的借债率仅5%左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年度国债发行量还有一定上升空间。

但是,由于年度国债发行量的
增速明显超过了gdp的增速,导致我国借债率呈快速增长态势。

反观大多数发达国家,国债发行的增速与gdp增速较为接近,借债率基本呈较稳定态势。

3、居民应债率。

居民应债率由当年国内债务发行量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来表示。

我国在国债发行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因此居民应债率增长相对平缓。

1994年以来,居民应债率保持在5%-6.5%之间,这一比率并不算高,居民购买国债仍有较大潜力。

(二)我国政府财政的偿债能力
国债发行必须由国家财政进行偿还,因此国债发行规模必然要受到财政偿债能力的约束。

反映政府按期偿本付息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

1、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由当年国债发行量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来表示,表明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存程度,国际通行的
标准是一般不超过25%.按照全国的财政支出计算,1997年以后,我国的国债依存度已经超过了25%.由于在我国,迄今只有中央政府能够依靠国债发行满足财政支出,地方政府无此权力,所以只有按中
央财政支出计算的国债依存度才有意义。

我国的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非常之高,远远超出国际警戒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40%以上,1998年甚至超过了100%,此后虽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在80%左右。

当然,由于计算中没有考虑(估计与预算支出大体相当的)中央财政预算外支出,使得分母被缩小,指标存在高估,但即便
其考虑在内,这一指标也仍然偏高,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2、国债偿还率。

国债偿还率指当年到期国债的偿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该指标反映由于国债而引起的财政负担,数值越高,表明偿债能力越差,发达国家该指标一般低于10%.1995年以来,由于国债还本付息额猛增,我国的国债偿债率迅速提高,超过了10%安全线,在1997和1998年,甚至超过20%.1999年以后,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该指标数值虽明显回落,但是仍处于10%以上。

二、对国债发行规模的建议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双双减速。

为此,2008年11月5日,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

2009年,几千亿元的巨额投资加上超过千亿元的减税,财政压力不言而喻。

明年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发行规模将再次增加。

有关专家表示,适当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仍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不会导
致财政赤字风险。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支出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8%,占gdp的4%,这样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最低的,在发展中国家也十分少见。

虽然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还将扩大,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应采取多方措施来预防国债规模扩大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要注意国债使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是否还本付息是国债与税收作为财政收入手段的主要区别,国债需偿还,因此国债的使用
必须考虑收益。

结合我国实际,国债应该投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教育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

第二,保持国债的平均利率小于经济增长率。

在赤字率一定的情
况下,如果利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利息负担的增长将超过gdp的增长,债务率就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只有在经济增长率大于国债利率情况下,国债负担率才会逐步收敛,趋近于特定的值。

可见,保障国债利率小于经济增长率是减少国债风险的有效方法。

第三,加强国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发行国债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因此国债的资金必须用之有效。

目前,挤占和挪用国债等问题仍然存在,加强国债项目资金运用管理十分必要。

严格国债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必须坚持先预算后支出的原则,要求所有国债投资项目的预算和结算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审定。

作者简介:时硕,出生年月: 1985.07 ,辽宁人,研究方向:税收理论和税收筹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