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分析
氯胺酮和七氟烷运用于儿童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分析
![氯胺酮和七氟烷运用于儿童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155e43767f5acfa1c7cd14.png)
关键词 : 儿童腹 股沟手术 肌注氯胺 酮 吸入七 氟烷 恶心呕吐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1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9 — 0 1 2 1 — 0 1
术后恶 心呕吐是手术 、 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 , 轻 者影响患 者情绪及术 后恢复 , 重者可能导致急性呼 吸道梗 阻 、 吸人 性肺 炎、 肺不张 、 肺脓肿 、 颅 内高压 、 脑出血 , 甚 至死亡 。因此 , 合理 运用麻醉药 品降低此类不 良事件 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病例选择 : 1 0 0例择期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 , 其 中, 男童 9 2例 , 女童 8 例, 年龄 3  ̄ 6周岁 , A S A I一Ⅱ级 , 无麻 醉禁忌症 。 1 . 2方法 : 术前 禁食 6 小时, 禁饮 4小时 , 术前 3 0分 钟予 以阿 托品 0 . 3 mg 肌注 。 将 1 0 0例患者随机分 成两 组 : A组 ( 肌注氯胺 酮5 m  ̄g ) 和 B组 ( 吸入 8 %七氟烷 ) 。麻醉方 法均选择基础 + 持硬 , 患者 意识 消失后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 分次予以 0 . 5 %利 多 卡 因硬膜外推 注 , 维持 良好 的麻 醉效果及生命体征 , 剔除其 中 麻醉效果不好者 。 1 . 3观察 方法 : 于术后 2 , 4 、 8 、 1 2 、 2 4小时随访观察 两组病人恶 心呕吐发生 次数及 生命体 征变化并记 录。恶 心评 判标准 : 0级 为无恶心 ; 1 级 为休 息时无恶心 , 运动时稍有恶心 ; 2级为休息 时有间断恶 心感 。呕吐评判标准 : 0级为无呕 吐; 1 级 为轻度呕 吐( 1 ~ 2 次) ; 2级 为 中度 呕 吐 ( 3  ̄ 4次 ) , 3 级为重度呕吐 ( 5 次 以 上) , 见 下表 。 1 . 4统计学方法 : 采用 x 检验 。
七氟烷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
![七氟烷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2fbf8cd8bd63186bcebbc42.png)
旦发 生锐 器 伤害 ,应 保持 镇 静 ,切 忌焦 虑 、紧 张 ,
意的健康服务 。也就 是说 ,只有健 康 的护士 ,才能 保证病 人的健康 !“ 为了关爱病人 ,我们应该首先关爱 我们 自己” 。
杨 海 涛
辽 宁省 葫 芦 岛 市 中 心 医院 麻 醉科 ,辽 宁 葫 芦 岛 1 5 0 20 1
【 要 】 目的 : 摘 观察七氟烷吸人诱导麻醉和氯胺酮肌 肉注射基础麻醉在小儿麻醉 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的 比较。方法 :择期手术 的
患儿 8 O例,A A —I级 ,随机分为两组。I ,氯胺酮肌 肉注射基础麻 醉 +骶阻滞组 ;I组 ,8 SI I 组 I %七氟烷吸人诱导麻醉 +骶管阻滞组 。分别 记 录患儿从诱 导的时间 ( 患儿从人室给药至入睡 ) ,骶管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 ,术毕苏醒的时间和期间 MA ,H ,S 0 P R, P 2变 化,以及 副 反应发生率 。结果 :I组诱 导的时间 ,术后苏醒 的时间显著短于 I ( I 组 P<0 5) .0 ;两组 骶管穿刺过程 中均未见体 动反应 ;I组 MA ,HR I P 平稳 ,I MA ,HR明显上升 ( 0 0 ) 组 P P< . 5 ,两组 so p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 组不良反应多于 I组 ( 0 5 。结论 :七氟烷吸入诱 I P< .0 ) 导 在 d J麻 醉 中是 安 全有 效 的 ,明 显 优 于氯 胺 酮 肌 肉注 射基 础 麻 醉 。 ,L 【 关键词 】 七氟烷 ;氯胺 酮;ddL ' ;麻醉诱导
参 考 文献
也不要惊惶失措 ,要积 极正确 的处理。首先应 立 即在 伤 口 旁边轻轻挤压 ,尽 可能挤 出伤 口处 的血 液。禁 止进行 伤 口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5ba7befa453610661fd9f45f.png)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摘要目的比较氯胺酮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
对照组患儿手术前采取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儿手术前采取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患儿麻醉质量的影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睁眼时间、苏醒时间、躁动AONO评分、术后复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氯胺酮相比,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效果较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烷;麻醉后苏醒质量;影响效果由于小儿神经和呼吸等多种系统均未发育完善,机体耐受性和调节能力较差,所以,患儿麻醉后其苏醒质量与其病情的恢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直接关系。
另外,高效的麻醉后苏醒质量对降低术后护理和围手术期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比较氯胺酮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1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未见严重肝肾功能和心脏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43例,女38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5.3岁,患病类型包括29例腹股沟疝气、5例急性阑尾炎、18例骨折、20例四肢钢板内固定术、9例睾丸鞘膜积液;观察组中男41例,女40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9岁,患病类型包括27例腹股沟疝气、8例急性阑尾炎、17例骨折、21例四肢钢板内固定术、8例睾丸鞘膜积液。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儿在术前均给予常规禁食、禁水,术前30 min给予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
七氟烷与氯胺酮比较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的效果
![七氟烷与氯胺酮比较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189ce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0.png)
七氟烷与氯胺酮比较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12-10T08:59:21.4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邵满科李玉镯[导读] 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氯胺酮的临床效果邵满科李玉镯庄浪县中医医院甘肃省庄浪县 744609【摘要】目的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氯胺酮的临床效果。
方法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行短小手术患儿50例,将其依据麻醉用药不同分成2组,A组采用氯胺酮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对比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另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B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均较A组短(P<0.05)。
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8.00%)较A组(44.00%)低(P<0.05)。
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选择七氟烷实施麻醉,与氯胺酮相比,麻醉效果更好,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小儿短小手术;七氟烷;氯胺酮小儿短小手术实际就是手术时间<1h的手术,具有对麻醉深度、肌松要求低及病例多等特点,并且患儿有着较差的配合性、耐受性。
所以,对麻醉有着较高的要求,即要求麻醉有着较快的起效速度、较强的镇痛效果、减少的并发症及较短的苏醒时间、对呼吸、心血管无抑制等[1]。
因有着较短的手术时间,无需插管,既往多采用氯胺酮来进行麻醉,但既往研究得知,此麻醉方法术后会出现苏醒延迟,且还有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需找寻一种新的更加有效且安全的麻醉方案。
本文围绕在本院行小儿短小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七氟烷与氯胺酮进行麻醉,对比其效果,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对在本院行短小手术患儿进行选取,共计50例,将其分成2组(依据麻醉用药不同),在A组25例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10岁,平均(5.42±1.07)岁,男性15例,女10例,手术类型:隐睾5例,浅表肿物切除7例,腹股沟斜疝手术13例。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f2d2f3e6294dd88d1d26bd1.png)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将125例小儿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方式。
结果: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R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睁眼或体动时间、出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R及PET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具有易被患儿接受,且并发症少、苏醒时间短、可调节性等优点,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由于小儿腹腔容积小,腹膜吸收CO2,对外科手术缺氧的耐受性差,且不能配合手术,多数小儿手术选用全麻的麻醉方式,麻醉的要求为镇痛完全、术后清醒早、生理干扰少、安静,安全、有效、简单地处理小儿麻醉一直是麻醉的目标,麻醉方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1-2]。
本研究就小儿手术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5例小儿手术患儿,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所有患儿均ECG正常,无肝、肾功能异常,排除心、肺疾病的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3例。
观察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3~9岁,平均(5.3±2.7)岁,体重(20.1±5.9)kg,手术分类:普外科31 例、骨科19例,泌尿外科12例。
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3~8岁,平均(5.7±2.4)岁,体重(19.8±6.2)kg,手术分类:普外科29例、骨科17例、泌尿外科17例。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儿术前均常规禁食6 h,禁饮4 h。
氯胺酮与七氟烷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氯胺酮与七氟烷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fdcf4602d276a201292e90.png)
氯胺酮与七氟烷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应用氯胺酮与七氟烷进行麻醉的不同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小儿唇腭裂120例,依据手术麻醉中用药分为A组、B组各60例,前组应用氯胺酮麻醉,后组应用七氟烷,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 A组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15.39±5.24)分钟,恶心呕吐、憋气呛咳、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率为10%、11.67%、3.33%,B组为(10.50±4.32)分钟、1.67%、3.33%、11.67%;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56.67%,A组23.33%,P<0.05。
结论:氯胺酮与七氟烷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应该合理选择。
【关键词】小儿唇腭裂;氯胺酮;七氟烷;麻醉【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191-01氯胺酮是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非常广的一类麻醉药,主要由于其效果发挥迅速、镇痛效果明显、不会有明显呼吸抑制表现[1]。
七氟烷是一类新型麻醉药物,经吸入途径用药,能够迅速发挥效果的同时不会明显刺激患儿呼吸道,当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本研究具体比较近年收治的小儿唇腭裂手术治疗中应用氯胺酮与七氟烷进行麻醉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 基础资料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共择取120例唇腭裂小儿参与研究。
其中60例为A组,包括37例男以及23例女,年龄平均(5.28±5.36)岁;另外60例为B组,包括38例男以及22例女,年龄平均(5.59±5.14)岁。
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手术开始前都保持2h禁饮,8h禁食,手术开始前0.5h选取0.02mg/kg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A组患儿选取8mg/kg氯胺酮实施肌内注射,等到患儿哭闹停止后送入手术室。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0b53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7.png)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杨红艳【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差异。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
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出室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和出室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分泌物增加和一过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9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26例)(P<0.05)。
结论在小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法易被患儿接受,具有可调节性好、苏醒迅速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显著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1979-1980)【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小儿;麻醉【作者】杨红艳【作者单位】松滋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松滋 4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小儿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要求麻醉方式具有安全有效、镇痛完全、生理干扰少和术后苏醒迅速等优点。
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临床小儿手术中应用广泛,患儿耐受性差,易引起一过性呼吸抑制、误吸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风险[1]。
七氟醚是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其血气分配系数低,刺激性小,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易被患儿接受[2]。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差异。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ASA分级Ⅰ~Ⅱ级,排除药物过敏和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4e9c4e70242a8956bece4e6.png)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本文就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儿94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患儿设为实验组,其后比较两组手术患儿的出室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儿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后,同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较,出室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两组患儿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在小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其麻醉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应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注射;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在小儿小手术中,由于患儿具有特殊性,耐受性也相对较差,实施手术麻醉是势在必行的。
近年来,麻醉药物的种类趋于多样化,因此,在小儿手术中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为探讨小儿小手术中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本次实验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儿94例,分别给予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并取得了不同的麻醉效果,现将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儿94例,其后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47例。
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4.5±4.5)岁。
其中20例患儿为骨科手术,27例患儿为外科手术。
实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为(4.1±1.4)岁。
其中24例患儿为骨科手术,23例患儿为外科手术。
比较两组手术患儿的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以及手术类型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临床效果
![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06e31c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6.png)
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临床效果王勰【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28【总页数】3页(P75-77)【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 氯胺酮静脉麻醉; 小儿小手术麻醉【作者】王勰【作者单位】江西凤凰第一医院江西南昌 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临床在小儿小手术治疗中常采用全身麻醉,与其生理发育、手术耐受性及配合度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据研究,小儿腹腔与成人不同,其容积较小,且腹膜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使得患儿术中缺氧耐受性较差[1]。
为此,临床在小儿小手术治疗中主要应用全麻方式并辅助氧气,以提高患儿手术配合度、耐受性,但对于小儿特殊体质,其麻醉药物的选用直接影响临床麻醉效果及预后治疗[2]。
因此,本文特探析在小儿小手术麻醉中分别应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小手术患儿68例,按随机分配法分对照组、研究组,各34例,所有患儿均符合麻醉(ASA)等级中的Ⅰ~Ⅱ级,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或处于功能代偿阶段,且患儿监护人均已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合并重要系统疾病者;③不符相关手术指征者。
此外,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研究组患儿的男女比率为18∶16;年龄3~10岁,平均(5.62±1.03)岁;手术类型:10例为包皮过长,11例为四肢清创,13例为疝气。
对照组患儿的男女比率为17∶17;年龄3~9岁,平均(5.87±1.12)岁;手术类型:9例为包皮过长,12例为四肢清创,13例为疝气。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予两组患儿常规干预,如术前6 h禁食、禁水,并再次检查患儿病情、生命体征等情况,若无异常则予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并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其对照组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2~3 mg/kg氯胺酮(福建古田药业,国药准字H35020148),静脉注射给药,且术中利用微量泵(北京东方诚益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型号:CTN-TCI-VI),追加注射6 mg/(kg·h)氯胺酮,以维护麻醉效果。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6f698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1.png)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马艳秀【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手术麻醉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 ~ 2013年的100例在我院实施的小儿手术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观察组患儿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使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两组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出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观察组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除此之外,患者的呕吐、分泌物增加、精神症状均为观察组优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是12%,对照组是24%,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可靠,安全性高,患者容易接受.【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7)022【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小儿;麻醉;效果【作者】马艳秀【作者单位】150604 黑龙江省尚志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小儿患者因为手术耐受性差,手术配合度不高,所以接受手术治疗时,预后效果不好,需要采取全麻手术来降低患儿的疼痛和并发症几率[1]。
氯胺酮是小儿麻醉手术使用比较多的药物,因为小儿对静脉穿刺有恐惧感,所以穿刺时会挣扎,对麻醉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七氟醚是新型麻醉药物,可吸入使用,见效快。
此次我院对100例小儿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根据研究有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2012~2013年我院共选取了100例小儿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观察组有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7例,年龄2~8岁,对照组有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3~10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的ECG正常,无肝肾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患儿排除心、肺功能异常。
100例患儿手术分类包括:普外科41例,骨外科29例,泌尿科30例。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3f5da82c281e53a5902ff41.png)
• 临床研究 •33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范 淼(锦州市妇婴医院麻醉科,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手术患儿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儿诱导和苏醒时间、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睫毛反射时间较对照组更长,睁眼或体动时间、出室时间较对照组更短,HR 较于对照组更低,RR 较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4.0%)较对照组(38.0%)更低,组间比较P <0.05。
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更具优势,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更佳。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小儿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7-0033-02小儿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手术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因此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极高,需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1-2]。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就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2 抢救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自行入院方式,当患者入院后为其进行常规检测及相应的治疗。
而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是120急救运转系统,具体的实施方式为:①联络调度:120急救转运系统具有完整的STEMI 诊治流程,可对医院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
首先联络调度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判断,对于区域内的急救网点进行全面的了解,确保在1 h 内将患者送入具备PCI 能力的医院,对于胸痛原因不详的患者应送入附近的医院并安排接车,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抢救,或引导患者进行自救[3]。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877b74c915f804d2a16c11f.png)
62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11期·疗效评价·3 讨论胃溃疡病发是由于患者胃黏膜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间失衡所导致的[3],黏膜防卫力丧失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但胃酸的作用也很关键 [4]。
幽门螺杆菌于胃窦的寄生,易诱发胃窦炎,是胃溃疡患者丧失黏膜抵抗力的主要原因[5];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其中所包含的胆汁酸、胰消化酶和溶血卵磷脂更是削弱了胃黏膜屏障,使上皮细胞遭受到更严重损伤,给溃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环境[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常见,通常人们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大部分人都终身无症状表现,或者仅发生慢性胃炎,只有少部分人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或者是胃癌[7]。
幽门螺杆菌和胃酸是诱发溃疡的关键因素,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
PPI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呈弱碱性物质,其在高酸性的环境下发生变化,成为一种活性物质,有益于抑制基础胃酸分泌[8]。
且奥美拉唑的作用迅速,联合抗生素应用,可以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钾制剂在酸性环境中可沉析出不溶性的氯化物和枸橼盐酸,与炎症部位的糖蛋白鳌合,防止H+逆弥散,隔离胃酸及胃蛋白酶对病灶的侵蚀,是一种良好的黏膜保护剂,还具备良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及刺激前列腺素分泌等作用。
结合本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症状表现更少于对照组(P<0.05)。
可见,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极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参考文献[1] 周志天.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比较. 中国基层医药,2016,17(1):85-87,88.[2] 吴根芬,周丹,李晓芬.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并出血患者疗效观察. 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101-102.[3] 范红侠,吕良山.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胃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西南国防医药,2017,27(7):711-714.[4] 罗强宁. 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3):396-397.[5] 曹英.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2016,52(4):444-445.[6] 杨卫兵.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7):72-74.[7] 曾红英.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药前沿,2017,43(23):131-132.[8] 洪素洁.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7(5):243-244.在临床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年龄较小的患儿十分常见,大多数患儿手术类型为短小手术[1]。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张学聪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张学聪](https://img.taocdn.com/s3/m/1c431df10b4c2e3f56276321.png)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张学聪【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小手术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性。
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实施小儿小手术的110例患儿,按患儿麻醉用药进行分组,分为七氟醚组(n=55,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组(n=55,氯胺酮静脉麻醉),分析对比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七氟醚组患儿手术10min、术后心率及呼吸频率、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与氯胺酮组相较明显改善(P<0.05)。
结论:小儿小手术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麻醉效果更优,便于患儿术后快速苏醒,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小儿小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麻醉效果小儿耐受性较差,实施小手术时多需实施全麻处理。
如何为患儿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是小手术患儿临床麻醉的研究重点。
目前儿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两种[1]。
为了解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及安全性,本科室对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实施小儿小手术的110例患儿分组后,分别实施了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
现将麻醉效果行回顾性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本科室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实施小儿小手术的110例患儿,按患儿麻醉用药进行分组,分为七氟醚组(n=55)和氯胺酮组(n=55),七氟醚组患儿男女比:31:24;患儿年龄跨度3-10岁,中位年龄6.6岁(s=3.2);氯胺酮组患儿男女比:30:25;患儿年龄跨度3-10岁,中位年龄6.7岁(s=3.1)。
七氟醚组与氯胺酮组患儿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实施全麻小手术患儿;患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实施其他麻醉方式患儿;七氟醚、氯胺酮运用禁忌患儿;严重脏器疾病、恶性肿瘤患儿;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患儿[2]。
儿科手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分析
![儿科手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cc61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1.png)
儿科手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手术的麻醉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七氟醚和氯胺酮是当前常用的两种麻醉药物,在儿科手术中应用广泛。
今天,我们将对儿科手术中应用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效果。
研究表明,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能够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诱导和恢复快,儿童术后镇痛效果好,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相比单用七氟醚或氯胺酮麻醉,联合应用可以减少药物使用量,减小毒副作用,降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在儿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儿童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需要特别关注麻醉对儿童的生命体征的影响。
研究表明,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儿童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能够更好地维持儿童的生理稳定性。
这也是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在儿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也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在儿科手术中,术后的镇痛管理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术中镇痛效果,同时也能够延长术后的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术后的镇痛效果。
这为儿科手术中术后镇痛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诱导、维持和恢复快的特点,对儿童的生命体征影响小,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纠正异常情况,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麻醉管理,避免麻醉的不良反应。
麻醉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设备的完善程度,也是保证麻醉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七氟烷或氯胺酮为主导患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比较
![以七氟烷或氯胺酮为主导患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3383cf7cc7931b764ce1522.png)
以七氟烷或氯胺酮为主导患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比较目的观察以七氟烷或氯胺酮为主导患儿麻醉后苏醒质量。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围术期患儿80例,依据麻醉方法将患儿分为以七氟烷为主导组(七氟烷组,n=40)和以氯胺酮为主导组(氯胺酮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睁眼或体动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出手术室时间、躁动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七氟烷组患儿的睁眼或体动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均显著短于氯胺酮组(P<0.05),躁动评分显著低于氯胺酮组(P<0.05)。
七氟烷组患儿中呕吐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9/40);氯胺酮组患儿中呕吐10例,暂时性失明6例,精神症状或噩梦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5%(17/40)。
七氟烷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氯胺酮组(P<0.05)。
结论以七氟烷为主导用于患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较以氯胺酮为主导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resuscitation after anesthesia in th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sevoflurane or ketamine as the main agents. Methods 80 cases of perioperative children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anesthesia,these childre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group of sevoflurane with the main agent(sevoflurane group,n=40)and the group of ketamine as the main agent(ketamine group,n=40).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the time of eyes opening or body movement time,complete sober time,the time of leaving the operation room,agitation score,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Results The time of eyes opening or body movement time,complete sober time,and time of leaving operation room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sevoflurane group than in the ketamine group(P<0.05). The agitatio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ketamine group(P<0.05). There were 9 cases of vomiting in the children patients in the sevoflurane group,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22.5%(9/40);there were 10 children patients with vomiting,6 with temporary blindness and 1 with psychiatric symptoms or nightmare in the ketamine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42.5%(17/40).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evoflura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ketamin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resuscitation for anesthesia in children patients with sevoflurane as the main ag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ketamine.[Key words] Sevoflurane;Ketamine;Anesthesia for children patients;Quality of resuscitation為了对患儿进行更好的麻醉,从而有效提升其苏醒质量,本研究统计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围术期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对以七氟烷与氯胺酮为主导用于患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七氟烷与氯胺酮分别用于儿童手术全身麻醉的对比研究
![七氟烷与氯胺酮分别用于儿童手术全身麻醉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41977b1ed9ad51f01df290.png)
D O I 1 0 . 1 4 0 0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1 2 4 . 2 0 1 7 . 0 1 . 0 1 9
摘
要 目的 : 探 讨七 氟烷 与氯胺酮分别 用于儿童手 术全 身麻 醉的效果。方 法: 选取 2 0 1 5年 1 0月一2 0 1 6年 l 0月汉川市人 民 医
D I N G M i n g y a n ( D e p t . o f 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 H a n c h u a n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H u b e i H a n c h u a n 4 3 1 6 0 0 , C h i n a )
七 氟 烷 与 氯 胺 酮 分 别 用 于 儿 童 手 术 全 身麻 醉 的
对 比 研 究
丁明 炎 ( 汉 川市 人民 医 院 麻醉 科, 湖 北汉 川 4 3 1 6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R 9 7 1 .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2 1 2 4 ( 2 0 1 7 ) 0 1 — 0 0 5 5— 0 3
关 键词
七 氟烷 ;氯胺酮 ;儿童 ; 全 身麻 醉
Co mpa r a t i v e St u dy o n S e v o lu f r a ne a nd Ke t a mi ne i n Ch i l dr e n wi t h Ge n e r a l An e s t h e s i a
ABS TRACT OB J EC T I VE: T o p r o b e i n t o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s e v o l f u r a n e a n d k e t a mi n e i n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g e n e r a l a n e s t h e s i a .
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和氯胺酮静脉麻醉诱导的效果分析
![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和氯胺酮静脉麻醉诱导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46c5246137ee06eef9182e.png)
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和氯胺酮静脉麻醉诱导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我院儿科需行手术收治110患儿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55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将另外5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术后镇痛评分与对照组相关均明显较小,P<0.05。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
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其麻醉效果更佳,且患儿术后镇痛较低,不良反应较少,患儿术后清醒快,值得在儿童手术麻醉中推广运用。
标签:儿童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儿童身体处于发育期,进行手术治疗时耐受性较差,需进行全身麻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以往采用静脉麻醉时常需进行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一定疼痛,且使用手术过程中还需根据患儿实际状况再次麻醉,易引起患儿出现诸多不良反应症状。
吸入麻醉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
此次研究中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以期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症状,提高麻醉效果。
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我院儿科需行手术收治110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手术禁忌;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61:49,患儿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2±2.4)岁;体重12-26kg,平均体重(17.3±3.4)kg;疾病类型:27例骨科疾病,38例泌尿疾病,45例普外科疾病。
按入院编号从110例患儿中随机选取55例设为观察组,将另外5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一般资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儿手术治疗前均进行禁食、禁水等常规术前护理。
关于在小儿手术麻醉运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分析
![关于在小儿手术麻醉运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16361576a20029bc642d5b.png)
关于在小儿手术麻醉运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100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
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
100例患儿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
氯胺酮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吸入麻醉。
比较了躯体运动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相比较:七氟醚组对比氯胺酮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更短,氯胺酮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更短,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可减少躯体运动、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比较0引言由于儿童器官发育不全,耐受性差,手术配合不高,麻醉风险相对较大。
因此,在小儿手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应十分慎重。
目前,麻醉方法有多种,如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
氯胺酮是小儿麻醉中使用较多的药物,但由于需要静脉穿刺,患儿常产生恐惧和冲突,协调性差,效果差。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麻醉药品,它是一种新型麻醉药品。
无创手术,操作简便,效果理想。
因此,现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进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并对麻醉效果展开进一步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短手术患儿。
随机分组法:随机数表法。
100例患者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
七氟醚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34±1.14岁。
氯胺酮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2~11岁(5.92±1.24)岁。
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术前禁食6h,禁酒4h,氯胺酮组氯胺酮静脉麻醉,开放静脉,然后静脉注射2mg/kg氯胺酮麻醉诱导,酌情给予手术,给予连续面罩供氧,七氟醚组七氟醚麻醉。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f0f4f3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b.png)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
吴伟辉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3(011)001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0月份收诊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治疗组(n=84),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以两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等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和术后复睡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麻醉具有较高的麻醉后苏醒质量,明显好于氯胺酮麻醉,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总页数】1页(P233)
【作者】吴伟辉
【作者单位】广州市萝岗区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1
【相关文献】
1.七氟烷、氯胺酮以及七氟烷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比较 [J], 徐小智;万晓基;殷晶;陈志波;黄瑛
2.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对比 [J], 马爱眉
3.以七氟烷或氯胺酮为主导患儿麻醉后苏醒质量的比较 [J], 左清浩
4.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J], 宋斌;吴秀玲;陈月芝;雷波
5.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比较观察 [J], 陈明华;张铨;吴俊山;朱庆斌;阮丁异;林锡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七氟烷与氯胺酮对小儿麻醉后苏醒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11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七氟烷进行麻醉,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主要记录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复睡情况,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与分析工作。
结果:采取对照麻醉后,比较记录的相关资料,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出现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和复睡的例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七氟烷作为新型气体麻醉剂,具有麻醉速度快、苏醒质量高、控制性好的优点,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七氟烷氯胺酮小儿麻醉苏醒质量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67-01
对于小儿外科手术而言,术后苏醒质量的好坏也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1]。
因为小儿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仍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其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较差,如果术后苏醒质
量较差,则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也会延缓病情的康复。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氯胺酮进行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但是仍然存在苏醒质量差的弊端,而随着临床麻醉学的发展,七氟烷作为新型气体麻醉剂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可[2]。
本组探究则通过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110例,对其进行对照麻醉,以此评价不同麻醉剂对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0例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男59例,女51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年龄(5.1±1.3)岁,统计患儿手术原因,其中骨折患儿48例,腹股沟斜疝22例,急性阑尾炎19例,烧伤11例,先天性足内翻6例,耳前瘘管5例,进行asa 麻醉分级,ⅰ级患儿79例,ⅱ级患儿31例。
所有患儿均无手术与麻醉禁忌症,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影响,事先告知所有患儿家长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5.2±1.5)岁,观察组患儿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年龄(5.0±1.1)岁,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手术原因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术前禁食6h,并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之后对照组患儿予以肌肉注射氯胺酮
麻醉,剂量为3mg/kg,待患儿入睡后,送至手术室进行手术,术中建立静脉置管,并注射咪达唑仑,剂量为0.1mg/kg,并静脉滴注1%的氯胺酮进行维持麻醉;观察组患儿则先建立静脉置管,注射咪达唑仑,剂量为0.2mg/kg,待患儿入睡后,送至手术室进行七氟烷气体麻醉,使用面罩进行半开放式麻醉,七氟烷的浓度为2%-4%,氧气量为1-4l/min,手术时调节七氟烷浓度为1.5%-3%进行维持麻醉[3]。
手术及复苏方法:两组患儿均根据自身疾病选择最佳的手术模式与路径进行手术治疗,且在手术切口缝合后终止麻醉,并进行复苏护理。
观察评价方法:采取对照麻醉后,记录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并统计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躁动、复睡的例数,将上述观察指标作为评价苏醒质量的依据。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取对照麻醉后,两组患儿有安全完成手术治疗。
其中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7.5±2.1)min,完全苏醒时间(11.8±5.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8.5±4.1)min和(49.8±12.1)min,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复睡的例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术前麻醉与术后复苏一直都是小儿外科手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患儿年龄较小,对麻醉配合性较差,而且不少患儿术后复苏效果不佳还会增大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中氯胺酮是使用率最
高的麻醉剂,虽然可以起到有效的麻醉镇痛作用,但是不利于术后复苏,因此存在较高的危险因素[4]。
本组探究通过选取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对其进行对照麻醉,发现采取七氟烷进行术前麻醉可以有效提高苏醒质量。
笔者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本组探究中,对照组患儿仍然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但是笔者认为,氯胺酮虽然具有深度麻醉与镇痛的功效,但是它的消除半衰期较长,因而用药后会增加苏醒时间,同时有些患儿用药后会出现血压升高、气道分泌物增多的现象,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而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七氟烷,属于新型气体麻醉技术,可以通过呼吸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并且具有起效快、麻醉平稳、可控性高的优点,而且术后苏醒时间短,有效降低了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和复睡的发生率。
而且根据探究结果也可以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与苏醒质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七氟烷吸入麻醉作为小儿外科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进行临床推广,以此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与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明华,张铨,吴俊山,等.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比较观察[j].人民军医.2008,51(4):224-225 [2] 吴伟辉.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的苏醒质量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233
[3] 肖维萍.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2):11
[4] 杨海涛.七氟烷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