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及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89066d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6.png)
transwell实验原理及步骤
Transwell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隔离实验,它可以检测细胞分子的通透性,
定量测定细胞的迁移习性。
它具有优异的实验特性,可以在固定的薄膜上完成细胞迁移过程。
因此,Transwell实验实际上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筛选等
研究领域。
Transwell实验是在薄膜上进行细胞迁移特性测定的实验,它的主要步骤分为
三个步骤:准备样品、实验和数据处理。
第一步,准备样品,首先要选择一种不同的膜作为载体,膜的选择取决于要用到的分子的大小;其次,细胞株必须首先分离和培养;最后,加入可能影响细胞迁移的化学物质(如化合物、药物、特定酶或细胞因子)作为实验要素。
第二步,实验阶段,包括将膜放置在实验容器中,并将细胞分离出来放入上腔,用培养液洗刷,细胞从上腔渗透进下腔,移动距离便是细胞迁移距离,借助于荧光染料示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进而计算细胞的迁移距离。
第三步,数据处理阶段,则需要统计和分析细胞迁移的定量和分布信息,这就需要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如生物信息学的软件pacbase、minitab等,将细胞的迁移情况进行统计和处理,最终求出迁移距离和数量。
Transwell实验因其快速、高效、无损及准确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分析细胞
迁移、免疫反应、肿瘤转移、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分子性能及功能的研究。
(完整版)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
![(完整版)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db436b30912a21615792958.png)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 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d29ebbe856a561252d36f60.png)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使Matrigel 聚合成凝胶。
2、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就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就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与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与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ab3f10ca32d7375a41780c9.png)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 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μ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μ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完整版)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
![(完整版)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ae864d2a5e9856a571260c9.png)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 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 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 30 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afe39d1b52acfc788ebc90e.png)
一、Tran swell 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 swell 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 稀释液包被Tran 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 4 C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 )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 ,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C,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 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 80卩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C 30 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 swell 小室制备Chemicon 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卩1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 - 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 - 24 h ,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 - 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 X10 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 5 X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完整版)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
![(完整版)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db436b30912a21615792958.png)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 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transwell实验步骤及方法
![transwell实验步骤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89169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4.png)
transwell实验步骤及⽅法
Transwell实验具体步骤及⽅法
1.取对数⽣长期的细胞,常规消化(可以⽆⾎清饥饿12~24h,去除⾎清对cell
侵袭能⼒的影响)
2.⽤含1%FBS的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5)*10 5/ml,细胞要
多⼀点
3.取100ul细胞悬液接种于transwell⼩室的上室,下室加⼊600ul含10%FBS
的培养基(避免⼩室下⾯产⽣⽓泡)
4.培养细胞24h/48h,后取出⼩室置烧杯内涮洗;24孔板中加⼊800ul甲醇/孔。
5.吸⼲上室液体,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0~30min,
另⼀24孔板中加⼊800ul染⾊液/孔
涮洗后,吸⼲上室固定液,移⼊0.1%结晶紫染⾊液,室温染⾊20min (结晶紫:常规⼯作液浓度0.1%)
6.⼩室⽤流动⽔轻轻冲洗浸泡3次进⾏脱⾊染⾊
7.吸⼲上室液体,⽤棉签(棉花扯松⼀点再擦)轻轻擦掉上室底部膜表⾯未迁
移细胞
8.显微镜下随机观察5个视野细胞,并进⾏照相
9.数据处理。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6aa6d55be1e650e52ea99b8.png)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 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 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步骤及方法
![transwell实验步骤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ac2698d5bbfd0a795673c3.png)
Transwell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常规消化(可以无血清饥饿12~24h,去除血清对cell
侵袭能力的影响)
2.用含1%FBS的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5)*10 5/ml,细胞要
多一点
3.取100ul细胞悬液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600ul含10%FBS
的培养基(避免小室下面产生气泡)
4.培养细胞24h/48h,后取出小室置烧杯内涮洗;24孔板中加入800ul甲醇/孔。
5.吸干上室液体,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0~30min,
另一24孔板中加入800ul染色液/孔
涮洗后,吸干上室固定液,移入0.1%结晶紫染色液,室温染色20min (结晶紫:常规工作液浓度0.1%)
6.小室用流动水轻轻冲洗浸泡3次进行脱色染色
7.吸干上室液体,用棉签(棉花扯松一点再擦)轻轻擦掉上室底部膜表面未迁
移细胞
8.显微镜下随机观察5个视野细胞,并进行照相
9.数据处理。
Transwell实验超详细
![Transwell实验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66960a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3.png)
Transwell实验超详细Transwell侵袭实验总结第⼀节概念这⾥想明确两个概念,⼀个是Transwell,另⼀个是肿瘤细胞侵袭模型。
1.Transwell关于Transwell这个词该如何解释,查了很多资料也未见准确的注解,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吧,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室的意思,可以从字⾯上理解,这是⼀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种有通透性的⽀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个可放置在孔板⾥的⼩杯⼦,不同⼚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致的,那就是杯⼦底层的⼀张有通透性的膜,⽽杯⼦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不同材料,⼀般常⽤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下图是⼀个Transwell装置的纵切⾯将Transwell⼩室放⼊培养板中,⼩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的研究。
下⾯参考guxuefeng战友和cosmosci战友的帖⼦具体来谈谈孔径的选择,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
transwell侵袭实验原理及步骤
![transwell侵袭实验原理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e7e14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4.png)
transwell侵袭实验原理及步骤展开全文transwell侵袭实验就是用一层膜将高营养的培养液和低营养的培养液隔开,细胞放在低营养的培养液里,细胞会往高营养的培养液方向移动。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transwell侵袭实验内容:(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将细胞A种于上室,细胞B种于下室,可以研究细胞B分泌或代谢产生的物质对细胞A的影响。
(2)趋化性实验可用5.0、8.0、12.0µm膜,上室细胞可穿过聚碳酸酯膜进入下室,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可反映下室成分对上室细胞的趋化能力。
①细胞B对细胞A的趋化作用:将细胞A种于上室,细胞B种于下室,可以研究细胞B分泌或代谢产生的物质对细胞A的趋化作用。
②趋化因子对细胞的趋化作用:将细胞种于上室,下室加入某种趋化因子,可研究该趋化因子对细胞的趋化作用。
(3)肿瘤细胞迁移实验常用8.0、12.0µm膜,上室种肿瘤细胞,下室加入FBS或某些特定的趋化因子,肿瘤细胞会向营养成分高的下室跑,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可反映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
(4)肿瘤细胞侵袭实验常用8.0、12.0µm膜,原理与肿瘤细胞迁移实验类似。
在聚碳酸酯膜上涂上一层基质胶,模仿细胞外基质,上室种肿瘤细胞,下室加入FBS或实验设定的药物或者影响因子,细胞会分泌相关酶类消化模拟细胞外基质膜的基质胶,从而从上室迁移到下室,通过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
Transwell侵袭实验
![Transwell侵袭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e8955113968011ca30091de.png)
Transwell 侵袭实验一、实验原理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二、实验步骤1.将基质胶、Ep管、培养基、已放Transwell小室的24孔板提前放4℃预冷。
2.在冰上,基质胶:培养基= 1:8,预冷Ep管分别加106µl培养基+13.3µl基质胶(100µl/孔,配120µl)。
3.小室上孔迅速加100µl稀释的胶(垂直加入,铺平),37℃孵育1h,待胶凝固。
4.取适量细胞,离心后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上室加100µl。
(细胞接种数应该通过预实验确定)5.下室加入600µl含10% FBS的培养基。
6.37℃孵育24 h。
7.弃去上室内培养基,用棉签拭去上室残留的细胞,特别是边缘,棉签弄尖沿壁转一圈。
8.下室加600µl 4%多聚甲醛固定20min,PBS洗1-2遍,干燥。
9.下室加入400µl 0.1%结晶紫,染色10min10.PBS洗去残留染液。
11.将小室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取上、下、左、右、中五个视野计数,求平均值。
注:1.提前30min开制冰机。
2.拿小室时拿边缘,加基质胶时垂直加。
禁止在实际上方操作,准备好东西再配胶。
3.0.1%结晶紫:2.5%结晶紫配制成0.1%结晶紫溶液,400µl至10mL。
上室: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为维持细胞活性,可加入低浓度培养基,如2%或者5%。
下室:5%-10%FBS培养基,侵袭力弱的细胞可适当提高FBS浓度。
transwell实验(整理版)
![transwell实验(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034878998fcc22bcd10db6.png)
第一节概念这里想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Transwell,另一个是肿瘤细胞侵袭模型。
1.Transwell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Fig1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下图是一个Transwell装置的纵切面Fig2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Fig3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下面参考guxuefeng战友和cosmosci战友的帖子具体来谈谈孔径的选择,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18cc3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a.png)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well实验,也被称为细胞侵袭实验,是一种研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实验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为上室,培养板内称为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上室内添加上层培养液,下室内添加下层培养液,并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
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生长、运动等。
在进行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的实验时,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在肿瘤细胞侵袭实验中,需在聚碳酸酯膜上侧铺一层基质胶,用以模仿细胞外基质。
肿瘤细胞必须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将基质消化了才能进入下室(这与体内情况较为相似)。
最后通过计算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应细胞的侵袭能力。
有侵袭能力的细胞才可用于Transwell侵袭实验。
建议实验前先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s的表达,特别是MMP-2的表达。
Transwell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一天将Matrigel胶(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在冰盒上融化。
同时,将24孔板、枪头、离心管等实验器材也放置在冰盒中预冷。
2.基质胶铺板:将融化好的Matrigel胶与无血清培养基按照1:8的比例混合,然后用预冷的枪头将混合液均匀铺设在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底部,注意要避免产生气泡。
铺好后将小室放入37℃的培养箱中孵育30分钟,使Matrigel胶凝固。
3.细胞处理:将需要研究的细胞进行传代或复苏,并用无血清培养基洗涤两次,然后用胰酶消化并计数。
4.接种细胞:将计数好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然后取适量细胞悬液加入到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中,注意要保证每个小室的细胞数量一致。
5.添加培养液:在上室和下室中分别添加适量的含血清培养基,上室的培养基中可以含有研究药物或其他处理因素。
6.培养细胞:将Transwell小室放入37℃的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具体时间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细胞类型进行调整。
transwell实验(整理版)
![transwell实验(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b8b4289b6648d7c1c746b0.png)
第一节概念这里想明确两个概念,一个就是Transwell,另一个就是肿瘤细胞侵袭模型。
1.Transwell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得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就是一类有通透性得杯状得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得Transwell说明书中得介绍,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就是一种有通透性得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就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得主要材料就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得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得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Fig1但无论就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就是一致得,那就就是杯子底层得一张有通透性得膜,而杯子其余部分得材料与普通得孔板就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得就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下图就是一个Transwell装置得纵切面Fig2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得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得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得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得影响。
Fig3应用不同孔径与经过不同处理得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得研究。
下面参考guxuefeng战友与cosmosci战友得帖子具体来谈谈孔径得选择,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得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0726d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a.png)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步骤Transwell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性研究的方法。
它广泛用于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以及药物对这些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基于孔板中半透膜的整体设计,使得细胞可以在孔板上的上下两侧进行迁移和侵袭。
下面将详细介绍Transwell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1. Transwell实验的原理Transwell实验中使用的是Transwell孔板,该孔板由上下两个室组成,通过半透膜分隔开。
半透膜通常由聚碳酸酯或聚膠(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制成,具有特定的孔径。
孔板上室称为上室,下室称为下室。
上室用于装载待测的细胞,下室则添加诱导迁移或侵袭的化学物质。
Transwell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孔板的半透膜,使得细胞可以通过孔板上下两侧进行迁移和侵袭。
细胞在上室中培养,通过半透膜向下室中迁移和侵袭。
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可以通过染色或其他方法来定量。
同时,可以添加不同的化学物质于上室或下室,以评估这些化学物质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2. Transwell实验的步骤Transwell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预处理Transwell孔板、细胞培养、细胞处理、迁移或侵袭实验、染色和结果分析。
(1) 预处理Transwell孔板将Transwell孔板放入含有适当的细胞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中,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预温30分钟。
然后,将细胞培养基完全移除并在烘箱中干燥。
(2)细胞培养将需要进行迁移和侵袭实验的细胞培养至合适的数量和状态。
注意要保持细胞处于对下一步实验的最佳状态,例如在对照组、实验组之间生长均匀。
(3)细胞处理将预处理后的Transwell孔板放入一个无菌培养皿中。
然后,向上室中加入适当数量的细胞悬液。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在上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
(4)迁移或侵袭实验在下室中加入化学物质,例如诱导剂或特定药物。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模拟体内环境,刺激细胞的迁移或侵袭能力。
transwell迁移实验原理及步骤
![transwell迁移实验原理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84d6c9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8.png)
transwell迁移实验原理及步骤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transwell迁移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可拍照显微镜,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没包被胶的(Coster 和Corning公司的也较常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细胞培养板24孔板。
细胞培养板应当与购买的Transwell小室相配套,BD公司的Matrigel,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结晶紫染液(0.1%(g/ml)PBS结晶紫)2. transwell迁移步骤和流程:2.1基质胶铺板:用BD公司的Matrigel 1:8(根据细胞产生mmp的量来决定)稀释,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2.2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2.3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µl含20%PBS的培养基,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 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 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三、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200 µl加入Transwell小室,不同公司的、不同大小的Transwell小室对细胞悬液量有不同要求,请参考说明书。
24孔板小室一般200 µl。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500 µl含FBS或趋化因子的培养基,不同的培养板加的量有不同要求,具体请参考说明书。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③培养细胞:常规培养12-48 h(主要依癌细胞侵袭能力而定)。
时间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细胞细胞侵袭力外,处理因素对细胞数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以我的课题为例,我使用的药物不仅会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力,还对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
我选择的药物浓度是用MTT筛选出的72 h的IC50。
用这个浓度处理细胞,24 h内对细胞增殖并无明显抑制,但24 h后,抑制作用就开始出现了。
所以,用这个浓度来做Transwell,处理时间也必须限定在24 h内,否则一旦药物抑制了细胞增殖或者诱导出凋亡,使处理组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那么就难以肯定穿过膜的细胞比对照组少,究竟是由于侵袭被抑制引起,还是处理后细胞数目本身就比对照组少而引起的了。
时间过长不可以,同样,过短也不行,因为细胞内会有一定量的MMPs储存,短时间内可能侵袭能力不会有太大改变。
同时从药物被吸收进去,进而发挥作用,影响MMPs表达,到最后释放到培养基中,还需要一个过程。
时间点的选择可尽量长点,也可选择多个时间点研究时间依赖效应,但前提是这个时间范围内细胞数目不能有明显变化。
另外,我看到细胞在小室内的形态不是正常培养贴壁的形态,而是圆形的,仍是悬浮时的形态,不过会聚集成团,所以看到细胞不正常贴壁也不要紧张,是正常现象在培养过程中,膜下会逐渐有少量小气泡产生,这是正常现象,可不予处理,但我遇到过培养一段时间后,膜下出现了大气泡,幸亏及时发现,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个人建议,最好接种细胞后1-2 h把培养板从培养箱里拿出来看看,确信没有大气泡产生。
四、结果统计检测穿过的细胞数有两种方法:1. 直接计数法(1)“贴壁”细胞计数这里所谓的“贴壁”是指细胞穿过膜后,可以附着在膜的下室侧而不会掉到下室里面去。
通过给细胞染色,可在镜下计数细胞①用棉签擦去基质胶和上室内的细胞②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结晶紫染色、台�蓝染色、Giemsa染色、苏木精染色、伊红染色等。
个人推荐采用0.1%结晶紫染色,这种方法有如下优势:(1). 不需要固定细胞,直接染色即可。
(2). 配制简单方便。
(3). 染色后可以用33%醋酸脱色,将结晶紫完全洗脱下来,洗脱液可在酶标仪上570 nm 测其OD值,间接反映细胞数。
个人认为这是结晶紫染色最大的优势所在。
因为,虽然经过准确的细胞计数,往往穿过膜的细胞数仍难以准确控制,可能某一批实验穿过的细胞会特别多,以致细胞成堆,这种情况下就难以计数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醋酸脱色后用酶标仪检测。
使用结晶紫染色要注意,染色前要将膜风干,否则可能会染不上。
③细胞计数:我们使用的是Leica DC 300F正置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把Transwell小室反过来底朝上就可清楚看到小室底膜上下室侧附着的细胞。
也有不少人用手术刀将膜切下后染色,再贴在玻片上,滴二甲苯,再盖上盖玻片,就可以长期保存,但是这样做小室就成了一次性的了,未免有点浪费。
取若干个视野计数细胞个数。
论坛里一般采用3-5个视野,也有人用10个,都是随机选取,个人认为这样选择的视野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也会掺进人为影响,特别是计数视野较少的时候。
我选取16个视野,不是随机选择,而是有固定的位置。
我们使用的显微镜所看到的视野的直径刚好是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小室底面膜的直径的1/4。
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小室,膜的面积不尽相同,但个人认为,拍照时还是应当选取固定的位置,并选择尽可能多的视野。
(2)“非贴壁”细胞计数由于某些细胞自身的原因或某些膜的关系,有时细胞在穿过膜后不能附着在膜上,而是掉进下室。
这种情况我没有遇到过,根据论坛里提供的经验,可以收集下层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细胞量,也可用细胞计数的方法直接在镜下计数,个人认为MTT应该也是可以用的,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
2. 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主要用于穿过细胞过多,而无法通过计数获得准确的细胞数所采用的方法,与常用的MTT实验是同样的原理。
(1)MTT法①用棉签擦去基质胶和上室内的细胞②24孔板中加入500 µl含0.5 mg/ml MTT的完全培养基,将小室置于其中,使膜浸没在培养基中,37 ℃4 h后取出。
③24孔板中加入500 µl DMSO,将小室置于其中,使膜浸没在DMSO中,振荡10 min,使甲�充分溶解。
取出小室,24孔板于酶标仪上测OD值。
(2)荧光试剂检测这类方法一般是与Transwell小室一起出售的,其原理与MTT法类似,是用一种荧光染料染细胞,再将细胞裂解,检测荧光值。
Chemicon的ECM554即属于这类。
(3)结晶紫检测上文已说过,这里不再赘述,原理与MTT法也是类似的。
但结晶紫染色还有个优点,就是染色和脱色的过程并不影响膜上细胞,在脱色后还可重新染色。
1. 1Matrigel:Becton Dickinson Compary, - 20 ℃保存;Tanswell plate:Costar ,USA , # 3422 ,聚碳酯膜微孔直径为8μm;苏木素染液,梯度乙醇,二甲苯溶液。
1. 2 趋化因子的制备取传代第二天长势良好的NIH3T3细胞,无血清培养基轻柔漂洗两次; 加入无血清培养基,37℃,5 %CO2 培养24 h~48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4 ℃,12 000rpm 离心,10 min ,取上清;0.22 μm 滤膜过滤除菌;分装,在- 20 ℃保存。
1. 3transwell 培养板准备所有操作均需无菌操作。
-20℃保存的Matrigel 在冰上保2℃~8℃过夜融化。
在冰上用预冷的枪头吸取100μl Matrigel 加入冰预冷的300μl 无血清培养基中,充分混均。
取上述稀释的Matrigel 25 μl 加入transwell 板上室,覆盖整个聚碳酯膜,37 ℃,30 min ,使Matrigel 聚合成胶。
已铺好Matrigel的transwell 培养板置于37℃可保存2 周。
1. 4Matrigel 侵袭实验(Matrigel Invasion Assay)刺激后的各组细胞用PBS 漂洗3 次。
以常规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制备单细胞悬液,5 ×105个细胞/ ml ,每组细胞各分为两部分。
胎盘兰拒染实验,细胞活力需大于95 %。
Transwell 培养板上室加入100μl 细胞悬液( 5 ×104 个) 并加入无血清培养基200 ul 。
Transwell 培养板下室加入500μl 趋化因子,37℃,5 %CO2 培养24 h。
用湿棉签轻轻擦去Matrigel 凝胶和聚碳酯膜上表面的细胞。
小心取出上室,用线拴住,并做好标记,用冰预冷的甲醇固定30 min。
苏木素染色1 min。
梯度乙醇脱水(80 % ,95 % ,100 %) ,二甲苯透明。
小心将聚碳酯膜自上室基底切取下来,置载玻片上中性树脂封片。
附着于聚碳酯膜下表面的细胞在高倍镜下( ×400) 随机取6 个视野[1 ] 计数,取平均数。
重复实验两次。
2. 1NIH3T3 细胞制备的趋化因子与胎牛血清趋化因子是能使细胞产生趋化运动的一类细胞因子[2 ] 。
目前利用NIH3T3 细胞制备趋化因子做细胞体外侵袭实验的实验室比较多,时间较长且实验步骤繁琐。
众所周知,胎牛血清中有趋化因子,我们在不同浓度TNFα刺激下的HCCC29810 胆囊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强弱实验中发现用胎牛血清和用NIH3T3 细胞制备的趋化因子做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效果是一样的,两组迁移的细胞数很接近。
在实验时间上,用NIH3 T3细胞制备趋化因子做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周期为1 周,而用胎牛血清作趋化因子做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周期为2 d ,实验时间节省了很多。
因此认为可以用胎牛血清来代替NIH3T3 细胞制备的趋化因子。
2. 2 细胞的准备所需细胞应处在对数生长期,细胞活力需大于95 %。
如果细胞活力小,就会造成细胞穿透能力下降,影响实验结果。
2. 3 擦去Matrigel 凝胶和聚碳酯膜上表面的细胞先用干棉签将上室内液体吸去,再用蒸馏水浸湿的棉签轻轻擦去Mat rigel 凝胶和聚碳酯膜上表面的细胞,如果没有擦净聚碳酯膜上表面的细胞,在细胞计数时就会将没擦掉的细胞也计进来。